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冷冻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食品科技冷冻是一种利用接近或低于冰点的温度处理食品,以达到改善其加工或保藏特性的食品加工方法。
食品冷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史前时期,人们在那时就已经开始利用山洞、泉水以及天然冰对食物进行冷冻处理。
而现代食品冷冻技术则最早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机械制冷系统的迅速发展,使冷冻食品的产业化、现代化成为可能[1-2]。
根据处理采用的温度不同,食品冷冻技术可以分为食品冷却技术和食品冻结技术两类,其中食品冷却技术所采用的温度在食品的冰点以上,而食品冻结技术的温度则在食品的冰点以下。
这两种方法的处理温度虽然不同,但是其处理过程均为降低温度至适宜水平后再长期保持。
由于处理过程中,待处理的食品处在低温条件下,其中催化生化反应的酶的活性下降,水的流动性、溶解性减弱,致使食品中发生的各类生化反应速率减慢,并使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此外,冻结过程中产生的冰晶还会改变食品原有的组织结构,同时进一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因此,对食品进行冷冻处理可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藏期、改变其加工特性的目的。
在食品工业中,常见的食品冷冻方法有:间接接触冷冻法、鼓风冷冻法以及浸渍冷冻法等[3]。
这些方法均是通过食品直接与低温介质接触而发生热交换,导致食品的温度降低至所设定的温度,从而实现对食品的冷冻处理,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然而,这些冷冻方法大多具有耗费时间长,冻结时产生的冰晶大小不易控制以及得到的冷冻食品中的冰晶的体积过大等不足,因而无法适用于某些组织结构较为脆弱的食品的冷冻。
近几年,为解决食品冷冻过程中冰晶体积过大、能耗较高等问题,人们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超声波辅助浸渍冷冻法、食品减压冷冻技术以及冰核细菌冷冻技术等一系列新兴的冷冻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果。
1 食品冷冻新技术原理及应用1.1 超声辅助浸渍冷冻技术直接浸渍冷冻技术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将食品或食品原料浸没于以丙二醇、乙醇、食盐以及水为主要成分的载冷剂中,通过食品与载冷剂的热量传递以及食品内部的游离水分与载冷剂中所含溶质间的相互迁移,达到降低食品表面及内部温度的目的的冷冻技术[4]。
海产品营养价值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海产品营养价值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海产品是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备受青睐。
然而,由于海产品的易腐性,其品质和营养价值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持。
因此,海产品的营养价值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成为了科学家们的关注焦点。
首先,冷冻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海产品保存技术之一。
冷冻可以有效延长海产品的保鲜期,保持其天然的营养成分。
冷冻过程中,低温会抑制细菌和酵母的生长,从而减少海产品的腐败和感染,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此外,冷冻对海产品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损失也相对较小,因为低温可以减缓化学反应的速率。
然而,传统的冷冻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冷冻可能导致海产品的脱水和冰晶形成,从而影响其质地和口感。
其次,温度变化和冷冻速度不均匀也会导致海产品的质量下降。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不断努力提出了新的冷冻技术,如超低温快速冷冻、冷冻真空干燥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海产品的质量和营养成分。
除了冷冻技术,真空包装也是一种常用的海产品保存技术。
真空包装可以将食品与外界空气隔离,减少食品氧化和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
对于海产品来说,真空包装可以有效延长其保鲜期,并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另外,真空包装还可以减少海产品中营养成分的氧化和挥发,从而更好地保留其营养价值。
然而,真空包装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真空包装通常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
其次,真空包装会造成压力差异,可能导致食品变形和质量下降。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改进的真空包装技术,如氮气保护和吸氧活性膜的应用,以提高真空包装的效果。
此外,辐照技术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海产品的保存中。
辐照技术利用电子束、γ射线或X射线照射海产品,从而杀灭或抑制海产品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延长其保鲜期和保持其营养价值。
辐射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海产品中的致病菌,减少海产品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此外,辐照还可以改善海产品的质地、味道和色泽。
然而,辐照技术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担心辐照可能导致食品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尽管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损失相对较小。
水产食品

浅析水产食品的保鲜技术(四川农业大学动科院水产06-1,四川雅安)摘要:水产食品加工业中,食品的保鲜由为重要,一度成为制约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作为食品内行业中的重要一员,水产食品的加工也需得到大的提高发展,其关键之处就在于保鲜。
本文就低温、化学物质处理、生物活性物质、气调等方面综述了目前水产食品的保鲜技术。
关键词:水产食品食品安全保鲜技术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鲜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我国水产品行业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需要有很好的食品质量来保证我国水产品的优势地位。
水产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1]。
其中,先进的保鲜技术在水产食品行业中显得十分的重要。
1、水产品保鲜技术当水产品失活后,在其体内进行着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理上的变化。
当雨死后,细菌会从肾脏、鳃等循环系统和皮肤、黏膜、腹部等侵入鱼的肌肉,特别当鱼死后僵硬结束后,细菌繁殖迅速。
细菌的繁殖可使水产品腐败,发生质变,并可能产生组胺等有毒物质[2]。
由于水产品组织柔嫩,蛋白质和水分的含量较高,若任其自然放置,很快就会变质腐败,失去食用价值。
因此,必须加强水产品的保鲜工作[3]。
目前,应用于水产品的保鲜技术主要有低温保鲜、化学方法保鲜、辐照保鲜等。
1.1、低温保鲜水产品低温保鲜方法有: 冰藏、冷海水或冷盐水保鲜、微冻保鲜、冻结保鲜和速冻保鲜等。
由于鱼虾贝类等水产品肌肉中水分含量约70% , 组织脆弱、天然免疫物质少、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 因此比一般的动物肉组织容易腐败, 不易贮藏。
特别是在炎热的季节, 若不加冷却防范措施, 在销售过程中极易腐败变质。
因而具有既能保持水产品的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 又能长期贮藏, 并且食用也较方便的“冷冻水产品”不仅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而且也能满足内陆消费者对海产品的需求, 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新型虾类保鲜剂用于对虾保鲜的实验研究

新型虾类保鲜剂用于对虾保鲜的实验研究
高华;刘坤
【期刊名称】《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年(卷),期】2001(016)001
【摘要】采用研制的新型虾类保鲜剂与常用抗氧剂和防腐剂进行保鲜性能对比试验,以及在冷藏和冷冻条件下试验对虾类的防褐变保鲜效果。
结果表明,新型虾类保鲜剂具有良好的保鲜性能,保鲜剂浸渍处理后冷藏(4 ℃)120 h能保持二级鲜度,冷冻储存(-18℃)12个月仍能保持二级鲜度。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高华;刘坤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83.06
【相关文献】
1.气调保藏技术用于虾类保鲜的初步研究 [J], 梁美艳;陈庆森;阎亚丽;岳晓辉;郭嘉;
王津晗
2.虾保鲜冰应用于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研究 [J], 陈飞东;戴志远;王宏海
3.气调包装、冰温技术和保鲜剂在虾类保鲜上的应用 [J], 凌萍华;谢晶
4.新型的对虾保鲜剂研制成功 [J], 张其昌;林跃鑫
5.海捕虾海上综合保鲜试验KH - D虾类保鲜剂(Preserving agent)的研制与应用[J], 吴国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波烤虾保藏技术研究_杨性民

!"#$%&’$ !"# $%&’()* +"&,-#. /0 !"#$"%& ’()"#*$+)& 1()" 2(+3/1&4# 3&5(&)(/, %.(,- 5(00#3#,) .)#3(’(6(,2#)"/5. &,5 .)/3#5 0/3 5(00#3#,) 7#3(/5. 1#3# .)%5(#58 !"# 3#.%’) ."/1 )"&)9 : ;<* ,%+’#&3 3&5(&)(/, &,5 ,/32&’ 73#..%3# +/%’5 /,’* 3#5%+# )"# ,%2=#3 /0 7%)3(5 2(+3//3-&,(.2. )/ ./2# #>)#,)? =%) )"# .#&0//5 +/%’5 ,/) =# .)/3#5 0/3 & ’/,- )(2# #>+#7) 1"#, )"#* 1#3# 03/6#,8 @ ;<* &,5 A ;<* ,%+’#&3 3&5(&)(/, +/%’5 +%) 5/1, )"# ,%2=#3 /0 7%)3(5 2(+3//3-&,(.2. ./ #00#+)(4#’* &. )/ 3#&+" )"# .)&,5&35 /0 B -#32. 03##B (, )"# =%.(,#.. +(3+’#8 C’)"/%-" 7#,&#%. /3(#,)&’(. .)#3(’(6#5 )"3/%-" 2(+3/1&4# +/%’5 =# ;#7) &,5 .)/3#5 0/3 .(> 2/,)". %,5#3 ,/32&’ )#27#3&)%3#? C!D &,5 <EF (, )"#2 "&. =##, 5#+/27/.#5? )"# 5#’(+(/%. )&.)# (. /=4(/%.’* 1#&;#,#58 ()* +,%-# 2(+3/1&4# G+//;#5 !"#$"%& ’()"#*$+)& H 73#.#34&)(/,
虾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虾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孙一初;戴志远;王宏海;王奋芬
【期刊名称】《渔业信息与战略》
【年(卷),期】2009(024)012
【摘要】随着渔业资源和作业结构的变化,虾类捕捞量迅速增加.为了提高虾类商品价值、出口创汇,延长渔船作业天数和提高生产效益,搞好第一线的海上保鲜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虾保鲜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低温冷冻保藏、气调保鲜、调节pH、辐射保鲜、添加保鲜剂、可食性涂膜和虾保鲜冰等虾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虾保鲜技术的未来目标和发展趋势.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孙一初;戴志远;王宏海;王奋芬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水产品加工研究所,310035;浙江工商大学水产品加工研究所,310035;浙江工商大学水产品加工研究所,310035;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中国浙江省舟山市,3161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非热杀菌技术在虾类保鲜与加工中的应用 [J], 刘玲;郭全友;李保国;姜朝军
2.气调包装、冰温技术和保鲜剂在虾类保鲜上的应用 [J], 凌萍华;谢晶
3.基于虾类食品的保鲜保藏技术研究进展 [J], 魏静;崔峰;张永进;王伟;林琳;叶应旺;赖年悦;姜绍通;陆剑锋
4.虾类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J], 吴佳煜;龚静妮;郑君溁;郑雨婷;李崇
高;吴先辉
5.虾产品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J], 陈胜军; 陶飞燕; 潘创; 马海霞; 杨少玲; 李春生; 魏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美白对虾防黑变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DOI:1.13995/j.cokU11-102/ts.220030南美白对虾防黑变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张溪1蓝蔚青1244*,刘嘉莉4谢晶1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06)2(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506)3(上海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221506)4(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506)摘要在分析了南美白对虾黑变原因的基础上,对物理保鲜(低溫、气调、超高压和臭氧处理)与化学保鲜(化学保鲜剂和生物保鲜剂)等技术进行综述。
单一保鲜技术存在其各自优缺点,复合保鲜剂和复合保鲜技术的应用能发挥其综合作用,增强防黑变与保鲜效果。
开发新型保鲜方式与天然生物保鲜剂是南美白对虾防黑变保鲜的发展趋势,多种技术优化组合能相对延长南美白对虾货架期。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防黑变;保鲜;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南美白对虾(Litop e naeus vannamei、又名凡纳滨对虾、太平洋白虾、白虾,为对虾科对虾属类:品。
其原产于美国西部太平热带水哥湾至秘鲁中部、尔附近海布更为集中。
南美白薄肉嫩,虾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人氨基酸、维生素与矿物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据2018中国渔业计年鉴〔2显示,我国淡水养殖虾类产量21.56万U其中南美白达59.1万U已成为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种。
的南美白对虾,头、胸部、尾部与关节等部位产生黑色素形斑称为黑变。
的斑首先岀现在头胸部,主要分布在角质辰头部最明显[0]。
多酚氧化酶(poUpheyei oxidases, PPO)氧化酪氨酸是变的主因,PPO催化无生类物质,5酶促自发与氨基酸、蛋白质反应形物质。
此外,微生物、pH 值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变化都会激活PPO酶原,启动酶促反应,间接导致虾体黑变[4]o南美白对虾黑色素的岀现会降低消费者的可接受性,影响其保鲜效果,应避免或延缓这一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5]。
南美白对虾冷冻保鲜研究进展

南美白对虾冷冻保鲜研究进展作者:苏永玲, 谢晶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刊名:安徽农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11,39(4)被引用次数:1次1.廖泽芳;宁凌全球对虾贸易与出口竞争力分析[期刊论文]-世界农业 2009(04)2.CHEVALIER D;LE BAIL A;GHOUL M Freezing and ice crystals formed in a cylindrical food model:partI.Freezing at atmosphere pressure 20003.CHEVALIER D;LE BAIL A;GHOUL M Freezing and ice crystals formed in a cylindrical food model:part parison between freezing at atmosphere pressure and pressure-shift freezing 20004.DELGADO A E;SUN D W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odels for predicting freezing processes-a review[外文期刊] 2001(3)5.CAMPA(N)ONE L A;ROCHE L A;SALVADORI V O Monitoring of weight losses in meat products during freezing and frozen storage 2002(04)6.HALE M B;WATERS M E Frozen storage stability of whole and headless freshwater prawns Machrobrachium rosenbergii 19817.SIKORSKI Z;OLLEY J;KOSTUCH S Protein changes in frozen fish[外文期刊] 19768.GIDDINGS G G;HILL L H Relationship of freezing preservation parameters to texture-related structural damage to thermally processed crustacean muscle[外文期刊] 19789.WAGNER J R;ANON M C Effect of freezing rate on the denaturation of myofibrillar proteins 198510.FENNEMA O R;KAREL M;LUND D B Principles of food sciences Part II.Physical principles of food preservation 197511.RAHELIE S;PUAC S;GAWWAD A H Structure of beef longissimus dorsi muscle frozen at various temperatures:Partl-histological changes in muscle frozen at -10,-22,-33,-78,-115 and -196 ℃1985(02)12.RAHELIE S;PUAC S;GAWWAD A H Structure of beef longissimus dorsi muscle frozen at various temperatures:Part2-ultrastructure of muscle frozen at -10,-22,-33,-78 and -115 ℃ 1985(02)13.徐泽智;刁石强;陈培基对虾浸汁式单体速冻试验 1995(04)14.BOONSUMREJ S;CHAIWANICHSIRI S;TANTRATIAN S Effects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on the quality changes of tiger shrimp(Penaeus monodon) frozen by air-blast and cryogenic freezing[外文期刊] 2007(1)15.PAN B S;YEH W T Biochem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grass shrimp(Penaeus monodon) muscle following freezing by air blast and liquid nitrogen methods[外文期刊] 199316.SHENOUDA S Y K Theories of protein denaturation during frozen storage of fish flesh[外文期刊] 198017.WAGNER J R;ANON M C Effect of freezing rate on the denaturation of myofibrillar proteins 198518.THEOFANIA TSIRONI;EFIMIA DERMESONLOUOGLOU;MARIA GIANNAKOUROU Shelf life modelling of frozenshrimp at variable temperature conditions 200919.YAMAGATA M;LOW L K Babana shrimp,Penaeus merguiensis,quality changes during iced and frozen storage[外文期刊] 1995(04)20.SYCH J;LACROIX C;ADAMBOUNOU L Cryoprotective effects of lacticol,palatinit and polydextrose on cod surimi proteins during frozen storage[外文期刊] 1990(02)21.SOOTTAWAT B;THOMAS A S;MICHAEL T M Physicochemical changes in Pacific whiting muscle Proteins during iced storage[外文期刊] 1997(04)22.SOOTTAWAT BENJAKUL;NUNTAPOL SUTTHIPAN Muscle changes in hard and soft shell crabs during frozen storage 200923.SRINIVASAN S;XIONG Y L;BLANCHARD S P Effects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methods and storage time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freshwater prawns(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外文期刊] 1998(02)24.SHENOUDA S Y K Theories of protein denaturation during frozen storage of fish flesh[外文期刊] 198025.FENNEMA O R;KAREL M;LUND D B Principles of food sciences Part II.Physical principles of food preservation 197526.JUL M The quality of frozen foods 198427.PISAL SRIKET;SOOTTAWAT BENJAKUL;WONNOP VISESSANGU-AN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the freeze-thawing proces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black tigershrimp(Penaeus monodon) and white shrimp(Penaeus vannamei) muscle 200728.HALE M B;WATERS M E Frozen storage stability of whole and headless freshwaterprawns(Machrobranchium rosenbergii) 198129.KIJOWSKI J M;MAST M G Effect of sodium chloride and phosphates o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chicken meat proteins 1988(02)30.TEHNET V;FIHNE G;NICKELSON R Phosphorus levels in peeled and deveined shrimp treated with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198131.THORARINSDOTTIR K A;GUDMUNDSDOTTIR G;ARASON S Effect of added salt,phosphates,and proteins on the chemical and phys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rozen cod(Gadus morhua) fillets 2004(04)32.TROUT G R;SCHMIDT G R Effect of phosphate type and concentration,salt level,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on binding in restructured beef rolls[外文期刊] 1984(03)33.HENRY L K;BOYD L C;GREEN D P Cryoprotectants improv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rozen blue crab meat(Callinectes sapidus) 1995(01)34.PAREDI M E;VIDO de MATTIO N A de;CRUPKIN M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ctomyosin and expressible moisture of frozen stored striated adductor muscles of Aulacomya ater ater(Molina):effects of polyphosphates[外文期刊] 1996(10)35.SHULTS G W;RUSSELL D R;WIERBICHI E Effect of condensed phosphates of pH,swelling and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beef[外文期刊] 197236.POYRAZOGLU O;ERTAS A H Effect of sodium tripolyphosphate on some physical,chemical and sensorial37.CRAIG J A;BOWERS J A;WANG X Y Inhibition of lipid oxidation in meats by inorganic phosphate and ascorbate salts[外文期刊] 1996(05)38.YOUNG L L;LYON C E Effects of rigor state and addition of polyphosphate on the color of cooked turkey meat 1994(07)39.李敬民磷酸盐在海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200040.BAUBLITS R T;POHLMAN F W;BROWN A H Impact of muscle type and sod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 on the quality,sensory,and instrumental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solution enhanced whole muscle beef 2006 41.AHN D U;PATIENCE J F;FORTIN A The influence of preslaughter oral loading of acid or base on post-mortem changes in Longissimus dorsi muscle of pork[外文期刊] 1992(01)42.BOLES J A;SHAND P J;PATIENCE J F Acid base status of stress susceptible pigs affected sensory quality of loin roasts[外文期刊] 1993(06)43.KAUFFMAN R G;GREASER M L;POSPIECH E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water-holding capacity,color,and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of beef,pork,and poultry 200044.WARAVICHANEE L;KRISANA P;VILAI R Effects of sodium bicarbonate containing traces of citric acidin combination with sodium chloride on yield and some properties of white shrimp(Penaeus vannamei) frozen by shelf freezing,air-blast and cryogenic freezing 20091.王四维.过世东.WANG Siwei.GUO Shidong南美白对虾复合型涂膜保鲜的效果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5)2.陈飞东.戴志远.王宏海.CHEN Fei-dong.DAI Zhi-yuan.WANG Hong-hai虾保鲜冰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影响[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3.赵海鹏.谢晶.严文蓉.ZHAO Hai-peng.XIE Jing.YAN Wen-rong南美白对虾冷藏过程中的细菌分离、初步鉴定及菌相分析[期刊论文]-江苏农业学报2011,27(1)4.刘青梅.杨性民.杨留明.陈舜胜.Liu Qingmei.Yang Xingmin.Yang Liuming.Chen Shunsheng防腐保鲜技术在南美白对虾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学报2007,7(6)5.侯伟峰.谢晶.林永艳.HOU Wei-feng.XIE Jing.LIN Yong-yanε-聚赖氨酸在南美白对虾保鲜上的应用[期刊论文]-湖南农业科学2011(9)6.郭红.董士远.刘尊英.赵元晖.曾名湧.GUO Hong.DONG Shi-Yuan.LIU Zun-Ying.ZHAO Yuan-Hui.ZENG Ming-Yong 南美白对虾冰温下菌相变化[期刊论文]-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6)7.周晔.王国霞.黄文庆.黄燕华.ZHOU Ye.WANG Guo-xia.HUANG Wen-qing.HUANG Yan-hua乳酸菌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初步探讨[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8.凌萍华.谢晶.Ling Pinghua.Xie Jing涂膜及气调保鲜对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2010,26(6)9.陈杭君.郜海燕.戴志远.毛金林.房祥军.徐幸莲.Chen Hangjun.Gao Haiyan.Dai Zhiyuan.Mao Jinlin.Fang Xiangjun.Xu Xinglian捕前禁食对南美白对虾品质与黑变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学报2009,9(1)10.侯伟峰.谢晶.HOU Wei-feng.XIE Jing南美白对虾保鲜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 1.钱韻芳.谢晶.吴文惠虾类保藏过程中酚氧化酶酶促黑变作用机理及其抑制方法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食品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稿收到日期:2009-11-20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发展优先主题重点项目(2007C13016);舟山市海洋经济科研专项(2007-11);浙江省海洋开发专项(07-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4B02)作者简介:孙一初(1983—),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Email :sunyichu@ 通讯作者:戴志远(1958—),男,教授级高工,从事水产品加工研究。
Email :dzy@在海鲜食物中,虾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一般粗蛋白含量约为16%~22%,而脂肪含量极低,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性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虾类本身特有的生物、化学特性,含水量高,肌肉组织柔软,极容易腐败变质;虾体内含有大量的酶类和酪氨酸,易被氧化而产生黑色素,使虾体变黑,因而使虾降低或失去食用和营养价值,因此,虾类的保鲜问题是食品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虾保鲜技术已做了很多的探索研究[1-8],笔者拟对当前虾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目标和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1 保鲜方法1.1 低温保存或冷冻保鲜低温能抑制酶的活性,其温度要求要比抑制细菌繁殖所需温度要低。
Ming-Lang Ho [8]等研究了对虾在冰藏条件下鲜度变化对货架期的影响,Shamshad SL [9]等对虾体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度的变化,研究结果均表明在低温状态下,虾体黑变的速度明显有所减缓。
但单纯的使用低温保存或冷冻保鲜往往都达不到理想的保鲜效果。
用冷藏方法,虽然水产品组织结构未被破坏,但对于水产品来说,由于其肉质中存在蛋白酶,在保存过程中,肉质会出现白浊现象,风味变差,肉质变软,影响表观形象,且冷藏保鲜往往达不到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所需要的贮存期。
在冷冻过程中,由于水产品内部水分形成的冰颗粒,体积膨胀,组织结构遭破坏,发生冷冻变性、干耗等现象,严重影响外观品质与商品价值。
1.2 气调保鲜气调保鲜是一种通过调节和控制食品所处环境中气体组成的保鲜方法。
其基本原来是在适宜的低温下,改变储藏库或包装内空气的组成,降低氧气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气调保鲜是一种通过调节和控制食品所处环境中气体组成的保鲜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从而减弱鲜活品的呼吸强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降低食品中化学反应的速度,达到延长保鲜期和提高保鲜效果的目的。
1996年Phillips [10]的研究也提出了气调保鲜包装(MAP)技术,该技术是将食品用低透气性的材料制成的包装袋包装后灌充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密封保存,这种技术已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何耀辉等人研究了将气调包装技术(MAP)用于保鲜草虾,结果表明在一定比例的气体组成下包装可以有效的延长虾的保质期。
陈丽娇,王则金[9]研究了凡纳滨对虾在0℃~2℃条件下的真空保鲜技术。
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下,真空包装能有效防止对虾体内酚酶作用引起的黑变现象,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降低总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量和对虾热烫的失水率。
1.3 调节pH 值虾类黑变的最适pH 值因品种的不同而异。
一般说来酪氨酸酶的活性以pH 6~8的范围最强,在pH4以下则不能发生黑变。
事实上虾肉蛋白质为两性物质,缓冲能力很强,要使pH 降到4以下颇为困难。
如果将pH 降到4以下,虾体已呈柔软状态,蛋白质发生变性,肌肉脱水,收缩变硬。
因此,虾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提要】 随着渔业资源和作业结构的变化,虾类捕捞量迅速增加.为了提高虾类商品价值、出口创汇,延长渔船作业天数和提高生产效益,搞好第一线的海上保鲜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虾保鲜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低温冷冻保藏、气调保鲜、调节p H、辐射保鲜、添加保鲜剂、可食性涂膜和虾保鲜冰等虾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虾保鲜技术的未来目标和发展趋势。
孙一初等,2009。
虾保鲜技术研究进展,《现代渔业信息》杂志,24(12):26-28。
关键词:保鲜;黑变;保鲜技术;发展趋势第 24 卷 第 12 期2009 年 12 月现 代 渔 业 信 息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 Vol.24 No.12Dec., 2009孙一初 戴志远* 王宏海(浙江工商大学水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教工路149号 邮编:310035王奋芬(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中国浙江省舟山市 邮编:31610227第24卷第12期现代渔业信息目前还很少使用调节pH这个技术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1.4 辐射保鲜用钴60的Y射线和高能电子束(4 MeV)对虾类进行照射杀菌、可延长其贮藏时间。
例如,用剂量45~56 KGY(1GY =100 rad)照射虾类,在0.5~1.5℃下贮藏7个月后感官检验(9点法评价)良好。
尽管1976年已有辐照食品贩卖,但经国际卫生组织批准或建议应用的项目还不多。
1.5 添加保鲜剂关于对虾保鲜剂的选择,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尚未找到一种既保鲜效果好,价格又便宜,且使用过后其残留对人体无害的保鲜剂。
目前,海捕虾中所用的保鲜剂大多为焦亚硫酸钠,主要原因为其价格比较便宜,每千克海捕虾保鲜剂的成本只需几分钱,且保鲜效果也不错。
但渔民在用焦亚硫酸钠保鲜海捕虾时,大多采用直接撒粉法,这种方法虽然操作较方便,但保鲜剂要撒均匀很难,所以往往过量使用,导致海捕虾二氧化硫残留严重超标。
浸泡法虽然操作不很方便,但保鲜剂的浓度均匀。
喷洒法较浸泡法操作容易些,但也会出现喷洒不均匀的问题。
最后导致SO2超标,对人体健康很不利,所以要正确规范使用焦亚硫酸钠。
除了亚硫酸盐类、植酸等传统的保鲜剂外,目前不少研究人员研制了许多不同特点的新型保鲜剂。
如美国辉瑞有限公司生产的“虾鲜宝”,它的主要成分是4-乙基间苯二酚,可以和多酚氧化酶(PPO)形成牢固不可逆的特异性结合。
殷邦忠[11]等将“虾鲜宝”应用于鹰爪虾,结果表明“虾鲜宝”具有明显的防黑变效果,常温下12 h,试验组黑变率为0,而对照组为100%;冻藏30 d,试验组黑变率为0,而对照组黑变率为36%。
郑福麟[13]采用“虾鲜宝”进行了毛虾和条虾的防黑变试验,结果表明,常温贮藏试验中,存放7 h后,试验组的黑变率仅为15%与0,对照组为86%与9%;在速冻贮藏试验中,贮藏7 d、30 d和60 d后解冻,毛虾试验组的黑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比率下降26%~39%;条虾均无黑变,且试验组的虾体比对照组明亮,无腥味。
高华等[14]研制的以天然提取物为原料的新型虾类保鲜剂(PSS),冷藏120 h后各鲜度指标良好,仍为二级鲜度,冷冻12个月仍处于二级鲜度水平,黑变不明显。
于广力等[15]以甲壳胺为原料,研制出新型虾保鲜剂(PPR-1),研究了对中国对虾的保鲜作用,并将其结果与植酸(PA)、亚硫酸氢钠(SBS)、日本甲壳类保鲜剂(JPR)相比,检测各鲜度指标,综合考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吴国风[16]研制出KH-D虾类保鲜剂,应用于渔船上,结果表明可以较好的抑制海捕虾黑变严重的状况。
但以上保鲜剂使用时需使虾体浸泡在其溶液中,或是利用特殊的喷淋装置将配制的溶液喷洒于虾体,这对于渔民来说,要在渔船上配备特殊的装置,增加了成本,而且处理方式相对较烦琐。
1.6 可食性涂膜法可食性膜作为一种新的包装材料,近几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可食性膜即指通过包裹、浸渍、涂布、喷洒等形式覆盖于食品表面或内部的一层由可食性物质组成的薄层,它可阻止或减少水分、气体或溶质的迁移,并对食品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
它有许多突出优点:膜可以和食品一同时食用,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膜可微生物降解,不对环境造成污染;膜可以防止食物的腐败变质,并延长保质期。
王秀娟等[17,18]人采用各种涂膜材料在冷冻及冷藏两种条件下,有的还加入天然防腐剂Njsjn和抗氧化剂VC等,用来冷藏保存虾或虾仁,结果表明对虾及虾仁进行涂膜保鲜能减少汁液流失、降低煮汁损失及干耗率,还可以延缓物料的腐败变质,使虾能保持较好的质构特性,且加入添加剂混合使用的效果更为明显。
1.7 虾保鲜冰虾保鲜冰[19]是近期一种新型的保鲜方法,它是用焦亚硫酸钠溶于水后,并加入一定分散剂等添加剂制成的冰,用这种冰低温保藏海捕虾不仅能有效的抑制虾体的黑变,延缓虾体腐败变质的速度,同时还能有效控制SO2在虾体的残留量,保证其虾体的残留量不超标,且价格也比较低廉,是渔民愿意采纳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2 虾保鲜存在的问题2.1 传统低温保鲜方法效果不佳传统的低温保鲜方法是采用层冰层虾的保鲜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自身的保鲜效果不是很好,而且由于渔船一次出海作业时间较长,冰得不到及时的供应,最后导致虾保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2 部分保鲜技术存在安全性隐患目前,渔民普遍采用的层冰层虾再手撒虾粉(主要成分为焦亚硫酸钠)的保鲜方法,虽然保鲜效果不错,操作也较方便,但保鲜剂难以撒均匀,同时渔民过度追求保鲜效果,往往过量使用,导致海捕虾二氧化硫残留严重超标。
2.3 操作性不方便目前还采用浸泡法和喷洒法,这种方法亚硫酸盐的均匀度较好,可以解决以上二氧化硫残留超标问题,但是采用此方法需要渔民在渔船上安装特殊的装置,操作相当繁琐,大部分渔民是难以接受的。
而像调节pH值这样的保鲜方法,由于本身虾体蛋白质为两性物质,缓冲能力很强,要使pH降到4以下颇为困难,因此,目前还很少使用调节pH这个技术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2.4 部分保鲜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很多添加保鲜剂的保鲜方法虽然有比较好的保鲜效果,但是由于成本过高,渔民难以接受,这也对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的很大的不便,比如“虾鲜宝”、PPR-1、PA、BS、JPR 和KH-D虾类保鲜剂,不仅本身的材料价格高,而且在使用时需使虾体浸泡在其溶液中,或是利用特殊的喷淋装置将配制的溶液喷洒于虾体,也增加了成本。
3 未来目标和发展趋势28第24卷第12期现代渔业信息3.1 未来目标目前虾保鲜的诸多方法中,基本上能做到有效延长虾的保鲜期,但是对于渔民来说,要在渔船上配备特殊的装置,不仅增加了成本,处理方式也相对较烦琐。
渔民所希望的处理方式简便、省时,效果要突出,且成本要低。
因此未来对虾保鲜技术开发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是适应范围广,使用成本低,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
3.2 发展趋势可以预料,随着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虾保鲜技术之间的结合应用将是一个开发的重点,如王秀娟等人研究的涂膜技术和添加保鲜剂的结合应用;虾保鲜冰研究中添加保鲜剂和冷冻保藏的结合等。
利用不同手段对多酚氧化酶的控制研究会很多[20-24],特别是象虾保鲜冰这类安全性高、渔民操作简便且价格低廉的保鲜技术易被渔民采纳和推广应用,也许此类技术将成为虾保鲜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