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剥离强度测试标准中文

合集下载

焊盘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焊盘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焊盘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焊盘剥离强度测试是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测试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评估焊接质
量和焊接工艺的可靠性,对于保证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焊盘剥离强度测试的标准及相关内容,以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实施这一测试。

首先,焊盘剥离强度测试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两大类。

国际标
准包括IEC、IPC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标准,而行业标准则是各个行业协会或者企业
自行制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测试方法、测试装置、测试条件、测试参数等内容,旨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焊盘剥离强度测试的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测试方法,包括剥离载荷的施加方式、剥离速度、剥离角度等;其次是测试装置,包括剥离夹具的设计、制作和使用;再次是测试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环境气压等环境因素的控制;最后是测试参数,包括剥离载荷的测量、焊盘剥离强度的计算等。

除此之外,焊盘剥离强度测试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焊盘材料的不同、焊接工艺的不同、环境条件的不同等因素,这些都需要在标准中进行相应的规定和说明,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焊盘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标准要求,才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焊盘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高测试技术水平,为电子产品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剥离力测试标准

剥离力测试标准

剥离力测试标准在进行剥离力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试标准。

剥离力测试是用来评估材料表面附着力的一种测试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粘附性能以及在特定条件下的耐久性。

在进行剥离力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测试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剥离力测试标准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样品准备、设备要求、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内容逐一进行介绍。

首先是测试方法。

在确定剥离力测试标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常见的剥离力测试方法包括剪切剥离法、拉拔剥离法、剥离试验法等。

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应用场景,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其次是测试条件。

在进行剥离力测试时,需要明确测试条件,包括温度、湿度、载荷速率、试验环境等。

这些测试条件对于测试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测试标准中进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测试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接下来是样品准备。

样品的准备对于测试结果同样至关重要,需要在测试标准中对样品的选择、制备、尺寸和数量等进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设备要求是剥离力测试标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进行剥离力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包括剥离力测试机、夹具、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记录和分析是剥离力测试标准中的最后一个重要内容。

在进行剥离力测试时,需要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试结果。

在测试标准中需要对数据记录的方式、数据分析的方法和结果的表达进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总之,剥离力测试标准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剥离力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来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剥离力测试标准

剥离力测试标准

剥离力测试标准剥离力测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材料的剥离性能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

剥离力测试标准是指对剥离力测试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剥离力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对相关行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首先,剥离力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测试方法的选择。

常见的剥离力测试方法包括剥离试验机法、剥离粘结试验法等。

在选择测试方法时,需要根据被测试材料的特性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其次,剥离力测试标准还需要明确测试条件和环境。

测试条件包括温度、湿度、载荷速度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剥离力测试时,需要严格控制测试条件,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另外,剥离力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测试样品的制备和处理对测试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测试样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此外,剥离力测试标准还需要对测试设备和仪器的选择、校准和维护进行规定。

测试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测试结果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测试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最后,剥离力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结果的分析和报告方法。

测试结果的分析和报告应当清晰、准确、完整,以便对测试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应用。

总之,剥离力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剥离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相关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行业人士有所帮助,也希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剥离力测试标准,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及要求

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及要求

绝缘电阻测试 仪
测试不 同网络 间绝缘 电阻
1. 在 距 离 边 缘 大 于 25.4cm 区 域 切 取 2.5*10cm 的基板并留两条宽度 3.2mm 的铜 箔,把其它铜箔蚀刻掉,在夹持端剥起不超 过 12.7mm 的铜箔,再将基板固定在”前后 固定治具”夹具上. 2 将调速旋纽至 50mm/min 处,调整测试高 度 , 使夹具与测试器之间的金属连线处于 自由状态,按 ZERO 归零,调整试片,使夹持 后成 900 角,垂直拉伸时 ,倾斜角在土 50 之 内. 3.启动试验机以 50mm/min 的速度在垂直 方向施加拉力 ,直至剥离 25.4mm 长. 4.观察和记录测试器上的读数. 5.计算剥离强度:(N/mm)=测量值(N)/试条 依集团实验室《绝缘电阻测试仪作业指导 宽度(mm) 书》 注:抗撕强度在漂锡 288±5℃ 10S 后按 电压 200V DC 维持 5S 以上 以上实验步骤测试计算 . .
依集团实验室 《高低温测试箱作业指导书》 电阻变化不超过 10% 温 度 设 定 参 考 IPC-TM650 切 片 确 认 是 否 有 爆 2.6.7.2;-55-125℃ 100 次循环. 板、剥离等现象.
依客户要求
15
湿 气 与 绝 缘 电 阻 测 试
恒温恒湿箱 绝缘电阻测试 仪
测试在 特定湿 度环境 下绝缘 电阻值
委外测试
委外测试(只限金手指产品)
3 月/次
6.3 实验结果处理: 实验员试验完成后,实验员须开出相应测试报告给相应试验申请工序;如试验结果无法 文件名称 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WT-30-QA-031 C/0 页次 6/7

苏州市吴通电子有限公司 SuZhou WuTong Electronics Co.,Ltd

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xx国家标准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原理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装置3.1辊压装置(见图1)3.1.1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1.2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5°,厚度6 mm。

3.1.3压辊质量为2000±50g。

3.2试验机3.2.1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

3.2.2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试样4.1胶粘带胶粘带宽度为20±1、25±1mm,长度约200mm。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 9 8 2年8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起草GB 2792-814.2试验板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mm。

4.3校直板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

单位:mm。

4.4试样制备4.4.1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

4.4.2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180°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试验条件5.1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5%。

5.2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5.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试验步骤6.1用精度不低于0.05mm的量具测量胶粘带宽度。

ASTMD3330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翻译版

ASTMD3330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翻译版

ASTMD3330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翻译版一、引言压敏胶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和产品质量。

而剥离强度作为评估压敏胶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的测试方法至关重要。

ASTMD3330 标准规定了一种常用的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方法,为了让更多相关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我们对其进行了翻译和解读。

二、测试设备和材料(一)测试设备1、拉力试验机:能够以恒定的速度进行拉伸,并准确测量施加的力和位移。

2、夹头:用于固定胶带和测试板,确保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滑移。

(二)测试材料1、标准测试板:一般采用不锈钢板,表面光滑、平整,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2、压敏胶带:待测试的压敏胶带样品。

三、测试样品的制备(一)胶带粘贴将压敏胶带粘贴在标准测试板上,粘贴过程中要避免气泡和褶皱的产生,确保胶带与测试板完全贴合。

(二)静置时间粘贴完成后,将样品在标准环境下静置一定时间,以保证胶带的粘性充分发挥。

四、测试步骤(一)安装样品将带有胶带的测试板安装在拉力试验机的夹头上,确保夹头牢固夹住测试板,胶带的自由端处于垂直向下的位置。

(二)设定测试参数根据标准要求,设定拉力试验机的拉伸速度。

(三)进行测试启动拉力试验机,以设定的速度拉伸胶带,直至胶带从测试板上完全剥离。

在测试过程中,要记录施加的力和位移数据。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表示(一)数据记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最大剥离力值。

(二)结果计算根据测试得到的数据,计算平均剥离强度,单位通常为牛顿/厘米(N/cm)或磅/英寸(lb/in)。

(三)结果表示将测试结果以清晰、准确的方式表示出来,包括测试样品的详细信息、测试条件和最终的剥离强度值。

六、测试的注意事项(一)环境条件测试应在标准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下进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测试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测试结果的偏差。

(三)设备校准定期对拉力试验机进行校准,确保测试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剥离强度测试标准

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剥离力测试仪xx 国家标准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剥离法测量分开压敏胶粘带与被粘板材所需力的测定方法。

压敏胶粘带与被粘物为片、膜材料时,将采用金属校直板进行测定。

2 原理用180°剥离方法施加应力,使压敏胶粘带对被粘材料粘接处产生特定的破裂速率所需的力。

3 装置3.1 辊压装置(见图1)3.1.1压辊是用橡胶覆盖的直径为84 士1mm宽度45mm的钢轮子。

3. 1. 2橡胶硬度(邵尔A型)为60°士5,°厚度6 mm。

3. 1. 3压辊质量为2000 士50g3. 2 试验机3. 2. 1 拉力试验机应符合JB 706—77《机械式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的关于鉴定试验机的要求。

3. 2. 2 拉力试验机应附有能自动记录剥离负荷的绘图装置。

4 试样4. 1 胶粘带胶粘带宽度为20±1、25 士1mm长度约200mm。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 9 8 2年8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起草GB 2792-814.2试验板胶粘带与板材粘合时,试验板表面应平整,试验时不应产生弯曲变形,试验板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mm。

4.3校直板胶粘带与片、膜材料粘合时,应使用金属校直板,其尺寸如图3所示。

单位:mm。

4.4试样制备4.4.1被粘材料、表面处理方法、试样制备后的停放时间等应按产品工艺规程要求进行。

4.4.2为了保证在试验时胶粘带与被粘片、膜材料保持 1 80 °分离角度,用胶粘带将试片顺长度方向的两侧粘贴在金属校直板上。

5 试验条件5. 1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 %。

5.2胶粘带、被粘材料应在5. 1条件下放置2h以上。

6 试验步骤6. 1用精度不低于0.05mm 的量具测量胶粘带宽度。

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剥离强度测试方法
剥离强度测试是一种重要的寿命测试。

它是测试一种产品的耐隔离性
能的关键测试,可以显示出构件互接和表面封装耐隔离强度。

这一测
试能够有效检测出有关电气产品在供电环境中继、衔接、保护元件质
量好坏的指标。

下面列出剥离强度测试方法步骤:
1.准备试验:根据样品的特性,安放在试验台上,准备所需的试验设备,检查样品的状态;
2.电气试验:使用电极触摸样品,按照规定的电极的应用位置,进行加电测试;
3.压力测试:按照规定的拉力,在样品上使用抓夹,在适当的位置加载拉力,持续不断的测试观察;
4.释放压力:减小抓夹形成的压力,观察是否有改变;
5.抗老化测试:在高温、低温下使用加工件,记录变化;
6.测试分析:收集各项参数数据,利用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剥离强度结论。

剥离强度测试能够有效掌控电气产品的质量,确保安全性能。

因此,
对于产品设计人员来说,应把剥离强度测试作为一项重要的测试程序,以求充分保证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敏胶带剥离强度测试标准1. 范围这些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压敏胶带剥离强度的测试。

方法 A:单面胶从标准钢板或其他类似表面的平板上180°剥离的测试方法。

方法B:单面背衬胶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C:双面胶与标准钢板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D:单面胶或双面胶与离型纸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E:无基材胶带与标准钢板的粘性的测试方法。

方法F:单面胶与标准钢板90°剥离的测试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是给定压敏胶带粘性测试的统一评定方法,这评定可以针对一卷,两卷之间或一批。

不同的基材和(或)胶质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这些方法不适用不统一的胶质。

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于一些相对硬质的基材、衬里或在低强度下高粘性背胶的测试。

这些特性对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不能真正代表粘力。

测试数值用 IS 或英寸—磅做为单位,在每个单位系统中数值的规定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系统必须使用自己的单位。

这些标准没用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安全隐患。

标准使用者有义务去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操纵规则。

4. 测试方法概要方法 A——单面胶 180°剥离——用可控压力把胶带粘贴到标准测试板上。

测试时,以恒定的速度180°角从测试板上剥离。

方法 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胶带式样一粘贴到测试钢板上,取另一式样粘贴到式样以的背面,然后按方法A 进行测试。

方法C——双面胶表面粘性——把双面胶的正面贴到不锈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撕去衬纸,贴一层()的聚酯薄膜,接下来按方法A 进行测试。

衬里粘力——在双面胶的正面贴上的聚酯薄膜,然后撕去衬纸贴到不锈钢板上。

接下来的测试同方法A。

方法 D——测试离型纸胶带(单面或者双面)的粘性——把胶带粘贴到测试钢板上,衬里面朝外。

同方法 A 中单面胶从钢板上剥离类似,用同样的方法测试衬纸与胶粘剂的剥离强度。

方法E——无基材胶带的粘力测试正面——把胶带贴到标准测试钢板上。

除去衬纸,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形成一个背衬薄膜胶带试样。

按照方法 A 进行剥离力的测试。

衬里面——把胶带正面贴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撕去衬纸贴后贴到钢板上按方法A进行测试。

方法F——单面胶90°剥离——在可控的压力下把胶贴到标准钢板上,以恒定的速度从钢板上90°角进行剥离测试,计算剥离过程的力。

5. 意义和应用这些测试方法是为保证质量使用的。

给定的压敏胶在特定条件下测定其最大和最小剥离力,其数值用作验收标准。

方法A、B、C、E、F还可以用来测定给定胶带与其他一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和材质的表面的相对粘力。

有代表性的材料式样足以作为标准钢板试验使用。

方法A, B, C, E or F 不能被用来对比测试同类但不同粘着力的胶带。

这是因为测试的剥离力并没有规范为一定压力范围。

压力会因为单面背衬的硬度和黏着力度而有所不同。

两种不同胶带极少有相同此类属性。

方法 D 可以测试在特定剥离速度下剥离掉黏胶带的离型纸所需要的不同力值。

不同的剥离速度剥离力值不同。

这几种测试方法没有提供设计信息,原因在于通常粘着力和功能要求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6. 设备取样器—取样器应使用两边平行的单刃刀片,精确的分开距离,这样可以剪切出宽度精确的试样。

两种剪切12 和24-mm[ 1-in.]剪切宽度都是可用的。

为了不引起试样边缘破损,取样器也可以选择适合的。

注意1—这些宽度是根据Guide D 5750/D5750M 的公制计量单位为参照的。

除了欧洲外,所谓的组合公制单位世界通用,如果测试的宽度不同,计算的方法也相应的不同。

注意2—12mm取样刀规格是12mm宽,220mm长的铝制刀柄。

剂量器分配器—溶剂,比如洗涤瓶。

测试板——不锈钢板,50×125,不小于厚,表面粗糙高度50 ±25nm。

测试板如果有锈或者很多刮痕就不能使用。

新板使用前要清洗。

要保护测试板表面不被刮花或污染,其存放条件如10节所述。

压辊——自动或手动压辊钢圈直径85±,宽45±,表面橡胶6mm左右厚,硬度80±5.压辊表面为无任何凹凸缝隙的光滑圆筒。

滚轴克重为2040±45g。

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让别的部件增加其重量。

压辊可以是自动的或者以10±s手动操纵,推荐使用自动压辊。

注意 3 有一种检测压辊表面橡胶性能的简易方法。

用薄纸包住橡胶层,然后在铺着复写纸(印面向上)的平板玻璃上滑动。

复印纸的颜色就会被拓到薄纸上,这样就能直观的显现出橡胶表面是否有小的凸起或凹洞。

粘力检测仪——可能会用到恒速拉力机。

在此推荐使用电子设备能检测每秒的剥离力值。

拉力机的工作台中央有两个动力方向平行的夹具,其同试样统一在同一工作台。

用± mm/s恒定速率拉动夹具然后另一装置测试数据。

装置的精确度应达到%,测试水平在满量程的20%到80%之间。

固定装置——用于方法F的90°剥离。

7. 试剂和材料试剂的纯度——所有试验用的试剂应该达到化学纯。

如果用其他的纯度的试剂,应该要保证其纯度不影响测试结果才能使用。

试剂以下是所有可能用作清洗剂的试剂:无酒精双丙酮,技术级或者更高,甲醇(95%),丁酮,n—正庚烷,丙酮在测试时,最后的清洗应该用到丁酮或丙酮。

在选择和使用试剂清洗钢板之前要谨慎注意化学试剂对环境,身体和安全的影响。

清洗材料——吸收剂,外科纱布,棉毛或者薄纸。

材料必须为无棉绒纸;吸收剂不能含同有所列溶剂可溶的添加剂。

8. 取样选取试样—试样应该符合Practice D 3715/D 3715M 标准。

其它用途试样—试样的选择取决于试验目的。

可以参考PRACTICE E122。

通常一种胶带需要至少五个试样。

测试试样必须取自不同的胶带卷,如果有可能取自不同的生产线。

单一的产品取样检测不能得出有力结论。

9. 测试试样试样规格宽为24mm,如果宽度不同于此,参考NOTE5. ± mm的误差范围是允许的。

长度规格为300 mm左右。

作为试样的胶带,必须先从胶带卷上去掉3-6 圈之后再取材。

从每个胶带卷上取下一块试样的方法。

以500 to 750 mm/s的速率从旋转的胶带卷上扯下试样。

当由于胶带宽度或某些原因致使粘性过高而不易扯掉试样时,速率可以减少到500 mm/s。

当胶带宽度大于24 mm [1 in.]时,多出的那部分宽度用刀法剪切掉。

解卷后5 分钟之内进行试样测试。

10. 测试条件根据 D 4332 把试样放置在标准温度环境下至少24 小时。

在此环境下测试即可。

(警告——试验者要知道试验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不锈钢板上。

因此在胶带黏贴到试验板的过程中或者之后,试验板应该尽可能的不接触。

)11. 方法A——单面胶的180°剥离把所列的一种试剂涂抹在试验板上,用清洁吸水的材料擦拭干净。

用此种溶剂擦拭三次,试验板在标准环境下晾干时间至少需要10 min。

如果10h之内不使用,应该重新清洁再用。

注意 4——避免使用有污点,色污或划痕的试验板。

禁止用手指接触试验板表面。

在存放中,应保护试验板不被破损或者污染。

按照的要求取300-mm的胶带试样。

在试样一端12 mm处折叠,粘成标签状。

拿住标签端,让试样的另一端接触试验板,这样试样没有同试验板紧贴而只是轻微的置于其上。

自动或者手动的按长度方向滚动压辊,使胶带完全粘附到实验板上,这样可以避免胶黏剂和试验板间有任何空隙。

如果真的出现空隙现象,此试样作废。

注意5 为了试样黏贴时更好的滚压,试样宽度小于24 mm [1 in.]时,用一段胶带补齐24 mm [1 in.]或者用适宜重的压辊来线压,使其等同于2045g的压辊。

在一分钟之内准备好每一试样和测试装置。

注意 6 试样搁置时间的长短会带来不同的检测结果。

各种胶带因搁置时间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剥离力。

要选择合适的搁置时间。

把胶带对折成180°,从试验板上剥离出25 mm [1 in.]。

把试验板的这一端放入拉力机的活动夹口,另一端置入另一夹口。

操纵夹具以± mm/s的速度上升。

启动拉力机后,检测出的最初25 mm的剥离力值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用之后的50 mm的剥离力的平均值作为粘力测定值。

12. 方法B——单面背衬胶的粘性把试样一粘贴到像标准不锈钢一样的坚硬试验板上,用压辊滚压牢固。

另取一试样如所述黏贴到试样一得背面,要确保两试样边缘线齐。

按照所述操作试验。

13. 方法C——双面背衬胶的粘性正面——按步骤进行操作,去掉衬纸。

把厚度为聚酯薄膜叠加在测试样上,薄膜要比试样稍微宽一些。

遵循把胶带黏贴到试验板的方法,把薄膜用压辊准确的贴附到胶黏带上。

注意 7 薄膜的滚压最好用手动压辊。

滚压速度能增加到50 mm/s [2 in.]/s.按照和的方法继续试验。

衬纸面—用厚度为 [.]的聚酯薄膜按照黏贴到胶带表面,把他们充分粘合。

修剪薄膜使其比胶带稍微宽一些。

取掉衬纸,按照继续试验。

14. 方法D——单面或者双面背衬胶离型纸的粘性双面背衬胶——遵循把试样一端的125 mm粘到试验板上,胶粘面(表面)向下。

用压辊以10± mm/s的速率两个方向共各滚压两次。

把试样另一端离型纸剥离掉,保留试验板上的胶带的离型纸。

不要碰到钢板上的胶带。

对折离型纸然后按和进行试验。

单面背衬胶——遵循。

把试样一双面背衬胶贴到试验板上,长度和试验板一致。

取掉单面背衬胶带的离型纸。

把试样一端的125 mm 的光滑面向下,叠贴到试样一上。

用压辊以10± mm/s的速率两个方向共各滚压两次。

把试样另一端离型纸剥离掉,保留试验板上的胶带的离型纸。

对折离型纸然后按和进行试验。

15. 方法E——无基材胶带粘性胶黏面——按照的步骤取掉离型纸。

把厚度的聚酯薄膜黏贴到试样上,其宽度比无基材胶带稍微宽一些。

按所述黏贴薄膜保证其无缝隙贴附到无基材胶带上。

遵循和继续试验。

离型纸面—在无基材胶带的胶黏面上贴附上厚度为的聚酯薄膜。

用适合的压辊手动滚压两次,滚压速度可能增加到50 mm/s/s. 去掉试样的离型纸如和所述把其黏贴到试验板上。

如和的步骤继续试验。

注意 8 尽管方法操作简易,但其操作需细致,尤其当两个不同的实验室或者操作者按照书面程序得出清晰一致的结果时要格外注意。

16.方法F——单面背衬胶的90 度剥离按照所述准备测试试样。

把胶带一端90 度方向折叠。

从试验板上剥离25 mm的胶带。

把试验板夹到仪器的活动夹口这样可以在接下来75mm的剥离过程中始终保持90°,这样另一端放置到其它的夹口。

使夹具以± mm/s的速率上升。

按所述继续试验。

17.计算在英寸——磅系统中,如果测试力值非牛顿值,使其除以试样宽度然后乘以10 转换成N/10 mm。

在英语量制系统中,如果力值非盎司,使其除以试样宽度后转换成盎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