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某公园概念性规划说明书_secret

合集下载

公园设计说明200字

公园设计说明200字

公园设计说明介绍本文档旨在向读者详细介绍公园设计的相关内容。

公园作为城市中的休闲娱乐场所,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个美丽、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园是十分重要的。

设计原则在公园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被遵循:1.可持续性:公园设计要考虑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充分利用自然水源和阳光。

2.可访问性:公园应该为所有人提供便利的进入方式,包括残障人士和老年人。

3.多功能性:公园需要提供各种不同的设施和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自然环境保护:公园设计应该积极保护和促进自然环境,包括植被、动物和水体。

设计要点以下是一些公园设计的关键要点:1. 空间规划在公园设计中,合理的空间规划非常重要。

需要确定公园的主要区域和功能区域,并考虑到人流量和通行路线的规划。

公园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各种活动,例如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休闲区等。

2. 植被与景观公园的植被和景观设计是公园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选择植物,同时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求,例如阳光、水分和土壤。

景观设计要注重色彩搭配和景观元素的布局,以创造出美丽和舒适的环境。

3. 设施和设备公园应该提供各种不同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儿童游乐设备、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和公共卫生间等。

这些设施应该经过精心选择和合理布局,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4. 交通和停车公园的交通和停车问题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合理规划公园周边的交通设施,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等。

公园应该为不同的交通方式提供便利,以鼓励人们使用可持续的出行方式。

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成功的公园设计案例: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公园,面积约为100英亩。

该公园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并融入了自然环境,包括湖泊、花园和森林。

该公园区域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儿童游乐区、户外运动场、休闲座椅和露天剧场等。

植被和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季节变化和植物需求,创造出美丽和宜人的环境。

主题公园概念规划设计任务书

主题公园概念规划设计任务书

某某禅修主题公园概念规划设计任务书目录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区位 (1)1.2宗地概况 (1)1.3用地性质 (2)2 项目定位 (3)2.1主题定位 (3)2.2形象定位 (3)2.3建筑风格 (4)3 规划设计要求 (4)3.1技术经济指标 (4)3.2规划布局要求 (4)4 设计成果要求 (6)4.1图纸要求 (6)4.2进度要求 (2)4.3其他要求 (2)1 项目概况1.1项目区位宗地位于原**境内,行政隶属于**,距离高邮市区25公里,距离天长市区30公里,距离扬州市区32公里,距离南京市六合区50公里,距离京沪高速29公里,距离新扬高速12公里,距离高邮湖8公里,如图1-1所示。

图1-1 宗地地理区位图1.2宗地概况1.2.1宗地四至及辐射研究范围宗地北至林场边界,南至未名路,东至扬菱公路,西至通山路,占地约3400亩。

其中核心区北至北茶路茶园边界,南至帝尧广场外围河道边界,东西环绕连山路,占地约1200亩,辐射研究区约2200亩,如图1-2所示。

天长市南京市扬州市高邮市京 沪 高 速新 扬 高速如图1-2 宗地四至及辐射研究范围图1.2.2宗地自身状况海拔99米,被称为“淮南众山之母”、“淮南第一山”。

但近代由于开山采石致使山体破坏,海拔仅有49米且中部凹陷汇水成湖,高程落差最大处为27米,水深12米,为死水、水质较好。

现状山体植被葱郁,多为构树等野生植物。

宗地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103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7%,无霜期为217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无霜期长。

1.3用地性质宗地主要为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水田、茶园和林地,原有村庄已基本完成搬迁。

核心区(地块1以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为主),辐射研究区(地块2、3、4)以林地和水田为主,地块面积见表1-1。

表1-1用地面积统计表地块编号 地块1 地块2 地块3 地块4 占地(亩) 1221695941570合计(亩)3400另,具体台账详见附件3。

[常州]某公园概念性规划说明书_secret

[常州]某公园概念性规划说明书_secret

常州XX公园概念性规划一、现状概述1.1沿革据史料记载,常武地区在春秋时期称延陵,相传为吴公子季札的封邑,汉代改为毗陵,该城即汉毗陵城,由此可知,在春秋至西汉,该城一直是常武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中心。

1.2 区位该城遗址位于武进市区该城村(属湖塘镇),东南滨太湖,西临隔湖,距常州市7公里,是目前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春秋地面城池遗址。

1998年,该城以其独特的形制,珍贵的文物,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 形制该城为三城三河形制,城墙分为三重,均系堆土筑成,高约3米。

子城(王城)位于城内中部偏北,周长500米,近方形,地势较高;内城(里城)近似方形,地势渐低,周长约1500米;外城为不规则圆形,城周长近2500米。

该城东西长850米,南北长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

据记载,尚有一道外城廓,周长约3500米,正与《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相符。

现三城均有一入口,外城入口朝西北,内城入口朝西南,子城入口为正南向。

三层护城河形制完好(子城河曾一度湮没为农田,现已恢复),最宽处达60米,一般宽为50米。

该城内外土墩连片,高低错落,外城内有4处,城外周边有75处,经调查和发掘,均系古代墓葬,是该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该城外城以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有较大面积的经济果林和葡萄园,在新辟的游览道路两侧植有部分行道树。

区内有该城博物馆一座(一层院落民居式)、该城山庄(二层酒家)、厕所若干处。

二、概念性规划的定位2.1 性质本次规划为概念性规划,突出规划的理念性、大纲性,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和探索性。

2.2目标确定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通过对于该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以强化吴文化的感情记忆,从而确立历史的情感价值,为后续的规划、设计、项目导入及建设实施提供指导。

2.3内容提出该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框架,提出建设控制建议。

2.4流程2.4.1资料收集及研究2.4.2相关专业专题研究2.4.3提出总体框架2.4.4专家及民众意见反馈2.4.5调整总体框架及对策2.4.6提交规划成果三、规划依据1988年该城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作了一系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策划,在武进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有关于该城遗址的专门章节。

公园设计说明

公园设计说明

公园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提升城市品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设计的公园位于_____市_____区,周边有多个住宅小区和商业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

二、设计目标1、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群需求。

2、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舒适的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和形象。

3、加强公园与周边社区的互动和融合,促进社区的发展和活力。

三、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设置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和设施,提供便捷的交通和服务。

2、生态优先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营造丰富的植物群落和生态景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3、文化传承挖掘和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通过景观元素和活动形式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4、可持续发展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合理规划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确保公园的长期运营和发展。

四、总体布局公园总面积约_____平方米,整体呈不规则形状。

根据功能和景观特色,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入口广场区位于公园的主入口,设置有标志性的景观雕塑和花坛,引导游客进入公园。

广场周边设置有停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和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2、休闲活动区包括草坪、花坛、休息座椅等,供游客休息、晒太阳、野餐等。

3、儿童游乐区配备了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地面采用柔软的材料,确保儿童的安全。

4、健身运动区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等,满足居民的运动需求。

5、景观湖区中心区域是一个人工湖,湖水清澈,周边种植了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景观树木,设置了亲水平台和游船码头,让游客能够亲近自然,欣赏美景。

6、文化展示区通过景观小品、雕塑、壁画等形式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7、生态保护区保留了部分原始的植被和地形,设置了生态步道和观察点,让游客了解生态知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公园景区规划设计说明

公园景区规划设计说明

公园景区规划设计说明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对公园景区规划设计的详细说明。

公园景区是城市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区域。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打造一个舒适、安全、绿色的公园景区。

本文档将包括景区规划的背景和目标、设计原则、景区功能区划、景观元素选择及设施设置等方面的内容。

2. 背景和目标公园景区规划设计的背景是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休闲娱乐和自然环境的需求。

通过规划和设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面积适宜、景色宜人、设施完善的公园景区,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同时保护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 设计原则在公园景区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 人性化原则:关注用户需求,提供舒适、方便、安全的环境,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人性化原则:关注用户需求,提供舒适、方便、安全的环境,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 生态原则:保护自然环境,注重景观的自然性和可持续性,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态原则:保护自然环境,注重景观的自然性和可持续性,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 多元化原则:提供丰富多样的景观元素和活动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打造一个适宜各年龄层次的公园景区。

多元化原则:提供丰富多样的景观元素和活动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打造一个适宜各年龄层次的公园景区。

- 可持续原则:注重景区规划的长期发展,考虑资源利用、能源节约等可持续性因素。

可持续原则:注重景区规划的长期发展,考虑资源利用、能源节约等可持续性因素。

4. 景区功能区划公园景区的功能区划包括景观区、活动区、服务设施区等。

- 景观区:通过植被、水体、地形等景观元素的设计,提供美丽宜人的环境,为游客提供观赏和放松的场所。

景观区:通过植被、水体、地形等景观元素的设计,提供美丽宜人的环境,为游客提供观赏和放松的场所。

- 活动区:设立各类活动设施,如儿童游乐区、运动场地、休闲步道等,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项目。

主题公园概念规划设计任务书

主题公园概念规划设计任务书

某某禅修主题公园
概念规划设计任务书目录
1项目概况 (1)
1・1项目区位 (1)
1・2宗地概况 (1)
1・3用地性质 (2)
2项目定位 (3)
2.1主题定位 (3)
2.2形象定位 (3)
2.3建筑风格 (4)
3规划设计要求 (4)
3・1技术经济指标 (4)
3・2规划布局要求 (4)
4设计成果要求 (6)
4.1图纸要求 (6)
4.2进度要求 (2)
4.3其他要求 (2)
1项目概况
1・1项目区位
宗地位于原**境内,行政隶属于**,距离高邮市区25公里,距离天长市区30公里,距 离扬州市区32公里,距离南京市六合区50公里,距离京沪高速29公里,距离新扬高速12 公里,距离高邮湖8公里,如图1・1所示。

1.2宗地概况1・2・1宗地四至及辐射研究范围
XS# 天长市 市 咼
0 山I 扬 □a 冏 0
扬州市 南京市

1-1宗地地理区位图
宗地北至林场边界,南至未名路,东至扬菱公路,西至通山路,占地约3400亩其中核心区北至北茶路茶园边界,南至帝尧广场外围河道边界,东西环绕连LLl路,占地约1200亩,辐射研究区约2200亩,如图1-2所示。

常州市郊野公园规划研究

常州市郊野公园规划研究

2024年第7期现代园艺表1郊野公园与其他类型公园的比较城市内部较小人工景观改善环境、日常休闲、科普教育城镇居民建设用地郊野公园类型地理位置公园规模资源类型服务用途服务对象用地情况国家公园建设用地周边及各地游客、科研人员资源保护、科教娱乐、考察研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较大城市远郊农田、湖泊、湿地、林地、园地、村庄等市民、游客自然保护、休闲游憩、繁荣地方经济、度假疗养、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控制城市扩张自然景观、乡村景观、人文景观比城市公园大城郊结合部城市公园常州市郊野公园规划研究钱婵英,李继光(常州市规划设计院,江苏常州213000)摘要:郊野公园是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同时为市民提供休闲生活的新尝试。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景观特征、功能承载能力和服务设施,郊野公园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

本研究评估了常州郊野公园发展的需求和机遇,分析其建设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郊野公园;;规划策略;可持续发展园、科普性的专题公园和皇宫离宫别苑。

香港郊野公园是为了保护城市外围的绿地,并且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作为康乐及保育用途的公园。

有学者认为郊野公园位于城市的郊区,具有特殊的生态价值,防止城市无序蔓延,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环境。

2.1.2郊野公园与相关绿地的比较。

郊野公园在城市中的区位、服务的功能、服务对象等内容,与城市其他公园都有所不同,详见表1。

1绪论1.1选题缘由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常州市郊区与我国大部分城市一样都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景观生态问题,即外围自然绿地与主要城市公园绿地之间缺乏良好的连续性,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区域景观并没有成为网络的有机要素,特别是在城郊结合部,绿色空间之间的连接比较差,自然景观生态没有得到良好的尊重。

在城市化建设问题日益重要的今天,郊野公园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保护生态绿地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

因此,在对常州市城郊结合部的现有资源进行调研分析、评估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常州市建设郊野公园的可行性、规划目标、空间区划,建设类型和建设要求。

一号地块项目概念性总体规划

一号地块项目概念性总体规划
咨询顾问 Consultant
助理规划师 Planner Trainee
助理规划师 Planner Trainee
Contents 目录
序言
Preface 苗圃规划路径与关键问题 Key Issues 战略研究 Strategy Analysis
项目定位
Project Position 品牌展示 Brand Exhibition 生产导向 Production Orientation 精品培育 Excellent Variety Cultivation 产业复合 Industrial Complex
1.To initiate and lead the upgrade of planting nursery industry: the project is expected to establish a nursery product standard, and a scientific, safe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standard that meet the market demands. The standards will be the force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o achieve the upgrade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lanting industry.
2.To optimize the stock market platform: the project fully understands the market atmosphere, and will solve the aimlessness and disorder of existing nursery production. Also, as the medium of trading between the clients and suppliers, the design of the nursery will create an integrative sales platfor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XX公园概念性规划一、现状概述1.1沿革据史料记载,常武地区在春秋时期称延陵,相传为吴公子季札的封邑,汉代改为毗陵,该城即汉毗陵城,由此可知,在春秋至西汉,该城一直是常武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中心。

1.2 区位该城遗址位于武进市区该城村(属湖塘镇),东南滨太湖,西临隔湖,距常州市7公里,是目前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春秋地面城池遗址。

1998年,该城以其独特的形制,珍贵的文物,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 形制该城为三城三河形制,城墙分为三重,均系堆土筑成,高约3米。

子城(王城)位于城内中部偏北,周长500米,近方形,地势较高;内城(里城)近似方形,地势渐低,周长约1500米;外城为不规则圆形,城周长近2500米。

该城东西长850米,南北长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

据记载,尚有一道外城廓,周长约3500米,正与《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相符。

现三城均有一入口,外城入口朝西北,内城入口朝西南,子城入口为正南向。

三层护城河形制完好(子城河曾一度湮没为农田,现已恢复),最宽处达60米,一般宽为50米。

该城内外土墩连片,高低错落,外城内有4处,城外周边有75处,经调查和发掘,均系古代墓葬,是该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该城外城以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静,有较大面积的经济果林和葡萄园,在新辟的游览道路两侧植有部分行道树。

区内有该城博物馆一座(一层院落民居式)、该城山庄(二层酒家)、厕所若干处。

二、概念性规划的定位2.1 性质本次规划为概念性规划,突出规划的理念性、大纲性,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和探索性。

2.2目标确定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通过对于该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以强化吴文化的感情记忆,从而确立历史的情感价值,为后续的规划、设计、项目导入及建设实施提供指导。

2.3内容提出该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框架,提出建设控制建议。

2.4流程2.4.1资料收集及研究2.4.2相关专业专题研究2.4.3提出总体框架2.4.4专家及民众意见反馈2.4.5调整总体框架及对策2.4.6提交规划成果三、规划依据1988年该城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作了一系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规划和策划,在武进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也有关于该城遗址的专门章节。

前期所作的各项工作是本次规划的重要依据与参考。

3.1 武进市城市总体规划3.2 春秋该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3.3 统计年鉴(1997年-2000年)3.4 武进地方志3.5 相关历史及人文资料四、价值剖析及定位4.1 历史人文价值4.1.1文化归属当代文化的特点是趋向世界性和多元化。

人们日益崇尚个性、民族性和地方性。

因为文化的世界性产生于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性,而文化的个性化和地方性是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个性化的追求扩充和丰富了文化的多元化。

现代人的文化和精神的内心世界相对于所生活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世界显得十分孱弱。

因此,需要从我们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汲取营养。

从历史的科学性角度看,该城遗址以及其出土文物之于吴文化而言只是片断的历史事实记录,是不够完整的,而对于非科学性的感情记忆而言(例如各种民间传说、神话等)则具有较高的情感价值。

该城虽然没有遗留的古建筑或构筑物,其他遗迹也很少,但是,对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几道土城和护城河、几处古冢,已足以引之悠然思古、感怀万千。

遗址保护利用的主要目的不是在于物质性地复原某些古迹,而在于使遗址、遗迹所反映的某些文化和文明能够在当代人群的情感中有所忆及和认识。

从上述意义看,该城遗址可以确定为春秋时期吴文化的重要标志。

4.1.2情感归属怀旧,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复杂情感。

高科技发展带来的电子化、信息化逐渐淡漠着人性化、人情味,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紧张忙碌使宁静悠闲成为奢侈品,城市中混凝土、镜面玻璃、不锈钢平整光滑的表面使人们疏远了天然材质的色泽与质感,流水线大生产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传统手工作坊荡涤无存。

可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依然对逝去的岁月留恋不已,期望寻找久逝的梦,这就是怀旧。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旧城区改造,道路拓展,人们聊以寄情怀旧的场所却日渐稀缺。

该城遗址公园的保护与建设对此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时光的差异性和古今文化的对比性所产生的美是具有震撼性的。

我们应该让演绎着古老故事的历史积淀步入现代人群的休闲生活,使人们在对过去的反思中更好地找寻未来的生存之路、精神之路和发展之路。

4.1.3考古发现该城的城建形制以及该城出土的各种类型的文物是史学界研究先秦史、吴文化的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并且具有进一步发掘探研的价值。

4.1.4建筑形制干阑建筑、高台建筑是先秦以及更早期时期的主要建筑形式,而当时南方的主要建筑形式是干阑式建筑。

原始干阑建筑遗址在南方已有多处发掘,浙江吴兴钱漾山遗址、江苏丹阳香草河遗址、江苏吴兴梅堰遗址等,皆为新石器时代的干阑基址。

4.1.5城建形制该城之三城三河形制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春秋时期地面城池遗址。

4.2 生态价值4.2.1植物栽培史通过对地方植物引种栽培史的研究,可以揭示在先秦时期,吴地对植物的引种栽培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4.2.2原有植被的生态意义针对目前城市的发展,在该城遗址公园设法恢复原有植被群落体系,是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的。

4.3 旅游功能4.3.1古代游憩在该城遗址公园适当导入中国古代游憩项目,以显现我国传统游憩文化的发展。

4.3.2旅游大气候重视和发展旅游业正成为世界性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参与性、文化性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方向。

该城遗址公园的建设将提高常武地区旅游业的文化层次,并使本地区产生长远的竞争优势。

4.4 其他价值4.4.1科普教育该城遗址公园丰富的人文资源是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物质保障。

4.4.2社会认同与心理归属感由于遗址公园文化价值的确定,从而导致社会对该地区文化产生普遍认同,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当地民众亦由此产生较深厚的心理归属感和自豪感,加强地域凝聚力,对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4.4.3文化推动该城遗址公园的建设以及相应的宣传,将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带动地方文化向深层次发展。

五、对策体系基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制定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关注出现的新的考古发现等情况,以便对规划及建设行为进行及时的反馈调整。

5.1 总体对策在划定核心保护区与可适度建设区的基础上,于后续的深化规划中提出各区保护利用措施,制定相应管理条例。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内的道路网水网进行调整,以尽量恢复或保持其历史原真性。

5.2 保护的核心内容和实体5.2.1城建形制城建形制是本遗址公园最具价值之所在,也是遗址公园存在的根本,应采取绝对保护措施,对已发生的不当改动应予以恢复。

5.2.2文物及遗迹文物及遗迹是显现遗址公园文化内涵的证据之所在,应重点予以保护。

5.3开发利用的弹性对策体系在可供适度开发利用区域,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发现新的文物或遗迹,应及时保护,并对建设行为作相应调整,甚至予以中止。

六、保护纲要6.1 保护原则6.1.1建设可逆性原则在保护区内进行的建设活动应当是可逆的,当建设与保护发生冲突时,建设应停止并将基地予以恢复,保持原有的风貌。

6.1.2核心保护区建设应杜绝不同时代信息的混淆核心区中必要的游览设施(例如游步道、指路牌等)材质应当融于环境,形式应当有统一的标识性,尤其注意避免产生“假古董”,应当与文物古迹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保持差异性。

6.2 保护框架6.2.1水域保护主要注重水源地、水质的保护和以及水网肌理的保持。

由于太湖流域的平原性特色,河流经常有倒灌现象,需要同时对于上下游的污染进行治理。

水网肌理是该城形制的重要特色,目前由于一些不当的建设和开垦,有些河流已经淤积堵塞,破坏了该城周边水网的原有形式,应当以尊重历史的态度对水网肌理予以恢复和保持。

6.2.2路网调整现有城市道路和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干道皆离核心保护区过近,对水系肌理造成破坏,建设难以控制,影响核心区的景观视觉效果和审美心理效果。

因此在对城市总体规划无原则性变更的前提下,建议对路网作相应调整。

北面城市总体规划从何家桥通往该城新村的干道建议北移至该城新村以北至市烈士陵园,并降低道路级别;南面延政中路往西延伸段建议从浜上起南移至习庄止。

由于调整的皆是尚未修建的规划道路,对周边用地影响较小,并且对主干道的走向不产生影响。

6.2.3城墙形制保护采用木桩固堤法,防止城墙土层流失,木桩应夯入水平面以下,以免产生视觉信息误导。

该城城墙是堆土而成,因此极易遭受雨水冲刷,造成土层流失。

目前国内已有文物保护学者研制成了对于土质文物古迹加以保护的方法,建议专门拨款采用类似方法对该城之堆土城墙加以保护。

6.2.4文物保护保护出土文物的原真性。

对于体量较大、有特殊含义的文物不应轻易移动其位置,而是就地发现,就地保护。

6.2.5生态保育在核心区清理易混淆历史信息的近、现代引种树种,栽植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意义的植物品种,使遗址公园拥有相对正确的绿色生态背景。

6.2.6文化培育遗址公园的营建需强调吴文化的特色,可设立吴文化的研究机构,提高该城在吴文化地域的影响力。

在遗址公园导入的各类项目亦应充分考虑其文化意义,使项目与公园主题相辅相成。

七、发展规划7.1 旅游开发建议7.1.1近期①市场定位建设成为周边民众周末和节假日的首选休闲场所。

②盈利取向综合服务区提供大众休闲、餐饮娱乐、游览观光、纪念品销售等消费。

7.1.2远期①市场定位培育成为具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与太湖流域的其他旅游点共同构成国际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环节。

②盈利取向在巩固前期盈利模式的基础上,以地域独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带动国际旅游消费和文化消费。

7.2 开发控制规划7.2.1土地利用规划该城遗址公园占地约290公顷,共有四种用地构成,即遗址保护区、综合服务管理区、自来水厂市政用地和水厂外围防护绿地。

1、遗址保护区遗址保护区占地约260公顷,分为一类区和二类区。

一类区为文物古迹核心保护用地,占地约65公顷。

该区界限参照1996年划定的“古该城一级保护范围红线图”。

该区禁止一切永久性的建设,力求忠实地反映遗址地的历史原真性,对区内已有的不当建设予以拆除,需展现古墓重点地点及周边环境的静寂、空灵的自然景象,是一处可与古代文明交流的历史空间,令游者体会心灵的安宁。

该区修建步行游览道,限制游人数量和行进线路,以防止游人不当的游览行为对文物造成损毁。

需对现有绿化进行整治,剔除非乡土树种,清理杂草灌木,选用具悠久历史的栽培品种进行绿化。

清除几座“墩”的杂树,敷设地被,突出“墩”的形态和周边的关系。

二类区为缓冲区,分为A区和B区;A区位于核心区外围150米至200米的范围内,规划为开敞景观区,以开阔的草坪、缓坡、河流景观为主,允许游人在草坪上自由漫步,观赏该城的外城墙和水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