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物】生态系统重要知识汇总

【生物】生态系统重要知识汇总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名词: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语句: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潮湿或比拟潮湿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构造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 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构造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 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构造单一而不大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 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 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m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 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构造名词:1、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络,叫做~。
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互相交织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
语句:1、生态系统的构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
3、消费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4、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三大生态系统分别被称为什么

三大生态系统分别被称为什么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湿地、森林、海洋。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海洋被称为“地球之心”。
湿地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
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
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洋系统中各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
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完整版)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归纳及表格

完整版)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归纳及表格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本文将归纳并总结世界上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并提供一个相应的表格。
一、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森林是覆盖着广阔土地的生态系统,由多个植物物种、动物以及微生物组成。
森林生态系统大气稳定性强,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森林存储大量的水分和碳,并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如空气净化、土壤保护和气候调节。
二、草原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草原生态系统是一种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
草原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特点是植物种类多样、动物数量庞大,且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三、沙漠生态系统(Desert Ecosystem)沙漠是干旱地区的特殊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缺乏水源和极端温度。
沙漠生态系统有其独特的植物和动物适应机制,如寻找水源和抵抗高温。
沙漠对全球气候的调节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 Ecosystem)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河流、湖泊和海湾等水域,是一种水分丰富、植被茂盛的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同时也是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区。
五、海洋生态系统(Marine Ecosystem)海洋是地球上覆盖最广的生态系统,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海洋生态系统对地球气候和氧气生成具有重要贡献,同时也是人类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
下表是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征的概览:生态系统类型。
| 特征。
|森林生态系统。
| - 富含植物和动物物种- 存储大量水分和碳- 提供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 |草原生态系统。
| - 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植物种类多样- 动物数量庞大。
|沙漠生态系统。
| - 缺乏水源和极端温度- 特殊植物和动物适应机制- 对全球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
全球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功能

荒漠生态系统
荒漠(Desert)植被是指超旱生半乔木、半灌
木、小半灌木和灌木占优势的稀疏植被。
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干旱
地区。
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荒漠的显著特 征是植被十分稀疏,而且植物种类非常贫乏, 有时100m2中仅有1~2种植物。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一)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在北纬10度和南纬10度之间的赤道 气候带内,热带雨林是一个相当潮湿且温暖 的森林,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雨林里茂密的 树木在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 大量的氧气,就像在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空 气清净机”,所以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 的美名。
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 :是指耐 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 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世界热带雨林的分布
1)印度马来雨林群系 此群系包括亚洲和大洋洲所有的热带雨林。 其特点是以龙脑香科为优势,缺乏具有美丽大 型花的植物和特别高大的棕榈科植物,但具有
高大的木本真蕨八字沙椤属以及著名的白藤属、
大量的龙脑香科植物、棕榈科植物、和兰科附
生植物。
2) 非洲雨林群系 非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面积约 为60万平方公里。 非洲雨林的种类虽然比较贫乏,但有大量的
羊茅属、隐子草属、恰草属、冰草属和早熟禾
属等中的许多种类。
草原植物除禾本科植物外,莎草科、豆科、 菊科、藜科等植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们 共同构造了草原景观,形成了草原群落环境。 草原上除草本植物外,还生长着许多灌木植 物,如木地肤、百里香、锦鸡儿、冷蒿、女 蒿、驴驴蒿等。它们有的成丛生长,有的相 连成片,其中许多种类都是马牛羊所喜欢吃 的食物,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叶。但热带雨林雨季时比热带雨林最湿润时 还要潮湿。 最大的热带干旱林分布在非洲和热带岛屿 上 ,他们占那里森林面积的80%,南美洲大 约有22%的森林和中美洲大约有55%的森林 属于热带干旱林。
四大生态系统的特点

陆地生态系统: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
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
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
该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草本或木本植物,消费者为各种类型的草食或肉食动物。
在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生产力最高,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低。
水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江河和海洋生态系统等不同类型,而水库实际上是“人工湖泊”,有与湖泊基本相同的特征。
对水域的划分,生态学中常依据对水生生物分布、生长等起重要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如水温、盐度等为依据。
科学地划分水域的类型是开展水域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水域类型不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就不同,因而对外界干扰的反应和抵抗力亦不同。
例如,同是淡水水域,湖泊和河流这两个类型之间无论是在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系统的功能特征还是抗干扰的能力(如自净能力)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因水具有流动性,广大水域比较均一而较少变化,并且很少出现极端情况,使许多水生生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系统的类型也因此而比陆地少。
根据水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1.结构: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如图)。
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2.组成: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寄生现象突出
(2)热带雨林群落特征
d.无明显的季相交替 组成雨林的每一个植物种都终年进行生长活
动,但仍有其生命活动节律。乔木叶子平均寿命 13~14个月,零星凋落,零星添新叶。多四季开 花,但每个种都有一个多少明显的盛花期。
(3)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
①热带雨林的物质生产高
光能利用效率约为1.5%,为农田平均光能利用率的2倍。热带雨林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是最高的。
②热带雨林能量流动:速度快,强度大,效率高
光能利用效率高,地上生物量大,净第一生产力高; 呼吸消耗很大; 食物网及其复杂,能量流动渠道多,强度大。
③热带雨林物质循环: 速度快,强度高
有时达240米。其中大藤本可达第一乔木层或第二乔木层,主干不分枝,达天顶 时则繁茂发育。小藤本多单子叶植物或蕨类,一般不超出树冠荫蔽的范围。
空中花园——附生植物生长在乔木、灌术或藤本植物的枝叶上,其组成
从藻、菌、苔藓、蕨类到高等有花植物均有。
绞杀植物——有的植物开始附生在乔木上,并常杀死藉以支持的乔木,
成因:① 环境优越;②热带陆地的古老性;③自第三纪 以来,这里的环境很少发生剧烈的变化。
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
24
(2)热带雨林群落特征
②外貌结构特殊复杂
a.群落层次复杂而不明显
乔木一般可分三层,第一层高30~40米以上,树冠宽广,有时呈伞 形,往往不连续;第二层一般20米以上,树冠长、宽相等;第三层10 米以上,树冠锥形而尖,生长极密。再往下为幼树及灌木层,最后为
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1林9 的分布
热带雨林的分布
(1)热带雨林环境特征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归纳及表格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归纳及表格1. 简介本文档旨在对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供相应的表格可供参考。
2. 生态系统类型归纳2.1 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针叶林等不同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起到重要的气候调节和水源保护作用。
2.2 草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主要由草原地带的植物和动物组成,包括大草原、草原草地和高山草甸等不同类型。
草原生态系统常见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对维持地表稳定和提供丰富的牧草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2.3 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河流洪泛区和湖泊等不同类型。
湿地生态系统对水质净化、洪水调节和生物栖息地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和支持。
2.4 沙漠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干燥的生态系统之一,常见于干旱地区。
沙漠生态系统的植物和动物具有适应干旱的特殊生理和行为特征,对地表风蚀和风沙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2.5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的各个区域,如近岸海域、大洋、珊瑚礁等。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最广阔的生态系统,对调节气候、提供食物资源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2.6 山地生态系统山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高山地区,包括高山森林、高山草甸和高山岩石地等。
山地生态系统对地表水源的蓄积和供应、防止水土流失以及提供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生态系统类型表格4. 总结通过对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征和重要性。
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4 北方针叶林Boreal forest (泰加林)
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种森林群落的总称。 北方针叶林就是指寒温带针叶林,它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纬度地带性
经向变化规律: 东欧平原表现最为明显 植被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冻原→森林冻原→泰加林→针 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北美洲植被的经向变化: 从东向西,植被依次更替为 森林→草原→荒漠→森林。
植被的经度地带性规律:
植被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东部湿润森林区
自北向南: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 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 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 林、雨林。 西部: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草原带→高原
兰科附生植物
兰科植物是种类最多的开花植物,它有18,000多种, 大约占全世界所有开花植物的8%. 据估计,自然界仍 有大约10,000-12,000种还没有明确的描述 。
兰科植物能很好的适应冠层中的生活-根有很大的表面 积,能够快速的吸收养料和水分;次茎能够容纳大量 的水用来度过干旱期。
兰科植物之所以能够很好的生存在雨林中,一个主要 的原因就是它们能够生产无数的小种子(微米级). 它的 外层像是披上了一层气球似的外衣,这种形式的小种 子能够随风飘散到很远的距离 ;兰花也利用昆虫传粉
温带森林的气候是季节性的,具有很高的降雨 量。土壤发育很好且肥沃。
热带森林气候是非季节性且温暖,降频繁的大 雨。土壤是淋溶的、酸性养分贫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世界的有花植物近25万种,其中约有17万 种生长在热带。大约有8万种生长在热带美洲,4万 种生长在热带亚洲,3万5千种生长在热带非洲。物 种最为丰富的热带雨林里,在1公顷的林地上,几 乎不能发现两株树木属于同样的物种。这正如化莱 士在日记里所述的,一个旅行家要想在一片热带雨 林里找到两株属于同种的树木简直是徒劳。
可编辑版
31
海洋生态系统
可编辑版
32
二 水域生态系统之海洋生态系统
2 分带与分层
海岸带、浅海带和远洋带 远洋带分:
透光层 中层 深水层 底栖层
可编辑版
33
二 水域生态系统之海洋生态系统
3 生物类群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自游动物 底栖生物 海底水热裂口动物群
可编辑版
34
二 水域生态系统之海洋生态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初能消费者有适于奔跑的大型草食动物、 穴居的啮齿动物以及小型的昆虫等;食肉动物有狼、狐、 鼬、猛禽等。
➢ 初级生产量在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居中等或中等偏下水 平。
可编辑版
28
跳鼠
高鼻羚羊
可编辑版
29
农田生态系统
可编辑版
30
二、水域生态系统之海洋生态系统
1、特征
盐度:Na, Cl, S, Mg, K, Ca 温度: 压力:100kpa~105kpa 光照:200m 溶解氧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
陆地
森林生态系统 灌丛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
水域
淡水生态系统 滨海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湖泊、沼泽、河流 红树林、海草
可编辑版
1
一、陆地生态系统
1.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 素
纬度 经度 海拔
可编辑版
10
1动植物的垂直分层
添加分层的图 片
藤蔓植物和 附生植物
可编辑版
11
2 热带雨林的生态功能
生产力高 生物量大 物种多样性丰富
可编辑版
12
热带雨林:
养育着地球上一 半的物种。
可编辑版
13
•热带雨林是我们地球上最繁茂的森林植被,她具 有最丰富的物种组成,最为复杂的层次结构,最为 多样的群落外貌,最为奇特的生命现象,因而也就 成为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宝贵的生态系统。
4 生态功能特点
初级生产量低 生产量分布不平均
5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石油的开采、运输 海洋:世界的垃圾场
可编辑版
35
三 水域生态系统之淡水部分
1 河流
流域
外 太平洋
流 流
印度洋
域 北冰洋
内 内蒙古
陆 甘新青 流 西藏 域 松花江内陆
流域面 %全国 积(km2) 总面积 5444595 56.71
27
草原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草原生态系统的类型
降水减少
降水增加
荒漠草原
典型草原
原草甸草原
辐射量增加
辐射量减少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 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体是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等草 本植物,优势植物以丛生禾本科为主。
➢ 垂直结构通常分为三层:草本层、地面层和根层。
➢ 气候(温度)对草原植物有明显的影响。
37
三 水域生态系统之淡水部分
3 湿地: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 时持有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 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 水区。
功能:涵养水源、水过滤系统
可编辑版
38
可编辑版
19
落叶阔
叶林广泛
分布于我
国中温带
和暖温带
地区,土
壤类型为
棕壤、黄
可编辑版
20
气候温暖湿润,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丰富而多集中于夏季的特点。 与之相适应,落叶阔叶林具有季节性落叶特点,以 适应不利的自然条件。
可编辑版
21
植被种类主要是山毛榉科的槭属,杨柳 科的杨属以及金缕梅科的枫香属等落叶树种。
可编辑版
14
热点地区
热带雨林中有14个:
另外4个在地中海生 物圈中
可编辑版
15
热带雨林:
消失率:每年150, 000 平方公里,占2%。
如果人类的活动不加 以控制,这个数字会 翻番。
可编辑版
16
可编辑版
巴 西 的 一 块 热 带 雨 林
17
可编辑版
18
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湿润地区的地带 性生态系统类型 。
可编辑版
22
可编辑版
23
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寒冷的地区, 植物主要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可编辑版
24
松树是高大的乔木,根系发达,能够吸收 土壤深层的水分和无机盐。
可编辑版
25
松叶细长如针,表皮细胞很小,排列紧密,表 皮外有发达的角质层,气孔深陷,以降低蒸腾作用。
可编辑版
26
草原生态系统
可编辑版
可编辑版
5
一、陆地生态系统
2.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森林 草原 农田
可编辑版
6
森林生态系统
可编辑版
7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 ▪类型多样 ▪系统稳定性高; ▪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 ▪生产效力高。
可编辑版
8
犀鸟
蜂猴 可编辑版
长臂猿 9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插入图:热带 雨林的分布
与纬度地带性表现的自然规律不同,经 度地带性是局部大陆的自然地理现象。
可编辑版
4
垂直高度地带性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40.6℃,降水最初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 过一定高度增加而降低。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常引起群落和生态 系统有规律的更替。
表现垂直带谱:山地季雨林、山地常绿阔 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高山矮曲林、高山草原与高山草甸、高山 永久冻土带 。
可编辑版
2
纬度地带性
由于太阳高度角及其季节变化因纬度而 不同,太阳辐射量及与其相关的热量也 因纬度而异,从赤道向两极温度递减。
由于热量沿纬度变化,出现群落和生态 系统类型的有规律更替,如从赤道向北 极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 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与苔原。
可编辑版
3
经度地带性
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 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 化,因而导致群落和生态系统经向分异, 即由沿海湿润区的森林,经半干旱的草 原至干旱的荒漠。
624575 6.52 50860 0.53
528740 3.42 2374112 24.73 728898 7.59
48220 0.50
可编辑版
36
三 水域生态系统之淡水部分
2 湖泊:静态水, 我国天然湖泊面 积在1km之上的 有2800多个, 总面积 80000km2,湖 泊率为0.8%。
可编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