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六章(组合体尺寸标注)

合集下载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6
1. 线性尺寸
12
12
16
( a) ( b)
线性尺寸的数字应按图( a)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
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组按合体图的(尺b寸)标注标注。
2. 角度尺寸
60°
10° 55° 50°
25°
25°
10°

50°
30°
70°
30°
(1) 角度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 (2) 角度尺寸线画成圆弧,圆心是该角顶点。 (3) 角度尺寸数字一律写成组合水体的平尺方寸标向注 。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 尺寸线
尺寸线与轮廓线不平行 尺寸线成为轮廓线的延长线
尺寸线成为中心线的延长线 尺寸线与中心线重合 尺寸线与轮廓线重合
(1) 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 (2)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组与合体所的标尺寸注标的注线段平行。
5. 同一张图上,数字及箭头的大小应保持一致
3. 圆的直径
(1) 直径尺寸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2) 尺寸线应通过圆心,其终端画成箭头。 (3) 整圆或大于半圆应注直组合径体的。尺寸标注
4. 圆弧半径
(1) 半径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 (2) 半径尺寸必须注在投影为圆弧的图形上,
且尺寸线或其延长线应通过圆心。 (3) 小于或等于半圆的圆弧组合应体的注尺半寸标径注 尺寸。
“S ”。对标准件,轴或手柄的前端,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 下,可以省略符号“s”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8. 板状类零件
t6
标注板状类零件的厚度时,可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t ”。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中职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中等专业学校202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机械组课程名称机械制图所在年级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系部授课班级授课日期课题:5-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教学目标1.了解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2.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重点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难点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教法讲练结合法、探究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设备多媒体、画图工具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二、新课引入三、新授(一)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①正确——符合国家标准②完整——尺寸完整、正确、不重复地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③清晰——尺寸布置整齐、清晰,方便看图④合理——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尽量满足加工、测量和检验的要求教学 内 容(1)带切口形体的尺寸标注对于带切口的形体,除了标注基本形体的尺寸外, 还要注出确定截平面位置的尺寸。

必须注意,由于形体与截平面的相对位置确定后,切口的交线已完全确定,因此不应在交线上标注。

(2)常见简单形体结构的标注尺寸 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尺寸齐全要保证尺寸齐全,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应先按形体分析法注出表示各基本形体大小的定形尺寸,再确定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尺寸,最后根据组合体的结构特点注出总体尺寸。

①定形尺寸确定组合体中各基本形体大小的尺寸。

例如,底板的长、宽、高(40,24,8),底板上圆孔和圆角尺寸(2ХΦ6、R6)。

必须注意,相同圆孔Φ6要注写数量,如2ХΦ6,但相同圆角R6不注数量,两者均不必重复标注。

②定位尺寸是指确定组合体中各基本形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标注定位尺寸时,须在长、宽、高三个方向分别选定教学内容尺寸基准,每个方向至少有一个尺寸基准,以便确定各基本形体在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通常选择组合体底面、端面或对称平面以及回转轴线等作为尺寸基准。

如图所示,组合体左右对称平面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后断面为宽度方向尺寸基准,底面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22讲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22讲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6和12分别是 底座上两圆孔 长度和宽度方 向的定位尺寸, 即钻孔的位置
22是立板上 圆孔轴线在 高度方向的 定位尺寸
01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组合体尺寸标注的种类
(3)总体尺寸
确定组合体外形大小的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称为总体尺寸。
底座的定形尺寸32、24也是轴承座的总长和总宽 尺寸,总高尺寸为31。
轴承座可分为底座、立板、肋板三个形体,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如图所示。
底座的长32、宽24、高7;两圆孔直径ø6,圆弧半径R6;立板的长5,宽11、18,高6、24, 圆孔直径ø9;肋板的长11、宽4、高8。
01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组合体尺寸标注的种类
(2)定位尺寸 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
01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尺寸基准
(2)尺寸标最明显 的视图上;
01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尺寸基准
2)同一形体尺寸,应尽量集中标注 在同一视图上;
3)回转体的直径尺寸最好注在非圆 的视图上;
4)尺寸(界)线与轮廓线尽量避免 相交,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 ;
形体分析与基准选择
01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的步骤: 首先,进行形体分析,选择尺寸基准; 其次,依次注出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及总体尺寸; 最后,进行核对、调整,使所标注的尺寸正确、 完整、清晰。 具体步骤参考--轴承座尺寸标注示例
标注每个形体的定形尺寸
01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标注了总体尺寸之后,某些定形尺寸可以省略,如 图中标注了总高尺寸31,立板的高度尺寸24就可 以省略不注。
01

机械制图-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机械制图-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掌握组合体尺寸的标注步骤:
1.形体分析: 2.选择尺寸基准: 3.标注定形、定位尺寸: 4.调整标注总体尺寸:
感谢聆听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例:标注如图所示轴承座的尺寸。
尺寸标注方法和步骤:
(1)形体分析: 轴承座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底板1、竖板
2、圆筒3、肋板4、凸台5。
圆筒3 竖板2
凸台5 肋板4
底板1可以看作由长方体经过圆角、钻孔形
成的切割体,圆筒3和凸台5可以看作由圆柱体
经过钻孔形成的切割体。
底板1
轴承座的五个组成部分之间经过堆叠、相贯、相交形成综合类组合体。其中,
15、55、80、160。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3)标注定形、定位尺寸 ①注出各部分的定位尺寸
15、55、80、160。 ②注出大小圆筒的定形尺寸。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3)标注定形、定位尺寸 ①注出各部分的定位尺寸
15、55、80、160。 ②注出大小圆筒的定形尺寸。 ③注出底板的定形及定位尺寸。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3)标注定形、定位尺寸 ①注出各部分的定位尺寸
15、55、80、160。 ②注出大小圆筒的定形尺寸。 ③注出底板的定形及定位尺寸。 ④注出肋板的定形尺寸。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4)调整标注总体尺寸:
调整标注总体尺寸:总长260 及总宽140+15和已有的尺寸重合, 不必再标注;而总高240标注出后, 要将定位尺寸80去掉,因为若再标 注则为重复标注。
底板1和竖板2的后表面平齐叠加;竖板2与圆筒3的左右相切;肋板4与底板1、圆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尺寸链问题
在组合体中,可能存在多个相互关联的尺寸链。应注意分 析尺寸链的传递关系和封闭环,确保尺寸链的完整性和准 确性。
公差与配合问题
在标注组合体尺寸时,应注意公差与配合的选择。根据使 用要求和加工能力,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和配合类型,确 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得到满足。
0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指导
叠加类组合体尺寸标注
总体尺寸
标注组合体的总长、总宽和总高尺寸 。
定位尺寸
定形尺寸
标注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如长、 宽、高。
标注各基本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尺寸。
切割类组合体尺寸标注
总体尺寸
标注组合体的总长、总宽和总高尺寸。
截面尺寸
标注截切平面与形体表面的交线(截交线)的尺 寸,以及截切后所形成的各部分的定形尺寸。
定位尺寸
确定截切平面位置的尺寸。
综合类组合体尺寸标注
总体尺寸
标注组合体的总长、总宽和总高尺寸 。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尺寸。
定形尺寸
标注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如长、 宽、高。
截面尺寸
如有截切,需标注截交线的尺寸及截 切后所形成的各部分的定形尺寸。
05
尺寸标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漏注问题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标注的准确性和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实例二
实例三
实例总结
叠加式组合体尺寸标注。分析 叠加式组合体的结构特点,选 择合适的基准,分别标注各基 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
切割式组合体尺寸标注。分析 切割式组合体的结构特点,选 择合适的基准,标注出整体尺 寸及截切部分的定位尺寸和定 形尺寸。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执教者:
单位:
任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基础任务:叠加 类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拓展任务:轴 承座的尺寸标注
基础任务1:叠加类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相关知识链接】
1、标注尺寸的三要素
尺寸界线: 可从轮廓线或延长线 上引出 用细实线
180
500
尺寸线: 垂直于尺寸界限 平行于标注对象 用细实线
Dimension of compounding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学习新知识点: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1、正确
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齐全
所注各类尺寸应齐全,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3、清晰
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看图。
二、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以如图所示叠加类组合体为例 , 讨论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方法与步骤:
34
5
5
9
2× 6
20
任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小结: 1、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正确、齐全、清晰 2、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方法:形体分析法
3、尺寸标注方法和步骤: (形体分析后)
(1)分解组合体各形体三视图 (2)逐个标注各形体定形、定位尺寸 (3)兼顾总体尺寸,对所标注尺寸作调整和再布置
作业布置:1、完成轴承座的尺寸标注 2、任务:支座的尺寸标注,预习有关材料
形体分析:
(1)底板 (平放的带圆 角圆孔)
1、确定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时,首先要选定尺寸基准,组合体的对 称面、端面、底面、轴线等常被选为尺寸基准。
高度方向基准 宽度方向基准
长度方向基准
2、尺寸齐全
(1)标注定形尺寸

机械制图 第6章组合体

机械制图 第6章组合体
第6章 组合体 6.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和组合形式 6.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6.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6.4 看组合体的视图
1
返回目录
本章学习的目的: 1.熟练掌握正确绘制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2.能够完整、准确、清晰地在视图中为组合体标注尺寸。 3.掌握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能根据视图准确地想象 组合体的空间形状。 4.具有根据已知视图补画其它视图的能力。
如图b所示;
(3)图c所示的组合体是叠加和切割两种形式的综合。
6
返回
6.1.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 组合体的表面连接关系 组合体表面连接关系有平齐、相交和相切 三种形式。
表面平齐时 不画分界线
表面平齐
(1)当组合体中两基本体的表面平齐(共面)时,在视图中不应画出分
界线,如上图所示。
6.检查、描深
26
返回
描深图线后,标注全部尺寸
27
返回
6.2.2 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
2.画原始形体的三视图
3.画截平面的三视图
4.检查、描深
28
返回
切去形体1-四棱柱
原始形体-四棱柱 切去形体3-四棱柱
切去形体2-三棱柱
1.形体分析 图示组合体的原始形体是四棱柱,在此基础上用不同位置 的截平面分别切去形体1-四棱柱、形体2-三棱柱、形体3-四棱柱,形成2切9 割 型组合体。
板的位置特征,但整体形状特 征和位置 特征表达较差。 C
D向
D
18 A
返回
(2)确定视图数量:确定其它视图的原则是: 用最少的视图最清楚地表达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结构、相对位置和 表面连接关系。
当主视图的投

组合体尺寸注法

组合体尺寸注法

使用简化注法
对于符合简化条件的图形 ,应采用规定的简化注法 进行标注,提高标注效率

05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实践应用举例
机械零件图中的组合体尺寸标注
零件总体尺寸
标注零件总长、总宽、总高,以 确定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所占
空间。
零件重要部位尺寸
标注影响零件性能、精度和装配关 系的重要部位尺寸,如轴径、孔径、 槽深等。
定位尺寸的标注
确定基准
选择一个或几个基准面或基准线作为定位尺寸的 起点。
标注定位尺寸
从基准出发,标注各基本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尺寸。
注意方向
定位尺寸的方向应与基准面或基准线的方向一致。
总体尺寸的标注
1 2
确定组合体的总长、总宽和总高
根据组合体的整体形状和尺寸,确定其总长、总 宽和总高。
标注总体尺寸
在组合体的适当位置标注总长、总宽和总高的尺 寸。
02
03
灵活性
组合体尺寸注法适用于各种复杂 形状和尺寸的标注,具有很强的 适应性和灵活性。
04
对未来组合体尺寸注法发展的展望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组合 体尺寸注法有望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
标注的准确性和效率。
标准化与国际化
随着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组合 体尺寸注法有望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直接标注 ,更加直观和便捷。
尺寸线、尺寸界线等放置位置不合理, 不便于观察和测量。
数值精度不够或单位使用不当,影响 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标注方向不明确
箭头指向模糊或未按规定标注,导致 理解困难。
尺寸标注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不符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的规定,如尺寸线、尺寸界线、箭头等符号的画法不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截断体的尺寸标注
3. 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4. 常见底板尺寸标注
例:轴承座尺寸标注的步骤
a)选定尺寸基准
例:轴承座尺寸标注的步骤
b)标底板的尺寸
例:轴承座尺寸标注的步骤
45
5
c)标大、小圆筒的尺寸
85
130
例:轴承座尺寸标注的步骤
d)标支承板及肋板的尺寸
例:轴承座尺寸标注的步骤
85 45 25 35 40 70
A 1 2 3 4 C
B
D
60° 二、用60°三角板和丁字尺作正六边形
12 1110 9 8 7 6 5 4 3 2 1 0 11
12 1110 9 8 7 6 5 4 3 2 1 0 30 0 10 20
40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60
70
80
用圆规作正六边形
2)、圆弧R与两圆弧R 2)、圆弧R与两圆弧R1和R2内切的作图步骤
R1 T1
R
R2
1、求圆心
T2 O2
O1
2、求切点 3、画连接弧
O
3)、圆弧R与圆弧R 3)、圆弧R与圆弧R1和直线相切
R
O
R
尺寸标注的常见错误
应标注圆柱总长 不清晰
40 45
主要定位尺寸应从基准开始标注
Ф7 0
Ф4 0
130 5 110 60
尺寸线之间 及尺寸线与 轮廓线之间 距离太小 尺寸界线太长
25
20
125 2X 25 Ф
尺寸线应 避免交叉
70 20
不清晰 不清晰
尺寸数字应写 于尺寸线之上 尺寸界线应 超出尺寸线
二、尺寸分类和尺寸基准
1.定形尺寸 定形尺寸
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
2.定位尺寸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
3.总体尺寸 总体尺寸
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尺寸。
4.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点就是尺寸基准。
三、组合体尺寸标注示例
1.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O1
2)、圆弧R与两圆弧R 2)、圆弧R与两圆弧R1和R2外切的作图步骤
R1
R
R2
1、求圆心
O1 T1 O2 T2
2、求切点 3、画连接弧
O
2、圆弧R与圆弧R1相切(续) 圆弧R与圆弧R 相切(
1)、圆弧R与圆弧R 1)、圆弧R与圆弧R1内切的作图原理
连接弧半径
O O
切点
O1
与已知圆弧(圆心O 半径R 相切的圆弧(半径R 与已知圆弧(圆心O1 ,半径R1)相切的圆弧(半径R), 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弧的同心圆。该圆半径为R1–R。两圆 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弧的同心圆。该圆半径为R R 弧的切点在连心线的沿长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处。 弧的切点在连心线的沿长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处。
R20
55 105
20
尺寸线太长
尺寸标注的常见错误(之一)
相贯线不 应注尺寸
85
过渡线不应注尺寸
45 30 Ф25
Ф35
应标注直径
尺寸线不能 与别的任何 线重合
20
Ф40
25
20
截交线不 应注尺寸
10
55
20
Ф 2X 25
125
5
尺寸数字 朝向错误 对称尺寸 不能只标 注一半 尺寸数字、箭 头大小应一致
25 20
55
20
85
130
20
2
25
125
5
110
70 R20
105
e)检查、整理
四、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1. 交线上不应直接注尺寸 2. 同一形体的尺寸应该尽量集中标注 3. 尺寸应该标注在反应形体特征的视图上 4. 同轴回转体的直径,应尽量标注在非圆视图上 5.相互平行的尺寸,要使小尺寸靠近图形,大尺寸依 次向外排列,避免尺寸线和尺寸线或尺寸界线相交 6. 同一个方向上连续标注的几个尺寸应该尽量配置在 少数几条线上,避免标注封闭尺寸 7. 尺寸应该尽可能标注在轮廓线外面,应该尽量避免 在虚线上标注尺寸
1、求圆心 2、求切点 3、画连接弧
R
O R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2、圆弧R与圆弧R1相切
1)、圆弧R与圆弧R1外切的作图原理
连接弧半径
O O
切点
与已知圆弧(圆心O 半径R 相切的圆弧(半径R 与已知圆弧(圆心O1 ,半径R1)相切的圆弧(半径R), 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弧的同心圆。该圆半径为R 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弧的同心圆。该圆半径为R1+R。两 圆弧的切点在连心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处。 圆弧的切点在连心线与已知圆弧的交点处。
组合体尺寸标注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1) 标注正确 即尺寸标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同时尺寸的数值及单位也必须正确。 (2) 尺寸完整 即要求标注出能完全确定形体各部分形状大小 及相对位置的尺寸,不得遗漏,也不得重复。 (3) 布置清晰 即尺寸应标注在最能反映物体特征的位置上, 且排布整齐、便于读图和理解。 (4) 标注合理 就工程图样而言,尺寸标注应满足工程设计和 制造工艺的要求。而对于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合理性主要体 现在尺寸标注基准的选择及运用上。
55
尺寸线倾斜
70 R20
105
尺寸标注的常见错误(之二)
几何作图
§6-6 几 何 作 图
一、等分直线段等几何作图
任意等分直线AB 设五等分AB AB) 1、任意等分直线AB。 (设五等分AB)
A 1 2 3 4 5 B
一、等分直线段等几何作图(续)
2、任意等分两平行直线AB、CD。 (设五等分) 任意等分两平行直线AB、CD。 设五等分) AB
1、圆弧R与直线相切
1)、圆弧R与直线相切的作图原理
连接弧半径 圆心的轨迹
距离 距离R
已知直线
切点( 切点 垂足) 垂足
与已知直线相切的圆弧(半径R 与已知直线相切的圆弧(半径R) ,其圆心的轨 迹是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距离为R 迹是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距离为R。
2)、圆弧R与直线相切的作图步骤
三、已知外接圆作正五边形
15=54=43=32=21
1
5
A
2
N
O
M
B
4
3
四、已知外接圆作正七边形
A B
1 2 3
G
N
F
C
4 5 6 M E
D
已知长短轴) 四、椭圆画法 (已知长短轴) 同心圆法
B
A
已知长短轴) 椭圆画法 (已知长短轴) 四心近似画法
E
D
R1 F 4 R
O
C
1
2
3
五、圆 弧 连 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