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完整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人情薄,世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经年已过,伊人不在,当年盟誓,如今似烟。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传说明明是假,却依旧信以为真,造化弄人。
如今,只留一句:年年有今日,好月长圆,好花不谢。
人长久,梦婵娟。
美字体山苍苍,水茫茫。
大孤小孤江中央赏美文懂你,陆游落花,是凋零枝头的不甘,迎着寂寞,却无奈。
寒梅,是孤傲霜雪的意气,伴随悲怆,但无悔。
不禁想起陆游,这个真实的人,有着落花的命运,也有寒梅的品格。
“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因为父亲的影响,在他斑驳年华里,早已文武双全。
“执戈王前驱”是他的梦想。
可恨他在无能胆小的皇帝年间报效。
汉奸秦桧大权独揽,让主战派的陆游“三败考场”。
他经历十八载轮回的奋斗与等待,终以自荐搏得小官。
朝见皇帝时,他慷慨陈词,直至“泪溅龙床”,让皇帝出师北伐。
这,就是陆游,一个不畏冒险的爱国英雄。
或许苦涩的年华需要磨炼,孝宗为帝后他才迎来事业高峰。
入仕八年,为人正直的他却终究因政敌被罢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脱离官场后,陆游独骑毛驴,救济乡民。
其实被打击过后,他一直期待着光明前途,因为他相信成功属于坚强。
为了他梦寐以求的军装,他又一次毛遂自荐。
后来他随王炎在南郑准备北伐,这是他梦想实现的机会,束缚他心灵的枷锁真正被打开,诗词也变得炉火纯青。
这是他一生的最高潮。
而他的人生终点,因为误信奸臣,自己坚持了一生的信仰,终未完成。
但他还在九泉下等待着所谓的追求。
“此生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一辈子经历许多风流浪漫故事,但在他心里,唐琬是永不会被替代的。
因为陆游母亲的种种原因,他如懦夫般休妻。
离婚七年在沈园一次意外的重逢,也是最后一次惜别。
短短的两年爱情经历,成了陆游一生都沉浸的梦。
晚年后,陆游曾数次来到沈园寻找那份回忆,人事怆然。
放不下珍情。
惆怅满腔,浊酒解千愁。
他们的恋爱,只留下一个痕迹,而爱过的一切却像阴天里角落的苔藓,纵使苍老,却依旧鲜绿。
高中语文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6课时过小孤山大孤山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屏.风(pínɡ)宿.松县(xiǔ)嵌.岩窦穴(qiàn)B.惠济.(jì) 载.其事(zài) 楼观.亭榭(ɡuān)C.渺弥.(ní) 泊.湓浦(bó) 徙倚.久之(yǐ)D.溯.流(sù) 烽火矶.(jī) 鸥鹭灭没.(m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火中取栗/沧海一粟大桥竣工/疏浚河道深邃/列置烽燧B.嘎然而止/真知灼见吞声踯躅/踟蹰不前彻悟/清澈见底C.信手拈来/沾花惹草贻笑大方/遗臭万年砥砺/为丛驱雀D.拨云见日/俏拔秀丽天然屏障/乌烟瘴气荧屏/色泽莹润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造化:指天地、自然界。
B.又有一石……杰然特起....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饮酒者。
D.四际渺弥..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B.与江山..相发挥C.江水浑浊..,每汲用D.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倒影水中 B.泛彭蠡口C.今为定江军 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又要行思坐想....,大胆假设,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B.后母戊大方鼎的气韵和纹饰,妇好墓玉器的繁多和精美,让海内外艺术家叹为观止....,视为人类不可重复的惊天奇迹。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D.谈起垃圾短信,广大手机用户深恶痛绝。
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发送垃圾短信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测评练习

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烽燧.(suì)潦.缩(liǎo)巉.然(chán)B.上干.云霄(gàn) 亭榭.(xiè) 营葺.(qì)C.栖鹘.(hú) 彭蠡.(lǐ) 葭.苇(jiā)D.抟.水禽(zhuàn) 湓.浦(pén) 溯.流(sù)解析A项,“潦”应读lǎo;B项,“干”应读gān;D项,“抟”应读tuán 。
答案C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杰然特.起公车特.征拜郎中B.上干.云霄北适中山以干.仕C.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无丝竹之乱.耳D.大孤状类.西梁佛印绝类.弥勒解析A.前:独自,后:特地;B.前:冲、插,后:求取;C.前:混淆,后:扰乱;D.均为“像”。
答案 D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与江山..相发挥B.与江山相发挥..C.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D.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解析C项,大不相同。
答案 C4.对下列加点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②自数十里外望之③信造化之尤物也④庙在山之西麓⑤徙倚久之而归⑥皆以杏仁澄之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⑤/②⑥/③④C.①③④/②⑥/⑤D.①③④⑤/②⑥解析①代词,不定代词,这;②⑥代词,指具体事物山、水;③④助词,的;⑤助词,补充音节。
答案 A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此山当是其.一也②有碑载其.事③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④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①代词,其中的;②代词,这;③副词,才;④副词,才。
答案D6.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过夕乃.可饮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盖以.此得名也C.此山当是其.一也罗络其.上D.徙倚久之.而归然小孤之.旁解析A.均为副词“才”;B.前:介词“用”,后:介词“因”;C.前:其中的,后:它的;D.前:语助词,后: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1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 1 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合处如引绳,不相乱.不与江水乱.
B.自数十里外望.之望.之如浮水面
C.及抛江过.其下过.烽火矶
D.极登临.之胜三面临.江,倒影水中
解析:选D。
A.混淆。
B.看,往远处看。
C.经过。
D.到,来到/靠近,面对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盖以.此得名也
皆以.杏仁澄之
B.过夕乃.可饮
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C.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
虽.无风,亦浪涌
D.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
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解析:选B。
A.因为/用;B.才;C.虽然/即使;D.然而,但是/这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江山
..相发挥。
(完整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人情薄,世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经年已过,伊人不在,当年盟誓,如今似烟。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传说明明是假,却依旧信以为真, 造化弄人。
如今,只留一句:年年有今日,好月长圆,好花不谢。
人长久,梦婵娟。
------------ 温馨晨读自主学习------------赏美文懂你,陆游落花,是凋零枝头的不甘,迎着寂寞,却无奈。
寒梅,是孤傲霜雪的意气,伴随悲怆,但无悔。
不禁想起陆游, 这个真实的人,有着落花的命运,也有寒梅的品格。
“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因为父亲的影响,在他斑驳年华里,早已文武双全。
“执戈王前驱”是他的梦想。
可恨他在无能胆小的皇帝年间报效。
汉奸秦桧大权独揽,让主战派的陆游“三败考场”。
他经历十八载轮回的奋斗与等待,终以自荐搏得小官。
朝见皇帝时,他慷慨陈词,直至“泪溅龙床”,让皇帝出师北伐。
这,就是陆游,一个不畏冒险的爱国英雄。
或许苦涩的年华需要磨炼,孝宗为帝后他才迎来事业高峰。
入仕八年,为人正直的他却终究因政敌被罢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脱离官场后,陆游独骑毛驴,救济乡民。
其实被打击过后,他一直期待着光明前途,因为他相信成功属于坚强。
为了他梦寐以求的军装,他又一次毛遂自荐。
后来他随王炎在南郑准备北伐,这是他梦想实现的机会,束缚他心灵的枷锁真正被打开,诗词也变得炉火纯青。
这是他一生的最高潮。
而他的人生终点,因为误信奸臣,自己坚持了一生的信仰,终未完成。
但他还在九泉下等待着所谓的追求。
“此生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一辈子经历许多风流浪漫故事,但在他心里,唐琬是永不会被替代的。
因为陆游母亲的种种原因,他如懦夫般休妻。
离婚七年在沈园一次意外的重逢,也是最后一次惜别。
短短的两年爱情经历,成了陆游一生都沉浸的梦。
晚年后,陆游曾数次来到沈园寻找那份回忆,人事怆然。
放不下珍情。
惆怅满腔,浊酒解千愁。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第4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基础巩固层次(A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及抛江..过其下 抛江:抛锚停船于江中B .杰然特起..特起:特别突起C .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徘徊不忍去D .四际渺弥..皆大江 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解析】 B 项,“特起”,拔起突起。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盖.以此得名也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B.⎩⎪⎨⎪⎧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作《师说》以.贻之 D.⎩⎪⎨⎪⎧虽.无风,亦浪涌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解析】 D 项,连词,即使。
A 项,副词,大概/名词,器物的盖子;B 项,助词,的/助词,起补足音节作用,不译;C 项,介词,用/连词,来。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凡江中独山……皆名.天下 B .南.望彭泽、都昌诸山 C .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 D .岸土赤而壁.立 【解析】 A 项,名词作动词,名闻。
B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A4.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C.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D.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解析】A项,尤物:特异之物,文中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今义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B项,发挥:文中指衬托,辉映。
今义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C项,节度:文中指管辖。
今义多指节制,约束。
D项,浑浊: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答案】 D5.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B.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D.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解析】A、B两项,均为判断句;C项,状语后置句,可以说成“若稍以楼观亭榭饰之”;D项,被动句、省略句。
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上干云霄干:触及B . 信造化之尤物也信:相信C . 尝加营葺营葺:修缮D . 溯流行七百里溯流:逆流而上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等到抛锚停船后,作者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
B . 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作者认为,从峭拔秀丽上看,小孤山不能和它们相比。
C . 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在作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奇观呀!D . 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但长江从湖口分出的一支称为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水的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3. 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A .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 .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C .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D . 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4. 下列各句对“以”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A .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 . 复以小艇游庙中C .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D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5. 下列名句默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B .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C . 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D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6. 下列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女也不爽②夙兴夜寐③夫人之相与④长太息以掩涕兮⑤复得返自然⑥亦将有感于斯文⑦处分适兄意⑧感慨系之矣A . ①③⑤⑦⑧B . ①③④⑥⑦C . ②③⑤⑦⑧D . ②④⑤⑥⑧7. 下列各项加线字的解释,只有一个错误的一项是()A . 抱布贸(交换)丝不遑(无暇)启居将(愿,请)子无怒B . 体无咎(灾祸)言总角之宴(快乐)忧心孔(很)疚C . 竞周容以为度(态度)多谢(辞别)后世人常(平常)在于险远D . 始适(刚刚)还家门茂林修(密布)竹或取诸怀抱(胸怀抱负)8.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淇则有岸,隰则有泮B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C .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契阔谈讌,心念旧恩D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长乐王回深父9. 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 ①靡室靡家,玁狁之故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B . ①忧心烈烈,载饥载渴②既见复关,载笑载言C . ①忧心孔疚,我行不来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 . ①戎车既驾,四牡业业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10. 下列句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 .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C .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D .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11. 下列各项与例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A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及同步练习答案解析:-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实战同步练习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练习一、基础考查1.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信造化..之尤物也造化:指天地、自然界B.又有一石……杰然特起....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饮酒者D.四际渺弥..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解析:选C。
C项“估客”这里指“贩货的行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凡江中独山……皆名.天下B.南.望彭泽、都昌诸山C.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D.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解析:选A。
A.为名词作动词,名闻;其余各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B.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D.二山东西..相望解析:选D。
A.古义:形容高大的样子;今义:杰出的样子。
B.古义:长江西;今义:行政区域江西省。
C.古义:辉映;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B.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解析:选C。
C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句,A、B、D三项为判断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之部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夯基达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秋深潦.缩潦:积水。
B.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幸而。
C.尝加营葺.葺:修补。
D.亦占一山之胜.胜:取胜。
解析:D项,胜:优美的景物。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B.与江山..相发挥C.江水浑浊..,每汲用……过夕乃可饮D.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解析:A项,文中指天地、自然界;今义指福气、运气。
B项,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今义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C项,古今义相同,都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
D项,文中指长江的西面;今义指江西省。
答案:C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倒影水中B.遂行泛彭蠡口C.今为定江军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解析:D项为被动句。
其余为省略句。
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
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始见庐山及大孤。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晚抵江州。
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干.云霄干:冲。
B.有俊鹘抟.水禽抟:持,抓。
C.有碑载.其事载:记载。
D.岸土赤而壁.立壁:墙壁。
解析:D项,壁:像墙壁一样。
答案: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等到行船后,作者走过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大不一样。
B.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作者认为,从峭拔秀丽上看,小孤山不能和它们相比。
C.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有几片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广阔无边的江水,望上去它好像浮在水面上,在作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奇景。
D.长江的西路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
但长江从湖口分出的一支称为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水的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解析:B项,应该是“从峭拔秀丽上看,它们不能和小孤山相比”。
答案:B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2)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
参考答案:(1)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水位下降,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2)(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游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无影无声。
(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导学号50710028)入蜀记①(节选)[宋]陆游(八月)十四日,晓雨。
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
抛②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
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
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
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才行十五六里。
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
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
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
数家夕阳中,芦藩旁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
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
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
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
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尝舣舟于此。
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九月)九日早,谒后土祠。
道旁民屋,苫茆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
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
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
买羊置酒。
盖村步③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
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
为之颓然径醉。
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
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
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④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
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
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
是日重阴微雪,天气飘⑤。
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
遂登双柏堂、白云亭。
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
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
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
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
而阙⑥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选自《渭南文集》)注①《入蜀记》是陆游入蜀途中的日记,共六卷。
②抛:放,行船。
③村步:村庄。
④令廨:县衙门。
⑤飘:凄冷。
⑥阙:缺。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B.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C.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D.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解析:断句的前提是整体感知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来断句。
原文为: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
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
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
答案:D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指田间小路。
“阡”是指田间东西向的小路;“陌”是指田间南北向的小路。
B.芙蕖,即莲花,古代称法。
又名荷花、菡萏、芙蓉等。
C.俄顷,片刻,一会儿。
古代表示时间短暂,与之相近的词语还有“俄、俄而、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等。
D.寇莱公,即北宋政治家寇准。
因封莱国公,故后人称“寇莱公”。
景德元年辽攻宋时任宰相,力主抗战,促使真宗亲往澶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解析:A项,“阡”是指田间南北向的小路,“陌”是指田间东西向的小路。
答案:A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月二十一日,诗人舟游至石门关,发现石门关仅够一人通过,实为天下一大险关。
B.诗人到了巴东县,看到街市萧条,游了秋风亭,心情怅然,油然而生“流落天涯”之感。
C.诗人边走边记,既有写景状物的描绘,也有议论抒情,全然不是简简单单的日记可比的。
D.入蜀途中的经历在诗人笔下富有情趣,尤其是所写景物,简练优美,富有生活哲理。
解析:D项,是富有诗意,而非富有哲理。
答案:D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
为之颓然径醉。
(2)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
参考答案:(1)向江上人家讨要菊花,要来好多枝,芳香可爱。
因为这就醉得东倒西歪。
(2)栏杆外面的两条瀑布倾泻到石涧里,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寒气彻骨。
三、语言运用11.在陆游诞辰890周年之际,学校文学社准备召开主题为“读陆游诗词,做爱国青年”的纪念会。
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会议拟写一段结束语。
要求:内容扣住主题,语言要有文采,不少于80字。
解析:首先要注意主题:读陆游诗词,做爱国青年。
这个主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两方面应互相映照,缺一不可。
同时注意语言要有文采。
答案示例:同学们,“位卑未敢忘忧国”。
在壮志难酬的情况下,陆游仍矢志不渝,临终前大声疾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为民族的振兴竭尽力量。
这样,才能让古往今来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含笑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