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传(上海模考题)

合集下载

2021届上海市川沙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上海市川沙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上海市川沙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苏七块冯骥才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

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

张口说话,声音打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

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

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

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

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

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儿。

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

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

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⑤牙医华大夫是出名的心善之人,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地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第十九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第十九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第十九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

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地球的前半辈子是在二氧化碳的笼罩下度过的。

可根据科学家测得的数据显示,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0.0384%,也就是384ppm(1ppm等于百万分之一),地球上的二氧化碳都到哪儿去了?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1/4,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从而使水的三种形态都存在。

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结合地表金属元素,把它变成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

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中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

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生命是在大约35亿年前出现的。

经过十几亿年的积累,碳循环再度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通过生物圈进行循环的碳的总量是巨大的,据估计,地球大气层中每年大约有1100亿吨的碳被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碳,其中99.99%又通过氧化反应而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只有不到0.01%因为地质变动的原因而留在了地壳里。

别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经过很多年之后,累积起来就很可观了。

科学家估计,留在地壳中的有机碳是生物圈有机碳总量的2.6万倍!难怪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得如此之低,大部分碳元素都以各种形式留在了地下。

2023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解析(新高考Ⅰ卷A卷)

2023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解析(新高考Ⅰ卷A卷)

2023年高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解析(新高考Ⅰ卷A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材料一:《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写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

”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累赘。

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

”探春笑道:“有了_________,就称‘蕉下客’罢。

”众人都道别致有趣。

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

”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材料二:秋爽斋植物景观以芭蕉梧桐为主。

芭蕉扶疏似树,高舒垂荫,形态疏朗潇洒,秋爽斋室内陈设以“大”为特色,内外风格一致,共同映衬了“探春素喜阔朗”的性图。

仕女的容姿要符合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审美标准,内在的气质神韵、思想格调也要达到当时社会所推崇的境界。

反观探春,“俊眼秀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结海棠社不让须眉,理家果断兴利除弊,与芭蕉寓意的仕女品格不谋而合。

黛玉对“蕉下客”的调侃,引出“蕉叶覆鹿”的典故。

郑人砍柴得一鹿,后来忘记藏鹿之所,以为是梦一场,路上嘀咕这个梦时,被路人听见,路人依梦取了鹿。

樵夫又梦见藏鹿之所与取鹿之人,前去索鹿。

法官说:“你当初真得了鹿却以为是梦,现在梦见了鹿却以为是真。

”在大观园这个舞台上,探春或许正如一个逐鹿之人。

她有着复杂的性格,自我设定是既作栖处诗社文坛的雅士,又想成为“才自精明志自高”的雄才。

她有主见有抱负,在是非、利弊、兴衰、成败上有着精准的洞察与明断,为挽救家族颓势做出了最多努力;可又因为庶出身份而过度敏感,强烈的自尊掩饰的是深刻的自卑,因而在诸如嫡庶、尊卑、主奴、宠辱等方面都要辩个分明,争个高低。

可惜“生于末世运偏消”,家族到头来“忽喇喇似大厦倾”,自己落得个远嫁的结局,如同梦幻,了无痕迹,被旧红学索隐派说成是贾宝玉的原型、与曹雪芹祖父曹寅有通家之谊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曾写过一阙《疏彩·芭燕》词,其结句为:“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2020-2021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敬观以为苏东坡有一类词,是天风海涛之曲,而中多幽咽怨断之音的,那是他最好的词。

至于豪放激荡的词,乃其第二乘也。

苏东坡的词摆脱绸缪婉转之态,举首高歌,写了浩气逸怀,这对于词是很大的开拓。

可是,在当时很多人不承认他这种风格,说他好像是教坊雷大使之舞,虽然跳得很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因为词自五代《花间集》以来,都是写闺房儿女的,而苏东坡所写的是“大江东去”之类的词,因此被认为不是本色。

他的词是词的发展史上把词诗化的一个高峰。

可是,词毕竟是词,不管他写了多少豪杰的壮志,他最好的词,都应该有一种曲折幽微的美,要把浩气逸怀结合了词的曲折幽微的特点,这才是他第一等的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的地方比较多,《满庭芳》也使大家感动了,但都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苏东坡在新党当政时曾被迁贬,下过乌台狱,几乎被处死,被迁谪到黄州。

后来,新党失败了,旧党上台,苏东坡被召回朝廷,他与旧党司马光虽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在论政之间,他不苟且随声附和。

一个人一定应该如此,该放过去的放过去,该持守住的持守住。

他既然与旧党的人论政不合,于是出官到杭州。

后来又被召回汴京,《八声甘州》就是离杭回汴京时写的。

你看他这首词:“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写得真是很好,有超越的一面,也有悲慨的一面。

那多情的风卷起钱塘江潮涌来,又无情地送潮归去,宇宙万物都是如此的。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钱塘江上,西兴浦口,有多少次的潮去潮回,有多少次的日升日落。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我们不用说今古的变化,就是宋朝党争之中,有多少人起来,又有多少人倒下去了。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现在我年岁已经老大了,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

“忘机”则是说把得失荣辱的机智巧诈之心都忘记了。

后边你看他的转折。

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20学年度普陀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 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是亦不可以己乎?___________ 。

"鱼我所欲也》)(1分)<2) " ________ ,双照泪痕干”出自杜甫的《—(2分)(3)《水调歌头》中,苏轼面对眼前景物无端发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踏莎行•郴州旅舍》中也有类似的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分)2. 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小王好强,常常通过批评别人展示自己的高明。

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醍自己,以卜.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2分)A.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 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C. 智者千虑必仃•失.想者千虑必有•得。

D.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古代史书_____________ ,即使是规格庞大的书,也会 _______________ 。

例如,《史记》 ___________后世许多虻传休史书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

所以我们不要把每篇记载萍立起来看。

0)体现出篇章与篇章之间彼此关联的精神②对材料如何叙述得更合理花了很多心思③把同一人的事迹分到不同篇章错综互见A, 碗② B.①C. dXD® D.②®(D二阅读(70分)(-)阅读下文,完成3-7® (16分)论典故词的词义特征①典故诃在汉语诃.舟pg玳一军.除构词等有别于汉语普通诃外.词义也有明显特征。

②目前出版的典故辞书对典故诃的幌念认识并不统一。

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五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脉搏度假村意气风发人情世故B.辐射代金券出奇不意判若两人C.惩戒舶来品险像迭生物竞天择D.妥帖城皇庙甘拜下风出谋划策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求甚解》选自马南邨的《燕山夜话》。

马南邨,邓拓的笔名,新闻记者、作家,其主要著作还有《邓拓诗词选》等。

B.《无言之美》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

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C.《蒲柳人家》(节选)选自《十月》。

作者刘绍棠,主要作品有《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

“蒲柳人家”代指农村。

D.《海燕》选自《高尔基文集》。

高尔基,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3.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以“征蓬”“归雁”自比,表达了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欣喜与激动之情。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开朗,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C.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翁》)这句诗是卖炭翁的肖像描写,写两鬓可见其苍老,写面庞和十指可见其生活之艰辛。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诗歌开头作者排列了一系列意象,这句诗中“破旧的老水车”形象地说明了祖国过去的落后和衰败。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调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评词之美、音乐之美。

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A.③④②①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①②④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同学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王所长作的禁毒报告。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得,读两三遍就得了。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江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炫耀.(yào) 遗憾.(hàn) 循.序渐进(xún) 越俎.代庖(zǔ)B.嶙.峋(lín) 袅娜.(nà) 断壁残垣.(héng) 面面相觑.(qù)C.发髻.(jì) 混淆.(xiáo) 蔚.然成风(wèi) 吹毛求疵.(cì)D.睥睨.(ní) 睿.智(ruì) 分庭.抗礼(tíng) 熙来攘.往(rǎng)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B.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C.这个集团目前己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9000万元。

D.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ě)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征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

B.老人每天早上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qiū)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2019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9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9年普陀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孟子》(1分)(2)“忽魂悸以魄动,。

”出自李白的《》(2分)(3)苏轼《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的两句是“,。

”(2分)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1)每年春日桃花节,小明踏青觅胜,都会给各处留影配诗,下列诗句和春季赏花场景不匹配的一项是()。

(2分)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C.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小明代表校学生会接待联谊学校的同学,以下开场白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各位同学,上午好,欢迎来到**学校。

B.感谢各位大驾光临,希望你们多多指教。

C.大家好,我叫小明,欢迎关注我的母校。

D.很高兴认识大家,我会尽心尽力提供服务。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3——8题。

(16分)为什么要重新评价冯梦龙?○1冯梦龙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家,但。

在明清文人眼中,他那些优秀的话本小说、传奇戏曲等俗文学作品,根本不算文学,更不能登大雅之堂。

“五四运动”后,冯梦龙的通俗文学受到肯定,但总体评价依然不高。

②很多人看到冯梦龙的小说中有一些忠孝节义的说教,就认为他宣扬封建思想了,这种评价方法并不合理。

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在他的小说《人间喜剧》中却表现出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文学不是科学,它有其特殊的表现内容——感情。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说:“艺术是交流感情的工具,艺术的主要特性是艺术家所体验过的感情。

”实际上,感情中包含着思想倾向。

感情和情绪不同,例如“喜”这种情堵,可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种感情:喜爱读书、喜爱赌博……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感情.然而,它们都是一种情绪——“喜”。

由此可见,情绪是共性、抽象的,但是感情离不开它的对象,是具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曼殊传(民国)
陈灨一
苏曼殊,以诗人致力革命,所著诗文小说脍炙人口。

擅语言学,梵文及英、日、德、法诸国文字,无不精谙。

母为东瀛产,而生平恶日人如寇仇,侨居数稳,不肯操日语,宁辗转觅舌人①,不惮烦也。

尝病,友人访之,讶曰:“胡不就医?”曰:“倘不以通事为劳,将从君请。

”乃相偕赴医院,医者叩所苦,曼殊无语,友代告。

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

友让之日:“去而忽返,不谋之于我,何也?”曼殊曰:“君传语乖误,疾病岂可乱施药剂耶?”友赧然曰:“然则君自言之,奚害?”曼殊曰:“君忘吾不操日语乎?”
曼殊性脱略,无人己之界,囊空如洗,不称贷友人,有周济之者,受而不谢,亦不复偿欠。

尝断炊数日,偃卧呻吟,自忘所苦,友至,叹曰:“吾迟来一步,君为饿俘矣。

”为之具饭食,馈百金而去。

越数日,复往视之,偃卧呻吟如前状,骇曰:“君欲绝食自毙耶?”曼殊喃喃曰:“吾囊得君钱,腹饥顿解。

欣然行于市,见自动车构制绝精美,好之,购置家中。

又遇乞人,不食三日矣,倾余囊以献。

”友曰:“君未习乘坐法,购车奚为?”曼殊曰:“无他,从心所欲而已。


【注释】①舌人:译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l)医者叩.所苦(2)友让.之曰
(3)为之具.饭食(4)无他
..,从心所欲而己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诗人致力革命倾余囊以.献
B.而.生平恶日人如寇仇馈百金而.去
C.君为.饿殍矣为.之具饭食
D.友赦然.曰欣然.行于市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6分)
(l)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

(2)越数日,复往视之,偃卧呻吟如前状
20.面对朋友惊骇发问,苏曼殊“喃喃”回答。

分析这里用“喃喃”一词的原因。

(2分)21.概括苏曼殊的主要思想性格。

(均在四个字以内)(2分)
(l)口口口口(2)口口口口
(五)《苏曼殊传》(16分)
17.(1)问(2)责备(3)准备,备办(4)没有别的(原因)(4分)
18.D(2分)
19.(6分)(1)不一会儿,苏曼殊不知去了哪里,(朋友)回到他家里去打听,苏曼殊就在
那里。

(2)过了几天,(朋友)又去看他,(他)还像以前那样仰卧呻吟。

20.说明苏曼殊饥饿程度之重,只能轻声说话,也说明他对自己挥霍行为不以为意:(如果写苏曼殊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以为意也可)(2分)
21.(1)仇日(嫉恶如仇)(2)放任(放任不羁)(2分)
[参考译文]:
苏曼殊以诗人身份从事革命活动,所著的诗义小说脍炙人口。

擅长语言学,梵交及英、日、德、法各国文字,无不精通谙熟。

母亲是在东瀛(日本)生下他,而他生平却像对待仇敌一样厌恶日本人,侨居日本多年,不肯讲日语,宁可辗转寻找翻译,不厌其烦。

曾经生病,朋友看望他,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不就医?”他回答说:”如果不把转达意见当作麻烦,我就听从你的意见。

”于是一起去医院,医者问他哪里难受,曼殊不回答,朋友代他转告。

不一会儿.苏曼殊不知去了哪里,(朋友)回到他家里去打听,苏曼殊就在那里。

朋友责备他说:“去了之后却忽然自己回来,不跟我商量,为什么?”曼殊说:“你传话错了,治病怎么可胡乱用药剂呀?”朋友羞愧地说:“既然这样,那么你自己来说,有什么关系呢?”曼殊说:“你忘记找不讲日本话吗?”
曼殊为人放任不拘,没有别人与自己的界限,囊空如洗,小向朋友借贷,有人周济他,接受下来却不感谢人家,也不再偿还。

曾经几天断粮,仰卧在床呻吟低哼,自忘所苦,朋友到了,叹息说:“我迟来一步,你成饿鬼了。

”为他备办了膳食,送他百两银子后走了。

过了几天,(朋友)又去看他,(他)还像以前那样仰卧呻吟。

骇曰:“你想要绝食自杀吗?”曼殊喃喃说:“吾当初拿到你的钱,饥饿感立马消除。

高兴地来到集市上,看见自动车构造非常精美,心里喜欢,就购买下来放在家中。

又遇到一个乞丐,(他)已经三天(多天)没吃东西了,拿出全部余钱来给他。

”友人说:“你没有学过骑车的技能,买车干什么?”曼殊说:“没有别的原因,随心所欲罢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