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学习苏教版的(七班级地理)上学期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整理了关于苏教版的七班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七班级上册地理知识总汇(一)1、认识地球的过程由天圆地方说到球体,到现在的科学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叫地球仪。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长度都相等,每条经线只形成半个圆圈,指示南北方向;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纬线,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长度不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南纬用S表示,北纬用N表示;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0o纬线(赤道),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0o、180o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oW和160o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低、中、高纬的划分是:30o、60o经线;南北回归线的纬度:23.5oS、23.5oN,南北极圈的纬度:66.5oS、66.5oN,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形成经纬网,作用是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准确位置。

2、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时间是一天,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转动;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运动叫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时间是一年,产生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GP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缩写,与电子地图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自动定位导航,卫星图像是对地观测卫星探测到的地球表面信息所形成的影像。

4、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经纬度和定位
- 地球上的四大洲和七大洲
- 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测量
单元二:中国的地理环境
-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
- 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
-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
- 中国的经济区划和交通运输
单元三:生物圈的特点
- 生物圈的定义和组成
- 生物圈的层次和变化
- 生物圈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生物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四: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数量
- 人口增长和结构
- 城市的特征和功能
- 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
- 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单元五:农业与农村
- 农业的特点和分类
- 农业的发展和现状
-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 农村生活和农民问题
- 农村改革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单元六:工业与工业地区- 工业的分类和特点
- 工业的发展和分布
- 工业的资源和环境影响
- 工业地区的规划和城乡一体化
-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单元七:运输与通信
- 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网络
-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 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完美
排版)
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知识点
第一章人与地理
1.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
3. 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地理气候、地理水文、地理生态等)
第二章地球的区域
1. 世界地图和地理坐标
2.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3.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特
点和地理条件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台澎金马地区)
3. 中国的气候和地形特点
第四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1. 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分布
2.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其分布
3. 中国的人口问题和民族关系
第五章经济地理
1. 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概念
2.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
3. 农业和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地理与环境保护
1. 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2. 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和挑战
3. 个人应该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初一)地理全册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体、地貌和生态系统等。

1.气候气候是指某地区在长期和季节性方面的气象条件。

气候的形成与纬度、海拔、地形等因素有关。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众多,常见的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2.水体水体是指地球上的各种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湿地和海洋等。

中国境内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和黄河,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据地球表面积约71%。

3.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包括山脉、平原、高原、盆地和火山等。

中国地貌多样,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等。

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中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

包括生物群落、物种和种群等。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应该努力做的事情,以保证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交互影响的结果,包括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1.文化文化是指人类的思想、信仰、艺术、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各地的文化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

如中国的春节、日本的樱花节和美国的感恩节等。

2.经济经济是指人类活动中与生产、消费和分配相关的方面。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3.社会社会是指人们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地域、某一文化下形成的一定文明水平、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际关系和人类活动的总和。

社会制度、族群分布和人口密度等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总之,地理学是一门极其综合的科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对人们了解地球自身和与之相互作用的人类活动都有帮助。

学好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做出更有利于人类和地球的决策。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1.1 地球的地理位置和结构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
•地球的三个结构层:地壳、地幔、地核
1.2 大气环境和大气运动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风
1.3 水文地理环境和水循环
•水文地理环境的特征:水系、河流、湖泊、水库和洪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降水、地下水、流向海洋
1.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和区别
•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2.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高山、高原、盆地、沿海等2.2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高原
•中国的平原和盆地
2.3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特点
2.4 中国的水文地理环境
•中国的淡水和盐水资源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第三章中国的人口与经济
3.1 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人口问题:老龄化、人口流动、城市化等
3.2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城市化和农民问题
3.3 社会问题
•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
以上就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了地球环境、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等方面。

希望对您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苏教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苏教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包括地球表面的地貌、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等方面内容。

在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点,下面将逐一介绍。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四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上的外围部分,由岩石、土壤和矿物质组成。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物质,由硅酸和镁铁等元素组成。

外核是地球的第三层,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镁等金属元素组成。

内核是地球的最深处,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

二、大洲与海洋地球上有七个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除了大洲之外,还有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做一圈的运动,一年的时间。

四、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来表示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工具,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方向。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北极到南极的一条线,以格林威治为零度,向东或向西测量。

纬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从赤道到南北两极的一条线,以赤道为零度,向北或向南测量。

五、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某地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相对湿度、风向等多个因素。

天气则是指某一时刻某地的气象状况,比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六、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损失的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飓风、火山喷发、洪水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掌握这些知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地球。

七年级地理苏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苏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苏教版知识点地理是一门以探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七年级的地理课程中,苏教版的教材涵盖了许多基本知识点,下面我们将着重讲述其中的十个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它的南北极和赤道是三个重要的经纬度线。

地球的周长是40075千米,直径约12756千米,它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每年公转一周,完成一年的循环。

同时地球也自转,一个自然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三、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等。

其中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的远近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外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四、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地等自然条件。

这些条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例如工业污染、温室效应、砍伐森林等。

六、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地区所有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物多样性则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七、地球资源地球资源包括矿产、燃料、林木、水资源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八、人口与城市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已成为人类居住的主要场所。

大城市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九、经济与世界地理格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不同,这种差异对世界地理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十、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持着探究、发现、思考的精神,加强对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的认识,努力为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认识大洲§1.1 亚洲及欧洲•亚洲:o地理位置: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o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o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和寒带气候。

o河流与湖泊:河流众多,长河多;内流区面积广大;湖泊分布广泛。

o人口与文化: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文化多样。

•欧洲:o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邻。

o地形特点: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o气候类型:以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显著。

o经济与文化:经济发达,文化历史悠久,多国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1.2 非洲•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地形特点: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大陆”。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近年来有所改善。

第二章了解地区§2.1 东南亚•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适宜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马六甲海峡:重要的海上通道,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

•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2 南亚•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三面环海。

•宗教与语言:多宗教并存,以印度教和佛教为主;多使用印地语和英语。

•气候类型: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农业与工业:农业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工业发展较快,以纺织、钢铁等产业为主。

§2.3 西亚•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部,五海三洲之地。

•石油资源:石油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同学们,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整理了2019年苏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书P2图6.2)
位置半球位置主要分布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与其它大洲的
分界线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白令海峡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
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亚洲6个分区:看课本P3图6.4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

4、亚洲的地形特点
⑴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⑵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P4图6.5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记住P7 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
亚洲气候类型
(9种)面积最广的气候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
气候亚洲东部②温带季风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④热带季风气候
其它
类型⑤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⑧高原
山地气候⑨寒带气候
亚洲气候特点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6、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7、亚洲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流向注入海洋
长江自西向东太平洋
黄河自西向东太平洋
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太平洋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自南向北北冰洋
恒河自西北向东南印度洋
印度河自北向南印度洋
8、亚洲的世界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注意:P2图6.2亚洲的范围、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查字典地理网编辑以备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