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 (1)

合集下载

林黛玉进贾府1

林黛玉进贾府1

木石前盟
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顽石在投胎入世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 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 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 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 他,这便是林黛玉。
第二回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
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第三回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
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 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 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返回
凤姐屋
穿堂 影壁 角
曹雪芹
(约1715—1763)
而色 黑”。他性格傲岸,愤世 嫉俗,豪放不羁。嗜酒, 才气横溢,善谈吐。
曹雪芹一生经历曹家 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 早年过着锦衣纨袴,饫 甘餍肥豪华公子生活, 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 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 ,就有四次住在曹寅的 江宁织造署内。
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
曹頫家被罢官、抄家。家道 从
此衰落。晚年穷愁潦倒,爱 子夭折,卖字画度日,生活 于贫困之中。曹雪芹著《红 楼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 、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 常赊”的贫困生活。
巨大的变故使其对社会有
了深刻的认识,对世态炎凉做 痛苦的反思。
悼红轩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 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红楼梦》(石头记)。
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会”地五位个。大字。连续使用四个
“大”字。守门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十来个;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1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含答案

1 林黛玉进贾府本课话题——个性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宝玉的一摔,摔破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摔掉了封建社会的枷锁,彰显了他叛逆的个性。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水,宁静致远,以柔克刚;花,倾吐芬芳,奉献自我;鸟,崇尚自由,翱翔天空。

水、花、鸟都将自我的个性展现于大自然中,让大自然异彩纷呈。

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如何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的骄傲,追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张扬的个性;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星光的灿烂。

1.李白傲岸不羁李白生就一副傲骨,决不在人前卑躬屈膝,敢叫高力士脱靴,让杨贵妃研墨,甚至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

遭权贵排挤时,他更是愤怒地宣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李白决不屈服的鲜明个性。

2.阿西莫夫辞教授之职阿西莫夫不留恋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告别讲台和实验室,放弃教授职位,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

面对他人的指责,他说:“除非有人能够证明我说的仿佛很自负的事情不属实,否则我就拒绝接受所谓自负的指责。

”自信的个性在阿西莫夫身上得到了张扬。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个性是一个人最大的需要和最大的保障。

——斯宾塞没有个性,人类的伟大就不存在了。

——让·保尔没有个性的文化是一种使人感到注定毁灭的悲剧性文化。

——罗曼·罗兰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它自己的一套,理智也会被它牵着鼻子走。

——索尔·贝娄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

——屠格涅夫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须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

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而加以发展。

——松下幸之助[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阜.盛()紫檀.()嬷.嬷()绾.着() 宫绦.() 窄裉.袄()洋绉.裙() 翠幄.() 厢庑.()憨.顽() 漱.盂() 盥.手()懵.懂() 瞋.视() 乖.张()罥.烟眉() 杜撰.() 忖.度()【答案】fùtán mówǎn tāo kèn zhòu wòwǔhān shùguànměnɡ chēn g uāi juàn zhuàn cǔ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冠⎩⎨⎧华冠.丽服( )冠.军( ) (2)笼⎩⎨⎧笼.火( )笼.罩( ) (3)症⎩⎨⎧症.结( )症.候( ) (4)攒⎩⎨⎧攒.至顶中( )积攒.( ) (5)伺⎩⎨⎧伺.候( )伺.机 ( ) (6)孱⎩⎨⎧孱.弱( )孱.头( ) 【答案】 (1)ɡuān ɡuàn (2)lóng lǒng (3)zhēnɡ zhèng (4)cuán zǎn(5)cì sì (6)chán càn2.语境辨析法(7)嘉宾观众个个屏.( )气凝神,等待屏.( )风后的明星出场。

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电子课本

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电子课本

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电子课本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电子课本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电子课本林黛玉进贾府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

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

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

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 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 林姑娘到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

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见拜见了外祖母。

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 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1《林黛玉进贾府》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1《林黛玉进贾府》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 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 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 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 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贾演-贾代化 宁国公
贾 贾

贾珍 贾蓉 (尤氏) (秦可卿)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 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 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 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 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 冬尽,春流到夏!
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 只落得白茫茫一片 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创造了一个世界。
肖(正面)服饰容貌 眉清目秀 英俊多情
像(正面)言行
爱好黛玉 反抗天命 叛逆
(正面)《西江月》 鄙弃世俗 卓然独立
林黛玉对贾宝玉认识之前后对照
林黛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 祸根,是一个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 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所以不知是怎生个惫 懒人物,懵懂顽童,心想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贾母称她“真是个鬼灵精的”;(第 五十回)
兴儿告知尤二姐“提起我们奶奶来, 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 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第六十五回)
林黛玉眼中的贾府 人物:贾宝玉 ——典型人物
描写方法(正/侧 )
人物特征
(侧面)王夫人、 母亲的话
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
敬 贾惜春
(贾邢夫赦人)(贾王熙琏凤()liǎn)巧姐
贾迎春
贾源-贾代善 荣国公(史太君

课件7: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

课件7: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天活动为线索,通过记叙 林黛玉初进贾府的见闻、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大 批重要人物,展现了封建大家族贾府的富贵豪华, 生动地描写了贾府这一“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 之族”的奢侈生活,初步揭示了《红楼梦》中林黛 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及封建统治阶级森严的礼法制度,也初步展示了小 说男女主人公初见时两心相通、感情相投的微妙关 系以及他们与封建正统观念格格不入的叛逆性格。
四、从名言中积累
1.要做一个人,不要跟随我,就是你自己,你自己!
——尼采
2.必须自己和自己搏斗,才能够征服自己。
——罗曼·罗兰
3.在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
是走自己的路。
——惠特曼
作者简介
语言巨匠——曹雪芹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 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满洲正白旗包 衣(奴仆)。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 康熙帝玄烨的奶娘。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 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 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 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
范文佳作
①我看见西子浣纱的涟漪,望见貂婵戏水的波澜,听到红拂 袖水的誓言,闻到虞姬临江的哀叹……水边的女人,永远带着那 一份无悔,保持着那一抹真彩。女子立于水边,便成了“汝”, 于是我想到了你——黛玉。
②水做成了女人,宝玉如是说。你就如那一池流过沁芳闸的 活水,带着灵动,淌入了贾府。于是,一泉清流被你演绎到了极 致。水边,你写下了《葬花吟》;水边,你赋出了《唐多令》。提 锄携篮,收一方落红;扶柳洒泪,送一池飘絮。也许,你又感怀 身世了,面对那池清流,你想到了“逝者如斯”;看到随波而去 的落红,你想到了“花自飘零水自流”。水成了你感情的承载, 载着水做的女人的眼泪,流向远方。

林黛玉进贾府_王熙凤贾宝玉分析 (1)

林黛玉进贾府_王熙凤贾宝玉分析 (1)
贾宝玉、王熙凤
贾宝玉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 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 严整”的人们相比,这张张狂狂的来者,实在是 “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 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他是我们 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 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 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 物。
肖像
作品不但具体细腻刻画 人物外貌,而且 通过 外貌的描写,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肖像描写包含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
服饰:(头饰、裙饰、服装)铺陈集珍宝珠玉于 一身──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 内心的空虚。
容貌:着重写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 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 表现她美丽外表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见黛玉
她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很充分。 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 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 见了!”;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 世而掉泪,所以抢先“用帕拭泪”);最后转悲为喜(因为她见 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 小结:入木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 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细节:王熙凤回王夫人虽几笔带过,但进一步说明由于她 的善于机变逢迎和果断能干,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 中的实际掌权人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 那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诽谤!”所谓“愚顽”、“偏僻”、“乖 张”就是指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 之道”,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 活道路。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共74张ppt)

高中语文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共74张ppt)

1.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 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的 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 系,又各有侧重。《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及在小说中的作 用如下图所示:
2.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 基础整合 ]
一、辨正字音 (一)单音字 ①阜.盛( ) ②杜撰.( ) ③两靥.( ) ④效颦.( ) ⑤簇.拥( ) ⑥懵.懂( ) ⑥憨.顽( ) ⑧纳罕.( )
信服。
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
晨读在线·含英咀华
◎ 诗海撷英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赏析】 此诗以人写花,新颖别致。诗中的种花人、 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都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中 所表现出来的潇洒、机灵、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 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
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 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2)讲究的布局。
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 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 现出豪门贵族气派。
2.品味语言 小说从本质上说是语言的艺术,无论塑造 人物还是描写环境都离不开语言。学习中要抓住这一要点,注 意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如符合王熙凤身份和性格的泼辣、 奉承的语言,海明威小说中简洁明快、言简意赅的叙述性语言 等。
3.尊重感受 文学作品是以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 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而且越是 伟大的小说越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因此,学习中要积极思 考,敢于怀疑,大胆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必拘泥于 老师的讲解和辅导用书的观点,但一定要言之有理,让人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原文高二语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是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的节选出来的一部分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原文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

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

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

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

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

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

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见拜见了外祖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黛玉进贾府(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独特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女主人公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林黛玉时时处处所持的谨小慎微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掌握作者表现人物的方法和所体现的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掌握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形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五、教具准备:教案和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人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

(二)引导学生通过文中黛玉的生活准则及其言行把握黛玉形象
1、提问:林黛玉初进贾府就给自己定了一条生活准则,是什么呢?(第3张幻灯片)
明确: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课文一开始就说“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2、提问:她为什么一进贾府就要给自己定这样一条生活准则呢?(该问题为学生理解文中黛玉性格作铺垫。


明确:还是第一段所述,母亲说与别家不同,到底是怎么个不同呢?黛玉心中肯定挺好奇的,于是她就留心仔细地看,从那宏伟的外观到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等级分明的礼仪,甚至门前仆人丫鬟的服饰她也看得很细,眼明心细的黛玉发现贾府处于皇家的庇护之下,是典型的侯门深宅。

而林家虽然祖上袭过列侯,但到父亲林如海这一辈已渐衰落了。

林家的门第与贾府相比自然逊色多了,在这样一种对比的落差下,黛玉心中就有了一种微妙的自卑感。

她一走进贾府人家说她是贾母的外孙女,苏州林家姑奶奶的女儿,黛玉深知她代表的不单是她自己,更是整个林家的形象,所以她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3、提问: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什么地方都能体现出黛玉遵循这一生活准则?试着进行分析看各处言行都能体现出黛玉的什么性格特点?(主要让学生来说,老师根据具体情况作补充。

)(第
4、5张幻灯片)
明确:课文第2段黛玉拜见外祖母,一开始未能行拜见之礼,过后还是补上了这个礼节。

第5段和王熙凤见面时,贾母笑着说:“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却是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第7段丫头传贾赦的话,她忙站起来一一听了。

由这些细节可看出她的知书达礼。

第7段黛玉拜见大舅父没见上,舅母邢夫人苦留她吃饭但她推辞了。

引导
学生分析黛玉辞饭的话,既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话说得很巧妙委婉,由此可看出她的聪慧和娴于辞令。

黛玉仅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从远在苏州的林家到地处京都的贾府,一路奔波,进了贾府又七拐八弯地走了那么多路,拜见这个拜见那个,这会儿肯定累了也饿了,但是面对舅母的赐饭她还是很理智的拒绝了,由此能看出她懂事有教养。

文中有多处关于座位的描写,联系《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的座位布局,讲解有关座位的知识。

由此联系课文进一步分析黛玉在行动上的谨慎小心,还有饭后吃茶的行为也能体现出这一性格特点。

黛玉对贾母与宝玉在读书这一问题上前后的不同回答,也能看出她在言语上的谨慎,因为她看出贾母推崇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于是改口,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以合乎贾府的规范。

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黛玉时时事事都很多虑,心思又极细腻,总怕被人耻笑,总疑心别人对她有什么看法,显得很是敏感多疑。

(幻灯片显示刚才分析过的黛玉性格特点的总结。


4、提问:一般的人在她舅舅家用不用如此小心翼翼?(不用。

)我们该如何理解黛玉时时处处谨小慎微的心理与言行?同学们可以结合刚才对黛玉性格的分析自由讨论。

(第6张幻灯片)
明确:自从母亲贾敏去世后,黛玉在家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姐妹扶持,她年幼多病,父亲林如海又不肯再续室,她只好投奔外祖母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

黛玉是因为家庭变故才投奔外祖母家的,这可不同于做客。

上上下下拥有几百口人的贾府对小小的黛玉而言,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因为之前她从没来过外祖母家,而现在她的衣食住行全要依赖于贾府,我们常说一旦依附于人便受制于人,而黛玉又是一个有着良好家庭教养的,心思极为细腻又极为自尊的一个女孩,在这样一个事事都颇为讲究的典型封建礼教家庭,她只有让自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所以说黛玉时时处处的谨小慎微正是她孤单的身世和寄人篱下的思想反映。

小结:黛玉的形象特征体现在她的语言、行为、肖像、心理中,这是作者的直接描写。

文中作者还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借助于他人的眼睛来展示黛玉的肖像。

这种借他人感受来写人的肖像不仅富有感情色彩,而且有利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双方性格的表现,笔墨经济、一举两得。

我们要了解黛玉的神态风度,就得求助于黛玉身边这一双双眼睛了。

(第7张幻灯片)
(三)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他人的观察把握黛玉形象
1、提问:众人眼中的黛玉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原句。


明确:黛玉留给众人的整体印象是体弱多病、气质不俗,这是作者对黛玉形象的初步勾画。

(第8张幻灯片)
2、提问:王熙凤眼中的黛玉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女同学有感情地读文中王熙凤的话。

)(第8张幻灯片)
明确:凤姐是贾府的实际掌权者,她见多识广,说出这样的话,进一步点明黛玉的容貌标致、气派不凡。

3、提问:同学们最关心的是谁眼中的黛玉?(宝玉眼中)(第9、10张幻灯片)
明确:《红楼梦》中最感人的是宝黛爱情故事,同学们最关心的自然是这位宝哥哥眼中的林妹妹了。

我们来看曹雪芹借宝玉之眼给我们绘出了一副怎样的黛玉图。

(请男同学来扮演贾宝玉,齐读宝玉眼中的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黛玉的眉眼好似一抹轻烟,眼波含情很是娇羞柔媚。

《诗经》中描写美女是:“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从眉、笑和目这三个方面来写女孩子转盼多情的美丽可爱样。

让学生在对比中想像黛玉的眉眼。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娇怯的情态出于含愁的面容,妩媚的风韵出于柔弱的病体,写出黛玉的泪与娇。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让学生想像夏日的早晨鲜嫩欲滴的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柳树本来就是柔美的象征,微风吹来柳枝飘摇的婆娑之态更让人心动。

这两句一静一动把黛玉的美貌风流和婀娜多姿写得淋漓尽致。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给学生补充介绍比干的过人聪明和西施典型的病美人形象。

这两句说黛玉的聪明颖悟胜过比干,病弱姣美胜过西施。

补充《红楼梦》中贾琏的心腹小厮给尤二姐介绍黛玉和宝钗这两位姑娘时说的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黛玉的病弱姣美气质。

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让学生再细读黛玉的肖像描写,把其中的“蹙”、“愁”、“泪”三个字圈起来品味。

这样一个面容姣美、体态婀娜的女子却双眉若蹙、两靥含愁、泪光不断,一方面与木石前盟这个神话故事中的还泪说相照应,另一方面也写出黛玉的性格,暗示了黛玉的结局:长愁何能却病,怯弱安得永年。

补充宝黛恋爱及黛玉生活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黛玉性格中的多愁善感,引出黛玉的许多诗中最能体现她才情与性情的《葬花吟》,用幻灯片显示相关画面,让学生听这段曲子,在流动的旋律中进一步体会黛玉形象。

让学生总结宝玉眼中的黛玉:美貌风流、多愁善感、娇弱多病、聪慧灵秀等类似的词都可以。

(四)课堂小结:(第12张幻灯片)
作者对黛玉形象的刻画颇具匠心,由她的生活准则写出她的性格和良好的家庭教养,由众人与熙凤之眼层层铺垫,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工笔细描。

无论是她的眼明心细、自尊自重、聪慧灵巧、知书达礼还是她的美貌多情、弱不禁风、多愁善感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所以说林黛玉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集中国三千年文化于一身的理想化身,她的美不仅在外貌,更在精神气质----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

(五)布置作业:(第13张幻灯片)
作者在介绍贾宝玉与王熙凤时有大段服饰描写,思考为什么对林黛玉的服饰只字未提?
(六)板书:(第11张幻灯片)
生活准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自尊、多疑、聪慧)
众人眼中:气质不俗、体弱多病
林黛玉形象
熙凤眼中:容貌标致、气派不凡
宝玉眼中:美貌多情、多愁善感、弱不禁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