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按摩

适应症

各种急慢性疾患和临床表现,如胃痛、肩周炎,失眠、便秘、牙痛、头痛等。禁忌证

各种出血疾患、急性传染病、、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内脏器质性病变、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部、皮肤破损、瘢痕等部位。

用物准备

治疗巾、大毛巾、必要时备屏风;介质(如葱姜水、麻油、冬青膏、红花油等)。操作步骤

(一)向患者解释穴位按摩的作用、方法、以取得合作。

(二)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先排小便。

(三)安排合适的体位,必要时帮助解开衣者。冬季注意保暖。

(四)根据医嘱准确取穴,并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的强度,进行按摩。(五)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对取穴、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六)操作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的体位。

(七)洗手,记录并签字。

注意事项

(一)操作前应剪指甲,洗手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二)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有力、持久,禁用暴力。

常用按摩基本手法

按摩又称推拿,临床中推拿手法很多。

(一)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摩擦。用指称为指推法;用掌称为掌推法;用肘称为肘推法。操作时指、掌、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缓慢而均匀,以能使肌肤深层透热而不擦伤皮肤为度。

此法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作用。

(二)一指禅推法

用拇指指腹或指端着力于推拿部位,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操作时要求达到患者透热感。

常用于头面、胸腹及四肢等处。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健脾和胃、祛瘀消积的功能。

(三)揉法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宽胸理气、消积导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四)摩法

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此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弯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每分钟120次左右。

此法刺激轻柔,常用于胸腹、胁肋部位。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五)擦法(平推法)

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操作时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在患者体表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动作要均匀连续,推动幅度要大,呼吸自然,不可迸气,频率每分钟为100~120次。

此法用于胸腹、肩背、腰臀及四肢。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等作用。

(六)搓法

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一般作为推拿结束时手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作用。

(七)抹法

用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操作时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本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

(八)振法

用手指端或手掌着力于体表,前臂和手部肌肉静止性强力地用力,产生振颤动作,操作时用力要集中在指端或手掌上,振动的频率较高,着力较重。

此法多用地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进行,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具有祛瘀消积、和气理气作用。

(九)按法

用拇指端、指腹、单掌或双掌(双掌重叠)按压体表,并稍留片刻。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腰背及腹部。具有放松肌肉、活血止痛的作用。

(十)捏法

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将患处皮肤、肌肉、肌腱捏起,相对用力挤压。操作时要连续向前提捏推行,均匀而有节律。

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肩背及四肢。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作用。

(十一)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即用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操作时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和缓而有连贯性。

临床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颈项、肩部及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作用。

(十二)弹法

用一手指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指甲,受压手指端用力弹出,连续弹击治疗部位。操作时弹击力要均匀,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此法可用于全身各部,尤以头面、颈项部最为常用。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十三)掐法

用拇指指甲重刺穴位。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操作时要逐渐用力,达深透为止,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揉皮肤,以缓解不适。

此法多用于急救和止痛,常掐合谷、人中、足三里等穴。具有疏通血脉、宣通经络的作用。

常见症状穴位按摩

(一)头痛

1.取穴:印堂、头维、太阳、鱼腰、百会等头部穴位;风池、风府、天柱及项部两侧膀胱经。

2.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拿法。

3.操作:

(1)患者坐位。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4遍,配合按印堂、鱼腰、太阳、百会等穴。再用五指拿法从头顶拿至风池,最后改用三指拿法,沿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往返4~5遍。时间5分钟左右。(2)患者坐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后,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再拿两侧风池,沿项部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操作4~5遍。时间5分钟左右。

(二)牙痛

1.取穴:合谷、颊车、内庭、下关。

2.手法:一指禅推法、掐法、揉法。

3.操作:患者坐位。用一指禅推法在颊车、下关穴位治疗3~4分钟,再用掐法、揉法在合谷、内庭穴位治疗3~4分钟。

(三)胃痛

1.取穴: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及两胁部穴位。

2.手法:摩、按、揉、一指禅推法、拿、搓、抹法。

3.操作:

(1)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右侧,先用一指禅推法、摩法在胃脘部治疗,使热量渗透于胃腑,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足三里。时间10分钟左右。

(2)患者仰卧位。用一指禅推法,从背部脊柱两旁沿膀胱经顺序而下至三焦俞,往返4~5遍,然后用按、揉法治疗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时间约5分钟。(3)患者坐位。拿肩井循臂肘而下,在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做较强刺激。然后搓肩、臂,再搓抹两胁,由上而下往返4~5遍。时间约5分钟。

(四)腹胀

1.取穴:中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等穴。

2.手法:摩、推、按、揉。

3.操作:

(1)患者仰卧位。用摩法在腹部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顺序推摩3分钟,并在腹部做环形摩法3分钟。按中脘、天枢及双侧足三里,约3分钟。

(2)患者俯卧位。按两侧脾俞、胃俞、大肠俞,用掌推法沿腰椎两侧轻轻操作2分钟。

(五)便秘

1.取穴:中脘、天枢、大横、关元,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