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大院作文【小学四年级800字】

合集下载

天津石家大院的导游词范文(16篇)

天津石家大院的导游词范文(16篇)

天津石家大院的导游词范文(16篇)天津石家大院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6篇)天津石家大院的导游词范文篇1石家大院今天主要游览的是天津八大家之一的,被誉为华北第一宅的石元仕的住宅。

在整个游览过程中各位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提出,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大家解决。

同时也希望各位能给予我最大的帮助。

在这里先谢谢大家并预祝各位路途愉快!游览石家大院之前,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石家的起家过程。

石家祖籍山东省东阿县,明代时起以漕运粮食为业,盈利渐丰。

在杨柳青落户以后便广置田产、重利盘剥,明末清初便发展成为拥有四万多亩土地的大地主。

清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宠臣和珅获罪赐死,一使女携带珠宝出逃,被石万程停泊在通州的粮船收留,由此石家财富骤增,石万程为最早来杨柳青定居的石氏创业人。

世元仕为其第四代世孙。

清道光三年(1820__年)石家折产共分四大门,各立堂门,长门福善堂、二门正廉堂、三门天锡堂、四门尊美堂。

其中以四门尊美堂治家有道,财丁兴旺,不断扩建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称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大规模建筑始于光绪初年,历经十几年才建成,仅戏楼、客厅的主体建筑就耗白银30万两。

1948年底杨柳青解放后到1956年,天津专署包括刘青山、张子善等人曾在此办公,以后作为校舍使用,大量文流失。

文革期间石家大院更是难逃劫难。

为挽救这一民族文化遗产,西青区自1987年起相继投资500多万元逐渐修复。

1991年被天津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市文化局命名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石挥就是石氏的第六代世孙。

目前是早上十点三十分,我们已到达目的地。

车现在停在了石家大院旁广场的停车场内,下午一点的时候我们在停车场这里集合。

请大家记住我们所乘的车是蓝色金龙客车!车牌号是津A12345。

下车时请大家注意安全,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妥善保管。

石家大院整座院落的建筑布局采用轴线对称式,全院由南至北有我们现在所在的这条甬道为中轴线,贯穿四座门楼;东面有五进四合院,为过去主人居住的地方;西面为石府主体建筑,包括佛堂、戏楼、南花厅。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旅游活动。

我叫王**,是本车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这位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李师傅。

俗话说:千年修的同船渡。

今天应该是千年修的同车行。

我们一定会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不要客气,我们一定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祝大家在今天的游览中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杨柳青博物馆。

它原系清末八大家之一石元仕的住宅。

石家祖籍山东东阿县,明代时起便以漕运粮食为业,盈利渐丰。

乾隆五十年,从石衷开始落户杨柳青,其子石万程颇善经营,家资日丰。

清嘉庆四年,乾隆宠臣和坤获罪赐死,有一侍女携珠宝出逃,被石万程停泊在通州的粮船收留,由此,石家财富骤增,到石万程之子石献廷时期,石家一改累代单传而人丁兴旺,家大业大。

石献廷就把石家财产分给四个儿子,各立堂门,长门福善堂,二门正廉堂,三门天锡堂,四门尊美堂。

其中以四门尊美堂治家有方,财丁兴旺,不断扩建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称石家大院。

石元仕于民国八年去世,他的夫人携全家迁居天津市内,从此石家便逐渐衰落,石家大院被严重破坏。

自1987年,西青区人民政府相继投资560元逐渐修复,1991年石家大院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天津杨柳青博物馆。

好了,现在我们到石家大院了。

请大家下车时随身带好自己的物品,不要放在车上。

下午5:00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游览车为白色客车,车号为津A83836。

大家从这边进入,这里以前是石家的内帐房,现在作为名人照片展室。

我们进去看一下,整个大院拍摄了将近四十多部电影,电视剧。

象《刀剑笑》,刘德华主演的;《日出》,徐帆主演的;《烟雨红颜》,刘德凯导演,周迅,张信哲主演的。

许多名人也来过石家大院,像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崔永元。

此外,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石挥就是石家的第六代世孙,他自导自演了电影《我这一辈子》。

现在我们去看一下闻名中外的杨柳青年画陈列。

四年级叙事作文:石家大院_800字

四年级叙事作文:石家大院_800字

石家大院_800字石家大院坐落在千年古镇杨柳青,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

暑假,我和妈妈游览了这座清末民初天津八大家之一“尊美堂”宅第。

走进正门,只见整个建筑四合连套,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古朴大气,共有18个院落,278间房屋。

其中大多数房间已经改成陈列室,长廊墙壁上的剪纸也是美轮美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花厅、书房和戏楼。

花厅正中摆放着一个玉石白菜,因为白菜的谐音是“百财”,寓意“人财两旺”。

在花厅的隔断上还有一个木雕的“八扇屏”,这是石家保存下来的木雕珍品。

虽说是八扇屏,但正反却是十六扇。

雕刻内容是四季花鸟,从玻璃两侧看图案完全一致,当年中间夹的是层纱,能起到只听其声,不见其人的效果。

书房是石家主人石元仕读书、作诗的地方。

房内有石元仕和他干儿子的塑像,其塑像栩栩如生。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当年石元仕保护杨柳青有功,慈禧太后封官四品赏顶戴花翎,并赐牌匾“乐善好施”。

可这个“善”字却少了一点,那是因为慈禧太后认为自己才是十全十美的大善人,石元仕比起她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所以“善”字就少了一点。

整个大院的最高建筑就是戏楼了。

戏楼顶子做得十分巧妙,木质结构外面是铅皮封顶,并用铜铆钉铆成一个篆体的大型“寿”字。

戏楼内冬暖夏凉,而且音质良好。

冬暖是因为戏楼的地面下是纵横交错的烟道,加之用地炉取暖,使热空气上升,就相当于现在的地暖。

瞧,百十年前的人都懂得用地暖。

夏凉是因为戏楼地面和墙壁铺的都是青石板,本身就比较阴凉,再加上两边的拱门是空气形成对流。

戏楼一楼是看戏的地方,二楼走廊是保镖巡逻的地方。

奇怪的是一楼和二楼之间却没有楼梯,完全要靠轻功上去。

看来,要当大户人家的保镖,不但要武功好还要轻功一流。

不然,搬梯子上楼可就麻烦了。

我和妈妈一路穿堂过院,最后来到花园。

【四年级作文】美丽的仕府大院

【四年级作文】美丽的仕府大院

【四年级作文】美丽的仕府大院
我的家住在仕府大院,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有数不清的杏树、白桦、栎树、柳树吐出点点嫩芽,枝叶逐渐壮大,就像一位位穿着军装的战士为仕府大院看家护院。

各种各样的花也赶来凑热闹,有羞答答的含羞草、迷人的夜来香、火红火红的玫瑰……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美丽极了。

夏天,寒冷极其,可是仕府大院却很凉爽。

听到爸爸说道,这里地势很高,加之小区里面树木很多,枝叶茂盛,所以很凉爽。

每天下午,存有好多男女老少都去这里玩耍。

有的老人在散步,有的小孩在游乐场玩玩,除了的人在花园驻足观看赏花。

就连小狗和小猫也在草坪上跳跃、嬉戏、嬉嬉玩耍。

别提存有多高兴了!
秋天,杏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变红了……一阵秋风吹过,树叶纷纷飘落,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踩上去软软的,还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

给寂静的仕府大院平添了几分乐趣。

除此之外,草坪上盛开的菊花更是惹人喜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竞相开放,千姿百态,芬芳扑鼻。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房子上、地上灌满了白雪,整个仕府大院像是穿着上了一件白色的上衣。

孩子们在又吉又硬的雪地里拂子、堆雪人,到处一片欢乐。

仕府大院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我爱仕府大院。

石家大院怀想_优秀作文

石家大院怀想_优秀作文

石家大院怀想石家大院怀想·最忆是杨柳·杜宇航三次游学,到过的地方不能说少,到访的古迹更无法忽略。

其它给我留下的回忆不可能没有,可也没有一个达到像杨柳青一样让我魂牵梦绕。

杨柳青古镇为何兴盛?为何被世人知晓?自少不了古镇中的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的奢华程度不亚于故宫,其原因是它的主人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

这位高官,小心翼翼地不让人发现他的名利之心,却在这里露出了马脚。

也许是为了更好地把自己的"叛乱"之心保护起来,石家大院外围了一圈杨柳树。

可不想这杨柳越长越好,枝叶繁茂,它的光辉竟与这不逊于皇宫的石家大院不分你我。

可以说是石家大院成就了杨柳青,也可说是杨柳青成就了石家大院。

站在小河上的石拱桥上,向左右望去,有一排一株株翠绿得像翡翠一样的杨柳。

再看近处,汉白玉一样剔透的拱桥,精雕细琢,足以透出石元士的奢华,杨柳即柳,并非杨树与柳树的并称。

古有"吹面不寒杨柳风",今有"春风杨柳万千条"之吟。

杨柳青即杨柳茂盛,兴旺,满眼绿色。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集这么多古诗于一身的杨柳树,却甘愿为这石家大院作衬托,它笑了,笑着说:“没它即无我。

”是啊,看那柳条上青得让人赏心悦目的叶,随风摇荡,飘向远方,正当人们以为它就要离去的时候,它匆忙赶回。

它舍不得,舍不得这石家大院透露着古韵。

莫非,是这古韵养育了它,让它变得如此旺盛。

它的芽尖似乎有生命一样,轻轻划着水面,激起一阵阵潋滟。

蜻蜓点水,让人无迹可寻。

走进石家大院,沉重的古色压得你喘不过气。

石元士的功利之心丝毫不保留地展露在眼前。

没有故宫一样的铺天盖地的金黄色,光是一堵有着雕空技艺出自能工工匠的墙,就能让人认识到它的奢侈。

鸟儿栖息在瓦砾上,从高处俯视着尊美堂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大院。

喳喳叫了两声,摇了摇头,仿佛是为了这石家的兴亡盛衰而感叹。

天津石家大院

天津石家大院

天津石家大院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的石家大院,是一处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晚清民居建筑群,始建于1875年。

它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旧宅,占地72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

整个大院,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从寝室、客厅、花厅、戏楼、佛堂到马厩,无论是通体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遗存和当时的民俗民风。

现已开辟为杨柳青博物馆的石家大院中收藏大量名闻中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有造诣颇深的神品书画师钱慧安、高桐轩等人的精品;和具有中国古建筑特色的天津砖雕陈列,集中了130余件上乘之作。

砖雕俗称“刻砖”,是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独具一格,成就很高。

此外泥人张彩塑、民间剪纸、杨柳青风筝、民间花会道具以及民俗陈列,充分体现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石院复原陈列。

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大院内的石府戏楼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

在西青区杨柳青镇,建于清光绪年间,原是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四子石元士的宅第。

堂院坐北朝南,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

东院是三套四合院,为长辈及各房子孙居所;西院建客厅、戏楼和佛堂,是会客、娱乐、祭祀之所。

大院建筑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砖雕木刻形式多样,常用“福寿双全”、“岁寒三友”、“莲荷”、“万福”、“连珠”等喜庆吉祥图案。

北京人要领略大院文化,不必大老远跑到山西去,在天津西郊杨柳青镇,就有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大院——石家大院。

从北京驱车向东,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

杨柳青石家,从清朝中叶到民初,其财力号称津西首富,名列天津八大家之一。

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有“话剧皇帝”之称的石挥就是石家的后代。

石家大院是石家位于石宝珩的住宅。

光绪元年(1875年)动工兴建,两年后主要建筑完工,之后又不断增扩、拆改,直到1923年石家迁走,前后累计建设近50年,才建成一座占地6000多平米、院落15进、房屋278间的大型宅邸。

精选游杨柳青作文400字

精选游杨柳青作文400字

游杨柳青作文400字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天津的杨柳青旅游,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民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我们先到了杨柳青的石家大院,这座建于120多年前的院子,它的结构独特巧妙,砖木石雕精美。

大院有十个四合院,一百八十多间屋,每个院每间屋的檐角、廊檐、柱子、屋里的花棂隔扇都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

二道门的八仙人门墩据说是两个工匠用了一年的时间雕成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家大院的戏楼,巨大的横梁下悬着两个双雕宫灯,12根通天立柱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

戏楼顶上的大铜钉上刻着大大的寿字,显得极为富贵。

我还参观了杨柳青的木板年画,杨柳青有“家家会点染,户户会丹青”之称。

我参观了年画的制作过程,工人先用木板雕出画面,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用彩笔精心地描绘。

这幅《连年有余》的年画上一个眼睛亮亮的胖娃娃,怀里抱着鲤鱼,手里拿着莲花,寓意生活富足。

杨柳青的年画还有很多很多,都很美。

杨柳青的石家大院和年画都很美丽,我真喜欢杨柳青。

【游杨柳青作文400字】
1。

石家大院作文

石家大院作文

石家大院作文石家大院坐落在千年古镇杨柳青,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

暑假,我和妈妈游览了这座清末民初天津八大家之一“尊美堂”宅第。

走进正门,只见整个建筑四合连套,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古朴大气,共有18个院落,278间房屋。

其中大多数房间已经改成陈列室,长廊墙壁上的剪纸也是美轮美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花厅、书房和戏楼。

花厅正中摆放着一个玉石白菜,因为白菜的谐音是“百财”,寓意“人财两旺”。

在花厅的隔断上还有一个木雕的“八扇屏”,这是石家保存下来的木雕珍品。

虽说是八扇屏,但正反却是十六扇。

雕刻内容是四季花鸟,从玻璃两侧看图案完全一致,当年中间夹的是层纱,能起到只听其声,不见其人的效果。

书房是石家主人石元仕读书、作诗的地方。

房内有石元仕和他干儿子的塑像,其塑像栩栩如生。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当年石元仕保护杨柳青有功,慈禧太后封官四品赏顶戴花翎,并赐牌匾“乐善好施”。

可这个“善”字却少了一点,那是因为慈禧太后认为自己才是十全十美的大善人,石元仕比起她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所以“善”字就少了一点。

整个大院的最高建筑就是戏楼了。

戏楼顶子做得十分巧妙,木质结构外面是铅皮封顶,并用铜铆钉铆成一个篆体的大型“寿”字。

戏楼内冬暖夏凉,而且音质良好。

冬暖是因为戏楼的地面下是纵横交错的烟道,加之用地炉取暖,使热空气上升,就相当于现在的地暖。

瞧,百十年前的人都懂得用地暖。

夏凉是因为戏楼地面和墙壁铺的都是青石板,本身就比较阴凉,再加上两边的拱门是空气形成对流。

戏楼一楼是看戏的地方,二楼走廊是保镖巡逻的地方。

奇怪的是一楼和二楼之间却没有楼梯,完全要靠轻功上去。

看来,要当大户人家的保镖,不但要武功好还要轻功一流。

不然,搬梯子上楼可就麻烦了。

我和妈妈一路穿堂过院,最后来到花园。

只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意盎然,颇有一丝江南风韵。

石家大院好美啊,它不但有宝贵的艺术价值,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机会我还要再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坐落在千年古镇杨柳青,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

暑假,我和妈妈游览了这座清末民初天津八大家之一“尊美堂”宅第。

走进正门,只见整个建筑四合连套,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古朴大气,共有18个院落,278间房屋。

其中大多数房间已经改成陈列室,长廊墙壁上的剪纸也是美轮美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花厅、书房和戏楼。

花厅正中摆放着一个玉石白菜,因为白菜的谐音是“百财”,寓意“人财两旺”。

在花厅的隔断上还有一个木雕的“八扇屏”,这是石家保存下来的木雕珍品。

虽说是八扇屏,但正反却是十六扇。

雕刻内容是四季花鸟,从玻璃两侧看图案完全一致,当年中间夹的是层纱,能起到只听其声,不见其人的效果。

书房是石家主人石元仕读书、作诗的地方。

房内有石元仕和他干儿子的塑像,其塑像栩栩如生。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当年石元仕保护杨柳青有功,慈禧太后封官四品赏顶戴花翎,并赐牌匾“乐善好施”。

可这个“善”字却少了一点,那是因为慈禧太后认为
自己才是十全十美的大善人,石元仕比起她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所以“善”字就少了一点。

整个大院的最高建筑就是戏楼了。

戏楼顶子做得十分巧妙,木质结构外面是铅皮封顶,并用铜铆钉铆成一个篆体的大型“寿”字。

戏楼内冬暖夏凉,而且音质良好。

冬暖是因为戏楼的地面下是纵横交错的烟道,加之用地炉取暖,使热空气上升,就相当于现在的地暖。

瞧,百十年前的人都懂得用地暖。

夏凉是因为戏楼地面和墙壁铺的都是青石板,本身就比较阴凉,再加上两边的拱门是空气形成对流。

戏楼一楼是看戏的地方,二楼走廊是保镖巡逻的地方。

奇怪的是一楼和二楼之间却没有楼梯,完全要靠轻功上去。

看来,要当大户人家的保镖,不但要武功好还要轻功一流。

不然,搬梯子上楼可就麻烦了。

我和妈妈一路穿堂过院,最后来到花园。

只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意盎然,颇有一丝江南风韵。

石家大院好美啊,它不但有宝贵的艺术价值,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机会我还要再来。

指导老师:史平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