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水循环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第三章第五节 水循环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固态
( 凝华)
(融化 )
(升华) (凝固 )
气态
( 液化) ( 汽化)
液态
吸取热量: 汽化 、融化 、升华
。
放出热量: 液化 、凝固 、凝华
。
2-5 水循环
1
认识水循环
任务:完成课本P44.45 水循环示意图
思考并填写下列问题
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情势: 固态水: 冰块、雪花、霜等 液态水: 江河湖海、地下水、露水等 气态水: 空气中的水蒸气,云彩等
让我们从一次降雨开始,讲述这个水循环的故事
一阵冷空 气来了
云的主要成分是水蒸 气和小水滴
一场降雨/降雪开始了
水蒸气遇冷会 液化 、 放出 热量。小水滴遇冷会凝固 冷空气温度很低还会 凝华 、 放出 热量。
放、出
热量。
湖泊水 地下水
海洋水
水受热会 汽化 ,这个过程会吸取 热量
湖泊水
湖泊水 地下水
珍 1.水资源空间散布不均匀
贵
以我国为例,我国水资源散布存在严
的 重的南北差异,南方水资源占比81%,而
水 北方只有19%。 资 2.科技进步,用水量大幅增加 源 3.水体污染
(既有人为污染,也有自然污染)
4.浪费水资源
水有什么用途?有何作用?
视察图2-24到图2-49,认知思考
水有什么用途?有何作用?
海洋水
湖泊水
积雪受热会 融化 , 这个过程会 吸取
热量 。 有时,积雪也会直
接 升华 , 这个过程会 吸取
热量 。
海洋水
液化
汽化 湖泊水 地下水
凝华
凝固
升华 融化
海洋水
简 单 梳 理
4.5 水循环(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凝固 放热
六种状态变化的名称: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 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以及放热和吸热情况分析解答.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 (1)冰变为水的现象叫熔化,熔化吸热;水变为冰的现象叫凝固化,凝固吸热; (2)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汽化吸热;水蒸气变为水是液化,液化放热; (3)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升华吸热;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是凝华,凝华放热。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可实现丰水流域与缺水流域连通互补, 提高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还可大大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于中 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航拍南阳淅川县南 水北调渠首风光
二、珍贵的水资源
【例题4】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A )
马路、广场、操场。绿地等等都是收集雨水的好地方。由此可见,我们有足 够的雨水,有足够的雨水收集场所,收集雨水是可行的。
收集雨水首先要有一个集水面,再配一套输水管,最后是蓄水池。收集雨水 的系统并不复杂,投入最大的是蓄水池,其次是输水管。
实践与练习
3. 红河哈尼梯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森林、村寨、 梯田和江河共同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山地农耕、提高 农作物产量,还能抵御干旱等极端天气。查阅资料,从水循环角度 说明红河哈尼梯田是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的。
③酸、碱、盐等无机物污染及危害
水体中酸、碱、盐等无机物的污染,主 要来自冶金、化学纤维、造纸、印染、炼油、 农药等工业废水及酸雨。水体的pH小于6.5 或大于8.5时,都会使水生生物受到不良影 响,严重时造成鱼虾绝迹。水体含盐量增高, 影响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水质,用其灌溉农 田会使土地盐碱化。
最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 水循环 课件

复 习
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汽化(吸热) 气态
§2.5 水循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 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学习目标
1.再认识水循环导图,会用水的三态 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 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3.自觉地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 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从 点滴开始 。
物态变化
液化
雨 液化
雾 液化 露 液化
霜 雪 冰雹 冰花 雾凇
凝华 凝华 凝固 凝华
凝华
凝固:透明致密
凝华:白色蓬松
物态变化小结
气态(吸热) (放热) Nhomakorabea汽 化 液化
(吸热)
(放热)
升华
液态
凝华
熔化 凝固 (吸热) (放热)
固态
练一练
1.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图2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B)
B.(2)(4)
C.(1)(3)
D.(3)(4)
3 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D)
A.草地上的露
B.瓦片上的霜
C.山谷白雾弥漫 D.冰雪消融汇成小河
4、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 程吸收热量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 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 收热量 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 吸收热量
A.春天,冰 雪消融
B.夏天,草叶 上形成露珠
C.秋天,枝 头挂满白霜
D.严冬,冰 雕逐渐变小
2.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属于吸收热量
水循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节 水循环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地球上的水循环
知1-讲
1. 天空中水蒸气的来源 一是陆地(包括江河湖泊、土壤、 植物等)和海洋中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 二是高山积 雪和冰也会升华成为水蒸气.
2. 云的形成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 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感悟新知
课堂小结
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循环 珍贵的水资源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2)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3)水资源的污染仍旧严重. 3. 我们都应该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感悟新知
知2-讲
知识拓展 地球上淡水约占总水量的3%,只有10% 的淡水可用,
即可用淡水只占总水量的0.3%,淡水资源极少.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苏州是一座拥有300 多个翠玉珍珠般湖泊的江南水 乡城市,以下措施有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 A. 扩容水上森林恢复湿地生态 B. 为发展经济大规模围网养殖 C.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D. 为增加可耕地面积围湖造田
即云层中有小水滴也有小冰晶,云层中的小水滴
还会渐渐凝固成小冰晶.
感悟新知
知1-练
1. 自然界中,水能以多种不同的状态呈现,气态的水是
( D) A. 露水 B . 雾气
C. 冰块
D . 水蒸气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水资源
知2-讲
1. 水是生命之源、经济的命脉. 2. 淡水资源面临严重的危机.(1)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浮在高空形成云 C.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
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
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 2.5水循环讲义 (新版)苏科版

水------生命之源
龙羊峡水电站
水是经济的命脉
美丽的长江三峡
水不
仅是资 源,也 是自然 美景的 塑造者
新疆名胜----天山天池
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在滨海地区,当地下水 位降低到海平面以下时,海水就会向大陆这边渗 透过来,造成水质变坏。
地下水的大量开采,还会造成地面沉降,因取用 地下水过量而导致地面凹陷现在已成为一个世界 性的问题。意大利名城威尼斯,近几十年一直在 下沉,平均一年达到十分之一英寸的速度。古老 的圣马可教堂前的广场,多次被海潮侵入,海水 曾冲上教堂入口处的台阶。
下图图示为因地面沉降而报废的海河老桥桥墩和 重建的新桥。
统计表明,分布在南北两极与 高山冰川积雪、永冻土底冰层及深 层地下水等难以利用的淡水占淡水 总量的91.4%,因此,只有占淡水 总量的8.6%的淡水才是人类可以利 用的淡水资源。它们只占全球总储 水量的0.2%。这表明能被人类利用 的淡水资源确是有限的,不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资源污染给人类带来很多的不幸。云南 滇池爆发蓝藻。
1.把洗菜、洗米的水用来浇花。 2.拖完地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3.洗脸、洗澡和刷牙时,要挤牙膏、
擦沐浴液,必需关好水龙头和热 水器的开关。这也是节水的好方 法。
介绍了那么多节水好方法,源的好孩子、好学 生。
图示为国家节水标
志,由水滴、人手和 地球变形而成。绿色 的圆形代表,象征节 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 态的重要措施;标志 留白部分象一只手托 起一滴水,手是拼音 字母JS的变形,寓意 节水,表示节水需要 公众参与,鼓励人们 从我做起,人人动手 节约每一滴水;手又 象一条蜿蜒的河流, 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精选】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5《水循环》WORD教案6-物理知识点总结

【精选】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5《水循环》WORD教案6-物理知识点总结课题:教学目标:【(((【【【【【1【【((2)如果水的三态变化停止了,水循环还能进行吗?自然界的气候将会怎样?(3)如果水循环停止了,人类的生活又将会怎样?(4)水循环过程能量是如何转移的?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水循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水资源就是巨大的能源,并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小结归纳】(板书)(1)水循环的方式:①陆地水循环;②海陆间水循环;③海洋间水循环。
(2)水循环的途径:①蒸发;②降雨;③水气输送;④径流;⑤蒸腾;⑥下渗。
【思考讨论】: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1移。
2、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并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清洁。
3、使人类获得永不枯竭的水资源。
2、珍贵的水资源【看一看】投影网上下载关于水资源的图片的文字资料,启发学生讨论。
【议一议】(1)水为什么珍贵?(2)水为人类提供了什么?【点拨资源缺水情景的资料和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不可缺性。
3、如何保护水资源【看一看】(1)资料: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合卫生要求,有40%的河流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不合格而致病。
(2)图片:(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点拨好习惯。
【实践考察(1)考察前准备: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水污染的种类和危害;②学会用PH③确定考察的河段及沿河两岸有关单位、工厂。
(2)分组,进行安全纪律教育:(3)实际考察①选定水域,观察河水的颜色、河边所见污染物、河中生物生长情况,利用试纸测试河水的酸碱度;②请河岸居民中知情者介绍水域的有关情况,了解有关数据;③考察科索沃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等,考察其主要污染物对水的污染,污染物Array的排量的排放位置,并画图记录下来;④分析主要污染物致使水质主原因,(4)撰写考察报告:①报告要实事求是地反映调查情况,有关数据必须准确、具体,对个别不清楚的数据要再进行调查和测定;②报告应科学地进行分析,明确污染源及其危害,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5 水循环 课件 (共61张PPT)

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 华都是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
2、物态变化需要吸热或放热,所以说物态 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二、珍贵的水资源
三、节约用水与水资源的保护
最后请不要忘了:
节 约 用
达标测评
1、0℃冰吸热熔化,温度__不__变__,能量___增__加__;100 ℃ 水吸热沸腾,温度____不__变,能量_____增__加; 0℃水放热凝 固,温度______不,变能量_______减,少因此物态变化过程伴 随______能_转量移。
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升华吸热) B. 卫生球变小了 (升华吸热) C. 霜的形成 (凝华放热) D. 雾、露的形成 (液化放热) E.水结冰 (凝固放热) FG.夏.冰天化衣成服水被(晒熔干(化汽吸化热吸)热)冬衣天服冰 变冻 干的(升华吸热) H.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液化放热) I.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 (凝华放热)
信息库
据初步估计,地球上水的总量大约为 1.4×109km3。但这些水中有97.5%是海水, 与我们平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只有3.5 ×107km3,占总水量的2.5%。淡水储量中占 最大份额的是冰雪水,其次是地下水。比较 容易开采利用的淡水有400多km3,仅占淡水 的10%不到、总水量的0.3%。
雨水汇入江河,流 向大海
水循环示意图
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汽化变为
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液化成小水滴,有 的 凝华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 中的小水滴液会 凝固 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
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最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 水循环 课件

水资源的保护 找一找,你身边有水资源被破坏的例子吗?
水资源污染,生灵涂炭,渔民无鱼可打, 鸟类死亡。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 199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定为“中国水周” 。
图示为国家节水标志,由 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象征节约用水是保 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 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 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 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 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 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 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第五节 水循环ຫໍສະໝຸດ 知识回顾:凝气态 液
华
升汽
化
华
化
放
放 吸
热
吸
热
热
热
固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态
1.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称为物态变化。
2.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物体的能量增加,放热物体的能量减小, 所以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一、地球上的水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水水循环
水花 生命的符号
虫 根
一盘棋
水——生命的乐章
舞
家在水中
二、珍贵的水资源、节药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1.节药用水
水为何珍贵?
地球上覆盖着大量的水,但是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2.5%大部分的水都是以深层 地下淡水,冰雪固态淡水等形式存在。比较容易开采利用的,与人类生活和生产 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只占淡水的11%、总水量的0.3%,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 水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与此同时:却存在着水资源 严重浪费和水环境严重污染情况。可见水是何其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八年级上册物理《水循环》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水循环》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一、水循环的简要阐述
(一)水循环概念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二)水循环分类
(1)分类一:大循环和小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
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
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
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
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2)分类二: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难点分析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是学习中的理解难点,主要为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
2.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目前人类主要通过对水循环中
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以改变水的空间分布);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
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