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专业学校排名
陕西省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有哪些_附2023最新学校排名一览表

陕西省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有哪些_附2023最新学校排名一览表
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
1、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
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中华文化典籍导读。
2、汉语言文学专业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3、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基础课程:
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美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写作、古典文献学、民俗学、逻辑学、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大学排行榜(高校排名名单)

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大学排行榜(高校排名名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在当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整体产业规模较小,且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体系。
但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我国的文化产,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需求也会大量增加。
加上国家在推行的“一带一路”政策,文化遗产专业就会跟着吃香起来,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范围:1、各级各类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媒集团。
2、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栏目和出版项目的编辑人员。
3、其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融媒体及文化产业策划、演出与管理等技术岗位。
高考如何选大学和专业1、基于兴趣爱好、学科特长、职业发展等综合考量,选择专业方向大学的专业课程与高中课程多少也是有些关系的,可以根据高中时期擅长的科目选择对应的专业。
比如擅长数学,又希望从事金融领域相关工作的同学,就可以选择金融类专业;外语学习很吃力,却想从事外交工作的同学,就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学科基础是否有利于今后的职业发展。
另外,也有必要想想自己今后想做什么(职业发展方向),由此确定专业(如果自己不了解、没方向,可以问问父母、老师、专业人士)。
因为大学所学的专业直接影响着大多数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
新高考的实施,给学生带来了更多专业选择。
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努力发展优势尤为重要。
每一名考生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确定今后的大体职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依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专业。
2、在专业方向的基础上选择学校同一专业在国内许多高校都有设置,选择哪所高校的此类专业,具体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因为同一学校里不同的专业,其录取的分数线也是不同的(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达到了分数线,你就能被录取,只是有机会录取,分数越高,录取的机会越大)。
2023全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排行

2023全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排行2023全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排行榜2023全国(研究型)艺术教育专业大学排行榜前三名:厦门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以下是关于2023全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排行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3全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排行榜2023全国(研究型)艺术教育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排名(研究型)全国排名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档次1厦门大学艺术教育A++1云南师范大学艺术教育A++3中央民族大学艺术教育A+3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A+3重庆师范大学艺术教育A+3安庆师范大学艺术教育A+3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A+2023全国(应用型)艺术教育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排名(应用型)全国排名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档次1曲靖师范学院艺术教育A++2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艺术教育A+2吉林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A+2贵州师范学院艺术教育A+2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艺术教育A+2厦门华厦学院艺术教育A+2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艺术教育A+2河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A+艺术教育专业介绍艺术教育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主要学习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及艺术实践与研究能力。
艺教是指艺术教育专业。
艺术教育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教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主要学习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艺术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及艺术实践与研究能力,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基础教育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从事艺术教育、管理、交流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艺术教育专业学习内容艺术教育专业学习的课程主要有艺术概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艺术康复与治疗、中外美术史、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基础、钢琴基础、钢琴合奏、即兴弹唱基础、歌曲伴奏写作、歌曲创作、音乐名作鉴赏、中外器乐学、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制作、舞蹈、中外民族民间舞蹈、儿童舞蹈表演与创作。
中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排行榜

中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排行榜北京师大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俗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理论物理、物理化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理论、环境科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世界经济学、电影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9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覆盖11个二级学科)地理学(覆盖3个二级学科)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基础数学、光学、生态学、基础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
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
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0101 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201 理论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202 应用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301 法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302 政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303 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304 民族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401 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402 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403 体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501 中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502 外国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503 新闻传播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504 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601 历史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1 数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2 物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3 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4 天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705 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6大气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7 海洋科学家重点学科名单0708 地球物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09 地质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10 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11 系统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712 科学技术史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1 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2 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3 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5 材料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6 冶金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处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8 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3 建筑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4 土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5 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19 矿业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3 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7 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28 农业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29 林业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831 生物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1 作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2 园艺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3 农业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学科名单0904 植物保护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5 畜牧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6 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7 林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0908 水产国家重点学科名单1001 基础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2 临床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3 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5 中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6 中西医结合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7 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008 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202 工商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203 农林经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1204 公共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国家重点学科名单(责任编辑: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考博指导与分析-育明考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考博指导与分析一、中科院考博资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专业的考博考生每年还是比较多的,报录比大约在1:15左右,竞争相当激烈,除了一些境内与境外申请推免的考生外,普通招考的考生一般情况下较少,并且在全国各院校(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是最难的,许多考生由于外语成绩不达标而最终不予被录取,主要原因是对外语的要求比较高。
同时,专业课方面的角逐也非常明显,每年有很多考生因为专业课总成绩未能上线导致落榜的比比皆是,建议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专业的考生结合我们育明考博提供的信息和帮助提前做好复习备考准备。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朝戈金巴莫曲布嫫。
(二)考试科目1.口头传统:(1)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100%)。
(2)2010民俗学概论(100%)。
(3)3024民间文学概论(100%)。
(三)专业课指定参考书目中科院的许多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出题老师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并且要对往年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另外还要搜集出题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讲义、笔记等资料。
二、中科院考博英语题型试卷一:Part1.词汇,15分钟,10分。
Part2.完形填空,15分钟,15分。
Part3.阅读理解,80分钟,40分。
试卷二:Part4.翻译,英译汉30分钟,15分。
Part5.写作,40分钟,20分。
三、中科院考博英语参考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和《考博词汇》是考博人必备的最权威的复习资料,俗称“考博绿皮书”。
全国各大书店以及当当网卓越网均有销售,各位考生也可以直接联系育明考博购买。
四、育明考博优秀学员寄语1,给自己找个必须考博的理由,每天提醒自己要加油;2,不要太关注别人,关注自己的方法和进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3,记住:没有付出即没有收获,你花了多少时间,你就将收获多少。
十大高考文科热门专业王牌高校及就业前景 2

十大高考文科热门专业王牌高校及就业前景 2十大高考文科热门专业王牌高校及就业前景大学专业共分11个学科门类,文科生通常报考的有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7个门类。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文科专业,这里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报考多的、热门的10个文科专业的王牌院校、学习内容、就业方向和专业新动态,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点参考1、对外汉语王牌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是80年代国家教委首批批准的四所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
可以说,目前这四所学校在对外汉语方面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整体实力,仍居国内前列。
尤其是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所开展外国人汉语教学的专门大学,其课程设置、教学水平、教师水平、教材开发、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是国内最强的。
而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也是国务院侨办的华文教学基地,其对外汉语专业属国家级特色专业。
暨南大学则在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享有盛誉,具有地缘优势。
学习内容: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是三部分:一是广义的“中文”,除了学习语言外还得学习文化、历史知识,同时学会“讲故事”;二是专业知识,语言学相关知识占其中相当比例,主要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三是学习外语,如英语、日语、俄语等。
就业方向:拿到“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证书,到国外就业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做强英语,拓宽就业渠道;可在国内的外贸、外事、文化交流、三资企业等行业中工作;在国内的中学从事双语教学等。
2、新闻学王牌院校:北京大学是第一个开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清华大学具有国际化视野;中国人民大学是业界公认的老大;复旦大学被称为“北有人大,南有复旦”;中国传媒大学具有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华中科技大学以文理交叉见长,复合特色取胜;厦门大学的特色是海外华文传媒;南京大学侧重理论和新媒体,近年来开拓了政府新闻学、网络新闻学领域;南京师范大学开垦出新闻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领域,开拓了“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发展”的新空间;暨南大学面向港澳台地区、面向海外,集中体现了南方新闻界务实的特色;四川大学是西南地区唯一的新闻学博士点授权单位,在西部有广泛影响。
民俗学本科开设院校名单

民俗学本科开设院校名单
1 北京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南京大学
4 清华大学
5 复旦大学
6 上海大学
7 中央民族大学
8 南开大学
9 吉林大学
10 华东理工大学
11 华东师范大学
12 华中科技大学
13 中山大学
14 中国农业大学
15 河海大学
16 浙江大学
17 厦门大学
18 武汉大学
19 华中师范大学
20 北京师范大学
21 中央财经大学
22 中国政法大学
23 山东大学
24 中南大学
25 云南民族大学
26 西安交通大学
27 哈尔滨工业大学
28 浙江师范大学
29 安徽大学
30 四川大学
31 西南财经大学
32 云南大学
33 苏州大学
34 南京师范大学
35 济南大学
36 西南大学
37 贵州民族大学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9 兰州大学
40 沈阳师范大学
41 哈尔滨工程大学
42 赣南师范大学
43 湖南师范大学
44 云南师范大学
45 西北民族大学。
社会学类名校介绍

社会学类名校介绍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在中国人民大学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伊始,恰逢全国高校学科调整。
在社会学专业被取消之际,许多著名社会学家来到人大工作,为其在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和发展社会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1984年,郑杭生教授创建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
1987年,建立社会学系。
1999年6月,建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003年,与人口学系合并成立社会与人口学院。
社会学系本科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2个专业。
硕士设有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工作等。
拥有社会学、人类学2个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还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享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素有优良的社会学传统,也是我国开设社会学课程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
1910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设置的课程中即有社会学。
1952年院系调整后,高校中的社会学系被取消。
1979年费孝通教授和雷洁琼教授积极为筹建社会学系而努力。
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于1980年筹建,附设在国际政治系。
1982年4月正式恢复重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000年6月,北京大学正式宣布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进行合并,使社会学系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
社会学系下设有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方法教研室、应用社会学教研室和社会工作教研室。
还设有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研究中心和未来研究所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队伍学术功底扎实,以著名学者费孝通教授和雷洁琼教授为首的教师队伍治学严谨,思想活跃,特别是在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和应用社会学的研究中独具特色。
承担着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和省部级项目。
社会学系拥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2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社会保障4个硕士点,社会学、人口学和人类学3个博士点。
三、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系始建于1926年,作为中国第一个社会学教学和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曾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并造就了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