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人口》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人口知识的一次深入理解,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人口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政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掌握我国的人口政策,分析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等资料,直观展示人口增长和分布的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提升: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世界人口增长、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内容,通过板书设计,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人口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人口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2.社会(人为)原因:东部开发较早、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城镇数量多
从常住人口看,
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 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 山东省、河南省、四川 省和江苏省。
广东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江苏省 四川省
12656 10162 9872 8515 8374
我国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是 澳门特别行政区;
人口数/万人
我国众多的人口,为社会经济发展提 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但同时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 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 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交通拥堵
环境破坏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思考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
就业困难
饥饿贫困
居住条件差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A.死亡率逐年降低,劳动人口增长率提高 B.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增长率降低 C.人口出生率低,人口白然増长率出现负増长 D.文化教育发展快,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我 国 人 口 的 分 布
二、人口东多西少
人口密度如何计算?
某地区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该地区面积(平方千米)
202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7人/平方千米,约是世
资源短缺
人口众多给我国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① 丰富的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低), ② 广阔的消费市场,
③ 国防兵源充足。

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等对我
国的教育、住房、交通、医疗等的需求大,给我国资
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我国人口政策:计划生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2节《人口》知识要点及重点题型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2节《人口》知识要点及重点题型讲解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练基础 1 C 6C
2B 7B
练能力 1 D
2A
6D 7C 练素养 1 见习题
3A
3D 8B
4C
4A 9A
答案显示
5B
5D
1.“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
赤道40多圈;”这句话说明( C )
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C.我国人口数量大 D.我国经济发达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特 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 统计,我国大陆总人口 数约为13.40亿,是世界 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中考·云南]我国人口现状是( B ) A.人口基数已变小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人口素质下降
D.城市人口比重过低 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今后一 段较长的时期内,中国人口总量还将持续 增长,同时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教材改编题]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4~5题;
4.关于中国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 )
A.我国人口分布整体特点是东密西疏
B.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大于山东省
C.华北平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
D.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分布整体特点是东密西 疏;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小于山东省;华北平 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大;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密度小;
5.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人口国情的是( D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
重点题型讲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__1_3_.4_0_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不
包括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1_/_5____; 2.人口政策:我国把_计__划__生__育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人教八上地理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 课件

人教八上地理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  课件

数量直线上升
2.说说中华人民共 立以来人口增长最 慢的时期。
1949-1953最快 2000-2010最慢
图1-2-1 中国人口增长曲线
3.为什么建国后人 迅速增长?
社会安定
医疗卫生改善
寿命延长
生活水平提高
合作探究
辩论赛

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同学们以小 单位讨论学习,然后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小组可以补充或反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节
人口
学习目标
•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阅读“ 长示意图” •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情景导入
• 世界人口前十位的大国
1、中国:1,339,724,852 3、美国:312,566,000 5、巴西:190,755,799 7、尼日利亚:162,471,000 9、孟加拉国:142,319,000
人口东多西少原因
地形 气候 经济

东部
平坦
降水丰富, 工农业、 便 商业较 热量充足 发达 干旱
西部
崎岖
落后

活动
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
阅读图1.15,比较江苏和青海的人口密度。
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4亿人口
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
二、人口东多西少
晚婚五年,100年少生一代人
阅读图1.12,认识少生的作用
(1)估算在不实行计划生育条件下,2010年我国的人口 与实际人口数相比,算一算少生了多少人。
17.5亿 4.1亿 4.1亿 13.4亿
(2)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5465亿千克,教育经费

八上地理《人口》知识点+练习

八上地理《人口》知识点+练习

八上地理《人口》知识点+练习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3.40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增长速度快。

3、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人均教育经费减少、就业困难、资源短缺等。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5、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一、单选题1、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2000年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生活水平高C、出生率高D、死亡率低2、(2011·泰安)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A、人口增长速度快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3、(2017·赤峰)“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东南、西北都多D、东南、西北均匀分布4、从陆地面积和人口来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A、第二位,第三位B、第三位,第二位C、第三位,第一位D、第一位,第一位5、(2017·福建)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

图2示意1987~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1987~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迅速增长B、人口数量缓慢下降C、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D、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2011年以来,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口的是()A、提高人口综合素质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6、读四省区轮廓图,回答下面下列各小题(1)图四个省区,没有陆上疆界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四个省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区域是()A、①B、②C、③D、④7、(2017·广东)图中的我国东西不之间明暗交界线与我国_______吻合度最高。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二节 人口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第二节 人口

人口世界最多
人 口
人口增长趋势
数 量
人口众多的优劣势

计划生育国策

人 口
人口密度较大
分 布
人口东多西少
第二节
人口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
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数量变化、密度等基本状况,认识人口 问题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综合思维 了解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探索人口与 自然、人口与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关系,培养保护生态环境、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科素养 ■地理实践力
通过数据分析和调研考察等方式,学会探究人口问题,提高 地理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 通过对我国人口问题的分析并给解决措施,使学生树立正确、 科学的人口观。
5.2016年1月1日,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 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通过一段视频一起了解一下“全面 二孩”和“三孩”政策实 施的背景,请思考:这两个人口政策是基 于哪个人口问题制定的,它还属于计划生育政策吗? 答 案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 我国出现了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失调 等人口问题。为此,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决定实施 “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
2.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课本 图1.10),提出以下问题:
(1)1949年以前我国人口是怎样增长 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原 则: 方便管理,有利于社 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2)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是怎 样增长的,原因是 什么?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人口增长迅 速。原因是社会稳定, 医疗卫生水平高,生 活水平高。
总结: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 境 条件相适应,我们必须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课件
龙口市人口密度是:765人/平方千米 西藏的人口密度是:2.3人/平方千米
数据分析
中国 俄罗斯
美国 世界
面积 (万平方千米)
960 1700 930
人口 (亿)
13.4 1.5 3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
米)
143 9 27
47
中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的3倍多
一、人口的分布
读图思考
A
1、A、B、C三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2、读图概括我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1459
342
结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可以提高人均粮食产量和教育经费, 改善居民的生活和教育。
放开二孩的原因
16岁以下人口占17.7%,而世界 15岁以下人口比重平均值30%
60岁以上人口2.3亿,占16.7%, 60岁以上老人10%以上,就是人 口老龄化社会
劳动力短缺 人口老龄化
由于人口众多,坚持计划生育国策长期不变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们要坚持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社会 经济才能快速发展,祖国的明天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授课完毕, THANKS!
众多的人口,为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2 弊端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就医困难、人均教育经费少。
二、人口的增长
结论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把 计划生育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但是,由于 人口基数庞大,目前我 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
实行计划生育
国家提倡: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的形成原因。
中国地形图
中国工业城市分布图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口分布图和增长图表,引出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人口分布和增长的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原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方法。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拓展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人口分布和增长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人口地理学导论》: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是理解人口地理学的重要参考书目。
《人口问题与世界》: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的人口问题,让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人口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兴趣,尤其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口问题。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善于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来获取新知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可能会对人口增长特点及其原因、人口问题对环境、经济的影响等抽象概念难以理解。此外,他们可能对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人口问题感到困惑,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 测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测试,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测试成绩不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 作业评价:
- 认真批改: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
- 点评:教师在点评作业时,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并提出改进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人口》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属于我国人口分布地理界线是
A.天山一一阴山B.秦岭一一淮河
C.黑河一一腾冲D.昆明一一黑河
2 . 图1中,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起讫点位于境内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丁
3 . 图1中,有热带分布,且靠近海洋的省份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4 . 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达()
A.4.1亿B.5.4亿C.11.1亿D.13.4亿
5 . 图示四个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a B.b C.c D.d
6 . 该时段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医疗卫生水平进步②经济的快速发展③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7 . 图中人口地理界线(胡焕庸线),连接下列哪两个城市
①漠河
②黑河
③腾冲
④冲绳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8 .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特点,不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B.人口分布不均匀
C.人口东多西少D.人口东密西疏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9 . 上表中,甲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A.南京B.乌鲁木齐C.拉萨D.西安
10 .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区B.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11 . 根据上表,我们能够归纳出的地理结论是
A.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云南是我国汉族人口比例最小的省级行政区
D.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12 . 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
B.回族散居全国,与众多民族杂居,只在小范围内聚居
C.人口分界线是漠河——腾冲一线
D.人口东多西少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 字母A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简称分别是
A.呼和浩特、内蒙古B.乌鲁木齐、新
C.石家庄、冀D.哈尔滨、黑
14 . 关于图中B、D两条大河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都是外流河B.都有结冰期
C.夏季都形成汛期D.水能资源都丰富
15 .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

下面组合更符合字母C所在省区的是A.维吾尔族——手鼓舞B.蒙古族——摔跤
C.高山族——丰收节D.傣族——孔雀舞
16 .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A.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热带、亚热带分界线
C.人口分布分界线D.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
17 . 黑河地区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大忙了,这是因为
A.东西跨经度大B.南北跨纬度大
C.海陆差异大D.人们生活习惯差异大
18 . D河被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
A.年径流量大B.水力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D.流域内资源丰富
19 . B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主要是因为中游流经了千沟万壑的某一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该高原是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20 . 关于世界人口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人口过多,所有国家都应当控制人口增长
B.目前世界人口适宜,所有国家都不必控制人口增长
C.多数发达国家应该控制生育,多数发展中国家应该鼓励生育
D.鼓励生育还是控制生育应该根据本国的资源、环境、经济等状况确定
二、填空题
21 . 完成下列表格:在表格中填出表中各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2 . 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界线大体是从黑龙江的_________到云南的_________所划的直线。

23 .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________。

24 .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云南省腾冲与黑龙江省 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三、解答题
2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亿.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虽然可以造就更多劳动力资源,但对粮食、水资源、宜居土地的需求随之更大
材料二: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破2亿,“银发潮”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图甲)。

材料三:中国人口分布(图乙)
(1)从材料一可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________亿人。

(2)材料二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能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和________。

列举出我们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千米的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____________一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__________,以西人口__________。

(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

A.人口的大规模迁移B.计划生育政策C.人口发展规划D.自然条件的差异
26 . 读下面的中国政区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
(1)在A、B、C、D四个省区中,最早迎来日出的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所在省区是;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该省区主要少数民族是。

(填字母和名称)
(2)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
是。

(3)我国四个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是。

(4)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是一线,据此,反映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27 . 中国部分铁路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连接我国首都和最大城市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线,途中经过的直辖市是_____,它与长江交汇的城市是______。

(2)从我国的首都到珠江口东侧的特别行政区,最便捷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线,途中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是_____,它与浙赣线的交会城市是______。

(3)新疆乌鲁木齐的大批棉花需要通过铁路运输到上海加工,你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西人口分布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至少写两点)。

(2)成都的人口密度是400人以上人/平方千米,成都是___________省的省会城市。

(3)拉萨的人口密度是10—100人/平方千米,拉萨是_____________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4)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_____,人口密度是100—400人/平方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