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合集下载

新闻导语写作技法20条

新闻导语写作技法20条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1、一语破的法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9年4月20日午夜时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渡江战斗。

4月22日2时,新华社在播发如此重要的新闻时,导语仅用了一句话: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30万人渡过长江”,这就是当时人们最急于想要知道的新闻,其他的尽管按下后说。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更是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5个字,一语破的,如雷贯耳,这篇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自然富有魅力。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

你想知道么?你就得往下读。

美联社1981年6月13日播了该社驻伦敦记者的一条电讯稿,它的导语给人的“悬念”更玄:据警察和目击者说,今天正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数百万臣民观看下骑马巡行伦敦中部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失业青年突然跑上前去,朝着女王连打六响空炮弹。

失业青年向女王开枪,这“关子”卖得够大的,不由得你不弄个明白才罢休。

3、欲擒故纵法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放是为了更好地抓。

一放一抓,先放后抓,看似消闲,却暗藏杀机,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新闻导语蕴含着整篇新闻的精髓,它要既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也要足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全文。

下面介绍20种写作新闻导语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撰写吸引人的新闻导语。

1.时事引用法:引用一句相关人物的话或者相关事件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2.名言警句法:引用一个有名的名言或者警句,让读者在短短几句话中了解新闻的主要观点。

3.接续法:将新闻导语与标题相呼应,使得两者形成有机的延续。

4.主题法:简单明了地表达新闻的主题,让读者对新闻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5.指数法:用特定的数字展示新闻的重要性或者影响力,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6.逐步递进法:逐步展示新闻的发展过程和相关信息,吸引读者对新闻的关注。

7.问题引导法:用开放性或者疑问性的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并激发他们对新闻的兴趣。

8.平衡法:同时展示新闻的积极和消极方面,让读者对新闻的全貌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9.情感引导法:通过描述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情感变化,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10.引人入胜法:用一个有趣或者引人入胜的情节或者事件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11.反讽法:用反讽的语言描述新闻的一些方面,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

12.情感渲染法:用动情的语言描述新闻中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和紧迫感。

13.游说法:用说理的语言和论证来说服读者对新闻感兴趣并继续阅读。

14.列表法:简单罗列出新闻中的几个关键点,让读者快速了解主要内容。

15.反问法:用反问的方式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读者主动去思考和回答。

16.事件特写法:通过详细描写新闻中的一个具体事件或者人物,让读者对新闻产生共鸣和兴趣。

17.新奇法:用一个新颖的事件或者观点来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

18.对比法:通过对比新闻中的相似或者相反的情况,使读者对新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19.时效性法: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和紧迫感,让读者感到这是一个需要立即关注的新闻。

20.场景描写法:通过详细的场景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对新闻的兴趣。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新闻与写作杂志供稿导语是新闻体裁所特有的部分,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或亮点。

作为记者,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

可见,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有的短消息不分段,这时导语就是开头的第一句话。

还有的导语是由两个自然段组成,称为复合导语。

它们或是虚实结合,第一段虚写,为读者制造悬念,第二段实写,解开疑团,说明事实的真相。

或是两个自然段共同组成事实的内容,缺一不可。

这样才使导语的意思完整,做到明白无误。

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导语的写作技巧自然就成为写好导语的关键,对导语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突出最新的时间新闻姓“新”,新闻的“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时效上,就是要将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事实,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

新闻要“新”,作为开头的导语首先要新,也就是导语要突出最新的时间点,只有导语具有新意,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

最新的时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点,即导语中的“何时”要素,应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二是最新,即导语所选择的那—个时间点,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最近的时间点。

在此,笔者将如何突出最新的时间点总结为以下两点:1.对于事件性新闻,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它的生命力往往与“昨天”或“今天”这个时间点密不可分,在导语里要突出最新的具体的时间点。

例如:[美联社法国兰斯1945年5月7日电]德国于今天法国时间上午2时41分(即美国星期日东部时间下午8时41分)向西方盟国和苏联无条件投降。

(《德国无条件投降》)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告了欧洲战场的结束,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美联社在导语中不仅突出了“今天”这个时间点,甚至具体到了法国时间和美国时间的几时几分。

2.对于非事件性新闻,所反映的事件发展过程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事件的本质并不是集中地表现在某个时间点上。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4.导语概念化 概念化,主要指导语言之无物,就是说导语 里面没有具体内容,全是抽象的概念。如: “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以丰收计划为龙头, 以重点项目为保证,扩大了农业技术的普及 面,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第一财 经日报》) 5.导语长而不约 一是,用一句话能够将主要新闻事实交代清 楚的要用两句话;二是,把太多的事实或可 有可无的话塞进导语里,这两点造成文章长 而不明晰。应该在导语里传达新闻的精髓或 本质的东西,不要把你手头所有的事实都写 进去。
三、导语写作经常存在的问题
1.名称罗列式 如:“记者从省轻工设计院服装研究所获悉, 由某市民族服装厂、市服装研究所、省服装 厂、省呢绒服装厂、省轻工服装研究室等单 位设计制作的25 件套女士服装,近日将送 往北京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将选定15 件套(最低数),参加今年9 月在巴黎举办的 52 届国际女装博览会。”(某省日报)
3.设问式。这种导语形式是首先提出问题 或者摆出困惑,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如: “一架飞机能从宽仅14.62米的巴黎市中心 的凯旋门门洞飞过吗?巴黎的英雄们正在做 着他们的试验” (《人民日报》)设问模式 的优点是有“悬念”,缺点是有点绕弯子。 值得提醒的是:一旦弯子绕得太大。 4.引语式。直接引语用作导语是新闻上常 见的样式之一,但所用引语一定是加引号的 严格的直接引语,且所用引语应尽量挑选 “掷地有声”的“点睛”之语,所用引语应 该通俗易懂,不要让人感到很费解。
T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K
YOU
3.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 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如: 1957年,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 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 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 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 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 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 小中见大的功夫真了得。

新闻通讯导语的写作技巧

新闻通讯导语的写作技巧

新闻通讯导语的写作技巧1.简洁明了:导语的长度应该保持在2-3句话之间,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新闻的要点。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引发读者兴趣:导语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他们想要继续阅读全文。

可以使用悬念、突发事件、重要新闻或独特的观点来吸引读者。

3.抓住关键信息:导语应该传达新闻的关键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确保导语能够清晰地描述新闻事件的要点,避免模糊或不准确的表述。

4.用词得当:导语中使用的词汇应该具有吸引力和震撼力,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

使用具体、生动的词语来描述事件,增加读者的参与感。

5.语气恰当:导语可以根据新闻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语气,如严肃、幽默、激动等。

确保语气与新闻内容相符,以增加读者的共鸣。

6.脱颖而出:导语应该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有所区别,具有独特的视角和观点。

通过深入报道或独家新闻,使导语在读者中脱颖而出。

7.吸引眼球:可以利用图片、引用、数据或有趣的事实等来增加导语的吸引力。

注意使用合适的形式来补充导语的内容,使其更加有趣和具体。

8.语法和拼写正确:导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开头,必须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正确性。

良好的语法和拼写能够提高导语的可读性,避免读者因错误而分心。

9.审核与修改:写完导语后,要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其表达准确、简洁、有吸引力。

重新阅读一遍导语,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写新闻通讯导语需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对新闻事件的深入理解。

通过不断练习和阅读优秀的导语范例,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写出引人入胜的新闻通讯导语。

新闻导语写作十大妙法(001)

新闻导语写作十大妙法(001)

新闻导语写作十大妙法(001)标题:十大妙法成就精彩新闻导语新闻导语作为引领新闻报道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新闻价值、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十大妙法,可助你成就精彩新闻导语。

1. 突出新闻要点:导语应简洁明了地概括新闻要点,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令读者一目了然。

2. 引发读者兴趣:通过引人入胜的描述和独特的视角,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3. 使用生动的词语:采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使导语充满色彩与张力,让读者愿意继续深入阅读。

4. 采用对比与矛盾:通过对比两个相反的观点或情境,引发读者思考并吸引他们的兴趣。

5. 尝试变化和创新:尝试使用不同的句式结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让导语看起来与众不同。

6. 增加悬念与神秘感:适度的悬念和神秘感能够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细节。

7. 利用名人、权威和故事:引用名人名言、权威观点或故事,为导语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8. 融入当代热点话题:将导语与当下热门话题相关联,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与参与。

9. 注意语气与态度:根据新闻主题和读者群体选择适当的语气与态度,既尊重新闻事实,又展示活力和独特性。

10. 不断修饰与修改:写完导语后,不要急于发布,应反复推敲并对权重做相应调整,以确保最终呈现出最吸引读者关注的导语形式。

这十大妙法将帮助写作人员创造出令人难以抗拒的新闻导语,提升新闻报道的品质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有了精彩的导语,新闻将更具价值,引起更大的关注和共鸣。

新闻导语作为引领新闻报道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新闻价值、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进一步探讨十大妙法,帮助你更好地成就精彩新闻导语。

首先,突出新闻要点是一个有效的导语方法。

由于现代人的注意力有限,他们往往只读新闻的开头几句,因此导语应该简洁明了地概括新闻要点,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令读者一目了然。

通过直接指出新闻的核心内容,读者会立即知道文章的关键信息,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其次,引发读者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语策略。

《新闻导语写作案例教程》笔记

《新闻导语写作案例教程》笔记

《新闻导语写作案例教程》阅读笔记目录一、新闻导语写作基础 (2)1.1 新闻导语的定义与作用 (2)1.2 新闻导语的基本结构 (3)1.3 新闻导语的写作原则 (4)二、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5)2.1 引人入胜的开头 (7)2.2 简洁明了的信息传递 (8)2.3 强调新闻价值的叙述方式 (9)2.4 增强说服力的语言运用 (10)三、不同类型新闻导语的写作方法 (11)3.1 事件性新闻导语 (13)3.2 预测性新闻导语 (15)3.3 追踪性新闻导语 (15)3.4 人物新闻导语 (17)四、新闻导语写作案例分析 (18)4.1 国内外典型新闻导语案例分析 (20)4.2 新闻导语写作常见误点分析 (21)五、新闻导语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23)5.1 新闻导语写作的挑战与机遇 (24)5.2 提升新闻导语写作能力的途径 (25)六、结语 (26)6.1 新闻导语写作的价值与意义 (27)6.2 对未来新闻导语写作的展望 (28)一、新闻导语写作基础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它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对整篇报道的第一印象。

良好的新闻导语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后续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新闻导语写作的基础知识。

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的“门面”,它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继续阅读后续的内容。

新闻导语必须具备吸引力、简洁性和针对性,以快速传达新闻的核心信息。

使用生动的语言: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事件,增强导语的吸引力。

常见的新闻导语类型包括直接式、间接式、设问式、描写式和悬念式等。

不同类型的导语适用于不同的新闻报道,应根据新闻内容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导语类型。

新闻导语写作是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通过掌握导语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传达新闻的核心信息。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实践、积累经验,逐渐提高新闻导语的质量。

1.1 新闻导语的定义与作用在新闻写作中,导语被誉为“窗户”,是整个新闻稿件的“眼睛”。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 -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 -

新闻导语就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新闻导语作为新闻的开头,导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人们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教授麦尔文·曼切尔“用一半甚至更多时间琢磨导语”,他认为“写好导语等于写好了消息”。

英国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甚至强调:“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摘自《应用写作》2006年第6期《浅谈新闻导语中的动词巧用》)一般说来,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就是导语。

但也有复合导语,即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落合成的导语的变种。

新闻消息的导语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头,有趣、生动、形象、丰满就令人不能释手,就能吸引受众。

所以我们写导语时,可以充分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白描等,使导语更加好懂、好记,从而使受众在对导语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接受新闻信息。

新闻导语按照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硬式导语、软式导语、复合导语等几种,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在写作上所运用的手法也就不同。

硬式导语所谓“硬式导语”,是指那些“六要素”导语、归纳式导语等比较规范直观的导语,它常被用在动态消息,政策性强、内容单一的短消息以及突发事件等新闻当中。

如:新华社驻美国记者任毓骏王如君报道:9月11日上午9时48分,一架飞机撞到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飞机把大楼撞了个大洞,在大约距地面20层的地方冒出滚滚浓烟。

就在楼内人员惊惶失措之际,18分钟后,又有一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楼,这架飞机是从大楼的一侧撞入,由另一侧穿出,并引起巨大爆炸。

这一类导语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把最重要的信息首先传递给受众,满足受众渴望获得信息的需要,是最常用的导语表现形式。

硬式导语在写作手法上突出写实,用词凝炼、笔法简约,很少运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句。

硬式导语曾被前人奉为新闻导语写作的典范,然而由于它的局限性,容易使文章听来呆板、苍白,陷入“千篇一律”的格式里,因此,软式导语也就应运而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

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

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

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

”(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