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我的舅父
舅爷,愿您一路走好!

舅爷,愿您一路走好!-----去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张家窑村的舅爷去世了,在悲痛之余,我写了这篇文章表示对他老人家是深切哀悼!把舅爷的棺材抬指定地方后,送葬的人稍微休息一下舅爷这次发病很是诡异。
清明节前的一个星期,也就是在农历二月二十一日,我从金山街上买了一点菜回来准备给住在老院的爸爸,妈妈送一点,在去老院途经五爸新院门口时,我遇到了正擦车的五爸,他很失落,很沮丧的告诉我说:“志刚,张家窑村的你舅爷没了,你知道吗?”我当时就愣住了,因为毕竟是一个人,一个亲人不知不觉中去世了,好半天我才缓过神来,我问五爸说:“那您准备啥时候去送丧?”五爸又告诉我说,“昨天,我把你四爸送到了张家窑村走亲戚,没想到就遇到了这事!”那我又问他说:“四爸现在去哪里呢?”他说还在张家窑呗!”站在舅爷要安葬的地里,鸟瞰张家窑村就这样,我一路上若有所思的去了老院,并把舅爷去世的事情告诉了爸爸,妈妈。
当时,他们情绪上也很失落,但生老病死,是世间轮回,谁也无法改变,只能说声节哀顺变吧!记得那是在二十二日晚上七点半,四爸突然来到我的新院,他对我把舅爷去世的情况又跟我说了一遍,四爸向来是一个心软的人,说着说着眼泪吧唧吧唧的掉了下来,他的无法控制的落泪让我也陷入了一片沉思之中!二十四日早晨十二点左右,我和大伯两人迅速吃了一个简单的中午饭,然后,由五爸开着他的货车一同去了张家窑村进行送丧。
当时,我们买了一床毛毯,挽联是大伯写的,在张家窑村后看见有不少的人给舅爷送丧,当时,在唢呐的吹奏下,在亲人的啜泣中,我紧紧的跟着大伯,五爸进入了灵堂,由大伯牵头给舅爷跪下行了礼,斟了欠,然后我们一起磕了三个头,以示对亡灵的慰籍。
人家都在等烟花爆竹呢?还不走快一点!按照张家窑村里的乡随,作为外甥,外孙的我们,应该在这里呆一晚上,直到看着他老人家入土为安才能回家。
昨天傍晚,我们吃完晚饭后,便对舅婆,舅舅以及阿姨,兄弟姐妹们进行了安慰,然后,按照丧事主持人喜爱大伯的安排,去了四表哥跟录家住了一宿。
给舅父的祭文

维公元二00五年,岁次乙酉年仲秋八月初六日吉日良辰,外甥×××等,衔哀致诚,在汝不虞之期七日,致祭于舅父之灵曰:呜呼,汝刚烈好强,慷慨有节,治安勤俭,和睦亲邻,与人为善,性宽好客,广交朋友,誉动乡邦。
汝一生坎坷,天夺母爱,少年失怙,零丁孤苦,惟继母相依为伴。
汝家贫失学,外出寻谋生计,在海上打工为业,四处飘泊,居无定所。
长大成人,得伯叔兄弟之助,娶妻创业,白手起家,自强自立,生儿育女,传承祖宗之脉。
天道酬勤,风波过后,儿女长成,各自成家立业,子孙欢洽膝下,得享天伦之乐。
正宜享福百年,不期天不从人愿,春光七旬,胡为一病,抛弃亲情,驾鹤西归,一去不返。
恨隔幽冥,莫睹行藏。
呜呼,痛哉,吾父母以兄事汝,诚心相待,结交二十余载,你爱屋及乌,对吾兄弟四人谆谆教诲,施恩舍德。
吾童年求学,与汝寄住五年,时时聆教。
吾旅居外地二十载,回乡省视,得汝垂训。
壬申夏、甲戌春,吾母父先后告别红尘,汝执父辈之礼训导吾兄弟为人处事。
昔日遗训,犹如昨夜东风,耳熟能详。
哀哉,天者诚难测,神者诚难明矣。
今日惜别,空瞻尊容,缅怀盛德,伤心断肠。
今而后,何处得汝教,何人肯教我?呜呼,明月易缺,好物难全,善类无常,修短有数。
今那么棺舆载道,孝子辟踊于枢前,亲眷哀矜于巷陌。
离别情深而难已,音容日远以日忘。
悠悠恩情,寓于一觞。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否。
灵其有知,来格来歆。
呜呼哀哉!尚飧!
1。
给舅父的祭文

给舅父的祭文祭文,文体名。
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给舅父的祭文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沉痛悼念我仁慈善良的舅舅么利民先生。
我舅舅因患胆囊癌晚期,经多方医治无效,于2010年10月3日5时47分不幸与世长辞。
享年66岁。
在我舅舅病重期间多方单位领导,亲朋好友前来探望,给我舅舅和家人带来安慰。
我们无比感谢,并向前来参加舅舅追悼会的长辈、领导和亲朋好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您们百忙之中前来参加我舅舅的追悼会,和我们一起分担悲痛,与我最敬爱的舅舅你们的好朋友么利民作最后的告别!话在语在人不在,思亲念亲不见亲。
我亲爱的舅舅怀着对亲人的无限牵挂,怀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我舅舅的一生品德高尚,忠厚善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艰苦朴素,执着坚强;省吃儉用.高风亮节;任劳任怨,宅心仁厚。
我的舅舅胸怀博大,虚怀若谷。
年轻时由于生活所迫他很早就与读书擦肩而过,肩负起养家的重任。
可他从来不间断学习热爱书法篆刻艺术。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凭借坚韧的毅力,凭借顽强的脊梁,凭借一双勤劳的.手,支撑着我们这个大家族。
困难时期,舅舅千里寄粮油,接济他鞍山的大姐,承德的大哥,沧州的表亲,抚养他最喜欢的外甥女,供养我上学。
记得那时,舅舅每到星期六都要骑20多公里的自行车从秦皇岛到山海关接我回来,周一早上,再骑自行车7点以前把我送到学校然后自己再赶回去上班......我的舅母聋哑残疾,可舅舅对舅母始终相依相扶,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相爱有加,风雨同舟,共同肩负养育儿女建设家园的责任和义务。
我的舅舅的因家庭出身不好,在政治生涯中付出了比同人更加艰辛的努力,荣幸地成为一名他无比热爱的中国共产党员。
在工作中他不管是做最底层的工人还是做管理工作,他都勤恳执著,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和同事们同甘共苦,亲如手足。
舅爹送葬的作文

舅爹送葬的作文
今天,偕同母亲参加舅父葬礼,感恩舅父在我幼年时的陪伴,如今我带着感恩的泪水,一支清香三杯清酒,行三跪九叩头之礼,看着舅父的遗照,送舅父一程,愿天堂的路为舅父而开,愿天堂没有病痛,一切安好。
参加舅父葬礼,重新认识了本土的殡葬礼仪。
整个祭奠过程,无一不体现亲疏、内外之关系区别。
祭拜时,礼仪主持人,由直系至亲开始,然后是内亲,再是外戚,最后于朋友知己的关系中结束祭拜仪式。
整个过程顺序清晰,关系清楚,一一理清,愿景是逝者超生往极乐,生者大吉大利岁月好。
至此,仪式结束,舅父的棺柩便由四位老成稳重的壮汉合力抬起,按葬礼司仪预先定的路线行走至大路口,送上殡仪馆的车辆,至亲相关男人跟送,女人、老弱及辈份高的姻亲外戚,改道归舅父之家,这个过程一定要确保不重走出来的路。
之后,送葬队伍中抬祭奠席的一行人,抬回舅父的遗照,各位参加葬礼的男女,再插上手中的一支香,洗过“处水”之后,等用过餐后,除舅父家中至亲外,其余的各位内亲外戚归家。
至此,舅父的葬礼结束了。
整个过程相当烦琐,只不过,这样的礼仪已经是简化版的了。
至此,人生八苦中,最大的苦难满了,从此以后,舅父留给我的便只是回忆了!。
悼念舅父客祭文(农村易懂礼俗)

悼念舅父客祭文(农村易懂礼俗)
时维公元2021年岁次辛丑月轮孟冬朔日丁巳月祭日丙寅设祭
外侄男/女:***/***顿首跪拜,谨以香帛酒醴不典为仪致祭于寿终舅父*公讳**老大人一位之灵前而吊曰:
斯时也
时值孟冬北风寒,巴山冷雨秋未远。
春种秋收刚忙完,农家户户话丰年。
突然长空诏书降,路家岭上哀声传。
悲闻舅父赴仙乡,侄儿侄女痛肝胆。
今夜灵前话家常,匍匐跪地诉衷肠。
呜呼!
舅父一生德高尚,四方五邻保健康。
救死扶伤心胸广,亲朋称赞美名扬。
外爷外婆走得早,儿娘三岁靠谁养?幼失怙恃太凄凉,儿娘时常对我讲。
三外公婆显大爱,养她待她亲爹娘。
哥哥嫂嫂也一样,关怀备至好依傍。
养大出滩多艰难,成家出阁做嫁妆。
三外公婆钱花完,劳心费力胜亲娘。
舅父一家心操碎,为了儿娘挑大梁。
如兄如父常关照,问心问暖热心肠。
侄儿侄女成家后,时常关心钱和粮。
时常问我家道好,时常问我儿女长。
只望侄儿走人前,只望侄女家庭强。
传统文化舅父教,文明礼貌舅父讲。
传统美德您榜样,侄儿侄女记心上。
舅父恩情重如山,舅父爱心如海洋。
*氏一家几代人,大恩难报舅父情。
谁料世事反无常,舅父病逝赴仙乡。
舅父教言犹在耳,今夜遗像挂灵堂。
悔恨病中少看望,悔恨少来敬茶汤。
今夜堂前敬柱香,顿首跪拜痛肝肠。
愧无厚仪来祭奠,薄酒素供来格偿。
愿舅天堂无病痛,愿舅早升极乐堂。
愿舅保佑儿孙旺,保佑五邻与四方!
谨祝哀哉尚飨!。
致辞

在舅父去世家祭文艺演出会上的致辞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今天,是我的舅父xxx大人乘鹤西归举行家祭的日子。
我们的心情无比悲痛,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xxx老大人的不幸辞世。
我的舅父,生于公历xxx年x月x日,不幸于xxxx年x 月x日下午x点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xx岁。
我的舅舅一生历经艰辛、历经坎坷,出生于民国时期,成长于解放初期,辛勤耕耘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晚年安度于改革开放时期,可谓尝过酸甜苦辣、品过人生真味。
他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走完了xx个春秋,历经了xx载风雨。
我舅舅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
他一生辛勤耕耘、勤俭持家,用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奉老养幼、资助亲人;用孜孜不倦、任劳任怨的精神履行着一个儿子的责任、一个父亲的责任,一个祖父、外祖父的责任。
我舅父的一生,是善良的一生。
他为人坦率、正直、热情、善良,他待人真诚,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与邻居和睦相处,与亲戚、朋友往往来来,倍受尊重、倍受敬仰。
我舅父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
他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敢于面对生活,勇于战胜困难。
他含辛茹苦养育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孙男孙女个个孝顺、勤奋、有所作为。
特别是晚年,有儿女的孝顺、有孙男孙女的孝顺,他倍感幸福。
我的舅舅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和眼前;他那正直、善良、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和光明磊落、踏踏实实的高尚人格永远值得我们做后辈的、做亲戚朋友的学习。
死者已死,生者还要生,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生活下去,不辜负舅父的期望!让我的舅父永远安息吧!但愿他的在天之灵永远保佑着我们幸福地生活。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xxx歌舞团到这里进行文艺演出,用音乐、用舞蹈告慰舅父的在天之灵,寄托我们亲人对他的哀思。
谢谢。
悼舅父[七律]
![悼舅父[七律]](https://img.taocdn.com/s3/m/1beca67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d.png)
悼舅父[七律]
舅父盛国生,日前逝世,终年87岁。
舅父出生在安徽泾县厚岸村盛家,少年随义父吴葆萼、徐进教授去台湾求学,1949年蒋介石逃台前返回大陆,后在合肥安徽大学首届毕业,毕业后在皖医、歙县医院从事外科并任教,70年代中期,安徽省肿瘤医院在蚌埠建立,他被调任任外科主要医生,并兼任蚌埠医学院教授。
他一生性格温和,乐于本职工作,为患者贴心服务,深得患者喜爱,只要他坐专家门诊,患者排队求诊,他临床经验丰富,从不让患者多花不必要的仪器检查费用,治癒了很多肿瘤病人。
晚年,虽然他身患多发性癌症,但他乐观对待,坚持为患者服务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六月雾霾惊似雪,
方知舅父做翁仙。
少求台北初成志,
大学庐阳首届编。
医术银刀堪叫绝,
德贤金匮可称篇。
荣龄八秩生无悔,
独向西天觅佛缘。
祭舅父文

维公元二0一三年岁次癸巳十月二十七日,孝外甥、外甥媳、外甥女、外甥婿率外孙、外孙女等,谨以三牲酒醴,粢盛肴膳,茶汤果品,香楮清烛,庶物之仪,致祭于新故舅父邓公以斗老大人之灵柩前而泣曰:鸣呼寒霜欺骨,冷风袭心。
冬山惨淡,安睡如神。
舅父因病,与世长辞。
众外甥倾闻噩耗,撕心裂肺断肝肠,泣不成声哭舅父。
舅父啊,舅父,今日一别您的笑容何处寻,您的热情何处找。
鸣呼爱我舅父,您视众外甥为亲儿女,捧爱于手,疼爱于心,亲爱于怀。
带外甥如带亲儿女。
每来舅父家,总是远远相迎,笑容相接,盛席以款,逢年过节,好吃的总是留给外甥。
离开时总要送上一程,不管什么都要打发一点,逗乐外甥。
吾等虽然都已成家,总还是将吾视为小孩,爱了一代爱二代,对小外孙们尤爱甚佳,视为亲孙儿孙女,亲亲热热,吻吻抱抱。
忆我舅父,为外甥们超尽了心,洒尽了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您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生志军,您甜酒糯米都送去;伟军生病,您一个通霄没合眼,到崇阳跑了一趟又一趟,求医购药,求神祈佛;丽军因缺营养,眼睛模糊,您不知从哪弄来了钱,为她买来猪肝,吃了即见好转;张玲、张亮虽然路隔遥远,总是常唸于口;外甥长秋、外甥女婿吾佳、旺平建造新屋,您是帮工帮钱帮料,操心操劳还操办,吾佳刚分家,你不知道他不会耕田,你天没亮就牵着牛为我耕田。
舅父呀,就在前几天,你办完喜事,叮嘱家人给外甥们送一些爱吃的,你是何等的疼爱你的外甥婿也。
舅父呀,您节衣缩食为外甥,您劳心劳力为外甥,您牵肠挂肚为外甥,您的恩情外甥们没世不忘,永铭心中。
舅父呀,舅父,好人自有天相,善人自有天缘。
月亮为您尽孝,星星为您守灵,太阳护你上路,清风为您悲呤。
舅父呀,舅父,吾等悔悟不孝,未及报恩,愧疚深重,何时了却。
舅父呀,舅父,今外甥跪于灵前,谨具牲醴,诺你有灵,来格来歆。
鸣呼,哀哉,尚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我的敬爱的舅父----王让贤我的舅父对我恩重如山,现在他仙逝了,享年95岁。
我万分悲痛。
我非常怀念他老人家,心里总想写一点追忆舅父的文字,以寄托我对他无尽的哀思!我的舅父王让贤1922年7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市管陶乡长亭村的下中农家庭,我的外祖父叫:王顺清,外祖母叫:李刁的(是舅父的继母)。
我外祖父一生养育了四个孩子:分别是:我的大姨王丑的(嫁涉县木井村任更旺),我的舅父王让贤,我的舅母张贤的涉县史家庄村人,已于十年前早逝。
我的二大姨王怀廷(嫁涉县秦家垴村杨家),我的母亲王存的(跟我父亲姚立贵给成家庭)。
我外祖父家里不太富裕,因为我舅父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我外祖父只能省吃俭用供他一个人上学,他在原河南省鄣德府读了高小。
毕业后,1945年9月在阳邑高小参加工作,做了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他又回到管陶乡小店完小(完全小学)工作,由于工作特别认真,精通教学业务,善于管理,被提升为小店中心完校主任(就是现在的学校校长),一直干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由于是解放前参加工作的一个老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时受到触及,被诬告为国民党党员,在管陶供销社后院的火线学习班受尽了人间折磨,造反派对他进行了文攻武围,打得他遍体鳞伤,让他承认他是国民党,反对过共产党。
他心里对共产党对国家忠诚,就是不屈服,表现了一个人民教师对党、对人民肝胆相照的宽大胸怀人格美丽。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被调到长亭村他的故乡当学校校长,组建长亭初中,(当时国家的政策是: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片)从校舍的改扩建,到教师的招聘为长亭初中成立他费尽了心血,立下了汗马功劳。
长亭初中的建成,方便了长亭村、万谷城、马渠水、聚泉岭四个村孩子的上学问题,并让长亭片四个村的孩子完成初中学业后能到管陶上高中,提高了长亭片四个村后代的文化水平。
我本人就是长亭村有史以来的第三届初中毕业生。
我本人就是我舅父当班主任,任语文课教出来的学生。
(1) 七一年——八三年校长:王让贤(1922年生)他在长亭村任学校校长期间,自己以教学领导教学,本人带着一个班的语文、政治两主课,为其他教师作出了表率作用。
我高中毕业后,是舅父向乡校长推荐我到管陶乡李树垴村做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
那是1978年2月,我调到长亭学校任语文教师,是舅父一把手一把手教我通教材、备课、讲课、作业批改、管理学生,当班主任。
舅父严谨治学的作风,影响了我一生,我跟舅父有缘,不仅仅是亲戚关系,又是师生关系、师徒关系,舅父更是我走上教育工作的领路人。
让做了一名人民教师,终生从事了教育事业,受益终生。
他1981年4月份办理离休手续后。
向乡校长推荐我接了他的班,做了长亭学校的校长,续写他没有写完的农村基础教育教育大业。
舅父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离休后,他自己花钱买了理发用推子,义务为村里老少理发,一直到他行动不便才作罢。
舅父是一个热心人,是一个老知识分子,毛笔书法很有功底。
村上的标语、村里戏楼两边的楹联、农户家大门的楹联大部分都是他写的。
每年的春节前,是他最忙的时候,九十高龄的他还坚持为村里的乡里乡亲写春联。
他本人生育有七孩子,大女儿王花香,大儿子王和平,二女儿王云香、二儿子王国强、三儿子王新国、三女儿王菊香、四儿子王新会。
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在外地上班,舅母在家种地养料七个子女,是多么的坚辛。
到1981年舅父离休的时候他每个月的工资才刚过45元。
我们可以想象他工作30多年前的每工资才多少呀?但舅父还让所有的孩子只要能上学的就上他们上学。
舅父让孩子们上学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供他们的呀。
从这一点上来说舅父就是一个伟大而无私的父亲!前四个孩子都读到高小毕业,后三个孩子上了初中、高中。
舅父终生热爱教育事业,他后来又让老三、老四都做了小学教师,现在的孙子、孙女也做了人民教师,这跟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他们家都成了教育世家了。
舅父一辈子为人和蔼,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很少吃肉,就是鸡蛋也吃得很少。
他从1981年离休后就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
每天去地里干活时,头上总是戴着一个他戴几十年前买的破草帽,身上穿着褪了色了中山装粗布衣。
更有趣的是,我三表哥曾经给他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他就没有拆过箱,他怕看电视浪费电。
但他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一有时间,就戴上他的老花镜看单位给他订的报刊。
一切节约开支,都是为了下一代子孙读书上学之用。
他离休后,我大表哥妻子生病他出钱,三哥的三个孩子上学他出钱,三女儿的孩子上学他出钱,那个孙子上学他不出钱?四弟早逝后,舅父把大部分工资花在四弟的俩个孩子的上学上。
还有一个故事,每年市里老干部局都要给舅父发一些慰问品,我记得有一年发的是一件灰色的羽绒服,我舅父没有舍得穿,给了四表弟冬天穿了。
四表弟过逝后,舅父才一直到他离开人世。
舅父离休后每年都发3、400元的慰问品,但他老人家一件也没有享用,全部都他给了他的孩子们。
就是这样,我的表哥因为自己得的少了些,还扬言把这些年舅父发的慰问品全部拿出来,用火烧掉。
后来,我才做了表哥的工作,对他们说,不管舅父给了谁,都是给了自己的孩子,没有便易了别人。
你就忍了吧。
前几年,他只有我母亲他一个妹妹健在,他还经常接济我母亲。
每次兄妹见面,他都会我母亲100元。
还给一些老年人疏精活血的药给我妈妈吃,尽一个老大哥的亲情。
前几年,九十多岁高龄的舅父,每天还扛着镢头三表哥、四表弟的责任折田里刨地除草。
舅父老迈后,生活不能自理,在四个孩儿家中轮流管护,舅父度过了余生,他老人家患心脑血管疾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6月26日在管陶乡长亭村自己家中病故。
舅父在有生之年,从离休起,对自己的工资开支的原则是自己作主,孩子们谁最困难,谁家最需要钱,就接济谁。
到至去年春节,二表哥接过他的银行代表工资时,卡是没有钱,都取了,都用了,都给孩子们用了。
孩子护理他本是法律赋予他们的赡养责任,但轮到那个孩子家。
他每月都要给他们1500元的护理费。
但孩子们虽然都花尽了他的离休金,但还是贪心不足。
心里都对我的舅父意见很大,恨他的心都要有,有的儿子说我舅父:“他一辈子,什么道理都不懂,枉活一生”。
我的一个表哥哥,在我舅父去逝后,对我说:我给你舅舅写了一付挽联:上联是:“辛辛苦苦一辈子挣得钱不少”,下联是:“省吃俭用一辈子花得钱没了”。
横批是:“钱哪了?”。
至于我舅父什么时候死,最后弥留人间长短,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不在乎,他的一个儿子对别人说,1号死跟30号死没有什么两样,因为,我舅父的离休金都一样。
每月都是7100多元,只要过了每月的1号,一分不少拿。
为了几个散发着铜臭的金钱,我的几个表哥,就这样评价我舅父的一生,并且对的去逝,表现得很平静,埋了了事。
说重点儿,有的儿子不想好好葬他,把他的遗体扔到河沟的心思都有。
舅父去逝后,亲戚们前来吊唁,都知道,我们村是农村,目前国家对山区农村的葬礼火花不在强调,按说舅父儿成女就,子孙辈都成家立业了,又是村上德高众望的95高龄的老人,土葬是最好的选择,有人问我二表姐:“是土葬,还是火化?”。
我二表姐又悲痛又愤怒地告诉大家:“火葬!弟兄们还等着分他抚恤金,埋葬费呢。
”我的表哥弟们,为了钱,榨尽我舅父的躯体价值,把他的身体也要烧成灰,物尽其用,变有钱,一厘钱也要分尽,绝不浪费。
作为舅父的外甥我要为我的舅父说句公道话:第一,在建国初期,生活条件特别困难的情况下,舅父生前靠微博工资收入养的工资养活七个孩子,没有送给别人家一个,凭这一点他就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称职的父亲、一个伟大的父亲!第二,舅父生前靠微博工资收入养的工资,让七个孩子,都接受了当时村里同龄孩子同样的教育,这就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第三,舅父生前靠微博工资收入养的工资,为四个儿子盖了房娶了媳妇,让他们都成了家,没有一个个儿子打光棍,他就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第四、凭全的人脉关系,为三表哥、四表弟安排了固定工作,他就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第五、作为爷爷,他又用离休金为孙子辈了上学出钱供他们完成学业,他就是一个的爷爷!舅父心里装着全部是子孙后代,唯独没有他自己!第六、试问?他家的孩子是子们、子孙们那家盖房子、生灾养病没有花过舅父的老老金。
我舅父每次重病时,我都跟单位的领导去探望他老人家,最后一次,我知道他快不行了,就对他善意的说了谎话,我对他说他原来工作过的老局长宋有贵,老领导薛雨连、老校长韩占华,老同事们都来看他了,他听了后特别高兴、特别兴奋!“谁言寸草心,难换三春晖”。
我舅父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父亲,他将50万的离休金,在他有生之年,一分不都不留,全部都花在子孙们身上,但就因为他死后没有能子孙们再留下巨额存款,就不能得到儿女们的理解,他死后子孙偿对他冤声在道,满腹牢骚,没有一个子孙怀念他老人家,这就是我舅父的可悲的人生结局。
我舅父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单位亲人送了好多花圈,我也送花圈。
但是,我舅父的子孙后代在我舅父的灵堂上,没有打开一个花圈,把它放在墙角了事,舅父的灵堂上,甚至没有挂一幅哀悼的挽联。
我觉得心里特别不是兹味。
一是对我舅父的大不敬,二是对活着人的不礼貌。
不尽礼仪之情。
更让人家瞧不过眼的是,我的三个表哥,在我舅父停丧在家的前两天大悲日子里,竞然每天上午都去自家的责任田里锄玉米,没有一个儿子守灵。
亲戚、同事来吊唁我舅父,上祭品三个表哥都不在场,人家不理解都说:“虽然是喜丧,但你们一辈子能埋几次爹?”没有人给舅父开追悼会,更没有悼词。
我舅父就这样无声无影的走了。
我的表哥表姐没有一点感恩之心,没有一个人,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为他佩戴一个月的“孝”字胸微,埋葬我舅父后,就把孝布放在了家里。
以寄托对他怀念之情。
舅父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在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他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用他美丽的人格,培养和造就了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为家乡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舅父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平凡之中见伟大,他一生养育了七个子女,都让他们成家立业,传宗接代,让王氏家族,香火永存;舅父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平凡之中见伟大,他将全部工资都用在王氏家族的后代上,使他子孙后代,能够接受最等教育,有固定的工作;舅父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凡这中见伟大,他在离休后发挥余热,义务为乡亲们写毛笔字,写春联,理发。
小中见大,足以证明我舅父是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做出过贡献的人,值得所有的人怀念他!愿我尊敬的、敬爱的舅父一路走好!我祈祷我的舅父在天国安息吧。
永远活在他的学生心里中!舅父永垂不朽!万古流芳!不孝外甥:姚海平叩上20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