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4页“周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正确指出图形的周长,会测量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探索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

3.能正确区分图形的形状、大小与周长的关系,提升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地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方法,不同测量工具能正确测量图形的周长,最终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里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毛线等)、毛根、直尺。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江老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平时你有什么爱好吗?

生:

师:老师也有一个爱好,(画画),和老师爱好一样的举手,咱们志同道合。不过我还有一个独门绝技,想知道吗?

生:

师:上课再告诉你们。好上课!

一、一笔画,引入新知。

1.一笔画引入出一周。

师:老师的独门绝技就是一笔画,想看吗?

生:想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开始,画,继续画,快猜一猜老师画的什么图形?

生:人脸。

师:走走,停。猜的真准。还想看吗?

生:想

师:想和老师一起来画吗,那我们一起来画吧,刚才老师说了一个口令,谁听到了?

生:开始。停

师:你听的真仔细。一会我们一起画的时候也要加上哦,小手准备

生:开始

师:画,再画,这是什么图形,快看

生:树叶

师:停。果然是叶子。还想画吗?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这个本领,下面请你自己跟着视频画一画,好吗?小手准备

生:开始

生:停

师: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真不错,是个心形。

师:其实老师还画了几个几何图形,老师的独门绝技怎么样

生:厉害啊

师:掌声鼓励老师一下吧,谢谢大家

师:你想试一试吗?这样吧,从这几个图形里面,任选一个图形。按你的想法画在A4纸上,看你能不能一笔画出来?

2.展示。

师:大家都画完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3位同学的作品,先给大家说你画的是什么图形?再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1:我画的是一个三角形,从起点开始,再回到这个起点。

师:这个同学说的一个词特别好,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再回到这个起点,介绍的真清楚,谢谢你。掌声鼓励

师:你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2:从这个地点开始,沿着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这个地点。(长方形) 师:这个同学不仅说清楚了,从起点再回到起点,而且人家还讲明白了要沿着边画一圈!(板书:一圈)真了不起!

生:我画的是一个圆形,从这里开始,画,画了一圈,(圆形)

师:你也画了一圈对吗?表达的真完整。

3.交流。

师:同学们,这三个同学虽然画的图形不一样,但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啊?

生:都是从起点开始回到起点。

生:都画了一圈。

师:他们都是从起点再回到起点,都画了一圈。看看你自己画的,你们

也画了一圈吗?

师:这一圈,是我们的口语,在数学上又叫做一周。(板书:一周)实际上,刚才同学们都是画了这些图形的一周。

4.深入理解“一周”的含义。

师:你能指出这些图形的一周吗?

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指出它的一周,边指边介绍给你的同桌听。师:都指完了吗?谁能上来给大家指一指。

师:说的真好,谁还想再上来指指?

师:你能指指圆形的一周吗?

生:我指的是圆形,从起点开始,画,再回到起点,画了一周。大家同意我的说法吗?

师:(悄悄指点)

生:关于起点的位置你想提什么问题?(生点名)

生:从下面做为起点可以吗?

生:可以,比如从这里为起点,画,然后再回到这个起点,也是一周,你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谢谢你!

师:好棒,小老师当的很好,学生听的也很棒。

师:长方形,从这开始,行吗?还可以从哪开始啊?

生:行。

师:正方形,从这开始,行吗?

生:行。

师:同学们,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从哪开始都行。

生:从哪开始都行,只要沿着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起点就行。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无论什么样的图形,只要从一个起点开始,沿着边线绕一圈,再回到起点,这就是这个图形的一周。

二.建立“周长”的概念。

1、初步建立“周长”概念

师:同学们,我要想知道,我画的这个三角形到底画了多长啊?怎么办?生:量。

师:量哪里?

师:量完之后呢?

生:把所有的长度加起来。(板书)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掌握了数学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周长(板书),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指的就是长方形一周的长度。

师:那这正长方形的周长呢?

生: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正方形一周的长度。

师:圆形的周长呢?

生:圆形的周长指的就是圆形一周的长度。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周长中的周就是一周(画出箭头),长就是长度(板书:长度)(并画出箭头),一周的(板书:的)长度。

2、完善“周长”概念

师:江老师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想知道吗?(变魔术)请看,这是我的魔术棒,它有长度吗?

生:有

师:谁来量一量它的长度?

学生测量魔术棒,并汇报长度30厘米。

师:这位同学量的特别仔细。现在老师开始变魔术了。变!魔术棒怎么了?

生:变弯了,

师:对,也就是形状变了,魔术棒的长度变了吗?长度是多少?

生:没变,还是30厘米。

师:再变!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长度没变。

请看,师演示

老师折成的这几个图形有周长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一个学生上前指,从起点开始,走到终点,但起点与终点无法重合。)生:不同意,毛根的起点和终点没有重合。

师:像这种开口的、没有封口的、起点和终点没有重合的图形,叫不封闭图形。

追问:不封闭图形没有一周,所以没有周长。那它有长度吗?

生:没有一周。

师:这个图形有周长吗?像这样封口的、起点和终点重合的图形在数学上叫作封闭图形,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板书:封闭图形。)

生:(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完善板书)

三.测量周长,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周长的含义,你们想自己测量图形的周长吗?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学具袋,请让你选一个图形测量并计算它的周长,下面我们四人一小组合作。

谁能声音洪亮的给大家读一下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要求(略)

有想法或者有困难的都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再动手。

2.动手测量。

3.展示方法。

a.师:哪个组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组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组1:(三角形)

哪个组测量了不同图形的周长?

组2:(长方形)

小结:先测量图形的各边有多长,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图形的周长。

b.圆形的周长怎么测呢?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做的。哪个组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组3:(滚动法或绳绕法)

小结:你们的方法真巧妙,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无法直接用直尺

测量的情况,就可以向同学们这样先用绳子围一围,再将绳子拉直,测量绳子的长度,这数学中常用的方法“化曲为直”。

四、拓展应用。

这节课我们通过共同努力,对周长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让老师考考聪明的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1. 求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 5米

4厘米 3米米

5米

3厘米

2.有一块玻璃裂成了甲、乙两部分,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周长大于乙的周长。

B.乙的周长大于甲的周长。

C.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D.无法比较。

师:能不能从周长包括哪几条边的角度,说说理由?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外形是长方形,对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的长度一样。中间是他们共有的,所以,甲和乙的周长一样长。

小结:比周长比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跟图形的大小没有关系。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