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公开课珍珠泉教案

公开课珍珠泉教案

公开课珍珠泉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珍珠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建立对公开课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介绍珍珠泉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解释公开课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活动:1. 播放珍珠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提问学生对珍珠泉的了解和印象。

3. 引导学生思考公开课的学习目标和期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珍珠泉的地质成因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珍珠泉的地质成因。

2. 学生能够解释珍珠泉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1. 介绍珍珠泉的地质背景。

2. 解释珍珠泉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1. 使用图片或模型展示珍珠泉的地质结构。

2. 通过动画或视频讲解珍珠泉的形成过程。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珍珠泉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珍珠泉的保护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珍珠泉的保护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提出保护珍珠泉的建议。

教学内容:1. 介绍珍珠泉的保护现状和问题。

2. 讨论珍珠泉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展示珍珠泉的保护现状和问题。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珍珠泉的建议。

3. 分享各小组的建议,并进行全班讨论。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建议质量。

2. 记录学生的讨论情况和观点。

第四章:珍珠泉的生态价值1. 学生了解珍珠泉的生态价值。

2. 学生能够解释珍珠泉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珍珠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讨论珍珠泉对生态环境的价值。

教学活动: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珍珠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珍珠泉生态价值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五章:珍珠泉的文化意义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珍珠泉的文化意义。

2. 学生能够解释珍珠泉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珍珠泉》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珍珠泉》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珍珠泉》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

【设计思路】本课内容浅显、语言优美,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进行指导:1、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比如,描写太阳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头上的情景:“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流动中的美,色彩的绚丽,在头脑里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可以把想象到的情景互相说一说。

2、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描写得细腻和观察得仔细,比如,读潭底冒水泡的情景时,“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从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指导读的时候,要着重体会这种感情,语气要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3、指导朗读课文时,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

比如,朗读珍珠泉周围的景物,要强调“绿”字,绿青苔、绿草、绿树、绿水,还有水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三个“那样”要读出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

“绿得……”“清得……”强调绿的程度要读出赞叹的感情。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要强调重音和停顿,读出自豪感。

本课语言优美,虽然是略读课文,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让学生在熟读基础上,有选择地背诵,还可以把一些优美的语句抄写下来。

人教版语文《珍珠泉》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珍珠泉》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以“珍珠泉”为主题的人教版语文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泉、珍珠”等10个生字,会写“珠、泉”等1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珍珠泉的美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珍珠泉的兴趣。

(2)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珍珠泉的美丽。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2)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珍珠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地方美吗?为什么?(2)板书课题:珍珠泉。

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3)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3.精讲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①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珍珠泉在哪儿?它为什么叫珍珠泉?(2)学习第2自然段①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泉水是怎样的?(3)学习第3自然段①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泉水是怎样流动的?(4)学习第4自然段①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溪的水是怎样的?4.朗读感悟(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珍珠泉的美丽。

5.小组讨论(1)讨论题目:你们认为珍珠泉美在哪里?(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珍珠泉》这篇课文,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小组讨论等形式,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丽,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3)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写一篇短文。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丽,理解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大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1、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读自悟,乐于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交流,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你见过泉水吗?谁知道泉水有哪些特点?2、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泉水资料。

3、师播放泉水图片,读“资料袋”,了解泉水。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碰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思考:为什么称珍珠泉?2、检查字词:出示词语。

(自读、指名读、齐读)3、分段朗读课文,纠音。

三、再读课文,自学自悟1、引导学生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

(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绿、深、清)3、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也可以和同伴讨论讨论。

4、那么你是喜欢珍珠泉的绿、清,还是水泡的晶莹、闪亮?请你再细读课文,划出句子,用句式来说一说:“我喜欢珍珠泉的(),因为()(1)感悟“绿”出示: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

a.引导学生划出文本中表示绿的词语,并展开想象。

在头脑里想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把想到的情景互相说一说。

《珍珠泉》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珍珠泉》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珍珠泉》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珍珠泉》篇1
【教材目标】
1、学会本课中带着拼音的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略珍珠泉的自然中的景象。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游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上进心玩吹泡泡的游戏(分组)。

你们发现泡泡是什么颜色吗?(五颜六色)这些泡泡是我们吹起来的,那么在泉水中也有泡泡,而那些泡泡是怎样来的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珍珠泉”。

二、自学课文。

二年级语文珍珠泉教案优秀3篇

二年级语文珍珠泉教案优秀3篇

二年级语文珍珠泉教案优秀3篇更多二班级语文珍宝泉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二班级语文珍宝泉教案(篇1)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挨次,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宝泉的秀丽和可爱。

3.体会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肯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亮、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会一下珍宝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思考: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挨次叙述的?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宝泉”?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终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宝啊!”是什么意思?(五)总结、扩展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美丽,使秀丽的“珍宝泉”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缘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六)布置作业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肯定挨次把它写下来,肯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七)板书设计14 珍宝泉教案点评:《珍宝泉》是一篇内容浅显,语言美丽的略读课文,老师的教案能放手让学生依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自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初读,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课文写了珍宝泉的哪些特点,课文的挨次等。

珍珠泉教学设计(优秀12篇)

珍珠泉教学设计(优秀12篇)

珍珠泉教学设计(优秀12篇)《珍珠泉》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说】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

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

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2自然段~第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

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

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

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

第四、五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

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

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在自读自悟中,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是了解叙述顺序,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发展想像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⑴配乐教师范读。

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⑴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二、自读课文、讨论交流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公开课珍珠泉教案

公开课珍珠泉教案

公开课珍珠泉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珍珠泉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珍珠泉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珍珠泉的地理位置,位于哪座山脉中。

2. 讲述珍珠泉的特点,如水温、水质等。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珍珠泉的美丽景色。

2. 引导学生思考珍珠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珍珠泉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珍珠泉的生态环境,认识到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珍珠泉周围的生态环境,如森林、湖泊等。

2. 讲述珍珠泉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珍珠泉的生态环境。

2. 引导学生思考珍珠泉生态环境的保护意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珍珠泉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珍珠泉的自然资源,认识到其珍贵性。

2.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珍珠泉的自然资源,如水、土壤、野生动植物等。

2. 讲述珍珠泉自然资源的珍贵性,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珍珠泉的自然资源。

2. 引导学生思考珍珠泉自然资源的保护意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珍珠泉的保护与利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珍珠泉的保护与利用情况,认识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内容:1. 介绍珍珠泉的保护措施,如保护区设立、环保法律法规等。

2. 讲述珍珠泉的利用情况,如旅游业、水资源利用等。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珍珠泉的保护与利用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珍珠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泉优质课教案
珍珠泉优质课教案
《珍珠泉》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水泡美丽又趣,表达了作者吴然对家乡热爱的感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

(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

(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

自由结合小组合作。

可以有配乐、有
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

(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

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

(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
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

导游配乐朗读。

游客谈体会。

同学评议。

(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

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有难度)
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

(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

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
拓展阅读:《珍珠泉》课文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

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

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

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

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

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

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

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

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

难道是有许乡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
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小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