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防护要求规范

合集下载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ESD静电防护治理标准一、目的:指导员工正确认识静电防护与点检,标准相关生产人员及进入防静电地域人员的ESD操纵行为。

减少或排除静电对产品造成的损坏,保证产品质量平安。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组焊组三、定义:静电:静电就是物体上多余的电荷。

它所产生的效应包含带电体之间力的作用和电场。

ESD:ESD的全称是Electro-static discharge, 中文意思为静电放电。

即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的物体或外表之间的静电电荷转移。

有两种形式:接触放电,电场击穿放电。

四、静电防护要求:4.1 进入防静电地域必须按规定穿好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且要保持干净。

4.2 流水线长头发作业员或任何进入防静电地域的长发人员需将头发扎起。

4.3 每天上班各生产线点检使用工具或仪器设备接地是否良好。

〔如静电手环、电批、烙铁接地状态〕4.4 静电环测试说明:4.4.1 每个员工检查自己的静电环是否良好,并每日一次进行静电带检测。

4.4.3 确认静电环接好地线后,将戴好静电环腕带的手按住测试器上金属测试按键,保持3--5秒钟。

4.4.4 如果测试器上红色*HIGH*指示灯亮或黄色*LOW*指示灯亮,同时伴有响声,则表示静电环功能不正常,需要马上更换。

静电环配带:手环扣紧到手腕上,不能将手套或衣物隔开手环。

4.5 保证明显而严峻的静电源远离防静电工作区1米以上,工作区内必须存在的一些静电源远离ESD敏感器件和敏感单板30cm以上。

在接触IC、模块、单板等静电敏感器件、组件的过程中必须佩戴防静电有线腕带或防静电手套。

假设单板或模块需要放置在工作台上时,可直接放置于防静电台垫上或用防静电材料去垫衬,但不能用一般白色塑料袋、一般白色泡沫类材料、一般白色气泡袋、其它一般白色塑料制品、白色透明胶带等静电源去垫衬。

严禁将单板、IC等裸露叠放或与其它静电源混放,每个防静电屏蔽袋只能装一块单板、组件或模块,需同时包装多块小板时必须用防静电材料将不同物料相互隔开,不得接触混放。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ESD(静电放电)防静电安全规范,以确保工作环境中的设备和人员免受静电的损害。

定义1. 静电放电(ESD):指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电荷转移,产生的瞬时电流可以对电子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2. ESD敏感器件:指对静电放电非常敏感的电子器件,如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

安全措施为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以下措施应严格遵守:1. 环境控制:- 维持室内湿度在30%至60%之间,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 禁止在工作区域使用毛毯、羊毛等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 定期清洁工作区域,确保没有积尘和杂物,以避免静电的产生。

2. 个人防护:- 所有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服,并确保服装与皮肤紧密接触,以促进静电的释放。

- 工作人员应经常洗手,以去除身体表面的静电。

- 禁止工作人员戴有金属饰品,如手表、项链等,以减少静电的积累。

3. 设备保护:- 所有敏感器件应存放在防静电包装中,确保其不受到静电的影响。

- 工作区域应配备防静电地板和防静电工作台,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递。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接地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培训和意识提升为了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并遵守ESD防静电安全规范,以下培训和意识提升措施应采取:1. 新员工培训:- 所有新员工应接受ESD防静电安全规范的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 培训课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内容准确和易于理解。

2. 定期培训:- 所有员工应定期接受ESD防静电安全规范的复培训,以确保他们对规范的理解和遵守程度。

- 培训内容应包括最新的静电防护技术和最佳实践。

3. 意识提升活动:- 定期组织意识提升活动,如海报展示、宣传册发放等,以提高员工对ESD防静电安全的重视程度。

- 活动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强调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审查和改进为持续改进ESD防静电安全规范,以下措施应采取:1. 审查:- 定期对ESD防静电安全规范进行审查,以确保其与最新的技术和法规要求保持一致。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

ESD防静电安全规范1. 背景静电是在物体表面或物体之间产生的静电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静电放电,可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制定并遵守ESD防静电安全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2.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一份简单、易于遵守的ESD防静电安全规范,以确保设备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免受静电损害。

3. 规范3.1 工作场所准备- 工作场所应保持干燥,并且空气湿度控制在40%至60%之间,以减少静电的积聚和放电。

- 在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置适当的防静电地板,并确保其良好接地。

- 工作台面和工作椅应选择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材料,并保持干净整洁。

3.2 人员防护- 人员在进入工作场所前应穿戴适当的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手套和防静电衣物。

- 人员应避免穿戴产生静电的衣物,如尼龙、涤纶等合成纤维材料。

- 人员使用工作台时,应经常使用防静电地垫,并与地垫保持良好接触。

3.3 设备防护- 所有设备应符合防静电标准,并经过静电测试和验证。

- 设备的接地线应连接到可靠的接地系统,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时能够及时释放静电电荷。

-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3.4 储存和处理静电敏感物品- 静电敏感物品应储存在防静电包装材料中,并标明相应的防静电等级。

-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并避免静电敏感物品与静电产生源的直接接触。

- 在处理静电敏感物品时,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静电手套,并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4.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份简单的ESD防静电安全规范,包括工作场所准备、人员防护、设备防护以及储存和处理静电敏感物品的要求。

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有效降低静电损害的风险,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静电是在很多行业中存在的一种常见问题,它可能对电子设备、电子产品以及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静电,制定并遵守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以提供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考和指导。

1. ESD静电的概述静电是一种电荷积累的现象,当物体通过摩擦、接触或分离时,会产生正负相异的电荷。

当这些积累的电荷突然释放时,可能会引起ESD,对电子设备和产品造成损坏。

因此,制定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2.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ESD静电,制定适当的规范是必要的。

以下是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主要要点:2.1 场地规划为了最小化ESD静电的影响,应该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质的场地进行工作,并规划合理的工作布局,以减少不必要的静电风险。

2.2 人员培训所有从业人员都应接受ESD静电防护培训,了解ESD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采取预防措施。

2.3 防护设备和工具在符合防护标准的前提下,应使用专业的防护设备和工具,如接地腕带、静电防护地垫等,以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静电影响。

2.4 材料选择在生产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能或防静电性能的材料,以减少静电积累和释放的可能性。

3. ESD测量标准为了确保ESD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制定相应的测量标准是必要的。

以下是常见的ESD测量标准:3.1 表面电阻测量(Surface Resistance Measurement)使用合适的仪器或设备,测量材料或物体的表面电阻,以评估其导电性能和防静电性能。

3.2 静电释放测量(Electrostatic Discharge Measurement)使用静电释放测试仪器,模拟静电释放现象,测试设备、产品及其组件的耐静电能力。

3.3 静电电位测量(Electrostatic Potential Measurement)通过使用合适的仪器或设备,测量物体周围的静电场强度,以及人体静电电位的大小。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静电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静电产生的电荷聚集在物体表面,当两个不同的物体接触时,电荷会以不可预测的方式转移,导致静电放电。

这种放电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同时还会对电子产品、仪器设备等敏感物品造成损坏。

因此,为了避免静电带来的损失和危险,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逐渐成为企业及工厂必须重视的问题。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主要是针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种点及线状放电缺陷进行控制,目的是为了减少ESD事件的发生,减轻其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引起的影响。

该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隔离措施在生产工作场所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隔离措施,以防止静电的产生和扩散。

例如,在工作区域内铺设导电地板,使用导电的工作台面,同时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以保持其导电性能。

此外,工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服装,以减少身体静电的积累。

2. 接地系统合理的接地系统对于静电防护来说至关重要。

需要为所有设备和工作台面提供良好的接地,确保静电能够迅速地释放到地面上,降低静电放电的可能性。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3. ESD敏感区域的控制对于一些对静电极为敏感的区域,应设立ESD敏感区域,并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例如,限制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应佩戴静电消除鞋套,避免带入过多的静电。

此外,在敏感区域内放置合适的ESD设备,加强对静电的监测和控制。

ESD测量标准是用来评估和监测ESD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测量相关参数,可以判断是否达到了防护要求,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常用的ESD测量参数包括:1. 表面电阻表面电阻是指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电阻,用来衡量物体对静电的导电能力。

通过测量表面电阻,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具有导电、静电释放等特性,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防护措施。

2. 等离子放电时间等离子放电时间是指物体上静电放电所需的时间。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企业或组织提供ESD静电防护管理的规范和指导,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防止静电对工作环境和产品的影响。

2. 定义2.1 ESD: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简称,指由于静电积累而引起的放电现象。

2.2 ESD静电防护管理:指在工作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或减少静电积累、静电放电和由此引起的损害。

3. ESD静电防护管理原则3.1 培训和教育:所有员工都应接受ESD静电防护管理的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3.2 静电防护区域划分:根据工作环境的需求,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静电防护区域,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3 地面和设备接地:确保地面和设备良好接地,以避免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3.4 静电防护设备和器具:使用符合标准的防静电设备和器具,包括防静电服、防静电鞋、防静电垫等。

3.5 防静电材料和包装:使用符合标准的防静电材料和包装,以保护产品免受静电损害。

3.6 ESD风险评估:定期对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进行ESD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ESD静电防护管理责任4.1 管理层责任:管理层应向员工传达ESD静电防护管理的重要性,并为实施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4.2 员工责任: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并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

5. 应急措施5.1 发生静电放电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使用静电消除器等。

5.2 若发现防护设备或器具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理,确保其正常使用。

6. 监测与评估6.1 对ESD防护设施和器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6.2 进行定期的静电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工作环境和产品不受静电损害。

7.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7.1 定期组织ESD静电防护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静电防护的认识和意识。

7.2 定期开展静电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以提高员工对静电防护的重视程度。

ESD防护要求规范

ESD防护要求规范

一、目的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4.1ESDI4.34.4四、分类根据ANSI/ESD-S5.2CLASSM1标准,如下: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静电测量:<200V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静电测量:<500V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I级区域——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等II5.1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5.2六、程序7.1环境技术要求7.1.1防静电工作区应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7.1.2保持车间内相对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40%~70%7.1.3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的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7.2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7.2.1I级区域要求7.2.1.1防静电工作区应清楚标明区域界限以及警示标志7.2.1.2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抗静电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保证有效接地。

应加装ESD搭接ESD绝缘7.2.1.5要求使用以下设备进行必要的ESD防护:防静电安全工作台防静电腕带防静电容器(料盒、料箱、运输车)防静电工衣防静电工鞋防静电工帽防静电烙铁(如需使用烙铁)离子风机ESDESD搭接ESD绝缘7.2.2.4要求使用以下设备进行必要的ESD防护: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特殊工位)防静电腕带防静电容器(电子料盒、PCB箱)七、作业程序及内容8.1、作业内容:各类型之晶体皆有其抗静电能力。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静电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普遍存在并具有危害性的问题。

为了保护设备、产品和人员免受静电损害,制定一套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及测量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测量标准。

一、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1. ESD静电防护管理目标ESD静电防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产品和设备不受静电损害,并确保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安全。

通过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并且避免静电造成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2. ESD防护区域划定将工作区域划分为ESD防护区域和非防护区域是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基础。

ESD防护区域应该设立专门的工作台,地面铺设导电地板,墙壁和天花板使用防静电材料进行处理。

3. 人员防护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静电防护服,并配备ESD标准的防静电鞋以及手套。

同时,禁止在ESD防护区域使用带有静电的化纤织物,例如尼龙或涤纶。

4. 设备与设施防护要求ESD防护区域内的设备和设施必须符合静电防护标准,如使用静电消除器进行设备的防静电处理,选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工作台和椅子等。

此外,还需保持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测,防止发生电击、起火等危险情况。

5. 静电接地要求静电接地是ESD静电防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所有ESD防护区域内的设备和设施都必须进行有效的接地处理,以确保静电能够顺利流向地面并消散。

接地导线应该采用低阻抗、可靠连接的方式,并经过定期检测和测试。

二、ESD静电防护测量标准1. 静电电位测量静电电位测量是评估ESD防护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特定位置使用电位计进行测量,可以得到该位置的静电电位值。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设备要求,制定合适的静电电位测量标准,确保防护区域内的静电电位符合规范。

2. ESD材料表面电阻测量ESD材料表面电阻测量是评估材料静电性能的一种方法。

使用电阻计对ESD材料的表面电阻进行测试,以确定材料是否符合防静电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S D防护要求规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目的
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此程序文件,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同时,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供应链ESD运作及维护管理。

三、定义
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静电敏感元件。

通常分为两类:
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1V ~ 1999V,II类敏感度元件的敏感电压为2000V ~ 4999V。

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四、分类
根据ANSI/ CLASS M1标准,如下:
Ⅰ级静电敏感区:放电:0~1999V 静电测量:<200V
特殊静电防护区静电测量:<100V(针对客户指定特殊的光器件产品或其他高等级ESD产品的储存和装配区域等)
Ⅱ级静电敏感区:放电:2000~3999V 静电测量:<500V
Ⅲ级静电敏感区:4000~15999V
现规定HYT制造车间敏感级别为:
I级区域—— SMT、部件装配部、电子原料仓;
(针对特殊客户需求,如飞博创光电产品的生产、储存等,SMT、电子原料仓采用“特殊静电防护区”等级,静电测量:<100V;部件装配部采用“Ⅰ级静电敏感区” 等级,静电测量:<200V)
II级区域——终端包装部。

公司内部由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为防静电工作区
根据材料的导电性,将防静电工作区内使用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类:
五、职责
设备组工程师负责ESD总线接地有效并定期进行点检;
技术员定期对各工位进行静电电压测试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工程师处理;
生产主管、拉长督促生产员工穿好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并戴好防静电手腕带,并对手腕带进行定期测量,确保工作有效,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保安组负责督导外来人员进入制造中心车间前穿戴防静电工衣及鞋套。

质量保证部负责对ESD防护执行情况进行稽核。

六、程序
环境技术要求
7.1.1 防静电工作区应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
保持车间内相对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40%~70%
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的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
I级区域要求
7.2.1.1 防静电工作区应清楚标明区域界限以及警示标志
7.2.1.2 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抗静电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保证有效接地。

禁止直接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7.2.1.3 天花板及墙壁建议使用抗静电型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制品或石灰涂料,
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7.2.1.4 应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4欧姆,为保证人员安全,应加装
欧姆限流电阻。

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ESD线不得直接接在电源零线上, ESD线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ESD地线,但需保证电源地线与零线不能搭接
ESD线不能直接与机器外壳相连,若使用机器外壳固定,必须保证ESD线与机器外壳绝缘
7.2.1.5 要求使用以下设备进行必要的ESD防护:
防静电安全工作台
防静电腕带
防静电容器(料盒、料箱、运输车)
防静电工衣
防静电工鞋
防静电工帽
防静电烙铁(如需使用烙铁)
离子风机
II级区域要求
7.2.2.1 防静电工作区应清楚标明区域界限以及警示标志
7.2.2.2 一般情况下允许直接使用自流坪地板,禁止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
地板革。

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ESD线不得直接接在电源零线上
ESD线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

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ESD地线,但需保证电源地线与零线不能搭接
ESD线不能直接与机器外壳相连,若使用机器外壳固定,必须保证ESD线与机器外壳绝缘
7.2.2.4 要求使用以下设备进行必要的ESD防护:
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特殊工位)
防静电腕带
防静电容器(电子料盒、PCB箱)
七、作业程序及内容
、作业内容:
各类型之晶体皆有其抗静电能力。

实际上芯片在达到能承受静电压值的1∕4以后, 这些芯片就会产生”衰退”的现象。

这些衰退的芯片在后续制程中或是在 PC 板组装时,如果再经静电影响将会提前失效。

所以我们会发现芯片在测试时是好的,可是再经第二次测试时,却有不良品出现的现象。

所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制程皆须注意静电破坏之问题。

a) 所有电子元器件及PCBA半成品均需要使用防静电周转箱或防静电包装袋进行周转或储存;
b) 胶管或袋上需有明显防静电标识;
c) 对未使用完毕的电子器件,必须使用ESD保护处理(装入ESD包装中,并放入ESD防护箱中),对于有湿敏要求的电子元器件必须使用真空包装。

d) 检验及点料人员作业须戴静电环或防静电手套。

e) 对L,C,R类零件可不做ESD防护要求(供货商特别要求除外),其它D,Q,IC等具有晶体管之电子零件均需作好ESD防护动作(如摆置时铺设防静电桌垫)。

f) 对于光电器件及其组件的晶体管、阻容件、IC、OSA等等级如下:
g) 电子原料仓使用的货架必须有ESD保护,且温度控制在:18~28℃,环境湿度:40%~60%、开封存放湿度:20%~40%之间,并每天做好记录。

h) 对于仓库ESD防护区域进行明显的区域标识管理,进行ESD区域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衣
a) 工厂内所有作业人员包括外来访问人员,进行工厂ESD防护区域内,必须穿ESD防护工衣。

且作业人员须戴静电环或防静电手套,静电环应以导线接地,人员未作静电防护措施禁止接触电子零件与 PCB半成品。

b) 桌面应铺设防静电桌垫,桌垫应以导线接地且桌垫上不可铺有胶袋纸张等绝缘品。

c) 每个作业工位,包括维修工位必须配备ESD接地线,以便作业人员随时使用
d) PCB 放置于无防静电桌垫之桌面时,需以防静电泡棉置于其下。

在制造测试阶段尤须注意 EOS/ESD 的防范。

e) 在芯片烧录等高ESD防护等级区域,必须配备离子风机。

f) 对SMT、芯片烧录区域等高ESD防护区域,制造人员每天使用静电测试仪对ESD区域内的环境进行点检,ESD防护标准为:<100V,并记录于表单一生产线静电电压测试记录表,IPQC每天进行抽检;
g) 工厂内实行ESD标识化管理。

b) 每月设备工程师需对厂内所有设备外壳,铬铁头及电源地线的连接进行确认
c) 每月设备工程师需对客户特殊指定产品线别(如光器件等高ESD防护线别)的接地线进行保养与维修,接地线与大地铜排之间阻抗<4Ω;厂内其他线别设备工程师需每季度对接地线进行保养与维修,内容包括:外观检查、通断测试、关键铜排连接确认,并作好保养记录;
d) 每年设备工程师需对厂内所有铜排进行进行点检,内容包括铜排与大地的连接、铜排的阻抗值
a) PCBA半成品在周转、搬运及储存过程中,均使用防静电箱进行储存
b) PCB及PCBA半成品必须使用防静电包装带包裹保护
c) 对于特殊ESD产品出货时,必须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特殊包装处理
、静电环导电鞋之测试
静电环,导电鞋是利用最为广泛之器具,其导线是否正常,皆足以影响其功效,故应列为每次上班检查之项目。

于各班开线前应以手环测试器和导电鞋测试仪检验之。

并遵循各相关作业之程序书填写相关窗体。

所有之静电敏感性材料和其制成品在取置运送之过程时人员必须注意离子风扇之测试
、离子风扇之测试
离子风扇系平衡其所涵盖之控制范围内之正,负离子平衡达到保护零组件之目的,量测以静电压测试仪对准待测物约25MM之距离读取屏幕上出现数字;以每天量测一次。

测试数据记录于附件一:“静电测试记录表”。

对离子风扇也需进行定期点检,方法如下:先找两普通塑料片相互摩擦(或塑料片与衣服相互摩擦)使塑料片产生1KV以上的静电压,然后迅速将其塑料片靠近离子风扇(约15~30CM处);同时注意静电压测试仪的检测数据是否会逐渐降100V标准值内;以每天量测一次。

测试数据记录于附件一:“静电测试记录表”。

、作业常规
IPQC检验人员每天对以上点检内容进行稽核。

a) 作业人员每天在开线前先清洁导电桌垫。

b) 桌垫务必保持干净,人员严禁在桌垫上乱写乱划、用刀划或在桌垫下铺设其它绝缘物品。

c) 对于高ESD防护区域内的桌垫对地阻抗,由设备检验人员每个月量测一次,测量OK后贴上导电桌垫校验标签,校验标签须字迹清晰,无破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