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五篇】
家访记录表教师心得体会5篇

家访记录表教师心得体会5篇1. 家访记录表教师心得体会一家访是一种有效的教育交流方式,在家访中,我感受到了与学生家长真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了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也让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教育情况。
在家访中,我注意到每个家庭的情况和需求都不同,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处理,因此在家访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望等方面。
通过家访,我也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学生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只有互相支持、鼓励和信任,孩子的成长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现。
2. 家访记录表教师心得体会二通过家访,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需要家校共同合作的过程,学校和家庭需要互相支持和协作,才能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指导和关注。
在家访中,我发现每个家庭的情况和需求都不尽相同,需要根据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让家长真正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也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作用。
通过家访,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让自己更好地支持和指导学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3. 家访记录表教师心得体会三通过家访,我意识到教育是多方面的,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合作,才能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关注,也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在家访中,我重视与学生家长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需求,根据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同时,我也认为家访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体验,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工作。
通过家访,我认识到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合作,这也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养,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关注和指导。
4. 家访记录表教师心得体会四通过家访,我意识到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合作,才能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关注和指导。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精选5篇)

「必备」小学老师家访心得(精选5篇)小学老师家访心得篇1第一,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
走访的家庭中家庭教育的力量普遍薄弱,很多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代为管教,使得他们的心理懒散、行为放纵、学习成绩差、不服管教。
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缺少必要家庭教育,让学校教育工作的展开是难上加难。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送到了学校自己就没有什么责任了,出了问题就去找学校,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学校,严重无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家长溺爱助长学生不安康心理。
有些家长爱子心切,以致于溺爱和放纵,让孩子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了爱挑吃、爱挑穿,爱攀比,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不便;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无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辅导的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认为分数决定一切;有些家长只顾挣钱而无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拿来给自己的孩子挥霍,让自己的孩子养成了不良金钱观和用钱观;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送给了学校自己就万事大吉。
种种情况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缺乏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家访的做法有待改良。
家访时间短,任务重,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有很多忽略的地方和做得不是很周到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以改良。
让家访真正成为一项长期的、有实效的民心工程。
总之,家访的目是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孩子更好地安康成长。
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既使家长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全面广泛地听取了家长和社会的一些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缺乏之处,自觉改良教学方法,进步自己的教学程度,有方案地搞好教学管理,有目的地搞好因材施教。
一方面,我们通过家访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15篇)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15篇)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1家访目的:不愿和老师作深层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发,而且只要一批评他,就会掉眼泪。
所以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他的成绩下降,构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决定进行家访。
家访过程:1、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作用,鉴于孩子目前的状况,我觉得和孩子的家长很有必要见面交谈一下。
所以,我就决定晚上到孩子家。
2、我检查了学生的暑假作业。
3、我和孩子的母亲交流,明白了家的大概状况:家里的经济条件差。
4、该生在校状况: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努力学习,用心参加各项活动,节俭朴素,乐于助人。
5、了解该生家庭状况:家中住房面积很小,经济拮据。
6、说明学校帮困助学金的申请方法心得: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
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2为了解学生们的家庭状况,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教师的家访活动。
寒假中我走访了我们班的七名学生。
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我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的感受颇深。
学生刘某性格内向,不和同学交流,但成绩很稳定。
这次家访主要想了解孩子在家的性格是不是这样,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向她的妈妈简要介绍了孩子在校的表现,面对面促膝长谈,通过了解才知道刘某是单亲家庭,父亲出车祸不幸离世,就剩下妈妈和年迈的奶奶,自从父亲离世,性格就变得孤僻.刘妈妈说:“再难也要把孩子培养好,一定配合老师工作,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同时在学校我会更关注孩子的成长的。
这次家访让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
学生李琳儒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五篇范文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范文【篇1】课余时间,作为x年级班主任的我对近几名学生进行了家访。
通过家访,我与家长、学生有了情感上的沟通,掌握了学生在家表现的第一手资料,还和家长一起交流如何督促子女在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许多家长聊天,觉得就象和朋友聊天一样,感觉一下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这次家访活动使我在思想上对家访这一活动进行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思考,我深深的体会到: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生活环境,了解学生在家表现的最好方式,是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有效方法。
首先,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家庭、了解家长的最好时机。
只有到了学生家里,才能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等有更深更细的了解。
当班主任本着以尊重家长,一切为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亲临学生家中时,一般都会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好感,这就为培养班主任与学生、与家长的情感,增进家长对班主任的信赖与崇敬奠定了基础。
这有利于家长与老师就共同教育学生的问题,在加强沟通后产生共识,形成合力。
况且知子莫若母与父,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班主任都能从家访中得到可信的第一手材料。
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尤其是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与要求,在亲切友好的谈话中班主任也自然就可了然于心了。
成功的家访,往往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作好家庭教育的指导,甚至纠正个别家长的教育观念。
利用家访的机会,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理念,介绍具有时代特征的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推介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经验,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进而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这比之于传统意义的家访又有了新的内容,不仅教育了学生,还指导了家长。
家访有利于建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能让学生在心目中对教师隐隐产生一种亲情、一种信赖,甚至把老师看作父母,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分享(5篇)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分享(5篇)为深入贯彻落实《合肥市关于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的通知》(合教〔20__〕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促进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和“师德提升工程”活动,我校在20__年1月13日-3月12日开展了“大家访活动”。
现将家访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积极动员根据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我校成立了以陆松涛校长为组长的“大家访”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确定了大家访活动的内容。
1月13日,召开全体教师动员会,陆松涛校长传达了大家访的相关精神,明确家访内容,重点及具体要求。
家访中以鼓励为主,突出安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辅导,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家访重点为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及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
家访要求讲究方法、尊重家长、做好记录,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全员参与,进展顺利根据上级要求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班班主任以及授课老师全体动员,共同参与,相互配合,逐家走访,工作进展顺利。
在家访前召开动员会议,具体布置家访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及要求。
在家访中,教师携带“瑶海区开展合肥市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记录表”进入家庭,家访后认真填写家访记表,并及时与家访学生的班主任交流。
学校要求每位家访教师在对每位家访对象做好记录的基础上,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撰写家访案例。
此次家访,学校专门就家访的纪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不得接受家长的礼品馈赠,在家访中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
教师通过家访获得了第一手材料,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在家表现及家长的希望和教育方法,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学生,同时增强家长教师互相信任,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正视问题,讨论反思在家访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很关注,有的家长还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成长计划”,但是,我们也发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缺失和问题。
小学教师个人家访总结(精选5篇)

小学教师个人家访总结小学教师个人家访总结(精选5篇)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个人家访总结(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个人家访总结1一、家访的形式:(1)上门家访:教师利用课余及休息时间,到学生家中访问,与家长沟通,相互了解情况。
(2)家长来访:家长主动到学校或教师家庭访问,交流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交往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3)通知家长来访(简称“约访”):因某件事情,而由学校或有关教师通知家长到学校,相互沟通处理。
(4)电话访问(简称“电访”):教师或家长通过电话的形式,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相互交流。
(5)书信及电子邮件(简称“信访”)等。
二、家访的分类:(1)常规家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生活辅导教师在学期中及寒暑假期间,对所有学生有计划地上门访问或“电访”,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
(2)重点家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班内特殊类型的学生进行重点家访,增加家访的次数,努力帮助特殊类型家庭的学生解决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特殊类型学生包括:贫困家庭学生、行规偏差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及智障学生等。
其形式最好是上门家访或“约访”。
(3)立即家访:对因病缺课两天以上、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本人发生伤害事故或家长发生重大事故、无故缺席旷课、严重违规违纪学生或发生其它重要问题、获校级以上奖励学生,要求班主任在第一时间进行家访。
三、家访的指标要求:(1)常规家访: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5人次,每期内对班内每一名学生遍访一次,不遗漏任何一名学生;寒假期间家访不少于20人次;暑假期间,对新接班学生遍访一次。
任课教师每月家访不少于2人次;寒假期间家访不少于10人次;暑假期间家访不少于25人次。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优秀5篇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优秀5篇学习心得是对个人成长过程的见证,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写心得体会时,尽量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表达,这样能更好地传达个人感受,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1作为老师,家访是必要的工作之一、但是近几年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到学生家去走访的家访形式逐渐被电话、qq、微信等平台联系所取代,本学期的教师大走访活动把最初的走访形式重新启动,但是走访之后才猛然发现和原来的电话交流有些差距,效果也是截然不同。
一、教师的咄咄逼人作为老师总是语言咄咄逼人,这是我的感觉,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家长管理没有跟上,该签的字没签、不该错的题错了、该做的作业没做。
家长是用来干什么的,对自己的孩子一点都不负责任,工作再忙都不能抽出点时间过问一下孩子的作业吗,比总理还忙?都有工作怎么就你没时间管孩子?。
老师的疑问一大堆,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三年级一班小泽的家,前脚进门,后脚真不知道放在何处,因为无处可放,一张床占据了本来就不算大的房子,一片狼藉,也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姑且算桌子吧,因为有四条腿上面一个板子,上面有一些剩饭,我的心凉了半截,如果是我也没心学习,要先活着,此时我理解了小泽为什么这么邋遢,为什么不写作业,爸妈离婚了,爸爸为了生计常常在外,晚上回家一般都十点以后了,孩子已经蜷缩在一角睡着了,晚饭啃个大馒头。
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本身就容易失去信心,处处自卑,怎么办?先解决学习问题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此时我对杜金泽的爸爸已没有了任何埋怨,只是一味地鼓励他会好起来的,一却都会好的。
二、家长的无助与无奈小昊是一名很特别的学生,性格相当倔强,平常都不走寻常路的,比如老师说请同学们坐正,眼睛看黑板,他这时非不看,而且故意出个样给你看看,起立回答问题从来没有站直过,上课爱瞎戳起,周围的同学都被他得罪光了,没人愿意和他合作,但是英语课又需要很多同伴合作学习,怎么办呢,家访了解一下,原来小昊从小跟奶奶长大,从不听爸爸妈妈的教育,对他们也不亲近,我行我素惯了,没想到把这种习气就带到学校,看起来要想取得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得跟上啊,要不然徒劳无功,于是跟小昊的家长提了几点教育的建议,让他先试试,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的脸上出现了五个明显的手印,一问才知道被爸爸打的,我问孩子,打过之后知道错了吗?李明昊头一扭回了我一句哼,我没错,他凭什么打我,我立即打电话和家长沟通,原来还是爸爸一是没有忍住,感觉自尊心受到挑衅,看来这样的学生家长要学习的功课有很多,不同的孩子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比如尝试做孩子的榜样,取得孩子的信赖,当然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也是做家长的永恒的课题。
小学家访老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小学家访老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家访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家访老师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学家访老师心得体会篇1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
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11月26日利用休息时间,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
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赵美月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
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我对班级容量也很大,有的活动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家长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
”赵美月的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班级,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
学生李浩宇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五篇】【篇一】新版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5月13、14日两天,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与搭档陈老师对全班20多名学生进行了家访。
总体的感受是:13日下午两点半,从学校接受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立即出发。
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晒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们毅然决然地踏上家访之路,打电话联系学生家长,进入各个小区。
上楼、下楼,上到6楼敲门入户时,已是气喘吁吁,两股颤颤,极力想保住一份优雅是绝对不行的。
家长热情地招呼,自己半天反应不上来。
等歇一会儿后,才渐渐能理出思绪,与家长沟通。
如此一家又一家,倘若遇见了家在某小区一楼居住的学生,那种快乐,仿佛在骄阳下突遇巨荫的欣喜若狂。
可是到了5月14日,老天晴朗的脸色大变。
冷风嗖嗖,阴雨凄迷。
我们手撑雨伞,在大街小巷,在不同的小区寻找我们的“目标”。
鞋是湿透了的,连裤管也不断地“滴嗒滴嗒”。
我们仍旧在雨中找号码、打电话,不知不觉头发也全湿了……就这样进了一家又一家,内心里的温暖与感动却是满满的,还有那丝丝缕缕的欣慰与隐忧。
这次家访,我们带着教育局和学校对孩子们的殷殷期望和嘱托,我们就是蓝田教育的宣传者、代言人。
每到一家,从蓝田教育的发展与家庭及孩子的成长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教学理念等等,都要让家长知晓。
刚开始觉得自己走一家说一遍,啰嗦,后来不知不觉中,已成熟练功了,并且带着一种自豪与美好的感觉去交谈,并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我们承担了,我们很骄傲。
走访了20多位学生和家长,除了把蓝田教育的成果,北小的教育理念宣传到户,最重要的是了解小淘气们在家的表现,告知家长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然后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家长的陈述有时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
这个孩子在学校明明挺爱劳动,在家偏偏不劳动;在学校挺稳重、乖巧的,在家却让家长头疼;学习方面,家长最渴望老师能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而我们也对家长提出了我们管理的要求,需要家长配合的,家长都满口答应。
吕珺同学的妈妈开美容院,由于忙生意,根本没有时间管理孩子,更谈不上陪伴。
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管理又得不到吕珺父母的认可,除了衣食无忧,吕珺的学习与思想教育其实是“架空”的,我们俩着实担忧。
我们就给吕珺爷爷奶奶介绍了一些管理孩子、配合老师的方法,并承诺会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程度的帮助,老人谢不绝口。
走进不同的家门,面对不同的家长,我们受到热情接待。
孩子则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礼貌、腼腆,甚至拘谨。
面对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校表现,我们如数家珍;家长谈起孩子也是忧虑多于喜悦。
我们尽量给家长以宽慰,给家长以指导,让他们从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方法上要有所改变。
家长信赖的眼神、谦卑的态度,让我们更感觉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登门拜访,我们传递了真诚与关爱,带去了对孩子的赞赏与期许,还有对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的理解与企盼,带回了家长的感动与信任。
入户家访,架起了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桥梁———我们,北小人,街头巷尾的奔走,真诚无私的交流,收获颇丰,不虚此行!【篇二】新版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5月13日和14日,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和刘娜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到部分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学生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接待的也非常热情。
给他们介绍了我县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及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就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和家长进行了交流。
同时,我也征求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与家长面对面促膝畅谈,气氛融洽,消除了家长对我们的一些误会和责怨,也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顺利。
此次家访,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每一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比如我们班的赵鑫同学,学习基础差,在校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习惯极为不好。
这次到他家家访,通过和家长的交谈发现,家长认为抓好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
家长的话孩子不听,自己也没办法,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以自己不会来推卸责任,导致了孩子现在的不良习惯。
还有两个孩子,家庭背景极为相似。
都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上学。
王雨萱的妈妈,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向上。
在不影响照顾孩子的前提下,自己又打了一份工。
她丈夫不同意她打工,让她一心一意管孩子。
但是她说:“我这样做既不影响照顾孩子,又能贴补家用。
苦点累点怕啥呢?”我问她:“孩子理解你吗?”她说:“两个孩子可懂事啦!学习很自觉,而且常常操心我照顾我。
”我说:“是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影响了孩子。
所以孩子也和你一样,积极乐观,有责任感。
”王雨萱在学习上积极上进,与妈妈的榜样作用是分不开的。
另一个孩子苟佳怡的妈妈,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但是她却不停地向我诉苦:“我什么都替孩子做了,但孩子却浑身是毛病,偷懒,不听话,我简直没办法管了……”我说是因为她眼中只有孩子,所以把孩子的缺点放大了。
再加上整天叨叨,孩子也烦了,不爱听了,也就觉得难以管理了。
同样的家庭背景,但两个孩子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究其原因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是家长的素质问题。
但遗憾的是,我们周围大多数家长对家庭教育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
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让孩子补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在孩子的教育上舍得花钱,却总是忘记自己的责任与付出。
一到孩子出现问题,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老师,而不是反思自己。
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从改变家长,提高家长素质入手,让家长明白自己的责任,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家校合一,学生怎能不会健康成长呢?这次家访是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虽有“被迫”的成分,但就是这次“被迫”让我们改变了以往对家访的浅薄认识。
家访不是简单的打电话、微信告知家长学生的“不良行为”,而应该是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携手教育好孩子。
教师用真诚打动,用智慧引导,让家庭教育紧跟学校教育的节奏,家校共育,才能弹奏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动人乐曲。
今后,进行家访,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
【篇三】新版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从5月13日开始,作为班主任的我与数学老师冯毅对我们班同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家访活动。
本次家访活动,我们主要以“走访家庭”的方式进行,虽然孩子们学习情况不一样、家庭情况不一样、性格行为也不一样,但他们对待老师的热情却是一样的。
有的学生和家长听说老师要来,便早早地在小区门口等候着。
这些,都让我和冯老师心里暖暖的。
冯小楠的父亲意外去世,母亲在超市打工,一个月一千五百元的工资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
他的姐姐在西安上中学,正是花钱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情况可谓是捉襟见肘。
他的妈妈哭着告诉我,孩子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上了西安的好学校,她自己就是去卖血也要坚持下去。
冯小楠在班级里学习较差,是那种缺乏学习动力,懒惰类型的,对待他我不免着急上火,甚至疾言厉色。
可当我目睹这样的家庭情况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学生在我们眼里只是七十分之一,但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却是,是他们头顶上的一片天!”这句话的含义。
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
如果通过我的引导让这样的孩子爱上学习,懂得母亲的艰难,从小学会承担家庭责任,我的工作才是真的很有意义。
而我要做的只是多一点爱心给孩子、多一点耐心给孩子、多一点用心给孩子。
如果我的这一点点付出拯救一个家庭,我为什么不竭尽全力去努力呢?毛小东的爷爷奶奶都已八十高龄。
爷爷是退休教师,辛勤耕耘一辈子的他对我和冯老师平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我们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表示赞赏,这都让我和冯老师特别高兴,更加有了干劲儿。
不过,虽然作为教师的爷爷奶奶能对毛小东在学习上的照顾跟得上,但毕竟年龄大了,难免对毛小东的生理及心理变化有所忽视。
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给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关爱,让留守儿童也能更多地得到老师的爱、社会的爱,让他们不孤单。
天气很热,我和冯老师走街串巷,上楼下楼,马不停蹄。
虽然很辛苦,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胸中涌动着被家长信任、被学生喜爱的幸福。
走进家庭,与家长面对面的真诚交流,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今后,我们在利用微信、QQ、电话的同时,要多走进孩子的家,与家长进行深度的沟通,多去了解、关心孩子的生活,以便找到打开教育“死结”的良方,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篇四】新版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从5月13日开始,我和雷蕾老师对我们班的孩子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家访,这次家访我的感受颇深。
我首先感受到走进家庭面对面交流与电话、微信、QQ沟通效果的差异。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虽然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便快捷,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见文字不见表情的沟通,受时间、沟通对象的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沟通障碍,甚至产生误会。
这样的交流缺乏温情和深度。
入户走访的古老方式有着现代便捷的沟通方式不能替代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这种面对面的促膝交谈,老师和家长可以敞开心扉,从生活到教育,从家长到孩子,从家庭到学校,避免了单刀直入,家长从心理上接受并认同,进而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发力,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多种方式加强家校联系,尤其要做好入户家访工作。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有的家长说孩子在校和在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家任性,不好好写作业,不做一点儿家务,说话不文明,而在老师眼里的孩子却是大方懂事,语言文明,乐于助人,劳动积极,与同学能和睦相处,这也引起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的表现判若两人?又如何能使让孩子把在学校的优秀表现带到家中?在与家长深度沟通后,我们找到了症结所在:家长太溺爱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他们劳动能力低下,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家长表示以后可不能再娇惯孩子了。
家长的醒悟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辛苦一回,值了!在家访中,我们向家长介绍了蓝田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学校的新发展,也跟家长们分享了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简单知识。
每一位家长对我们的工作都表示了由衷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们普遍对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安全教育、研学活动等各项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所付出的心血表示感谢。
有的家长明确表示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希望老师多在学习上指导孩子;有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也及时跟别的家长进行了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认同,感激与信任,让我们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每个孩子在班级中只是六、七十分之一,但对于家庭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要完成校园里的教书育人,更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主动同家长多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信任,积极合作,结成一个家校互动的教育联盟,共同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我们携手前行!【篇五】新版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5月13至14日,我们北关小学开展了全体教师大家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