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最新)

合集下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版徐科军课后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版徐科军课后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版徐科军课后答案【篇一: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案全】>信息学院教案1课时分配表23第1课一.章节名称绪论1.1,1.2,1.4,1.5二.教学目的1、掌握内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2、了解内容:传感器的定义,组成,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三.安排课时: 2学时四.教学内容(知识点)1.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2.传感器的定义,组成,传感器的分类; 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5. 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五.教学重点、难点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2.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六.选讲例题1.活塞压力计标定; 2.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七.作业要求7什么是传感的静态特性?有那些指标?如何用公式表示? 8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有那些分析方法?八.环境及教具要求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九.教学参考资料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徐科军;2.《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程德福;4第2课一.章节名称1.3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二.教学目的1、掌握内容: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了解内容:误差的概念和分类,精度;三.安排课时:2学时四.教学内容(知识点)1.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 2. 精度3. 误差的表示方法;4. 随机误差的处理方法;5. 系统误差的处理; 6,粗大误差的处理; 7.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五.教学重点、难点1.误差的处理方法; 2.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六.选讲例题1.补偿法测量高频小电容; 2.对照法消除系统误差;七.作业要求2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系统的引用相对误差?它有什么意义?八.环境及教具要求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九.教学参考资料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徐科军5【篇二:自动检测技术】............................................................................................................ ... - 2 -2、关键词........................................................................................................ ............................ - 2 -3、引言 ....................................................................................................... ................................ - 2 -4、电阻式传感器概述........................................................................................................ ........ - 2 -4、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 - 3 -4、1、1 基本原理 ...................................................................................................... - 3 - 4、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 - 5 - 4、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行业: ............................................................................ - 7 - 4、4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 - 7 -4、4、1、电阻触摸屏 ................................................................................................ - 7 - 4、4、2地磅 ....................................................................................................... ........ - 8 - 4、5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 - 8 -5、参考文献........................................................................................................ ........................ - 9 -1、前言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答案-高教-陈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答案-高教-陈杰
2
s = jω
= ⎛ω 1−⎜ ⎜ω ⎝ n
1
1 ⎞ ω ⎟ + 2 j ξ ⎟ ωn ⎠
= 1. 109
2
2
G ( jω ) =
⎡ ⎛ω ⎞ ⎟ ⎢1 − ⎜ ⎜ ⎟ ω ⎢ ⎣ ⎝ n⎠
1
2 2
=
2
⎤ ⎡ ω⎤ ⎥ + ⎢2ξ ⎥ ωn ⎦ ⎥ ⎦ ⎣
⎡ ⎛ 500 ⎞ ⎤ ⎡ 500 ⎤ ⎟ ⎥ + ⎢2 × 0. 5 × ⎢1 − ⎜ 1000 ⎥ ⎦ ⎢ ⎝ 1000 ⎠ ⎥ ⎣ ⎦ ⎣
证: R = R + ∆R R = R − ∆R 1 4
U cd = U cb − U db =
2 R∆R R R E− E =− E 2 2 R + ∆R + R R − ∆R + R 4 R − ∆R
E ∆R 略去 ∆R的第二项,即可得 U cd = − 2 ⋅ R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第2章
U U U F = K( ε x + ε y )= K (1 + µ )ε x = K ( 1+ µ) 2 2 2 AE
其中 A 为圆桶的截面积, µ 为泊桑比 ,E 为弹性模量 , F 为外加负载力 ,K 为灵敏系数 .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第2章
� 2.5
满量程时:∆R1 = ∆ R2 = ∆ R3 = ∆R4 = K ε x R = K F R
2
nΣx i − ( Σx i ) 2
2
91 × 42.23 − 21 ×182 .54 9.59 = = = 0.09 6 × 91 − 21 × 21 105
所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3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3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述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化学或生物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检测设备,是检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生产现场、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等。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将检测对象的物理、化学或生物量转化为能够感知的信号,第二步是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用于数字化处理。

传感器按照测量量的种类可分为物理量测量的传感器、化学量测量的传感器和生物量测量的传感器。

按照检测信号输出的形式,传感器可分为模拟输出传感器和数字输出传感器。

模拟输出传感器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在后续处理中需通过模数转换器进行数字化处理;数字输出传感器则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无需后续处理。

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与灵敏度是影响其检测效果和应用范围的两个重要指标。

由于传感器检测的对象十分复杂多样,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传感器技术不断发展,如微型化、智能化、多参数检测等。

总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和高效生产,是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篇:物理量测量传感器物理量测量传感器是将检测对象热、电、力、速、压、形状等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安全监测、航空航天、自动化等领域。

热量传感器是常用的传感器之一,其应用广泛,如温度计、热电偶等。

温度传感器可根据其测量方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前者需直接贴附于被测物体表面,后者则通过红外线感应热量进行测量。

热电偶的测量原理是热电效应,通过两种金属的连接和温度差产生电势差输出。

电流传感器是电气检测中常用的传感器,其原理是利用电气量之间的联系进行检测。

电流传感器包括闭环和开环类型,闭环传感器结构简单但对被测物体有一定的装置要求;开环传感器在结构上更灵活,但灵敏度较低。

压力传感器是测量物体静态或动态压力变化的传感器,其应用广泛如汽车制造、工业生产等。

最常见的压力传感器是电容式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前者根据电容变化输出信号,后者根据应变程度变化输出信号。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第十章[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第十章[1]

执行机构C
转速传感器N
轴N
执行机构N
2024/9/29
18
10.3.4 传感器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概述
伺服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传感器
控制命令 控制器
驱动器
执行电动机
输出量 控制对象
传感器
2024/9/29
19
10.3.4 传感器在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概述
1. 开环控制数控机床
2024/9/29
第10章 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2024/9/29
1
引言
传感器作为获取信息的敏感元件,在现代信息社 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把一台工业 设备比拟做一个人的话,那么毫不夸张地说,传 感器就应该是他的眼睛。信息的采集通过传感器 来完成,传感器的正确使用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业 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传感器的精度、稳定性直接 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好坏。由此可见,作为现代信 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的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一样在信息社会中扮演者无可替 代的作用。
2024/9/29
11
10.3 传感器在工业中的应用概述
随着电子计算机、生产自动化、航空、 遥测、遥感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感 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其应用领域已渗 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起着巨大的作 用。下面仅将传感器在一些主要领域中 的应用作以简介。
2024/9/29
12
10.3.1 传感器在航天工业中的应用概述
2024/9/29
7
10.1 传感器测试系统简介
3. 测试软件的编写
便于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显示,需要编
写专门的软件读取测试系统采集的数据, 并加以显示。测试软件中还可以加入信号 处理模块,以便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传感与检测技术(新)

传感与检测技术(新)

一、多选(共计2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电参数式传感器一般采用电桥测量电路,其接法有()等形式。

A. 单臂桥B. 半桥C. 三臂桥D. 全桥错误:【A;B;D】2、()传感器可以应用在生产流水线上进行计数。

A. 光电式B. 霍尔式C. 超声波D. 电感式错误:【A;B;C;D】3、测量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抗干扰技术包括()。

A. 光电隔离技术B. 电磁干扰滤波器C. 程序运行监视系统D. 掉电保护电路错误:【C;D】4、热电偶测温系统中,用到的信号调理电路有()A. 电桥电路B. 仪用放大电路C. 调制解调电路D. A/D转换电路错误:【A;B;D】5、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可以测量(),输出()位数字量。

A. 环境温度,9-12B. 人体温度,8-16C. 环境温度,8-16D. 人体温度,9-12错误:【A;D】6、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社区人员出入体温检测一般可以采用()。

A. 热电偶B. 铂电阻C. 红外传感器D. 半导体热敏电阻错误:【B;C;D】7、系统误差是指仪表本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有规律的误差,是产生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有()从,,对称法和替代法。

A. 误差来源上消除B. 引入修正值C. 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计算算术平均值D. 一经发现,马上剔除。

错误:【A;B】8、测量系统的I/O抗干扰技术包括()。

A. 光电隔离技术B. 数字信号输入和输出C. 程序运行监视系统D. 数字滤波错误:【B;D】9、无损检测技术中涉及到()传感器。

A. 光电式B. 霍尔式C. 超声波D. 电感式错误:【A;B;C;D】10、在温度测量系统中,采用分度表来表示其输入输出关系的传感器有A. S型标准热电偶B. 半导体热敏电阻C. 铂电阻D. 红外式传感器错误:【A;C】二、判断(共计25分,每题2.5分)11、与霍尔开关,涡流开关相比,光电开关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判断所有物体的有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1.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可电信号输出的装置,它是测量与控制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医疗、环境等各个领域。

传感器根据其测量的物理量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就对传感器的一些常见分类进行简单介绍。

1. 按照测量的物理量分: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

2. 按照测量方式分: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

接触式传感器是指传感器需要和测量对象有物理接触才能进行测量,比如触碰式开关、弹簧测力计等。

非接触式传感器则不需要与测量对象有物理接触,通常是利用无线电磁波、光学信号等方式进行测量。

3. 按照信号输出形式分:模拟传感器、数字传感器。

模拟传感器是指输出的是模拟信号,通常是电压、电流等。

数字传感器则输出的是数字信号,通常是二进制信号。

4. 按照工作原理分:电阻型传感器、电容型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电阻型传感器是指测量对象对电阻的改变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电容型传感器则是利用测量对象对电容的改变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磁敏传感器则是利用磁场的变化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光敏传感器则是利用光照强度的变化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2.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传感器作为现代测量与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传感器应用领域。

1. 工业自动化:传感器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利用它们可以对物料、能量、精度等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2. 医疗健康:传感器在健康监测、疾病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心电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糖传感器、磁共振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监测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变,并及时进行干预。

3. 环境监控: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胡向东著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胡向东著
铁芯1 线圈1
L1 弹簧
测量杆 工件
衔铁 L2
线圈2 铁芯2
R
U
U o
R
电感测微仪 返回
上页
下页
4.2 差动变压器 电感式传感器
将被测量的非电量转换为互感变化量的传感器称为互 感式传感器。这种互感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制成的,并且次级绕组都用差动形式连接,故称差动变 压器式传感器,简称差动变压器。在这种传感器中,一 般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变压器的互感变化,变压器初 级线圈输入交流电压,次级线圈则互感应出电动势。
L N 2 N 20 A0
Rm
2
(4-6)
返回
上页
下页
L N 2 N 20 A0
Rm
2
上式表明:当线圈匝数为常数时,电感L仅仅是磁
路中磁阻Rm的函数,改变δ或A0均可导致电感变化, 因此变磁阻电感式传感器又可分为变气隙厚度δ的传感
器和变气隙面积A0的传感器。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变气隙厚度电感式传感器。
N 20S 2(0 )
N 20S ( 0 0 ) 20 0 0
2L0
0
1
1
(
)2
0
电感的相对变化量为
L L0
2
0
1
1
(
)2
0
返回
上页
下页
当 1 时,上式用泰勒级数展开成级数形式为
0
L L0
2
0
1
(
0
)2
( 0
)4 ( 0
)8
< 3
非线性:
L / L0
2
0
2
L /
L0
0
灵敏度:忽略高次项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共5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共5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共5篇)第一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一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一节:机电一体化系统常用传感器p11.传感器的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①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并确定元件及其基本转换电路②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量转换成电路参数及电流或电压等电信号③基本转换电路则将该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的电量p12.传感器的分类p1①按被测量对象分类②按工作机理分类③按被测物理量分类④按工作原理分类⑤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⑥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p2三、传感器的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p4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3、传感器的性能指标p4①高精度、低成本②高灵敏度③工作可靠④稳定性好⑤抗干扰能力强⑥动态特性良好⑦结构简单、小巧,使用维护方便,通用性强p4第二节: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p5第三节:1.测量范围及量程p62.灵敏度p63.线性度p74.重复性p75.稳定性:稳定性即在相同条件、相当长时间内,其输入/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能力p76.精确度p77.动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反映了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动态量的响应特性p88.环境参数p8第四节: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p91.传感器的静态标定p92.传感器的动态标定p10第五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1.开发新型传感器p112.传感检测技术的智能化p113.复合传感器:复合传感器是同时检测几种物理量具有复合检测功能的传感器p124.研究生物感官,开发仿生传感器p12第二章第一节:参量型位移传感器p131.电阻式位移传感器p132.电阻应应变式位移传感器p153.电容式位移传感器p154.电感式位移传感器p20第二节:发电型位移传感器—压电位移传感器p25第三节:大位移传感器p261.磁栅式位移传感器p262.光栅式位移传感器p273.感应同步器p294.激光式位移传感器p31第三章力、扭矩和压力传感器p34第一节:测力传感器p341.电阻应变式测力传感器p342.压电式力传感器p41①压电效应p41②压电晶体及材料③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和前置放大器p423.压磁式力传感器p44①效应p44②工作原理p45③结构p45第二节:扭矩传感器p461.电阻应变式扭矩传感器p462.压磁式扭矩仪p483.电容式扭矩测量仪p494.光电式扭矩测量仪p495.钢弦式扭矩传感器p50 第三节:压力传感器p501.液柱式压力转换原理p502.活塞式压力转换原理p513.弹性式压力传感元件p514.电量式压力计p53①电容式压力传感器p53②应变式压力传感器p53③压阻式压力传感器p54④电感式压力传感器⑤涡流式压力传感器p55⑥霍尔式压力传感器p55⑦压电式压力传感器p55第四章速度、加速度传感器p57第一节:速度传感器p571.直流测速发电机p572.交流测速发电机p583.线振动速度传感器p594.变磁通式速度传感器p605.霍尔式和电涡流式转速传感器p616.陀螺式角速度传感器p627.流速风速传感器p64第二节:加速度传感器p66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p672.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p693.磁致伸缩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p734.力平衡式伺服加速度传感器p735.单片微型平衡式伺服加速度传感器p756.惯性倾角加速度传感器p76第五章视觉、触觉传感器p77第一节:视觉传感器p771.光电式摄像机原理p77固体半导体摄像机原理p783.激光式视觉传感器原理p784.红外图像传感器原理p78第二节:人工视觉p801.人工视觉系统的硬件构成p802.物体识别p81第三节:触觉传感器p851.接触觉传感器p862.压觉传感器p873.滑动觉传感器p88第六章第一节:热电偶式传感器p901.基本原理p902.热电偶组成、分类及其特点p91第二节:电阻式温度传感器p931.金属热电阻温度传感器p932.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p94第三节: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p951.全辐射温度传感器p952.高度式温度传感器p963.比色温度传感器p97第四节:半导体温度传感器p98第七章气敏、温度、水份传感器p100第一节:气敏传感器p1001.气敏元件工作机理p1002.常用气敏元件的种类p101①烧结型气敏元件p101②薄膜型气敏元件p101③厚膜气敏元件p1023.气敏元件的几种应用实例p102第二节:温度传感器p1051.相对湿度与绝对湿度p1062.氯化锂湿敏元件p1063.半导体陶瓷湿敏元件p1074.热敏电阻式湿敏元件p1085.高分子膜湿敏元件p1096.金属氧化物陶瓷湿敏元件p1117.结露传感器p112第三节:水份传感器p1131.水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p1132.直流电阻式水份计的结构原理p114 第八章传感检测系统的构成p116第一节:传感检测系统的组成p116第二节:电桥p1171.电桥工作原理p1172.电桥的分类与应用p1183.电桥的工作特性指标p1204.电桥调零p122第三节:调制与解调p1221.调制p1232.解调p124第四节:滤波器p1261.无源滤波器p1262.有源滤波器p1293.数字滤波p136第五节:数/模和模/数的转换p1371.数/模转换原理p1372.数/模转换器芯片介绍p1383.数/模转换器的技术指标p1394.模/数转换原理p1405.模/数转换器芯片介绍p1426.模/数转换器的技术指标p143第六节:传感器与模/数转换器的连接通道p1431.放大与滤波环节p1432.多路模拟开关环节p1453.采样保持环节p1464.模/数转换环节p148第七节:传感检测信号的细分与辨向原理p1491.四倍细分原理p1492.辨向原理p1513.细分、辨向常用电路p152第八节:传感检测系统中的抗干扰问题p1531.干扰与噪声p1532.抑制干扰的方法p1543.典型噪声干扰的抑制p156第九节:传感检测系统中的微机接口p1561.接口的基本方式p1572.A/D转换器与CPU连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p1573.数据转换接口的典型结构p1584.A/D转换器与CPU的接口示例p1595.传感检测系统的显示器及其接口p163第十节:传感器信号的温度补偿及线性化的计算机处理p1681.温度补偿的处理方法p1682.线性化处理方法p1683.线性化与温度补偿实例p170第九章信号分析及其在测试中的应用p173第一节:信号的分类p1731.确定性信号p1732.非确定性信号p1733.模拟信号与离散信号p174第二节:信号的幅值描述p1741.信号的均值u p1742.信号的方差p1753.信号的均方值p1754.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p(x)p175第三节:信号的相关描述p176第四节:信号的频域描述p1781.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傅里叶级数p1782.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傅里叶变换p1823.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p1834.非确定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函数p184第五节:信号分析在振动测试中的应用p1881.振动的类型p1882.振动的激励方式p1893.激振器p190第十章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p200第一节:传感器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p2001.零位和极限位置的检测p2002.位移量的检测p2013.速度加速度的检测p2014.外部信息传感器在电弧焊机器人中的应用p201第二节:传感器在CNC机床与加工中心的应用p2031.传感器在位置反馈系统中的应用p2032.传感器在速度反馈系统中应用p203第三节:传感器在三坐标测量机中的应用p204第四节:传感器在汽车机电一体化中应用p208第五节:传感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p218第二篇: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光电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制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到的应变1~4)正负号相
间,就可以使输出电压Uo成倍 地增大。上述三种工作方式中, 全桥四臂工作方式的灵敏度最 高,双臂半桥次之,单臂半桥 灵敏度最低。采用全桥(或双 臂半桥)还能实现温度自补偿。
上节回顾:
1.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2.传感器的发展 3.传感器的分类和基本特性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1
1.4.2 误差的表示方法
(1)绝对误差
Δ=Ax-A0 当Ax>A0时,为正误差;反之为负误差。
修正值C C=-Δ
A0 =Ax+C
绝对误差和修正值的量纲必须与示值量纲相同。 绝对误差可表示测量值偏离实际值的程度,但不 能表示测量的准确程度。
为的金属单丝,它的电阻值R可表示为
R
l A
l
r2
当沿金属丝的长度方向作用均匀拉力(或压力)
时,上式中、r、l都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值
R发生变化。例如金属丝受拉时,l将变长、r变小,
均导致R变大;又如,某些半导体受拉时,将变大
,导致R变大。
实验证明,电阻丝及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量R
KR线—与性电材的阻料,应力即变学片中的的灵轴敏向度应变x的RR关系K在很x 大范围2-内1是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17
三、测量转换电路——不平衡电桥
金属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范围很小,如果直 接用欧姆表测量其电阻值的变化将十分困难, 且误差很大。
例如,有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标称阻值R0为 100,灵敏度K=2,粘贴在横截面积为9.8mm2 的钢质圆柱体上,钢的弹性模量E=21011N/m2, 所受拉力F=0.2t,受拉后应变片的阻值R 的变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21
双臂电桥
R1、 R2为应变 片, R3、R4为固定 电阻 。应变片R1 、 R2 感受到的应变
1~2以及产生的电
阻增量正负号相间,
可以使输出电压Uo 成倍地增大。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22
四臂全桥
全桥的四个桥臂都为应变片, 如果设法使试件受力后,应变 片R1 ~ R4产生的电阻增量(或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节主要内容: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5
第一节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6
一、工作原理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金属丝受拉时,l变长、r变小,导致R变大 。
R
l A
l
r2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7
二、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设有一长度为l 、截面积为A、半径为r、电阻率
化量仅为0.2,所以必须使用不平衡电桥来测 量这一微小的变化量。下面分析该桥式测量转 换电路是如何将R /R转换为输出电压Uo的。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18
三、测量转换电路——不平衡电桥
Uo
Ui 4
( R1 R1
R2 R2
R3 R3
R4 R4
)
2-3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箔式应变片中的箔栅是金属箔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 成的。箔的材料多为电阻率高、热稳定性好的铜镍合金。箔 式应变片与片基的接触面积大得多,散热条件较好,在长时 间测量时的蠕变较小,一致性较好,适合于大批量生产。还 可以对金属箔式应变片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使其线胀系数、 电阻温度系数以及被粘贴的试件的线胀系数三者相互抵消, 从而将温度影响减小到最小的程度,目前广泛用于各种应变 式传感器中。
如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分别为0.05、0.1、0.2、0.3、 0.5、1.0、1.5、2.0等;我国电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分 别为0.1、0.2、0.5、1.0、1.5、2.5、5.0。
某0.1级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为100MPa,测量50MPa压力时,
±0.2%。 2020/1传0/7感器引起的最大相对误差精品为PPT 可修改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2
(2)相对误差 ①实际相对误差
②示值(标称)相对误差
③满度(引用)相对误差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3
1.4.3 准确度
传感器和测量仪表的误差是以准确度表示的。准确 度常用最大引用误差来定义
它表示传感器的最大相对误差为±S%。
仪表引起的最大测量相对误差为
精品 PPT 可修改
12
应变片的粘贴:
1. 去污:采用 手持砂轮工具除去 构件表面的油污、 漆、锈斑等,并用 细纱布交叉打磨出 细纹以增加粘贴 力 ,用浸有酒精 或丙酮的纱布片或 脱脂棉球擦洗。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13
2.贴片:在应变 片的表面和处理过的 粘贴表面上,各涂一 层均匀的粘贴胶 , 用镊子将应变片放上 去,并调好位置,然 后盖上塑料薄膜,用 手指揉和滚压,排出 下面的气泡 。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9
箔式应变片的外形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10
半导体应变片及金属 丝式应变片的结构
金属丝式应变片的 内部结构
半导体应变片 外形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11
应变片主要性能指标举例
上表中,哪几个型号是半导体应变片? 依据是什么?
2020/10/7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14
3.测量 :从 分开的端子处, 预先用万用表测 量应变片的电阻, 发现端子折断和 坏的应变片。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15
4.焊接: 将引线和端子用 烙铁焊接起来, 注意不要把端子 扯断。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16
5.固定: 焊接后用胶 布将引线和 被测对象固 定在一起, 防止损坏引 线和应变片。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8
二、应变片的种类与结构
应变片可分为金属应变片及半导体应变片两大类。前者 可分成金属丝式、箔式、薄膜式三种。目前箔式应变片应用 较多。金属丝式应变片使用最早,有纸基、胶基之分。由于 金属丝式应变片蠕变较大,金属丝易脱胶,有逐渐被箔式所 取代的趋势。但其价格便宜,多用于应变、应力的大批量、 一次性试验。
19
电桥平衡的条件 :R1/R2=R4/R3
调节RP,最终可以
使R1/R2=R4/R3( R1、 R2是R1、R2并联RP后的
等效电阻),电桥趋于
平衡,Uo被预调到零位,
这一过程称为调零。图
中的R5是用于减小调节
范围的限流电阻。
2020/10/7
精品 PPT 可修改
20
单臂电桥
全桥四臂工 作方式的灵敏 度最高,双臂 半桥次之,单 臂半桥灵敏度 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