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练习之六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l−或SO42-等,A错误;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SO32−,或HCO3−等,B错误;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Ag+,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C错误;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沉淀为氢氧化铁,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D正确;故答案为:D。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详解】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 项错误;D.FeS 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 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 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 2S ,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项错误; 答案选B 。
3.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4SO -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C .待检液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CO -【答案】A 【详解】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4SO -,还可能含有SO 32-被硝酸氧化成24SO -,所以A 错误;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C.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 3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 +,故C 正确;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CO 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3CO -,故D 正确; 答案:A 。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2.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3.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4.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 表示pH 与()()2lgc HX c H X -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c(H +)>c(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c(X 2-)>c(OH -)=c(H +)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2Na 2O+O 2↑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 32Fe(OH)3+3MgCl 2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
一种以Na2SO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反应为:NaTi2(PO4)3 +2Na2NiFe II (CN)6 Na3Ti2(PO4)3 +2NaNiFe III(CN)6(注:其中P的化合价为+5,Fe的上标II、III代表其价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NaTi2(PO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C.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 (CN)6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答案】C【详解】A.由题意可知放电时负极为2Na2NiFe II(CN)6- 2e-=2NaNiFe III(CN)6+ 2Na+,Na2NiFe II(CN)6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2NaTi2(PO4)3+2Na++2e-=Na3Ti2(PO4)3,NaTi2(PO4)3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B.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嵌入到正极材料中,B项正确;C.充电过程中阴极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CN)6+2Na++2e-=2Na2NiFe II(CN)6,阳极:Na3Ti2(PO4)3-2e-=2NaTi2(PO4)3+2Na+,故C项错误;D.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D项正确;本题选C。
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答案】D【详解】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因为在铝制品表明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错误;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B错误;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均为8,例如铁离子等,C错误;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D正确;答案选D。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六)常用仪器和基本操(含解析)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六)常用仪器和基本操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式滴定管、冷凝管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B.蒸发、蒸馏、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均需要用到玻璃棒C.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D.烧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洗净后均可放在烘箱中烘干解析:选C A项,冷凝管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具有塞子或活塞的仪器要查漏,例如容量瓶、分液漏斗、酸(碱)式滴定管等仪器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错误;B项,蒸馏不需要玻璃棒,需要蒸馏烧瓶、冷凝管等,错误;D 项,烧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洗净后自然风干即可,不能放在烘箱中烘干,否则可能影响定量仪器的准确度,错误。
2.下列实验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仪器①为滴定管,可用来盛装NaOH溶液B.仪器②为酒精喷灯,用于高温加热C.仪器③为洗气瓶,可用于气体的除杂D.仪器④为吸滤瓶,可用于减压过滤解析:选B A项,①为滴定管,NaOH不能腐蚀聚四氟乙烯,因此可用来盛装NaOH溶液,正确;B项,②为酒精喷灯,常用于需加强热的实验、玻璃加工等,错误;C项,③为洗气瓶,可用于气体的除杂,正确;D项,④为吸滤瓶,可用于减压过滤(抽滤),正确。
3.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乙烯前,对气体进行验纯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浓硫酸沿试管壁缓缓加入乙醇中C.蒸馏时,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D.将少量钠保存在乙醇中,置于阴凉处解析:选D A项,乙烯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对气体进行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正确;B项,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乙醇和乙酸的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待冷却后再加入乙酸,正确;C项,蒸馏时,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可以防止液体暴沸,正确;D项,钠能与乙醇反应,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反应,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置于阴凉处,错误。
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六(旧人教必修)

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六(旧人教必修)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六1.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U1 B.2�U1 C.1�U2 D.2�U32.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A.NaCl Na2SO4 B.NaCl NaBr Na2SO4 C.NaCl Na2SO4 I2 D.NaCl NaI Na2SO43.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SO2>I>H2O2―――>Fe2+>Cl。
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2 +4H+ B.I2 + SO2 +2H2O = H2SO4 + 2HIC.H2O2 + H2SO4 = SO2↑+ O2↑+2H2O D.2Fe2+ + I2 = 2Fe3+ + 2In4.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
在一定条件下,从而可知在RO3―-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5.将NO3+Zn+OH+H2O→NH3+Zn(OH)42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系数是 A.2 B.4 C.6 D.86.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7.反应⑴是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⑵是自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⑴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⑵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I 和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B.I2在反应⑴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⑵中是氧化产物 C.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D.氧化性:MnO2>IO3>I2>SO42>Mn2--+8.有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锌棒质量减少6.5g时,和碳棒相连的Pt电极质量增加6.4gB.同温同压下,当电路中转移1mol 电子时碳棒以及和碳棒相连的Pt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等C.假设两装置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当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装置A中pH增大,装置B中pH为1 D.当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装置A中的溶液质量增装置A装置B加31.5g,装置B中的溶液质量减少40g9.已知下列反应:2HBr+H2SO4(浓)==Br2+ SO2 + 2H2O,Br2+ SO2+2H2O==2HBr+H2SO4有关上述反应的结论正确的是A.上述两个反应是矛盾的B.氧化性:Br2>H2SO4(浓)>H2SO4(稀) C.氧化性:H2SO4(浓)>Br2.>H2SO4(稀)D.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与反应条件、浓度等无关 10.将3.20g Cu跟30.0mL 10.0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选6含解析新人教09221122.doc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6)李仕才一、选择题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酸性溶液中:Cu2+、K+、ClO-、SO42-B.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的溶液中:NH4+、Na+、SO32-、Cl-C.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K+、Na+、CO32-、I-D.有色透明溶液中:Fe2+、Ba2+、[Fe(CN)6]3-、NO3-【答案】C【解析】A、溶液为强酸性,还有大量H+,H+与ClO-生成弱电解质HClO,因此这些离子不能在指定溶液中共存,故A错误;B、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10-7mol·L-1,说明溶质为酸或碱,SO32-在酸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这些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Fe2+显浅黄绿色,且Fe2+与[Fe(CN)6]3-生成蓝色沉淀,因此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2、2017年11月21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三颗视频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轨道,火箭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新一代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液氧煤油发动机排出的气体无毒无污染 B.煤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C.箭体采用铝合金和碳/环氧复合材料是为了美观 D.卫星上的计算机芯片使用的是高纯单质硅【答案】C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A.Na2O2和CO2 B.NaOH和CO2C.Na和O2 D.Cu和HNO3【答案】A【解析】A、Na2O2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B、NaOH和CO2反应,当CO2少量反应生成Na2CO3,CO2过量反应生成NaHCO3;C、Na和O2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常温下生成Na2O,加热生成Na2O2;D、Cu和HNO3的反应产物与硝酸浓度有关,Cu 和浓HNO3反应生成NO2,Cu和稀HNO3反应生成NO。
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

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元素或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1.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2C 2H 5+13/2O 24CO 2+5H 2O B .CH 2=CH 2+H 2CH 3CH 3C .+HO—NO 2+H 2O ;D .2CH 3COOH+Na 2CO 32CH 3COONa+CO 2↑+H 2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元素“氦、铷、铯”等是通过原子光谱发现的B .锂原子的1s 与2s 轨道均为球形分布C .2Co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523d 4sD .钠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大于镁元素的第二电离能3.一种以镍电极废料(含Ni 以及少量23Al O 、23Fe O 和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NiOOH 的过程如图所示,“酸浸”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除2Ni +外还有少量的3Al +和2Fe +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还原性:32Fe Ni ++>B .除杂过程仅为过滤操作C .氧化过程中每生成1mol NiOOH 消耗4mol OH -D .工业上也可电解碱性()2Ni OH 悬浊液制备NiOOH ,加入一定量的KCl 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4.C 5H 10O 2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NaHCO 3反应放出气体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5.将等物质的量的①Na 、①2Na O 、①22Na O 、①NaOH 投入到等体积且足量的水中,得到四种溶液,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①①①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 .①①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 .①溶质质量分数最大,①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D .无法确定四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6.下列有关Fe 3+、Fe 2+的性质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向盛有FeCl 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后溶液颜色不变①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①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①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①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离子方程式:Fe3++Fe=2Fe2+①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Fe3+=Cu2++Fe2+B.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 +3H2↑2D.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O+2H+=Fe2++H2O8.氨碱法(索氏)和联合制碱法(侯氏)是两大重要的工业制碱法,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A B.B C.C D.D9.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周 周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6周周周清周六排查训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形式分册装订!)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2015·安徽理综)( )(2)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2014·北京理综)( )(3)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2-3+2H+===CO2↑+H2O(2014·四川理综)( )(4)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2014·天津理综)( )(5)用热的烧碱溶液能洗去油污,所以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2014·新课标全国Ⅰ)()(6)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所以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2014·广东理综)( )(7)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2014·福建理综)( )(8)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2014·新课标全国Ⅱ)()(9)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10)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11)可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2013·福建理综)( )(12)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2013·江苏化学)( )(13)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所以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2013·广东理综)( )(14)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2013·安徽理综)( )(1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2013·广东理综)( )(16)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涉及氧化还原反应(2012·广东理综)( )(17)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饱和NaCl(aq)――→NH3,CO2NaHCO3――→△Na2CO3(2012·江苏化学)( )(18)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2013·江苏化学)( )(19)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CO2-3+H2O(2012·海南)( )(20)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2012·四川理综)(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2014·四川理综)( )(2)铝罐可久盛食醋(2014·福建理综)( )(3)只滴加氨水来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2014·福建理综)( )(4)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2014·新课标全国Ⅱ)()(5)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H)4]-+4NH+4 (2014·四川理综)( )(6)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6H2O===2[Al(OH)4]-+3H2↑(2014·北京理综)( )(7)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所以Al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2013·广东理综)( )(8)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2-4沉淀完全:2Al3++3SO2-4+3Ba2++6OH-===2Al(OH)3↓+3BaSO4↓(2013·海南化学)( )(9)0.10 mol·L-1的氨水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2013·福建理综)( )(10)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2013·江苏化学)( )答案:(1)√(2)×(3)×(4)×(5)×(6)√(7)×(8)×(9)×(10)×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解析:A项,CuO被H2还原为Cu,固体质量减轻;B项,2Na2O2+2CO2===2Na2CO3+O2,Na2O2变为Na2CO3,固体质量增加;C项,铝热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保持不变;D项,1 mol Zn置换出1 mol Cu,固体质量减轻,不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练习之六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六——电化学原理综合应
用题
1.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
(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通过某种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
出能量的多少,可以判断该电池的优劣
B.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这类电
池可无限次重复使用
C.除氢气外,甲醇、汽油、氧气等都可用作
燃料电池的燃料
D.近年来,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
被提上日程,其首要原因是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需要回收
(2)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
应可表示为2Ni(OH)2+Cd(OH)2充电
Cd
放电
+2NiO(OH)+2H2O
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
溶于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B.反应环境为碱性
C.电池放电时Cd作负极
D.该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
(3)在宇宙飞船和其他航天器上经常使用的氢
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源,其构造如图所
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通入的氢气和氧气由孔隙中逸入,并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而放电。
①a电极是电源的________极;
②若该电池为飞行员提供了360 kg的水,则电路中通过了________ mol电子。
2.金属铜不溶于稀硫酸,可溶于铁盐溶液生成铜盐与亚铁盐。
现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 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
(1)写出铜溶解于上述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铜完全溶解时,溶液中的Fe3+、Cu2+、
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溶液的pH=1,则溶解铜的质量是______ g,溶液中的c(SO2-4)=________ mol·L-1。
(3)若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1)中的反
应,请判断图中的正、负极,并选出适当的物质作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填在相应的表格中。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出口(填“A ”、“B ”、“C ”或“D ”)________导出。
③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 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H 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1,则该燃料电池工作产生36 g H 2O 时,理论上有________ kJ 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4.高氯酸铵(AP)受高温和猛烈撞击能引起爆炸,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目前制备高氯酸铵的流程如下:
⎭
⎬⎫ Cl 2NaOH 溶液―→混合物A ――→水蒸气HClO ――→电解HClO 3――→电解HClO 4――→NH 3·H 2O
NH 4ClO 4
(1)写出Cl 2和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HClO 3加入到电解槽中,电解产生H 2和O 3,产生H 2的电极名称为__________,写出
产生O3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O3与ClO-3反应生成ClO-4,O3与ClO-3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工业上含有ClO-4的废水可用微生物法处
理:向含有ClO-4的废水中加入铁来制造厌氧环境,其主要原理是发生析氢腐蚀,析氢腐蚀时溶液pH变化为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已知Fe2+可用K3Fe(CN)6来检验(呈蓝色)。
将图Ⅰ装置中的铁棒末端分别连上一块锌片和铜片,并静置于含有K3Fe(CN)6及酚酞的混合凝胶上。
一段时间后发现凝胶的某些区域(如图Ⅱ所示)发生了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区呈现红色b.乙区呈现蓝色
c.丙区产生Cu2+d.丁区产生Fe2+
5.已知:①Cu2O溶于硫酸,立即发生反应:Cu2O +2H+===Cu2++Cu+H2O。
②部分难溶物的
颜色和常温下的K
Cu(O H)2CuOH CuCl
Cu2
O
颜色蓝色黄色白色砖红色
K sp(25 ℃) 1.6×
10-19
1.0×1
0-14
1.2×
10-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饱和食
盐水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Ⅰ装置如图所示,接通电源
后,发现a、b电极上均有大量气
泡产生。
(1)电解过程中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定电源的正、负极,下列操作一定行之有效的是
(填序号)。
A.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颜色
B.往U形管两端分别滴入数滴酚酞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靠近U形管口
D.在U形管口置一张湿润的淀粉-KI试纸
实验Ⅱ把上述电解装置的石墨
棒换成铜棒,用直流电源进行电
解,装置如图所示。
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所示:
①开始无明显现象,随后液面以下的铜棒表
面逐渐变暗;
②5 min后,b极附近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且向a极
扩散;
③10 min后,最靠近a极的白色沉淀开始变成红色;
④12 min后,b极附近的白色沉淀开始变成黄色,然后逐渐变成橙黄色;
⑤a极一直有大量气泡产生;
⑥停止电解,将U形管中悬浊液静置一段时
间后,上层溶液呈无色,没有出现蓝色,下层沉淀全部显砖红色。
(3)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电解5 min后,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 min后,b极附近出现的橙黄色沉淀的成分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最后沉淀的成分是,请设计一实验验证此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A(2)BCD(3)负40 000 2.(1)Cu+2Fe3+===Cu2++2Fe2+
(2)0.640.5
(3)
正、负极判断电极材
料
电极反应式
X 极负极铜
Cu-2e-
===Cu2+
Y 极正极碳
2Fe3++2e-
===2Fe2+
3. (1)①吸氧②2Cl+2H2O=====
电解2OH+H2↑+Cl2↑(2)①4OH--4e-===2H2O+O2↑小于②D
③H+放电促进水的电离,使OH-浓度增大
④H2-2e-+2OH-===2H2O571.6 4.(1)Cl2+2OH-===Cl-+ClO-+H2O阴极6OH--6e-===O3↑+3H2O1∶3(2)增大Fe-2e-===Fe2+(3)ad
5.(1)2Cl-+2H2O=====
电解2OH-+H2↑+Cl2↑
(2)BD
(3)2H2O+2e-===2OH-+H2↑
(4)Cu+Cl--e-===CuCl↓
(5)CuOH和Cu2O K sp(CuOH)<K sp(CuCl),
CuCl转化为黄色的CuOH沉淀,CuOH不稳定分解生成Cu2O,所以橙黄色沉淀的成分为CuOH和Cu2O的混合物
(6)Cu2O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滴加少量稀硫酸,观察到沉淀部分溶解且溶液呈蓝色,说明沉淀成分为Cu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