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概要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范本模板)

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范本模板)

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范本模板)1. 背景介绍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是用于记录环境保护监测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结果的一种文档形式。

通过详细记录监测项目的各项指标,能够提供有关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及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2. 使用范围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应用于各类环境保护监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和评估。

该记录表的使用,可以规范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存档,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3. 监测记录内容监测记录表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监测项目信息在监测记录表中应当清晰地列出所监测的项目名称、监测点位、监测周期、监测方法等基本信息。

3.2 监测数据监测数据是监测记录表的核心内容,应当准确记录监测点位的各项监测指标数据。

包括但不限于浓度、含量、排放量等相关数据,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

3.3 样品信息若监测项目涉及样品采集和分析过程,应当记录样品的基本信息,例如采样时间、采样位置、样品编号等内容。

3.4 备注信息在监测记录表中,可以添加备注信息,对一些特殊情况或异常数据进行说明和注解。

这些备注可以提供额外的解释和补充信息,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评估。

4. 监测记录表样板以下是一个标准的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样板供参考:5. 使用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具体的监测项目和要求,可将监测记录表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并将实际的监测数据和信息填入表格中。

注意要保持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妥善保存监测记录表及相关数据资料。

6. 总结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记录环境保护监测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结果。

准确、完整地记录监测数据和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出台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在实际使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记录表,并保持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性。

教育卫生监测记录

教育卫生监测记录

教育卫生监测记录为了确保学校内部的教育环境和卫生安全,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教育卫生监测。

下面是我们的监测记录:一、教育环境监测1.教室:我们检查了各个教室的教学设施和布局。

教室内的座椅和桌子是否摆放整齐,是否适合学生们的身高,是否符合教学活动的需要。

同时,我们检查了教室内是否有足够的通风和光线,以确保学生们的学习环境良好。

2.图书馆:我们检查了图书馆的藏书情况,确认了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是否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检查了阅览区的座椅和桌子是否干净整洁,是否适合学生们在图书馆里学习和阅读。

3.实验室:我们检查了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器材和仪器的存放和使用情况。

同时,我们也检查了实验室内的通风和安全设施是否正常运行,以确保学生们在实验室里的安全。

4.操场:我们检查了操场的设施和场地是否良好。

操场上是否有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是否有足够的运动器材供学生们使用。

同时,我们还检查了操场是否有足够的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积聚导致滑倒和摔伤的情况发生。

二、卫生安全监测1.化验室:我们检查了化验室的清洁情况,包括实验台面、试剂架、抽屉和化学品储存柜内的清洁度。

同时,我们还检查了洗手间和紧急洗眼设施的使用情况,确保在实验室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做出应急处理。

2.食堂:我们检查了食堂的卫生状况,包括餐具的清洁度、食材的储存情况和食堂人员的卫生习惯。

我们还检查了食堂的通风情况和食品摆放的卫生安全措施。

3.学生宿舍:我们检查了学生宿舍的卫生情况,包括寝具、桌椅的清洁度,衣物的摆放和整理情况,以及卫生间和洗漱用品的使用情况。

我们还向学生们宣传了保持宿舍卫生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垃圾处理:我们检查了学校的垃圾处理情况,包括垃圾桶的设置和分类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们向学生们宣传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垃圾投放的正确方式。

三、学生健康监测1.身高体重检测: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身高体重的检测,以评估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

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

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
V(L)
样品中组分的总含量
(μg)
空气中苯的总含量
(mg/m³)
室外空白样品含量(μg)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TVOC采样检测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检测方法
热解析/气相色谱法
检测设备
热解析、气相色谱仪
采样设备
大气采样仪/Tenax管
采样点温度

大气压力
kPa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2006年版)
房间号
测点号
采样体积
V (L)
样品中组分的总含量(μg)
空气中TVOC的总含量
(mg/m³)
室外空白样品含量(μg)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游离甲醛现场检验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温度

检测方法
现场检测
湿度
%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2006年版)
房间号
测点号
本底值
响应值
甲醛浓度(mg/m³)
备注:
检验:校核:检验时间:年月日
氨采样化学分析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
检测方法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检测设备
分光光度计
采样设备
大气采样仪/气泡吸收管
采样点温度

大气压力
kPa
检测依据
GB50325-2001(2006年版)
房间号
测点号
采样体积Vt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V0(L)
样品溶液吸光度A
空气中氨浓度(mg/m³)
Y=bX+a格式的标准曲线为: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XXXHJ-03-YJ00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详细见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共页第页XXXHJ-03-YJ003 离子选择电极法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55分析项目:样品类型:样品来源:室温:仪器型号:电极型号:检验记录注:第页56XXXHJ-03-YJ004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57样品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检验记录共页第XXXXHJ-03-YJ005 pH值测定分析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检验记录注:共页第页59XXXXHJ-03-YJ006 环境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记录(分光光度法)受测单位: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分析日期:年月日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体积: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室温:测定波长(nm): 仪器型号:标准溶液浓度: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60采样点名称: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61XXXXHJ-03-YJ007 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样品名称: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计算公式第页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62检验记录标准溶液名称: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标准溶液浓度:63XXXXHJ-03-YJ008WJ-60B型皮托管平行法自动跟踪烟尘测试仪原始记录受测单位锅炉型号除尘设备烟囱高度(m)额定蒸发量(t/h)工况蒸发量(t/h)额定工作压力(MPa)工况工作压力(MPa)烟道截面面积(m2)烟气温度(℃)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皮托管系数测试断面位置采样咀直径(mm)含湿量(%)环境温度(℃)大气压(KPa)烟道全压(KPa)烟道静压(KPa)锅炉安装日期测量日期过剩空气系数林格曼黑度(级)SO2测试浓度(mg/m3)折算浓度(mg/m3) SO2排放量(kg/h)测量人员:分析人员:复核人:审核人:共页第页64XXXXHJ-03-YJ011自采样品流转单XXXXHJ-03-YJ01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现场记录表测试人员:复核:审核: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XXXXHJ-03-YJ017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测量记录表第页共页测试人员:复核者:审核者:XXXXHJ-03-YJ019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分析项目: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XXXXHJ-03-YJ019样品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体积: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测定波长(nm):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标准溶液浓度:检验记录共页第页。

环境监测记录表格--质量管理记录表格

环境监测记录表格--质量管理记录表格

环境监测记录表格--质量管理记录表格质量管理记录表格修订次数:2016版本文主题为质量管理记录,包含了编号、记录名称和发布日期等信息。

以下是每个记录名称的简要说明:1.培训计划表2.签到表3.培训记录表4.培训实施情况汇总表5.监测人员能力备案汇总表6.仪器设备基本信息表7.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8.外出仪器设备出入库登记表9.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10.仪器设备溯源结果确认表11.仪器设备溯源情况汇总表12.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13.使用仪器设备汇总表14.使用标准物质汇总表15.合同评审表16.合同偏离申请/审批表17.分包申请/审批表18.分包方评价记录表19.服务和供应商评价表20.合格服务和供应商汇总表21.关键试剂质量评价汇总表22.监测方法证实/偏离确认评审表23.监测方法偏离申请/审批表24.质量控制计划表25.内部质量控制数据统计表26.质量监督记录表(现场)27.质量监督记录表(实验室)28.不符合/潜在不符合及纠正/预防措施表29.申诉和投诉处理表30.内部审核计划表这些记录表格的发布日期为2016年1月1日。

它们的用途是记录质量管理方面的信息,以便监督和改进质量控制过程。

报告的符合性符合备注:填表人: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第页共页监测人员能力备案汇总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劳动合同/上岗证从事监测有效期承担监测项目能力确认持证情况发放机构有效期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所学专业备注:此表中填写的是完成监测任务相关人员。

填表人。

负责人。

年月日年月日第页共页仪器设备基本信息表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仪器设备编号测量范围精度国别制造单位出厂编号价值购置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购置日期年月日启用日期年月日仪器设备附件及资料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备注保管人年月日部门负责人:年月日第页共页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使用起始/结束时间使用项目/称量物样品编号使用日期温度(℃)/湿度(%)使用前使用后备注使用人第页共页外出仪器设备出入库登记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仪器编号领用日期领用人出库状态保管人归还日期入库状态保管人第页共页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测量范围精度国别制造单位出厂编号价值购置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维护日期维护内容及结果维护人第页共页仪器设备溯源结果确认表仪器设备名称检定/校准/测试/比对机构仪器设备编号放置地点证书类型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测试报告/比对结果证书/报告编号仪器名称与证书/报告的符合性证书/报告日期:有效期。

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格

环境安全检查记录表格
15
过道、楼梯是否畅通
☑合格□不合格
16
临时堆放物品是否堆放整齐有无安全隐患
☑合格□不合格
17
灭火器是否放置在便于拿取的区域
☑合格□不合格
18
灭火器清洁度较好,无集尘
□合格☑不合格
19
灭火器按期点检且合格
☑合格□不合格
员工健康管理
20
员工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是否适宜
☑合格□不合格
21
员工是否按要求购买了五险
18
灭火器清洁度较好,无集尘
☑合格□不合格
19
灭火器按期点检且合格
☑合格□不合格
员工健康管理
20
员工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是否适宜
☑合格□不合格
21
员工是否按要求购买了五险
☑合格□不合格
22
员工是否进行了定期体检
☑合格□不合格
卫生间管理
23
卫生间是否有异味
☑合格□不合格
24
是否存在细水长流等不良现象
☑合格□不合格
25
地面是否湿滑等
☑合格、无杂物
☑合格□不合格
27
各工位/工序无与生产相关的其他物件;
☑合格□不合格
28
设施设备清洁度好,无滴漏等现象
☑合格□不合格
人员防护
29
作业人员是否按要求佩戴了相应的安全防护器具
□合格☑不合格
作业人员为佩戴口罩工作,立即整改。
30
安全防护器具是否适宜
☑合格□不合格
人员防护
29
作业人员是否按要求佩戴了相应的安全防护器具
☑合格□不合格
30
安全防护器具是否适宜
☑合格□不合格
结论

市政环境—环境质量—实测实量检查表

市政环境—环境质量—实测实量检查表

市政环境—环境质量—实测实量检查表市政环境-环境质量-实测实量检查表1. 检查项目1.1 噪音水平- 在不同时段和地点进行噪音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 测量点包括但不限于居民区、工业区、交通枢纽等。

1.2 空气质量- 在不同地点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等指标。

- 记录监测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1.3 水质监测- 对市区内的水体进行采样,分析水质指标如总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等。

- 记录分析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1.4 土壤质量- 在不同地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污染物分析,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指标。

- 记录分析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1.5 植被覆盖- 对市政区域内的绿地、公园等进行植被覆盖率调查。

- 测量不同区域的植被覆盖率,并记录结果。

2. 数据分析和评估2.1 噪音水平评估- 根据噪音测量结果,判断噪音是否超过了相关限制标准。

- 分析影响噪音水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措施。

2.2 空气质量评估- 综合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评估市政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

- 分析造成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

2.3 水质评估- 根据水质监测分析结果,评估市区内水体的水质状况。

- 判断水体是否存在污染,并提出治理方案。

2.4 土壤质量评估- 综合土壤污染物分析结果,评估市政区域土壤的质量状况。

- 分析土壤污染的来源和程度,并提出治理建议。

2.5 植被覆盖评估- 根据植被覆盖率调查结果,评估市政区域的植被状况。

- 分析植被覆盖率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保护措施。

3. 结论和建议- 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总结市政环境的强项和改进的方面。

-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改善环境质量。

以上为市政环境-环境质量-实测实量检查表的基本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应用Excel制作环境监测原始数据处理模板的技巧

应用Excel制作环境监测原始数据处理模板的技巧

应用Excel制作环境监测原始数据处理模板的技巧作者:黄英志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11期[摘要] 该文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全面讨论了如何运用Excel软件制作监测原始数据处理模板,使用模板处理监测数据具有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错报率低等特点,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 Excel 监测数据处理模板随着电脑的普及,微软公司推出的Microsoft Excel以其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笔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应用Excel制作出一系列监测原始数据处理模板,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证明了用模板处理数据准确、快速,使用简单,数据处理完毕后还可直接生成上报的数据报表。

1 数据处理模板的制作1.1 计算公式的编辑在编辑公式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尽可能使制作出模板能更灵活、简便的使用。

下面就以大气监测中的“分光光度法分析记录表”模板为例,做一个详细说明,该模板的计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准曲线的计算,另一部分是分析结果的计算。

1.1.1 校准曲线中相关系数γ、截距a、斜率b的计算图1分光光度法分析模板在Excel中我们通常是用函数INTERCEPT、LINEST、CORREL分别来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a、斜率b、相关系数γ,如图1中要计算纵坐标为K6至K12,横坐标为I6至I12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a、b、γ值,则计算公式为a= INTERCEPT(K6:K12, I6:I12),b= LINEST (K6:K12,I6:I12),γ=CORREL(I6:I12, K6:K12),但如果在模板中这样编辑公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修改公式为:a=IF(AND(J11="",I14="y=bx+a"),INTERCEPT(K6:K10,I6:I10),IF(AND(I12="",I14="y=bx+a") ,INTERCEPT(K6:K11,I6:I11),IF(AND(I12"",I14="y=bx+a"),INTERCEPT(K6:K12,I6:I12),IF(AND( J11="",I14="y=bx+a(0不计算)"),INTERCEPT(K7:K10, I7:I10), F(AND (I12="",I14="y=bx+a (0不计算) "), INTERCEPT(K7:K11,7:I11), INTERCEPT(K7:K12,I7:I12))))))b值及γ值计算公式编辑与a值类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16)分析原始记录 (17)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18)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23)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 (28)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样品委托单 (31)监测结果统计表 (32)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 (37)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样品编号水温(℃)pH 读数值样品PH值电导率kt (μScm-1)25℃电导率kt (μScm-1)计算公式第一次第二次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日期水温℃缓冲液名称及加入量室温______℃样品编号样品前处理分取体积()稀释倍数测得电位值(E)査曲线值()样品浓度()计算公式取样量定容体积(ml)固体(g) 液体(mL) 气体(L) 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值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仪器名称及编号萃取液名称比色皿mm 参比液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样品编号样品前处理分取体积(mL)定容体积(mL)稀释倍数吸光值A石油类测定结果()动植物油测定结果()取样量萃取液体积(mL)固体(g) 液体(mL) 气体(L) 3030cm-12960cm-12930cm-1计算公式校正系数X=Y=Z=F=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条件分析日期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标准曲线分析编号加标回收率检查分析编号平均值标液加入体积(mL) )标准加入量(μg) 加标体积(mL )响应A加标量()减空白后响应值测得值()回归方程Y=bx+a b= a= 原样品测值()相关系数r= 回收率(%备注允许回收率(%)结果评判平行样检查平行样编号质控样检查定值()测得浓度(mg/L) 测得值()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显色时间______________显色体积___________参比溶液测定波长nm 比色皿mm室温_____℃湿度____%样品编号取样体积或标态采气量(mL或L)稀释倍数吸光度AA--A O査曲线值()样品浓度()样品编号取样体积或标态采气量(mL或L)稀释倍数吸光度AA--A O査曲线值()样品浓度()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bx+a b= a=计算公式线性相关系数r=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样品编号取样体积()__________溶液移取量()()滴定溶液消耗量(mL)减空白后消耗量样品浓度()空白滴定消耗量(mL)V始V终V始-V终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溶液的标定加标回收率检查分析编号平均值编号________溶液移取量(mL)()溶液消耗量(mL)________溶液浓度()加标液浓度()V始V终V始-V终加标体积(mL)加标量()测得值()原样品测得值()计算公式回收率(%)允许回收率(%)结果评判平行样检查平行样编号质控样检查定值()测得浓度(mg/L) 测得值()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 月 日 时 至 月 日 时 培养箱温度 标准溶液浓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 培养前分析日期 室温室温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 第__页样品编号稀释比f培养瓶号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 )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 ) 水样BOD 5 浓度(mg/L )培养前培养后 培养前 培养后 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培养前培养后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标准溶液浓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室温℃稀释水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备注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培养前培养后平行样检平行样编号质控样检定值(mg/L)平均值测的浓度测得值(mg/L)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标定序号0 0 1 2 3 平均值计算公式基准液体积(mL)空白溶液滴定记录(mL)V0V1△VNa2S2O3浓度相对偏差(%)结果评判允许相对偏差(%)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样品编号稀释比(f)培养瓶号溶解氧值(mg/L)水样BOD5浓度(mg/L)样品编号稀释比(f)培养瓶号溶解氧值(mg/L)水样BOD5浓度(mg/L)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平行样检查平行样编号质控样检查定值S(mg/L)平均值测的浓度X(mg/L)测得值X(mg/L)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水样浓度(mg/L)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计算公式:BOD5(mg/L)=n(C1-C2)-(n-1)(B1-B2)式中n------------C1,C2-----------水样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B1,B2-----------稀释水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平行样质控样<30 ≤±25 ≤±253-100 ≤±20 ≤±20>100 ≤±15 ≤±10 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日期 室温 ℃ 湿度 %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 第__页样品编号取样体积V称 重(恒 重 )( g )样品重量△W ( )样品浓度( )计算公式容器+滤膜+样品 平均值W1容器+滤膜平均值W0备注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配制日期配制人标定日期滴定管规格及编号室温℃湿度% 基准溶液标准溶液基准溶液名称基准溶液浓度()试剂名称标准溶液名称标准溶液浓度()干燥条件℃小时℃小时标定记录序号0 0 均值 1 2 3 均值序号 1 2 3 1 2 基准液体积(mL)空白皿重+试剂重(W1)(g)滴定记录(mL)起始读数V0皿重+试剂重(W2)(g)终止读数V1试剂重(W1-W2)(g)实耗体积△V定容体积(mL)计算浓度()配制浓度()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计算公式:有证标准物质配制标样编号来源标样浓度稀释度移取体积定容体积储备液浓度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用液浓度1 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用液浓度2 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用液浓度3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一般试剂配制记录配制日期试剂名称试剂规格皿重(g)皿重+试剂(g)实际净重(g)定容体积(mL)浓度()适用项目有效期备注:配制日期试剂名称试剂规格试剂移取(mL)定容体积(mL)浓度()适用项目有效期配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日期_______________ 室温_______℃湿度_______%样品编号取样体积()定容体积()分取量()稀释倍数(过程)测得值()平均值样品浓度()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采样日期天气状况气温℃企业当事人签字样品编号采样点名称采样时间水样外观监测项目排污口规范化情况流速m/s宽度m深度m流量()排放量()固定剂加入情况样品内可能含有的干扰物生产负荷设施运转状况备注:采样者________________ PH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水域名称水域功能类别调查船采样工具采样方式采样日期天气气温℃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种类采样编号水深样品描述水温(℃)备注流速(m/s)外观性状(色、溴、浊)透明度(m)周围环境情况(污染源)监测项目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采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项目名称采样地点测点编号功能区类采样器名称及编号流量校准值校准人校准日期采样点序号测试项目样品编号采样起止时间采样流量(L/min)采样体积(L)标态体积(L)采样期间气象条件备注风向风速(m/s)气温(℃)气压(KPa)天气情况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采样日期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项目名称采样地点测点编号功能区类采样器名称及编号流量校准值校准人校准日期样品编号测试项目采样起止时间采样流量(L/min)采样体积(L)标态体积(L)采样期间气象条件备注风向风速(m/s)气温(℃)气压(KPa)天气情况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测点编号测点位置声源类型功能类型监测时段测得数据dB(A)测点示意图:电脑打印原始记录粘贴处:备注:基准器声级值:测量前校准值:测量后校准值: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量仪器名称及编号天气状况风力测试日期测点名称测点编号测量时间(月日时)声源类型功能类型L10L50L90L epσ周围环境情况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电话区域功能类型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昼间Leq 夜间Leq 厂界及测点分布示意图:测点编号测点位置主要声源测量时间测量值测量时间测量值备注: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天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测点与轨道间地面状况路段股数车流密度(辆/小时)距轨面距离(m)测点与轨面相对高度(m) 背景噪声声级dBA厂界及测点分布示意图:测量时间测量编号L ep L10L50L90L max L minσ备注: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天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仪器及编号距路肩距离(米)监测日期编号监测时间L ep L10L50L90L max L min测点高度车流量(辆/小时)重型车中型车轻型车测点示意图周围环境情况备注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样品委托单项目名称委托科室任务来源采样日期委托日期要求完成时间提交结果的方式样品编号样品类型分析项目可能干扰情况要求使用的分析方法备注委托科室室主任送样人接样人受委托科室室主任接样日期监测结果统计表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 样品编号计算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________ 房间号______ 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及时间温度(℃)湿度(%)记录人日期及时间温度(℃)湿度(%)记录人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________ 房间号______ 保存的设备名称及编号______________保存类别及温度要求冷藏_______℃冷冻_______ ℃日期及时间温度(℃)记录人日期及时间温度(℃)记录人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项目名称被测单位电话邮编测试仪器名称编号测试位置管道尺寸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净化器名称及型号排气筒高度m 烟气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球表面压力林格曼黑度废(烟)气静压废(烟)气全压比托管型式及系数测试日期大气压KPa 环境温度℃采样孔编号测点号Pa微压计读数动压PaH2O(mm)采样嘴直径d(mm)等速采样流量(L/min)备注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 共___页第___页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项目名称被测单位电话邮编采样仪器名称编号测氧仪型号及编号烟气测试仪型号和编号测试位置管道尺寸安装孔深度排气筒高度m烟气温度℃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净化器名称及型号测试日期大气压Kpa 环境温度℃样品编号测点编号采样嘴直径(mm)等速采样流量(L/min)采样起止时间累计采样流量参数记录时间氧量(%)一氧化碳(mg/L)流量计温度(℃)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项目名称企业名称测试日期及时间温度℃湿度% 测试仪器名称及编号工艺设备名称烟囱高度m 测试者与排放源的相对位置风向风速天气情况林格曼黑度(级)累计持续排放时间(分钟)判定根据林格曼黑度测试的标准方法,出现级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为分钟,该烟囱的林格曼黑度判定为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