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之句子成分分析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之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也叫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1、句子的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一、)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完整版)初中语文句子成分讲解.doc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讲解一)知识要点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其余:定语、状语、补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中心语,在前放置(一般是副词)。
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在前放置(一般是形容词)。
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 . 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 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例:主杨亚(主语)(谓语)(宾语)‖写字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句子成分初中句子成分的分析和辨析

句子成分初中句子成分的分析和辨析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句子成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正确地分析和辨析句子的各个成分,对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句子成分进行分析和辨析,并给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1. 主语(Subject)主语是句子的核心成分,它通常是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部分。
主语一般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
例如:- 小明(主语)正在看书。
- 一本有趣的故事(主语)在我手中。
2. 谓语(Predicate)谓语是句子的另一个核心成分,它通常是句子中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部分。
谓语一般回答“做什么”或“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 小明正在(谓语)看书。
- 那个男孩吃了(谓语)一个苹果。
3. 宾语(Object)宾语是句子中受动作影响的部分,它通常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
宾语可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例如:- 她吃了一个苹果(宾语)。
- 我给了他一本书(宾语)。
4. 定语(Attributive)定语是句子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它一般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前。
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等。
例如:- 美丽的花朵(定语)在花园里盛开。
- 那个高个子男孩(定语)正在打篮球。
5. 状语(Adverbial)状语是句子中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相关情况的成分。
它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从句等。
例如:- 昨天(状语)我去了图书馆。
- 他用力地拼搏(状语)着。
6. 补语(Complement)补语是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它通常是动词的补充部分。
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副词等。
例如:-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趣(补语)。
- 她成了一名护士(补语)。
通过以上对句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大量的练习和阅读,我们可以不断提高对句子成分的分析和辨析能力,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
句子成分的分析和辨析对于初中生们打好语文基础非常重要。
初一语文知识点复习句子成分分析

初一语文知识点复习句子成分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是初一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本文中,我将对句子的成分进行详细的复习和分析。
一、主语主语是句子中表达动作的人或事物。
一般情况下,主语位于谓语动词之前,并回答“谁”或“什么”在做某个动作。
例如:1. 小明在看书。
(主语:小明)2. 鸟儿在天上飞翔。
(主语:鸟儿)二、谓语谓语是主语所做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谓语动词位于主语之后。
例如:1. 我喜欢唱歌。
(谓语:喜欢)2. 他正在教室里学习。
(谓语:正在学习)三、宾语宾语是指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受到动作影响的人或事物。
一般情况下,宾语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1. 妈妈买了一本书给我。
(宾语:一本书)2. 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声音。
(宾语:汽车的声音)四、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可以对名词或代词进行具体、形象地描述。
定语一般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前。
例如:1. 那座高楼非常漂亮。
(定语:那座高楼)2. 这只小猫是我的宠物。
(定语:这只小猫)五、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成分。
它可以表示动作的方式、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
例如:1. 小明认真地读书。
(状语:认真地)2. 他昨天在公园里散步。
(状语:昨天在公园里)六、补语补语是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补充信息的成分,它可以对主语或宾语进行具体化、完善化。
1. 他是一名医生。
(补语:一名医生)2. 她被选为班长。
(补语:班长)七、独立成分独立成分是指在句子中起独立作用,不受其他成分控制的成分。
常见的独立成分有独立主格、独立名词性词组、独立动词性词组等。
例如:1. 你们去吧,我不去了。
(独立成分:我不去了)2. 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公园吧。
(独立成分:天气很好)以上就是初一语文知识点复习中句子成分分析的内容。
通过对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以及独立成分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句子成分分析方法知识点总结大全句子成分分析是语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研究句子中各个成分的结构、功能和关系。
通过句子成分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构成和意义,并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文将对句子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知识点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
一、什么是句子成分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是指对一个句子进行结构和成分的划分和分析,找出句子中的主谓宾、状语、定语、补语等各个成分,确定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句子成分的划分原则1. 主谓宾结构划分原则:句子中的核心成分一般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主语表示句子的主体,谓语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状态,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
2. 状语的划分原则:状语一般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不同的状况。
3. 定语的划分原则:定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或其他短语。
4. 补语的划分原则: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通常是形容词、名词、副词等。
三、句子成分分析方法1. 词法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的第一步是对句子进行词法分析,确定句子中的各个词语的词性和功能。
2. 句法分析法:句法分析是通过句子的语法规则和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确定句子中各个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3. 上下文分析法:有时候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的含义和功能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确定,特别是一些具有歧义的词语。
4. 语义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句子的语义,通过对句子的意思的理解和推断,确定句子成分的语义角色。
四、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句子成分分析的实例,通过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成分的划分和分析方法。
1. 他读书很用功。
主谓宾结构划分原则:主语为“他”,谓语为“读书”,宾语为“很用功”。
2. 小明坐在椅子上。
主谓宾结构划分原则:主语为“小明”,谓语为“坐”,宾语为“椅子上”。
3. 天气虽然很冷,但是他还是出门了。
状语的划分原则:句子中的“虽然很冷”和“但是”都是状语,修饰整个句子。
初中语文必考点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语文必考点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和技巧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的语言使用单位。
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
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说句子的成分,以及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
希望能对同学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有所帮助。
分析句子的方法最常用的有两种。
一种是符号分析法,一种是框式图解法。
所谓符号分析法就是规定一套符号来表示句子的各种成分。
各种符号见下表。
用“||”表示主谓句,“||”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
若用了双竖线“||”,主语下边就不必再用双横线“”表示了,谓语下边也不必再用单“”表示了。
例如:[这时候],(我的)脑力||[忽然]闪(一副)(神异的)图画。
来>出>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用符号分析法来分析句子成分的两种方法。
1、根据语序,划分主谓。
2、借助虚词,找主干,定附加。
如果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分别是一个短语,就要找出其中的中心词。
主语部分的中心词是主语,谓语部分的中心词是谓语,其他成分是宾语,补语,定语和状语。
一般地说,主语和宾语中心语前的“的”是定语的标志,谓语中心语前的“地”是状语的标志,谓语中心语后的“得”是补语的标志。
例如:(英雄的)(人民)解放军||[英勇地]保卫着(伟大的)祖国。
介词与它后面的词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为句子的主干,只能充当定语、状语、补语,副词也只能充当状语、补语。
另外,在主语部分前面的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或短语也只能作状语,而不能作为主语,因为它可以还原到主谓之间。
例如:[1929年春天],我出生在上海。
——我与1929年春天出生在上海。
[在北京],我见到了鲁迅先生。
——我在北京见到了鲁迅先生。
以上就是初中语文学习中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同学们应加强训练,因为这一块是重要的考点。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教师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划分一、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二、句子成分分析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也叫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1、句子的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一、)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
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2)谓词性宾语。
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动词作宾语)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
(复句形式作宾语)(二)、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四、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
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例如:(弯弯曲曲)的小河。
青春气息。
(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例如:(晓风残月中)的长城。
(野生)动物。
(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五、状语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可以由副词、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
例如: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例如:[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
(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
(净=全,表范围)(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
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
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
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六、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
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
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
例如: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
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
例如: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家伙讨厌〈死〉了。
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
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
例如: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例如: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
例如: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例如: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
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
例如: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七、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
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
例如:(经济)的振兴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谓语定︱中(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语‖谓语定︱中动︱宾定︱中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
现在[已经]深秋了。
主语‖谓语状︱中有的同学[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
主语‖谓语状︱中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
例如:那位学生昏倒<过去>了。
我们的校园打扮得<真漂亮>。
主︱谓主︱谓中<补〉中<补>汉语句子成分口诀:1、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2、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
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
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
“的”“地”“得”要分清, 定状补、它标明。
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
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
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示例及练习部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主干:蔡伦出生.练习: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