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婚姻
社会学视角下的家庭与婚姻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家庭与婚姻研究在社会学中,家庭与婚姻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探究家庭与婚姻的现象和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变迁规律。
本文将从家庭与婚姻的定义、社会学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家庭与婚姻的因素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家庭与婚姻的定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形成的组织形式。
通常情况下,家庭由夫妻和子女构成,是人们居住、生活、繁衍后代的地方。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观念的变化,家庭的定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代社会中,同性恋家庭、单亲家庭以及跨国家庭等多样化的家庭形式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
社会学家通过对家庭的定义和演变过程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家庭形式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婚姻是夫妻之间建立起的法律和道德关系。
传统上,婚姻是男女之间的法律合约,用于维持家庭的稳定和繁衍后代。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婚姻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
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婚前婚后的权利义务等问题引发了辩论和重要的社会变革。
社会学家通过对婚姻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不同婚姻形式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家庭与婚姻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并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从而推断和总结出家庭与婚姻现象和问题的普遍规律。
访谈是社会学研究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来了解被调查者的观点、体验和看法。
通过深入交流和对话,研究者可以获取更加具体和个体化的数据,展现家庭与婚姻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实地观察是一种直接观察和记录家庭与婚姻现象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进入家庭进行长期观察和记录,深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家庭动态和家庭内外环境对家庭与婚姻的影响。
三、影响家庭与婚姻的因素家庭与婚姻的形态和运作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既包括个体内在的特点,也包括社会环境和制度的约束。
婚姻和家庭的理解

婚姻和家庭的理解一、婚姻的定义和意义1.1 婚姻的基本定义婚姻是社会制度,是指一种合法的和互有权利义务的男女关系。
在婚姻中,男女双方建立起家庭,以共同生活、相互支持和繁衍后代为目的。
1.2 婚姻的意义婚姻为个人提供了稳定的情感依托,满足了人类的社交需求。
它也被认为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承载着情感、经济和法律等多重功能。
二、婚姻与个人的发展2.1 婚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婚姻对个人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婚姻中,个人需要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平衡个人需求和家庭责任,以及培养责任感和承诺能力。
2.2 婚姻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婚姻对个人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婚姻可以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稳定的婚姻关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缓解个人的压力和困扰。
三、家庭的定义和特点3.1 家庭的基本定义家庭是由一个或多个成员组成的紧密关系群体,他们通过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收养等形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3.2 家庭的特点家庭具有以下特点: - 亲密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彼此依赖。
- 互助性:家庭成员相互支持,共同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 稳定性:家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单位,提供稳定的情感和物质支持。
- 传承性:家庭承载着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的传承。
四、婚姻与家庭的互动关系4.1 婚姻对家庭的影响婚姻对家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婚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家庭的稳定,夫妻关系的和谐与否对家庭氛围和子女成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2 家庭对婚姻的影响家庭也对婚姻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环境的支持和影响可以对夫妻之间的相处产生积极影响,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影响夫妻关系的发展和稳定。
4.3 婚姻与家庭的共同目标婚姻和家庭有共同的目标,即创造一个相互依存、共同成长和幸福的社会单元。
夫妻双方应共同努力,建立健康、和谐的婚姻关系,为子女提供稳定和爱的成长环境。
五、婚姻和家庭的挑战与发展5.1 婚姻和家庭面临的挑战现代社会中,婚姻和家庭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婚姻危机、离婚率上升等。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自考2012版)

名词解释题 • 1、家庭
简 述
• 1、简述家庭结构的类型。 • 2、简述家庭形态的变化。
论 述
• 1、联系实际阐述家庭的主要功能。
二、家庭的结构类型
• (一)核心家庭 • 核心家庭一般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 一起而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规模小,人数少, 只有一个核心,即夫妻关系。家庭中父母与子女 构成稳定的家庭三角,并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 两条纽带直接联结。因此,一般认为,这种家庭 形式是一切家庭形式中最稳定的一种形式。 • 在核心家庭这一类型中,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 一对夫妇没有子女并且自愿终生不育的家庭。
• (一)性观念多元化 • (二)地位平等化 • (三)行为理性化
习 题
单 选
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 称为B B • A.联合家庭 B.主干家庭 • C.重组家庭 D.核心家庭 2、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 庭被称为 D • A.联合家庭 B.主干家庭 • C.重组家庭 D.核心家庭 3、夫妻一方在外流动打工,一方留守的“半流动” 家庭以及夫妻双方都在外流动打工的“双流动” 家庭被称为 B • A.丁克家庭 B.留守家庭 • C.断代家庭 D.残缺家庭
第三节 变迁中的家庭与婚姻
• 一、家庭形态的变化 • (一)家庭规模小型化 • 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 口控制的结果;另一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 的生育观念的转变,自愿少生甚至不生育的年轻 夫妇不断增加。
• • • • • • •
•
(二)家庭离婚率上升 当前家庭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1、经济因素的考量相对下降。 2、社会舆论压力的宽松导致离婚人群的增多和大 量存在。 3、离婚手续的简化。 4、丈夫或妻子更看重婚姻生活质量和个人感受, 不能认可和接受忍让、郁闷过日子。 5、改善婚姻生活质量或考虑离婚的要求越来越多 的是由妻子一方主动提出来。 6、婚龄变小及互联网普及引发的网恋现象的出现。
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

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婚姻与家庭是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是个人和家庭幸福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保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并阐述其对个体、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讨论如何维护和加强婚姻与家庭的稳定性,以实现更美好的社会发展。
第一,婚姻与家庭对个体的重要性。
婚姻是两个人选择共同生活并互相承诺的一种方式。
通过婚姻,个人可以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支持,建立稳定的情感纽带。
婚姻提供了稳定的情感依托,使个体能够在困难时期获得支持和鼓励,并与伴侣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此外,婚姻还为个体提供了独特的生育和抚养子女的机会,成为个体人生中的一大成就。
第二,婚姻与家庭对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小社会,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场所。
婚姻为家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夫妻双方能够共同承担起养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
在家庭中,夫妻关系的良好与和谐对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子女在稳定的家庭环境中可以得到爱与关怀,学会共享和合作,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第三,婚姻与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性。
婚姻和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对于社会秩序和稳定至关重要。
稳定的婚姻和家庭关系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不平等。
家庭是价值观传承和社会文化的重要来源,它为社会提供了根植于传统和文化的基础。
婚姻和家庭的存在也为社会提供了关爱和支持的网络,帮助个体克服困难,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然而,如何维护和加强婚姻与家庭的稳定性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教育宣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加强婚姻家庭教育,向人们传递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并提供解决困境和矛盾的方法和技巧。
其次,社会制度的完善也是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婚姻家庭的支持力度,提供福利政策和法律保障,促进婚姻与家庭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此外,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夫妻双方应增强相互理解和沟通,共同努力维护婚姻与家庭的稳定。
总之,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关于婚姻和家庭的感悟

关于婚姻和家庭的感悟1、相爱容易相守难,婚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代表着的都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爱情,在这段关系里面,夫妻两个人要承担的责任跟担当也更加考验双方的人品跟底线。
2、朱德庸觉得,婚姻是结束爱情最好的办法,他说“爱情会折磨每一个人,唯一报复的方法就是结婚,婚姻会加倍摧残爱情。
”3、其实只要关系处理得当,在一地鸡毛的婚姻里,你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婚姻是一场修行,彼此之间的感情再好,也要懂得三个道理。
4、两个人相爱之前原本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如果你想维持结婚前那种惬意的状态,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结婚之后也依旧保持独立。
5、男人不要觉得女人有义务为你操持家务,女人也不要觉得自己有资格无条件地伸手问老公要钱。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双方都站在彼此的立场去思考,不要把自己不想承受的压力抛给对方。
7、当你过度依赖一个人的时候,你在这段感情里,跟对方就不再是平等的了。
8、哪怕对方嘴上不说什么,你自己心里也觉得这都是他应该给你的“爱”,但是对方心里却会默默对你的付出记上一笔。
这在无形里也为你们今后的矛盾埋下了炸药。
9、我一个好朋友在结婚不到一年的时候,她老公就在她怀孕期间出轨了。
10、她那时才25岁,我们都劝她离婚,离开这个渣男后,她还可以继续开启新的人生。
11、但我朋友自从结婚后,就辞掉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因为身体虚,再加上怀孕期间反应太大的原因,她几乎每天都需要别人在身边照顾她。
12、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朋友不忍心就这样让他成为没有父母的孩子。
于是她原谅了她老公,跟对方重修于好。
13、但不成想,两年后她老公又出轨了。
14、朋友如今已经跟他离婚,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当初看见她老公在手机跟别的女人描述她使用的词语“肥婆、胖子、看见她就觉得恶心……”15、一个为爱而失去自我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的爱的。
16、有的时候你觉得退一步改变自己,或许能够获得对方的回心转意,但人性是最难猜测的,你永远都想不到在对方眼里,你的包容只是他继续看不起你的筹码而已。
阐述对家庭和婚姻的看法

阐述对家庭和婚姻的看法家庭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一个温暖、安全和稳定的地方,提供了亲情、爱和支持。
对我而言,家庭是一个我可以依靠和依赖的地方。
它是我可以与亲人分享喜怒哀乐的地方,也是我可以找到安慰和鼓励的地方。
婚姻是家庭的基石,是两个人共同建立一个家庭的承诺和决定。
婚姻是一种伴侣关系的形式,是两个人在彼此之间建立深厚感情的一种方式。
婚姻是一种长期的承诺,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包容。
我认为婚姻是一种珍贵的关系,它需要双方的真诚和信任来维持。
家庭和婚姻对我来说意味着责任和奉献。
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和伴侣,我有责任照顾和支持我的亲人和配偶。
我要尽力为他们提供关爱和支持,共同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同时,我也需要付出努力来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和幸福。
我相信婚姻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付出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长久的幸福婚姻。
家庭和婚姻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的社会化机构,通过家庭,一个人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情感和处理冲突。
婚姻则是一个人在成年后建立家庭的机会,通过婚姻,一个人可以学会如何与伴侣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关系。
家庭和婚姻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是个人幸福的来源,还是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
然而,家庭和婚姻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家庭中的成员可能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或个性特点而产生冲突。
婚姻中的伴侣可能因为工作压力、沟通不畅或亲密关系的问题而面临困扰。
在面对这些困难时,我认为关键是要保持开放和沟通。
家庭成员和伴侣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和幸福的家庭和婚姻关系。
家庭和婚姻在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我深信家庭和婚姻的力量,它们能给我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快乐。
我愿意为家庭和婚姻付出一切努力,保持它们的稳定和幸福。
我相信只有通过家庭和婚姻的支持和鼓励,我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婚姻与家庭感悟心得

婚姻与家庭感悟心得
婚姻和家庭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悟和心得。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心得:
1. 沟通是建立稳定关系的重要基石。
无论是否满意对方的行为,都需要通过开放、诚实和尊重的方式进行交流,以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和建立信任。
2. 尊重和支持是维护健康家庭关系的关键。
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并支持彼此的梦想和目标,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信任,从而建立更加稳定的关系。
3. 学会妥协和牺牲是建立和谐家庭的必要条件。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学会在双方之间寻找妥协和牺牲的机会,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并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4. 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家庭幸福的关键。
为了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需要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和投入。
通过互相关心、照顾和支持,可以让家庭成员感到温暖和关爱,从而建立更加稳定的关系。
5. 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是维持和谐家庭的重要保障。
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冲突时,需要学会通过沟通、协商和妥协的方式来解决。
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处理冲突,并避免未来的冲突。
6. 给予家庭成员足够的尊重和空间,是维护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和人格价值,每个人都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尊重,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需求。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支
持,可以带来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关系。
婚姻和家庭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维护,只有每个人都能够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对方,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稳定和幸福的家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与婚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与婚姻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强调家庭与婚姻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家庭是传承血脉、传承文化的基本单位,而婚姻是家庭的纽带,承载着伦理道德、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与婚姻的特点。
一、尊重长辈与家族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尊重长辈,强调家族观念。
在中国,家庭中的长辈享有特殊地位,他们的意见和决策对家庭成员具有重大影响。
尊重长辈的行为举止被视为对古老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也是表达家庭和睦的重要方式。
家族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婚姻中,双方家族的交流和沟通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彼此的家庭背景和姓氏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涉及到整个家庭的利益和尊严。
二、婚姻的包容与责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婚姻的包容与责任。
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一种长久的承诺,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也与双方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息息相关。
婚姻的包容意味着双方应该相互扶持,化解矛盾,共同面对困难。
婚姻的责任意味着双方应该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为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而努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被视为社会道德的表现。
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夫妻双方通常会忍让和谅解对方,避免严重矛盾的发生。
尽管现代社会中婚姻观念和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与责任仍然是许多人婚姻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家庭教育与子女责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赋予子女责任。
家庭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家庭道德和传统价值观的同时,也强调培养子女的道德、品德和学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对家庭的责任被视为一种道义和传统的承诺。
子女对长辈的尊重和孝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维系家庭和睦与稳定的重要基石。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与婚姻在伦理道德、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尊重长辈、家族观念、婚姻的包容与责任以及家庭教育与子女责任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
生活实体:从个人活动的角度看,家庭、婚姻、 性与社会性别都是个人选择与行为的结果,表现 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生活实体。 社会设置:从社会运行的角度看,它们又都是社 会管理的产物,表现为一种强制式的社会设置。 “人们并不总是跟自己所爱的人结婚”;“未婚 同居” (费孝通:《生育制度》;电视剧:《橘子红 了》)
人类初级生活圈(示意图)
关系
男
供 养
性
女
供 养
生殖
成长
孩子
成长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家庭与婚姻的定义 二、婚姻与家庭的宏观研究 三、婚姻家庭的过程研究
一、家庭与婚姻的定义
(一)婚姻: 1.作为生活实体: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 (涵盖了多妻多夫或同性婚姻,容纳了经 济、情感和潜在的生育等) 2.作为社会设置:(1)两个人按照社会所 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 (当事人的“婚”)(2)双方都与对方 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当事家庭之 间的“姻”)。
(二)家庭
1.生活实体: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 2.社会设置:血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产 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强制规定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人之间的供 养、赡养、财产和遗产继承等一系列权利 义务关系。孩子是核心。
3、家庭生命周期
一个家庭从建立到消失的过程便是一个家庭生命周期。 一般选择结婚、生育和婚姻解体等事件将家庭生命周 期分为六个阶段:
中国社会学者(潘允康)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 组织形式” (1)家庭是群体(2)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基础和 根据(3)是婚姻和血缘关系的合理延伸(4)是 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5)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社会制度之一,家 庭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家庭关系和家庭活动的 规范体系,家庭体现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 等。
典型的离婚有六个过程:
• • • • • (1)感情上的离婚 (2)法律上的离婚 (3)经济上的离婚 (4)抚养上的离婚 (5)精神上的离婚
离婚的社会条件的变化是促成 离婚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 (1)经济依赖的减低。在现代社会里,妇女就业 率的提高使她们较少在经济上依赖丈夫。 • (2)离婚的社会成本降低。随着社会上道德、政 治、文化与法律等因素对婚姻的影响力的降低, 个体离婚的社会成本也降低,促使个体有更多的 机会选择婚姻的自由。 • (3)期望过高。 • (4)社会流动速度的加快也是离婚率上升的一个 重要原因。
• • • • • 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 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亡)
• 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
择偶原则
条件互等原则,人们在择偶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 对方的条件是否与自己的条件相当。 2.双向选择原则,选择要以双方的满意为条件。 3.男女标准有别原则。 4.择偶梯度原则。 在择偶中存在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1)时间的局限性。 (2)空间的局限性。
女大学生择偶状况
男 A B C D 女 A B C D
二、婚姻与家庭的宏观研究
(一)家庭的规模与结构 1.核心家庭:夫妇家庭,父母+未婚子女(共同居住 生活)具体形式(1)夫妻;(2)夫妻+未婚子 女(含领养);(3)单亲家庭 2.扩展家庭 (1)主干家庭:父母(或一方)+一对已婚子女 (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2)联合家庭:父母(或一方)+多对已婚子女 (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3.其他
E
A—E分别表示不同的学历水平
E
(二)结婚
(1)结婚行为的具体形式:婚前性行为、 怀孕、同居、举办婚礼、法定登记 (2)结婚投入(情感与资源) (3)结婚对双方的价值 当结婚的收益大于不结婚的收益时,人 们选择结婚。
(三)婚姻的维系、发展与破裂
中国转型时期的不适应: 1.婚内两性地位与角色在变化 2.夫妻共同生活目标更难以确立 3.婚姻目标日益浪漫化 4.婚姻质量 5.离婚
(四)家庭发展趋势
• 1、家庭关系:注重爱好关系 • 2、家庭形式:小型化和核心化 • 3、家庭的权力:职业女性增加
(五)、西方社会非主流模 式的家庭形式
• 1、非婚同居家庭。. • 2、无子女家庭,也就是“丁克”家庭. • 3、同性恋家庭。
思考题: 1.联系社会实际,谈谈当代家庭的主要功能? 2.联系实际,谈谈现代人的婚姻问题。 推荐阅读书目: •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 2.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3.费孝通.生育制度.费孝通文集.第4卷.北京: 群言出版社,1999 • 4.[美]加里· 斯坦利· 贝克尔.家庭论.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8
四 二 一 人 口 结 构
三、婚姻家庭的过程研究
(一)婚姻准备与结婚 婚姻准备就是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方 面持续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主观认可+ 办理法定手续) 1.准备:择偶(生活实体上的恋爱) (1)择偶动机(2)择偶标准(3)通婚圈半径 (最终择偶的空间范围)(4)通婚者的般配程 度(5)家庭因素(6)择偶经历
1.提供感情和精神支持的功能 2.教育的功能(社会化) 3.经济活动的功能 4.满足性需要 5.生育子女的功能 6.家庭保障的功能
(四)影响我国婚姻家庭的各种社 会因素:
1.计划生育国策:人类历史上仅有的“四二 一”结构。 2.社会设置的变化极大影响了婚姻家庭的 生 活实体(1980年婚姻法确认感情破裂是离 婚的唯一条件和判定标准,最近的婚姻法 的变化)
(二)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相互间的各种活动 的展开。 (1)感情关系:家庭内人际关系的内容,包括性 爱、生殖、亲情。准则:遵从一般道德规范、 有时情感超过理智。 (2)权力关系:家庭关系形成的因素:夫妻 权力结构、交流与交换的状况、代际差异等。
(3)角色关系:个性异同、性的地位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三)家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