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汇总试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汇总试题
3、简述流网的作用。
4、简述汇制流网图的一般步骤?
五、材料题
1、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5 m/d,孔隙度为0.2,沿着水流方向的两观测孔A、B间距L=1200m,其水位标高分别为Ha=5.4m,Hb=3m。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
答案要点:
由题意得:
(m/d)
2、简述饱水带特征?
3、潜水有哪些特征?
4、承压水有哪些特征?
5、简述含水层形成的必要条件
6、简述含水层与隔水层定义的相对性,并举例说明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
五、材料题
(一)潜水等水压线图
1、根据下列图1的三图分析指出(A)、(B)、(C)各河的河水与潜水的相互关系及潜水流线。
三、判断题
1、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形状对孔隙度没有影响。()
2、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3、在松散的砂层中,一般来说容水度在数值上与孔隙度相当。()
4、在连通性较好的含水层中,岩石的空隙越大,给水度越大。()
5、松散岩石中,当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后,给水度偏小。()
答案要点:
(1)龙江两岸潜水的流向见图中箭头所示。河流西部为潜水补给河流,东部为河流补给潜水。
(2) 。
(3)渗透系数 (m/d)。
(二)承压水等水压线图
1、某区域承压水的等水压线图(如下图所示),试确定:
(1)本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流向(以箭头表示);
(2)A点承压水头;
(3)B点含水层埋深;
(4)C点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承压)水位(如果在C点凿井时)。
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及情况,另外及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水文地质题库(含答案)

水文地质题库(含答案)

水文地质题库初级一、填空1、按地下水的水力性质及其埋藏条件分类,地下水可分为()、潜水、承压水。

2、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含水层特征分类,地下水可分为:()裂隙水、岩溶水。

3、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显著位移的称为()。

4、断层按受力作用性质可分为:()()()。

5、根据水流质点的运动形式,地下水运动可分为:()()()。

1、B 11、A2、A 12、B3、A 13、A4、B 14、C5、D 15、B6、B 16、B7、B 17、A8、A 18、A9、A 19、C10、B 20、A二、单选题1、水文孔观测前应进行(),将孔内岩粉、岩屑返出,孔内无沉淀。

A、洗井B、冲孔C、扩孔2、地下水产生渗流的基本条件是()A、有透水岩层,有一定的水位差B、透水岩层C、有一定的水3、稳定水位的测定,当观测中相邻()所测得的水位差不大于2mm,且无系统上升或下降趋势即为稳定水位。

A、三次 B 、四次C、二次4、钻孔孔口涌水,表明钻孔揭露了承压水头()地面的自流承压含水层A、低于 B 、高于C、等于5、在AutoCAD2000中打开已有文件时,在工具栏中单击的图标是:()A、B、C、D、6、在矢量化图形文件时,断层的颜色一般为:()A、蓝色B、红色C、黄色D、青色7、在均质完整井中抽水时,观测孔深度达到抽水主孔()即可。

A、1/2B、最大降深C、1/38、在非完整井中抽水时,观测孔深应达主孔抽水段之()。

A、中部B、2/3C、1/39、正式抽水试验一般要求取得()落程的资料。

A、三个B、二个C、五个10、抽水孔水位波动,不超过降深的()即为稳定。

A、2%B、1%C、5%11、当使用空气压缩机抽水时,主孔水位波动充许达到()。

A、20-30cmB、30-35cmC、15-20cm12、抽水试验过程中水位观测应()。

A、先疏后密B、先密后疏C、全程统一13、存储在单元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体积为()。

A、储存量B、动水量C、静储量14、允许开采量主要取决于()。

水文地质试题

水文地质试题

水文地质试题一、填空题1、矿井水文地质学所指的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

2、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岩层具有连通的空隙、隔水地质条件和足够的补给水源。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4、地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

5、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承压水。

6、最适宜承压水形成的构造形式有向斜和单斜。

7、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探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

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9、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5 Mpa/m.10、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量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

11、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头透过的能力。

其定量指标为渗透系数。

12、矿井涌水量常用观测方法有:容积法、浮标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水仓水位观测法及水泵有效功率法。

1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大气降水。

14、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1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1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17、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18、水文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19、绝对湿度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20、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21、径流是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 及答案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 及答案

水文学试卷ﻭ一、填空题(10*1)1、水文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得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因素得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得一门水利学科。

2、水文循环得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与径流。

3、水资源就是一种再生资源4、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得连线称为深泓线、5、河流某一断面得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6、河川径流得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7、特大洪水得重现期,一般要通过历史洪水调查与考证确定。

8、流城中得湖泊围垦以后,流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增大9、降水得三要素就是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

10、由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得雨量资料年数还不够长,为了能够选得足够数量得雨量样本,且各样本有具有一定得独立性,规范规定取样方法采用年多个样法。

二、判断并改错(10*2)1、在计算地下热水运动时,可以把渗透系数K当作代表岩层透水性得常数(T)渗透系数就是表征岩石透水性得重要指标,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得数量、规模及连通情况等,可在室内根据达西定律测定,与液体得性质无关.ﻭ2、自然界中得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就是通常所说得水文现象。

(T)ﻭ3、水文现象得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得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得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与日变化周期。

(F)ﻭ没有确定得周期4、水文现象得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与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得方法进行研究。

(T)ﻭ5、一次降雨形成径流得损失量就是植物截留,填洼与蒸发三部分(F)还有补充土壤缺水(入渗)6、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减少(F)增加7、重现期为一千年得洪水,其含义为大于等于这一洪水得事件正好一千年出现一次(F)大于等于这一洪水得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千年出现一次8、设计洪水就是指断面得最大洪水(F)、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得洪水9、含水层与隔水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T)10、按成因把自然界得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F)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还有一类就是沉积岩、三、名词解释(5*4)1、何谓水文统计?答:对水文学中常用得数理统计方法有时就叫水文统计法、水文统计得任务就就是研究与分析水文随机现象得统计变化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水文现象未来可能得长期变化作出在概率意义下得定量预估,以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得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期间得需要。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专门水文地质学__(1)

专门水文地质学__(1)

一、名词解释1. 水文地质物探: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查明含水介质水文地质特征的勘探2.现场踏勘:通过踏勘应对调查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交通条件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在编制设计书时能做到指导思想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使工作布置和设计符合实际条件。

3. 抽水试验:通过钻孔或水井抽水,定量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测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判断某些水文地质条件4. 单孔抽水试验:仅在一个试验孔中抽水,用以确定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概略取得含水层渗透系数。

5.多孔抽水试验:在一个主孔内抽水,在其周围设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

6.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在影响半径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钻孔同时进行的抽水试验。

7.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是模拟未来开采方案而进行的抽水试验。

8.过滤器:过滤器是指安装在钻孔中含水层(段)的一种带孔井管9.地下水动态:指表征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各种要素(如水位、泉流量、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温度及其它物理特征等)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10.地下水均衡: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地下水水量、溶质含量及热量等的补充(或流入)量与消耗(或流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11.单因素曲线图:仅反映地下水的某一要素,如地下水位动态曲线图、泉水流量动态曲线图、水的矿化度或某种离子含量动态曲线图等,单因素曲线图便于分析变化的规律。

12.综合曲线图:将地下水的所有要素或几种要素以及影响因素绘制在一张图上,综合曲线图便于分析地下水要素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13.地下水水质:指水和其中所含的物质组分所共同表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征14.地下水水质指标:表示地下水中物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衡量地下水水质的具体标准。

15细菌总数指标:指水样在相当于人体温度(37℃)下经24h培养后,每毫升水中所含各种细菌的总个数。

饮用水标准规定,此数不应超过100个。

16.总大肠杆菌数指标:若在水中发现很多大肠杆菌,则说明水已被污染。

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二、填空题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地质营力、致灾因子、生态环境因子、和信息载体。

三、问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答:(1)地下水赋存条件;(2)地下水资源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3)地下水的水质;(4)地下水动态规律;(5)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6)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文交换。

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2、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3、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4、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海陆内部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二、填空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圈层的范围,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2、太阳辐射和重力水循环是水文循环的一对驱动力,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3、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三、问答题1、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2、水循环对于保障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发展的作用:一方面:通过不断转换水质得以净化。

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

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

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第一篇:专门水文地质学填空题二、填空题1.小比例尺一般小于l:10万,比例尺根据工作任务而定,一般要求大于1:5万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划分为:普查阶段、详查阶段、勘探阶段、开采阶段3.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可分为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4.地质调查主要包括:5.地层岩性调查包括基岩调查、松散岩层调查和地层调查。

6.基岩调查主要调查基岩的7.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地质构造调查包括8.流量的测量方法堰测法有9.水文地质调查应查明10.水文地质调查必须按照先设计后施工、先测绘后勘探的程序进行。

11.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技术要求上主要有水位降深、抽水试验流量、稳定延续时间及水位和流量观测。

12.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技术要求抽水流量、选择水位观测、抽水延续时间。

13.观测孔的深度一般应达到所要观测的含水层最低水位以下2~5m,其管口应高出地面0.5~1m,孔口应设置保护装置,在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

14.岩石按力学性质可分为脆性岩石、半脆性岩石和塑性岩石三类。

15.按富水程度可将断层划分为富水断层、储水断层和无水断层,按导水性能将断层分为导水断层和阻水断层。

16.气象资料调查主要是降水量、蒸发量、气温。

17.一般要求孔深小于lOOm时,孔斜不得超过1.5度,当孔深大于lOOm时,每增加lOOm孔斜不得超过1度,并要求每50m测一次孔斜,以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8.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试验性开采抽水。

19.过滤器类型:骨架过滤器、包网过滤器、缠丝过滤器、填粒过滤器。

20.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水质、水量、水文及气象等因素。

21.一般包括四类图件:基础性图件、要素性图件、综合性图件和应用性图件。

22.地下水水质指标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指标、化学性质指标和生物性质指标。

23.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水质指标项目类别分为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填空题1.小比例尺一般小于l:10万,比例尺根据工作任务而定,一般要求大于1:5万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划分为:普查阶段、详查阶段、勘探阶段、开采阶段3.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可分为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4.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地层岩性调查、地质构造调查5.地层岩性调查包括基岩调查、松散岩层调查和地层调查。

6.基岩调查主要调查基岩的岩石类型、可溶性、层厚和层序组合。

7.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地质构造调查包括:褶皱构造调查、断层调查、裂隙调查。

8.流量的测量方法有堰测法、容量法、断面法。

堰测法有三角堰、矩形堰、梯形堰。

9. 水文地质调查应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渗流参数10.水文地质调查必须按照先设计后施工、先测绘后勘探的程序进行。

11.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技术要求上主要有水位降深、抽水试验流量、稳定延续时间及水位和流量观测。

12.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技术要求抽水流量、选择水位观测、抽水延续时间。

13.观测孔的深度一般应达到所要观测的含水层最低水位以下2~5m,其管口应高出地面0.5~1m,孔口应设置保护装置,在孔口地面应采取防渗措施。

14.岩石按力学性质可分为脆性岩石、半脆性岩石和塑性岩石三类。

15.按富水程度可将断层划分为富水断层、储水断层和无水断层,按导水性能将断层分为导水断层和阻水断层。

16.气象资料调查主要是降水量、蒸发量、气温。

17.一般要求孔深小于lOOm时,孔斜不得超过1.5度,当孔深大于lOOm时,每增加lOOm 孔斜不得超过1度,并要求每50m测一次孔斜,以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8.抽水试验主要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试验性开采抽水。

19.过滤器类型:骨架过滤器、包网过滤器、缠丝过滤器、填粒过滤器。

20.地下水动态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水质、水量、水文及气象等因素。

21.一般包括四类图件:基础性图件、要素性图件、综合性图件和应用性图件。

22.地下水水质指标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指标、化学性质指标和生物性质指标。

23.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水质指标项目类别分为感官性状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24.侵蚀方式有分解性侵蚀、结晶性侵蚀和分解结晶复合性侵蚀等25.地下水资源的特点系统性、流动性、可恢复性、可调节性26.地下水资源划分为补给量、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三类27.管井的成井工艺,包括从钻进开始直至下管、回填、洗井等多道工序。

28. 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29. 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30. 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灰岩水害31.按矿泉水的用途:可分为工业矿水,医疗矿水和饮用矿泉水。

32.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方法水量均衡法、相关外推法、开采试验法、补偿疏干法. 33地下水资源评价包括地下水水质评价和地下水水量评价。

1、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2、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3、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包括:系统性和整体性流动性循环再生性可调节性5、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灰岩水害6、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弱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中等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强含水层7、水文地质调查阶段地下水普查详查勘探开采8、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9、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10、地下水资源分类(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为: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11、矿井水灾害按突水机理划分类型有煤层顶板水害类煤层底板水害类老空、老窑水害类其他水害类12、矿井主要导水通道有导水断层岩溶陷落柱导水钻孔采动破坏形成的裂隙和岩溶塌陷1.地下水动态与均衡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紧密联系,地下水均衡是导致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原因;而地下水动态则是地下水均衡的外部表现,即动态变化的方向与幅度是由均衡的性质和数量所决定的。

2.水动力弥散系数是一个与流速及多孔介质有关的张量,具有方向性,即使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纵向水动力弥散系数与横向水动力弥散系数也不相同,水动力弥散系数包括机械弥散系数与分子弥散系数。

3.地下水中的物质组分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

4.地下水水质评价实际上是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量评价,其评价具有时效性。

同时地下水水质评价应反映出区域地下水水质的整体性特征。

成炮作用主要是由于水中易溶解的钠盐、钾盐以及油脂和悬浊物手炉水的碱度作用,发生皂化的结果。

5.分解型侵蚀是指酸性水溶滤氢氧化钙或侵蚀性碳酸溶滤碳酸钙使水泥分解破坏的作用。

6.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一般处于均衡状态;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则可能出现负均衡或正均衡状态。

7.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工程物探、水文地质试验8.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和开采孔。

9.地面物探主要包括有电阻率法、自然电场法、激发极化法、交变电磁场法、核磁共振、地震勘探和天然放射性找水法等。

10.地下水资源分类(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为: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

11.为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布置的钻孔,其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

12.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布置的勘探孔,须考虑拟采用的评价方法,当水源地主要依靠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时,主要勘探线沿着流量计算断面布置,对于傍河取水水源地,为计算河流测向补给量,必须平行与垂直河流的勘探线。

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价地下水资源时,勘探孔的布置一般呈网状形式并能控制边界的水位或流量变化。

13.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渗水试验、注水试验、连通试验等。

1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包括系统性、整体性、流动性、再生性和可调节性。

15.矿区水文地质中充水条件的水源包括有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窖水四种类型。

16.矿区主要的充水通道有构造断裂带、岩溶塌陷与“天窗”、岩溶陷落柱、采空区上方冒裂带、隔水底板与突水通道及封闭不良或未封闭钻孔六种类型。

17.节水型社会经济体系的建立主要通过节水型的产业结构、种植结构、技术结构、居民点和工业电结构与空间结构等来实现,它由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工业生产体系和城乡节水型的居民生活体系等组成。

18.工业节水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方面,降低工业产品单位产量或单位产值的耗水量,从而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

19.钠盐对作物危害以Na2C03最强,NaCl次之,Na2S04又次之20. 在评价灌溉用水的水质时,必须要考虑水的含盐量和盐类成分两个方面21.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更丰富,除了常规供水水质问题,还要求对水环境质量做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以及影响评价,阐明自然水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的程度如何,污染区的分布状况以及造成污染的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13、根据H·A·普洛特尼科夫的地下水储量分类,可将地下水分为动储量、静储量、调节储量和开采储量。

14、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通常由水文地质图件和文字报告组成。

(P67)15、水文地质图件一般包括基础性图件、综合性或专门性图件、单项地下水特性图件和应用性图件。

(P67)16、地下水开采补给量由来自地表水、降水入渗、相邻含水层越流、侧向流入及人工增加的补给增量。

(P10)17、允许开采量由开采补给增量、减少的天然排泄量及储存量的变化量三部分组成。

(P13地下水系统在水力方面主要有储存、传输、延时和平滑功能。

(P16)6)地下水资源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准备工作、野外工作、室内资料整理三个阶段。

(P19)7)地下水资源地面调查观测项目包括地下水露头调查、水文气象调查、植被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

(P21)8)锅炉用水不良的化学作用包括成垢作用、起泡作用和腐蚀作用。

(P97)9)地下水侵蚀作用的方式主要有分解性侵蚀、结晶性侵蚀和分解结晶复合型侵蚀。

(P97)10)农田灌溉水平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水质标准法、钠吸附比值法、灌溉系数法和盐碱度法。

11)矿泉水按用途可分为工业矿泉水、医疗矿泉水和饮用矿泉水三种类型。

12)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包括环境现状、污染源、污染现状(水质现状)和水资源量调查。

14)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数值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和边界元法。

15)地下水资源评价的解析法包括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选择计算公式、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和计算与评价四个步骤。

16)地下水评价原则有可持续利用原则、“三水”相互转化,统一评价原则和“以丰补欠”合理调控原则。

17)地下水取水建筑物一般分为垂直和水平两种类型。

18)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包括地下水库开发模式、河流近岸开发模式、井渠结合模式、井灌井排模式、排供结合模式和引泉模式。

19)矿山环境整治按工作性质包括社会与文化性整治、农业性整治、林业性与景观整治。

20)我国的地热带主要有环太平洋地热带和藏滇地热带。

21)地热资源勘探一般分为地热资源调查、预可行性勘探、可行性勘探和开发研究四个阶段。

22)地下水地理信息系统分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人员和组织结构。

23)地下水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地下水资源环境空间数据的输入和编辑、存储与管理、操作和分析、显示与输出。

24)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主要研究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等问题。

25)充水矿床以其主要含水层的储水空间特征可分为孔隙、裂隙、岩溶三种类型。

26)矿床充水的基本条件包括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

27)当采矿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后,原岩应力平衡收到破坏,采空区顶板在集中应力的作用下,岩层破裂冒落,在采空区上方依次产生无规则冒落带、导水裂隙带和整体移动带,并在地面形成沉陷。

28)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有:气候型、蒸发型、人工开采型、径流型、水文型、灌溉型、冻结型、越流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