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成型燃料优点分析

合集下载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其特性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其特性
具 有广 泛 的前 景 。
关键词 :生物质成型燃料 ;燃料特性 ;燃烧技术
中图 分 类号 :T K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7 7 (0 1 3 02 3 0 5 6 6 2 1 )0 —0 7 一O
Bim a sFu l o d ngTe h lg n isCha a t rsi o s e li c no o ya d M t r c e itc
各成 分含 量见表 1 。

源国策 。生物质能源 比其他几种再生能源有更大的
群众 参 与性 、多形 式 的 可转 换性 和 相对 较 少 的开 发 投 入性 ,这是 在 多种 形式 的再生 能 源 中生 物质 能 源
表 1 几种 生 物 质 的组 成 分 析
投 稿时 间 :2 1 -71 0 0 —9 1
化发 展列 为科技 发展 与高技术 产业 发展 的优 先领 域 。
这充 分 体 现 了可 再生 能 源的 开发 将成 为 我 国基 本 能
l 生物 质 成 型 燃 料 的 组 成 结 构 和 性质
生 物质 的组成 主要 由 3种聚 合 体 ( 维 素 、半 纤 纤 维 素 和 木质 素 ) 以及 少 量 的 灰 分 和 提取 物 组 成 ,
等 ,绝 大部 分 是 以硫铁 矿 F S 形 式 存在 。 s在燃 烧 e 过 程 中大部 分 形 成气 态 产 物 ,但 烟 气 急剧 冷 却 时 ,
组成 ,例 如 ,秸 秆 主要 由 C、H、O、N、S5 元 素 种 组成 ,它 们 的含 量 约 为 C 4 % ̄4 %、H 5 0 6 %~7 %、
O 4 % ̄ 5 % 、 N .% ~ 1 % 、 S01 ~ 02 , 还 7 5 06 . 0 . % .%

生物质成型燃料优点分析

生物质成型燃料优点分析

生物质成型燃料优点分析
1.可再生性:生物质成型燃料以植物纤维、农产品废弃物、木材屑等
生物质为原料制作,具有可再生性。

相对于有限的化石燃料储量,生物质
成型燃料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有助于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轻能源
短缺的压力。

2.环境友好:生物质成型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与植物在
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平衡,呈现几乎零排放的特点。

相比之下,
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生物质
成型燃料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

3.能源利用效率高:生物质成型燃料经过加工处理,其热值可以达到
或接近化石燃料的热值水平。

通过技术手段改善生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可以提高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使其在工业、农业
和家庭供暖等领域替代化石燃料。

4.应用范围广泛: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以用于工业锅炉、发电厂的燃料
以及民用炉具、壁炉等的供暖燃料。

由于其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生物
质成型燃料在能源供应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同时,生物质成型燃料
的生产也有助于农村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生物质成型燃料具有可再生性、环境友好、能源利用效率高、应用范围广泛以及多样性和灵活性等优点。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
不断增长和相关技术的进步,生物质成型燃料有望在未来的能源供应中发
挥更重要的作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麦秆作为生物质燃料的优点和缺点分析

麦秆作为生物质燃料的优点和缺点分析

麦秆作为生物质燃料的优点和缺点分析麦秆作为生物质燃料的优点和缺点分析随着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生物质燃料逐渐成为颇受关注的绿色能源。

麦秆作为一种常见的农副产品,具有可再生、清洁、低碳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质燃料。

同时,麦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含水量高、燃烧效率低等。

本文将对麦秆作为生物质燃料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

一、优点1. 可再生、清洁麦秆作为农副产品,具有极高的再生性和可持续性。

在实践中,随着大规模耕种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人口增长的加速,麦秆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因此,将麦秆作为生物质燃料来源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 技术成熟且经济适用将麦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收益较为明显。

在聚集、压缩、发酵等生产环节上,整合国内外的相关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在燃烧方面,麦秆燃烧产生的热量、灰分等物质可作为肥料或建筑材料等。

3. 热值高麦秆的热值在每千克干物质中可达到13-18MJ,若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和燃烧技术,可以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

据实验数据显示,麦秆燃烧比其他木材和秸秆的效率要高。

4. 资源广泛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大量农作物。

其中小麦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麦秆产量非常丰富。

根据数据,每年我国麦秆的总产量可达4亿吨,这为生物质燃料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5. 城乡利用结合在城市和农村,麦秆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利用方式不同。

在城市,麦秆可以通过中央采暖、多联热等方式进行集中供热。

而在农村,可以采用小型生物质锅炉等方式,使麦秆的燃烧效益更好,并降低生产成本。

二、缺点1. 含水量高麦秆的含水量较高,约为25-30%。

这意味着在生产和运输中,需要先将麦秆经过干燥处理。

而干燥过程本身需要能源和生产成本,增加了生产单位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2. 燃烧效率低在燃烧过程中,麦秆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烟尘和油脂,这会降低麦秆的燃烧效率,污染环境。

生物质燃料的特性分析及前景展望

生物质燃料的特性分析及前景展望

生物质燃料的特性分析及前景展望首先,能源密度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生物质所含有的能量。

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密度相对较低,需要更多的生物质才能产生相同数量的能量。

这对于储存和运输而言可能带来一些挑战。

其次,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比传统化石燃料少得多。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过程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但这些气体在生物质的生长过程中又被吸收,形成一个循环。

因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可以说是“零净排放”。

此外,生物质燃料还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

相比于化石燃料,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过程中没有硫和氮等有害物质排放,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较少。

最后,生物质燃料的可持续性也是其重要特性之一、生物质可以通过农林废弃物、能源作物等多种方式获取,而这些方式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过度的压力。

通过合理利用和管理,能够保证生物质燃料的可持续供应。

关于生物质燃料的前景展望,可以说是相当广阔的。

由于生物质燃料相对较为环保和可再生,所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生物质燃料可以用作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减少碳排放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通过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可以实现对碳中和的目标,减缓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其次,生物质燃料的利用可以促进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生物质燃料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生物质作为原料,这促进了农业和林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同时,为了生物质燃料的供应,农业和林业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发展。

此外,生物质燃料的利用还可以促进农民和农村地区的增收。

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利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以提供农民和农村地区就业的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综上所述,生物质燃料具有能源密度较低、气候影响小、环境友好、可再生和可持续等特性。

在未来,生物质燃料有望在减少碳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业林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质成型燃料

生物质成型燃料

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与应用分析摘要:生物质成成型燃料对改善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已经对生物质致密成型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成型燃料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原料难以持续供应、各类原材料特性不同、成型差异大、成型设备能耗高、磨损快、对原料适应性差、成型燃料结渣严重和不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性能差异大等。

为此,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深入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生物质;成型燃料;应用引言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一直是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并为人类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

但是,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正面临着逐渐枯竭的危险,因此它们不是人类所能长久依赖的理想资源。

再者目前地球所面临的环境危机直接或间接的与矿物燃料的加工和使用有关,这些矿物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CO2、SO2、NO,被认为是形成大气环境污染、产生酸雨以及温室气体等地区性环境问题的根源。

生物质能作为自然界的第4大能源,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全球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每年约有7×108t 的农作物秸秆,另外还有大量的林业采伐和林木制品加工厂产生的废弃物,如枝丫、小径木、板片和木屑等,总量近1×108t。

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生产固体燃料是把农林废弃物加工再利用、解决生物质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是除生物质气化和液化之外的又一种生物质能源转换方式。

但由于原料、工艺和设备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和利用仍然存在着问题。

本文就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更好地开发生物质能源的途径。

一、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发展现状1.国外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燃烧设备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下脚料、植物秸秆的剩余量越来越大,由于这些废弃物都是密度小、体积膨松,大量堆积,销毁处理不但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且污染环境,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实用性分析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实用性分析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实用性分析生物质是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而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称,主要由有机物组成。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体内的一种能量形式,它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再生且性能稳定,方便储存运输。

生物质的种类很多,通常生物质燃料大致可分为四类:农业生物质、森林生物质、城市固体废弃物和能源作物。

1.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简介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指具有一定粒度的农林废弃物干燥后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可连续挤压成棒状等成型燃料的工艺,有的成型时还需要加入一定的添加剂或粘结剂其压缩成型物,可作为工农业锅炉等的燃料。

由于生物质原料经挤压成型后,除具有比重大、着火易、燃烧性能好、便于储存和运输、热效率高等优点外,还具有灰分少、低污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2.生物质成型燃料优势2.1替代煤炭且着火性能好部分生物质的热值与我国一些地区的层燃炉用煤的热值相当(约18000kJ/kg),如日本试验研究所用的生物质,其热值高达19600kJ/kg。

由工业分析可知,生物质含有大量挥发分,而玉米秸秆和木屑的挥发分含量高达70—90%,这就决定了生物质不仅有良好的代煤效果,而且还具备优良的着火燃烧性能。

2.2清洁燃烧且排放污染少我国是煤炭燃烧大国,NOx 、CO2和SO2等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的,且其排放量所占的比例也相当大,同时其它排放物如总悬浮颗粒物(TSP)、城市NOx浓度也严重超标。

而生物质燃料CO2减排的效果明显,且生物质中硫的含量极低,基本上无硫化物的排放。

同时,生物质燃料还具有飞灰和排渣少、NOx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低等环保特性,可称其为绿色能源。

2.3资源丰富且价格优势强生物质能是当今世界的第四大能源根据生物学家估算,地球上陆地年生产1000~1250亿t千生物质:海洋年生产500亿t干生物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广大的农村领域能提供大量的生物质来源因此,生物质能是一种年产量极大且较稳定的可再生资源由于生物质原料价格低廉,而制取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也比煤炭等燃料在价格方面更具优势,利于推广。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应用前景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应用前景

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应用前景摘要:分析了现国内生物质电厂集中存在的燃料问题,而生物质成型燃料能够解决秸秆运输、储存、防火等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比介绍了生物质成型技术,分析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料特性。

结果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可以改善燃烧特性,燃烬时间长,有利于提高生物质灰熔点。

前言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发展清洁可持续再生能源的口号,哥本哈根会议规定我国到2020年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生物质的利用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我国每年仅秸秆类生物质(玉米秸秆、稻草、木屑、树权、豆秸、棉秆等农林废弃物)产量就达7亿,t可开发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近期约为5亿t标准煤,远期可达到10亿t 标准煤。

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特别是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未经加工的生物质本身具有挥发分高,含水率高,氯、钾等碱金属含量高等特点,当秸秆含水率超过40%时,直接利用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燃烧不稳定,热效率低。

而我国生物质原料(如农林废弃物)产量虽然巨大,但产地分散、能量密度低、随季节变化性强,自然干燥失重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占用大量的空间、损耗大,由此给生物质的高效清洁利用造成困难。

生物质直接发电产业是“小电厂、大燃料”,目前生物质电厂基本都存在着燃料生产、收集、预处理、运输、储存、输送上料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因此农作物散装秸秆只能作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的初级燃料,难以满足生物质发电、供热等工业化需求。

而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为生物质的运输、存储及消防等难题提出了解决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将带来燃料能源的变革,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生物质燃料成型技术生物质燃料成型技术是指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将各类原本松散细碎的生物质废弃物压制成具有形状规则的棒状、块状、颗粒状成型燃料的高新技术,以解决生物质运输、储存、防火等问题。

生物质燃料的特性分析及前景展望

生物质燃料的特性分析及前景展望

附件:
资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外住院参合人员意外伤害 审 批 表
姓名 参 合 乡 镇 性别 年龄 详细地址 身份证号码
个人申请报告(注明意外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证明人和联系电话等并附病历):
签名: 年
公安部门意见:



签名:(盖章) 年
参合乡镇合管站意见:


签名:(盖章) 年 市合管委意见:


签名:(盖章) 年
注:1、“个人申请报告”为必填栏,由患者本人或其家属据实填写。


2、属交通事故引起的意外伤害由公安交警部门出具意见;属其它事故引起的意外伤害由事故发生地公安派出所 出具意见。 3、市外医疗机构住院费用1户万元以下的,填写“公安部门意见”和“参合乡镇合管站意见”;1户万元以上 的,填写“公安部门意见”、“参合乡镇合管站意见”和“市合管委意见”,确定为无责任方者予以补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质成型燃料优点分析
一、生物质实现循环经济
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减少了农林废弃物在田间焚烧或分解过程对环境的危害,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与常规燃料相比,生物质燃料属于碳中性在为使用者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其成为了环保的倡导典范。

到2012年将会产生6亿吨生物质,其中有超过80%的生物质将得不到利用。

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以及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均提出温室气体以及二氧化硫的减排目标。

这些文件都非常鼓励采用生物质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鼓励措施。

有了这些文件,燃料使用者不仅能够拥护国家提出的上述目标还能免交高额的排放税。

另外,这也将使得通过《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核证减排量(CERs)形式或核实减排量(VERs)形式实现的碳配额货币化成为可能。

对于生物燃料的发展,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发展替代能源要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按照这一思路,以木质材料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应该是当前发展的重点。

二、什么是生物质成型燃料(BMF)?
生物质成型燃料(Biomass Moulding Fuel,简称“BMF”)是应用农林废弃物(如秸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作为原料,经过粉碎、烘干、挤压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的(如颗粒状)可在澄宇研制的BMF锅炉内直接燃绕的新型清洁燃料。

三、为什么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
标准燃料=燃料稳定
降低含水率<(10%)提高燃烧效率
减少烟气和粉尘排放
增加密度(以锯末为例200KG/M 到650KG/M)
降低运输成本
减少储存空间
易于掌控操作方便
属于低碳燃料
含氢量高,挥发分高,易于燃烧
含氧量高,易于燃烧和燃尽,灰渣中残留的碳量极少
含硫量低,燃烧时不必设置气体脱硫装置,降低了成本,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燃烧器排烟温度较低,效率提高
灰分含量低……(词句不变)
低位发热量3800-4800K/CAL/KG,与中质煤相当
属于可再生能源,可替代化石燃料,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四、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环保优势
运用国际先进技术,各种生物质原料都可以成型燃料。

这些成型燃料运输方便,同时符合环境管理体系(EHS)的储存要求。

颗粒燃能够在工业锅炉里极稳定的燃烧,并且较之其它燃料产生更少的灰烬和排放物。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除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外还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这些温室气体将危及我们周围的环境,化石燃料不再是满足各行业能源需求的唯一解决方案,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为势所需。

加工工艺Products
工艺原理
燃料特性
可再生性:生物质能的主要原料都是可再生原料,资源丰富,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高热值性:生物质能具有高容量、高热值的特性,热值高达4500kcal/kg以上。

低污染性:生物质能含硫、氮低,燃烧产生的SOx、NOx少,产生的灰度<2%。

零排放性:生物质燃料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在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

性能比较
以1吨蒸汽需消耗60万大卡热量为例说明:
名称热量实际热值用量价格成本
生物质能60万大卡4200kcal/kg×热效率85%168kg 0.8元/kg 134.4元
轻油60万大卡10200kcal/kg×热效率89%66 kg 6.5元/kg 429元
重油60万大卡8000kcal/kg×热效率80%93.75 kg 4.3元/kg 403.125元
天然气60万大卡8500kcal/m3×热效率89%79.3 kg 4元/ m3 317.2元
替代轻油、重油、天然气的节费率分别为68.7%、66.6%、57.7%
本公司产品技术水平系国内先进水平,是一种将农林废弃物经粉碎、烘干、成型等工序,把分散的低密度的能源资源增密成高密度的新型燃料的过程。

使生物质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内部结构更为紧密,外部光洁,在用于燃烧时,具备操作方便、热值高、二氧化碳排放极少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