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与监测

合集下载

洁净手术室管理与监测

洁净手术室管理与监测

洁净手术室管理与监测ppt1(1)
致病菌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按照 GB/T4789.11-2003,沙门氏菌检验按照 GB/T4789.4-2003,绿脓杆菌检验按照 GB/T7918.4-198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按 照GB/T7918.5-1987。
洁净手术室管理与监测ppt1(1)
非层流房间以100cm2的平皿在空气中暴露 5min即相当于10L空气中的细菌数,则计算 公式为:细菌数(cfu/m3)= 1000÷ (A/100×t×10/5)×N = 50000N/At t -平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min) N-培养后平皿上的菌落数(cfu/平皿) A-所用平皿的面积(cm2)
洁净手术室管理与监测ppt1(1)
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 无菌洗脱液(洗手考核采用生理盐水)的 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 擦 2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并随之 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 将棉拭子投入 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洁净手术室管理与监测ppt1(1)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净化系统达到自净时间并 处于开启状态)
布点顺序:放置培养皿从房间的最靠里的点开始布点,最后靠近门, 然后人员撤出,收取时顺序相反。
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 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口正下方
至少每60分钟更换1次)。IB类 f. 定期清洁拖把头和抹布防止污染(例如每日至少洗涤一次并晾干)。类别
II g. 对医疗场所的下述地方使用一步操作和EPA注册的医院消毒剂。。。类别II h.在非医疗区域(例如行政办公室),用去污剂和水清洁表面即可。II

洁净手术室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手术室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2002.
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12.
3.接台手术之间净化设备连续运行,每台手术之间间隔15分钟,以保证足够自净时间。
4.洁净手术室不得使用有粉手套。
5.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
6.根据季节变换,相应调节适宜温湿度。温度为22-25℃,湿度为40-60%,并每日做好温湿度登记。
二、预防感染管理及监测
1.一切清洁工作,均要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式擦拭。
2.对洁净室内回风口格栅应保持清洁,每天擦拭1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
3.新风机组粗效滤网每两天清洁一次,粗效过滤器1-2个月更换;中效过滤器每周检查1次,三个月更换;亚高效过滤器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堵塞及时更换。
4.末端高效过滤器一年检查一次,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Pa或已经使用三年以上时应予以更换。
5.排风机组中的中效、高效过滤器,每年更换。如做特殊污染手术,每做一例手术必须更换,换下的过滤器必须密封运出,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6.回风口过滤器要定期检查,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如做特殊污染手术,必须当次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表面。
7.设专门维修管理人员,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维护保养并记录。
2.进入手术间的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前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3.手术结束后立即清场,擦拭、整理各类物品。
4.术毕污染敷料应从专用污物通道运出。
5.每周所有设备及地面彻底擦拭消毒,清洁保养1次。
6.每个手术间每月做一次细菌监测并达到监测标准。
三、层流净化设备维护与保养
1.对洁净室内的送风口,应当每周进行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
洁净手术室管理标准操11

医院洁净区管理制度

医院洁净区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医院洁净区的环境卫生,预防医院感染,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洁净区,包括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器官移植室、重症监护室等。

三、职责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洁净区的卫生监督、检查、培训和指导工作。

2. 洁净区所在科室负责本区域的环境卫生、消毒、人员培训等工作。

3. 保洁人员负责洁净区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4. 住院医师、护士、进修医师、实习生等医护人员负责遵守本制度,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四、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2)洁净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掌握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知识。

(3)患有感冒、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进入洁净区。

2. 环境卫生管理(1)洁净区环境应保持整洁、干净,无积尘、积污。

(2)定期对洁净区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门窗、设备等。

(3)使用符合规定的消毒剂,严格按照消毒流程进行消毒。

3. 物品管理(1)进入洁净区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确保无菌。

(2)物品存放应分类、分区,标识清晰,防止交叉污染。

(3)使用后的物品应按照规定进行清洗、消毒、包装,再进行储存或使用。

4. 消毒管理(1)定期对洁净区内的空气、物体表面、地面、设备等进行消毒。

(2)使用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等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3)消毒剂应按照规定浓度、方法、时间进行配制和使用。

5. 无菌操作管理(1)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2)无菌物品应严格按照规定储存、使用,防止污染。

(3)无菌操作室应保持恒温、恒湿、恒压,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五、监督检查1. 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洁净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洁净区所在科室应定期自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医院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解释。

医院洁净手术室监测维护制度

医院洁净手术室监测维护制度

医院洁净手术室监测维护制度
为了使洁净手术室安全、高效运行,对监测、维护特作如下要求:
一、监测:
(一)每日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对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部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

(三)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进行一次尘埃粒子的监测,监控高效过滤器的使用状况并记录。

(四)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的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五)洁净手术部综合性能指标测定(静压差、截面风速、换气次数、自净时间、温湿度、新风量、洁净度级别和细菌浓度等技术指标)医院每年进行一次,结果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有记录。

二、维护:维护工作应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前进行
(一)新风入口过滤网:1周左右清扫1次,多风沙地区周期缩短;过滤器更换周期:粗低效过滤器:1~2个月;中效过滤器:2~4个月;亚高效过滤器:1年以上;高效过滤器:3年以上。

(二)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定期进行清洁。

(三)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对滤料层应按照上述规定更换。

(四)负压手术部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

过滤致病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应当每半年更换一次。

(五)热交换器应当定期进行高压水冲洗,并使用含消毒剂的水进行喷射消毒。

(六)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表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定期清除污垢,并进行清洗、消毒。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手术室的洁净与安全,提高手术质量,有效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手术室及相关辅助设施、设备。

三、手术室洁净管理3.1 手术室的洁净度分级根据手术室的使用特点,手术室的洁净度应根据不同手术类型进行分级管理,并经常进行评估。

3.2 手术室洁净度评估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洁净度评估,特别是重大手术室应加强洁净度的监测。

3.3 手术室洁净操作(1)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洁净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操作台等。

(2)手术室内的设备、器械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各项器械设备的洁净度。

(3)手术室内的医疗废物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清理,避免交叉感染。

3.4 手术室洁净记录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室的洁净记录,包括洁净度评估记录、洁净操作记录等,并定期进行复核。

四、手术室安全管理4.1 手术室安全设施医疗机构应对手术室内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各项设施的正常工作,并及时进行维修及更换。

4.2 手术室安全操作(1)手术室必须配备应急设备,包括氧气、吸引设备、自动体外心肺复苏等,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安全。

(2)手术室内应建立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安全。

4.3 手术室安全巡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五、手术室感染管理5.1 手术室感染控制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术室环境监测、医疗废物管理、手术器械消毒及院内感染监测等。

5.2 手术室感染监测医疗机构应设立手术室感染监测小组,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感染监测及报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

六、手术室人员管理6.1 手术室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对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及知识更新。

6.2 手术室人员岗位职责医疗机构应制定手术室人员明确的岗位职责,规范各项工作流程。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篇一」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经过,不得逆行。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一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

7.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毒处理后备用。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1.产房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划分明确,标志明显。

2.所有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

3.一般产妇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保护产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

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5.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

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篇二」1.在科主任领导下,护士长全面负责手术室管理。

2.工作人员管理:2.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

2.2进入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专用的隔离衣、裤、拖鞋、一次性口罩、帽子。

有皮肤感染灶或呼吸道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特殊情况呼吸道感染者需戴双层口罩。

手术室工作服不能在手术室以外的区域穿着。

2.3进入手术室人员未取得院级管理部门的许可,任何个人、科室及媒体不得携带各种摄影器材进行手术拍照、录像。

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手术室环境安全、清洁、无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洁净手术室及其相关辅助用房。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洁净手术室管理小组,负责手术室环境管理、人员培训、监督检查等工作。

2. 设立手术室主任,负责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

3. 设立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手术室护理工作。

四、管理制度1. 洁净手术室区域划分(1)清洁区:包括手术间、无菌物品存放室、无菌物品传递通道等。

(2)无菌区:包括手术间、无菌物品存放室、无菌物品传递通道等。

(3)污染区:包括洗手间、污物处理室、手术间污物通道等。

2. 空调净化系统管理(1)保持空调净化系统正常运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2)手术室空气质量应符合GB50333-2013《洁净手术室》标准。

3. 人员管理(1)手术室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手术衣、帽、口罩、手套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减少交叉感染。

(3)手术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4. 物品管理(1)手术室物品应分类存放,明确标识。

(2)无菌物品存放室应保持干燥、清洁、无尘。

(3)使用后的物品应进行分类处理,污物及时清理。

5. 手术室环境管理(1)保持手术室清洁、无尘、无异味。

(2)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3)手术室环境应符合GB50333-2013《洁净手术室》标准。

6. 感染监测(1)定期对手术室环境、物品、人员等进行监测,确保手术室环境安全。

(2)发现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处理。

五、监督检查1. 洁净手术室管理小组定期对手术室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科室主任、护士长应加强对手术室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

3. 发现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洁净手术室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

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手术室内环境的洁净度,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洁净手术室的管理。

三、手术室洁净等级根据手术操作要求将手术室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洁净手术室、二级洁净手术室和三级洁净手术室。

具体的划分标准由医疗技术科制定。

四、手术室洁净度检测在每次手术前,由专业人员进行手术室洁净度检测,确保洁净等级符合要求。

检测结果记录在洁净度检测表上,并进行归档保存。

五、手术室洁净手术指导1.执行手术前洗手、穿戴手术衣、帽子、口罩等操作规范,并确保手术器械、器皿等用具的清洁与完整。

2.手术室内人员严禁入室外行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畅通,严禁与手术室外环境直接接触。

3.手术室内应干净整洁,无杂物存在,保证室内环境洁净。

4.手术室使用的所有消毒剂、药物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物品严禁入室。

5.身体不适的手术人员应及时向主刀医生汇报,如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手术室内不得吸烟、喝酒等影响工作的行为,不得进食、嚼口香糖等。

7.手术室内设备的设置与布置应符合操作要求,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防护。

六、洁净手术室管理1.每个洁净手术室设立专门的洁净手术室管理员,负责手术室的日常管理、洁净度检测等工作。

2.洁净手术室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洁净手术室管理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3.洁净手术室管理员应对手术室的设备、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4.洁净手术室管理员应建立手术室物品的进出清单,并进行台账管理,确保物品的完整性。

5.洁净手术室管理员应对手术室危险废弃物进行分类储存,并定期查验废弃物处理情况。

七、不良行为处罚对于违反手术室洁净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停职、解雇等处理。

八、附则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上为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本制度,将有助于维护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与监测医院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之一,其对建筑卫生学的要求最高,也最复杂(硬件)。

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已逐步普及,同时也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空调净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用于工业制药,电子等技术方面。

80年代逐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空调净化技术是利用空调系统中装置多级空气过滤设备,使进入房间的空气在热、湿调节的同时除去空气中的细菌。

洁净手术部正是建立在空气净化技术和手术全过程的感染控制,切断所有污染途径(人流、物流、气流、水流)的理念之上的。

其要求不仅手术室是洁净的,并且在手术整个过程、环节及必要的配套辅助性用房区域也必须是洁净的。

其不仅有阻止外部细菌的进入,也是阻止室内由于长期消毒破坏菌种平衡后使特定细菌大量繁殖的有效手段。

二、我国洁净手术室的分级根据手术室无菌程度将手术室分为5类:(1)一类手术室相当I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100级,周边区1000级),也称无菌净化手术室。

多用于神经外科、心脏、脏器移植、全关节置换、眼科、大面积烧伤植皮等深部重大手术。

这类手术不得有产生感染的因素。

(2)二类手术室相当于II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区1000级,周边区10000级),即一般无菌手术室。

多用于脾、肾、肺等脏器切除、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等。

这类手术,外部条件属无菌,但在手术过程中,因内部因素可能发生感染。

(3)三类手术室相当于III级洁净手术室,多用于本身已感染的有菌手术,如胃、胆囊、阑尾手术等,但手术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

(4)IV类手术室也是用于有菌手术,如创口已严重化脓和感染。

(5)五类手术室为负压手术室,应用于有传染性的手术,如全同绿假单胞菌、气性坏疽、破伤风、MRSA等细菌的感染伤口的手术。

病人自身有菌,感染力强,散发大量传染病菌,对环境严重污染、危害大,故应隔离,空调系统也应分开设置。

手术室的数量、等级依医院性质、规模、级别和财力而定。

我国规定,100张床位,需4-5间手术室,有菌无菌手术室分开。

综合性医院I级手术室间数不应超过洁净手术室总间数的15%,专科医院视需要而定。

三、洁净手术室的布局与流程1、洁净手术部的组成手术部是由若干手术室及为手术室服务的辅助用房(辅助区)组成。

辅助区又分直接和间接为手术室服务用房。

直接为手术室服务的功能房间有:无菌敷料存放室、药品存放室、一次性无菌用品室、无菌器械贮存室、麻醉室(包括麻醉复苏室)、刷手室、护士站、准备室、洁净走廊、清洁走廊等。

间接为手术服务的房间如:办公室、会议室、示教室、值班室等,其外延又涉及有家属等候室、ICU、输血科、病理科等。

是以手术室为核心,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医疗功能单元。

2、洁净手术部的布局流程(1)洁净手术部在医院建筑中的位置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设在病房最顶层;②设在病房中间一层;③设在病房底层;④设在工字组合体的连接体中;⑤设在工字体分岔组合体的分岔中;⑥设在门诊与病房其他部位。

(2)洁净手术室分区①办公教学区:主任、护士长、医生办公室、示教室。

一般洁净要求30万级,位于手术室清洁区的一端,有单独的通道。

②医务人员卫生通过区:包括换鞋、一更、淋浴室、二更、缓冲间或直吹室,一般位于清洁区,30万级。

③洁净手术区:包括洁净走廊,10万级。

另外可划分百级手术室区、万级手术室区、防辐射手术室区、负压感染手术室区:前缓冲室、单独刷手间、药品器械室、负压手术室(100级、万级)、单独洗消室、后缓冲间。

进入手术室的洁净走廊一般为10万级。

出手术室或传递窗将医疗废物及污染的器材运出的走廊为清洁走廊,一般为30万级。

④洁净辅助区:灭菌物品、器材、一次性无菌无品存放间,麻醉准备间、麻醉复苏间、药品间、护士站、麻醉医生休息室等在此区,一般为10万级。

⑤清洗消毒区:如果是手供一体的手术室有单纯的清洗、消毒、灭菌区域,灭菌后物品直接进入无菌间。

如果手、供分开的,手术室仅有个污洗室,位于清洁走廊的一端,手术室仅进行初洗后通过污物电梯运送到供应室、供应室将灭菌物品通过清洁电梯传送到手术室灭菌间。

污洗室为污染区,为常压或微负压。

⑥其他区域:医生、护士值班室可为30万级。

在手术室外围还可设手术家属等候区、洽谈室、教学室(闭路电视教学)。

(3)手术室的流程洁净手术室一般分为洁净区、清洁区、污染区三区和病人通道,工作人员通道;灭菌物品、一次性灭菌物品器材通道;污染医疗废物、器材通道等四个人流、污流通道。

还有一个气流的通道,依次从洁净级别高→洁净级别低→清洁区→污染区形成气流走向。

(4)洁净手术部流程设计的原则流程分明,合理,防止交叉感染,缩短操作路线,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手术质量。

1)人流:①患者进入手术部洁净走廊之前应进行更换病车及被服等卫生工作。

流程:病房患者(走来或科室平车)→手术室清洁区(30万级)换车、换被服→洁净通道→麻醉准备间→洁净手术室→麻醉复苏间→洁净通道→更换车、被服→ICU或病房。

②医护人员:清洁区换鞋→一更衣室,脱去外面工作服→二更换手术衣→缓冲间或直吹室→洁净走廊→刷手间→洁净手术室→洁净走廊→缓冲间→二更(脱去污染手术衣)→淋浴室→一更换衣→换鞋→病房。

医护人员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手术室的洁净质量。

2)物流:①无菌物品、敷料、灭菌的仪器及器材、一次性无菌物品专门清洁通道→手术室洁净通道→无菌物品或仪器存放间→洁净手术室→清洁通道→污洗间初洗、消毒后打包→清洁通道→压力蒸汽灭菌室(柜)灭菌→手术部无菌物品室。

供应室→无菌物品通道→手术室。

②医疗废物:洁净手术室(传递窗/气压门)→清洁走廊→污物间→专用通道→出手术部。

3、洁净手术部建筑装饰的要求总原则:平整、光滑、无起尘、不积尘、便于清洁、不易撞坏、倒塌。

手术室内所有材料吸湿后不开裂、不积灰。

严格禁用有持续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材料。

器械装置、电器设备均应嵌入墙内,避免突出防止表面积尘。

地面与墙面连接处必须是圆角。

地面上不应出现凹槽以防积污。

符合防火要求。

空气净化及气流运行是重点。

洁净手术室门需设置吊挂式自动推拉门(感应),防止外界气流干扰、污染。

为防止门敝开丧失正压作用,门宜有自动延时关闭装置。

装饰材料要绿色环保,尤其作试管婴儿的手术室内必须保证无毒无味。

洁净手术室最好朝北,(避免阳光直晒),工作室可朝南,不设外窗,主要避免外光线的影响及污染。

走廊宽敝,备有单独发电机防停电。

III、IV级洁净辅助用房可设双层密闭窗。

吊顶上不能开设人孔,如必须开检查口,应另设并不大于400mm×400mm,人不能上下,并严格密封。

装饰形式有整体式,拼装式。

材料主要分墙体和地面二种。

地面一般用的有整体现浇水磨石(较广泛)、环氧树脂(自流平,平整光滑、易清扫,价格贵);PVC(有抗静电的,较广泛应用)。

墙体有彩钢板(ES板)、钢板(电解钢板+10-12mm石膏板)、不锈钢板(加工后不产生眩光、价高)、防锈和复合铝板、CLACAL板(高密度水泥+硅石、高温高压加表的涂料加陶瓷薄膜等)。

4、洁净手术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1)洁净度:主要影响切口的污染和空气中的细菌的浓度我国《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对不同等级的手术室和辅助用房提出了一个分级标准。

表1 洁净手术室分级等级手术室名称手术切口类型适用手术提示I特别洁净手术室(手术区100级,周边区1000级)I关节置换手术、器管移植手术及脑外科、心脏外科和眼科等手术中的无菌技术II标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1000级,周边区10000级)II胸外科、整型外科、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骨外科和普通外科中的一类切口无菌手术III一般洁净手术室III普通外科(除去一类切口手术)、(手术区10000级,周边区100000级)妇产科等手术IV准洁净手术室300000级IV肛肠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工级眼科专用手术室,周边区按10000级要求。

表2 主要洁净辅助用房分级等级用房名称I需要无菌操作的特殊实验室II体外循环灌注准备室III一次性物品、灭菌敷料及器械与精密仪器存放室、护士站、洁净走廊、刷手间、消毒准备室、预麻室、重症护理单元(ICU)IV麻醉苏醒室、更衣室(二更)、清洁走廊(2)细菌浓度:主要影响手术切口的感染洁净手术部以控制有生命微粒为主要目标,故以细菌浓度来分级,空气洁净度是必要的保障条件。

表3 洁净手术室细菌浓度分级标准等级沉降法(浮游法)30min·Φ90mm(皿)手术区细菌最大平均浓度(cfu/m3)周边区表面最大染菌密度(cfu/cm2)I0.2个(5cfu/m3)0.4个(10 cfu /m3)5II0.75个(25 cfu /m3) 1.5个(50 cfu /m3)5III2个(75 cfu /m3)4个(150 cfu /m3)5IV5个(175 cfu /m3)5注:细菌浓度是直接在空态净态下测得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我国洁净手术部借鉴德国的作法,即不全室净化和均匀送风,而是保护关键部位和局部净化的原则。

要求I、II级洁净手术室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机组,新风可采用集中送风系统。

新风必须经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过滤,送风末端必须是高效过滤器把关。

I、II、III级洁净手术室应采用集中送风方式、送风口面积即手术区的大小和手术室等级相适应,I级不少于6.2m2(其中头部专用的不小于1.4m2),II级不小于4.6m2,III级不小于3.6m2。

这种保护主流关键区的理论,即提高洁净效果,又经济。

表4 主要技术指标名称最小静压差/pa(对相邻)换气次数(次/h)手术区截面平均风速(m/s)自净时间/min温度/℃相对湿度/%最小新风量m3/h.h次h噪声/ab(A)最低照度/1×I+80.25~0.30≤1522-2540-60606≤52≥350II+830-36—≤2522-2540-60606≤50≥350 III+518-22—≤3022-2535-60604≤50≥350 IV+512-15—≤4022-2535-60604≤50≥350体外循环准备间+517-20——21-27≤60—3≤60≥150无菌+510-13——21-27≤60—3≤60≥150间预麻-810-13——22-2530-60604≤55≥150室洁净+510-13——21-27≤65—3≤52≥150走廊恢复08-10——22-2530-60—4≤50≥200室清洁+58-10——21-27≤65—3≤55≥150走廊h.h为每人每小时新风量(3)最小静压差:正压、负压控制是保障体系中防止污染的重要的手段。

只有有序的梯度压力,才能确保洁净气流定向流动。

气流只能从高一级别无菌空间流向低一级别无菌空间,从无菌区流向非无菌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