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010]
兽医微生物学资料

§1.书本知识点:一、三型八大类(三菌四体一病毒)—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真菌。
—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
细胞器很不完善。
DNA 和RNA 同时存在。
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衍。
核酸类型为DNA 或RNA 。
病毒属之。
二、细菌大体形态与排列状态三、细菌的特殊状态细菌的活的非可培育状态:指细菌处于不良环境条件下,细胞缩成球形,用常规方式培育不能生长繁,但仍是活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处于活的非可培育状态的细菌在必然的条件下能够苏醒,并仍具有毒性.如霍乱弧菌,大肠杆菌O157:H7等。
四、物质摄取的方式:单纯扩散、增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五、菌落菌落:单个细菌在适当的固体培育基表面或内部,通过一段时刻培育后,生长繁衍出数量庞大的菌体,形成肉眼可见、有必然形态的群体。
可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计数和鉴定。
六、细菌培育基及分类(一)、细菌培育基: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衍必需的营养物质。
培育基制成后,通常都要经灭菌处置。
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月亮状、 竹节状等;按杆菌细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八”字状等。
弧菌、螺旋菌 球菌:杆菌:螺旋状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
(二)、分类①、按营养组成的不同1.基础培育基: 大体营养成份2.营养培育基: 在基础培育基中添加一些其它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血液、血清、生长因子等②、按状态的不同1.固体培育基: %~2%琼脂,用于细菌分离纯化。
2.半固体培育基: %琼脂,作穿刺实验。
3.液体培育: 扩增纯培育的菌体。
③、按功能的不同1.辨别培育基:在培育基中加入特定底物,观看细菌在其生长后分解底物如何,从而辨别细菌。
2.选择培育基:在培育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一类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类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选择出来。
兽医微生物学(详)

兽医微生物学绪论及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种类:三型八大类(三菌四体一病毒)①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如真菌。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
细胞器很不完善。
DNA和RNA同时存在。
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③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核酸类型为DNA 或RNA。
病毒属之。
3、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面积大;·代谢能力强,代谢类型多;·生长繁殖快,容易培养;·易变异,适应强;·种类多,分布广。
4、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螺旋状菌。
①球菌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根据细胞分裂的方向及分裂后的各子细胞的空间排列状态不同,可将球菌分为以下几种: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
②杆菌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因菌种不同,菌体细胞的长短、粗细等都有所差异。
杆菌的形态: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月亮状、竹节状等;按杆菌细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八”字状等。
③螺旋菌:弧菌、螺菌。
5、科赫法则·特殊病原菌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健康者中不存在;·该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6、细菌的衰老型或退化型:指在不良环境或老龄期时,细菌会出现与正常形状不一样的个体。
若将其重新置于正常培养环境时可恢复正常状态。
7、细菌的多形性:指处于衰老型或退化型状态的细菌即使置于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其形状也与正常的不一致,如嗜血杆菌。
兽医微生物学习题(附答案)

兽医微生物学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7题,每题1分,共57分)1.引起口蹄疫的病毒是()A、FMDVB、PRRSVC、PPVD、PRV正确答案:A2.病毒空斑试验主要用于()A、测定病毒抗原B、测定活病毒数量C、测定病毒核酸D、测定病毒成分正确答案:B3.黄曲霉毒素有10多种,毒性最强的是( )A、黄曲霉毒素B1B、黄曲霉毒素G1C、黄曲霉毒素M1D、黄曲霉毒素P1正确答案:A4.细菌的L型是指()A、休眠状态的细菌B、细胞壁缺陷型细菌C、变异的细菌D、无致病性的细菌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B5.鸡贫血病毒主要侵害雏鸡的()A、肾脏B、脾脏C、骨髓D、心脏正确答案:C6.煮沸消毒法时,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的浓度及其能提高的沸点是()A、0.3%~0.5%,107℃B、0.1%~0.2%,105℃C、3%~5%,107℃D、1%~2%,105℃正确答案:D7.下列有关巴氏消毒法说法错误的是()A、由巴斯德创立B、又称低温消毒法C、用于牛乳、果酒等消毒D、属于干热消毒灭菌法正确答案:D8.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猪的哪种疾病?A、喘气病B、猪肺疫C、猪丹毒D、猪瘟正确答案:B9.有关G+菌细胞壁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含有大量脂多糖B、含有磷壁酸C、主要成分是肽聚糖D、易被溶菌酶裂解E、对青霉素敏感正确答案:A10.病毒分离鉴定程序()A、病料采集-病料处理-病毒分离培养B、病料采集-病料处理-病毒培养-病毒鉴定C、病料采集-病料处理-病毒分离、培养-病毒鉴定D、病料采集-病毒分离培养-病毒鉴定正确答案:C11.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生素范畴()A、可由真菌产生B、只对产生菌有近缘关系菌有杀伤作用C、可由放线菌产生D、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正确答案:B12.下列哪种病毒可以采用HA-HI诊断()。
A、减蛋综合征病毒B、天花病毒C、非洲猪瘟病毒D、猪瘟病毒正确答案:A13.哪种细菌菌落边沿在低倍镜下可呈现“卷发样”()A、大肠杆菌菌落B、巴氏杆菌菌落C、产气荚膜梭菌菌落D、炭疽杆菌菌落正确答案:D14.半固体培养基所使用的琼脂糖比例是()A、0.1%B、0.5%C、2%~3%D、1%~2%正确答案:B15.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生的不耐热肠毒素是()。
《兽医微生物学》课件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改进和遗传学 、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 对微生物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 形成了系统的微生物学。
02
兽医微生物学基础
兽医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
总结词
定义与任务
详细描述
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动物病原微生物相关的学科,主要任务是诊断、预防和 控制动物疾病,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疫苗种类
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每种疫苗都有其特定 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疫苗接种方式
包括注射、口服、喷雾等,应根据疫苗种类和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 接种方式。
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疫苗应存放在适宜的温度下,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接种前应检 查疫苗的外观、有效期和批号等信息,确保疫苗质量可靠。
分布广泛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动植物体内外、空气 中等各个角落都有分布,与人类生活密切 相关。
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基础。
适应性强
微生物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如高温、低温、酸碱度变化大等。
微生物的发现与历史
微生物的发现
最早发现微生物的是荷兰科学家 列文虎克,他于1674年用自制的 显微镜观察到雨水中的原生动物 。
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中的微生物学技术
病原分离与鉴定
通过微生物学技术,如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免疫学试验等,对 动物疾病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
为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 体,可以了解动物感染的病毒或 细菌种类以及免疫状态,为预防
和治疗提供参考。
微生物耐药性检测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耐药性检 测,可以了解病原微生物对抗菌 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机制,为选 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

02
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 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 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
称。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微生物 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 、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 旋体等八大类。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面积大、吸收 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 应强、易变异等八大特点。
探讨如何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对动物疾病进 行预防和治疗,包括疫苗研制、药物筛选 等。
前沿动态介绍
01
新型微生物检测技 术
如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 术等在兽医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
02
微生物组学研究进 展
阐述微生物组学在揭示动物微生 态与疾病关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 果。
03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 疫学交叉研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加入待检样品和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通过底物显色反 应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微生物。
05
动物感染性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动物感染性疾病概述
定义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 现的动物疾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 菌性、寄生虫性等。
抗感染治疗
选用敏感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等,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包括护理、营养支持、对症治 疗等。
免疫治疗
使用免疫调节剂、免疫增强剂 等,提高动物免疫力。
预防控制
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消 毒等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兽医微生物学重点知识

1、细菌的分类(三菌四体一病毒): 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病毒细菌的大小用μm表示,病毒的大小用nm表示细菌的形态比较简单,有球状、螺旋状、杆状三种基形态球菌的排列情况: 链球菌、双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细菌细胞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2、细胞壁:位于细菌细胞的外围,是一层坚韧而具有一定弹性的膜状结构。
用革兰染色法染色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
①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15-18nm,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此外还有磷壁酸,多糖,蛋白质等。
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特有的成分,是特异的表面抗原。
②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10-15nm,但结构较复杂。
除含有1~2层的肽聚糖结构外,还有外膜和周质间隙。
细胞壁的功能主要是维持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菌耐受低渗环境。
还具有阻挡有害物质进入菌体、维持菌体内外离子平衡、参与菌体的正常分裂等作用。
并与细胞的致病性,抗原性、对噬菌体与药物的敏感性及革兰染色特性的密切相关。
3、原生质体: 革兰阳性菌经溶菌酶和青霉素处理后,可完全除去细胞壁。
形成仅由细胞膜包住细胞质的菌体原生质球: 革兰阴性菌经溶菌酶等作用,仅能去除细胞壁内层的肽聚糖,形成仍有外膜层包裹的菌体细菌L型: 指细菌自发或经诱导剂诱导形成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4、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S层①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的外周产生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称为荚膜夹膜具有保护细菌的功能,可抵抗动物体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抗体的作用,也常是营养物质的储藏和废物的排出之处②鞭毛: 多数弧菌、螺菌,许多杆菌,个别球菌的菌体表面长出的一至数十根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是细菌是运动器官,其显微结构由基体、鞭毛钩和鞭毛丝三个部分构成③菌毛: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菌体上生长的一种比鞭毛短的毛发状细丝,称为菌毛④芽胞: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胞。
(完整版)兽医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形态、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科学。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个体最小的生物,且通常用裸眼看不见,用显微镜可见的生物。
谁的曲颈瓶实验驳斥了生命自然创造假说?巴斯德列文虎克最早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和记载了细菌形态。
细菌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
细菌的繁殖方式都是简单的裂殖。
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称为菌落,又称克隆。
长出的菌落,连成一片,称为菌苔。
细菌以二等分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
质粒:是在核体DNA以外,游离的小型双股DNA分子,随着细菌的繁殖而复制。
Bacterial special structure : 荚膜、S层、鞭毛、菌毛、芽胞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芽胞:某些革兰阳性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在菌体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胞,又称内芽胞。
未形成芽胞的菌体称为繁殖体或营养体。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按状态的差异,可将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及液体培养3类。
按功能的差异,可将培养基分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及厌氧培养基.(根据细菌对氧的要求,可将其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根据温度的话可以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和嗜热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互生、共生、拮抗和寄生。
Please describe normal bacterial floral benefit its host animal :营养、免疫、和生物拮抗三个方面。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营养:消化道正常菌群不仅从宿主消化道获取营养,同时通过帮助消化、合成维生素等对宿主起营养作用。
胃肠道的细菌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肠道的细菌有利于机体的吸收,肠道细菌能利用非蛋白氮人物合成蛋白质,有的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并参与脂肪的代谢。
另外,消化道中的正常菌群有助于破坏某些有害物质并阻止其吸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免疫:正常菌群对其宿主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局部免疫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局部免疫影响更大。
兽医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兽医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兽医微生物学名词的解释:1. 微生物(Microorganism):一种极小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原生动物等。
在兽医微生物学中,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动物病原微生物。
2. 病原微生物(Pathogen):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食物、水源、气溶胶等途径传播给动物,引起相应的疾病。
3. 病原体(Pathogen):与病原微生物类似,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生物体。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4. 传染(Infection):指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内并繁殖,引起相应的病变过程。
传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者水源传播。
5. 疾病(Disease):指动物体内正常生理状态的改变,包括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改变。
6. 抗原(Antigen):指能够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分子。
抗原可以是微生物的表面蛋白、多糖等产生的物质。
7.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组织和器官,能够识别和应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感染。
8.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应答。
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各种微生物的一般性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则是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的针对性应答。
9. 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当免疫系统遭遇抗原后,会生成一种对该抗原的记忆性免疫细胞,以便未来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10. 疫苗(Vaccine):一种能够激发动物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是微生物的部分或者抗原的组合。
疫苗可以预防对应疾病的发生,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11. 抗生素(Antibiotic):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动物的细菌感染,但对于其他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如真菌和病毒则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研制淋巴因子 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制剂过程
中,测定其活性及效价水平。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2
第二节 免疫防治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 得性免疫两种,前者是动物体在种族进化进程中得 到的天然防御能力,后者是动物体在个体发育过程 中受到病原体及其产物刺激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 特异性免疫 又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 用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经主动免疫方式使动物 获得免疫力,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和中心工作。 获得性免疫的类型:
兽 医 微 生 物 学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
兽医微生物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
天津农学院动科系动物预防医学教研室制作 2003/02/28
内 容 简 介
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 物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及应用,兽医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与贡献。
细菌总论 共七章,介绍细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消毒与灭菌,细菌生态、 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细菌分类与命名等。
免疫基础 共七章,介绍抗原抗体,免疫系统,抗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免 疫调节,免疫技术及应用等。
细菌各论 共十二章,介绍各属重要病原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致病性、 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等。
真菌 共二章,介绍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真菌病的诊断与 防治等。
病毒 共十四章,介绍病毒的形态、构造、繁殖、遗传、培养,病毒的致病 性。各科属重要病毒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等。
天然被动免疫既可保护胎儿免受病原体的感染, 又可抵御幼龄动物传染病。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7由于这些物质含量极低Fra bibliotek常规方法不能准确测出。 用放射免疫测定和酶免疫技术已能精确测出ng(109g)或pg(10-12g)/mL水平的物质,已成为测定动植 物、昆虫体中微量激素及其他活性物质,研究动 物生殖、植物生理和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 3. 物种鉴定 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都可表现在抗原 性不同,物种种源越远,抗原性差异越大,可用 区分抗原性的血清学反应,进行包括微生物在内 的物种鉴定、物种的分类等。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0
二、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细胞免疫检测主要包括:T细胞及亚群的计数(玫
瑰花环试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分析)、T细胞活性
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致敏T细胞毒试验、白细
胞移动抑制试验)、各种淋巴因子的检测以及K细胞、
NK细胞活性试验。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通常用于四个方面:
①测定机体细胞免疫状态 疾病个体的细胞免疫状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3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4
一、天然被动免疫 新生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
某种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 称为天然被动免疫。天然被动免疫在免疫防治中具 有重要意义。由于动物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如胎儿 和幼龄动物),免疫系统还不够健全,对病原体感 染的抵抗力较弱,此时可通过获得母源抗体增强免 疫力,以保证早期的健康生长发育。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9
6. 抗原抗体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定位 传染性病 原从机体特定部位入侵,并在特定组织细胞内增殖, 引起发病。以荧光抗体染色或免疫酶组化染色,可 在细胞水平上确定病毒等病原微生物I的感染细胞, 进行抗原的定位。 7. 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 在基因工程中,基因的分 离、克隆、筛选、表达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表 达产物的纯化等均涉及到免疫技术。
态及水平,以分析其发病机制,对研究免疫缺陷、
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以及细胞内病原感染等疾病
过程中免疫功能的变化,尤其重要。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1
②测定细胞免疫反应能力 抗原注射机体后的细胞 免疫反应,分析该抗原刺激T细胞免疫的表现及其 细胞免疫机制。 ③筛选药物 免疫增强剂或免疫抑制剂药物,或研
和新型疫苗等。
(二)诊断液 用于动物传染病免疫学诊断的生物
制剂。包括诊断抗原、诊断抗体、冻干补体等。
(三)免疫血清 用于动物传染病免疫防治的含有
高效价抗体的动物血清制剂。包括抗菌血清、抗
病毒血清、抗毒素、康复血清、高免蛋黄抗体等。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6
第一节 免疫诊断与检测 免疫学在兽医学的应用主要在病原微生物及其相 关产物的检测与疾病防治多个方面。 一、免疫血清学技术的应用 1. 疾病诊断 用免疫血清学技术通过检测相应抗原、 抗体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进行诊断。 2. 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定量 动物激素、维生素等, 在体内含量极微,但在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中起 重要作用,可通过分析测定这些微量物质含量及 变化,研究机体各种生理功能(如生长、生殖等)。
实验 共十多个,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及构造观察,细菌抹片制备
及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长表现观察、生化试验、药
敏试验,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重要病原菌的认识,真菌与病毒培养测定
等。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3
第八章 抗原与抗体 第九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第十章 抗感染免疫 第十一章 变态反应 第十二章 免疫调节与免疫遗传 第十三章 免疫血清学技术 第十四章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8
4. 生物性状免疫标记与选择育种 通过分析动物、 植物一些优良性状(如高产、优质、抗逆性等)的特 异性抗原,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标记选择育种,是 很有前途的方向。 5. 免疫增强药物和疫苗研究 疫苗研究中需用血清 学反应和细胞免疫技术测定免疫效果,研究免疫 增强药物,尤其研究抗肿瘤药物时还需用细胞免 疫技术分析测定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4
第十四章 免疫学的应用
第一节 免疫诊断与检测 第二节 免疫防治 第三节 佐剂与免疫增强剂
课件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5
兽医生物制品
兽医生物制品指用于动物传染病预防、诊断、
治疗的生物制剂。包括疫苗、诊断液、免疫血清。
(一)疫苗 用于人工自动免疫预防动物传染病的
生物制剂。包括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