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与处理答案

合集下载

数据分析答案完整版(整理)

数据分析答案完整版(整理)
x x xj x x x 1 1 n n x xi j x x j i n 1 i j n 1 i 1 n 1 n 1 n 1 n 1
x n n x j ( x j x) n 1 n 1 n 1
n2
x j x( j ) x j
服 从 正 态 分 布 。 故 有 E xi x E i


1 n j 0 , n j 1
1 n 1 n n 1 2 D xi x D i j E i j ,故 xi x 服从分 n n n j 1 j 1
N (0, 2 I n ) , (1 , 2 ,
, n ) ,则
,1 .
N (0, 2 ( I n H n )) 。其中:

1
1 1 n 1 , H n n 1, n 1 1
n n 1
n 1 n 2 n n 1 2
——证毕—— 3.条件同第 2 题,证明: (1) x N 0, n
2
(2) N 1 S 2 / 2 x2 n 1 , (4 ) t n
x t n 1
由与此变换为正交变换知, yi 2 xi 2 ,同时 x1 , x2 , , xn 为相互独
i 1 i 1
n
n
立的正态分布。
密度函数 f x1 , x2 ,
xi 1 2 2 i 1 由于正交的雅可比行列 , xn e 2 n
2
1 , n 1 , 1 ,由正交性有 n 1
2 , 3n,
a

《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习题库

《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习题库

1.在Excel工作表的单元格中,如想输入数字字符串014812(学号),则应输入()。

A.“0014812“B."0014812"C.“014812”D.'0014812正确答案是:D2.在Excel工作表中,对单元格的引用有多种,被称为绝对引用的是()。

A.B$1B.$B$1C.B1D.$B1正确答案是:B3.在Excel工作表中,对单元格的引用有多种,被称为相对引用的是()。

A.D1B.D$1C.$D$1D.$D1正确答案是:A4.若在Excl某工作表的A1、B1单元格中分别填入了6.5和7,并将这2个单元格选中,然后向右拖动填充柄,在C1和D1中分别填入的数据是7.5,8。

A.对B.错正确答案是:A5.Exel单元格中输入字符的格式可以设置为()。

A.左对齐B.右对齐C.居中对齐D.两端对齐正确答案是:A,B,C6.在Excel 2010 中,进行分类汇总之前,我们必须对数据清单进行。

A.筛选B.对齐C.排序D.求和计算正确答案是:C7.关于筛选,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动筛选可以同时显示数据区域和筛选结果B.高级筛选可以进行更复杂条件的筛选C.高级筛选不需要建立条件区,只有数据区域就可以了D.自动筛选可以将筛选结果放在指定的区域正确答案是:A,C,D8.使用Excel的数据筛选功能,是将()。

A.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出来,而删除掉不满足条件的数据B.不满足条件的数据用另外一个工作表来保存起来C.不满足条件的记录暂时隐藏起来,只显示满足条件的数据D.将满足条件的数据突出显示正确答案是:C9.以下哪种方式可在Excel中输入数值-6 ()_。

A.“6B.\\6正确答案是:D10.某单位要统计各科室人员工资情况,按工资从高到低排序,若工资相同,按工龄降序排列,则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主要关键字为"科室",次要关键字为"工资",第二个次要关键字为"工龄"B.主要关键字为"工资",次要关键字为"工龄",第二个次要关键字为"科室"C.主要关键字为"工龄",次要关键字为"工资",第二个次要关键字为"科室"D.主要关键字为"科室",次要关键字为"工龄",第二个次要关键字为"工资"正确答案是:A11.关于Excel区域定义不正确的论述是()。

数据分析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数据分析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数据分析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用顺序查找法对具有n个结点的线性表查找一个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A、A O(log2n2)B、B O(nlog2n)C、C O(n)D、D O(log2n)正确答案:C2、 a = np.array([10,100]) b = np.array([1,2]) print (np.power(a,b))输出结果A、A [100 10000]B、B [10,100]C、C [10 10000]D、D [100,100]正确答案:C3、某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CD,中序序列为BDCA,则该二叉树的深度为______。

A、A 4B、B 3C、C 2D、D 不确定正确答案:A4、求最短路径的 FLOYD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A、A O(n)B、B O(n+e)C、C O(n^2)D、D O(n^3)正确答案:D5、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A、A O(log(N))B、B O(N*log(N))C、C O(N)D、D O(N^2)正确答案:B6、哪个函数用户将序列中所有元素作为参数调用指定函数,并将结果构成新的序列A、A lambdaB、B mapC、C filterD、D zip正确答案:B7、以下选项中,不是Python中文件操作的相关函数是()。

A、A open ()B、B load ()C、C read ()D、D write ()正确答案:B8、关于预处理的说法中,下列选项中描述不正确是A、A concat()函数可以沿着一条轴将多个对象进行堆叠B、B merge()函数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键将不同的DataFrame进行合并C、C 可以使用rename()方法对索引进行重命名操作D、D unstack()方法可以将列索引旋转为行索引正确答案:D9、下列函数中,可以用于创建等差数组的函数是A、A empty()B、B arange()C、C zeros()D、D ones()正确答案:B10、假设有命令import numpy as np Array1 = np.linspace(1,5,3,dtype=int) print(Array1)则,执行结果是A、A 30B、B 20C、C [[ 7 10] [15 22]]D、D [[ 5 8] [15 22]]正确答案:A11、np.array([[1,2],[3]]).tolist()=(?)A、A [1 2 3]B、B [[1,2],[3]]C、C [[1 2],[3]]D、D 程序报错正确答案:D12、在 n 个结点的顺序表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O(1)的操作是():A、A 访问第i个结点(1≤i≤n)和求第i个结点的直接前驱(2≤i≤n)B、B 在第i个结点后插入一个新结点(1≤i≤n)C、C 删除第i个结点(1≤i≤n)D、D 将n个结点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答案:A13、下面不属于软件工程三要素的是______。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习题及答案(可编辑)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习题及答案(可编辑)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习题及答案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1.指出在下列情况下,各会引起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减免?(1)砝码被腐蚀;(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5)天平的零点有微小变动;(6)读取滴定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7)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8)标定HCl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2。

2.如果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拟分别称取试样0.1g和1g左右,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

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mL和20mL左右,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4.下列数据各包括了几位有效数字?(1)0.0330 (2) 10.030 (3) 0.01020 (4) 8.7×10-5 (5) pKa=4.74 (6) pH=10.00 5.将0.089g Mg2P2O7沉淀换算为MgO的质量,问计算时在下列换算因数(2MgO/Mg2P2O7)中哪个数值较为合适:0.3623,0.362,0.36?计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6.用返滴定法测定软锰矿中MnO2质量分数,其结果按下式进行计算:问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7.用加热挥发法测定BaCl2??2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时,使用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样0.5000g,问测定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8.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试样中硫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均为3.5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0.042%,0.041%;乙:0.04099%,0.04201%。

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9.标定浓度约为0.1mol??L-1的NaOH,欲消耗NaOH溶液20mL左右,应称取基准物质H2C2O4??2H2O 多少克?其称量的相对误差能否达到0. 1%?若不能,可以用什么方法予以改善?若改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结果又如何? 10.有两位学生使用相同的分析仪器标定某溶液的浓度(mol??L-1),结果如下:甲:0.12,0.12,0.12(相对平均偏差0.00%);乙:0.1243,0.1237,0.1240(相对平均偏差0.16%)。

数据分析与处理答案完整版

数据分析与处理答案完整版

数据分析与处理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一、 简答题(5×2分, 共10分)1、请解释质量控制图中三条主要控制线的意义:CL 、UCL 、LCL 未学,不考2、请解释正交设计表“L 934” 这个符号所指代的意义。

如果要做6因素4水平实验,应该选择以下哪一个正交表(不考虑交互作用):L 1645,L 3249 L: 正交; 9:9行或9次实验; 3:3个水平 ; 4:4列或4个因素 选L 3249二、计算题(90分)1、某分析人员分别进行4次平行测定,得铅含量分别是、、、、,试分别用3s法、Dixon 法和Grubbs 检验法判断是否为离群值。

(,4=, ,5=)(12分)x =, s=,3s 法:∣ 应保留 Dixon :70.6360.080.89671.8560.08Q -==-> ,5=, 应舍去Grubbs: G 计= 60.0868.455/5.61-=> ,4,应舍去···2、4次测定结果为:%、%、%、%,根据这些数据估计此样品中铬的含量范围(P=95%)?(8分)( 2.353%903,10.0=⇒=t P , 3.182%9530.05=⇒=,t P ,5.841%9930.01=⇒=,t P )x =%, s=%3、用一种新方法测定标准试样中的氧化铁含量(%),得到以下8个数据:、、、、、、、。

标准偏差为%,标准值为%问这种新方法是否可靠(P=95%,,7=)(10分)x = 34.3034.331.770.048t -==< ,7,所以新方法可靠4、某小组做加标回收试验考查方法的准确性,测得加标前1000mL样品浓度为L,加入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样品后,测得样品总浓度为L,求回收率是多少。

(8分)没讲,不考5、两分析人员测定某试样中铁的含量,得到如下结果:已知A的标准偏差s1=,B的标准偏差s2=,请比较两个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的有无显着性差异。

数据分析及应用试题库与答案

数据分析及应用试题库与答案

数据分析及应用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python源程序执行的方式A、A 编译执行B、B 解析执行C、C 直接执行D、D 边编译边执行正确答案:B2、实现最长公共子序列利用的算法是()A、A 分治策略B、B 动态规划法C、C 贪心法D、D 回溯法正确答案:B3、以下哪些选项为真?A、A O(log(n))B、B O(n)C、C O(nlog(n))D、D O(n^2)正确答案:B4、for i in range(10,-1,)循环如果自然结束将执行循环内语句(?)次。

A、A 10B、B 9C、C 1D、D 0正确答案:D5、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______。

A、A 可行性分析B、B 需求分析C、C 详细设计D、D 程序编码正确答案:B6、已知df为DataFrame对象,提取Pulse列中值大于100并且Calories列中值小于400的行,代码是:()A、A print(df[df( Calories )>300] & (df[ Calories ]B、B print(df[(df[ Pulse ]>100) &&(df[ Calories ]C、C print(df[(df[ Pulse ]>100) and (df[ Calories ]D、D print(df[(df[ Pulse ]>100) &(df[ Calories ]正确答案:D7、pow(2,2,3)返回值为()。

A、A 64B、B 64.0C、C 1D、D 1.0正确答案:C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A 除字典类型外,所有标准对象均可以用于布尔测试B、B 空字符串的布尔值是FalseC、C 空列表对象的布尔值是FalseD、D 值为0的任何数字对象的布尔值是False正确答案:A9、时间复杂度不受数据初始状态影响而恒为的是()。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考试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考试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以下哪个技术是常用的数据存储技术?A. 关系型数据库B. 非关系型数据库C. 时间序列数据库D. 分布式文件系统2.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哪种图形化工具可以用来展示数据流和数据关系?A. GephiB. Neo4jC. CytoscapeD. Excel3.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以下哪个算法可以用来进行异常检测?A. K-均值算法B. 随机森林算法C. 支持向量机(SVM)D. 神经网络算法4.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哪种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用户理解复杂的数据集?A. TableauB. D3.jsC. QlikViewD. Power BI5.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如何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降维?A. 主成分分析(PCA)B. 线性判别分析(LDA)C. t-分布邻域嵌入算法(t-SNE)D. 卡方检验6.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哪个编程语言适合开发实时数据处理应用?A. PythonB. JavaC. C++D. JavaScript7.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哪种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用来发现隐藏的模式和关联?A. 关联规则学习B. 分类算法C. 聚类算法D. 异常检测8.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哪个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分析和可视化时间序列数据?A. InfluxDBB. ElasticsearchC. KibanaD. Grafana9.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哪种机器学习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未来事件?A. 决策树B. 随机森林C. 神经网络D. 支持向量机(SVM)10.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设备效率B. 降低运营成本C. 增强安全性D. 提升用户体验11. 在物联网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用来测量设备性能的?B. 响应时间C. 连接数量D. 设备体积12.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哪种数据类型最重要?A. 结构化数据B. 非结构化数据C. 半结构化数据D. A和B13. 物联网数据收集的方法有哪些?A. 传感器网络B. 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C. 手机应用D. 无人机巡检14. 在物联网中,以下哪个技术是用于实现设备间的通信?A. 无线电波B. 红外线C. 微波D. 卫星通信15. 物联网数据分析处理中,哪项技术可以实时分析大量数据?A. 大数据技术B. 机器学习技术C. 数据库技术D. 云计算技术16.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分析准确性?A. 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B. 使用高级算法进行分析C. 选择合适的数据源17. 物联网中,哪种设备负责收集和处理数据?A. 传感器B. 智能设备C. 中央控制器D. 云服务提供商18. 物联网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如何应用?A. 优化产品设计B. 提升服务质量C. 降低成本D. A和B19.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以下哪个领域的技术不是关键技术?A. 传感器技术B. 数据存储技术C. 人工智能技术D. 网络安全技术20.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设备效率B. 降低运营成本C. 增强安全性D. 优化资源分配21. 物联网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A. 设备故障B. 网络安全威胁C. 数据量大且复杂D. 数据隐私保护22.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数据存储技术有哪些?A. 关系型数据库B. 非关系型数据库C. 数据仓库D. 时间序列数据库23.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哪些数据处理技术是常用的?A. 数据清洗B. 数据可视化C. 特征工程D. 模型训练24.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A. 加密技术B. 访问控制C. 数据脱敏D. 安全审计25. 物联网数据分析的流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数据采集B. 数据预处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可视化和报告26.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工具?A. 根据数据处理需求选择工具B. 考虑工具的易用性和灵活性C. 了解工具的支持和集成能力D. 评估工具的成本效益27.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处理时间序列数据?A. 使用专用时间序列数据库B. 对数据进行聚合和转换C. 使用滑动窗口技术D. 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28.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评估模型的性能?A. 使用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B. 通过交叉验证来避免过拟合C. 分析模型的偏差和方差D. 根据业务需求调整模型参数29. 物联网数据分析的未来趋势是什么?A.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B.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融合C. 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D.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加强30.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设备效率B. 降低运营成本C. 增强安全性D. 优化资源分配31. 在物联网中,以下哪个因素对数据传输稳定性影响最大?A. 信号干扰B. 网络覆盖范围C. 设备性能D. 数据量大小32.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以下哪个步骤不是必须的?A. 数据收集B. 数据清洗C. 数据分析D. 数据可视化33.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是什么?A. ExcelB. TableauC. Power BID. All of the above34.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优化数据处理速度?A. 使用更强大的服务器B. 数据压缩C. 实时数据处理技术D. 数据备份35. 物联网中,以下哪个网络协议被广泛应用?A. HTTPB. MQTTC. TCP/IPD. HTTPS36.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A. 加密技术B. 访问控制C. 安全审计D. 数据备份和恢复37. 在物联网项目中,如何有效地进行问题诊断与解决?A. 建立完善的故障排查流程B. 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C. 及时更新设备固件D. 加强设备维护38.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A. 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B.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C. 将数据存储在云端D. 使用数据挖掘技术39. 在物联网发展趋势中,以下哪个领域预计将会有较大的增长?A. 智能家居B. 工业自动化C. 医疗健康D. 零售业40.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步骤包括哪些?A. 数据收集B. 数据清洗C. 数据转换D. 数据分析E. 数据可视化41. 在物联网中,数据传输协议通常使用哪种标准?A. HTTPB. HTTPSC. MQTTD. CoAP42.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有哪些?A. 关联规则挖掘B. 分类算法C. 聚类算法D. 回归算法E. 时间序列分析43.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评估数据的有效性?A. 数据完整性检查B. 数据准确性验证C. 数据时效性分析D. 数据容量评估E. 数据相关性分析44.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处理缺失值?A. 删除含有缺失值的记录B. 对含有缺失值的记录进行填充C. 使用平均值填充缺失值D. 使用中位数填充缺失值E. 使用众数填充缺失值45.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识别异常值?A. 使用统计方法B.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C. 使用基于模型的方法D. 使用基于规则的方法E. 使用基于聚类的方法46.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A. 使用决策树算法B. 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C. 使用神经网络算法D. 使用随机森林算法E. 使用K-最近邻算法47. 在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展示数据分析结果?A. 使用表格展示B. 使用图表展示C. 使用地图展示D. 使用仪表盘展示E. 使用文本描述展示48. 物联网数据分析中,如何优化模型性能?A. 调整模型参数B. 增加训练数据量C. 选择更合适的算法D. 减少特征选择E. 使用集成学习方法49.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高级阶段是什么?A. 数据存储B. 数据分析C. 数据可视化D. 数据治理E. 数据安全二、问答题1.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定义是什么?2.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主要环节有哪些?3.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技术框架有哪些?4. 如何选择合适的物联网数据分析工具?5.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是什么?6.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有哪些?7. 如何评估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效果?8. 未来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参考答案选择题:1. A2. B3. D4. A5. A6. A7. A8. C9. C 10. D11. D 12. D 13. ABC 14. A 15. A 16. D 17. C 18. D 19. B 20. D21. ABCD 22. ABCD 23. ABCD 24. ABCD 25. ABCD 26. ABCD 27. ABCD 28. ABCD 29. ABCD 30. D31. A 32. D 33. D 34. C 35. B 36. D 37. A 38. A 39. C 40. ABCDE41. ABCD 42. ABCDE 43. ABCDE 44. ABCDE 45. ABCDE 46. ABCDE 47. ABCDE 48. ABCDE 49. D问答题:1. 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定义是什么?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处理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存储、分析和挖掘,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的过程。

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作业及答案

数据分析方法与技术作业及答案

一、填写题(抄题,写答案)1.数据分析“六步曲”按顺序依次是:明确分析目的和内容、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报告撰写。

2.定量数据一般可分为计量的、计数的、二种类型。

定性数据一般可分为有序的、名义的、二种类型。

3.数据收集方法总的可分为一手数据、二手数据、两大类。

前一类方法常用的具体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后一类方法常用的具体方法有机构查询、书刊查询、网络查询。

4.SPSS中有三种主要的工作窗口,它们是:数据编辑窗口、结果浏览窗口、程序编辑窗口;在进行数据表编辑时,有二种主要视图,它们是:数据视图、变量视图。

5.SPSS中对变量属性进行定义时,对变量的命名在Name 栏中设置,定义变量值标签在Values 栏中设置。

6.根据数据的计量性质,可以将数据分为定量的数据和定性的数据;根据数据获得的直接性,可以将数据分为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

7.统计检验的一种思路是:设定原假设H0,构造相应的统计判断量,当根据实验数据或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判断量落在拒绝区域,则拒绝原假设;反之,则落在接受区域,接受原假设。

在SPSS软件的统计操作中,通过计算样本数据的实际显著性概率Sig.,并将其与给定的显著性概率水平α比较,当Sig. < α时(填“>” 或“<” ),则拒绝原假设。

8.方差分析主要用来判断样本数据之间的差异是由不可控的随机因素造成的还是由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形成影响的可控因素造成的。

9.因子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其最主要的工作是降维,即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或者样品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10.下图所示因子分析结果中,数值6.845的含义是第一主成分特征根,数值84.421的含义是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在Extraction Sums块中,有三行数据,其含义是根据提取因子条件----特征值大于1,共选出了三个公共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5×2分,共10分)
1、请解释质量控制图中三条主要控制线的意义:CL、UCL、LCL
未学,不考
2、请解释正交设计表“L934”这个符号所指代的意义。

如果要做6因素4水平实验,应该选择以下哪一个正交表(不考虑交互作用):L1645,L3249
L: 正交;9:9行或9次实验;3:3个水平;4:4列或4个因素
选L3249
二、计算题(90分)
1、某分析人员分别进行4次平行测定,得铅含量分别是、、、、,试分别用3s法、Dixon法和
Grubbs检验法判断是否为离群值。

(,4=,,5=)(12分)
x=, s=,
3s法:∣应保留
Dixon :
70.6360.08
0.896
71.8560.08
Q
-
==
-
> ,5=, 应舍去
Grubbs: G计= 60.0868.455/5.61
-=> ,4,应舍去···2、4次测定结果为:%、%、%、%,根据这些数据估计此样品中铬的含量范围(P=95%)?
(8分)
( 2.353%903,10.0=⇒=t P , 3.182%9530.05=⇒=,t P , 5.841%9930.01=⇒=,t P )
x =%, s=%
1.135 3.1820.0238/ 1.1350.038μ=±⨯=±
3、用一种新方法测定标准试样中的氧化铁含量(%),得到以下8个数据:、、、、、、、。

标准偏差为%,标准值为%问这种新方法是否可靠(P=95%,,7=)
(10分) x =
34.3034.33
1.770.048
t -==< ,7,所以新方法可靠
4、某小组做加标回收试验考查方法的准确性,测得加标前1000mL 样品浓度为L ,加入浓度为1000mg/L 的标准样品后,测得样品总浓度为L ,求回收率是多少。

(8分) 没讲,不考
5、两分析人员测定某试样中铁的含量,得到如下结果:
已知A 的标准偏差s 1=,B 的标准偏差s 2=,请比较两个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的有无显着性差异。

(12分) F (,4,4)=, t (,8)=
F==< F (,4,4),故精密度无显着性差异
t=< t (,8),故准确度无显着性差异
5. 拟考察茶多酚浓度、浸泡时间、维生素C 等3个因素对米粉保鲜效果的影响,实验因素
水平表如下表。

请完成下列正交表格,并指出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求出最优水平组合,并做方差分析,填方差分析表,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讨论(可结合因素指标变化图)。

(25分)
因素主次顺序:B>A>C
优水平:A1B3C1
(要求在以下空白处写下方差分析完整计算过程)
6.利用方差分析法,判断某生物处理中污泥负荷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请完成以下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方差 f 均方 F F表显着性组间方差S A 2
组内方差S E18
总方差S T20
(要求在以下空白处写下方差分析完整计算过程)
附:公式列表
1
、对于有限次测量,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为(x x -+) 2、Q 检验法:Q 计=(x n -x n-1)/(x n -x 1)或者(x 2-x 1)/(x n -x 1) 3、Grubbs 检验法:G=(x 异常-x )/s
4、F 检验:F=22
12/s s (s 1>s 2)
5、t 检验:
1)
平均值与标准值比较:t =
2) 独立样本t
检验:1t x =6、单因素方差分析:
2211
111()b
a
b a
T ij
ij i j i j S x x ab =====-∑∑∑∑
2
2111111()()b a b a A ij ij i j i j S x x a ab =====-∑∑∑∑
2211
111()b
a
b a
E ij
ij i j i j S x x a =====-∑∑∑∑
S T =S A +S E
f A =b-1; f E =b(a-1); f T =ab-1;
A A A S S f =
; E E E S S f =; A E
S F S = 7. 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
2
1)(1∑==n z z y n P ,∑==b j ij i K a Q 121,∑==n
z z y W 1
2
S i =Q i -P, S E =S 0, i i i f S S =
; E Ei E f S S = ; E
i i S S
F =; 其中,n ——实验总次数,即正交表中排列的总实验
次数;b——某因素下水平数;a——某因素下同水平的实验次数;——空列项偏差平方和,y z——指标,Kij——水平效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