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色彩处理
照片调色技巧如何增强颜色鲜艳度

照片调色技巧如何增强颜色鲜艳度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拍摄一张色彩鲜艳的照片是一种享受。
然而,在拍摄过程中,由于环境、摄影设备以及后期处理等原因,照片的颜色可能不尽如人意。
为了增强照片的颜色鲜艳度,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调色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照片调色技巧,帮助您轻松提升照片的色彩表现。
一、调整白平衡白平衡是照片中色温的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调整白平衡,可以使图像呈现出更准确的颜色。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相机的白平衡预设模式,例如自动、阳光、阴天等,来选择合适的白平衡设置。
如果相机的预设模式无法满足需求,我们还可以手动调整白平衡。
通过试拍一张白色物体,然后在后期处理软件中使用白平衡工具根据该物体的颜色进行校正,即可得到更准确的颜色。
二、增加饱和度饱和度是指图像中颜色的纯度和强度。
通过增加饱和度,照片的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
在后期处理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色彩校正工具或者饱和度调节工具来增加照片的饱和度。
值得注意的是,适度增加饱和度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但过度调整会导致颜色过于鲜艳而失去真实感。
三、调整对比度对比度是指图像中明暗区域之间的差异程度。
适当调整对比度可以让图像的颜色更加饱满。
在后期处理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曲线调节工具或者对比度/亮度工具来调整图像的对比度。
通过加强高光和阴影的对比度,可以增强图像的色彩层次感和鲜艳度。
四、利用滤镜滤镜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在拍摄时或者后期处理时使用。
不同类型的滤镜可以调整光线的颜色和强度,从而影响照片的色彩效果。
例如,温暖色调滤镜可以增强照片的黄色和红色,使整体色调更加鲜明。
鱼眼镜头滤镜可以产生特殊的色彩渲染效果,使照片看起来更加有趣。
通过选择合适的滤镜,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强照片的颜色鲜艳度。
五、调整曝光曝光是指相机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光线量。
过暗或过亮的曝光都会导致照片的颜色失真。
通过调整曝光,可以使照片呈现出更合适的亮度和颜色。
在拍摄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光线条件选择适当的曝光补偿值。
如何利用Lightroom调整照片色彩

如何利用Lightroom调整照片色彩导言如今,摄影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照片的色彩,是一张照片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传达出摄影师的情感和意图。
在数字摄影时代,后期调整照片色彩已经成为摄影师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而在图像处理软件中,Adobe Lightroom凭借其强大的色彩调整功能备受推崇。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Lightroom调整照片色彩,帮助摄影爱好者提升照片品质。
第一章了解基本调整工具在开始调整照片色彩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调整工具。
Lightroom提供了诸多功能强大的调整工具,包括曝光、对比度、高光、阴影等。
曝光调节可以调整照片的明暗程度,对比度调节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色彩对比度。
高光和阴影调节可以对照片的亮部和暗部进行独立调整,从而优化照片的细节和层次感。
第二章利用色彩校正工具调整整体色调在基本调整工具的基础上,Lightroom还提供了色彩校正工具,可以调整整体色调。
通过调整白平衡和色温,可以改变照片的整体色彩氛围。
冷色调可以给人一种清冷、冷峻的感觉,而暖色调则能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
此外,色饱和度、色调曲线和色阶等工具也可以用来调整整体色调,并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第三章使用色彩选择工具调整局部色彩除了调整整体色调外,有时候我们还需要着重调整照片中的某个局部色彩。
在这种情况下,Lightroom的色彩选择工具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通过选择工具中的特定颜色范围,可以对照片中的局部色彩进行调整。
比如,可以增加或减少蓝天的饱和度,提高草地的鲜艳度,或者改变花朵的颜色。
这些局部色彩的调整将使照片更加生动和吸引眼球。
第四章利用调整刷工具进行局部调整除了利用色彩选择工具进行局部色彩调整外,Lightroom还提供了调整刷工具,可以对照片中的局部进行精细调整。
通过选择调整刷工具,并对特定区域进行涂抹,可以对局部进行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的调整。
可以用调整刷工具突出或柔化特定区域的某种颜色,从而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摄影中各种色调的调整方法

摄影中各种色调的调整方法
摄影中,不同的色调可以为一张照片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在后期处理中,对色调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调整方法。
1. 白平衡调整
白平衡是指照片中白色部分的色彩偏向,包括色温和色调。
通过调整白平衡,可以使照片的色彩更加真实准确。
2. 色彩平衡调整
色彩平衡调整是指调整照片中不同颜色的比例,以达到更加均衡的效果。
通过调整色彩平衡,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色调和氛围。
3. 饱和度调整
饱和度调整是指调整照片中颜色的饱和度。
通过增加或降低饱和度,可以让照片具有不同程度的色彩鲜明度。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饱和可能会影响照片的真实性。
4. 色阶调整
色阶调整是指调整照片中不同亮度层次的比例。
通过调整色阶,可以
使照片更加明亮或暗淡,以及提升照片的对比度。
5. 明暗调整
明暗调整是指调整照片中的曝光度和阴影部分的亮度。
通过调整明暗,可以改变照片的整体亮度,营造出明亮或昏暗的色调。
6. 色调曲线调整
色调曲线调整是指通过调整色调曲线,改变照片中每个颜色的对比度
和亮度。
通过色调曲线调整,可以使照片的色调更加富有层次感,营
造出不同的情感。
7. 贴图调整
贴图调整是指在照片中添加背景和融和照片颜色的贴图,进一步丰富
照片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总之,在摄影后期处理中,色调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巧妙地
调整,可以为照片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氛围,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摄影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

摄影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
摄影色彩搭配的原理和技巧有以下几个:
1.加色法原理:在彩色摄影中,利用三种基本色光(红、绿、蓝)混合,达到一定强度呈现白色或黑色。
2.减色法原理:在被动发光场合,利用青、品红、黄三原色颜料吸收光源后呈现被吸收部分的颜色。
3.同一色调配色:将相同色调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例如,将浅色调和深色调的相同色彩搭配在一起,可以形成明暗变化的色彩效果。
4.类似色调配色:将色调图中相邻或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色调搭配在一起,形成协调的视觉效果。
例如,将深色调和暗色调搭配在一起,能产生一种既深又暗的昏暗之感。
5.对照色配色:将相隔较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调搭配在一起,形成对比效果。
例如,浅色调与深色调配色,即为深与浅的明暗对比;而鲜艳色调与灰浊色调搭配,会形成纯度上的差异配色。
摄影后期处理技巧与步骤

摄影后期处理技巧与步骤摄影后期处理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后期处理可以提升照片的质量和表现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后期处理的技巧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后期处理。
一、色彩调整色彩调整是后期处理的基础,可以通过调整色温、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来改变照片的整体色彩效果。
在进行色彩调整时,可以参考原始照片的实际色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进行调整。
调整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照片的细节和层次感,避免过度调整导致色彩失真。
二、光影处理光影是照片中的重要元素,通过合理的光影处理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进行光影处理时,可以使用曲线工具调整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增加或减少局部的明暗效果。
此外,还可以使用阴影/高光工具来调整照片中的阴影和高光部分,使其更加平衡和自然。
三、去除噪点噪点是数字摄影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感光度拍摄或夜景拍摄时更为明显。
通过后期处理软件的降噪功能,可以有效去除照片中的噪点,提升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
在进行降噪处理时,要注意保留照片的细节和纹理,避免过度降噪导致图像变得模糊。
四、修饰细节修饰细节是后期处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通过锐化、去除瑕疵、调整局部色彩等方式来改善照片的细节表现。
在进行修饰细节时,要注意保持照片的自然感和真实感,避免过度修饰导致照片失去原始的味道。
五、特效处理特效处理可以为照片增添一些艺术效果和个性化的表现。
通过后期处理软件的滤镜功能,可以添加黑白效果、复古效果、模糊效果等,使照片更具有创意和独特性。
在进行特效处理时,要注意保持照片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避免过度特效导致照片失去原始的意义。
六、导出与保存在完成后期处理后,需要将照片导出为适合打印或网络分享的格式。
常用的格式包括JPEG、TIFF和PNG等。
在导出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和压缩比例,以平衡图像质量和文件大小。
此外,还需要将处理后的照片进行备份保存,以防止意外丢失或损坏。
总结摄影后期处理是提升照片质量和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摄影中的后期处理技巧与要点

摄影中的后期处理技巧与要点摄影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涉及到拍摄的技巧,后期处理同样重要。
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将摄影作品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营造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图像。
本文将介绍摄影中的后期处理技巧与要点,帮助摄影爱好者在后期处理上有所突破。
一、色彩调整色彩是摄影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色彩调整,可以提升作品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明暗度,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在后期处理中,可以通过软件工具如Adobe Lightroom和Photoshop来进行色彩调整。
常见的色彩调整包括白平衡、曲线调整、色阶调整等。
合理的色彩调整能够让照片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增强观赏性。
二、去除瑕疵在拍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瑕疵,比如噪点、斑点、划痕等。
这些瑕疵会影响照片的观赏效果,因此在后期处理时需要进行修复。
利用修复工具或修复画笔,可以轻松去除瑕疵,使图像更加干净整洁。
此外,还可以运用克隆工具对图片进行局部修复,保持画面的连贯性。
三、调整曝光和对比度摄影作品中的曝光和对比度直接影响画面的明暗和清晰度。
在后期处理中,通过曝光和对比度的调整,可以使画面更加明亮、清晰,并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在调整曝光时,可以利用像素曝光和直方图来辅助,避免过曝或欠曝的情况出现。
对比度的调整可以通过调整曲线来实现,增加高光和阴影之间的对比度,使画面更加生动。
四、运用滤镜效果滤镜效果在后期处理中是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运用不同类型的滤镜,可以给照片加入特殊的视觉效果。
例如,使用黑白滤镜可以突出照片的纹理和构图,使画面更加简洁而有力;使用渐变滤镜可以改变画面的光线和色彩分布,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滤镜效果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照片的主题和风格来选择,要注意保持滤镜效果的适度,不要过于夸张。
五、修饰细节在后期处理时,还可以对照片的细节进行修饰,使画面更加精致。
例如,可以加强或减弱照片的锐化效果,突出重点部分;还可以调整照片的饱和度和色调,使颜色更鲜艳或更柔和。
摄影后期处理的技巧与方法

摄影后期处理的技巧与方法摄影后期处理是在拍摄完成后,对照片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通过后期处理,可以提升照片的质量和表现力,使其更加吸引人。
下面将介绍一些摄影后期处理的技巧与方法。
一、基础处理1. 色彩校正:根据照片的实际情况,调整色温、色调和饱和度,使照片呈现自然、舒适的色彩。
2. 曝光调整:通过调整曝光,提亮或加深照片的亮度,保留细节并提高对比度,使画面更加饱满。
3. 防抖处理:如果照片有轻微的模糊或抖动,可以运用图像稳定技术来降低抖动效果,使照片更加清晰锐利。
二、局部处理1. 美肤磨皮:对人物照片进行美肤处理,去除瑕疵和皮肤暗沉,使肤色更加细腻。
2. 眼部增亮:突出眼部细节,使眼睛更加明亮有神。
3. 特效增强:使用滤镜或特效工具,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创造独特的风格和氛围。
三、构图优化1. 裁剪调整:通过裁剪图片来调整构图,突出照片的主题或者去除干扰物,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2. 角度校正:对于有倾斜的照片,可以使用旋转或透视校正工具来纠正角度,使画面更加平衡。
3. 镜头畸变修复:对于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可能存在畸变问题,可以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修复,使直线更加真实。
四、去除瑕疵1. 去除噪点:通过降噪工具,去除照片中的噪点和图像失真,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
2. 去除杂物:如有照片中有不需要的物体或杂物,可使用修复工具进行修复或删除,使画面更为干净整洁。
五、与前景融合1. 背景模糊:通过调整景深来使背景模糊,突出照片的主体,营造出聚焦效果。
2. 合成叠加:将不同角度或不同曝光的照片通过叠加,实现特殊的效果或增强动态感。
3. 文字添加:在照片中增加文字,可以是拍摄地点、日期、主题等,使照片更具信息量。
六、输出与保存1. 格式选择:根据照片的用途选择适当的格式,如JPG、RAW、PNG等,以保证画质和文件大小的平衡。
2. 分辨率调整:根据照片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分辨率,以确保在不同的媒介上都能有良好的展示效果。
摄影中的红绿蓝通道调整技巧与运用

摄影中的红绿蓝通道调整技巧与运用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影师的构图和光线处理,能够传达出独特的情感和意境。
然而,有时拍摄出来的照片可能并不能完全还原现场的真实感,特别是在色彩表现方面。
为了满足摄影师的创作需求,我们可以运用红绿蓝通道调整技巧来对照片的色彩进行精确的调整。
本文将介绍红绿蓝通道调整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的技巧,并探讨在摄影中的运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红绿蓝通道调整的基本原理。
在数码相机中,每个像素点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
通过调整这三个通道的亮度和对比度,我们可以改变整个照片的色彩效果。
红通道控制照片中红色的亮度和对比度,绿通道控制绿色的亮度和对比度,蓝通道控制蓝色的亮度和对比度。
一种常用的红绿蓝通道调整技巧是分别调整每个通道的亮度和色彩平衡。
通过增加或减少通道的亮度值,我们可以控制照片中特定颜色的明暗程度。
例如,如果想要突出照片中的红色元素,可以增加红通道的亮度值。
同样地,如果想要突出绿色元素,可以增加绿通道的亮度值。
通过调整通道的亮度,我们可以加强或减弱特定颜色的存在感,从而达到更好的色彩表现效果。
色彩平衡也是红绿蓝通道调整的重要一环。
通过调整每个通道的色彩平衡,我们可以改变照片的整体色调。
例如,如果照片偏黄,可以减少蓝通道的亮度值,增加红、绿通道的亮度值,以抵消黄色的存在。
相反地,如果照片偏蓝,可以减少红、绿通道的亮度值,增加蓝通道的亮度值,以减弱蓝色的影响。
通过微调每个通道的色彩平衡,我们可以使照片更接近我们期望的效果。
红绿蓝通道调整还可以用于修正颜色偏差和增强细节。
在摄影中,有时由于环境光线的干扰或相机传感器的特性,照片可能会出现色彩偏差。
例如,在室内拍摄时,由于灯光的暖色调,可能会导致照片偏黄。
通过调整通道的亮度和色彩平衡,我们可以纠正这种颜色偏差,使照片呈现出真实的色彩。
红绿蓝通道调整还能够增强照片中的细节,提高照片的清晰度和层次感。
在实际应用中,摄影师可以根据照片的主题和表达意图来灵活运用红绿蓝通道调整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八讲摄影色彩处理
一、核心概念
(一)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
色彩同时对比是指人眼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接受两种以上色彩时产生的视觉比较关系。
色彩相继对比是指人眼在连续的时间、空间内所接受的两种以上的色彩比较时产生的视觉关系。
(二)色彩和谐
一般来说,在色轮上位置比较靠近的一些色彩相互配置在一起,可以得到和谐的色彩效果,这称为“相邻色”和谐。
对比强烈不同的色彩如果饱和度降低,均变为浅淡的颜色或深暗的颜色,它们相互配置在一起,也容易取得和谐的效果。
此外,在彩色摄影当中,利用黑色、白色、灰色(也包括金色、银色)这一类“消色”,也是构成色彩和谐的一种方法。
(三)暖调画面
所谓暖调画面,即以红、橙、黄为主的画面,它往往给人以温暖、热情、欢乐、喜庆、吉祥等联想。
拍摄暖调画面,首先要注意选择和调整被摄体色彩搭配,使其以暖色调为主,还要有意选用色温比感光材料基准色温较低的光源,此外,加用暖色的滤光镜,可以使画面呈现暖调,在后期冲印胶片或电视画面的后期制作时也可以通过加工使画面呈暖色。
(四)冷调画面
所谓冷调画面,即以蓝、青色为主的画面,它往往给人以寒冷、收缩、凉爽、冷静、明净等感觉。
拍摄冷调画面,首先要注意选择和调整被摄体色彩,使其大部分为蓝青色,还要注意运用色温比感光材料基准色温高的光源,使画面偏蓝青色调,在镜头前加用蓝色滤光镜,以及在后期制作时利用特技制作造成画面偏蓝青色,也是形成冷调画面的主要方法。
二、基本理论
(一)色彩的真实正确还原
被摄体色彩是否能够真实正确还原,在胶片摄影中,主要受胶片性能、光源色温与胶片色温是否一致、胶片及相纸的曝光显影状况等方面的影响。
在电视摄影当中,被摄体色彩是否能够真实正确还原,主要受照明光源色温的影响,调白平衡的正确与否,是决定画面是否偏色的首要因素。
(二)色彩运用要简洁而有特点
在多色彩的画面中,色彩不能显得杂乱,而是一定要有主有次,必须要有某种色彩占据画面的统治地位,构成画面的基本色彩,即画面的色调。
(三)注意利用色彩的对比
在彩色摄影当中,运用色彩的对比,可以突出画面色彩多样性。
尤其是在主体与背景之间,一定要有色彩对比,只有这样才能够突出主体。
(四)注意形成画面的色彩和谐
相邻色搭配在一起、饱和度较低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彩色与消色搭配在一起,都是获得色彩和谐效果的常用方法。
(五)形成画面的色彩基调
在一幅画面、一个镜头、一个段落甚至是一部片子当中,如果有某种色彩占据画面的支配地位,形成了整体画面的色彩趋势,那么我们就说画面就是以这种色彩为基调的。
三、案例分析
(一)原色对比画面
图38-1 《花非花》俞丹桦摄
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原色之间的对比是比较强烈的对比。
这幅作品乍看像是绿色植物上开满了花,仔细看才发现那红红黄黄的东西是晾晒在那里的衣服。
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知道你是为普通民众的视觉创造感到欣喜,还是为如此行为感到伤感?
画面中主要是三种色彩——红、黄、绿的对比,并且饱和度均较高,使得画面显得五彩缤纷、层次丰富。
(二)补色对比画面
图38-2 《珠穆朗玛峰》王建军摄
这幅作品从远处拍摄珠穆朗玛峰,暖色的顶峰与前景大面积蓝色的山峦、雪野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给人清冷孤寂感觉的同时,带来一点惊艳的温暖。
除了色彩对比,这幅画面中还通过明暗对比,画面中河流线条的引导,使得主体山峰得以突出。
(三)饱和度对比画面
图38-3 《凌波》简庆福摄
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对比会显得比较强烈,饱和度较低的色彩对比会显得比较柔和。
这幅画面是香港著名风光摄影家简庆福先生的作品,绿色的荷叶、红色的荷花饱和度都比较高,所以,这幅画面显得色彩鲜艳、对比鲜明。
摄影家创造性地采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满塘莲荷,随风摆动的荷叶和花朵出现了拖影现象,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还带给人“流光溢彩”的美感。
(四)消色和谐画面
图38-4 《心中树》郭艳民摄
这幅作品拍摄于2006年1月18日,地点是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
冬天的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树林,几乎所有树木都落光了叶子,只有这一棵树上的叶子枯而不落,黄褐色的叶子像裙裾一样展开。
通过后期PS,将叶子的颜色更换为红色。
在白雪和黑黑的树干的衬托下,红色显得格外醒目。
拍摄这幅画面的技术数据如下:使用SONY DSC-N1相机,镜头焦距为9mm,光圈为f/4.5,曝光时间1/320秒,感光度为64。
图38-5 《林中小屋》郭艳民摄
这幅作品拍摄于2006年1月18日,地点是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
树林中的红色小屋,在白雪和黑黑的树木的映衬下,色彩对比和谐,主体显得非常突出。
冬天的大风和零下二十度左右的低温,使得树干上挂满了雪粒,即使在垂直状态都不会坠落。
拍摄这幅画面的技术数据如下:使用Nikon D70S相机,镜头焦距为18mm,光圈为f/6.3,曝光时间1/125秒,感光度为64。
(五)暖色调画面
图38-6 《晚秋》郭艳民摄
这幅作品拍摄于2006年10月30日,地点是美国俄亥俄州迈阿密大学校园。
深秋季节,草坪上落满了黄叶,这棵树上的叶子也已经全部金黄色了,在逆光照明之下,显得熠熠闪光。
整个画面形成了金黄色的暖色调,这种色调强化了秋天的季节特征,同时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拍摄这幅画面的技术数据如下:使用Nikon D70S相机,镜头焦距为18mm,光圈为f/7.1,曝光时间1/200秒,感光度为200。
图38-7 《坝上风光》李松摄
这幅作品又是拍摄于坝上的风光摄影作品。
在这个季节,坝上层林尽染、草原也披上了黄色的衣裳,整幅画面呈现为红、橙、黄色为主的暖色调。
在低角度右侧光的照明下,画面显得层次丰富、明暗对比鲜明、色彩绚丽。
(六)冷色调画面
图38-8 《油画》李刚摄
这幅作品以清冷的蓝色为画面的色彩基调,画面中只有少数树木呈现出一点暖色,表现出冬日雪原的清新、纯净和淡雅。
低角度左侧光使得树木、原野出现丰富的光影变化,很好地表现了画面的空间透视感和立体感。
图38-9 《哈德逊河》郭艳民摄
这幅作品拍摄于2006年9月12日,地点是美国纽约曼哈顿西岸,哈德逊河是纽约与新泽西的界河。
画面拍摄于下午6点左右,作者在设置相机的白平衡时,有意识地将其设定为“白炽灯”选项,由于现场光线色温高于相机设定的色温,因此,画面明显偏蓝。
四、习题
1. 在摄影创作实践中,怎样保证“画面色彩真实正确还原”?
2. 哪些色彩搭配在一起对比强烈?哪些色彩搭配在一起对比比较弱?
3. 在早晨或黄昏时刻,拍摄日出或日落画面,将数码相机白平衡色温设定在“阴天”、“阴影”、“晴天”等高色温档,人为增强画面的暖色调效果。
4. 在阴天、雨天或天光照明时间(拂晓、日暮时分)拍摄大景别场景画面,将数码相机白平衡设定在“灯光”、“日光灯”等低色温档,人为营造冷色调画面效果。
5. 在春天春暖花开之时,或秋天层林尽染之际,拍摄大景别彩色风景画面,注意画面中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注意形成画面的色彩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