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责任的《侵权责任法》研究
幼儿受伤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幼儿在园内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幼儿受伤案例,旨在通过对该案例的法律分析,为幼儿园、家长及相关责任人提供法律参考。
案例简介:某幼儿园内,一名5岁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因滑梯旁的防护措施不完善,导致从滑梯上摔下,造成腿部骨折。
家长认为幼儿园存在过错,要求幼儿园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法律分析1. 幼儿园的过错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在本案中,幼儿园作为幼儿的教育机构,有义务对幼儿在园期间的人身安全负责。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七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人身安全。
(1)幼儿园的防护措施不完善。
根据《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幼儿园应当对园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
本案中,滑梯旁的防护措施不完善,导致幼儿从滑梯上摔下,幼儿园存在过错。
(2)幼儿园未尽到安全教育责任。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八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本案中,幼儿园未能充分履行安全教育责任,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发生意外。
2. 家长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其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本案中,家长作为幼儿的监护人,有义务对幼儿进行监护,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1)家长在送幼儿入园时,应当关注幼儿园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若家长在送幼儿入园时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向幼儿园反映,要求幼儿园整改。
(2)家长在幼儿入园后,应当关注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状况,发现幼儿受伤等情况,应当及时与幼儿园沟通,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幼儿园伤害案件的法律(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摇篮,其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幼儿园伤害案件频发,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引发了社会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关注。
为了保障幼儿的合法权益,维护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有必要对幼儿园伤害案件的法律处理与预防进行深入研究。
二、幼儿园伤害案件的法律处理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也规定了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对幼儿的侵权责任。
2. 赔偿范围幼儿园伤害案件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1)医疗费:包括治疗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等。
(2)护理费: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由法院根据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3)交通费:包括受害人及其家属因治疗、护理、鉴定等产生的交通费用。
(4)误工费:受害人因受伤而减少的收入。
(5)营养费: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由法院根据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6)残疾赔偿金:受害人因受伤造成残疾的,应支付残疾赔偿金。
(7)死亡赔偿金:受害人因受伤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
(8)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影响、侵权人的过错等因素确定。
3. 责任划分(1)幼儿园的过错责任:幼儿园在履行教育、管理、保护职责过程中,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导致幼儿受到伤害的,幼儿园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第三人的过错责任:幼儿园之外的第三人导致幼儿受伤的,第三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混合过错责任:幼儿园和第三人共同导致幼儿受伤的,幼儿园和第三人应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 诉讼程序(1)起诉:受害人及其家属可以向幼儿园或第三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举证责任:受害人及其家属应提供证据证明幼儿园或第三人的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法律幼儿园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就读于某市一所幼儿园大班。
一天,小明在幼儿园玩耍时,拿着一把玩具枪与小朋友们追逐打闹。
这把玩具枪仿真度极高,外观与真枪几乎无异。
在追逐过程中,小明不慎将玩具枪指向了一位女同学,导致该同学受到惊吓。
事后,该女同学的父母认为幼儿园管理不善,要求幼儿园对此事负责。
二、案例分析1. 事件性质本案涉及幼儿园管理不善,导致学生受到惊吓的事件。
从法律角度来看,该事件属于学校事故责任纠纷。
2. 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 幼儿园责任(1)安全管理责任。
幼儿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有义务确保学生的安全。
本案中,幼儿园未对玩具进行严格检查,导致仿真玩具枪进入校园,存在安全管理漏洞。
(2)教育管理责任。
幼儿园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本案中,幼儿园未对小明进行安全教育,导致小明在玩耍过程中使用玩具枪指向同学。
4. 女同学父母的诉求女同学父母要求幼儿园承担赔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幼儿园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案例分析结论1. 幼儿园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幼儿园作为学校,在安全管理、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疏忽,导致小明使用玩具枪吓唬同学,给同学造成心理伤害。
因此,幼儿园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幼儿园应加强安全管理。
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幼儿园应加强安全管理,对校园内的玩具、物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学生的安全。
3. 幼儿园应加强安全教育。
幼儿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幼儿法律责任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分析2019年6月,某市一家幼儿园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由于教师疏忽,未对幼儿进行安全提醒,导致一名5岁幼儿在活动中不慎从滑梯上摔下,造成右腿骨折。
事发后,幼儿家长将幼儿园告上法庭,要求幼儿园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审理查明,该幼儿园在事发前已经对该场地进行了检查,确认没有安全隐患。
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未对幼儿进行安全提醒,且未及时发现幼儿的危险行为。
此外,该幼儿园未按照规定配备足够的安全员,导致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进行救援。
二、法律问题分析1. 幼儿园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受到人身损害,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幼儿园承担的责任范围(1)幼儿园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因过错造成幼儿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幼儿园未对幼儿进行安全提醒,且未及时发现幼儿的危险行为,存在过错,应承担赔偿责任。
(2)幼儿园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幼儿园与幼儿家长签订了入园协议,约定幼儿园应当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但未履行该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
三、案例分析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法院判决幼儿园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 承担幼儿医疗费用的赔偿责任;2. 承担幼儿误工费的赔偿责任;3. 承担幼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责任;4. 承担本案诉讼费用的赔偿责任。
四、启示1. 幼儿园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幼儿园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配备足够的安全员,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救援。
幼儿园涉及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涉及法律问题的案例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幼儿园涉及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案例描述某市一所幼儿园,在组织户外活动时,由于园方监管不力,导致一名3岁幼儿在活动中不幸从高处坠落,造成重伤。
事发后,幼儿家长将幼儿园告上法庭,要求园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法律问题分析1. 侵权责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在本案中,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对幼儿负有教育、管理职责。
由于园方监管不力,导致幼儿发生意外事故,侵犯了幼儿的人身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举证责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在本案中,幼儿家长主张幼儿园承担侵权责任,需要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园方存在过错。
而幼儿园则需要证明自己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否则需承担相应责任。
3. 损害赔偿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
”在本案中,幼儿因事故造成重伤,园方需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具体赔偿金额需要根据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失进行评估。
四、解决对策1. 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对幼儿的日常安全教育。
同时,对幼儿园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2. 提高教职工法律意识幼儿园应加强对教职工的法律培训,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在处理幼儿意外事故时,能够依法行事,避免因法律意识不足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幼儿园法律责任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站,其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
然而,在现实中,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幼儿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引发了社会对幼儿园法律责任的关注。
本案例将以某市某幼儿园发生的幼儿伤害事故为切入点,分析幼儿园在此次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二、案例描述2019年3月,某市某幼儿园发生了一起幼儿伤害事故。
5岁的幼儿小明在幼儿园玩耍时,不幸被另一位小朋友撞倒,导致头部受伤。
事故发生后,小明的父母将幼儿园告上法庭,要求幼儿园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幼儿园并未对幼儿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且事发地点附近没有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此外,幼儿园在事故发生后也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小明受伤情况加重。
三、案例分析(一)幼儿园的法律责任1. 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对幼儿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在本案例中,幼儿园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小明受伤,应承担侵权责任。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幼儿园与幼儿家长之间存在教育服务合同关系。
幼儿园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教育服务义务,导致小明受伤,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幼儿园责任的承担方式1. 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幼儿园应赔偿小明因事故造成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合理费用。
2. 惩罚性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条,幼儿园如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幼儿受伤,还应承担惩罚性赔偿。
3. 赔礼道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一条,幼儿园应向小明及其家长赔礼道歉。
四、案例启示1. 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严格执行教育服务合同幼儿园应严格按照教育服务合同约定,履行教育服务义务,确保幼儿的合法权益。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共同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
幼儿园安全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了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合法权益,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案例为切入点,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案例简介某市一所幼儿园在组织户外活动时,因操场地面湿滑,导致一名幼儿不慎摔倒,造成腿部骨折。
事故发生后,幼儿家长要求幼儿园承担相应责任,但双方对责任划分存在争议。
三、法律分析1.幼儿园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该规定,幼儿园在此次事故中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事故原因分析(1)幼儿园管理不善:事故发生时,幼儿园操场地面湿滑,但幼儿园未及时采取清理措施,导致幼儿摔倒受伤。
(2)教师监护不力:事故发生时,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幼儿的危险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3)家长监护不力:家长在接送幼儿时,未能尽到监护责任,对幼儿园操场地面湿滑的情况未予以关注。
3.责任划分(1)幼儿园应承担主要责任:由于幼儿园管理不善和教师监护不力,导致幼儿受伤,幼儿园应承担主要责任。
(2)家长承担次要责任:家长在接送幼儿时,未能尽到监护责任,对幼儿园操场地面湿滑的情况未予以关注,因此承担次要责任。
四、法律建议1.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校园设施,确保校园安全。
2.提高教师安全意识: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强化家长监护责任: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责任,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4.完善法律法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幼儿园安全事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幼儿园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总结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幼儿家庭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法律责任案例分析幼儿(3篇)

第1篇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7岁,就读于某幼儿园大班。
一天下午,小明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玩耍,与同学小华(化名)发生追逐打闹。
在追逐过程中,小明不慎用玩具击中小华的头部,导致小华头部受伤,送往医院治疗后诊断为脑震荡。
小华的父母认为,幼儿园未能有效管理学生,导致小明在幼儿园内造成他人伤害,要求幼儿园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分析:一、幼儿园的法律责任1. 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在本案中,幼儿园在事发后及时将小华送往医院治疗,并协助小华的父母处理后续事宜。
从表面上看,幼儿园已经尽到了相应的救助义务。
然而,从更深层次分析,幼儿园在以下方面存在疏忽:(1)安全教育:幼儿园未对小华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使其认识到追逐打闹的危险性。
(2)监管不力:事发时,幼儿园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小明的危险行为。
(3)设施安全:幼儿园的操场设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玩具摆放不合理等。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忽,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幼儿园与家长签订的入园协议中可能包含有安全保障义务。
由于幼儿园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小华受伤,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二、小明的法律责任1.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小明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父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然而,由于小明是在幼儿园内造成他人伤害,其监护人可以要求幼儿园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幼儿园责任的《侵权责任法》研究
【摘要】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幼儿在校内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推定原则,在校外则是补充原则,这一规定对解决相关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侵权法中的规定在很多细节存在不足,且校外侵权中的归责原则很难合理的保护幼儿,故应对侵权责任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事故;侵权责任法;学校归责原则
导入案例: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的一辆运送幼儿的小车(核载9人、实载64人),在正宁县林子镇下沟村一组砖厂门前路段时,与一辆重型自卸货车发生正面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2人受伤。
该事故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地轰动,其隐含在事故中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一、幼儿园学生伤亡事故范围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第二条规定,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适用本办法。
《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幼儿园发生的幼儿伤害事故,应当根据幼儿为完全无行为能力人的特点,参照本办法处理。
幼儿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且又在幼儿园就读,是应当受到保护和救济的对象,因此,幼儿也适用该办法的规定,而幼儿伤亡事故的范围主要是在学校内,以及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所发生的人身损害事故。
二、《侵权责任法》中相关规定所存在的缺陷
由于受立法技术、立法观念等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情势不断变化,《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幼儿伤亡事故的归责原则出现以下不足之处,需要改善。
(一)关于学校伤害事故范围,学校责任规定的过于狭窄
《侵权责任法》对学校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了规定,然而现在学校安全事故的类型各异,特别是校外侵权事故频发,学校伤害事故范围远远大于法律内规定的范围。
因此《侵权责任法》现有的规定已不能对学生事故的各种情形作出回应。
(二)对于学校的义务,现有立法规定不是很明确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在校内侵权中,幼儿园若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则不承担责任。
在校外侵权中,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且补充责任的份额和其未尽管理职责的过错程度相当。
但是法律没有对“教育、管理职责”作出明确的界定,对法院认定学校责任造成不便。
(三)学校赔偿方式、赔偿额度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侵权责任法》中并没有规定学校对幼儿的赔偿方式及额度等,导致在实践中由于法官的判案不同,会出现赔偿金额差额大的情况,城市的幼儿的赔偿金远高于农村的幼儿,导致赔偿不平等,违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侵权责任法》中幼儿学校责任承担归责原则的完善
(一)明确规定幼儿学校伤害事故范围
对目前出现多的安全事故类型应采用概括和列举式并举,对校内侵权情形和校外侵权情形作出明确区分,给予法院审理案件时明确的范围,并根据情势的发展,对法律作出法律解释,适时的出台司法解释,扩大安全事故范围。
在本文导
入案例发生后,国务院已经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并于2012年3月28日获得通过。
《条例》针对当前校车发展中存在的安全监管缺位、法律责任不明晰等问题均作出了规定。
《条例》还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对违法使用车辆或提供校车服务、不履行安全管理责任等,分别规定了法律责任。
国家根据情势的发展,积极出台司法解释,或是加强对法律的解释,是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安全问题的关键。
(二)单独规定幼儿伤亡事故中学校的免责事由
由于幼儿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智力发育还很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存在较大的不足,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一般侵权行为中的某些免责事由,比如受害人同意、受害人故意等不能成为学校的免责事由。
在学校责任承担上,可以规定学校的免责事由为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等。
同时,若受害人或第三人有过错的,只能相应减轻学校之责任,而不能完全免除其责任。
参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可以规定幼儿伤亡事故中,学校免责条款为:1.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2.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3.学生在家自杀、自伤的;4.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5.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幼儿伤亡事故中学校责任的归责原则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在校外第三人侵权中的补充责任原则应当进行修改,笔者认为在校外侵权学校责任归责原则改成无过错责任原则辅以强制保险制度更有理由保护幼儿合法利益,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平衡学校和幼儿之间利益。
同时,关于幼儿伤亡事故的详细规定也应当出台,以应对幼儿伤亡事故的各种情形。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利明.民法(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郑银银.保险人代位求偿权若干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1(26).
[4]李国旗,尤月成.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学校伤害事故归责原则探析[J].天津法学,2011(1).
[5]王建富.论校园侵害的学校责任[J].唯实话?法制建设,2010.11.
[6]邓复群.试析学生伤害事故中的监护人责任与学校责任[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6(1).
[7]北京万国学校.司法考试重点法条解读[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8]万世容,刘剑云.析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N].人民法院报,1999-08-31.
[9]赵海萍,张玉莲.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之责任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