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交接试验规程
《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线路交接试验规范》

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线路交接试验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线路交接试验的总体要求、交接试验方法、结果判断和试验记录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安装、大修后的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交流电力电缆线路的交接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48.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DL/T 474.4—2018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交流耐压试验DL/T 1576—2016 6kV~35kV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海底电缆线路 submarine power cable line由敷设在海底等水域环境中的电缆本体及其附件所组成的整个线路。
3.2振荡波 damped alternating current voltage; DAC频率在20Hz~500Hz范围内,波幅按指数衰减的交流电压波。
[来源:DL/T 1576—2016,3.1]3.3局部放电 partial discharge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发生在其他位置。
[来源:DL/T 417—2006,3.1]4 总则4.1 交接试验中海底电缆线路主绝缘耐压试验宜与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同时进行,局部放电检测中新投运电缆部分与非新投运电缆部分应分别评价。
4.2 对整相电缆和附件全部更换的线路,应按照新投运线路要求执行。
4.3 交接试验数据应按照相关规定与出厂试验数据进行比对。
4.4 交接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应满足相关试验设备标准所提要求,应满足相关被试电缆的容量需求。
35kV电缆耐压试验方法

35kV电缆耐压试验方法近年来,橡塑电缆特别是交联聚乙烯电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中压等级基本取代了绝缘纸电缆和油电缆。
为了检查电缆的抗压强度好坏,因此需要对电缆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通过耐压试验可以有效的检查出电缆绝缘中的气泡、机械损伤等局部缺陷,反映出出电缆绝缘老化、受潮等情况。
根据试验电压的不同,电缆耐压试验又分为直流耐压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工频交流耐压和超低频耐压)。
1、通过直流耐压试验可以检查出电缆绝缘中的气泡、机械损伤等局部缺陷,通过直流泄漏电流测量可以反映绝缘老化、受潮等缺陷,从而判断绝缘状况的好坏。
但是根据国内外一些运行经验表明,如果对交联聚乙烯电缆施加直流电压,直流耐压试验在绝缘中的应力分布与实际交流运行电压在绝缘中的应力分布是不同的。
前者主要按电阻分布,后者主要按电容分布,所以直流耐压试验并不能反映交联聚乙烯电缆的故障及实际运行情况;直流耐压试验不仅不能有效地发现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中的水树枝老化现象等绝缘缺陷,而且由于空间电荷的作用,还容易造成高压电缆在交流情况下某些不会发生问题的地方,在进行直流高压试验后,投运不久即发生过程中被击穿;直流耐压试验时,电缆缺陷部分发生闪络或击穿可能会危害到其他正常的电缆和接头的绝缘部分;直流耐压试验有积累效应,将加速绝缘的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
因此中压电缆不宜采用直流耐压试验!2、通过施加交流试验电压,可以弥补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不足,并且可以有效地鉴别正常绝缘的绝缘水平。
测量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最常用的设备是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装置,串联谐振试验装置是运用串联谐振原理,利用励磁变压器激发串联谐振回路,调节变频控制器的输出频率,使回路电感L 和试品C 串联谐振,谐振电压即为加到试品上电压。
由于电缆为容性负载,需要很大的试验容量,导致试验变压器体积太大,搬运比较困难。
因此也不宜采用串联谐振耐压装置!3、除串联谐振耐压之外,还以采用超低频耐压试验装置进行电缆的交流耐试验。
电缆交接验收标准

电缆交接验收标准: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wiki]设备[/wiki]交接试验标准.电缆运行中预防性试验标准: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直流耐压鉴定性试验项目及标准0.1 Hz交流耐压鉴定性试验项目及标准一、35kV交联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对于35(26)kV交联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都是做直流耐压试验 [1,2]。
但在直流耐压试验过程中,会有电子注入到交联电缆介质聚合物的内部,在半导电层凸出处或微小空隙处等产生空间电荷的积累,电缆投运及送上交流电压后会相互迭加,发生绝缘击穿。
IEC60840—1999标准对30~150kV交联聚乙烯等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竣工试验首先推荐1.73U0,5min交流耐压试验。
我国35(26)kV等级电缆范围属于IEC60840—1999标准范围。
国外对XLPE 绝缘线芯模拟在不同频率下击穿电压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频率35~75Hz(有资料称30~75Hz)时,击穿电压值均落在可置信度95%之内。
也就是说,当XLPE电缆长度、截面不同时,试验的等值负荷电容量变化时,谐振试验频率可选择为35~75Hz或30~75Hz范围与运行电压频率的差异较小。
交接试验电压为2U0(考虑了系统最大运行电压,即1.5min;重做终端或接头后的耐压试验电压为1.6U0,5min。
为了满足不同长度、不同截面的35(26)kV交联电缆的交接试验和重做终端或接头后的预防性耐压试验,一般可用多只(每只质量不超过25kg)电抗器采用不同的串并联组合方式。
同时,还要考虑到几十米短电缆的试验,要配置一台相应电压和电容量的补偿电容器。
若短电缆的电容量过小无法在限定频率(30~75Hz)内实现串联谐振,则可将补偿电容器并联在被试电缆上进行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
35kV电缆耐压试验方法

35kV电缆耐压试验方法近年来,橡塑电缆特别是交联聚乙烯电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中压等级基本取代了绝缘纸电缆和油电缆。
为了检查电缆的抗压强度好坏,因此需要对电缆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通过耐压试验可以有效的检查出电缆绝缘中的气泡、机械损伤等局部缺陷,反映出出电缆绝缘老化、受潮等情况。
根据试验电压的不同,电缆耐压试验又分为直流耐压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工频交流耐压和超低频耐压)。
1、通过直流耐压试验可以检查出电缆绝缘中的气泡、机械损伤等局部缺陷,通过直流泄漏电流测量可以反映绝缘老化、受潮等缺陷,从而判断绝缘状况的好坏。
但是根据国内外一些运行经验表明,如果对交联聚乙烯电缆施加直流电压,直流耐压试验在绝缘中的应力分布与实际交流运行电压在绝缘中的应力分布是不同的。
前者主要按电阻分布,后者主要按电容分布,所以直流耐压试验并不能反映交联聚乙烯电缆的故障及实际运行情况;直流耐压试验不仅不能有效地发现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中的水树枝老化现象等绝缘缺陷,而且由于空间电荷的作用,还容易造成高压电缆在交流情况下某些不会发生问题的地方,在进行直流高压试验后,投运不久即发生过程中被击穿;直流耐压试验时,电缆缺陷部分发生闪络或击穿可能会危害到其他正常的电缆和接头的绝缘部分;直流耐压试验有积累效应,将加速绝缘的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
因此中压电缆不宜采用直流耐压试验!2、通过施加交流试验电压,可以弥补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不足,并且可以有效地鉴别正常绝缘的绝缘水平。
测量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最常用的设备是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装置,串联谐振试验装置是运用串联谐振原理,利用励磁变压器激发串联谐振回路,调节变频控制器的输出频率,使回路电感L 和试品C 串联谐振,谐振电压即为加到试品上电压。
由于电缆为容性负载,需要很大的试验容量,导致试验变压器体积太大,搬运比较困难。
因此也不宜采用串联谐振耐压装置!3、除串联谐振耐压之外,还以采用超低频耐压试验装置进行电缆的交流耐试验。
电线、电缆耐压试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电线、电缆耐压试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试验目的:电线、电缆耐压试验是为了检测其绝缘强度和耐电压能力,保障其安全可靠使用。
本规程旨在确保试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1 确认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符合相关标准要求;2.2 检查试验设备的接地良好,无漏电现象;2.3 确保试验设备和场地的通风良好;2.4 充分了解试验对象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试验操作步骤:3.1 将试验样品正确接入试验设备;3.2 根据试验要求调整试验设备的电压和试验时间;3.3 启动试验设备,使电压缓慢升高,确保试验样品无损坏;3.4 监测试验样品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注意观察试验样品的表面情况;3.5 若试验样品存在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试验,并记录相关现象。
4.试验安全注意事项:4.1 试验过程中,严禁将手插入试验设备中;4.2 试验设备启动后,禁止在周围放置易燃、易爆物品;4.3 试验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障碍物;4.4 试验操作人员须佩戴绝缘手套和鞋套,并戴好安全帽;4.5 当试验设备发出异常声音或冒烟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并及时报修。
5.试验结束后的处理:5.1 停止试验设备运行,切断电源;5.2 拆卸试验样品,清理试验设备及试验现场;5.3 检查试验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及时进行维修;5.4 试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6.试验数据的记录:6.1 记录试验样品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规格、编号等;6.2 记录试验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型号、厂家、出厂日期等;6.3 记录试验的电压、电流、时间等参数;6.4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以及相关处理措施;6.5 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7.应急处理:7.1 如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7.2 如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应采取灭火或疏散人员的应急措施;7.3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8.安全培训和定期检查:8.1 对参与试验操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试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点;8.2 定期检查试验设备的安全性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8.3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试验现场的安全。
330kV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方案研究

330kV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方案研究摘要:为了保证电缆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电缆敷设及附件安装完成后的交流耐压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检测出电缆是否存在安装过程导致的任何缺陷。
本文通过合理选择试验设备,设计试验方案,安排试验步骤,对330kV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减小技术和安全风险,节约大量工期,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值得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330kV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电力负荷需求越来越大,电压等级越来越高,为适应都市化负荷密集、城市容貌、网络复杂等状况,从技术和经济考虑,用电缆作引出线己经成为城市供电线路最佳选择。
为了保证电缆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电缆敷设及附件安装完成后的交流耐压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检测出电缆安装后的绝缘性能是否良好,检验是否存在绝缘隐患(如安装错误,包装、运输、储存和安装调试中的损坏等)导致的绝缘故障。
本文通过合理选择试验设备,设计试验方案,安排试验步骤,对330kV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有利于缩短试验周期,减小技术和安全风险,节约大量工期,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值得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2 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相关标准本文通过合理选择变频谐振试验系统,通过串并联方式,设计试验方案,安排试验步骤,实现对330kV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为1.7U0和1.1U)。
3 交流耐压试验方案3.1 试验接线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如图1所示。
图1 交流耐压试验接线示意图3.2 试验方法本次试验电压为323kV,交流耐压试验完毕后将电压降到零,试验加压程序如图2所示。
图2 交流耐压试验加压程序图其中:试验电压 U1=1.7×330/=323kV。
3.3 试验参数计算(1)电缆单公里电容0.1485μf/km,每相电缆总电容C=0.1485×8.56=1.271µf。
每节电感值为70H,额定电流为15A,选择10节电感并联,总电感7H,估算谐振频率:(2)一次侧最大试验电流:并联支路电流为13.76A<抗器额定电流15A。
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耐压试验

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超低频(0.1HZ)耐压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低频(0.1HZ)耐压试验作为判断投入运行后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运行状态的手段的试验方法。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INVDE0276?1001 已敷设的额定电压U0/U为6/10KV,12/20KV 和18/30KVPVC绝缘,XLPE绝缘或油纸绝缘电力电费的试验JB3373 大型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绝缘耐压试验规范IEEESrd.433 高压大型旋转电机超低频绝缘试验DL/T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 超低频(0.1HZ)耐压试验作用概述超低频(0.1HZ)耐压试验是鉴定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绝缘强度的直接方法,可作为判断投运后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能否继续投入运行的重要参考依据。
超低频(0.1HZ)耐压试验是破坏性试验,试验时,建议使用10000伏兆欧表对试品电缆先进行绝缘电阻试验,记录试验结果。
超低频(0.1HZ)耐压试验设备一般由0.1HZ电压发生器、输出试验电压的波形或频率批示器、显示输出峰值电压和电流的仪表、记录试验时间的计时器、保护电阻、长度不小于30米的特制柔性连接电缆等部分组成。
试验设备必须具备有可靠的过流或过压保护功能、启动功能以及内置放电功能。
4 试验设备4.1 0.1HZ电压发生器0.1HZ电压发生器,提供正弦波或余弦方波电压,能够连续升压,输出电压幅值不稳定性应小于1%,在其额定电压下,波形不失真的负载电容能力不小于1.5μF。
4.2 试验电压的波形和频率试验电压的波形为:a.正弦波或b.余弦方波;正弦波的峰值函数应在范围内,频率应在0.1HZ范围内;余弦方波极性变换时间不大于2ms,频率应在0.1HZ范围内。
4.3 显示仪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精度等级等于或高于1.5级,每年校正一次。
10kV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及安全措施

10kV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及安全措施摘要:近年来,10kV电力电缆广泛应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XLPE),虽然在电气性能和安全可靠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但运行时还存在一些缺陷,树枝化放电的产生大大加速电缆绝缘的老化,缩短了使用寿命。
因此,必须对电缆进行试验考核,检查其在工作电压下能否可靠运行,检查其是否存在受潮、绝缘老化、机械损伤等问题,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不过,还要充分了解试验过程中极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做好保护措施,确保试验工作的安全。
现本文介绍了电缆耐压试验中直流与交流的区别,以及选取交流耐压试验的优势,并详细论述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的方法与相应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10kV电力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方法;安全措施前言在电力系统运行中,10kV电力电缆的绝缘状况非常重要,如果电缆的某一部位稍微出现缺陷,就会给电网的发电、供电和配电造成影响。
因此,对电缆绝缘承受各种过电压的能力的试验是非常必要,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对电力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通过试验电压的情况可以不损害其绝缘性能的同时能够发现绝缘中的缺陷问题。
如果试验电压较低,说明这一部位反应不灵敏存在缺陷,应尽快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大功率电能传输的电缆可靠性能。
1 电缆耐压试验概述电缆耐压试验可按不同的试验电压分两种:一种是直流耐压试验,另一种是交流耐压试验。
随着电网的发展,过去的油浸纸绝缘电缆由于存在淌油的问题,已逐渐被橡塑电缆尤其是安装方便的交联聚乙烯电缆所代替,但因其采用直流耐压而存在不良的缺点,所以如果选用直流电压试验是不合适的。
究其原因:其一,在直流试验电压过程中,交联聚乙烯电缆与附近形成空间电荷,使绝缘积累了效应,进而加快绝缘的老化,缩短了使用的寿命;其二,在直流电压下,绝缘电场的分布是根据电阻率,而实际运行电压下却不一样,是根据介电常数来分布。
还有,因橡塑电缆存在绝缘的特性,如果采用直流耐压是不可以实现电缆模拟运行的工况;同时对做的直流电压又存在记忆,使其累积叠加,以致在一定程度上运行的电缆承受过电压,造成绝缘击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SH1030 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企业标准
Q/SH1030 308—2011
交联聚乙烯电缆变频串联谐振耐压交接试
验规程
2011--发布201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水电厂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水电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水电厂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交联聚乙烯电缆变频串联谐振耐压交接试验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河南油田交联聚乙烯电缆变频串联谐振耐压交接试验的频率范围、试验电压、时间及操作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河南油田交联聚乙烯电缆变频串联谐振耐压交接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_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 3048.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交接试验
是指利用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对试品进行交接耐压试验。
3.2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
此装置是运用串联谐振原理,利用励磁变压器激发串联谐振回路,调节变频控制器的输出频率,使回路电感L和试品C串联谐振,谐振电压即为加到试品上电压。
4 试验频率范围、电压及时间
4.1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变频谐振耐压交接试验电压的频率必须在20~300Hz。
4.2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变频谐振耐压交接试验电压和时间见表1。
注:上表中的U为交联聚乙烯电缆的额定线电压;U0为交联聚乙烯电缆导体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的额定电压。
5 变频谐振装置操作规范
河南油田变频串联谐振装置型号为:FSS-110,其操作操作规范如下:
5.1 确定交联聚乙烯电缆型号、长度l (km )、电压等级,参照附表1确定电缆单位长度电容量C
X (/F km μ),计算电缆电容量C (F μ),对照表1确定试验电压。
c C lX =
电缆单位长度电容值可参照厂家提供的电缆参数,生产厂商未提供电缆单位长度电容值的可参阅附表1。
5.2 试验频率和试验电流的估算
5.2.1 试验频率和试验电流的估算原则
5.2.1.1
谐振在较低频率时,试验电流较小 5.2.1.2
电抗器并联,电感量减小,额定耐压值不变;电抗器串联,电感量增大,额定耐压值升高 5.2.1.3
电抗器并联时适合做长电缆,电抗器单台使用或串联时适合做短电缆 5.2.1.4 电抗器使用数量相同的情况下,长电缆谐振频率低,短电缆谐振频率高
5.2.2 估算电感L,设谐振频率f=50Hz L=
21(250)C
π⨯ 注:谐振频率可设定为20~300Hz 间任一值,此处设定为 50Hz ,是使电缆耐压试验更加接近工频,更好的模拟电缆
的实际运行工况。
5.2.3 通过电感的估算值L ,参阅附表2,确定电抗器的使用数量及接线方式,
5.2.4 根据试验回路中拟串入的电抗器的电感量L 0(串并联电抗器电感值见附表2), 电缆电容量C , 计算谐振频率0f 及试验电流s I :
0f =;02s s I f CU π=
注:0f -试验所需谐振频率,L -电感量,C -电缆电容量,s I -试验电流,0f -试验所需谐振频率, s U -试验电
压。
5.2.5 计算所得0f 应在20~300Hz 之间,考虑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应避免0f 数值靠近20或300;试验电流应在FSS-110智能型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承受范围之内。
5.3 按接线原理图1接线
5.3.1 电缆非测试相两相短接与电缆接地线或电缆钢铠可靠接地、电抗器、高压分压器、励磁变压器高压尾、控制主机可靠接地,
图1变频串联谐振耐压交接试验接线原理图
5.3.2 电抗器输出端与高压分压器输入端并联与试品电缆测试相连接。
5.3.3 高压分压器Q9测试线与控制箱Q9端子连接。
5.3.4 使用专用导线连接励磁变压器输出端至电抗器输入端。
5.3.5 使用专用导线连接电抗器输入端至控制主机输出端。
5.3.6 在试品较短,电容量较小的情况下,计算谐振频率超过300Hz,接入并联电容。
5.3.7 使用专用电缆连接AC220v电源至控制主机输入端。
5.4 检查接线无误后,操作步骤如下:
5.4.1 打开AC220v电源开关,合装置电源开关。
5.4.2 选择“确定”进入子菜单,设置试验电压、试验时间。
5.4.3 设置搜索谐振电压的百分比取1%或0.5%。
5.4.4 频率范围设置在估算试验频率的±(5~10)HZ。
5.4.5 选择试验方式:全自动或手动。
5.4.5.1 全自动试验方式:按“试验”键,仪器自动完成按试验电压的1%或0.5%给之搜频电压、搜索谐振点、锁频、自动升压、自动计时、到时降压、自动停止高压输出。
5.4.5.2 手动试验方式:按“试验”键,按照屏幕提示搜索谐振频率,确认谐振频率,按照屏幕提示手动升压,注意监视电压表读数,升到所需电压后自动开始计时,时间到后仪表自动降压,并自动停止高压输出。
5.4.5.3 当试品长度不太精确时,首先选择手动试验方式,确认谐振点,其他两相电缆耐压试验时,选择全自动试验方式。
5.4.6 按“存储”键保存试验数据,并记录或打印试验数据。
5.4.7 按“停止”键退出试验状态,关闭仪器总电源,拆除设备连线。
5.5 试验过程注意事项
5.5.1 升压过程中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以防有人误入高压范围。
5.5.2 试验过程,系统工作接地线和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敷设,以防将脸聚乙烯电缆击穿后试验电流对设备及人身造成伤害。
.
5.5.3 升压过程中有放电、冒烟、有糊味等现象时立即降压,关闭电源,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附表1交联聚乙烯电缆每千米电容量统计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附表2 FSS-110电抗器串并联电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