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忆江南》音乐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
忆江南
一、教材内容
1、《忆江南》是一首著名的民歌,是20世纪初最有名的民歌之一,流传广泛。

2、《忆江南》讲述的是一位流浪人与江湖上的亲友分别的悲凉故事。

文字简洁、意蕴深刻,歌词中的思念及失落的情感,令人感触深刻。

3、这首民歌的形式则是一种节奏头脑式的伴奏形式,以吉他和口琴的伴奏开始,以鼓点为尾音,十分明快动人。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忆江南》的基本节奏;
2、熟练演奏和唱歌;
3、通过听、唱、演来培养学生的旋律感和音乐氛围感;
4、了解歌曲背后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听课展示:向学生展示一份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心中有所感悟;
2、共同学习:通过录音机放出歌曲,让学生朗读歌词,并一起背诵;
3、乐器演奏:准备好乐器(可以是吉他、口琴等),教师为学生讲解演奏技巧,学生结合歌词学习演奏;
4、小练习:学生进行演奏练习,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
5、总结归纳:学生总结探讨,体会歌曲的诗情画意;
四、家庭作业
1、进一步演唱、演奏歌曲,进行录音;
2、查阅资料,了解歌曲背后故事;
3、找到同类歌曲,并整理在一起。

小学《忆江南》音乐教案的创新设计

小学《忆江南》音乐教案的创新设计

小学《忆江南》音乐教案的创新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忆江南》,使学生感受到江南风光的美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模仿等方法,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妙,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演唱《忆江南》。

2. 了解歌曲的背景、结构,理解歌词的含义。

3. 学会简单的音乐演奏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及歌词解析《忆江南》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优美歌曲。

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

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的理解。

2. 旋律学习1. 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3. 分句教唱,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音高、节奏。

3. 歌词学习1. 教师讲解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2. 学生跟读,加强记忆。

3. 学生自主演唱,教师纠正发音。

4. 音乐演奏1. 教师教授简单的音乐演奏技巧。

2. 学生分组练习,合作演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江南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 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2.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3. 分句教唱,讲解音高、节奏。

3. 歌词学习1. 讲解歌词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2. 学生跟读,加强记忆。

3. 学生自主演唱,教师纠正。

4. 音乐演奏1. 教授音乐演奏技巧。

2. 学生分组练习,合作演奏。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演唱、演奏等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

2. 音乐教材、乐器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方法。

忆江南初中音乐教案

忆江南初中音乐教案

《忆江南》初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歌曲《忆江南》,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参与,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准确演唱,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钢琴3. 乐谱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学生观看《忆江南》幻灯片的同时听赏音乐,音乐播放的同时老师随音乐起舞。

(2)简介作者:你们知道朗诵这首词吗?它的作者是谁?(生回答)师:你们真棒!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早年在江南生活,晚年时他回忆起江南的美景,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词《忆江南》,忆江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

江南风光秀丽,美景无限。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是江南最美丽的地方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领略那江南的美景,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怀。

2. 引入新课(吟江南)(1)师:从古至今,凡游过江南的人们,无不惊叹她的温柔、婉丽。

多少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无数的美文和诗篇。

3. 赏江南(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江南的美景。

请同学们观看幻灯片,感受江南的风光。

(2)学生欣赏幻灯片,感受江南风光。

4. 吟江南(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忆江南》这首诗的内容吗?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感受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2)学生跟老师一起吟诵《忆江南》。

5. 唱江南(1)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歌曲《忆江南》。

请同学们打开乐谱,跟随老师的琴声一起学唱。

(2)老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6. 舞江南(1)师:同学们,你们会跳舞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段江南舞蹈,表现江南的美丽。

(2)学生欣赏舞蹈,跟随老师学习舞蹈。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赏江南、吟江南、唱江南、舞江南等活动,让学生全面体验了江南的美景和文化。

音乐课程《忆江南》的小学教案与教学设计

音乐课程《忆江南》的小学教案与教学设计

音乐课程《忆江南》的小学教案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忆江南》这首曲目,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对江南地区的文化和风景的认识和理解。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忆江南》这首曲目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3. 分组合作学习歌曲的演唱和动作设计。

4. 合唱演唱并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学校。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介绍江南的文化和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听播放《忆江南》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音乐。

3.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曲目的基本要素。

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段合唱的演唱和相应的动作。

5.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指导他们在演唱中表达情感和体现曲目特点。

6. 合并小组的表演,形成完整的合唱演唱。

7. 组织学生进行彩排和展示,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观看。

8. 总结课程,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 评价学生合唱演唱的表现和动作设计的创意。

-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学习体会。

教学资源- 《忆江南》音乐录音- 课堂教学投影仪- 歌曲歌词和曲谱以上是音乐课程《忆江南》的小学教案与教学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学习《忆江南》,学生还能够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和风景,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希望这份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忆江南》音乐教案的创新设计

小学《忆江南》音乐教案的创新设计

小学《忆江南》音乐教案的创新设计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创新的小学《忆江南》音乐教案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首歌曲。

教案将通过创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忆江南》这首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包括节奏感和音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自信心。

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 听取《忆江南》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旋律和情感。

-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这首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2. 歌曲学习- 学习《忆江南》的歌词,理解其意义和背景。

- 教授歌曲的基本音准和节奏。

3. 表演训练-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主唱、合唱或伴奏。

-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伴奏的训练,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的训练,包括正确的姿势、气息控制和音准练习。

4. 创新设计-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音乐表演的创新设计。

- 可以包括舞蹈、戏剧演出或视觉艺术元素等,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环节中的参与和反应。

- 评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和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 评估学生在表演训练中的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能力。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探索其他古典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或校内表演,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成果。

结论通过本创新设计的音乐教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自信心,使他们在音乐领域得以全面发展。

《忆江南》音乐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江南地区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忆江南》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2. 《忆江南》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3. 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三、教学重点:1. 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2. 《忆江南》歌曲的演唱技巧3. 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四、教学难点:1. 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2. 《忆江南》歌曲的演唱技巧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料2. 音乐教材或乐谱3. 教学设备(如音响、话筒等)4. 学生分组,准备合唱或独唱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课件、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江南地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分析《忆江南》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3. 演唱技巧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发音、音准等演唱技巧,进行分组练习或独唱展示。

4. 文化内涵讲解: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忆江南》歌曲,提高演唱水平。

2. 调查家乡或其他地区的音乐风格,下节课分享。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技巧掌握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练习的成果,了解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3. 分享环节:评价学生对家乡或其他地区音乐风格的分享,了解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

九、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特点和《忆江南》歌曲的演唱技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十、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和表演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课《忆江南》:小学教育的精彩教案

音乐课《忆江南》:小学教育的精彩教案

音乐课《忆江南》:小学教育的精彩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忆江南》这首歌曲的背景、结构以及音乐特点。

- 培养学生对江南风光和文化的认识。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 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2. 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忆江南》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民歌,歌词简洁优美,旋律悠扬动人。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描绘了江南的春、夏、秋三季景色。

2.2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江南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江南的印象。

2. 聆听:播放《忆江南》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3. 学唱:分析歌曲结构,教授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演唱。

4. 演奏:学习歌曲对应的乐器演奏技巧,进行小组演奏。

5.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 教学资源- 图片:江南风光图片、歌曲乐谱。

- 视频:江南风光视频、歌曲演奏视频。

- 乐器:吉他、古筝等。

4. 教学评价- 学生演唱、演奏能力的提升。

- 学生对江南风光和文化的认识程度。

-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5. 教学建议-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

-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等,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 课后作业-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江南风光的魅力。

- 学生自主学习一首关于江南的其他民歌,下周课堂上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忆江南》这首歌曲,感受江南风光的美妙,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忆江南音乐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忆江南音乐教案教案类型: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江南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习江南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3. 能够演奏江南音乐中的一首曲目;4. 培养学生对江南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江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 学习江南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和演奏技巧;3. 听取江南音乐的名曲,并分析其结构和表达方式;4. 学习并演奏一首江南音乐的曲目。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江南地区的图片和介绍,引起学生对江南音乐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江南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讲解江南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 演示:演示江南音乐中的常用乐器的演奏技巧,并向学生展示一首江南音乐的演奏。

4. 听取:播放一首江南音乐的名曲,并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表达方式。

5. 学习:教授一首江南音乐的曲目,向学生讲解乐曲的构思和演奏技巧,并逐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6. 演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奏,展示他们所学的曲目。

7. 合评: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和点评,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以提高他们对江南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8.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

9. 作业:布置学生练习所学乐曲,并鼓励他们寻找和欣赏更多的江南音乐。

教学资源:1. 江南音乐的介绍和历史材料;2. 江南音乐的演奏示范视频;3. 江南音乐的名曲录音;4. 乐器演奏指导和练习材料。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2. 评价学生在集体演奏中的表现和技巧运用;3. 分析学生对江南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音乐比赛和演出,展示江南音乐的魅力;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选定一首江南音乐的曲目,进行演奏和表演;3.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江南音乐资源和资料,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南》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歌曲《忆江南》,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参与,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准确演唱,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观看《忆江南》幻灯片的同时听赏音乐)音乐播放的同时老师随音乐起舞。

2、简介作者:师:你们知道朗诵这首词吗?它的作者是谁?(生回答)师:你们真棒!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早年在江南生活,晚年时他回忆起江南的美景,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词《忆江南》,忆江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江南风光秀丽,美景无限。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是江南最美丽的地方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领略那江南的美景,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怀。

二、引入新课(吟江南)(1)师:从古至今,凡游过江南的人们,无不惊叹她的温柔、婉丽。

多少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无数的美文和诗篇。

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诵词:出示词幻灯片,播放配乐,教师直接示范朗诵一遍。

)(2)师:此诗毫不掩饰地表明作者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风景梦萦魂绕。

谁能像老师一样来朗诵这首词呢?(指名朗诵,师评价或生评价)(3)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有感情地朗读白居易的这首词,感受一下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吧!。

(师生共同朗诵,播放配乐)三、学唱歌曲1、聆听教师范唱。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美的意境,现在这首诗已经被谱了曲,很好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旋律吧!2、聆听歌曲范唱。

师:这首歌让曲作者“戴于吾”谱了曲之后好听吗?老师唱得还不够好,让我们再来细细地欣赏一次(播放音乐)。

3、轻声哼唱歌曲。

(出示歌谱图片)(1)师:真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让我们试试一起跟着音乐,看着歌词轻声地哼唱一遍吧。

可用“la”的音轻轻地哼唱旋律。

(2)师:下面就请跟着琴轻轻地把歌词唱一唱。

说说你比较难掌握的是哪一句歌词。

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3)江南有太多的美可以让我们回味无穷了,所以在唱最后一句“忆江南”时我们也应该让人感觉回味无穷,让我们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用“渐弱”的力度来唱最后一句。

)(4)(出示圈好的曲谱)师:同学们唱的太美了,我仿佛又看到了江南那迷人的景色。

现在请你们听老师唱一唱歌谱,仔细听一听,看一看老师圈出的这几个音有什么特点?(最后一句和结束句)(5)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

(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

指导情绪:回忆江南美景时是怎样的心情?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提醒学生唱出江南音乐的特色——甜美柔和。

怎样才能唱出甜美柔和的声音呢?〈音量轻,气息连,表情好〉)4、表现歌曲师:刚才我们很好地演唱了这首歌曲,那你还有什么办法让歌曲更好地表现江南的美吗?请学生用多种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分组展示。

(女生唱词,男生哼唱;男生唱词,女生哼唱。

男生朗诵,女生哼唱;女生朗诵,男生哼唱)四、拓展《忆江南》1、师:大家的表演让我仿佛真的走进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中,你们知道吗,白居易写这首词的时候还写了两首《忆江南》,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二忆,三忆,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出示二忆,三忆课件)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2、师:你能试着把这两首词代入歌曲中唱一唱吗?(师放伴奏,学生试唱)3、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首陈俊华演唱的《忆江南》(出示视频),我们一起来听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

4、师: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好姐妹。

有什么样的音乐就有什么样的舞蹈!如果我们给《忆江南》配上舞蹈动作的话,那该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先同学们请欣赏舞蹈《小城雨巷》。

师:舞蹈《小城雨巷》细腻唯美,在2007年春晚节目中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个舞蹈表现的是富有江南特色的雨,因为有了雨的滋润,江南才变得那么灵动、温润,手撑油纸伞的姑娘们在柔和的灯光掩映下,行走在独具特色的“民居”之间,透着江南姑娘的灵秀之气、风韵之美,烘托出江南的清雅、大气。

(观看2007年春晚江南舞蹈《小城雨巷》片段,配上《忆江南》的歌曲。

让学生边看边舞。

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柔美。

)五、同学们,今天我们从诗、歌、舞几个方面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让我们一同起立,再一次赞美江南,歌唱江南!让我们在《忆江南》的歌声中舞动起来。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音乐问好!( 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2、发声训练游戏。

(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

(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

(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教材简析《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

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

《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

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

(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四、歌曲处理: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小结下课:课后反思:歌曲旋律欢快、明朗,学生学唱时积极性高,加上学习歌曲时,我把采茶的舞蹈动作加在歌曲学习中,让学生在欢快的舞蹈中体会少先队员采茶的心情及掌握好歌曲的节奏、情绪等。

歌曲表现少先队员热爱采茶的感情,学生唱的还好,就是前面的五度的跳跃,学生唱的不准。

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以后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加强音准方面、节奏的唱法的训练。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使用江南采茶文化来导入课题,帮助学生了解江南的音乐文化。

由于学生对江南的文化有一定的界域差异,所以不是很了解歌曲的文化意境,这方面有待今后的更多积累和搜集。

《唱山歌》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1、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

对吧?生:对。

师: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生:刘三姐。

2、师:很好,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

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

师: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什么水面翻筋斗?鸭子水面翻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大船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荷叶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鸳鸯水面共白头。

什么结果抱娘颈?木瓜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香蕉结果一条心,什么结果包梳子?柚子结果包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菠萝结果披鱼鳞。

什么有嘴不讲话?菩萨有嘴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铜锣无嘴闹喳喳,什么有脚不走路?财主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天下?铜钱无脚走天下。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

生:聪明,有智慧。

师:是的,所有的问题刘三姐都是毫不犹豫、对答如流。

那么,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生:对唱。

师:很好,什么是对唱?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师表扬)4、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歌就象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

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片断,大家一起观赏。

5、(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斗争的片断。

什么生来头戴冠?中了状元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

大红锦袍身上穿。

什么生来肚皮大?莫公享福肚皮大,手脚不分背朝天。

见了皇上背朝天。

丫鬟:老爷,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呀!6、师:同学们都笑了,这段对歌的情绪怎样?生:风趣、幽默的,机智地骂了财主。

生:滑稽的。

师:很好,这是财主花了重金请来三位秀才与三姐对歌的场面,他们是秀才吗?生:不是,是蠢才。

师:是的,是蠢才。

知识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知识,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