第六章人格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六章人格理论

心理学第六章人格理论

第六章人格理论本章内容细目第一节人格理论概述一、人格的含义(一)人格的概念(二)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理论(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二)人格的特质论(三)人格的学习论第二节气质一、气质的含义二、气质的类型(一)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二)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三、气质理论(一)体液说(二)体型说(三)血型说(四)激素说(五)活动特性说(六)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第三节性格一、性格的含义(一)性格的概念(二)性格的特征二、性格的类型(一)依据心理活动的心理机能分类(二)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类(三)依据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分类(四)依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五)依据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分类第四节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一)自我意识的概念(二)自我意识的特征(三)自我意识的结构二、自我意识理论(一)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理论(二)奥尔波特的自我意识理论(三)米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四)洛文格的自我意识理论(五)哈特曼的自我意识理论在国外的一座戏院,刚巧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先生。

第一位急匆匆奔到门口,就要入内。

看门的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院规定,开场后不得入内,以免妨碍其他观众。

”这位先生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走来了第二位先生,看见看门人吵得门也顾不上看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

第三位先生走到门口,见状,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上读起报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倒也自得其乐。

等到第四位先生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叹息起来。

这四位先生恰好代表了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人身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格差异。

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人格与旅游行为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人格与旅游行为

三、自我状态与旅游决策: P由于同情亲朋管教孩子 A用于解决难题,计划开支 C用于外出旅游、娱乐 用于旅游业的宣传,即吸引儿童自我 说服父母 自 我 打动成人自我( “儿童自我”动心,“家长 自我” 放心,“成人自我”觉得省心。 ) 四、提平行互补的人际交往方式 家长命令--儿童服从 儿童任性--家长抚慰 成人理智--成人理智 诱导成人理智式
过分强调激素的重要性,忽视了神经系统对人 气质的影响,这是其致命的缺陷。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 根据人体内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在人 身上所占比例不同而决定的。 胆汁质:热情果断 精力旺盛 情绪变化剧烈 抑制 较差 外向性明显 多血质:活泼好动 对事物敏感反应迅速 注意力 和兴趣容易转移 表现外向 (兴趣广泛但坚持 不了多久) 粘液质:安静稳重 反应缓慢(不迟钝)沉默寡 言 情绪不外露 内向性 (作决定需要较长时间 不太外露) 抑郁质:孤僻 多愁善感 易觉察别人觉察不到的 细节 内向性
享乐型 旅行者
梦想型 旅行者
经济型 旅行者
探险型 旅行者
担心型 旅行者
旅游者基本类型
二、生活形态与旅游行为 1.清静安宁的人 一般不喜欢旅游,要去的话幽 静的度假地是其首选 2.交际型的人 乐于到国外旅游,对异国文化感 兴趣 3.对历史感兴趣的人 娱乐是次要动机 把旅游当 作了解他人、了解他乡习俗和文化的良机 4.使用信用卡的人 活跃自由不怕花钱 敢买头等 客票 敢住豪华旅馆 在赊购旅游产品时也处之 坦然 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特性说




美国。巴斯。 婴儿 童年 成年 活动型:手脚乱动;闲坐不住;接受任务快、好 活动、不知倦、强烈的事业心 情绪型:经常哭闹;易激动、难相处;反应强度 大、喜怒无常 社交型:孤独时哭闹的凶;易受教育的影响;渴 望建立良好关系、善交际 冲动型:性急哭闹;坐立不安、注意分散;缺乏 抑制能力、行动不思索、讨厌。

第六章 人格特质与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学》PPT课件

第六章 人格特质与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学》PPT课件

存在感、本 能、直觉
“腹”
一型的性情心理
• 非常强責任心、有恆心、有毅力 • 嚴守規律、守誠諾 • 做人做事很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和原則 • 主觀性强 • 不斷要求自己提昇 • 對批評及錯誤非常敏感 • 不輕易稱讚別人,亦不懂得接受別人
的嘉許
二型的性情心理
• 樂於助人 • 常把別人的事放在第一位,忘我地幫
5、有领导欲望
喜欢管理,喜欢承担责任。
6、有影响力
有支配欲性、有权力欲望、自信、成功导向、可依赖性、能量与活动力、 自我控制、对模糊状态的容忍度高、社会能力强、易交往、合作等等。
特质理论
基伯(Gibb):天才领导者要有7种先天特性:
善于言辞, 具有英俊潇洒的外表, 具有过人的智慧, 自信, 心理健康, 有支配欲, 外向且敏感。
•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 1930年以后的美国。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 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 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 特质,是指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是稳定 而持久的行为倾向,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 刺激作出反应。
道自己的底線和死穴
四型的性情心理
•感情細膩,容易被身邊的人和事,甚 至環境所觸動
•情緒化 •感情愛恨分明 •豐富想像力 •很强同理心 •善於表達情感
五型的性情心理
• 理性、頭腦冷靜、很强思考能力 • 喜歡學術研究 • 需要很多的私人空間,很享受獨處 • 沉默、不善交際 • 拙於詞令
六型的性情心理
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企业存在的目 的不是为了实现经营者个人愿望或欲望,而是为了保证员工们 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 2:明确地描述愿景和企业的目标 • 领导者要明确企业的愿景,要把企业做成这个样子。 • 3:必须不断地挑战新事物

第六章人格特质理论PPT课件

第六章人格特质理论PPT课件
来的,先后经历了8个发展阶段。
26
1.躯体“我”的感觉( 1岁) 2.自我同一性感觉(2岁) 3.自尊的感觉(3岁) 4.自我扩张的感觉(4岁) 5.自我意象的感觉(4~6岁) 6.作为理性应付者的自我感觉(6~9岁) 7.自我统一的追求(12岁~青年期) 8.作为认识者的自我(成人4期)
如“吝啬”就是“悭吝人”的根本特质, 他的所有行为都反映出他吝啬的品质。
22
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s)
具有概括性、弥散性的行为倾向,最能 描述某个体的人格特质。(推荐信)
其渗透性逊于根本特质。 阿尔波特发现,描述一个自己所熟悉的
人的主要特征,平均只需要7.2个特质 (5~10个)。
23
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
是指对于描述一个人来说显得并不很重 要,或者在一个人身上并非经常、一贯 性地表现出的人格特质。(情景)
这些特质常常因人的习惯、态度、趣味 以及环境刺激因素而改变或转换。
24
机能自主性
Allport动机理论的概念
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 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原因。
29
(1) 自我广延的能力
(1) 自我广延的能力 参加活动的范围广泛 , 有许多朋友和
爱好 , 并且在政治、社会或宗教活动方面 也颇为积极。
30
(2)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2)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健康成人与别人的关系是亲密的 , 但
4
特质理论的特征
特征1: 特质论并不是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
而是把个体置于某一人格特质曲线上相 对于他人的某个位置。
特质流派研究使人格的比较变得容易。
如:女性化特质。
5
特质曲线

第六章 人格的文化背景

第六章  人格的文化背景

(二)文化概念再探
皮尔森教授在为《文化战略》中文版写的引言中,首先对“文化”一词做 出精辟的解释,他认为,“文化”这个词不再是一个名词或意指某种实体, 而是一个动词,意指一个过程 。即,文化不是名词,而是动词 。 文化,是人类在生物进化基础上的体外非生物进化,是人类历史进化的主要 信息,并不是体内的遗传基因,而是体外的文化传统。 遗传基因是内化的人类进化信息载体;而文化传统则是外化(或称异化) 的人类进化信息载体。受遗传基因负载之信息指令规范、制约的生物进化, 主要是人内部生理性状的进化;而受文化传统负载之信息指令规范、制约的 文明进化,主要是人外部人文世界的进化,以及以人外部人文世界为其对象 的人本的进化。 所谓文化,并不应该被看作一个现象集合的名词,而应该被解释成为一个 历史功能的动词。就此意义而言,文化是人文教化或人文进化的意思。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对集体内成员间的社会支持会更多,而对集体外成员则相对 较少,且不够友好。此外,集体主义社会中个体的行为更拘泥于形式、更加隐蔽,亦 即个体所表现出的社会行为与其真实的想法并不一定是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在集体 主义社会中,人们认为社会标准比个体自身的态度更重要的缘故。但是对权威的一味 服从却使个体感到压抑,从而转向幻想的、隐蔽的个人世界以寻求安慰。
二.人类学的视野
• 关于文化与人格关系的人类学研究是由Sigmund Frued 于1913 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引起的。Frued发现,先民的图腾 崇拜与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图腾制度的两个 禁忌即不杀图腾,不与本图腾氏族内的妇女性交,与俄狄浦斯情 结的两条罪状即杀父、娶母有明显的一致性;先民对图腾即崇拜 又恐惧的矛盾心理与儿童对父亲怀有的矛盾心理之间也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从儿童个体心理的发生揭示种系宗教、文化的起源。 图腾崇拜是俄狄浦斯情结的象征或升华。Frued从图腾的普遍性 进而断定俄狄浦斯情结的普遍性,而一切文化都是被压抑本能欲 望)的升华。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婴儿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婴儿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
– 孩子的某些心理障碍,如抑郁和物质滥用,与父亲的行为有着更 高的相关(Tamis-LeMonda & Cabrera, 1999, 2002; Veneziano, 2003; Parke, 2004)
• 婴儿可能不仅和母亲,也和其他很多人发展出依恋关系
– 婴儿似乎在5个月时就能区分出快乐和悲伤的声音(Soken & Pick, 1999;
Montague & Walker-Andrews, 2002)
– 4个月后,婴儿可能已经开始理解隐藏在面部表情和声音背后的情 绪意义 • 喜悦和悲伤的面部表情+喜悦和悲伤的声音 • 当表情和声音匹配时,婴儿会更多地注意
– 儿童和其依恋的个体在一起会感到愉快 – 依恋基于生物学决定的因素
• 动物的印刻(Lorenz, 1965) • 弗洛伊德认为依恋源于母亲满足儿童口唇需要的能力 – Harlow认为依恋来源于舒适感 • 幼猴大部分时间攀附在用布做出的猴子身上,尽管他们偶尔会到
铁丝做成的猴子身上取食(Harlow & Zimmerman, 1959) – 鲍尔比(Bowlby)认为依恋主要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
– 记忆的发展 – 预期事件 • 个体差异 – 有和陌生人大量接触经验的婴儿表现出较少的陌生人焦虑 – 面对女性和儿童时,表现出较少的焦虑
5
婴儿期的情绪
•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 分离焦虑 • 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当熟悉的照料者离开时,婴儿所表现 出来的紧张情绪 • 文化普遍性:7,8月开始,14个月达到顶峰 • 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代表了重大的社会性进步
– 面部表情的普遍性 – 母亲的报告:兴趣和喜悦、愤怒、惊讶、恐惧、悲伤 – 采用伊扎德(Carroll Izard)的“最大可识别面部编码系统” 发现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人格.ppt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人格.ppt
〔3〕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 卑感的自信心;
〔4〕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 事在人为。
〔5〕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二〕依赖型人格障碍
1、依赖型人格障碍:一种强烈的需要别人照顾的行 为模式,并由此导致顺从、粘着行为和对别离的 恐惧。
2、依赖型人格特征: 〔1〕在没有得到他人大量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
1、回避型人格障碍:
一种社会抑制、不适应感觉以及对负性评价极度敏 感的行为模式
2、回避型人格特点: 〔1〕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以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 〔3〕除非确信受欢送,一般总是不愿投入他人事务
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 总是尽力逃避;
一、人格障碍
二、人格障碍的种类与特征
〔一〕人格障碍的种类:参照美国1980年的?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 把人格障碍分成三大类。
1、第一类,以行为怪癖、奇异为特点,有偏 执性、分裂型人格障碍、分列样人格障碍;
2、第二类,以情感强烈、不稳定为特点,有 表演性、自恋型、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大、自私、心理不 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响冷 淡;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 性质;
〔12〕好欺诈,好控制;
〔13〕做出梦想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 人给予的关心和蔼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的自杀企图的历史; 〔15〕容易厌倦,需要刺激。性生活轻浮、
2、分裂型人格障碍特点: 〔1〕关联观念; 〔2〕过渡社会焦虑症; 〔3〕奇异的信念和想法,存在与社会文化背
景不一致的行为〔相信第六感〕; 〔4〕有奇怪的、反常的、特别的行为与外表; 〔5〕言语怪异〔自言自语〕; 〔6〕不寻常的知觉体验〔近似于梦想〕; 〔7〕对人冷淡; 〔8〕表情冷淡,缺乏强烈的、生动的情感体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第六章阿德勒的人格理论只言感悟片语共勉——水往低处流人朝高处走一、人物简介(一)优越的环境(二)不幸的躯体(三)不屈的精神(四)平和的观点二、阿德勒的人格观点(一)个体心理学1、寻找友好、追求和谐是个体生命、生活的主旋律。

2、个体人生意义和未来理想对组织其人生至关重要。

3、构成个体精神的各部分是可以协调为一个有机整体的。

4、内心和谐、与人合作是个体生活的基本目标。

(二)器官的自卑感与补偿1、因疾病而自卑2、因整体而补偿3、过度补偿(三)自卑感(主观的自卑感)1、自卑与生俱来2、增强攻击与力量(男性品质)以克服自卑3、追求成就,克服自卑。

4、自卑情结——因自卑而自暴自弃(四)追求优越1、追求优越、完善、美满是生活的基本事实。

2、由追求个人优越进而追求优越而完美的社会。

3、自卑情结(1)含义:单纯追求个人优越,忽视别人和社会的需要。

(2)特征:专横跋扈、言过饰非、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等。

(五)生活风格(1)含义: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独特方法即生活风格。

(2)重要价值:个人生活的导引者与组织者。

A个人的生活风格,决定了他注重生活的哪些方面和怎样重视,它赋予了个人同一性;它决定了问题如何解决;它还决定了观察到什么和忽视了什么;它指定了一个人的未来目标以及如何才能获得它们。

B健康的生活风格使个人趋于完美,使他与别人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社会目标的实现;错误的生活风格则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是与社会目标相违背的。

C阿德勒的生活风格与学习论者的生活作风相类似,但二者来源不同。

(六)虚构目的论1、含义个人生涯中自行编造的未来目标,是个人给生活赋予原先所没有的意义而任意编造的虚构物,也称生活目标、人生理想、自我理想指南等。

2、虚构目的论乃人格的统一原则。

3、虚构目的论提出,一定程度上是阿德勒的理论摆脱了以弗洛伊德理论为特征的决定论。

4、阿德勒的个体个人是由自卑感和不完善推动的、以他独特的生活风格作为达到未来目标手段的、朝向完美发展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 极的一面,都有可能形成某种优良的品质或 不良的品质。因此,我们不能凭气质类型去 评判人的行为的社会价值。 气质虽然不对人的实践活动起决定性作用, 但它会影响人活动的效率和方式。


2、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差异,有针对 性、预见性地培养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良 好个性品质。 3、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气质类型 的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 相应的教育方法。

其次,人格的整体性还表现在人格是由各个紧密联系的成 分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统一整体。构成个体 人格的各种成分中,有的是主要的,起主导作用,有的是 次要的,起辅助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决定了个体人格 的基本特征。 第三,人格的整体性还表现在,只有从整体出发,在和其 他人格特征的联系中,才能认识个别特征,使其具有确定 的意义。例如同一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具有不同意义。 最后,个体的人格特征与行为表现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同 一种人格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会各不相同;同一种 行为往往是不同人格特征的表现。要认识一个人的人格特 征,必须从人格的整体性上进行把握。
(四)人格的社会性
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 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社会化: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掌握社 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社会剥夺
自18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发现30多 个被野兽哺育大的孩子,有猴孩、熊孩、 狼孩、羊孩等。
三、创造性人格的特征


(一)能力特点 1、敏锐的感知能力2、协同能力3、捕捉 机遇的能力 (二)人格特征 1、自我激励。2、冒险、不怕失败的精 神。3、少从众、不落俗套、不依赖集体 的公认4、喜欢虚构、敢于幻想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不同气质类型的表现特点:


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 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 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 如一,行动敏捷……但是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 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 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 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性强;但他们缺 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大批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的自我控制。 14、做事总有很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偻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事都有趣,情绪低落 时,又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时,别的事很难使你分 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况,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


4、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提出,认为人的气质 与血型有关。 A型的人温和,稳重、顺从。 B型的人感觉灵敏,善于社交。 AB型兼有A型和B型的特点。 O型的人志向高远,好胜心强,比较霸道。
5、激素说


英国L.Berman提出,认为人的气质是由 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副甲状腺和 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水平决定的。 例如,甲状腺型的人甲状腺分泌多,精 神饱满,意志坚强,任性急躁。甲状腺 分泌少,精神易疲倦,反应迟钝。
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 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 征系统。
人格的结构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志向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一)人格的整体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构成人格虽由多种成分 组成,,但在一个现实的人身上,各种 心理成分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是 机械地联合在一起,而是错综复杂地相 互联系、交互作用,构成个体整个心理 面貌的完整的功能系统。 心理的完整性是人格健康的表征。
第六章 中学生的 人格发展与教育
参考书籍

[美]Jerry.M.Burger著,陈会昌译《人格 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版。
9.11悲剧人的行为反应

人的行为反应方 式是由于他们周 围发生的事件决 定的,还是说他 们的反应更多的 是在爆炸之前就 已经形成的人的 类型的结果?


(二)人格的稳定性
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 致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但是,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 的。 主要表现为: 1、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表现方式不同 2、对个体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 体因素,如移民、重大疾病、严重挫折 等
(三)人格的独特性

“西碧尔.伊莎贝尔(1923年):一个性格干瘪的人;醒 着的自我。”“维多利亚(1926年):小名维基;一个自信 的、世故的而又动人的金发女郎;西碧尔众多自我的记忆 痕迹。”佩吉(1926年):一位热心的、爱武断的、常常 发脾气的小鬼,长着狮子鼻,留短发,一幅调皮的笑容。” 还有“马西娅(1927) -位作家和画家,极易激动,脸呈盾 形,长着灰色的眼睛和靠一边偏分的褐发。”“迈克 (1928):西碧尔两个男性化身之一;一个木工和建筑工; 长着深色皮肤、黑发、褐色的眼睛,” … … “西碧 尔.安(1928年):无精打采,到了神经衰弱的地步;苍白, 胆怯,长着灰金色头发,椭圆脸和直直的鼻子。”“鲁西 (年份未明):是一个婴儿,一个未充分发育的自 我。”“玛齐里( 1928):安详、富有活力、很易友笑; 一个逗乐的人;身材娇小,皮肤白,鼻子扁平。”最后, 是“新的西碧尔(1965年):第1 7个自我;其余1 6位自我 的混合物。”


黏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 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踏踏实实,沉默 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外刚内 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是行动主动性差, 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 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 际、孤僻离群,怕事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行 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4、由于气质特征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效 率以及智力活动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特征,在学习途径、 方式和方法上,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 5、教师本人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 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4、教师本人应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 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测测你的气质
3、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他根据对精神 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特 点有一定的关系,可以按照人的体型划分人的气 质类型。

肥胖型:躁郁型气质。情绪不稳定,时而激动, 时而心情沮丧,易患躁狂抑郁症;
瘦长型:乖离型气质。孤僻、多思、沉静,易患 分裂型精神病。 斗士型:粘着气质。固执,理解迟钝,情绪易 爆发,易患癫痫症。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提出。他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人的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 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过程)具 有三个基本特征: (1)神经过程的强度 (2)神经过程的平衡性 (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系统的这三个基本特 性的相互组合的特点,把高级神经系统活动 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每一高级神经活动的 类型都17种人格中 的每一个人格,都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面 孔、发式和特殊独特的性格;其中既有“未 发育的婴儿”,也有“其它16个自我的混合 物”。既可以是一个“自信世故的金发女 耶”,还可以是“易激动的画冢和作家”或 “无精打采,到了神经衰弱的地步;苍白, 胆怯的西碧尔· 安”,除了“婴儿和不同年 龄的女人”,还可以是作为木工或建筑工的 “男人化身”。她的多重人格人格五花八门、 丰富多彩、又相互矛盾。
6、活动特性说





美国巴斯提出,用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 冲动性等反应活动的特性为指标,区分出四种 气质类型。 活动型的人总是抢先迎接新的任务,爱活动, 不知疲倦。 情绪型的人觉醒程度和反应强度大。 社交型的人渴望与人建立密切的联系。 冲动型的人抑制能力比较差。
三、中学生气质的差异与教育
第二节 气质
一、定义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表现在 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 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给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染上了个人的独特 色彩。 受先天和遗传影响。 具有相当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气质类型
1、希波克利底的体液说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希波克拉底根据这 四种体液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把气质分为四种: 多血质:血液占优势 粘液质:粘液占优势 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 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
人格裂变的姑娘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围,有一个人,有17个名字、 17种不同的装扮、17种不同的发式、17种不同的声调 和面孔、17种不同的性格、17种不同的生活,您会有 怎样的感觉?我想,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惊异和迷惑。您 首先的反应可能是不信,这太超乎我们的想象了,这 能是真的吗?可是,这恰恰就是纪实体的.心理分析小 说《人格裂变的姑娘》中主人公西碧尔的现实。这部 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它事实几乎都是真买、未加 修饰的。她就是存在着17种不同的装扮、声调、面孔、 性格和生活的那个人,活生生的人。心理学上,把这 种一个人具有多种人格的现象,称做“多重人格”。

这个量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自己的 心理特征,根据分析结果该采取怎样的调整 策略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你在回答下 面量表问题时,认为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计2分, 比较符合的计1分,介与符合与不符合的计0 分,比较不符合的计-1分,完全不符合的计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