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合集下载

2009年高考作文病文诊断江苏卷:品味时尚-作文

2009年高考作文病文诊断江苏卷:品味时尚-作文

2009年高考作文病文诊断江苏卷:品味时尚品味时尚江苏考生一看到品味时尚这个题目,我就想到我家的屋檐下那棵栀子花,每当春天阳光日暖,每当雨水渐丰,每当新叶泛绿,栀子花便孕育出一朵朵白色的花朵。

它成了院中最难忘的景致,也成了我和妈妈交流的美好见证。

时尚每天早晨上学,我都一边吃着妈妈煎的荷包蛋,一边嗅着花香,美丽的花容成了我开启每一天沉重学习生活的伴侣。

每天晚上放学以后,妈妈会像精明的候鸟一样,总是分秒不差地为我开启家门。

因为有花在前,我从来就没有听过妈妈唠唠叨叨在说些什么。

尤其是在朦胧的月色中,亦或在疏疏点点的雨中,我会情不自禁对花独语。

栀子花帮我消融了许多青春的烦恼,帮我释放了许多妈妈只关心我学习成绩,而关闭其他任何需求之门而带来的孤独与郁闷。

品味可是花开花谢,美景不再。

就在栀子花别枝陨落时,一场不小的灾难落到了妈妈身上。

她骑自行车到郊外买我喜欢吃的草鸡蛋时,被摩托车撞伤住进了医院。

放学以后,我到医院看望妈妈。

妈妈的双腿被白得吓人的绷带缠着,那样子只有在电视剧里看到过。

我埋怨妈妈贪小便宜,为何不在家附近,而非要跑那么远的地方买什么正宗的鸡蛋。

夜深了,明天还要上学,而伤病是要服从学习的,这是妈妈说的。

回家的路上,老天爷又捉弄我,偏偏下起了雨,到家时,我已全身淋透。

掏出钥匙开门,可门怎么都打不开。

我愣在雨中的门前,反复拷问自己,一个正在接受良好教育的中学生难道连开门锁的技能都不具备吗?可转念一想,是啊,从上幼儿园至今,我何时开过一回门。

每次到家,哪怕夜再深,都是妈妈准确无误地打开屋檐下这扇沉重而温暖的大门的啊。

当我请来隔壁的叔叔拿着手电筒,把门艰难打开时,叔叔用嘲讽的口吻说,我的钥匙是世界上最锈的一把钥匙。

品味时尚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

屋檐下的栀子花经过一夜的洗礼,变得那样的翠绿。

是啊,花香固然可爱,可妈妈对我十几年如早晨的空气阳光一样不变的爱,每天无条件地充盈在我青春的生命中,但是因为我的粗疏和大意,却没有拾起这份免费的爱。

江苏2009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江苏2009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江苏2009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那是一个繁华到极致的街口,以转角的轴为中线,有两家店。

一家是国际闻名的服装品牌在此城的旗舰店。

旗舰店旁边转角过去,有一个小铺坊长年埋藏在黑暗的角落,小小的木质门扉,还没有旁边旗舰店四分之一大的店铺。

一位带着镶边眼镜的老人始终坐在离店门最远的那个角落的台子边,专心地给一两件剪裁精致的旗袍刺绣的花瓣上镶边。

店铺的侧墙上,挂着一个久年未擦、覆着灰尘的铜牌。

无人问津这家小刺绣店,尽管她里面蕴藏着无数精美的手工艺品,人们往往目不斜视地走进隔壁的旗舰店,精心挑选,满载而归。

全城的人都将穿着这个品牌的衣服作为时尚,男男女女,谁要是有能力进这家店购物就是一种能力。

这种攀比,俨然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

每日清晨旗舰店的清洁工“哗啦——”一声将水全部向那刺绣店的门口冲刷而去,脏兮兮的水流了一地。

然后是汽车尖锐的刹车声,旗舰店的总销售经理神情孤傲地冲店门口恭候的助理冷漠地微微致意,自动玻璃门将一切繁华又隔绝在店门里头。

工商局不止一次来访并暗示刺绣店的老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被能付起更高地租、带动更多客流量的另一家国际品牌旗舰店所取代。

终于有那么一天,规划局请了驰名外省的一位美学专家过来勘察这条商业街的发展前景。

美学专家的眉头一直锁着,慢慢踱过一家又一家规模宏大的商铺,又踱过一扇又一扇铮亮的橱窗,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一行人走到转角处的店铺,美学专家的脸色放光了许多。

周围的人立马会意,有一西装革履、油头粉面者上前恭维地笑道:“先生果然好眼光,这转角的国际旗舰店就是拉动本城高端客户消费的头号品牌,这里地段繁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大家立马要拥护着专家进店。

专家的神色很严肃,只是略略点了点头,迈开脚步不顾旁人失望的目光接着向前走。

走过刺绣店的门口,除了专家,所有人无视这家店继续向前走。

但是专家这一核心人物的脚步倏地停下了。

他凝视着不大的店门和里面昏暗的摆设,驻足良久,迈进了店门。

老人正在专注地给一件精美却无人知晓的旗袍滚边,此时沉稳地慢慢抬起头,露初那张满是皱褶的、带着镶边眼镜的脸。

2009江苏卷高考同题作文-《品味时尚》例文作文1300字,2009高考作文,.doc

2009江苏卷高考同题作文-《品味时尚》例文作文1300字,2009高考作文,.doc

2009江苏卷高考同题作文:《品味时尚》范文作文1,2009高考作文,关键字:品味时尚优秀作文品味时尚——风中你站稳了吗?江苏张家港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白坤峰盛唐的时尚美女的标准是“胖”——大红脸蛋大粗腰,那叫一个胖美;今天的时尚美女的标准是“瘦”——小小脸蛋小小腰,这叫一个瘦美。

你能说时尚不变?季羡林在文章中说:他有一件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旧雨衣,一穿,众人惊叫:太时尚了!在哪买的?什么叫时尚?时尚就是让你随着潮流折腾。

静心品味,你会发现,“时尚”是个调皮多动的孩子,你跟着他跑吧,看把你累趴下。

跟风是人的天性,但天性不是跟风的理由;世俗世界,你我不能免俗,但要超越世俗,有时必须远离时尚。

遥想国外,十八世纪末的巴黎画家是以画宫廷画裸体女郎为时尚,但是已经不年青的米勒却离开了花花都市,来到了巴比松农村。

因为他梦到了麦田。

他从此再也不画时尚,他坚持画朴实厚重的农村。

凡高也是,他坚持在农村画农妇,有人问他,城市时也有妇女啊。

他说:城市女人太一致。

“一致”就是融化在时尚中。

远离时尚,二人终成名家,成了世界新画派的开创者。

俗人追赶时尚,强者创造时尚。

你做哪一类?你想做哪一类?即使你我都是普通人,能不能也在时尚的风中停一停想一想,哪些要跟哪些不必,活出一个自己。

时尚要求街上流行红裙子时,你能不能一袭绿裙示人?万红丛中一点绿,让众人“犹记绿罗裙,处处怜芳草”,那叫独特与醒目。

时尚要求你浓妆艳抹时,你能不能素面朝天?那叫坦然与真实。

时尚要求你一身名牌时,你能不能有时衣饰随意?以能力与气质打动别人,那叫自信与洒脱。

时尚要求你人云亦云,从众从上,唯唯诺诺时,你能不能做到如黄万里“一士谔谔”?那叫伟岸与刚劲。

时尚要求你污言秽语、黑心绿肺时,你能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那叫纯洁与高贵……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只是沉浸在时尚中的你可能没有注意。

品味时尚,其实就是品味一种生命状态、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心灵追求。

风中的你站稳了吗?我愿与你同行,如果你不拒绝。

2009年高考作文《品味时尚》优秀作文赏析

2009年高考作文《品味时尚》优秀作文赏析
如今,很少有人穿旗袍了,想要感受那种女性的妩媚和娇柔也只能通过那些老旧图片和电视剧大饱眼福,现代人有当代的“时尚”如:迷你裙、低胸衣、补丁裤……那些漂洋过海,历经长途跋涉而至的欧美时尚和顺风吹来的“韩流”。
我并不是一味否定这些时尚,它们固有其存在的道理,然而它们又能存在多久,它们只是大海吹拂的波浪一浪接一浪,然后幻作泡影淡出历史舞台。
2009年高考作文《品味时尚》优秀作文赏析
--------------------------------------------------------------------------------
2009-06-25 07:48:35
“品味”后的深思
作文,是高考中颇为特殊的试题。它是“应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却又是“素质”的集中体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分,在“作文”中显得苍白无力。“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限制”与“自由”,种种矛盾,都在“作文”中交汇,使得高考作文成为最为重要的一道题目。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年过四十的老妈居然会爱上我的偶像。
我和妈妈坐下来,边听歌边聊最近的事。我发现妈妈知道的“八卦”新闻竟然比我还多!我妈真的“返老还童”了?
下午,我妈带我到一个发型设计店,我听到妈对师傅说:“留点短的刘海”时,我差点晕倒。
晚上,我抚摸着帅气的新发型,想着:妈怎么变得这么时尚?难道她对时尚换口味了?她不是喜欢那种清静平淡的类型吗?但是现在……
星几斗,月一弯,梦里依稀,我变成持戟的勇士,摇着鞭丝,挺着长枪,征衫划过吁喘的前胸,让剑锋似霜花般飞舞,赚取红襟翠袖。谁成想,她竟是穿着婚纱的新娘!原来一切都可以共生!
明日,我要走过阡阡陌陌,走上古塬,看芊芊芳草,绿遍天涯。耳朵里正塞着新潮的耳机呢!时尚,无处不在,随时可为。

品味时尚(09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品味时尚(09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切不可失!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康青春原谈及高考,有一种说法:“得数学者得天下。

”语文,特别是作文,在数学面前只好独自向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此乃大误之偏。

我们说:“得数学者未必得天下,失作文者必定失天下。

”因为,70分的作文占江苏高考总分的14.6%,而且充满变数,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我们多年阅卷的真切体会。

今年,我们更要为此鼓与呼。

首先要正确审题。

今年考试前夕,我们特意在《扬子晚报》上发出了如此呼吁,但是有多少人听进去了呢?很不乐观!匆匆地、肤浅地扫描一下考题,自以为“时尚”很简单,很好懂,不会出差错,结果偏偏栽在“时尚”二字上了。

譬如,说“爱国主义”是时尚,对不对呢?错了!我们的一位阅卷专家说得好:“爱国主义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绝非时尚;然而,当你看奥运、把五星红旗贴到脸上时,时尚就诞生了。

因为,这是一种审美行为,一种富有个性的创意,它立马‘时尚’起来了。

”多么奥妙啊,你能大而化之对待它吗?再比如,说“唐诗”是唐代的“时尚”,说“宋词”是宋代的“时尚”也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时尚的事物一旦被千千万万人所效仿,一旦绵延数百年,它就不再“时尚”了。

怎么说才对呢?应当这么表述:当初唐把律诗、绝句推向诗坛时,这种“律”、“绝”是一时之尚;后来,经过“诗仙”、“诗史”、“诗圣”们的不断推进与提炼,它便化作了诗界之经典,光耀了世界之诗坛!宋词亦然。

当唐代大诗人李白写“平林漠漠烟如织”、“秦娥梦断秦楼月”时,它是别开生面的,富于创意的,十分时尚。

后来,经过宋代许多词界大腕(如苏轼、柳永)的发扬光大,“词”便升华为宋代之经典。

从某种意义上说,唐宋两代最“时尚”的诗人是谁呢?是李白!因为,当杜甫们大写“律”、“绝”时,谪仙人却“热衷于“古风”,并且尝试着“菩萨蛮”、“忆秦娥”之类的“曲子词”,他才是最不安分的、最有创意的、既能化古又能开新的最前卫的人物!——多么复杂呦,咱们的高三学生怎么能在考场上手忙脚乱的把这些近乎学术研究的问题思考清楚呢?不能!故我们只好投以谅解的微笑。

200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十)

200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十)

200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十)我最大的妄图确实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

阿玛尼,时尚吧?世界顶级十大奢侈品牌之一。

因此,时尚成了啥?成了只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

因此,我给这种品牌时尚下个定义,时尚的本质确实是绑架女的的头脑,然后索求男人的腰包。

因为女的嘛,就最明白这种时尚,且最爱时尚盛开的两种“花”:一种是有钞票花,一种是尽管花。

女的之因此称为花,其缘故有二:一是花,会花钞票;二是花,花会枯萎的。

因此花期一过,这种时尚之花就枯萎了。

不怕,时尚的大观园里的花儿赶着趟呢!我听见花开的声音了,超级女声想唱就唱,而且唱的这么响亮,唱响了大江南北,红遍了两岸三地。

因此,唱之时尚显现了。

只要有了PK 台,报了名,上了台,是骡子是马都敢拉到里面去叫唤。

听的人啧啧赞扬:这真是天使的声音。

我咨询咨询你,天使的声音,你听过这天使的声音吗?因此,这种唱之时尚我也给下了定义:愚者自愚,娱者娱人。

还有,我补充一点,这种唱之时尚还附带了一个时尚的小产物:爆炸头。

现在进理发店,讲我理一个板寸,或剪一个“莫西干”,理发师不笑得满地找牙才怪,他笑你老土,然后给条时尚的建议:来,咱们理一个流行的超女头。

瞧,多时尚。

头之时尚,我也赐个定义:脑袋里的东西越来越少,脑袋上的花样越来越多。

忙忘了手了,忙忘了手了。

手现在也是一种时尚呢!手之时尚,地球人都明白,不确实是博客吗?不确实是挥一挥手,不带走千万点击率吗?甭管是草根博客,依旧明星博客,写着写着,就想念起文学。

那个地点严峻警告一下,博客不是文学,博客要是文学,作协该不干了,那一天该得进来多少作家啊!杜拉斯讲:写作,是一场暗无天日的自杀。

我觉得,自杀未免太奢侈了。

因为这世上满是生了病却不想死的。

我讲写作,事实上确实是使屁股适应椅子的艺术。

至于你那博客,至多也只是是个时尚的现象,乳名叫博之时尚。

因此这种博之时尚我还给配个定义:确实是把所含口水成分差不多的人集中到一个圈子里去吐。

买之时尚,唱之时尚,头之时尚,博之时尚,咱们也品出了那么一点味出来了,剩下的,确实是咱们自己去消化了。

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赏析:命题作文:品味时尚

高考优秀作文案例赏析:命题作文:品味时尚

命题作文:品味时尚高考优秀作文赏析优秀案例:2009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时尚还是经典在发展迅速、新旧交替的时代,人们对时尚与经典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人热爱经典,说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而存留下来的精华,而时尚只不过是稍纵即逝的火花。

有人追求时尚,说时尚才是发展的体现,经典只应该压在箱底。

在特殊的纪念日里拿出来拜拜老祖宗。

有人说时尚就是经典,凡是能掀起一阵风暴能让人迷恋好一阵子的东西就能留存于经典的史册,成为经典。

也有人说,经典的就是时尚的,能够算作是经典的东西总会时不时探出头来勾起人们的回忆,再刮起一阵时尚的旋风。

其实以上关于时尚与经典的种种是没有必要争论的。

时尚与经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而有人喜欢时尚有人推崇经典也体现了这个时代思想的多元化,并且时尚与经典一同行走于时代的大潮中也是必要的。

经典,就是古罗马的建筑,意大利传唱不息的歌剧,老北京的京腔京韵,江南秀美的园林和千百年来人们吟颂的文章诗赋;时尚,就是巴黎灯光闪耀的T形台,纽约街头的涂鸦和街舞,小酒吧里的摇滚乐和镁光灯下的娱乐圈,时尚与经典本来就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身着时尚服饰的人们穿梭于古老的园林中,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记录下建筑的经典,这就是时代的体现,证明了时尚与经典是能够相互交融的。

在各自生存的空间里也能够留下对方存在的空间。

就像穿着时尚的人也会爱上经典的诗词歌赋。

所以时尚与经典毋需对立。

试想如果我们只能穿着一色的衣饰读古老的文章,生活还会多彩吗?如果不借助于一些时尚的方式,经典也是无法传承的。

而时下人们关于经典与时尚的争论源于一个认识的误区。

有人认为经典就是古老,时尚就是前卫激进,时代的更新必然要求击破一切古老的东西。

其实,经典作为曾经的一种时代的体现,是不需要颠覆的,真正的经典必然能接受时代的考验,否则是不能被称为经典的。

时尚也必须符合一种时尚的规律,盲目地破除经典、颠覆经典不是真正的时尚,即使它也能掀起一阵热潮或旋风,但待人们清醒后也会领悟到这其中的差别,还真正的时尚以本来面目。

2009江苏高考同题作文-品味时尚例文作文1500字,2009高考作文,.doc

2009江苏高考同题作文-品味时尚例文作文1500字,2009高考作文,.doc

2009江苏高考同题作文:品味时尚范文作文1,2009高考作文,关键字:2009江苏高考同题作文:品味时尚范文姜春康写过不少关于时尚的文字,也曾自我陶醉,也曾自诩时尚。

今天,我也“时尚”一把,用时尚视角写写今年高考作文,昂扬一下学生时代的激情。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

”这是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而今年江苏的则是以“品味时尚”为题写篇作文。

见证时尚,时尚见证;品味时尚,时尚品位。

我为自己将两个省的高考作文“揉”在一起而欣喜,而激动。

时尚,本身就是一笔重要财富,或是感知,或是实物,或是体会,或是品位。

如果把“时尚”这个词以名词来看,则展示的是流行,是时代散发出来的气息,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如果把“时尚”以形容词或动词来看,则呈现出的是前卫,是进步,是一种主动追求美丽和魅力的效应。

名词的“时尚”,它可以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反映。

从单色调的蓝灰系列衣服,到如今色彩斑斓、五花八门的奇装异服,时尚这个东西,似乎有种魔力,无时不在展示前卫和潮流。

从黑色短发到五颜六色的染发和男人披肩的长发,印证的不仅仅是对时尚达人思想的变迁,显示的更是时代的多元化。

[:转载请注明]:2009江苏高考同题作文:品味时尚范文122009江苏高考作文范文:品味时尚作文1,2009高考作文,关键字:品味时尚2009江苏高考作文范文:品味时尚曾有人将时尚比作一个会变脸的小孩子,五六十年代正正经经的中山装,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喇叭裤,九十年代大行其道的松糕鞋和西服,过去的“时代宠儿”转眼便成了“昨日黄花”。

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群体一员,我算是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

记得小时候上学时,为了能穿上一双流行的青年鞋,平时没少跟父母磨嘴皮,还得以考试成绩优异为交换代价;逢年过节,一身全新的“的确良”衣服就是最好的“招牌”,走在哪里,总能“招蜂引蝶”,回头率一般是很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一首《千里之外》唱遍大江南北,把周杰伦那个演艺界的大众宠儿又一次推向了时尚的最高潮。

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眼前总会闪过一张充满活力的年轻脸庞。

然而你明白吗?还有一个与此形象大相径庭却又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曾演绎过这首流行音乐——闻名的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罗京。

“观众朋友们大伙儿好,那个地点是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七点整,那亲切的面容总是准时显现在荧屏上,那熟悉的嗓音总是回响在亿万观众的耳边。

他的庄重、大方、不苟言笑的播音风格,牢牢地抓住了许多人们的心。

那个广受人们热爱的播音员,事实上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0 8年1月20日,综艺节目《欢乐中国行》中,一贯严谨的罗京一展歌喉,大唱《千里之外》。

将这首时尚的歌曲演绎得酣畅淋漓。

看着他那投入的表情、醉人的微笑,俨然是一个追赶时尚浪潮的“时尚达人”。

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依旧那个严肃的播音员吗?惊奇之余,我才想到:原先他也和我们一样,拥有一份感知和追逐时尚的热情。

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罗京、一个与往日荧屏上截然不同的罗京、一个同样充满活力的时尚的罗京。

然而,他的工作不承诺他以如此的形象显现在我们面前。

一时刻,各种各样的批判潮水般涌来。

是啊,他是国家形象的代表,华夏之音的传达者。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不承诺他做出哪怕一丝的改变。

因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又变回从前的那个庄重严肃的罗京了。

直到08年8月3 1日,从那天之后,他就完全从电视上消逝了。

一道不幸的消息传来:因为身患淋巴癌,罗京不得不离开《新闻联播》的播音室,入院治疗。

10个月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播音事业的优秀播音员罗京与世长辞,永久地离开了他所钟爱的播音事业,离开了亿万喜爱他的宽敞观众。

罗京就像一首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严谨得几近刻板。

是确实缺少贝多芬的狂放、肖邦的写意、爵士乐的自由、拉丁音乐的奔放吗?一曲《千里之外》,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因为工作和公众形象的缘故,他做出了庞大的牺牲。

今天,他永久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浩如烟海的悼念和祝福,我突然意识到:罗京那般的沉稳、严谨、勇于牺牲和隐忍,事实上一点也不逊于周董之流。

期望这种精神,能够永久成为鼓舞我们主动向上的新的时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