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教版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4)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
无中生有 相同性状的 是隐性 亲本杂交
有中生无 相对性状的 是隐性 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不 同性状
子代只出现 一种性状
子代所出现 的新的性状 为隐性性状
子代所出现 的性状为 显性性状
紫花×紫花 紫花和白花 紫花×白花
紫花
具有一对相对性 状的亲本杂交
F2性状分离 比为3∶1
分离比为3的性 状为显性性状
P 高茎×矮茎
F1 F2
高茎 :矮茎
3: 1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 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B )
杂交组合 ① 甲(顶生)×乙(腋生) ② 甲(顶生)×丙(腋生) ③ 甲(顶生)×丁(腋生)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101 腋生,99 顶生 198 腋生,201 顶生
现有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和白花,如何设计实验判断其显隐性?
A.杂交法 红花×白花
B.自交法 红花×红花
白花×白花
红花 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白花 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 红花:白花=1:1 无法判断显隐性 红花 无法判断显隐性
红花:白花=3:1 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白花 无法判断显隐性
白花:红花=3:1 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
互斥事件
两个互斥事件A与B 的和的概率,等于事 件A与B的概率之和
P(A+B)=P(A)+P(B)
例如: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B )
A.25%
B.50%
C.75%
D .100%
3 0
(5)遗传概率计算
乘法定理
一个事件A的发生,不影 独立
响另一个事件B的发生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豌豆优点:相对性状明显
如何判断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 同一性状
不同表现类型
【探究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母本
父本
高茎
矮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探究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自交一定是自花传粉吗?
豌豆优点:自花传粉、闭花 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探究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探究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豌豆用作遗传材料的优点:
1、相对性状明显 2、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3、子代多 4、花大,易人工授粉 5、生长周期短
【探究点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时间 准备
实验过程 分别保管高茎和矮茎种子
你提出的问题
豌豆既有高茎, 也有矮茎
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
【探究点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材料说明: 红盖瓶子代表雌性生殖器官,白盖瓶子代表雄性生殖器官,红色 (或蓝色)小球代表D配子,黄色小球代表d配子。
操作要领:1、六人一组,就近原则。2、一人一瓶(也可一人左 右手各拿一个),手握瓶底使瓶盖向上充分摇晃,同时颠倒装置 观察瓶口小孔处小球颜色,记录颜色组合。
①F1为什么都是高茎? ①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为什么子二代又出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现矮茎了?
③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
③子二代出现3 : 1的 同的配子中
比例是偶然的吗?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课后任务
既然否定了融合遗传,那么粉花是怎么来的呢?请查阅资料, 寻找粉花产生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一)》(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一)》(共30张PPT)
答案 父母都是杂合子,图解如下:
1.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
活学活用
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
一代(F1)自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
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 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
课堂导入 遗传,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
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利用豌豆 做实验材料,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 规律。让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 豌豆的足迹,共同探索遗传规律,体会科 学探索的过程。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C.若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则亲代中必有显性性状个体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
解析 隐性性状并非一直不能表现出来,只是在子一代中不能表现;在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并非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只研
究其中的一对相对性状。
4.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 1 2 3 4 5 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下列选项中不是实现 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 D ) A.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 解析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条件有:①F1形成配子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D配子和d配子; ②这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机会相等; ③含各种遗传因子的种子必须有实现各自遗传因子表达的环境条件。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共43张ppt)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共43张ppt)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花各部分结构较大,便于操作,易于控制。
(3)豌豆具有许多稳定的相对性状,并且易于区分。
除此之外,豌豆花还有什么作为实验对象的优点?
(4)子代数量多,且种子都保存在豆荚里不会丢失,便于统计。
(5)豌豆是一年生植物,生长周期短,利于尽快得出实验结果。
1、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
含义
亲本
母本
父本
自交
杂交
子一代
子二代
符号
P

F1
F2
×
正交、反交:
正交与反交是相对的概念,如果将豌豆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当作正交,那么以豌豆矮茎作父本、高茎作母本则是反交
F1
P
F2
(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为什么子一代全是高茎(无论正反交)?
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
——提出假说
高茎
矮茎
D
d
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遗传因子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用小写d表示)
——提出假说
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高茎
矮茎
假说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如DD、dd)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如Dd)
绿色
428
黄色
152
2.82:1
花的位置
腋生
651
顶生
207
3.14:1
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交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分离呢?

人教版教学课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

人教版教学课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

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即 化繁为简的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孟德尔通过碗豆的一对 相对性状 的遗传实验总结出来的,他共做了7对 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到相同的结果,下面讲 其中的一个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高 × 矮 │ ↓ F1 高 │⊕ ↓ F2 高787 矮277 比例 3 :1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 而成的个体。 杂合体: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 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同株或异株的两朵花之间的 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不同植 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 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接收 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孟德尔杂交实验法的成功:
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性 状 出来的哪个亲本性状。 类 型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
现出来的哪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 的现象。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
①相对性状是由显、隐性基因控制。 体细胞中基因成双存在。
②配子中基因由于减数分裂同源 染色体分离而成单存在。
③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有一定独立性;显性基因(D) 对隐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 现显性性状。
④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每个配子中基因成单。
⑤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所以F2性状分离, 表现比为3:1,基因型比为1:2:1。
杂交实验法:利用遗传性状不同的生物个体 进行交配使其产生杂种后代的 实验方法 相对性状:同种(或同品种)生物同一个性 状中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子一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___a_a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小,应淘汰; 遗传因子组成为 AA_或___A_a__的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进一步自交和
选育。 (2)农业上常用的育种方法如下:
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 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此方法属于杂交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实验一:__B_b_×__b_b_;实验二:__B_B_×__b_b_;实验三:__B_b_×__B_b_ (3)实验1中,亲本杂交组合的杂交方式叫做_测__交__
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杂交育种中,人们可按照育种目标,经过杂交和有目的的选 育,最终培育出具有稳定遗传性转的品种(纯合子)。
显性性状的选择:选出后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单性花、两性花之间的关系
雌雄异株的花都是单性花,因为雌雄异株的话,一株植株只 能是雄性或雌性,那么植株上的花也只能是单性的。 雌雄同株的花可能是两性花也可能是单性花,因为一株植株 上虽然同时存在雌雄性生殖器,但可能一株花上同时存在有 雌雄性生殖器,也可能只有雌性或雄性生殖器,所以雌雄同 株的花可能是两性花也可能是单性花。
2、易于进行人工杂交,结果可靠,又容易分析
1、去雄 2、套袋 3、人工授粉 4、套袋
3、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性状:生物的形 态、结构和生理 生化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 生物的同一种性 状的不同表现类 型。
判断是否为相对性状
1、水稻的早熟与晚熟 2、兔子毛的长毛和细毛 3、番茄的红果与圆果 4、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5、兔的长毛和灰毛 6、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7、狗的卷毛和直毛
例:小麦抗秆锈病性状的选育(AA)
× AA 1/4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精品课件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精品课件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课前篇自主预习
四、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1.模拟内容
用具或操作
甲、乙两个小桶
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
模拟对象或过程
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操作步骤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为DD∶Dd∶dd≈1∶2∶1,彩球组合代表的显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
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课堂篇探究学习
分离。( √ )
(3)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是相同的。( √ )
(4)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的显性性状和隐
性性状之比一定是3∶1。( × )
(5)通过测交可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 )
(6)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来验证他的假说是正确的。( √ )
探究点三
2.F1中白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和白果,属于性状分离吗?请说出你
的判断依据。
提示:属于性状分离。性状分离现象是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而F1白果自交后代出现的黄果和白果
是一对相对性状,即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同时出现。
3.F1中白果的自交后代中,性状分离比例是多少?F2中白果中杂合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89张PPT)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89张PPT)
含意较植物要广泛些。
2、杂交——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P: 亲本 parent
: 父本
F1: 子一代
filial
F2: 子二代
♀: 母本
对镜贴花黄
×: 杂交
:自交 封闭自己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正交
反交
P
(亲本)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豌豆花大,容易去雄和人工授粉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 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知识补充
1、自交——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相同遗传因 子个体间的交配。
• 植物:雌雄同花植物的自花授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均为自交; • 动物:由于多为雌雄异体,所以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即为自交,其
问题探讨
融合遗传的观点曾在19世纪下半叶十 分盛行。然而,在奥地利的一所修道院 里(现捷克境内),孟德尔冲破了这个 错误观点的“束缚”,提出了完全不同 的理论。
孟德尔简介
父母:农民、园林工作者~ (为种豌豆埋下伏笔)
职业:神父(有地,不愁吃)
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 性性状的现象
判断方法: 1种性状 分离出 2种或多种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是偶然的吗?
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统计学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 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 3.从两个小桶内各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入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4重复 做30次以上的原因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 实验结果
1.统计实验结果:彩球组合有几种?每种组合的数量是多少? 2.统计全班实验结果,求平均值。
三、课堂反馈
1.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
一组是( D )
A.DD × Dd
B.DD × dd
C.Dd × Dd
D.Dd × dd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三、课堂反馈
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
测交: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预测: 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应为1:1。
结果: 在得到的166株后代种,87株 是高茎的,79株是矮茎的。 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
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二、讲授新课
三、分离定律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 实验结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讲授新课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 讨论
1.如果孟德尔当时只对F2种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他还 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2.你认为孟德尔的假说是否合理?
二、讲授新课
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不相融合;
➢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
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一对相对性状的假说-演绎法分析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验证假说
现象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F1自交后代F2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 株的比例约为3:1。
验证 实验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接近1:1。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结论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 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二、讲授新课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二、讲授新课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 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 实验用具
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 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为d;记录用的纸和笔。
问题 (1)F1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2)F2中矮茎又出现了,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后代的表现型比例都接近3:1?
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 在的;(3)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 的结合是随机的。
演绎 F1测交,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预期后代中高 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二、讲授新课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 实验步骤
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 彩球的字母组合。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 5.按步骤3和4重复做30次以上。
二、讲授新课
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也患白化病。那么,这对夫妇生出白化
病孩子的概率是( B )
A.1/4
B.1/6
C.1/8
D.1/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四、课堂小结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再见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组成,最简便的方法是( D )
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 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D.让它进行自花传粉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 教版优 秀课件1
知男方父亲患白化病,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一、导入新课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生物的性状是由_遗__传__因__子__决定的; ➢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_成_对_ 存在; ➢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_一_个_; ➢ 受精时,雌雄配子__随_机_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