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的实验步骤打印

合集下载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流程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流程

示例: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流程1. 确定实验目标在开始使用示波器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

例如,测量信号的频率、幅度、相位等。

2. 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包括: - 确定好实验电路和信号源。

- 将示波器与电源连接,确保电源正常供电。

- 检查示波器的接线和探头,确保其连接正确。

3. 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示波器的基本操作。

示波器常见的操作有: - 打开示波器电源,并等待示波器启动。

- 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模式和触发电平,以确保正确捕捉信号。

- 调整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和水平延迟,以便观察到完整的波形。

4. 信号的测量与分析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信号的测量与分析了。

步骤如下: - 连接信号源并输入待测信号。

-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缩放和偏移,以使波形处于最佳显示范围。

- 使用示波器的测量功能,测量信号的频率、幅度、周期等参数。

- 利用示波器的自动测量功能,快速获得信号的峰值、平均值、最大值等参数。

- 分析信号的波形特征,如周期性、稳定性、噪声等。

5. 示波器的高级功能示波器还具有一些高级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信号。

这些功能包括:- 存储和回放波形:示波器可以存储多个波形,并在需要时进行回放和比较。

- 数字滤波和FFT分析:示波器可以对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同时还可以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以得到信号的频谱信息。

- 自动测量与报表生成:示波器可以自动进行多个信号的测量,并生成测量报表,方便后续分析和记录。

6. 实验结果与数据记录在完成实验后,我们需要记录实验结果和数据。

记录内容可以包括: - 测量到的信号参数,如频率、幅度、相位等。

- 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 实验总结与思考最后,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总结和思考。

这可以包括: - 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 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

- 对实验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实验3.14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3.14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3.14⽰波器的使⽤3.14 ⽰波器的使⽤【实验简介】⽰波器是⽤来直接显⽰、观察和测量电压信号波形及其参数的电⼦观测仪器。

配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凡可转化为电压信号的电学量(如电流、电阻等)和⾮电学量(如温度、压⼒、磁场、光强),它们的动态过程及其参量均可以⽤⽰波器来观察和测量,因此⽰波器是⼀种常⽤的电⼦观测仪器。

⽰波器的种类和型号很多,分类⽅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按功能分为普通⽰波器、存储⽰波器和数字⽰波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波器的功能还会不断的增加,各种新产品相继问世,但不管什么类型的⽰波器都是以普通⽰波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若能掌握通⽤⽰波器的⼯作原理和使⽤,可触类旁通,为其它类型⽰波器的使⽤打下良好基础。

本实验主要介绍普通⽰波器的⼯作原理和使⽤⽅法。

【实验⽬的】1.了解⽰波器的结构和⼯作原理,掌握⽰波器的基本使⽤⽅法2. 学习⽰波器显⽰信号波形及利⽤波形测信号电压、频率3. 学习⽰波器显⽰李萨如图形及利⽤李萨如图形测频率4.熟悉⽰波器和信号发⽣器的⾯板功能【预习思考题】1.⽰波器主要由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是什么?2.如何利⽤⽰波器显⽰待测信号波形及利⽤波形测信号电压和频率?3.触发扫描同步电路如何实现波形稳定?4.如何利⽤⽰波器显⽰李萨如图形并利⽤李萨如图形测正弦波信号频率?【实验仪器】DF4318⽰波器, SP1641B函数信号发⽣器。

【实验原理】1.⽰波器的结构普通⽰波器主要由以下⼏个部分组成:⽰波管(CRT)、垂直放⼤电路(Y放⼤)、⽔平放⼤电路(X放⼤)、扫描发⽣器、触发扫描同步电路和电源等。

图 3.14.11.1 ⽰波管⽰波管是⽰波器的核⼼部件,其基本结构如图3.14.1所⽰,外观是⼀个呈喇叭形的玻璃泡,⾥⾯抽成真空,内部装有电⼦枪和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喇叭⼝的球⾯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屏。

电⼦枪由灯丝F 、阴极K 、控制栅极G 、第⼀阳极1A 和第⼆阳极2A 构成。

示波器实验

示波器实验
面板旋纽的作用:见双通道示波器使用说明书(略) (2)函数信号发生器简介 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和电压范围:见函数信号发生器使用说明书 (略) 面板旋纽的作用:见函数信号发生器说明书(略) 2.测量原理
1) 测量信号的电压和周期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一般是测量其峰—峰值Upp,即信号的波 峰到波谷之间的电压值。在选择适当的通道偏转因数和扫描时基因数 后,只要从屏上读出峰—峰值对应的垂直距离Y(div)和一个周期对应的 水平距离X(div),即可求出信号的电压和周期。
由上可见,要想观测加在Y偏转板上电压UY的变化规律,必须在X 偏转板上加上锯齿形电压,把UY产生的垂直亮线“展开”。这个展开过程 称为“扫描”,锯齿形电压又称为扫描电压。
上面讨论的波形因为UY和UX的周期相同,荧光屏上显示出一个正弦 波形,若频率则荧光屏上将出现一个,两个,三个……稳定的正弦波 形。只有当为的整数倍时,正弦波形才能在荧光屏上稳定。为了在荧光 屏上得到稳定不动的信号波形,一般采用被测信号来控制扫描电压的产 生时刻,称为触发扫描。只要被测信号达到某一个定值时,扫描电路才 开始工作,产生一个锯齿波,将被测信号显示出来。由于每次被测信号 触发扫描电路工作的情况都是一样的,所以显示的波形也相同。这样, 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波形就稳定不动了。
三、实验原理
1、仪器工作原理 (1)通用双通道示波器的介绍 主要结构:示波管、电子放大系统、扫描触发系统、电源

Y放大 触发同步






X放大


直流电源 Y输入 X输入
扫描 发生器
外触发 CRT K1 K2
示波器的原理框图
工作原理: (a)示波管 示波管是呈喇叭形的玻璃泡,被抽成高真空,内部装有电子枪和两 对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喇叭口的球面内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 屏。下图是示波管的构造图。 电子枪由灯丝F、阴极K、栅极G以及一组阳极A所组成。灯丝通电 后炽热,使阴极发热而发射电子。由于阳极电位高于阴极,所以电子被 阳极电压加速。当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屏上 就能看到一个亮点。改变阳极组电位分布,可以使不同发射方向的电子 恰好会聚在荧光屏某一点上,这种调节称为聚焦。栅极G电位较阴极K 为低,改变G电位的高低,可以控制电子枪发射电子流的密度,甚至完 全不使电子通过,这称为辉度调节,实际上就是调节荧光屏上亮点的亮 暗。 Y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当Y偏转板上电压为零时,电子束 正好射在荧光屏正中P点。如果Y偏转板加上电压,则电子束受到电场 力作用,运动方向发生上下偏移。如果所加的电压不断发生变化,P点 的位置也随着在铅垂线上移动。在屏上看到的是一条铅直的亮线。荧光 屏上亮点在铅直方向位移Y和加在Y偏转板的电压UY成正比。 X偏转板是垂直放置的两块电极。在X偏转板加上一个变化的电压, 那么,荧光屏上亮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移X也与加在X偏转板的电压UX成 正比,于是在屏上看到的则是一条水平的亮线。 (b)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 如果在Y偏转板上加上一个随时间作正弦变化的电压,我们在荧光 屏上仅看到一条铅直的亮线,而看不到正弦曲线。只有同时在X 偏转板 上加上一个与时间成正比的锯齿形电压,才能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信号电 压UY和时间t关系曲线,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电信号的方法。

3. 学习测量电信号的基本参数,如幅度、周期、频率和相位差。

实验仪器:1. 示波器(型号:DSO-XXXXX)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电阻、电容等基本电子元件4. 电烙铁及焊接工具5. 电源实验步骤:1. 首先,将示波器接通电源,并进行预热。

2. 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设置所需的频率和幅度,产生标准电信号。

3. 使用探头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4.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控制钮,使屏幕上显示清晰的波形。

5. 观察并记录波形的幅度和周期,使用示波器的内置测量工具计算信号的频率。

6. 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重复步骤4和5,观察不同参数下的波形变化。

7. 通过串联和并联电阻、电容等元件,生成复杂的电路,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变化。

8. 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设备并断开连接。

实验数据与分析:1. 记录不同频率和幅度下的波形图像,并列出测量到的信号参数。

2. 分析波形的变化趋势,如频率增加时波形的变化,幅度变化对波形的影响。

3. 讨论可能出现的误差源,例如探头的接地问题、示波器的校准误差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示波器观察并分析了不同电信号的特性。

我们了解了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够准确地测量电信号的基本参数。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观察波形的变化,这将对我们未来在电子实验和研究中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数字示波器的实验内容和主要步骤

数字示波器的实验内容和主要步骤

一、实验仪器图片参照1、函数信号发生器图片2、数字示波器图片TDS2002数字示波器TDS1001B数字示波器二、实验内容介绍实验内容一:熟悉数字示波器面板各功能键实验内容二:1.简单测量正弦信号的频率、周期及峰—峰值1)选择输出信号为正弦信号,按下“DEFAULT SETUP”按钮,再按下“AUTO SET”按钮,综合使用仪器按钮,使得数字示波器的屏幕正好显示3个周期的正弦波。

2)按下数字示波器的“CH1 MENU”按钮,此时屏幕出现的菜单对应“探棒”选择“1 X ”档;3)使用数字示波器的“MEASURE”按钮,选择测量类型,测量出此3个周期的频率、周期及峰—峰值。

4)如此完成了一次测量,重复步骤3),共完成此3个周期信号频率、周期及峰—峰值的8次测量,并写出各物理量仪器的示值误差。

2.使用软件打印此3个周期的正弦信号。

使用软件打印出前一步骤所对应的3个周期正弦信号。

注意:TDS2002型数字示波器使用的是“WaveStar”软件;TDS1001型数字示波器使用的是“NI Signal Express Tektronix Edition”软件记录下“使用软件打印正弦波信号图形”的详细操作步骤。

附一:采用计算机中的“WaveStar”软件打印图形1)打开“WaveStar”软件,点击左边界面“Local”选项的“+”,弹出“Tek TDS 1000 Series”选项;2) 点击“Tek TDS 1000 Series”选项的“+”,然后点击“Data”选项的“+”;3)将“Waveforms”选项打开;4)这时点击“File”→“New Datesheet”→“YTsheet”,点击“OK”;5)击中界面左边“Waveforms”的“CH1”,并拖动到“YTsheet”工作表里;6)这时点击“Edit”→“New Annotation”,出现一个注释框,在注释框里输入注释信息(比如图形名称、姓名、学号、班级等);7)在图上右击,选择“Print Datasheet…”→“OK”(或者:选择打印图标“Print Datasheet”),这个时候就会在打印机上打印出图形。

电子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流程

电子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流程

电子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流程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以便能够正确、高效地使用该仪器进行信号测量和分析。

2. 实验器材和材料•电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探头•电源线•BNC连接线3. 实验步骤步骤一:连接示波器和信号源1.将电子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电源线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并将它们与电源连接。

2.使用BNC连接线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与示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正确的信号源和示波器通道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步骤二:示波器的调整和校准1.打开示波器电源,在电源指示灯亮起后等待片刻,确保示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模式和触发电平。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触发模式(例如边沿触发、视频触发等),并调整触发电平,使示波器能够稳定地显示所观察信号。

3.校准示波器的时间和电压刻度。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已知频率和幅度的标准信号,在示波器的校准界面进行时间和电压的校准调整,使示波器能够准确显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步骤三:信号测量和分析1.将待测信号与示波器探头相连接。

将探头的接地线连接到待测信号源的地线上,将探头的探针连接到信号源的输出端口上。

2.调整示波器的触发和显示参数。

根据待测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范围,选择适当的触发模式和触发电平,调整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缩放,使信号波形能够完整地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3.对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

使用示波器的测量功能,对信号的频率、周期、峰峰值、峰值、均值等参数进行测量。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和触发电平,观察信号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判断。

步骤四: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1.使用示波器的存储功能,将测量到的信号波形存储到示波器的内存或外部存储设备中。

2.将存储的波形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中,使用信号处理软件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并进行相应的图表绘制和分析结果的总结。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专业:应用物理题目:示波器的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差的方法。

(4)学会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5)观察李萨如图形、拍现象,加深对振动合成的理解。

[实验仪器]TBS1102B-EDU 型数字存储示波器,TFG6920A 型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

[实验原理]1.数字示波器(1)触发控制(触发器)1)边沿触发:在达到触发电平(阈值)时,输入信号的上升边沿或下降边沿触发示波器,也是示波器默认触发方式。

2)预/后触发:事件发生在显示屏中心触发位置前/后。

3)视频触发:一般由视频信号的场或线触发示波器.4)脉冲宽度触发:一般由异常脉冲触发示波器。

5)触发频率:示波器计算可触发事件发生的速率以确定触发频率并在屏幕的右下角显示该频率。

(2)垂直控制(增益和位置):将波形进行缩放和上下移动。

(3)采集数据(模式和时基):通过在不连续点处采集输入信号的值来数字化波形。

1)采样模式:等间隔采集2500点,以水平刻度设置进行显示。

2)峰值检测模式:采集间隔1250,每个间隔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点,以水平刻度设置进行显示。

多用于检测窄至10ns的毛刺并减少假波现象的概率。

取样速率够快时无需采用峰值检测。

3)平均值模式:将大量波形进行平均,减少信号中的随机噪声。

4)扫描模式:连续监视变换缓慢的信号。

(4)时域假波现象:如果示波器对信号进行采样时不够快,采样率小于1/2信号带宽,违反奈奎斯特抽样定律,从而无法建立精确的波形记录时,就会有假波现象。

判断方法:1.旋转“水平标度”旋钮更改水平刻度,波形剧烈变化。

2.使用“峰值检测”检测速度更快的信号,波形剧烈变化。

3.触发频率大于信息显示速度4.正观察的信号也是触发源时,使用刻度或光标来估计所显示波形的频率与显示屏右下角的“触发频率”读数相比相差很大(5)带宽对波形影响:频率超过带宽,检测精度会下降2.交变信号参数测量交变信号:正弦波:交变信号最简单形式参数:周期T、有效值VRMS 、零-峰值VOP、峰-峰值VPP 、平均值VAVG 方波:只有高低两电平参数:脉冲上升/下降时间、脉冲宽度、电压、占空比(在一个频率周期内高电平所占的时间百分数)三角波:电压逐渐增大突然降到零(1)刻度法:显示屏上相关距离x相关标度(2)光标法;读取光标读数(3)自动测量法:Measure菜单自动完成测量。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引言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测电信号波形的仪器,是电子工程领域必备的一种仪器。

本实验主要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电压测量仪器,可用于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束扫描屏幕上的荧光信号,从而显示出电信号的波形。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水平扫描电路、垂直放大器电路、触发电路和显示装置。

水平扫描电路负责控制水平方向的扫描速度和周期,使得信号的波形能够以恒定的速率在屏幕上显示。

垂直放大器电路则负责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从而使得信号的波形在屏幕上能够清晰可见。

触发电路则负责在输入信号达到一定的触发条件时,使得示波器能够自动地锁定并显示输入信号的波形。

三、实验过程本实验使用的示波器为模拟示波器,主要有两个旋钮:水平扫描和垂直放大,分别控制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扫描和放大。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打开示波器电源,并将电源调至适当的电压。

2. 将待观测的信号输入示波器的输入端口,注意输入端口的选择要与信号的类型相匹配。

3. 调节水平扫描旋钮,使得信号的波形能够在屏幕上以合适的速率进行扫描,同时调节垂直放大旋钮,使得信号的波形在屏幕上能够清晰可见。

4. 手动调节触发电路,使得示波器能够自动地锁定并显示输入信号的波形。

5. 在观测信号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节水平扫描和垂直放大旋钮,以观察信号的不同特征和参数。

6. 在实验结束后,将示波器电源关闭,并将示波器归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使用示波器观测了不同类型的信号,并记录了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相关参数。

观测结果表明,示波器能够清晰地显示输入信号的波形,并能够准确地测量信号的各项参数。

同时,通过调节水平扫描和垂直放大旋钮,还可以观察到信号的细节和特征。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使用示波器观测电信号的波形和相关参数,深入理解了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同时,还加深了对电信号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电子工程学习和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步骤和要求
一、观察电子束的横振动和纵振动:
1.将调频“TIME/DIV ”旋钮拨至“EXT HOR ”位置,打开示波器电源开关,在荧光屏上找到一固定亮点,调节其亮度和大小,并利用“↔”“ ”POSITION 旋钮将亮点调到屏中心。

2.用函数信号发生器在CH1(或CH2)上加一信号电压,调其频率观察纵振动。

3.将调频“TIME/DIV ”旋钮旋离“EXT HOR ”位置,并将y 偏信号短路,观察横振动,并用“TIME/DIV ”旋钮调节扫描频率。

二、观察各种波形:
1.在“CH1”(或“CH2”)通道接入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观察各种信号波形,并用调幅“VOLTS/DIV ”旋钮调节波形的纵向幅度。

2.用“TIME/DIV ”旋钮调节扫描频率,使各种波形分别显示出1、2、5、10个波形来。

三、测函数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和电压。

1.在上述基础上,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频率调为1000HZ,峰峰值调为7.0V 后),从“CH1”(或“CH2”) 通道输入,调“TIME/DIV ”旋钮使屏上分别出现1、2、5、10个完整单一波形来。

分别求出各情况下的频率值。

列表记录数据并求平均值。

2.利用“VOLTS/DIV ” 旋钮测出函数信号发生器正弦波信号电压的峰峰值。

按上述要求,用不同的档次测量,列表记录数据并求平均值。

四、用利萨茹图形测频率。

1.将“TIME/DIV ” 旋钮拨至“EXT HOR ”位置,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从“外触发EXT ”插口输入,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频率调为1000HZ,峰峰值调为7.0V )从“CH1”(或“CH2”) 通道输入,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观察利萨茹图形。

2.根据利萨茹图形的形状,由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数值(fx )求函数信号发生器正弦波信号的频率(fy ),并与三(1)中所得频率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用冲击电流计测电容实验步骤和要求
一、对照电路图熟悉电路后,按要求将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电压表、标准电容箱(C 0=f μ0.1)接到给定开关盒的相应端钮上(注意正负极)。

并确认各开关K 1,K 2,K 3的作用位置。

开关盒上标有○的两接线端钮的右端钮接到冲击电流计测试仪的信号输入的红端钮上,左端钮接到黑端钮上并连上接地线。

二、打开稳压电源(电压取5伏),调滑线变阻器,使电压表指示为1伏。

打开冲击电流计测试仪开关,量程选择开关拨至“199.9”位置,功能选择开关拨至“调零”位置,调节“调零”旋钮使数显表显示“000.0”后,将该开关拨至“测量”位置,处在待测状态。

三、将K 3合向C 0端,K 2合向a 端,给C 0充电,而后将K 2合向b 端,由冲击电流计测试仪数显表读取放电量Q 0值(单位:10-9库),重复测三次求平均值+0Q ,之后将K 1换向,重复上述步骤测出-0Q ,再求总平均0Q 。

四、将3K 合向x C 端,重复上述步骤,测出X Q ,代入公式00X Q Q C C x =,求出x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