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一)

合集下载

2024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安排规定(二篇)

2024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安排规定(二篇)

2024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安排规定教学任务与课程表管理一、教学任务安排1. 教学任务的课时数将被逐步调整直至完全停止,对于教学效果不佳的外聘兼职教师,将按照温职院教[____]____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2. 每学期第____周前,各系部需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

二、课程表编排1. 教务处在每学期第____周至下学期初,根据系部提交的开课任务组织各系进行排课,并统筹全院教室的使用。

2. 教务处首先安排公共课程,协调跨系课程,随后各系进行内部课程的排课。

3. 排课遵循“上午-下午-晚上”的顺序,上午和下午各排____节课,晚上排____节。

班级课表应保持每天课时数的均衡,主干专业课程尽量安排在上午。

上午____节不安排空课,周三下午不排课。

体育课安排在上午____节或下午____节,体育公共选修课在下午____节或晚上____节。

周一至周四晚上为全院公共选修课时间。

4. 基本原则是,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形势政策等课程需合并班级上课;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实践为主课程(实践比例达____%及以上)、实训课和体育课不得合并班级上课,非艺术类课程合并班级后人数不得超过____人;其他课程可根据教学资源情况合并上课,但合并班级数不得超过____个,小班时____个合并班级人数不得超过____人;尽量避免跨系合并班级上课。

5. 教师每天的授课量原则上不得超过____节或____次,同一课程不得连续排课____节或____次及以上(实践为主课程除外),周内课时间隔应均匀。

特殊情况需填写《排课情况特殊要求申请表》,经教务处审批。

6. 教师应优先服从学院的教学任务和课程编排,不得指定上课时间,不得提出违反教学规律的要求。

如有特殊情况,需向系部提出申请,经教务处审核并报分管院长批准。

7. 外聘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需在学期结束前确定。

三、停、调、补课1. 禁止教师私自停、调、补课。

教师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需停、调课,需按规定办理手续。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授课顺序总第1 讲班级2011级春幼1.2.班授课老师张亚丽课题绪论学时2节课时目标1 什么是心理?2 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幼儿心理?达标过程与教学环节1 通过理论讲授,使同学们掌握心理及心理学的概念2 教学环节引题讲述新课学生反馈布置作业授课方式讲授为主教具无教研室签字系主任签字课时目标形成性测试课堂提问你如何理解心理及幼儿心理作业评估与反馈使用案例讨论教学、演示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以帮助护生提高学习效率。

备注案例分析告状行为某幼儿园中班有20多个孩子,可只有两辆遥控赛车,一天,一个名叫宝宝的小朋友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老师,小利不让我玩遥控赛车”。

导语: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你会怎样做?讲解新课一、什么是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或者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的反映。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大脑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人脑的结构:人脑是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

(1)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大脑是由大脑皮层构成的。

大脑皮层可以分成四叶:额叶、顶叶(它们主要是和言语活动、智力活动有关)颞叶(听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

大脑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

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都把刺激信息由神经传入大脑,经过皮层的加工、整理、决策,然后发出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从而产生心理现象。

(2)低级中枢指的是大脑以下的中枢神经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和小脑。

低级神经中枢除了有传递和过滤神经信息的功能外,还对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维持心跳、血压,发生吞咽、咳嗽,平衡和协调身体运动等。

2.大脑两半球各自管理身体对侧的那一半,并且,大脑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

通常左半球的机能是阅读和运算,保障连贯的分析性的逻辑思维。

右半球运用形象信息,保证空间定位、音乐知觉,以及对情绪和态度的理解。

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工作规范

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工作规范

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维护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章课前准备第二条教师应根据最新课程标准,按照教材管理相关办法合适教材,并深入钻研教材,把政治思想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同时应提前与授课班级的学生工作人员就班级学生学情进行充分交流,有针对性的确定课程教学难易度和方法手段。

第三条教师需提前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授课前教师应备好该门课程内容三分之一以上的教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至少有2个教学周的教案预量。

教案应包括并不限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含数字资源)、教学过程(含时间分布、教学方法手段设计、教学评价等)、教学反思、课后作业等。

教案手写打印均可。

教师首次讲授某门课程,需制定详细教案,再次使用前需根据学情、课程标准等进行认真更新。

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教师应制作数字化教学课件,课件内容应实时更新。

第四条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教学、SPOC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授课教师,应按照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要求,提前在PC端、移动终端下发各种类型的教学任务,并将完成情况纳入过程考核评价体系。

第五条教师授课应携带教材、教案、考勤表及平时成绩登记册和授课计划,并按照授课计划进行教学。

一般情况下,实际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进度相差不超过4-6课时。

第六条教师应在预备铃时间至上课铃时间内提前准备好需要使用的相关教学资源和设备。

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实训基地等地点上课,需提前联系实训人员做好实训教学准备工作。

第三章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第七条教师授课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基本原则。

教学活动应坚定政治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培育优秀职业道德素养。

第八条教师严格按照课表安排授课,开学第一周不能调整课表。

如有特殊情况,按照学院《调代课管理办法》调整课表。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一)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一)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首页)专业医学检验科目微检学年第学期第周授课顺序总第讲班级授课教师王纯伦课题单元真菌及检验(二)学时2课时目标1、列出病原性真菌的的种类2、说出病原性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3、叙述病原性真菌的常规检验法。

达标过程教学环节1、示标2、实验内容:真菌及检验(二).授课方式讲授教具教研室主任签字教务科签字年月日真菌及检验(二) 第一节 浅部真菌浅部真菌主要为皮肤丝状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又称癣菌,分为三属,共37个种。

表1 癣菌的种类及侵犯部位属 名 种数 侵犯部位皮肤 指甲 毛皮毛癣菌属(Trichophyfon )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fon ) 小孢子癣菌属(Microsporum )21 1 15+ + ++ + -+- +表2 癣菌的培养特征属名肉眼菌落外观镜检培养的真菌性 状颜 色大分子孢子小分子孢子厚膜孢子菌丝特殊形态毛癣菌绒絮状粉粒状或蜡样 灰白、淡红、红、紫、黄、橙、棕 细长棒状,壁较薄,数目少或无丛生呈葡萄状、梨状、棒状,较常见有时可见 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表皮癣菌绒絮状 粉粒状黄绿色卵形或粗棒状壁较薄,数目多无 数目较多球拍状小孢子癣菌绒絮状粉粒状石膏样灰白、橘红、棕黄纺锤状,壁较厚,数目多或少不一定卵形或棒状,不呈葡萄状,不常见比较常见 结节状、梳状、球拍状癣菌主要由孢子散播传染,常由于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狗、猫、牛、马等)及染菌物体而感染。

在临床上同一种癣症可由数种不同癣菌引起,而同一种癣菌因侵害部位不同,又可引起不同的癣症。

我国头癣的病原菌:农村主要是许兰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城市为堇色毛癣菌,铁锈色癣菌等。

手足癣、体癣股癣及甲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常见,其次为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此外如足癣抓破时,癣菌成份入血,可传至其他部位(如上肢),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上呈现丘疹水泡。

在病损处找不到癣菌,称癣菌疹,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

职专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职专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职专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1. 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掌握相关理论和技能。

2. 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习实训内容。

具体包括:1.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基础英语、数学、电子技术基础等。

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

如汽车制造技术、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等。

3. 实习实训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技能。

如实习车间操作、工程项目实习等。

三、教学方法本学期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结合实践,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为主。

具体包括: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实验、实习、讨论等。

2. 重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3.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验及实训活动。

4. 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师资力量本学期的教学师资力量充足,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教学计划将由教师团队共同制定和执行。

教师团队将通过定期教学研讨和教学督导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五、学生管理本学期将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帮扶措施,保障学生学习权益。

六、教学质量评价本学期将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不断检验和完善教学工作。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七、教学改革本学期将实施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九章 排泄(第2节) (1)

第九章  排泄(第2节) (1)
举例讲解 5 分钟 举例讲解 10 分钟
2)异常情况 尿液中含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上皮 细胞、细菌或炎性渗出物时,排出的新鲜尿液即呈白色絮 状混浊,此种尿液在加热、加酸或加碱后,其混浊度不变,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5.比重。 成人在正常情况下, 尿比重波动于 1.015~1.025
3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理论课教案
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 断的过程, 而膀胱的排尿则是 间歇进行的。 排尿活动是受大 脑皮层控制的反射活动。 当膀 胱内尿量增加时(成人达 400~500ml、儿童约 50~ 200ml),膀胱内压力增加, 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压力 的刺激而兴奋引起排尿反射。 导入 5 分钟,回顾上节课内 容,引入本节课内容。
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学
基 本 内
任课教师:庞俊彤

职称:助教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
之间,一般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若尿比重经常固定于 1.010 左右,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 6.酸碱反应。正常人尿液呈弱酸性,一般尿液 pH 介于 4.5~7.5 之间,平均约为 6。酸中毒患者的尿液可呈强酸 性,严重呕吐患者的尿液可呈强碱性。 7.气味。 正常尿液气味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 尿液久置后, 因尿素分解产生氨,故有氨臭味。若新鲜尿有氨臭味,疑 有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中含有丙酮, 故有烂苹果气味。 (二)影像排尿因素的评估(熟悉) 1. 心理因素:排尿受暗示的影响,任何听觉、视觉或其他 身体感觉的刺激均可诱发排尿,如有的人听见流水声就想 排尿。 2.个人习惯: 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会建立一些排尿时间的习 惯,如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是排尿,晚上就寝前也要排空膀 胱。 3.社会文化因素:如排尿的隐蔽性或有无其他人在场等。 4.液体和饮食的摄入: 如果其他影响体液的因素不变, 液体 的摄入量将直接影响尿量和排尿的频率,摄入得多,尿量 就多。 5.气候变化:夏季炎热,身体出汗量大,导致尿液浓缩和尿 量减少;冬季寒冷,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循环血量增加, 体内水分相对增加,使尿量增加。 6.治疗及检查:外科手术、外伤、麻醉剂、某些诊断性检 查前要求患者禁食禁水、某些检查造成尿道损伤、水肿、 某些药物等因素都可直接影响排尿.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学期授课计划(上)1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学期授课计划(上)1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
学期授课计划
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检验专业医学检验
任课教师班级
本学期教学周数18周课时数4学期总课时72
课时分配
讲授
实验
见习
讨论
电化
教学
机动
32
32
2
6
系部意见
教研室意见
教务科意见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学期授课计划(续页)




教学内容
授课
时数
授课方式
作业
备注

1
单.3细菌的生理学及检验(三)
2
讲授

国庆节
2
机动
10
单元3.4细菌的生理学及检验(四)
2
讲授

11
单元3.5实验四培养基制备
2
实验
制备类型:①普通平板②钭面③糖发酵管④肉膏汤⑤蛋白胨水⑥葡萄糖蛋白胨水
⑦半固体⑧双糖铁⑨各种微量发酵管
12
单元3.5实验五同实验四
2
实验

13
单元3.6实验六细菌接种练习
2
讲授
18
单元4.2消毒灭菌(二)
2
讲授
单元5细菌遗传变异
十一
19
实验十细菌分布试验
2
实验
皮肤消毒、紫外线杀菌试验操作其余示教
20
实验十一药敏试验
2
实验
K-B法:金葡、大肠标准浓度菌液、MH培养基、药敏纸片
十二
21
单元6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
2
讲授
22
单元7实验十二动物实验
2
实验
家兔小白鼠等实验动物

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编制规定

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编制规定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编制规定学期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实训项目大纲)和授课任务书编制的教学施教计划,是主要的教学文件之一。

每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有关教学大纲(实训项目大纲),领会精神,保证大纲各项要求在授课计划中的实施。

为此,特作以下规定:一、每份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必须按规定内容认真书写,字体工整,不得有任何涂改、差错。

二、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实行教研室主任(实训部门负责人)、教学系(部、室)主任、教务处长三级审批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应及时通知任课教师重新制定。

三、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的填写基本单元为2学时,必须留有机动时间。

四、承担实验实训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分别填写授课计划和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

五、教学课时及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栏目依据下列要求填写:1、本课程总时数=已讲授课时数+尚须讲课时数=已上课时数+下欠课数+集中实训课时数2、本学期计划时数=本学期教学计划分配周数×周学时数3、大纲规定时数,应依据执行大纲规定如实填写。

六、编制说明应对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作出准确的说明:1、制定的授课时数与大纲规定有无差异,并说明原因。

2、编制说明应注明增删授课内容和原因。

3、实验课必须保证开出,如果不能开出,应注明原因,提出补救措施。

七、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按授课顺序填写,依据学期周历表填写周次。

八、实验课必须按大纲实验项目、名称填写,电教课应注明教学内容及录像带或光盘名称,现场教学应注明教学内容及地点,机动时数安排在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最后一栏。

九、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执行中若有变动内容、顺序时,应说明原因,经教研室主任同意,系部审批,报教务处备案。

(见附表)十、教师编制的授课计划(实验实训授课计划书)一式三份,在开学的第二周经三级审核后,由教务处、系(部)或教研室、教师本人各执一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日
真菌及检验(二) 第一节 浅部真菌
浅部真菌主要为皮肤丝状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又称癣菌,分为三属,共37个种。

表1 癣菌的种类及侵犯部位
属 名 种数 侵犯部位
皮肤 指甲 毛皮
毛癣菌属(Trichophyfon )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fon ) 小孢子癣菌属(Microsporum )
21 1 15
+ + +
+ + -
+
- +
表2 癣菌的培养特征
属名
肉眼菌落外观
镜检培养的真菌
性 状
颜 色
大分子孢子
小分子孢子
厚膜孢子
菌丝特殊形态
毛癣菌
绒絮状粉粒状或蜡样 灰白、淡红、红、紫、黄、橙、棕 细长棒状,
壁较薄,数
目少或无
丛生呈葡
萄状、梨状、棒状,较常见
有时可见 螺旋状、球拍状、
结节状、鹿角状
表皮癣菌
绒絮状 粉粒状
黄绿色
卵形或粗
棒状壁较薄,数目多
无 数目较多
球拍状
小孢子癣菌
绒絮状粉粒状石膏样
灰白、橘红、棕黄
纺锤状,壁较厚,数目多或少不一定
卵形或棒
状,不呈葡萄状,不常见
比较常见 结节状、梳状、球拍状
癣菌主要由孢子散播传染,常由于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狗、猫、牛、马等)及染菌物体而感染。

在临床上同一种癣症可由数种不同癣菌引起,而同一种癣菌因侵害部位不同,又可引起不同的癣症。

我国头癣的病原菌:农村主要是许兰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城市为堇色毛癣菌,铁锈色癣菌等。

手足癣、体癣股癣及甲癣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最常见,其次为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此外如足癣抓破时,癣菌成份入血,可传至其他部位(如上肢),引起变态反应,在皮肤上呈现丘疹水泡。

在病损处找不到癣菌,称癣菌疹,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

癣病患者可出现迟发型变态反应,用毛癣菌素作皮肤试验,出现阳性。

第二节深部感染真菌
溶部真菌是侵犯皮下组织和内脏,引起全身性感染的真菌,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本类真菌感染有所增多。

且临床上恶性肿瘤、糖尿病、血液病、严重营养不良,大面积烧伤及器官移植等也常继发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因此已成为医学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

一、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一般在正常机体中数量少,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或一般防御力下降或正常菌群相互制约作用失调,则本菌大量繁殖并改变生长形式(芽生菌丝相)侵入细胞引起疾病。

本菌细胞呈卵圆形,很象酵母菌,比葡萄球菌大5~6倍,革兰氏染色阳性,但着色不均匀。

在病灶材料中常见菌细胞出芽生成假菌丝,假菌丝长短不一,并不分枝,假菌丝收缩断裂又成为芽生的菌细胞。

本菌在血琼脂或沙保氏琼脂上,37℃或室温孵育2~3日后,生成灰白乳酪样菌落,涂片镜检,可看到表层为卵圆形芽生细胞,底层有较多假菌丝。

若接种于4%玉蜀黍琼脂上,室温孵育3~5日可见假菌丝,芽生孢子,厚膜孢子。

白色念珠菌可侵犯人体许多部位,可引起:
1.皮肤念珠菌病:好发于皮肤皱褶处(腑窝、腹股沟,乳房下,肛门周围及甲沟,指间),皮肤潮红、潮湿、发亮,有时盖上一层白色或呈破裂状物,病变周围有小水泡。

2.粘膜念珠菌病:以鹅口疮、口角炎、阴道炎最多见,在粘膜表面盖有凝乳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剥除后,留下潮红基底,并产生裂隙及浅表溃疡。

3.内脏及中枢神经念珠菌病:可由粘膜皮肤等处病菌播散引起,有肺炎、肠胃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脑炎等,偶而也可发生败血症。

采取检材直接检查可见卵园形细胞,有芽生孢子和假菌丝,接种沙保氏基可长出类酵母型菌落。

与其他念珠菌鉴别有1.玉米粉培养基上可产生厚膜孢子,2.在动物血清或人血清中37℃1-3小时形成芽管。

3.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4.静脉接种家兔或小白鼠致死,在肾皮质上许多小脓疡。

念珠菌病预防主要是个人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治疗浅表感染可擦龙胆紫,雷琐辛或制霉素,二性霉素B或咪唑药物局部应用,全身性感染可滴注二性霉素B,口服5-氟胞嘧啶,克霉唑,及大蒜素静脉滴注等。

二、新型隐球菌
新型隐球菌又名溶组织酵母菌,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人口腔中,可侵犯人和动物,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但也可能为内源性感染,对人类而言,它通常是条件致病菌。

本菌在组织液或培养物中呈较大球形,直径可达5-20um,菌体周围有肥厚的荚膜,折光性强,一般染料不易着色难以发现,称隐球菌,用墨汁阴性显影法镜检,可见到透明荚膜包裹着菌细胞,菌细胞常有出芽,但不生成假菌丝。

在沙氏琼脂及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及37℃不能生长,而非病原性隐球菌在37℃不能繁殖。

培养数日后生成酵母型菌落,初呈白色,1周后转淡黄或棕黄、湿润粘稠,状似胶汁。

本菌能分解尿素,以此与酵母菌和念珠菌鉴别。

本菌大多由呼吸道转入,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传染。

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入。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脑膜炎、脑炎、脑肉芽肿等,此外可侵入骨骼、肌肉、淋巴结、皮肤粘膜引起慢性炎症和脓肿。

实验检查从脑脊液中可见圆形厚壁并围以厚荚膜的酵母样细胞。

在沙保氏培养基上形成棕黄色粘液样菌落。

脑内或腹腔注射小白鼠可导致死亡。

用血清学方法检出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该病诊断可提供重要帮助,在已确诊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94%CSF和70%血清标本中可检出该菌抗原。

三、曲霉菌
曲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很广,为条件致病性真菌,常由许多因素降低机体免疫力时,继发传染引起疾病,最常见的有烟曲霉菌、黑曲霉菌,黄曲霉菌等。

四、毛霉菌
由毛霉菌引起的疾病,主要菌种为丝生毛霉菌,可侵犯血管壁,引起血栓,组织坏死。

多继发于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病,病程急性;症状严重者可以致死。

主讲人:王纯伦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