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合集下载

镜子给人的人生哲理

镜子给人的人生哲理

镜子给人的人生哲理每个人都照过镜子,其实人生也像一面镜子一样。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镜子给人的人生哲理,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镜子人生【1】很多人喜欢照镜子,有的人照镜子是为了自己欣赏自己,这是自恋人生。

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是,他们照镜子是为了看到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不妥,然后再修修补补,想出去有个好形象。

这种情景在女人生活中最为常见。

镜子在女人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决不亚于丈夫和情人。

一个女人可以孤独地活着,没有丈夫,没有情人,但是不可没有镜子。

没有镜子,她不能天天看到自己,就等于丢掉了自己,这是一天都不能忍受的。

所以,女人需要随时随刻看到自己,随时随刻需要镜子。

君不见很多女性在下飞机或开会前的短暂时间内都要拿出小镜子照照自己吗?当然,你会说,那是为了仪表,爱打扮自己。

其实并不那么简单,镜子往往伴随女人一生,也影响女人—生,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一种特殊心理习惯和特殊的人生。

所谓镜子人生是也。

不用说,镜子人生并不仅仅是照镜子。

镜子,这里倒颇有象征意义,也颇有推而广之的效用。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镜子是必需的,但除了那块玻璃镜块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镜子",比如公众的眼光、丈夫、家庭、同事、朋友、领导等等,都具有"镜子"的效用,通过它们,女人看到自己、意识到自己,并根据这些进行自我评价。

换句话说,女人是十分在乎周围对自己的反应的,这种反应时时刻刻影响她们的情绪,也促使她们一次又一次地去照镜子。

由此看来,镜子并不简单,有大镜子,也有小镜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哈哈镜,女人手中的那块小镜子,时时刻刻联结着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镜子,反射出五光十色的光来,女人的自我就存在于这些镜子之中。

有人说,这或许是女人的悲哀,老是为他人而活着。

我倒认为,'这是女人的无私,她们喜欢把美的自我留在人间。

女人不悲哀,倒是男人悲哀。

男人也有各种各样的镜子人生。

自省高三作文700字素材参考

自省高三作文700字素材参考

自省高三作文700字素材参考以自省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若想修身,必先自省。

自我反省是一个人铸就完美人格最重要的手段。

反省使我们可以找到自己自身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修为和道德境界,不断地完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却满眼都是别人的缺点,这使我们被蒙蔽让我们变得自负,变得猖狂,变得不知所谓,有的时候其实我们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但是碍于面子,或者是觉得这是小事,所以不会去改正,逐渐地,我们的精神就会堕落,生活本来就是一种修行,能否修得正果,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认识到了自省的重要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但是犯了错,我们是否能及时发现并且去改正它呢?这就是困难的地方因此,每日不断地反省自己,今天我的德行是否有失?我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我是否有对别人信守诺言?又是否用尽全力去学习了?如果没有,我今后应该如何改正?如果_我已经做到了,那我今后又将如何保持并将它做得更好?善于反省,才会有真正的提高,提高就意味着不会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跌倒。

若是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做到了于心无愧,日子久了,修行自然也就上去了,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修养,也是一种行为上的修养,知行合一成为君子,成为德行兼备的人,也就不困难了。

自省除了可以改正自身的不足,还可以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因为你会不断的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用心去改正自己的不足,久而久之,内心的潜能就会被无限激发,因为你不知道你可以走到哪一步,所以会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走着走着就会发现,原来我已经进步了这么多,原来我还可以进步这么多,用我们的话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自律精神,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时刻提高自己,才能站稳脚跟。

社会中风大浪大,想要站稳已是不易,若想继续前行,就必须找到前行路上的那盏灯,这样才不会在社会的诱惑中迷失,才能够稳稳当当的朝着目标前进,前进,再前进!以自省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2针对近年来“土豪”等词汇,以及一些富裕群体价值扭曲的行为,我认为,要使其在富裕后更有教养,方法只有一个,即修身自省。

你是我的一面镜子作文

你是我的一面镜子作文

你是我的一面镜子作文
【篇一:你是我的一面镜子】
记得和她相识的那段日子,每天都是在快乐中寻找自己的本色。

我害怕周末,害怕自己孤独地度过我所谓的“黑色星期天”每到星期天,舍友们都与家人团聚去了,只有我独自一人,面对空空的四壁低吟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然而只有芸懂得我的心思,理解我的感情。

于是每缝周末,她都会赶来看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她的所见所闻,和一些有趣的奇闻怪事。

真羡慕她,不是因为她能说会道,而是她的善解人意,她总能够让我放弃对家的过分思念,总能够让我快乐地度过这“黑色周末”,而那时的“黑色周末”也早已变成了“金色周末”。

她真的像我的一面镜子,如此了解我,真是“知我者,莫芸也。


我和芸就这样在和谐的校园中度过了我生命中快乐的一部分。

然而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她便又成为我的调理师,帮助我化悲痛为力量,化泪水为动力!
我总是抱怨自己太脆弱,禁不起一点的雨打风吹,就连一次考试的失败也不能正确把握。

而芸则不同她很优秀,虽然偶然也会失败一次,她却总能够乐观对待,把它视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

记得有一次考试过后,名落孙山的我再次沉浸在失望和悲伤的苦水中,不能自拔。

而她没有。

以人为鉴,以明得失论语中孔子的话

以人为鉴,以明得失论语中孔子的话

以人为鉴,以明得失论语中孔子的话示例文章篇一:《以人为鉴,以明得失》我觉得《论语》里孔子说的“以人为鉴,以明得失”这句话可太有道理啦。

就像我们在生活里,身边的人就像是一面面镜子,能照出我们自己的样子呢。

我先给你们讲个我和我小伙伴小明的故事吧。

有一次啊,学校里组织画画比赛。

我就觉得自己可厉害了,肯定能画得特别好。

我就开始随便乱画,也不认真构思。

可是小明呢,他就特别认真。

他先仔细地想自己要画什么,然后一笔一笔地慢慢地画。

我还笑话他画得慢呢,说他这么认真干嘛,比赛嘛,赶紧画完交上去就行啦。

等画都交上去以后,结果出来了。

我看到小明的画得了奖,那画可真漂亮啊。

他画的是我们学校的操场,蓝天白云下,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颜色涂得特别均匀,而且细节满满。

再看看我的画,就显得乱七八糟的。

我当时就有点沮丧,不过我也突然明白过来,小明就像一面镜子,他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

我太骄傲了,没有认真对待这个比赛,而他的认真和努力就是我缺少的。

这就是“以人为鉴,以明得失”呀。

再说说我邻居家的大姐姐吧。

大姐姐学习可好了,每次考试都能考高分。

我就特别好奇,为啥她能这么厉害呢。

有一次我去她家里玩,发现她的房间里到处都是书,她还在桌子上写着什么。

我就问她:“大姐姐,你咋老是在学习啊,都不出去玩。

”大姐姐就笑着对我说:“我觉得知识可有趣啦,我想多学一点。

而且我要是现在不努力,以后就会后悔的。

”我当时还不太懂,我就想玩比学习有趣多啦。

可是后来啊,我自己在考试的时候就遇到了难题。

我好多题都不会做,成绩特别差。

我就想起大姐姐说的话。

我就明白了,大姐姐对待学习的态度就是我应该学习的。

她的认真和热爱学习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我对待学习不认真的样子。

我那时候就在想,我要是能像大姐姐一样,多花时间在学习上,肯定也能考好成绩。

我还知道一个故事呢。

在古代有个皇帝,他一开始的时候很爱听好话,那些大臣们就都夸他,说他多么多么伟大,多么多么厉害。

这个皇帝就变得很骄傲,觉得自己真的是无所不能啦。

生活中人们常说他人是自己的镜子 作文

生活中人们常说他人是自己的镜子 作文

生活中人们常说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作文全文共10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生活中人们常说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作文篇1日常生活中,镜子虽然不显眼,但可别小看它那平坦光泽的镜片,它的“模仿术”可是无人能比的呢!镜子总是忠实地照出你的外貌、你的一举一动,清清楚楚毫不隐瞒。

“朋友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的优点和缺点。

”如果朋友是一面镜子,应该也有好坏之分吧!好朋友就像一面完美无缺的镜子,它的外表一尘不染,能够映照出最清楚的自我;完整清晰的自己。

也许会毫无遮掩的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但这也是最真实的自己呀!至于坏朋友则向一面劣质的镜子,外表沾满了灰尘、污垢,镜面也破碎不堪,它不只无法映照出真实的自己,还可能显现出一个扭曲、变形的影像出来,无法反映完整的自我,那这假象又有何意义可言?只是个没有意义的幻想罢了!它只会误导人们走近万丈深渊,而无法自拔!因此,慎选朋友是很重要的,如同选一面好镜子一样。

但请记住,拥有迷人外表的镜子不一定能够映照出真实的你;而外表毫不起眼的小镜子,或许才能映出完整的你。

人不也这样吗?中看的'一定不中用,而中用的也不一定中看;“做人不该以貌取人”恐怕才是最应该遵守的原则喔!如此在人生旅途中才不会迷失了方向,走错了路。

当我们在审视别人是否是一面完整的镜子时,也别忘了观审自己:对别人而言,我是否是别人心目中一面光泽的镜子,能够藉于我的启示,反映出来自己的优缺点,使它在生活中找到正确的道路,所以我也要更加努力,让我在别人的眼中,永远是一面完美无缺的镜子。

生活中人们常说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作文篇2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镜子,穿衣镜、哈哈镜、望远镜我今天说的可不是这些镜子哟!这面镜子是我的同桌杨煜卿。

杨煜卿上课时非常认真,他双手放在桌上,背挺得直直的,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老师一提出问题他就积极思考,不一会儿就把手举得高高的。

下课他也很喜欢看书,他看书时,时而皱着眉头,一副很生气的样子;时而哈哈大笑,好像在祝贺故事里人物的成功;时而紧握着拳头,好像在抱怨书中的不公。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

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他们。

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等于是发掘你自己。

去了解他的感觉、想法,你也更了解自己,你们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

如果你觉得伴侣对你失去热情,可能是因为你也对他失去热情;就像一位婚姻专家说的:“如果我们的婚姻变得乏味,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这个人很乏味。

”事实上,那些令你厌恶的人是在帮助你,他帮助你了解自己,让你发觉你的阴暗面。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跟一个人越亲密,就越容易产生厌恶,因为他让你看到自己的真面目。

别人最惹你讨厌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法则二: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

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就会怀疑别人的品德;一个对别人不忠诚的人,也会怀疑别人对他的忠诚;一个不正直的、不正经的人,就会把别人的任何举动都“想歪”,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一个对别的女人有非份之想的人,自然而然地,也会猜疑自己的女人。

老遇到讨厌的事的,往往是令人讨厌的人。

喜欢挑人毛病的人,其实自己才是最有毛病;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其实自己才是最不三不四。

如果你很爱发脾气,你就会认为别人常惹你生气,每一件事都可能变成你愤怒的理由。

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你会投射,你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

你会谴责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你有太多的怒气,所以即使是一点小事也能引燃怒火。

同样,别人对你说什么,也反映了他们是谁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他们批评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满,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他们所批评的“那种人”。

当你内心走向良善时,你将停止批评别人和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弹。

如果你对一颗长满苹果的树木丢石头,掉下来的就只会是苹果,不管谁丢都一样。

人和人之间互为镜子文案

人和人之间互为镜子文案

人和人之间互为镜子文案《人和人之间互为镜子》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人和人之间其实就像一面面镜子呀?就拿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来说吧。

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

我心里特别紧张,一直嘀咕着:“哎呀,我能跑好吗?”小明却一脸坚定地看着我,大声说:“怕啥!咱们一起加油!”他那勇敢的样子,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了我的胆小和不自信。

我反问自己:“难道我就要这样退缩吗?”于是,我咬咬牙,跟着他一起冲了出去。

还有我的同桌小花,她可真是个超级细心的人。

每次我做作业粗心大意的时候,她都会轻轻拍拍我的肩膀说:“你呀,怎么这么不小心!”她认真的眼神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马虎。

我会想:“难道我不能像她一样认真吗?”然后我就会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

再说说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吧。

爸爸工作特别努力,每天早出晚归,从不喊累。

他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坚持和责任。

我会问自己:“我以后能像爸爸这么有担当吗?”妈妈呢,特别善良,总是帮助邻居的爷爷奶奶。

她的善良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有时候的自私。

我不禁在心里感叹:“我怎么能这么小气呢?”这不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吗?我们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别人的勇敢让我们变得勇敢,别人的善良让我们也想善良。

难道不是吗?就好像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同学学习好,有的同学体育好,有的同学特别会画画。

大家不都是彼此的镜子吗?学习好的同学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吗?体育好的同学难道不是在激励我们要多多锻炼吗?会画画的同学难道不是在启发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吗?所以啊,人和人之间就是互为镜子。

我们通过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然后不断地调整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多有意思呀!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去看看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把别人当成自己的镜子,让自己不断进步。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面能给别人带来正能量的镜子,大家一起变得越来越棒!。

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的语录

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的语录

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的语录
1. 你看待别人的方式就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

2. 每个人的行为反映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需求。

3. 当你被别人触动或激怒时,请思考是否有类似的情绪或问题存在于自己心中。

4. 别人对你的评价可能是你对自己的一面镜子,反映出你自己的隐秘欲望或担忧。

5. 当你嫉妒别人时,这也许是因为你希望拥有或成为他人所拥有的。

6. 当你感受到他人的善意和关怀时,这也是在提醒你要如何对待自己。

7. 别人的成功和成就可能会触动你的焦虑和不安,这是因为你想在某方面也取得相似的成就。

8. 当你感到被人误解或不被理解时,请反思是否存在着你自己内心的困惑和不明。

9. 别人对你的态度和行为可能是你对待他们的方式的反映。

10. 通过观察和反思别人的言行举止,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期待和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人其实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很多年以前,曾在《青年文摘》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说如果你憎恨一个人,而且有了很长的时间,那么你就会越来越像这个人;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那么久而久之你也会越来越像这个人。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长时间的去憎恨抑或是喜欢一个人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变得很像这个人,所以,当我们要去憎恨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尝试的去喜欢这个人,反正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越来越像这个人。

当初我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完全了解作者的意思,因为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很久的时候,会越来越像这个人,就像生活在一起几十年的恩爱夫妻,我们都会觉得他们有夫妻相,因为两个人会长得特别的像。

但是从来也没听说过,憎恨一个人也会跟他(她)长的很像,这是什么道理呢?
其实到今天为止,我才开始慢慢了解这其中的含义。

我们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人类社会,为什么有的人是我们喜欢的,所以我们就跟这样的人成了朋友,成了爱人;而有的人却不是我们喜欢的,从而他们就成不了我们的朋友。

我们之所以会去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与我们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一些特性,而且这些相同或者相似的特性都是我们彼此喜欢的,欣赏的。

比如:如果我们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那么我们就会喜欢跟那些善良的人交往;肯定不会喜欢跟那些心肠歹毒的人交往;如果我们是一个诚实的人,那么我们就会喜欢跟那些诚实的人交往,肯定不会喜欢跟那些狡诈的人交往等等。

但是憎恨一个人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个人身上有与我们相同的一些特性,换句话说,与其说是憎恨这个人,倒不如说是讨厌自己身上与此人有相同的缺点,其实真正憎恨的是自己。

我们每个人或许对自己的一些优点很了解,比如:觉得自己是一个善良,诚实,勤奋,上进的人。

那么有谁会对自己的缺点比较了解呢?有谁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狡猾,奸诈,阴险,不诚实,不善良的人呢,想必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吧。

所以对于我们身上的优点,我们是可以从自己的身上看到的;对于我们身上的缺点,我们是不会让自己轻易看到的,但是我们是可以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话:别人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
我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总是喜欢寻找那些与自己相似或者相同特性的人进行交往,而且很快就能成为朋友,因为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优点;但是,对于我们不喜欢的那些人,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有我们不喜欢的特点(缺点),其实我们真正不喜欢的不是他们本身所具有的缺点,而是他们身上有我们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缺点,这才是我们讨厌这种人的真正原因。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都喜欢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也就是自己的优点;而规避自己不好的一面,也就是自己的缺点。

久而久之,我们就只了解自己的优点,而把缺点深深的藏了起来,但是这些不好的一面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深深的被我们埋藏在潜意识中了,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比较了解自己的优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却不甚了解的原因了。

精神分析引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80%的行为与思想都是由潜意识来控制的,只有20%是由意识控制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讨厌别人的时候其实真正讨厌的是自己本
身,因为让我们讨厌的人会唤醒我们压抑在潜意识里那些不愿被我们展示出来缺点,一旦这个人身上的某些缺点与自己压抑的那些缺点不谋而合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会讨厌这个人了。

所以,别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因为从别人身上我们会看到自己的某些特点,从而能更好的来了解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