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库初期坝体位移沉降观测记录
水库大坝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监测方法分析

水库大坝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监测方法分析【摘要】水库大坝的位移监测方法是当前一个重点研究的课题。
从当前的整体研究来看,主要有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监测的方法,通过在不同技术环境下的综合运用,尤其是采用GPS技术的综合运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将水库大坝的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的监测方法更好的运用起来,形成良好的运用模式,研究提高GPS大地观测精度的方法.对GPS监测的高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以便相邻两期监测所反映的垂直位移与实际变形情况相吻合,更好的发挥出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监测的整体效能。
【关键词】水库大坝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方法在水库大坝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监测技术与方法的运用中,通过结合GPS 技术布网以及视准线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水库大坝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并采用全局控制欲局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水库大坝垂直位移的监测网络,形成水库变形技术处理的有效方式,能起到更好的实际效果。
1 概述水库大坝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监测的概念1.1 水平位移监测从传统的水库大坝监测方式来看,水平位移通常使用的是采用经纬仪三角测量或者视准测量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结合水库大坝变形量的整体因素,在监测精确度要求高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更新的检测方式。
从传统方法向垂线、引张线的发展,更好的显示出自动化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步进电机式、光电式、感应式等自动遥感器的设备运用,更加促进了整个监测效果的精确度。
1.2 垂直位移监测垂直监测在水库大坝中的运用,主要采用人工光学水准测量,尤其是在自动化遥感测量的发展基础上,并伴随着静力遥测技术的出现,在我国研制的差动变压器以及电容式静力水准装置的运用,更好的提升了垂直位移监测技术的整体运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分析当前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2.1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运用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管路方式,其中,对于整个大坝的变形监测包括有更多的内容,主要有表面变形、内部形状转变、裂缝的形成、渗水现象的出现、岸坡位移等现象,要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将大坝表面的变形监测形成竖向位移监测与水平位移监测。
河南光山五岳水库主坝变形分析及稳定性复核

表 1 示 , 中坝 顶轴 线标 点 ( 墙 ) 所 其 心 累计 沉 降 量统
计 如 表 2所 示 。
洪 标准 有 了很 大提 高 , 累计 灌 溉 用 水 64 .5亿 m , 对
收 稿 日期 :0 1 0 — 0 2 1- 12
作 者简 介 : 秀英 (9 6 )女 , 南 商 丘 人 , 丁 16 一 , 河 副教 授 , 高级 工 程 师 , 要 从 事 水利 专 业 教 学 、 究 及 设计 工作 。 主 研
表 1 主坝 各沉降点 沉降量特征值统计表 ( 单位 : mm)
Ta l 1 S tsis o et me t eg n au fe c ete n ons o i a Unt tn) b e t it fs tl n ie v le o a h stlme tp it f man d m( i:ll a c e l
观 测管 安装如 图 1 示 。 所
平 台 以下为 块石 护坡 , 以上 为草 皮 护坡 , 分 3级 : 也 1 .、:.、:.。心墙 黏性 土料 以粉质黏 土和重 粉 :9 1 5 1 5 1 2 2 质 壤土为 主 。坝壳 填料 , 黏土 心墙 上游 8 . m 高 在 50 程 以上 为代 替料 , 以下 为砂砾 石 ; 土 心墙 下 游侧 , 黏
坝轴线方向主河槽沉 降较小、 南岸地段沉 降量较大, 两坝肩沉 降量较小、 下游坝坡有下滑趋势 的结
论 。对主坝 坝顶结 构 、 坝坡 进行 稳定 复核 , 出了评 价结论 。 得 关键词 : 南光 山 ; 河 五岳水 库 ; 坝体 变形 ; 稳定 分析 ; 稳定 复核 ; 评价 结论 中图分 类号 :V 9 .1 T 681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号 :0 84 6 (0 0 -0 4 0 10 — 8X2 1)30 1- 4 1
病险水库工程安全评价和治理的几点认识

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8月(中旬)第10卷第23期 总 第256期病险水库工程安全评价和治理的几点认识南汉卿(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甘肃 陇西 748000) 摘 要:本文对甘肃省水库工程病险情况及原因进行了概括总结;对水库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评价进行了简要概述;最后 针对病险情况提出了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病险水库;安全评价;治理 DOI:10.3969/j.issn.1671-6396.2011.23.033 甘肃省小型水库工程绝大部分兴建于上世纪七十年 代,这些水库“三边”工程多,受当时社会、经济、技术 条件的制约,工程存在着病险隐患,呈现出病险多、病险 重、治理难的趋势。
具体病险情况及原因分析主要是下面 六个方面的原因。
1 水库工程病险情况及原因 据笔者近几年做的病险水库情况来看:水库病害主要 表现为:(1)水库大坝防洪能力低,设计洪水标准达不到 规范要求,水库的最大下泄流量不满足防洪要求。
甘肃省 小型水库工程绝大部分兴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Ⅳ等小⑴ 型工程水库原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 遇洪水校核;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Ⅳ等小⑴型水库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 50~3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300年一遇洪 水。
小型水库设计过程中一般设计与校核洪水标准均取规 范下限值,即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 (2)坝体填筑质量不均匀,局部夯填不密实,坝肩施工处 理不良,夯压不实在,导致下游坝坡出现多处流土空洞以 及坝肩渗漏等问题;(3)水库的溢洪道、泄冲闸泄洪能力 不够,导致了底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部分底板砼脱 落,侧墙部分浆砌石水泥勾缝脱落、块石松动;(4)启闭 机锈蚀严重,电源无保证,闸门腐锈破损,闸槽变形,闸 杆弯曲,排气管道破裂,闸门启闭困难;(5)水库淤积严 重。
为考虑水库防洪安全,水库汛期不得不降低标准蓄 水,在主汛期水库空库运行,致使水库蓄水量不足,水库 效益严重下滑,灌区得不到保灌;(6)大坝未设沉陷位 移、渗流、浸润线等观测设施,通讯设施陈旧落后,坝顶 无照明设施。
变电站沉降观测记录

变电站沉降观测记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Q/CSG表BJ2-11 编号:ZB-01工程名称工程—1#主变基础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 观测次数12345678观测日期2011年12月16日2012年1月16日2012年2月16日2012年3月16日2012年4月16日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16日基准点读17421527167514561587165816871568NO : 5 本次读数13221107125510371168123912691150读数差值420420420419419419418418本次变形0010010累计变形0011122NO : 6 本次读数13191105125310341165123612651147读数差值423422422422422422422421本次变形1000001累计变形1111112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及备注1主体结构2主体结构3主体结构初装修4主体结构装修中5主体结构装修中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简图及备注1主变基础2主变基础3主变基础主变压器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Q/CSG表BJ2-11 编号:220-01工程名称所工程—220kV构架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 观测次数12345678观测日期2011年12月16日2012年1月16日2012年2月16日2012年3月16日2012年4月16日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16日基准点读15341487156916201579162315891632NO :7 本次读数10521005108711381098114211091152读数差值482482482482481481480480本次变形0001010累计变形0001122NO :8 本次读数10541008109011411100114411101154读数差值480479479479479479479478本次变形1000001累计变形1111112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简图及备注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1构架2构架3构架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 简图 及备注观测次数每次 增加 累计1 构架2 构架3 构架签 字 栏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 测 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工程名称 电所工程—35kV 配电装置室 采用仪器和型号 水准仪DS3观测次数1 2 3 4 5 6 7 8 观测日期 2011年 12月16日 2012年 1月16日 2012年 2月16日 2012年 3月16日 2012年 3月16日 2012年 3月16日 2012年 3月16日 2012年3月16日基准点读1475 1585 1568 1497 1531 1498 1512 1467 NO:12本次读数1016 1127 1110 1039 1074 1041 1055 1010 读数差值459 458 458 458 457 457 457 457 本次变形1 0 0 1 0 0 0 累计变形1 1 12 2 2 2 NO:13本次读数1013 1124 1107 1036 1070 1037 1052 1007 读数差值462 461 461 461 461 461 460 460累计变形1111122NO :14 本次读数10151125110810371071103910531009读数差值460460460460460459459458本次变形0000101累计变形0000112NO :15 本次读数10171127111010391073104110561011读数差值458458458458458457456456本次变形0000110累计变形0000122荷重增加情况简图及备注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1主体结构2主体结构3主体结构初装修4主体结构装修中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工程名称电所工程—全站挡土墙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 观测次数123456783挡土墙、围墙初装修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工程名称电所工程—全站挡土墙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观测次数12345678观测日期2011年12月16日2012年1月16日2012年2月16日2012年3月16日2012年4月16日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16日基准点读15241607158714971564153615131499NO :20 本次读数11571241122111311199117111481134读数差值367366366366365365365365本次变形1001000累计变形1112222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简图及备注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1挡土墙2挡土墙3挡土墙、围墙4挡土墙、围墙5挡土墙、围墙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工程名称变电所工程—2#主变基础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 观测次数123观测日期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16日基准点读168917651589NO : 21 本次读数147915551380读数差值210210209本次变形01累计变形01NO : 22 本次读数147815531377读数差值211212212本次变形10累计变形11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简图及备注1主变基础2主变基础3主变基础主变压器。
大坝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大坝基础沉降观测记录1. 概述本文档记录了对某大坝基础沉降进行的观测记录。
通过对大坝基础沉降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大坝的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提供依据。
2. 观测背景大坝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沉降。
为了及时了解大坝变形情况,我们进行了连续的基础沉降观测。
3. 观测对象本次观测的对象是某大坝的基础部分。
基础沉降是大坝变形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基础沉降的观测,可以判断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观测方法本次观测使用了精密水准仪进行基础沉降的测量。
观测人员按照事先设计的观测路线,对大坝基础的不同点进行高程的测量。
观测时间为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
5. 观测记录以下是本次观测得到的基础沉降观测数据:6. 结果分析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观测点A、B、C的基础沉降呈负值,说明大坝的基础在观测期间有下沉的趋势。
- 观测点A的沉降最为明显,达到了4mm;观测点C的沉降最小,为2mm。
7.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观测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大坝基础存在一定的下沉现象,需要关注大坝的稳定性。
- 建议加强对大坝基础变形的监测,定期进行沉降观测,以及其他相关观测指标的监测。
- 如果基础沉降情况继续恶化,则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8. 后续工作- 在后续的观测中,我们将继续对大坝基础的沉降进行监测。
- 同时,我们还将对其他相关指标进行观测,以全面了解大坝的变形情况。
- 在观测结束后,我们将对观测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上为大坝基础沉降观测记录的文档,旨在为工程监测提供参考依据,以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行。
泽雅水库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观测料分析

I点施 测 沉 工 降 量 期
S 2 S 3 24 0 11 4
J
运期降’ 行沉量
3 1 2 7 2 0 0
总 沉
36 4
2 1 5 I1 1 3 2 S 1
4 6 3 1 3 6 3 1
5 1 6 7 7
9 5 26 3
体水平位移观测 、 坝体表面变形观测 , 观测设备布置详见图 1和图 2 。 21坝 体 变 形 观 测 . 2 . 坝 体垂 直 沉降 观测 在主 观测 断面 的三个 不 同高程 即 V .1 2 5 .m( 当 于 坝 高 2 %) V7 .m( 当 于 坝 高 5 % ) V9 .m( 当 55 相 5 、 4O 相 O 、 4O 相 于 坝 高 7 %) 的水 平 方 向布 置 了 3套 共 l 5 O支 Y Ⅱ型 水 管 式 沉 降 仪 测 点 , 每 ( ) 程 布 置 了 3 4个测 点 , 高 程 在 面 板 与 堆 石 ( 层 ) 在 同 高 - 各 垫 的交 界 外 , 以及 坝 轴 线 附 近 均 要 布 置 一 个 观 测 点 以 观 测 坝 体 的 内部 沉 降。
维普资讯
科技信息
o建筑 _ r o  ̄-程 -
20 07年
第 2 期 O
泽雅水库面板堆石坝坝体变形观溅 料分析
林 宝 定
( 州市 泽雅 水库 管理 站 温
浙江
温 州 3 5 2 2 0 3)
摘 要 : 雅 水 库 面板 堆 石 坝 坝 体 变 形 观 测 , 照 少 而精 的原 则 , 泽 按 埋设 和 安 装 必要 的观 测 仪 器和 设 备 , 过 蓄 水 五 年 来 的 连 续 观 测 , 集 了各 经 搜 项 监 测 成 果 。 过 定 性 和 定 量 分 析 , 大 坝 坝 体 变 形做 出评 价 , 一 步 准确 地 把 握 大 坝稳 定运 行 状 态 。 通 对 进 关 键 词 : 板 堆 石 坝 : 降 位 移 : 形 分 析 面 沉 变 222坝 体 水 平 位 移 观 测 在 主 观 测 断 面 V7 . 分 别 在 相 应 沉 .. 4O m。 1工 程 概 况 . S I 以监 测 坝 体 泽 雅 水 库 位 于 瓯 江 水 系 戍 浦 江 支 流 , 浙 江 省 温 州 市 瓯 海 区泽 雅 降测 点 的下 游 侧 布 置 4支 Y —I型 引 张 线 式 水 平 位 移 计 , 在 镇 境 内 。 水 库 以 城 市 供水 为 主 , 有 防 洪 、 溉 等 综 合 效 益 , 库 容 的 内部 水 平 位 移 。 兼 灌 总 223坝 体 表 面 变 形 观 测 大 坝 表 面 变 形 采 用 视 准 线 法 观 测 , .. 在 51 7 3万 m 。 址 以 上 流 域 面 积 12 m ,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2 2 mm, 坝 0 k 多 08 多 大坝上 游面板 马道 、坝顶及下游坝坡布置 4条视准线共 2 个表 面标 1 年 平 均 径 流 量 1 6亿 m . 4 。 用全 站 仪观 测 大坝 的表 面沉 降及 水 平 位 移 。 水 库 工 程 枢 纽 由混 凝 土 面 板 堆 石 坝 、 洪 道 、 水 隧 洞 组 成 。 凝 点 。 溢 输 混
某面板堆石坝沉降观测资料反馈分析

1 1 0m 高 程 上 , 9. 0 大体 上 可 以 反 映 下 部 坝 体 、 中 坝
和 上 部 坝 体 的 变形 特性 , 过 综 合 分析 , 了解 大 通 可 坝整 体 的 变形 过 程 以及 趋 势 。 因此 , 以该 断 面观 测 数据 进 行反馈 分 析具 有代 表性 。 反 馈 分析 将 以沉 降 实测 资 料 为 基础 , 反演 坝 体 堆石 料 的 弹塑性 应力 应变 分析 的模 型参 数 。
沉 降观 测 资料 分 析
沉 降 是 面板堆 石坝 变形 观 测 的重要 指 标 之 一 ,
坝料母 岩 为砂岩 , 设计 干容 重为 2 .k / 抗 压 强 O8 N m ,
度 较低 。
大 坝 监测 项 目包 括 坝体 表 面 和 内部 沉 降 、 面 表
和 内部 水 平 位移 、 板 周 边 缝 变 形 、 体 内孔 隙 水 面 坝 压 力 以及 面板 应 力应 变 。大坝 主观 测断 面 为最 大坝
( ) 同一 高 程 的 各 测 点 中 , 降 量 最 大 的 是 1在 沉 位 于 坝轴 线 上 的测 点 , 于 面板 后 面 的测 点 沉 降量 位
十 水蕾式沉降仪 r - ' l观测虏 口 水平位移计 [ 孔隙水压力讣
最 小 。而 同在坝 轴线 上 的三个 测点 , 以坝 中测 点 V 7 总 沉 降量最 大 , 部 坝体测 点 V 下 3最 小 。 要说 明的 需 是 , 库 蓄水 以后 , 0的沉 降量是 最 大 的。 7位 于 水 V1 V 坝 顶下 约 坝高 的一半 处 , 总沉 降量 为 147c 1. m。 ( ) 库 蓄水 时 , 体沉 降 速 率 较快 , 着进 入 2水 坝 随
维普资讯
水库大坝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功能性验收
坝体稳定性
通过沉降观测、位移观测等手段,确保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消能设施是否有效。
输水洞过水能力
检查输水洞过水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洞内无明显堵塞、渗漏等 现象。
质量保证资料验收
施工记录
检查施工记录是否齐全、真实,包括材料检验、施工过程记录、质 量检测报告等。
合同文件
施工单位应按照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约定的质量要求 和验收标准进行施工和验收。
设计文件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设计 文件中应明确施工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02
验收组织与程序
验收组织
验收工作由业主或监理单位组织,并 邀请相关单位参加,如设计单位、施 工单位、质量监督机构等。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通过制定和实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可以促使施工单位提高对工程质量 的重视程度,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提升整个行业的工程质量水平。
03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库大坝工程是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人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实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备案资料应长期保存,以便后续管理和维护使用。
03
对于不合格的项目,应记录在案,并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整改和处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水库大坝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
汇报人: 汇报时间:
目录
• 总则 • 验收组织与程序 • 施工前质量验收 • 施工过程质量验收 • 施工后质量验收 • 验收结论与处理
01
总则
目的和意义
01 02
确保水库大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实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可以确保大坝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达到预定 的质量要求,从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 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