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辊压力

合集下载

浅谈胶印机着墨辊的速度设计与压力调节

浅谈胶印机着墨辊的速度设计与压力调节

的产 品厚薄不均 ,气囊 口还有少 许 漏气 ,于是再把橡胶层和气囊 口各
成刚虎 娄卫清 刘 国栋
加厚几微米 ,做 …样 品。上机试 用
后,该样 品可以正常使用5天 ,这 使
胶 印机 _l 一般 有3~5根着 翠 转 动 , 那 么 必 然 会 引 起 弹 性 滑
我们信心倍增。
辊,其作用是将经 ‘系列翠辊打匀的 移 、相对速 差和 磨损现象。弹性滑
后多 次调整硫化胶 的配方 ,可以把
在着下列两种不 同的相对速度关系。
气囊做得更好 。
如粜着墨辊 的线 速度 小于版滚
通过技术攻关 ,我们只用1 000
筒 的线速度 ,必然 导致接触 点处存
多元 钱 就 解 决 了 原 本需 要 8 000多元
在相对摩擦运 动, 方面加剧 印版
才能解决的问题。虽然 白行制作的气
着 墨 辊 是 软 辊 ,而 且靠 摩 擦 积在版滚筒表 ,影 响油攀 的有 效
54 【设 备 材 料 】
维普资讯
PRlNTlNG FlELD 2006.1 0 N0.247
琨的速 度 设 计 与压 力 调 节
转移和图文的阶调再现与清晰度 。所
着 墨辊夹在 下串墨辊和 印版滚
轻 ),则着 墨辊 的表面速 度 就大 于 动 。为弥补 弹性滑动 引起 的速度 损 筒之 间 ,其运动速度 的获得 与下 串 版滚筒 ,纸毛 自然逆翠流而流动 。 失,必须使下 串墨辊线速 度高于着 墨辊和印版滚筒 均有关系 ,其实际
但是,考虑实际 的控制过程 ,操 作 墨辊 线速度 。否则 ,难 以保证着 墨 的运动速度主要 取决于彼此之 间的
胆 。考虑到胶胆的寿命 问题 ,我们 列规律 ,着墨辊属 f软辊,足被动 力 ,下 串墨 辊 的 磨损 则会 引 起 表

海德堡墨辊更换标准

海德堡墨辊更换标准

海德堡墨辊更换标准
海德堡印刷机的墨辊更换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墨辊尺寸:海德堡印刷机墨辊的尺寸根据不同的机型和印刷需求有所不同。

常见的墨辊直径尺寸包括71mm、73mm、69mm、78mm等。

在更换墨辊时,应根据印刷机的型号和
印刷要求选择合适的墨辊直径。

2. 墨辊材质:海德堡印刷机墨辊通常采用高强度、耐磨的材质制成,如聚氨酯、硅胶等。

在更换墨辊时,应选择与原厂墨辊相同或兼容的材质,以确保印刷效果和设备运行稳定。

3. 墨辊长度:墨辊的长度应与印刷机的幅面相匹配。

在更换墨辊时,要确保新墨辊的长度与原墨辊相同,以保证印刷质量。

4. 墨辊接口:海德堡印刷机墨辊通常采用特殊的接口设计,以确保与印刷机的匹配。

在更换墨辊时,应注意选择与原墨辊接口兼容的新墨辊,以确保印刷机正常工作。

5. 墨辊压力:墨辊的压力对于印刷质量至关重要。

在更换墨辊时,应根据印刷机的型号和印刷需求调整墨辊的压力,以确保印刷效果和设备运行稳定。

6. 墨辊安装:在更换墨辊时,应按照印刷机的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墨辊安装正确、牢固。

7. 墨辊调节:更换墨辊后,需要对墨辊进行调节,以保证印刷效果和设备运行正常。

调节内容包括墨辊与印版的压力、墨辊与墨槽的压力、水辊与印版的压力等。

总之,在更换海德堡印刷机的墨辊时,应根据印刷机的型号、印刷需求和墨辊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墨辊,并确保安装和调节正确。

这样可以确保印刷质量、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并延长墨辊的使用寿命。

墨辊对版面压力太小,导致掉版对策

墨辊对版面压力太小,导致掉版对策

墨辊对版面压力太小,导致掉版对策
针对墨辊对版面压力太小导致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调整印刷机的墨辊压力: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通过调整印刷机上的墨辊压力调节装置来增加墨辊对版面的压力,确保墨色能够均匀覆盖在版面上。

2. 更换适合的墨辊材质:如果墨辊材质过于软弱或老化,可以考虑更换新的墨辊,选择适合的材质和硬度,以提供足够的压力。

3. 检查墨辊的磨损程度:墨辊如果存在严重的磨损,也会导致压力不足。

可以定期检查墨辊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磨损严重的墨辊。

4. 加强对墨辊的保养:定期清洗墨辊,保持其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避免灰尘等污物附着。

同时,根据生产情况,定期给墨辊加油润滑,保持其运转顺畅。

5. 考虑使用辅助器具:如果调整墨辊压力不够有效,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器具,如分布在墨辊上的补偿垫片,以增加压力点,提高对版面的均匀压力。

以上是常见的墨辊对版面压力太小导致掉版的对策,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执行时,需要注意保持合理的墨辊压力,以确保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8水墨辊拆装与压力调节

8水墨辊拆装与压力调节

匀墨部分
▪ 匀墨辊:胶辊,摩擦传动,周向匀墨作用。 ▪ 串墨辊:金属辊,齿轮转动,轴向串动,
轴向打匀油墨。一般有4根串墨辊。 ▪ 重辊:金属辊,摩擦传动,增加墨辊间压
力。
着墨部分
▪ 一般有4根,直径一般不等 。
着墨辊压力调节
调节方法
钢片法
▪ 用0.3mm的专用钢片插进两墨辊中间后并 拔出,感觉阻力大小适当即可。测试区域 应选左中右三点,如果测量印版与墨辊的 压力还应选印版两侧及版尾非印刷处进行, 以免损坏印版。此法简单方便,墨辊不用 上墨,但测量精度因人而异,不好控制。 操作视频
供墨部分
▪ 墨斗片:分为整体式与分段式。整体式指墨斗片 为一整块的形式。分段式指墨斗片由许多小片 (墨区)组成,各片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单 独调节,现代胶印机的主要形式。
▪ 墨斗辊:分为间隙转动式与连续转动式。 ▪ 传墨辊:分为摆动供墨式与连续供墨式。摆动传
墨是指传墨辊摆动一次传送一次油墨。连续供墨 是指传墨辊连续转动,不停地传送油墨,常用于 高速胶印机上。
酒精润版液。
间歇式润湿装置
▪ 水斗辊:镀铬辊,间歇转动或连续转动。 ▪ 传水辊:传水时摆动,胶辊,包有水绒套。 ▪ 串水辊:主动辊,串动,金属辊。 ▪ 着水辊:胶辊,包有水绒套,摩擦传动。
着水辊压力调节
▪ 调节方法与墨辊压力调节相同。 ▪ 调节要求:着水辊与串水辊压力,先调、
小些。着水辊与印版压力,后调、大些。 上着水辊压力小于下着水辊压力。 ▪ 操作视频 ▪ Nhomakorabea 调节顺序
▪ 一般要先调串墨辊与着墨辊间压力,后调 着墨辊与印版间压力。
调节大小
▪ 串墨辊与着墨辊间压力小些,印版与着墨 辊间压力大些。主着墨辊要重些,收墨辊 要轻些。

浅谈水墨路系统辊间压力与印品墨色不匀的关系

浅谈水墨路系统辊间压力与印品墨色不匀的关系

色 不 匀 问 题 的 出 现 ,但 仍 可 以最 大 程 度 地 减 少 该 类情 况 的发 生 ,或 者 说 即 使 出现 该 类 问 题 ,但 其 差 异 在 人 眼 能
容 忍范围之内 。 以 海 德 堡 cD1 2型 机 为 例 , 谈 谈 墨 路 系 统 辊 间 0
压 力 与 墨 色 均 匀 的 关 系 。 该 款 机 型 印 版 滚 筒 直 径 为
的 发 生 。而 且 该 类机 型 的 概 念 机 型 也 已 问 世 ,如 图 一 所

传统 的 油墨单 元 文 Nhomakorabea/
新 型油墨单 元 ( 只有一 根着 墨辊 )
图 一
杨 森
但 问题 是 现 在 绝 大 多 数 的 印 刷 厂 家 使 用 的 都 是 传 统 印 刷 油 墨 单 元 的 机 器 ,不 可 能仅 仅 因 为 这 个 原 因就 把 已 有 机 器 淘 汰 吧 。 那 么 针 对 传 统 型 墨 路 系 统 的印 刷 机 ,我 们 又该 怎 么 样 来 解 决 这 个 问题 呢 ? 使 用传 统 油 墨 单 元 的 印 刷 机 虽 不 能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墨
传 递 的 基 本 原 则 是 “ 面 分 一 半 ”,即 上 一 个 墨 辊 要 把 见 约 一 半 的油 墨传 递 给 下 一 个 墨 辊 ,但 这 只 是个 约 数 ,具
体 到 实 际 的 油 墨转 移 量 则 与 辊 间 压 力 有 很 大 关 系 ;在 正 常 的 辊 间 压 力范 围 内 ,辊 间 压 力 越 大 ,相 对 而 言 越 有 利 于 油 墨 转 移 。这 里 我 们 举 个 例 子 。如 图 二所 示 :带 墨 辊 B 与 传 墨 辊 9之 间辊 间 压 力 偏 大 些 ,则 带 墨辊 B 转 移 给 传 墨 辊 9的 油 墨 偏 多 些 ,接 下 来 带 墨 辊 B 传 给 传 墨 辊 4的 油 墨 偏 少 些 ;反 之 ,带 墨 辊 B与 传 墨 辊 9之 间 辊 间

影响辊压机效率和压力因素及振动原因

影响辊压机效率和压力因素及振动原因

影响辊压机效率和压力因素及振动原因一、影响辊压机效率的因素中可调参数是什么在影响辊压机效率的三大因素(挤压力、磨辊转速及料饼厚度)中只有料饼厚度是操作中可以调整的。

形成料饼厚度的基本条件是:磨辊能将足够的压力传递到物料上。

只有以下两方面具体途径控制料饼厚度,表明物料已经圆满承受磨辊压力。

①磨辊必须有足够的压力。

大型进口辊压机的液压系统应该向磨辊提供50~200MPa的高压。

该压力由泵站溢流阀、电磁溢流阀与回路溢流阀控制。

当系统压力不足时,应检查泵站溢流阀;若进缸压力上不去,可能是电磁溢流阀渗漏,此时可多次加卸压操作,经反复冲洗将脏物冲开后好转。

否则需要检修。

②物料必须能承受足够的压力。

通过稳流称重仓的控制料流量调节回路,保证辊压机的喂料过饱和,使通过的喂料处于密实状态。

同时,通过料饼返回入料的作用,不仅使辊压机通过量大于球磨机产量的那部分得以平衡,而且也能改善入料的颗粒分布,增加物料的紧密程度。

这里还应考虑熟料的粒度变化,当粒度偏细时,辊压机及打散分级机通过物料能力过大,不仅有时会压死提升机,而且分选后入磨的物料量偏多,水泥细度偏粗,分级机回料少,挤压效果反而差,产量上不去。

只要将分级机的通过能力控制住,这种状况就会改善。

另外,物料的含水量变化,也将影响它所承受的压力。

实现磨辊压力已传递给物料的标志有两方面:活动辊脱离中间架挡块做有规律的水平往复运动;两台主电机电流大于空载电流。

二、影响辊压机压力的因素有哪些辊压机压力是保证实现辊压机高效稳定的重要参数。

压力过小,辊压机的挤压不足,使后续工序的磨机、选粉机的电流升高,产量降低;压力过大时,尽管动、静辊电流都很高,但台时产量却增加很少。

影响辊压机压力的因素主要如下。

①入机物料粒度控制在25mm以下,但细粉不要过多,最为合理。

为此,有喂料的稳流仓,仓下设有自动插板和推杆,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平衡投料量与料柱的关系,保持喂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②辊面完好程度是影响辊压机压力稳定的前提。

印刷机印刷压力的调整

印刷机印刷压力的调整

印刷机印刷压力的调整印刷压力的大小,是保证印品质量的关键,压力的调整,主要是对三对辊之间间隙的调整。

柔性版印刷压力要大小合适,压力过重,柔性版被挤压变形,线条、网点向外铺展,线条变粗,纸板强度下降。

若压力过轻,则图文不实。

这就要求操作人员,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各间隙的大小,合适的压力应以印刷图文墨色一致、印迹清楚为准。

几个重要的调整分别包括:第一,墨辊与网纹辊间隙的调整。

此处间隙的大小,关系到墨量的传递,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对实地印刷面积大或纸板面纸较粗、不平滑纸板的印刷,可适当减小压力,从而使网纹辊的传输墨层增厚,来满足大面积墨量的需要;对字迹较小,网线细的印品,应轻微加大压力,减少供墨量,达到印刷清晰的目的。

第二,网纹辊与印版辊间隙的调整。

此处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印品的印刷质量,印版压力过大易出现重影、字迹模糊、积墨、毛边、亮度不一等故障。

应根据不同的版材,调整间隙压力。

网纹辊与印版辊轴线要平行,否则会影响印刷质量及损坏印版。

先开动印机运转、上墨、慢慢加压,以整个版面完全着墨为基准。

在油墨传递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版材受压而变形过大。

对于局部图文不上墨的情况,不要盲目加大压力来解决,而应在此处加贴双面胶做衬垫,达到所需厚度。

这样会减轻整个印版的压力,以提高耐印率。

第三,印版与压印辊间隙的调整。

此处间隙的大小,关系到印刷质量及纸板强度,在保证印刷效果的同时,应尽量加大间隙的调整。

过大的压力会使纸板强度下降,出现印迹铺展、层次模糊等故障。

对于套印的产品,间隙调整的要求则更高,如果前一色印刷压力大,色泽深,那么后色就会出现印迹不清、图形不完整等问题。

应适当减轻前色压力,加大后印压力,使印品质量最佳。

由于生产中使用的瓦楞纸板的平整度及平滑度不同,所以在印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换纸印刷时,应适当调整此处间隙。

当然,要尽量使用平整性好的纸板,以满足印刷的要求。

此外,还要注意各辊之间轴线的平行,防止出现各辊两端间压力不同的情况,以保护网纹辊及印版的正常使用,防止因过大的压力使印版和网纹辊受损。

墨辊太硬导致墨杠,太软.胶辊知识大全

墨辊太硬导致墨杠,太软.胶辊知识大全

墨辊太硬导致墨杠,太软.......胶辊知识大全一、印刷胶辊胶印机的供水、供墨均由印刷胶辊来完成,那么,对印刷胶辊有什么要求呢?1、墨辊概述墨辊是指所有供墨系统中的胶辊。

墨辊的作用是将印刷油墨定量,均匀的输送到印版上。

如图2所示,墨辊大至可分为带墨、传墨和靠版三类,带墨也称墨斗辊,用于从墨斗中每次提取定量的油墨,然后传递给传墨辊(也称匀墨辊)。

传墨辊接到这些油墨将其均匀的分布开来,形成均布墨膜,然后传给靠版辊,靠版辊(也称到版辊)则负责将传来的油墨均布于印版上。

至此,墨辊的任务就完成了。

油墨的均布是在若干胶辊的依次传递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除胶辊外还有硬辊和所谓串墨辊的参与。

在胶印机中,胶辊和硬辊总是间隔排列的,形成软硬交替搭配,这种安排更有利于油墨的传递和均布。

串墨辊的作用可更进一步加强油墨的轴向分布,工作时一边转动,一边还做轴向平移串动,故称串墨辊。

2、水辊概述水辊是供水系统中的胶辊,同墨辊类似,其作用是将水均匀输送到印版上。

水辊同样有带水、传水和靠版之类。

目前,水辊供水方式有两种,如图2所示,为连续供水方式,其靠版辊是不包水绒布套的,供水量靠调节水斗辊的速度实现。

而早期的供水方式是间歇式的,其靠版辊包有水绒布套,带水辊来回摆动供水,连续供水方式适于高速印刷,间歇供水方式已逐步被取代。

3、胶辊结构辊芯和外包胶料则依用途不同而不同。

辊芯结构根据用途不同,可以是空芯、也可以是实芯。

胶辊的重量一般是有要求的,它影响机器的配重,进而影响运行时的振动稳定性。

胶印机胶辊大多数为空芯辊,一般用无逢钢管制造,两边轴头与钢管焊接成一体。

但是,近期也有用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钢等高分子材料制造的,其目的是减轻重量,提高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如高速轮转机就有应用实例。

4、胶层材料胶层材料对胶辊的性能与质量几乎具有决定性影响,不同的使用环境必须选用不同的胶料,如耐磨、耐热、耐寒、耐酸、耐咸、耐水等等。

还有硬度、弹性、颜色等,都是因应使用环境和客户要求提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mm 64mm 70mm 65mm
辊子有滚珠轴承 辊子有滚珠轴承
用来调节的螺丝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 与辊子的颜色是一致的。上面的螺丝(长) 用来调节与窜墨辊压力。下面的螺丝(短) 用来调节与印版的压力。 在安装辊子的时候,需将轴销插入到传动 面的轴头里面。
3 9 m m 辊子有辊颈。 5 4 m m 辊子有滚珠轴承。 6 4 m m 辊子有滚珠轴承。
4 6 m m 辊子有辊颈。 5 2 m m 辊子有滚珠轴承。 4 8 m m 辊子有滚珠轴承。
4 5 m m 辊子有辊颈。
68mm 辊子有滚珠轴承(操作侧)和 辊颈(传动侧)
5 8 m m 辊子有滚珠轴承(操作侧)和 辊颈(传动侧)
70.9mm 辊子不可拆卸 53.8mm 辊子不可拆卸
墨 辊 和 墨痕宽度设置数值的说明:
4+1mm
第二根靠版墨辊1(蓝色) 窜 墨辊C 第三根靠版墨辊2(红色) 窜 墨辊D
4+1mm 4+1mm
第四根靠墨辊6(白色) 印 版
3.5±0.5mm
第二根靠版墨辊1(蓝色) 印 版
3.5±0.5mm
第三根靠版墨辊2(红色) 印 版
2+1mm
第四根靠版墨辊5(黄色) 印 版
2+1mm
摆墨辊11(紫色)
墨斗辊
4±0.5mm
摆墨辊11(紫色)
窜 墨 辊A
4±0.5mm
靠版水辊12
窜水辊E
3+1mm
靠版水辊12
印版
带计量辊:2+1mm 不带计量辊:4-1mm
靠版水辊12
中间辊13
2.5±0.5mm
中间辊13
第一根靠版墨辊6(白色) 4±0.5mm
靠版水辊12
计量辊15
4+1mm(靠版水辊和印版之间位置关 系调节的效果)
7 骑辊
聚酰胺纤维辊
8 传墨辊 胶辊
9 传墨辊 胶辊
10 骑辊
聚酰胺纤维辊
11 摆墨辊 胶辊
12 靠版水辊 胶辊
13 中间辊 聚酰胺纤维辊
14 水斗辊 胶辊
15 计量辊 不锈钢
A-D 窜墨辊 E 窜水辊
聚酰胺纤维辊 镀铬辊
颜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黄色 白色
红色 黄色 紫色
直径 60mm 55mm
备注
用来调节的螺丝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 与辊子的颜色是一致的。上面的螺丝(长) 用来调节与窜墨辊压力。下面的螺丝(短) 用来调节与印版的压力。 在安装辊子的时候,需将轴销插入到传动 面的轴头里面。
水斗辊14
计量辊15
根据水膜来调节
注解:1.中间辊13调节时靠版水辊、墨辊都必须靠版 2.计量辊和水斗辊压力是均匀和平行的,调节到两头看不到水后再加1/4或1/2圈
装匀墨机构中的墨辊的顺序 5. 标号12至15表示建议用户安
装润版系统中的辊子的顺序 6. 墨辊标号3、4、7、8、9、
10的压力是弹簧压力,无需 手动调节。
2.5±0.5
4+1
14
E
Squeeze off the water film
挤压的水膜
名称
材料
1 靠版墨辊 胶辊
2 靠版墨辊 胶辊
3 传墨辊 聚酰胺纤维辊 4 传墨辊 胶辊 5 靠版墨辊 胶辊 6 靠版墨辊 胶辊



4+1mm=最佳的设置值为4mm。设置值最大不能超过5mm,最小不能低于4mm。 4±0.5mm=最佳的设置值为4mm。设置值最大不能超过4.5mm,最小不能低于3.5mm。
墨痕宽度 4-1mm=最佳的设置值为4mm。设置值最大不能超过4mm,最小不能低于3mm。


墨痕宽度
第一根靠版墨辊6(白色) 窜 墨辊C
4+1
D 5
2+1
11
4±0.5
4+1
4 3
2
1
3.5±0.5 2+1 4-1
(带计 量辊) (不 带计 量 辊)
3+1
A
9
10
B
8 C
7 6
13
12
15
注释: 1. 第1至第15根辊是可拆卸辊 2. A至E辊是不可拆卸辊 3. 双圆圈的是重辊,包括标号
3、7、10、13、15 4. 标号 1 至11表示建议用户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