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参数设计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离合器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工程基础》第四章“汽车传动系”,详细内容为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类型及其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2. 掌握离合器的结构类型及各部分功能。

3. 学会分析离合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离合器故障分析。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结构类型及其各部分功能,离合器故障排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离合器实物模型或图片。

2. 汽车传动系动画演示课件。

3. 离合器维修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离合器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类型及其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离合器故障分析方法及其排除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5. 互动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2. 离合器结构类型3. 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4. 离合器故障分析方法及排除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辆汽车离合器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列出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2. 作业题目:简述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

答案: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中的作用是连接发动机与变速器,使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同时保证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分离与结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离合器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拓展性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情况。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型离合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包括:1. 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汽车离合器设计详案

汽车离合器设计详案

《汽车离合器设计》教学详案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徐学林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离合器工作过程。

2、了解汽车离合器的结构和功能。

3、掌握离合器中摩擦片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4、掌握离合器中摩擦片的设计计算方法。

5、了解摩擦片中平均半径公式的推导意义。

二、教学重点:1、摩擦片的力学模型分析。

2、根据发动机参数计算摩擦片外径的值。

三、教学难点:离合器摩擦片力学模型建立及外径计算公式推导。

四、课前准备:汽车离合器工作原理视频、汽车离合器实体照片、PPT课件。

五、教学方法:以视频为引导,从离合器结构功能到摩擦片的力学模型建立层层深入到摩擦片外径尺寸的设计计算。

六、教学过程:揭题导入师:我们今天讲解汽车离合器中的摩擦片设计,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有了驾驶汽车的经验,我想知道在坐的各位有谁知道汽车离合器是怎么工作的吗?学生:…..师:对学生的回答做点评,然后播放《汽车离合器工作原理》视频,并在其中关键的离合结合工作部分暂停作提示:请大家注意此时的状态。

视频播放完后(视频4分钟左右),提问师:看了刚才的视频,大家对汽车离合器的工作过程有没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学生:……师:不了解没有关系,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时间详细讲解离合器的工作过程。

板书:汽车离合器设计一、汽车离合器功能:切断和接通发动机转矩的传递。

师:汽车发动机输出的是转矩,我们大家通常听到的是汽车功率概念,在这里要说明一下,汽车转矩和功率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转矩是在汽车零部件设计中会经常用到的汽车性能参数,特别涉及一些零部件的强度计算校核时都会用到转矩。

板书:二、离合器的组成师:(打开课件P4)大家看到的这是一个单盘离合器结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离合器由四部分组成:(1)主动部分(发动机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等);(2)从动部分(从动盘)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对于只有一个从动盘的离合器称为单盘离合器,有两个从动盘的离合器称为双盘离合器,有三个从动盘以上的离合器称为多盘离合器,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是双盘离合器;(3)压紧机构(压紧弹簧);(4)操纵机构(分离叉、分离轴承、离合器踏板及传动部件等)。

2024年1.1离合器教案

2024年1.1离合器教案

2024年1.1离合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构造与原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其在汽车变速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2. 了解离合器在汽车变速系统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特别是离合器片的摩擦原理。

教学重点:离合器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变速系统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离合器实物模型;2. 汽车变速系统演示动画;3. 离合器拆装工具;4.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让学生观察离合器位置,思考离合器在汽车中的作用;2. 理论讲解:讲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其在汽车变速系统中的作用;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离合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离合器;5.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离合器拆装实验,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工作原理;2. 离合器结构组成;3. 离合器在汽车变速系统中的作用;4. 离合器拆装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变速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离合器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合器片与飞轮的摩擦力,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

在汽车变速系统中,离合器起到连接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作用,使驾驶员能够控制车辆的速度和行驶方向。

答案:在起步、换挡、停车等过程中,正确使用离合器可以保证车辆平稳行驶,避免熄火、齿轮撞击等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离合器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汽车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提高汽车整体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2. 离合器在汽车变速系统中的作用;3. 实践操作中离合器拆装注意事项;4. 作业设计中分析离合器使用情况。

汽车设计离合器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离合器课程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离合器设计说明书目录一、离合器设计的目的及相关概述 (1)1.1 离合器基本功用 (1)1.2 离合器相关结构的介绍 (1)1.3 离合器的设计要求 (2)1.4拉式膜片弹簧的优点 (3)二、离合器摩擦片参数的确定 (3)2.1摩擦片相关参数确定之前的数据准备 (3)2.1.1后背系数确定 (3)2.1.2单位压力的确定 (4)2.1.3摩擦因数、摩擦面数和离合器间隙 (4)2.2 摩擦片参数的选择 (5)2.2.1初选摩擦片参数外径D、内径d和厚度b (5)2.2.2 离合器传递最大转矩 (6)2.3摩擦片参数的校核 (6)2.3.1 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的校核 (6)2.3.1 单位滑磨功的校核 (6)三、膜片弹簧的设计 (6)3.1 膜片弹簧参数的设计 (7)3.2 膜片弹簧参数的校核 (9)四、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0)4.1 扭转减震器的设计 (10)4.2 扭转用弹簧的设计 (12)4.3 从动盘毂的设计 (14)4.4 离合器盖结构的设计 (15)4.5 压盘的设计 (14)4.5.1 设计要求 (15)4.5.2 压盘几何尺寸及材料的确定 (15)4.5.3 压盘的校核 (16)4.6 支撑环 (16)五、操纵机构 (16)5.1 操纵机构的简介 (16)5.2离合器踏板行程计算 (18)5.3 踏板力计算 (13)六、设计小结 (19)七、参考文献 (21)附录 (22)一、离合器设计的目的及相关概述了解乘用车离合器的构造,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从动盘总成的结构,掌握从动盘总成的设计方法,了解压盘和膜片弹簧的结构,掌握压盘和膜片弹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的了解,从而熟悉轿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同时,学会如何查找文献资料、相关书籍,培养学生动手设计项目,掌握单独设计课题和项目的方法,从而设计出满足整车要求并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结构简单,便于维护的乘用车离合器,为以后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或工作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设计工程所需要的步骤,以及自身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未进入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对与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离合器课程设计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工作过程,能够正确安装、调试和维护离合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1)了解离合器的作用和分类;(2)掌握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3)熟悉离合器在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安装和调试离合器;(2)能够对离合器进行基本的故障诊断和排除;(3)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学生安全意识,注重操作规范;(3)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离合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离合器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3.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和操作方法;4.离合器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5.离合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离合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离合器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离合器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教学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离合器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记录学生的表现,占总评的30%;2.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20%;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50%。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离合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能够正确安装和维护离合器,并了解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掌握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具备诊断和处理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在汽车中的作用,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以及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离合器的基本原理1.1 离合器的作用1.2 离合器的类型1.3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第二章:离合器的结构2.1 离合器的主要组成部分2.2 离合器的间隙调整2.3 离合器的弹簧力计算3.第三章: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3.1 离合器的安装步骤3.2 离合器的维护方法3.3 离合器的检查与调整4.第四章: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4.1 离合器打滑4.2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4.3 离合器异响4.4 离合器踏板沉重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离合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安装维护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教师学生就离合器故障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离合器故障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

4.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离合器的安装和维护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离合器设计与维修》作为主教材。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汽车离合器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成绩:《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离合器的设计二、课程设计的要求请根据所给的基本参数,设计一套离合器装置。

具体完成任务:(1)离合器膜片弹簧(A3图)1张(2)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1、离合器主要参数的确定(1)根据已知参数,确定离合器形式。

(2)确定离合器主要参数:①后备系数;②单位压力;③摩擦片内外径D、d和厚度b;④摩擦因素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

(3)摩擦片尺寸校核与材料选择。

2、扭转减震器的设计(1)扭转减震器选型(2)扭转减震器主要参数确定(3)减震弹簧尺寸确定3、膜片弹簧的设计(1)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确定(2)膜片弹簧强度计算四、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1)设计计算说明书要包括:目录、任务书、设计内容、参考资料、对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等。

(2)设计内容要主要体现:①进行参数选择与计算时的理论依据、计算步骤及对计算结果合理性的阐述;②分析几种不同类型离合器方案,论证自己所选方案的合理性;③对课程设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3)最终上交的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用A4纸打印或撰写,要求排版整洁合理,字迹工整。

2、设计图纸离合器膜片弹簧A3图纸一张。

尺寸标注、公差标注、技术要求、明细栏等完整。

图纸折叠装订在说明书最后一页。

七、成绩评定1、设计完成后于6月3日前由学习委员或班长收齐,6月4日下午4点交给指导老师。

2、成绩评定:指导教师按学生独立完成工作情况、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质量等综合考虑后给出成绩。

3、成绩分五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八、参考文献1.汽车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陈家瑞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3.王望予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4.余志生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5.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学号前1~11名同学的设计参数奥迪A3标准型主要性能参数学号前12~22名同学的设计参数东风阳光(M/T)的主要参数学号前23~33名同学的设计参数长城酷熊 09款1.5豪华型的主要参数学号前34~最后同学的设计参数捷达 GTI 16V参数表公共邮箱:gxgxyqc@密码:gxgxyqcx一张有错误并不完善的参考图标题栏格式学生名单。

离合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离合器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汽车构造与原理》第五章“传动系统”,具体内容为第3节“离合器的结构与原理”。

主要围绕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分类及在汽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其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离合器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离合器的优缺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离合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分类。

难点: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各种类型离合器的优缺点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传动系统模型、离合器实物、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汽车传动系统模型,让学生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中的位置和作用。

2. 理论讲解:(1)介绍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分析离合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作用。

(3)讲解离合器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离合器的优缺点。

3. 实践操作:(1)分组观察离合器实物,让学生动手拆解和组装离合器,加深对离合器结构的理解。

(2)观察离合器工作原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离合器的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与离合器相关的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离合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离合器的基本结构2.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3. 离合器的分类及优缺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2)列举三种常见的离合器类型,并分析其优缺点。

(3)结合实际,谈谈离合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离合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离合器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离合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合器参数设计
离合器参数设计
3.1后备系数的选择
离合器的后备系数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扭矩的可靠度,它是离合器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选择β时,应考虑摩擦片磨损后仍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扭矩、防止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防止传动系数过载以及操纵轻便等因素。

表3.1 后备系数表
车型乘用车及总质量
小于6t的商用车最大总质量为
6~14t的商用车
挂车
后备系数 1.20~1.75 1.50~2.25 1.80~4.00 本设计是基于一款轻型货车,故选择后备系数1.2~1.75,取后备系数β=1.5。

3.2摩擦片外径及其他尺寸的确定
摩擦片外径是离合器的基本尺寸参数,它对离合器的结构尺寸、质量的大小和使用寿命的长短都有很大的影响。

摩擦片外径D(mm)也可根据发动机最大扭矩T emax(N.m)按如下经验公式进行初选:
(3-1)式中:K D为直径系数,轻卡取17;最大总质量为1.8~14.0t的商用车,单片离合器取16.0~18.5;T emax是发动机最大扭矩,原始设计数据为110N.m:
由公式(3-1)代入相关数据,取得:D=178mm
根据离合器摩擦片的标准化,系列化原则,根据下表3.2“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和参数”(即GB1457—74)
表3.2离合器摩擦片尺寸系列和参数
外径/D mm 内径/d mm 厚度/h mm 内外径之比/d D 单位面积2/F mm 160 110 3.2 0.687 10600 180 125 3.5 0.694 13200 200 140 3.5 0.700 16000 225 150 3.5 0.667 22100 250 155 3.5 0.620 30200 280 165 3.5 0.589 40200 300 175 3.5 0.583 46600 325 190 3.5 0.585 54600 350 195 4 0.557 67800 380
205
4
0.540
72900
取摩擦片外径D=250mm ,选定摩擦片的内径d=155mm,厚度b=3.5mm 。

单位压力的确定
离合器摩擦力矩T c 的计算
(3-2)
离合器压盘施加在摩擦面上的工作压力的计算
(3-3)
施加在摩擦面的工作压力为
(3-4)
式中:z 为摩擦面数,单片离合器的z=2,f 为摩擦面间的静摩擦系数,这里取0.25。

单位压力:
(3-5)
粉末冶金铁基材料单位压力要求小于0.35MPa,本离合器的单位压力比规定值小,故满足要求。

5.3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1、比值H/h和 h的选择:此比值对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影响极大,因此,要利用H/ h 对弹簧特性的影响正确地选择该比值,以得到理想的特性曲线及获得最佳的使用性能。

一般汽车的膜片弹簧H/h值在如下范围之内:H/h=1.5~20。

2、R及R/r确定: 比值R/r对弹簧的载荷及应力特性都有影响,从材料利用率的角度,比值在1.8~2.0时,碟形弹簧储存弹性的能力为最大,就是说弹簧的质量利用率和好。

因此设计用来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等需要储存大量弹性能时的碟簧时选用。

对于汽车离合器的膜片弹簧,设计上并不需要储存大量的弹性能,而是根据结构布置与分离的需要来决定,一般R/r取值为1.2~1.35.对于R,膜片弹簧大端外径R应满足结构上的要求和摩擦片的外径相适应,大于摩擦片内径,近于摩擦片外径。

此外,当H,h及R/r等不变时,增加R有利于膜片弹簧应力的下降。

初步确定R/r=
3、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 汽车膜片弹簧一般起始圆锥底角在9°~15°之间,=13
4、膜片弹簧小端半径rf 及分离轴承的作用半径r p: r f的值主要由结构决定,最小值应大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外径,分离轴承作用半径r p大于 r f。

5、分离指数目n、切槽宽、窗孔槽宽、及半径r c: 分离指数目n常取18,大尺寸膜片弹簧可取24,小尺寸膜片弹簧可取12,本设计取n=18。

切槽宽约为4mm;窗孔槽宽;窗孔半径r c一般情况下由计算。

6、承环的作用半径l和膜片与压盘接触半径L:由于采用推式膜片弹簧,l,L的大小将影响膜片弹簧的刚度,一般来说,l值应尽量靠近r而略大与r。

L应接近R略小于R。

7、膜片弹簧材料:制造膜片弹簧用的材料,应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高的静力强度及疲劳强度,高的冲击强度,同时应具有足够大的塑性变形性能。

按上述要求,国内常用的膜片弹簧材料为硅锰钢60Si2MnA。

5.4膜片弹簧的计算
参考同种类产品,并结合本车具体情况,初步选定弹簧的一些参数和尺寸如下:,,,R=112.5mm
确定膜片弹簧的所有尺寸
H=7.4mm, h=3.7mm,R=112.5mm,r=90mm,l=92mm
L=110mm,rf=27mm,rp=29mm,n=18,,
1、根据下式(5.1)画出P
1—λ
1
曲线
(5-1)
式中,E—弹性模数,钢材料取E=2.0×105Mp;
μ—泊松比,钢材料取0.3;
h—弹簧片厚,㎜;
H—碟簧部分内截锥高,㎜;
1
λ—大端变形,㎜;
R—碟簧部分外半径(大端半径),㎜;
r—碟簧部分内半径,㎜;
L—膜片弹簧与压盘接触半径,㎜;
l—支承环平均半径,㎜;
(2)推式轴向变形的关系式
(5-2) (3)膜片弹簧小端分离轴承处作用有分离力P2时膜片弹簧压盘接触处的变形和P2
的关系式
(5-3)
(4)在P2力作用下膜片弹簧小端部分轴承处的变形
(5-4)
(5-5)
式中,
为宽度系数:
(5-6) (5-7)

因此式(5.1)就成为:
把有关数值代入上述各式得
P 1=1429.3
=3.71λ
=0.8521λ-0.641λ2+0.1461λ3
图5.1 膜片弹簧特性曲线
2、确定膜片弹簧的工作点位置
取离合器结合时膜片弹簧的大端变形量为,由特性曲线图可查得磨片弹簧的压紧力:
校核后备系数:
离合器彻底分离时,膜片弹簧大端的变形量为
压盘的行程为,故
离合器刚开始分离时,压盘的行程,此时膜片弹簧最大端的变形量为
摩擦片磨损后,其最大磨损量,故
3、求离合器彻底分离时分离轴承时轴承作用的载荷P2
由公式(5-3),取则得
代入有关数值,得
4、求分离轴承的行程
由公式(5-2),取,则
由公式(5-6)(5-7)得
由公式(5-5)得
代入有关数值,得
=1.72m m
5、强度校核
膜片弹簧大端的最大变形(离合器彻底分离时)。

将有关数值代入,得
7.1从动盘毂花键的设计计算
花键的结构尺寸可根据从动盘外径和发动机转矩按国标GB1144-74选取。

从动盘
外径
D/mm
发动机转矩
max
e
T/N•m
花键
齿数
n
花键
外径
D/mm
花键
内径
d/mm
键齿宽
b/mm
有效
齿长
l/mm
挤压
应力
σ/MPa 160 50 10 23 18 3 20 10
180 70 10 26 21 3 20 11.8
200 110 10 29 23 4 25 11.3
225 150 10 32 26 4 30 11.5
250 200 10 35 28 4 35 10.4
280 280 10 35 32 4 40 12.7
300 310 10 40 32 5 40 10.7
325 380 10 40 32 5 45 11.6
350 480 10 40 32 5 50 13.2
380 600 10 40 32 5 55 15.2
410 720 10 45 36 5 60 13.1
430 800 10 45 36 5 65 13.5
450 950 10 52 41 6 65 12.5
这里,所选择的相关尺寸参数为:花键齿数z1=10;花键齿长L=35mm;花键齿宽b=4mm;花键外径D外=35;花键内径D内=28mm;从动盘数n=1。

作用在一个从动盘花键上的圆周力为
(7-1) 挤压应力为
(7-2) 以上所得的挤压应力值小于推荐许用值(30MPa),故满足设计要求。

花键的剪切应力计算
(7-3) 计算结果表明,剪切压力较低,故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