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记录表格技术部分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_____________离⼦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红外(⾮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般试剂配制记录 (16)分析原始记录 (17)污染源废⽔采样和交接记录 (18)⽔⽣⽣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时) (23)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业企业⼚界噪声测量记录 (28)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样品委托单 (31)监测结果统计表 (32)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废(烟)⽓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废(烟)⽓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林格曼⿊度原始记录表 (37)⽣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样品编号⽔温(℃)pH 读数值样品PH值电导率kt (µScm-1)25℃电导率kt (µScm-1)计算公式第⼀次第⼆次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离⼦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期⽔温℃缓冲液名称及加⼊量室温______℃样品编号样品前处理分取体积()稀释倍数测得电位值(E)査曲线值()样品浓度()计算公式取样量定容体积(ml)固体(g) 液体(mL) ⽓体(L) 第⼀次第⼆次平均值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红外(⾮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分析项⽬分析⽅法及来源分析⽇期仪器名称及编号萃取液名称⽐⾊⽫mm 参⽐液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样品编号样品前处理分取体积(mL)定容体积(mL)稀释倍数吸光值A⽯油类测定结果()动植物油测定结果()取样量萃取液体积(mL)固体(g) 液体(mL) ⽓体(L) 3030cm-12960cm-12930cm-1计算公式校正系数X=Y=Z=F=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项⽬名称分析项⽬分析条件分析⽇期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标准曲线分析编号加标回收率检查分析编号平均值标液加⼊体积(mL) 加标液浓度()标准加⼊量(µg) 加标体积(mL )响应值 A 加标量()减空⽩后响应值测得值()回归⽅程Y=bx+a b= a= 原样品测值()相关系数r= 回收率(%)备注允许回收率(%)结果评判平⾏样检查平⾏样编号质控样检查定值()测得浓度(mg/L) 测得值()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期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温度℃显⾊时间______________显⾊体积___________参⽐溶液测定波长nm ⽐⾊⽫mm室温_____℃湿度____%样品编号取样体积或标态采⽓量(mL或L)稀释倍数吸光度AA--A O査曲线值()样品浓度()样品编号取样体积或标态采⽓量(mL或L)稀释倍数吸光度AA--A O査曲线值()样品浓度()标准曲线回归⽅程Y=bx+a b= a=计算公式线性相关系数r=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期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样品编号取样体积()__________溶液移取量()()滴定溶液消耗量(mL)减空⽩后消耗量样品浓度()空⽩滴定消耗量(mL)V始V终V始-V终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期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溶液的标定加标回收率检查分析编号平均值编号________溶液移取量(mL)()溶液消耗量(mL)________溶液浓度()加标液浓度()V始V终V始-V终加标体积(mL)加标量()测得值()原样品测得值()计算公式回收率(%)允许回收率(%)结果评判平⾏样检查平⾏样编号质控样检查测得浓度(mg/L) 测得值()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时⾄⽉⽇时培养箱温度标准溶液浓度稀释⽔制备⽇期培养前分析⽇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期室温℃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样品编号稀释⽐f培养瓶号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 )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 )⽔样BOD 5 浓度(mg/L )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终读数始读数⽤量终读数始读数⽤量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培养前培养后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时⾄⽉⽇时培养箱温度标准溶液浓度稀释⽔制备⽇期培养前分析⽇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期室温℃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备注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终读数始读数⽤量终读数始读数⽤量终读数始读数⽤量终读数始读数⽤量培养前培养后平⾏样检平⾏样编号质控样检定值(mg/L)平均值测的浓度测得值(mg/L)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标定序号0 0 1 2 3 平均值计算公式基准液体积(mL)空⽩溶液滴定记录(mL)V0V1△VNa2S2O3浓度相对偏差(%)结果评判允许相对偏差(%)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时⾄⽉⽇时培养箱温度稀释⽔制备⽇期培养前分析⽇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期室温℃样品编号稀释⽐(f)培养瓶号溶解氧值(mg/L)⽔样BOD5浓度(mg/L)样品编号稀释⽐(f)培养瓶号溶解氧值(mg/L)⽔样BOD5浓度(mg/L)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时⾄⽉⽇时培养箱温度稀释⽔制备⽇期培养前分析⽇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期室温℃平⾏样检查平⾏样编号质控样检查定值S(mg/L)平均值测的浓度X(mg/L)测得值X(mg/L)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样浓度(mg/L)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误差(%)计算公式:BOD5(mg/L)=n(C1-C2)-(n-1)(B1-B2)式中n------------稀释倍数C1,C2-----------⽔样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B1,B2-----------稀释⽔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 平⾏样质控样<30 ≤±25 ≤±253-100 ≤±20 ≤±20>100 ≤±15 ≤±10 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期室温℃湿度 % 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样品编号取样体积V称重(恒重)( g )样品重量△W ()样品浓度()计算公式容器+滤膜+样品平均值W1容器+滤膜平均值W0备注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配制⽇期配制⼈标定⽇期滴定管规格及编号室温℃湿度% 基准溶液标准溶液基准溶液名称基准溶液浓度()试剂名称标准溶液名称标准溶液浓度()⼲燥条件℃⼩时℃⼩时标定记录序号0 0 均值 1 2 3 均值序号 1 2 3 1 2 基准液体积(mL)空⽩⽫重+试剂重(W1)(g)滴定记录(mL)起始读数V0⽫重+试剂重(W2)(g)终⽌读数V1试剂重(W1-W2)(g)实耗体积△V定容体积(mL)计算浓度()配制浓度()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计算公式:有证标准物质配制标样编号来源标样浓度稀释度移取体积定容体积储备液浓度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液浓度1 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液浓度2 移取体积定容体积使⽤液浓度3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般试剂配制记录配制⽇期试剂名称试剂规格⽫重(g)⽫重+试剂(g)实际净重(g)定容体适⽤项⽬有效期备注:配制⽇期试剂名称试剂规格试剂移取(mL)定容体积(mL)浓度()适⽤项⽬有效期配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分析原始记录项⽬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分析⽅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期_______________ 室温_______℃湿度_______%样品编号取样体积()定容体积()分取量()稀释倍数(过程)测得值()平均值样品浓度()计算公式: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污染源废⽔采样和交接记录项⽬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采样⽅式混合、连续、间歇、瞬时采样⽇期天⽓状况⽓温℃企业当事⼈签字样品编号采样点观监测项⽬排污⼝规范化情况流速m/s宽度m深度m流量()排放量()固定剂加⼊情况样品内可能含有的⼲扰物⽣产负荷设运转状况备注:采样者________________ PH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记录表格

检验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记录表格
养护箱温湿度记录表
序号
□期
时间
OW踞(℃)
湿度(%)
i己录人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第页共页
养护室温湿度记录表
序号
口期
时间
温度(℃)
相对湿度(%)
记录人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9
30
31
第页共页
试验用水使用记录
序 号
检验 检测日期
量程(s/cm)
常数
水温(℃)
仪器设置温 度(℃)
蚓直
(口s/cm)
电导率 (25(mS/m)
水质 级别
是否合格
检验检测 人员
备注
公式
:电导率=显示值Xk/1000
仪器名称:型号:管理编号:
备注:二级水电导率W0.10mS/m;三级水电导率WO. 50mS/m。试验依据标准: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检验检测机构环境监测记录表格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以下是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表,长达。

实验目的:1.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学习使用环境监测仪器;3.掌握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实验仪器:1.温度计;2.湿度计;3.噪声计;4.颗粒物浓度检测器。

实验步骤:1.选择实验场地,确定环境监测点;2.安装环境监测仪器,启动检测程序;3.记录环境条件和检测数据;4.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分析环境监测数据。

实验记录表: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X日实验场地:学校南门广场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环境监测点:南门广场正中央环境条件:温度:30℃湿度:50%噪声:70dB颗粒物浓度:300ug/m3检测数据:时间温度(℃)湿度(%)噪声(dB)颗粒物浓度(ug/m3)8:00 29.6 50.2 67.3 2809:00 30.1 49.8 68.1 32010:00 30.4 49.6 69.4 34011:00 31.2 49.3 70.1 36012:00 31.5 49.2 70.5 38013:00 31.8 49.0 70.8 39014:00 32.0 48.8 71.2 40015:00 31.5 49.2 70.5 38016:00 31.3 49.5 69.8 360数据处理:1.温度变化趋势:温度呈现先升高,再趋于稳定的趋势,最高温度为32℃,最低温度为29.6℃。

2.湿度变化趋势:湿度呈现先稳定在50%左右,然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最高湿度为50.2%,最低湿度为48.8%。

3.噪声变化趋势:噪声呈现先稳定在67dB左右,然后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高噪声为71.2dB,最低噪声为67dB。

4.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颗粒物浓度呈现先升高,然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最高颗粒物浓度为400ug/m3,最低颗粒物浓度为280ug/m3。

分析:综合分析环境监测数据,可以发现南门广场的环境状况整体上还算良好,但是颗粒物浓度较高,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污染源或加强空气净化。

环境污染监测记录表

环境污染监测记录表

环境污染监测记录表
1. 背景
环境污染监测是确保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可以及时发现
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环境污染监测记录表是记录
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工具,可以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
评估。

2. 目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环境污染监测数据的记录,方便数据的整理和
分析,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 使用说明
环境污染监测记录表按照以下格式进行填写:
4. 注意事项
- 按照监测日期和监测点填写记录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追溯性。

- 监测项目包括水质、大气、土壤等,根据实际监测内容进行
选择。

- 监测数值填写具体的浓度值,单位需一致。

- 监测记录表应定期进行备份和存档,以便于数据的长期保存
和参考。

5. 数据分析与评估
基于环境污染监测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如:
- 对比不同监测点、不同监测时间的污染情况,了解环境污染
的时空分布特征。

- 分析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判断污染物的排放源和可能的影响。

- 比较监测结果与环境标准的差异,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治理效果。

6. 结论
环境污染监测记录表是环境监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环境质量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治理。

通过合理使用和分析监测数据,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上是环境污染监测记录表的使用说明和相关注意事项,希望对您工作中的环境监测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122个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样

122个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样

122个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样1. 引言2. 表样说明这122个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样包括了大气、水、土壤等多个方面的监测内容。

每个表样都具有独特的编号和名称,方便使用者进行查找和使用。

下面将依次介绍其中一部分表样。

3. 大气监测表样3.1 大气温度监测表样该表样记录了大气温度的监测数据,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温度值等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为气象预测和环境调控提供依据。

3.2 大气湿度监测表样该表样记录了大气湿度的监测数据,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湿度值等信息。

湿度是大气中水汽含量的衡量指标,对于农业、气象、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4. 水质监测表样4.1 水样采集表样该表样用于记录水样采集的相关信息,包括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深度等。

水样采集是水质监测的第一步,采集的水样要具有代表性,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4.2 pH值监测表样该表样记录了水体中pH值的监测数据,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程度的指标,对于评估水体酸碱性、判断水质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

5. 土壤监测表样5.1 土壤含水量监测表样该表样记录了土壤含水量的监测数据,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地点、含水量值等信息。

土壤含水量是评估土壤湿润程度的重要参数,对于农业灌溉和土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2 土壤有机质监测表样该表样记录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监测数据,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分,对于维持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6. 结论本文介绍了122个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样的内容和使用方法,涵盖了大气、水、土壤等多个方面的监测内容。

这些表样可以帮助环境监测工作者有效收集和记录监测数据,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有所帮助。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2012年1 / 46目录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2 / 463 / 46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 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水期: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采样:送样:接样:.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采样日期: 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天气状况: 气温:℃气压: kPa 相对湿度: % 风向:风速:m/s4 / 46采样:送样:接样:.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方法依据:GB13580.2-925 / 46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集雨器面积(cm2):采样:送样:接样: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4 )6 / 46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集尘缸编号:集尘缸口面积(cm2):采样:送样:接样:第页共页7 / 46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采样:送样:接样:8 / 46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9 / 46采样:送样:接样: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厂方代表:接样: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依据:GB/T16157-1996 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环境温度:℃大气压: kPa11 / 46采样:厂方代表:接样: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采样嘴直径: mm 环境温度:℃大气压: kPa12 / 46采样:厂方代表:接样: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0 )烟气烟色(林格曼黑度)监测现场记录表单位名称:13 / 46监测目的:监测依据:监测日期:监测地点: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监测:厂方代表:校核:第页共页14 / 46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1 )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6920-86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溶液 I定位值:标准溶液 II理论值:标准溶液 II测定值:15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2 )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常数:校正公式:K25=K t/ [1+0.022(t-25)]16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3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V1/ V0) A117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4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K1⨯K2⨯K3⋯18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5 )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容器介质:方法依据:天平型号:天平编号:计算公式:19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6 )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计算公式:20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7488-87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21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8 )22 / 46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气体浓度: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23 / 46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9 )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型号:计算公式:24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0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比色皿厚度:参比溶液:计算公式:25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狭缝:计算公式:26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2 )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检测器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27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3 )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28 / 46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29 / 46第页共页30 / 46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4 )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31 / 46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5 )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初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复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 MPN值= MPN指数 10/最大的接种水量32 / 46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6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 GB/T14623-93监测日期: 天气状况:声级计型号: 声级计编号:33 / 46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7 )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 监测日期: 天气状况:声级计型号: 声级计编号:34 / 46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35 / 46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8 )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监测类别:方法依据:监测日期: 天气状况:声级计型号: 声级计编号:36 / 46监测:厂方代表: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29 )机动车排气检测原始记录表检测地点:方法依据:检测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37 / 46检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30 )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38 / 46配制: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31 )校准曲线绘制原始记录表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32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40 / 46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33 )样品交接记录表交接日期:质控人员审核:第页共页42 / 46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34 )样品分析任务表分样日期:43 / 46分样人:质控人员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35 )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处理日期:处理形式:44 / 46处理:校核:审核:第页共页xx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36 )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校准日期: 环境温度:℃大气压: kPa皂膜流量计型号: 皂膜流量计编号:45 / 46校准:校核:审核:第页共页46 / 46。

环境监视和测量记录表

环境监视和测量记录表

环境监视和测量记录表环境目标完成指标环境目标实施情况环境指标的实施情况检查部门检查日期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城市施工中噪声限值昼间允许值:土石方作业<75dB,打桩机作业<85dB,结构工程施工<70dB。

夜间22:00起至晨6:00限值: 1.禁止打桩作业;2.作业噪声<55dB;减少郊外作业噪声排放;无相关方噪声方面的投诉事件发生。

噪声排放均已达标,满足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土石方作业最大噪音为70dB,无打桩机作业,结构工程施工最大65dB 。

夜间22:00起至晨6:00限值:作业噪声最大50dB;无相关方噪声方面的投诉事件发生。

污水排放达标,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1 生产生活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2 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区域应严格控制排放标准。

3 无相关方的污水方面的投诉事件发生。

污水排放均达标,满足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1 生产生活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2 无相关方的污水方面的投诉事件发生。

各种有毒、有害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及时清运、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各种有毒、有害废弃物均做到了分类收集处理,无污染事故的发生.均已妥善处理,未随意丢弃。

杜绝重大爆炸、火灾及泄漏事件的发生炸药、油、物资材料及氧气瓶、乙炔瓶的管理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办法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执行。

无重大爆炸、火灾及泄漏事件的发生炸药、油、物资材料及氧气瓶、乙炔瓶的管理均按规章制度进行。

环境监视和量测记录1。

环境监测记录表(表格模板格式)

环境监测记录表(表格模板格式)

环境监测记录表(表格模板格式)环境监测记录表
说明
本记录表主要用于记录环境监测的数据和结论。

以下是表格中各列的具体说明:
1. 日期:监测数据的日期。

2. 时间:监测数据的时间。

3. 监测地点:进行环境监测的具体地点。

4. 监测参数:记录所监测的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等。

5. 监测数值:记录监测参数的具体数值。

6. 结论:根据监测数值得出的结论,例如是否正常、是否适宜等。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每一列的内容,并在表格末尾进行总结和分析。

记录表的具体格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技术部分记录表格
记录表格修订页
记录表格目录
配制:
审核:
校核: 审核: YHDF-BG-04(JS)-001
一 般 试 剂 配 制 记 录
YHDF-BG-04(JS)-002
标准溶液使用、稀释记录表
分析:校核:审核:
容量分析(水)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分析项目:
方法依据:标准溶液名称:标准溶液浓度:标准
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方法名称:分析仪器及型号:仪器编号:
水温:前处理方法:分析日期: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05
重量分析( 水) 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分析项目:方法依据:天平型号:天平编号: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06
透明度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方法名称及依据: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07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方法依据:分析日期: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08
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方法依据: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日期: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09
氟化物(气)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方法依据: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09
氟化物(气)分析原始记录(续)
项目名称:
YHDF-BG-04(JS)-010
氟化物(水)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方法依据:最低检出限:仪器名称及型号:仪器编号:分析日期:
YHDF-BG-04(JS)-010
氟化物(水)分析原始记录(续)
项目名称:
YHDF-BG-04(JS)-011
烟(粉)尘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测点位置:方法依据:
YHDF-BG-04(JS)-012
分光光度法(气)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分析项目:
方法依据:波长(nm):比色皿(cm):显色体积(mL ):标准溶液:标液浓度(mg/L):
YHDF-BG04(JS)-012
分光光度法(气)分析原始记录(续)
项目名称:分析项目:
YHDF-BG-04(JS)-013
分光光度法(水)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分析项目:
方法依据: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
检出限(mg/L):波长(nm):比色皿(cm):显色体积(mL):
标准溶液:标液浓度(mg/L):分析日期: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13
分光光度法(水)分析原始记录(续)
项目名称:分析项目:
YHDF-BG-04(JS)-014
分光光度法(土壤)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分析项目:方法依据:仪器名称及型号:仪器编号:测定日期:
采用波长(nm):比色皿厚度(cm):参比溶液:方法检出限:
YHDF-BG-04(JS)-014
分光光度法(土壤)分析原始记录(续)
项目名称:分析项目:
YHDF-BG-04(JS)-015
石油类、动植物油(水)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方法依据:仪器名称及型号:仪器编号:测定日期:
YHDF-BG-04(JS)-015
石油类、动植物油(水)分析原始记录(续)
YHDF-BG-04(JS)-016
原子荧光光谱法(水)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方法名称:
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标准溶液:标液浓度(mg/L):
波长(nm):检出限(mg/L):前处理方法:分析日期: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16
原子荧光光谱法(水)分析原始记录(续)
YHDF-BG-04(JS)-017
原子荧光光谱法(气)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采样点位:分析项目:方法依据:仪器名称及型号:仪器编号:测定日期:
YHDF-BG-04(JS)-017
原子荧光光谱法(气)分析原始记录(续)
YHDF-BG-04(JS)-018
原子吸收光度法(气)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分析项目:方法依据:仪器名称及型号:仪器编号:测定日期:
YHDF-BG-04(JS)-018
原子吸收光度法(气)分析原始记录(续)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19
原子吸收光度法(水)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分析项目:方法名称: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
标准溶液:标液浓度(mg/L):波长nm:检出限(mg/L):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19
原子吸收光度法(水)分析原始记录(续)
YHDF-BG-04(JS)-020
原子吸收光度法(土壤)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采样点位:分析项目:
方法依据:仪器名称及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溶液:标液浓度(mg/L):波长nm:检出限(mg/L):分析日期:
YHDF-BG-04(JS)-020
原子吸收光度法(土壤)分析原始记录 ( 续 )
YHDF-BG-04(JS)-021
实验室废液处理记录
YHDF-BG-04(JS)-022
被测单位盖章:
年月日
YHDF-BG-04(JS)-023
臭气浓度采样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 方法依据:
仪器名称及型号: 仪器编号:
采样:校核:审核:
YHDF-BG-04(JS)-024
嗅辨配气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 采样点位:分析
分析:校核:审核:
YHDF-BG-04(JS)-025
环境臭气浓度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监测地点:
YHDF-BG-04(JS)-026
环境臭气浓度嗅辨结果原始记录
校核:审核:
YHDF-BG-04(JS)-027
污染源臭气测定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 监测地点:
方法依据: 分析日期: 室温:
个人嗅阈

X=
个人嗅阈

X=
个人嗅阈

X=
YHDF-BG-04(JS)-028
污染源恶臭浓度嗅辨原始记录
YHDF-BG-04(JS)-029
城市污水处理厂监测现场工况调查表
被测单位盖章:
年月日
YHDF-BG-04(JS)-030
工业企业监测现场工况核查表(废水)
被测单位盖章:
年月日
YHDF-BG-04(JS)-031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方法依据:
采样日期:采样工具:
采样:校核:审核:
YHDF-BG-04(JS)-032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监测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 方法依据:
测试:审核:
校核:
YHDF-BG-04(JS)-033
样品交接单
项目名称:采样日期:
采样点位:
样品类别:□地表水 □地下水 □废水 □环境空气 □有组织废气 □无组织废气 □土壤 □固废 □底泥□室内空气 □其它分析项目:
采样容器:□玻璃瓶□塑料桶□滤筒□滤膜□吸收瓶 □集气袋 □塑料袋□其他
样品包装是否完好:□是 □否
单独采样项目:
采样容器:□玻璃瓶□塑料桶□滤筒□滤膜□吸收瓶 □集气袋 □塑料袋□其他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