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

重点实验室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建于1908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电机专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历经百年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成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重要基地。

学院目前主体学科为电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并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院士2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2名、陕西省教学名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5名、教授5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4名)、研究员2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5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另聘有双聘院士3名、海外兼职教授4名。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目前在校本科生1679名,各类研究生1688名,其中博士生209名、工学硕士生770名。

百年来,学院本着兴学强国,尚实严谨的精神,以育人为本,历经几代电气人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迄今,已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18000余名,硕士研究生2909名,博士研究生398名。其中包括钱学森、邱爱慈等30位两院院士和邹韬奋、江泽民、陆定一、蒋正华、王安等众多著名的专家和杰出人物。

学院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十余年来编写出版各类教材、科研专著、译著150余种,建成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优秀教材4部;陕西省精品课程3门、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9项、省部级优秀教材11部。学院是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也是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的组长单位。

电气工程学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创新开展科学研究,2003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9项、国家电网公司和国家南方电网公司有关特高压输电项目15项。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750kV系统用主设备技术规范Q/GDW103-2003至Q/GDW108-2003等6项标准,为世界第一套高海拔750kV输变电主设备技术规范;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1000kV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试验规范,为国际首创。2009年我校被评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特殊贡献单位,邱爱慈院士和彭宗仁、马志瀛、李盛涛、郭洁四位教授被评为特殊贡献专家。

2005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20项;授权发明专利18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85篇、EI 收录论文910余篇。在电工学科领域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共3次,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本学科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瑞典、荷兰、波兰、韩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近6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科技协作关系,在国际上已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其核心机构始建于1958年,1963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4年设立机械学博士点,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成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成为教育部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首批重点实验室之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实验室的支撑学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实验室现任主任由轴承转子系统专家陈渭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教授担任。

总体定位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建设的国家级研究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担国家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任务,解决国家重大转子轴承系统-工程摩擦学系统需求,面向纳米表面摩擦学领域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研究的特色基地。

发展目标

建立提升我国产品设计竞争能力的现代设计理论,推动我国大型高速精密转子轴承系统的创新设计发展,提高我国重大装备摩擦学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服役能力,确立纳米表面摩擦学在国际学术前沿中的引领地位。取得具有显著社会价值和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设计、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工程摩擦学、纳米表面摩擦学、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与国内外同行相比,重点研究现代设计中的知识流理论及知识服务(现代设计),高速高精度水润滑滑动轴承系统设计(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重大装备摩擦学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监测技术(工程摩擦学),纳米表面设计实现及摩擦学行为原理研究(纳米表面摩擦学),高速精密滚动轴承服役性能研究(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并取得了相应的代表性成果。以知识获取及新知识流理论的现代设计思想为指导,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转子轴承系统的摩擦学动力学设计研究为核心,以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纳米表面摩擦学科学为特色,成为转子动力学与摩擦学的国际化科研基地。

主要研究项目及成果

在2007~2012年期间,主持973课题2项、子课题3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4项。主持863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培育项目1项,面上项目22项,青年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国内大型企业合作课题127项,军工课题1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86篇,其中SCI检索论文90篇,出版专著8部,参与编写英文专著1部。已获准发明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20项。

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8人,其中有院士1人,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1人。经过多年来的科研、教学实践和国际交流,在实验室的绝大多数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的学术骨干队伍。实验室现有站内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78人、硕士研究生124人。

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自2007年,承办国际生物摩擦学大会1次,西安交通大学-名古屋大学摩擦学双边研讨会2次和全国性轴承研讨会1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余人次,本实验室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多次前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家及学校的资助下,先后有8

名博士研究生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英国里兹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等国际一流研究机构进行为期1-2年的研究工作,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实验室主持多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与国际企业(日立基础研究所,日本精工NSK 基础研究所,美国Honeywell 公司,等)建立合作研究关系;并将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到英国Newcastle,美国Purdue大学等高校。此外面向国内重大需求,实验室与瓦轴,沈鼓,河南煤化等多个大型企业共建试验平台,推动我国大型高速精密转子轴承系统的设计理论发展,提升我国重大装备摩擦学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服役能力。

主要研究设备

在依托单位985工程的资助下,实验室建立包括有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等大型仪器的公共测试平台,面向学校及社会开放。此外,本实验室的最大特色是自制设备,本评估期内的自主创新实验台显著增加。

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服务于摩擦学的:ECR等离子体溅射设备,人工关节实验模拟机,小载荷摩擦微振动位移测量装置,矿用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润滑油在线监测,以及硬盘摩擦数据丢失/退磁测试装置等。(2)服务于转子轴承系统力学的:高速水润滑电主轴系统样机,高速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试验台,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装置,以及球形纳米粒子气膜润滑实验装置等。(3)服务于现代设计及网上合作研究的软、硬件设施及设备。这些实验装置等均是实验室人员自制组装,和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功能开发完成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些自主创新平台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面对实验室内部或学校内部开放。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 8. 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 (1) NaF (2) CaO ⑶Z nS 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 1(0.93 3.98) 2 根据鲍林公式可得 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1 e 4 ] 100% 90.2% 共价键比例为:1-90.2%=9.8% 2(1.00 3.44) 2 2、 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1 e 4 ] 100% 77.4% 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 2 3、 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ZnS 中离子键含量 [1 e 1/4(2.58 1.65) ] 100% 19.44% 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 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 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 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 稳态结 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 至长期存在。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 1.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001 )与[210] , (111)与[112] , (110)与[111], (132)与[123], (322)与[236: (2)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 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 2 .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6个、2个和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3. 立方晶系的 { 111}, 1110}, {12 3 )晶面族各包括多少晶面?写出它们的密勒指数。 4. 写出六方晶系的{1012}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 密勒指数,在六方晶胞中画出 [1120]、[1101]晶向和(1012)晶面, 并 确定(1012)晶面与六方晶胞交线的晶向指数。 V2a 2 2 1 密排方向:<111>,原子密度: 1.15a 解:1、体心立方 1 4 - (11 1) (1 [110] [111] 5. 根据刚性球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 以点阵常数为单位,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的原子半径及四面体和八面体的间隙半径。 (2) 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致密度和配位数。 6. 用密勒指数表示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中的原子密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并分别计算这些晶面和晶 向上的原子密度。 密排面:{110},原子密度: 一一4 1.414a

研途宝西安交大2017电气学院高压方向复试真题

本人16年二战西交电气,如今已侥幸录取,现在为回馈之前所获的各种帮助,也来回忆一下复试经历分享给有需要的童鞋们~! 首先要说的是电气复试成绩占比很大,尤其是在面试环节导师们甚至会直接卡人,所以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本人初试成绩不高,在入围的名单里排名倒数,但复试之后,总排名大概升了10名左右。印象特深的有一个同学,初试390+,还有本院的30分加分,最后竟然无导师接收,被调剂了,最后不知道他调到校内还是校外了…… 接下来就要说一下本科出身的问题。个人感觉部分老师比较在意,会在面试时当面问,但也有不少老师并不特别关注。本人本科985,面试时我在的那一组就有位老师问了本科学校。 然后说一下复试的组成,包括英语听力、专业课笔试和最后的面试。 英语听力完全就是往年六级听力原题,只不过把不同年份的题组合了一下。考前可以多练几套六级听力即可。 专业课笔试嘛,我报的高压虽然推荐书目里只有一本《高电压工程基础》,但考完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其实考了三本书的内容。分别是高电压试验技术、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力系统过电压,那本高电压工程基础只是前面三本书的简要综合版。所以想要考高一点的话,最好还是把那三本书都看看。 专业课笔试里面能记起来的题目大概有: 1、汉译英名词翻译(其中有个“套管”印象最深,直接不会。还有闪络、电导、极化、劣化) 2、画巴申曲线 3、汤逊和流注理论 4、行波的多次折反射,一道计算大题 5、直流高压试验的特点 6、过电压里面的电压升高系数的计算,一道计算大题。 最后就是面试了,抽签决定四到六个人一组,由大概八九名老师围成一圈问你问题,也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专业英语翻译,现场给你一段英文文献让你翻译。接下来是专业知识考查,抽两个高压方面的问题让你回答(我抽到的是关于六氟化硫气体的特点和用途的问题,第一道题答得差不多就不问第二道了)。最后是人文理念问答,这就比较轻松了,给你一幅近来网上热传的图片,让你谈谈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分流参考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分流参考 Xi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引水参考资料本数据基于熊学长05级收集的数据。对其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消除主观意见,并尽量使内容真实客观。这可能不准确,仅供参考。-李谋义。电气工程学科简介:电气工程是一流的学科一级学科是清华大学、Xi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重庆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的五个二级学科下属它们是电机和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压和绝缘技术、电力电子和电力传输、电气理论和新技术两个学科的重点学科分布如下表所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清华大学Xi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高压和绝缘技术;清华大学Xi交通大学;哈尔滨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输;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电学理论和新技术;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目前,国内的电气工程模式如下:Xi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Xi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实力遥遥领先,代表着国内电气工程学科的一流水平。它被称为“四所著名的电力大学”Xi交通大学被称为“电气工程师的摇篮”西安交通大学(邱爱慈、王希凡、院士2人,国家重点实验室1人,电气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3人),清华大学 人(韩英铎院士2人,国家重点实验室1人,电气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1人,国家级重点学科4人),华中科技大学(范、、、程世杰、张永川院士4人,国家重大科学器件1人,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人,4

个国家电气工程一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浙江大学(1名院士,韩,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电气工程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李典大学、湖南大学、福州大学、哈尔滨科技大学、沈阳巩俐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等,都属于第二梯队,各有所长。华北电力大学在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方面有很强的专业基础。在电网、电力建设等行业有许多校友,被誉为“电力行业的黄埔军校”重庆大学有2名院士(孙才新杨士忠),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排名如下:学校代码和名称的总体水平排名分数为10003清华大学11010698 Xi交通大学2 9710487华中科技大学3931035浙江大学4 9110611重庆大学5 8710056天津大学682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788110248海教通大学8801079华北电力大学9801079交通大学电气概况Xi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是一所专注于电气设备设计和制造以及电能传输和控制的学校。它的前身成立于1908年。它是中国256所+199所大学中最早建立电气工程学科和电气两大学科(涵盖全部两大学科和大部分研究方向)最完整的学院之一,也是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后来,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逐渐建立了电气学科交通大学电气系是中国电气工程教育的创始人。因此,全国所有著名的电气教育和研究机构都同意在Xi交通大学举办中国电气工程专业百年校庆。就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而言,学院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先后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报告—疲劳裂纹门槛值

实验报告十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实验名称金属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测定实验目的 了解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测定的一般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增加对断裂力学用于研究疲劳裂纹扩展过程门槛值的作用和认识。 实验设备 高频疲劳试验机一台;工具读数显微镜一台;千分尺一把;三点弯曲试样一件 试样示意图 三点弯曲试样示意图 实验初始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 1. 实验原始记录(见附表) 2. 数据处理 近门槛值附近的da/dN用割线法处理,用表达式

(da/dN)i=(ai+1-ai)/(Ni+1-Ni) 算出各个编号的da/dN值。而ΔK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W=25.00mm,B=12.50mm 对应于(da/dN)i的ΔK值通过取每级力值下的平均裂纹长度a i和对应的P i代入相应的ΔK表达式计算得到。取10-7mm/周次≤da/dN≤10-6mm/周次的(da/dN)i对ΔK 一组数据,按paris公式 以log(da/dN)为自变量,用线性回归法拟合曲线。 具体计算结果如下: 疲劳裂纹扩展数据及应力强度因此计算值 序号da/dN(m/ 周次) log(da/dN)△K Log(△K) 18.28571E- 09 -8.0816712.4190 1.0941 29.41176E- 09 -8.0263311.7661 1.0706 31.21212E- 08 -7.9164511.1812 1.0485 47.16049E- 09 -8.1450610.5471 1.0231 5 5.75E-09-8.240339.81710.992 63.97059E- 09 -8.401159.11440.9597 72.83951E- 09 -8.546768.44640.9267 87E-10-9.15497.76590.8902 95E-10-9.301037.08690.8505 106E-11-10.2218 6.43880.8088

电磁场数值计算之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模板

第一章 电磁场基本概念 §1-1 Maxwell 方程组 (一)maxwell 方程 微分形式 积分形式 全电流定律 t J Η??+=??D ?????? ? ????+=?S t ds J dl H L D ( 1-1) 电磁感应定律 t B E ??- =?? ??????? ????- =?S t ds dl E L B ( 1-2) 高斯定律 ρ=??D ??????=?V S dv ρds D ( 1-3) 磁通连续性原理 0=??B 0=???S ds B (1-4) 电流连续性方程 t J ??- =??ρ ???????-=?V S dv t ρds J ( 1-5) 说明: 1、 ①四个方程的物理意义, 电生磁, 磁生电, 预言电磁波; ②积分形式( 环量与旋度, 通量与散度之间的关系) 、 复数形式( 可作为稳态场计算) ; ③梯度、 散度、 旋度的概念( 描述”点”上电磁场的性质) 。 2、 方程( 1-1) 、 ( 1-2) 、 ( 1-5) 是一组独立方程, 其它两个方程能够由此推出。但独立方程有6个变量( ρ、、、、、J D E H B ) , 因此, 方程数少于未知量, 是非定解方式, 必须加本构方程才为定

解形式, 对于简单媒质, 本构方程为 E D ε= H B μ= E J γ= (1-6) 3、 材料性质 材料是均匀的 const =ε, const =μ , const =γ 材料是非均匀: ()z y x ,,εε=, ()z y x ,,μμ=, ()z y x ,,γγ= 材料是各向异性: 材料参数用张量形式表示 εε=, μμ=, γγ= 材料为非线性: 材料参数是未知函数的函数 ()E εε=, ()B μμ=, ()E γγ= dE dJ dH dB dE dD ===γμε ( 1-7) 4、 直接求解矢量偏微分方程不易: 一般矢量方程要转化为标量方程才能求解, 另外, 在边界上不易写出场量边界条件, 因此, 常化为位函数的定解问题( 位函数容易确定边界条件) , 经过位函数与场量的关系 ????-??-=-?=??=-?=t m A E H A B E ( 1-8) 得到场量。 §1-2 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1.2.1 偏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微分方程分为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 又分为描述不同物理现象的椭圆型方程、 双曲型方程、 抛物型方程及其线性和非线性方程) , 电磁场问题多为偏微分方程问题。 1、 常微分方程 未知函数是一元函数( 即一个变量的函数) 的微分方程( 组) 。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2015初试)回忆

2015年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10*2) 马氏体 条幅分解 孪生 形变织构 上坡扩散 二次再结晶 电子化合物 二、简答题 1、为什么不存在底心立方与面心四方 2、柯肯达尔效应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三元相图中,于水平截面与单相区接触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4、画出一个表格,需要填出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的滑移面、滑移方向、滑 移系数目 5、什么是应变时效,用位错理论解释 6、成分过冷与热过冷的区别是什么,以及成分过冷对组织的影响 7、固溶体与固溶化合物的本质区别为?固溶体与纯溶剂的晶格常数什么变化? 三、计算题 1、计算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的四面体、八面体空隙及确认其位置 2、若y-Fe中全部填满c原子,质量分数是多少 3、y-Fe中的实际最大溶碳量是多少,为什么比理论的小,原因是什么 4、在立方体中画出一个晶向,两个晶面的米勒指数 5、给出Cu的晶格常数a,以及每个分子的质量,求密度 6、给出体积变化能,界面能,结晶为球形,计算临界晶核半径,计算体积自由能的变 化占据表面能变化的比例 四、Fe- Fe3C相图 1、画出Fe- Fe3C相图,写出三条反应线的反应类型及方程式 2、简述65钢的结晶过程,计算室温时组织组成物所占比例 3、简述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室温组织的变化 五、位错 画出一个位错换,其中切应力方向平行于位错换,柏氏矢量在位错面上 1、问各边的位错类型 2、问各边受力大小及方向 3、应力足够大时,位错如何变化?画出变化后晶体的形状 六、固体凝固 画出一个平衡凝固相图,并给出确定含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进行凝固 1、平衡分配系数k0为 2、正常凝固结束后共晶组织占据的质量分数为

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名单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上岗招生遴选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电气工程学位分委会总计:82人 序号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所在单位 出生 年月 职称 是否首 次招生 1 陈春阳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 传动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4 教授否 2 陈唐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弓网高速受流技术、接触网在线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09 教授否 3 陈维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分布式测 控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1965.1 教授否 4 陈小川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微机保护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3 教授否 5 范建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中国电力科学 研究所 1967.10 教授是 6 冯晓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适 用性研究、列车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列车群控系统及其仿 真研究 电气工程学院1962.10 教授否 7 高仕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11 教授否 8 郭世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气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微机检测与 故障诊断、机车自动驾驶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1954.12 教授否 9 郭小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技术、交流调速、线性电机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59.04 教授否 10 何正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信号处理及信息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网故障诊断、 配电网自动化、牵引供电及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电气工程学院1970.06 教授否 11 胡基士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学院1955.04 教授否 12 胡劲松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西南电力设计院1968.07 教授是 13 黄彦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系统分析、微机保护电气工程学院1961.02 教授否 14 蒋启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磁浮技术及应用电气工程学院1969.11 教授否

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培养方案02

本科生培养 出处:更新时间:2007-11-1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以教学为主的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并设有以科研为主的材料强度研究室、新材料研究室、表面工程研究室、焊接研究所、耐磨材料及铸造研究所、工程材料研究所等研究室。具有设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设备。并设有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与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培养能满足我国基础产业要求及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具有系统材 料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及工程技术知识,且具有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研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设有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表面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方向,以及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新的研究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材料科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的结构、加工、表征、性能)为框架,以材料的组织与结构--材料的性能与用途--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为主线,构成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及主要教学内容。专业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学、材料与环境、计算材料学,以及高分子材料专业开设的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应用等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可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在科研单位从事工程材料、新型材料及其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交通、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材料制备、材料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和表面工程及先进材料开发等方面的西安交通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全国首批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211工程"建设学科。是我国材料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正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3人,博士导师21人,学院拥有固定资产超过五千万元人民币,具有材料制备、评价和产品开发实验大楼,在国内高等学校中名列前茅。曾获省部级以上奖七十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低碳马氏体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论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的合理配合),累计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 重点实验室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建于1908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电机专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历经百年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成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重要基地。 学院目前主体学科为电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并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陕西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院士2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2名、陕西省教学名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5名、教授5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4名)、研究员2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5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另聘有双聘院士3名、海外兼职教授4名。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目前在校本科生1679名,各类研究生1688名,其中博士生209名、工学硕士生770名。 百年来,学院本着兴学强国,尚实严谨的精神,以育人为本,历经几代电气人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迄今,已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18000余名,硕士研究生2909名,博士研究生398名。其中包括钱学森、邱爱慈等30位两院院士和邹韬奋、江泽民、陆定一、蒋正华、王安等众多著名的专家和杰出人物。 学院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十余年来编写出版各类教材、科研专著、译著150余种,建成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优秀教材4部;陕西省精品课程3门、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9项、省部级优秀教材11部。学院是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也是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的组长单位。 电气工程学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创新开展科学研究,2003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9项、国家电网公司和国家南方电网公司有关特高压输电项目15项。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750kV系统用主设备技术规范Q/GDW103-2003至Q/GDW108-2003等6项标准,为世界第一套高海拔750kV输变电主设备技术规范;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1000kV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试验规范,为国际首创。2009年我校被评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特殊贡献单位,邱爱慈院士和彭宗仁、马志瀛、李盛涛、郭洁四位教授被评为特殊贡献专家。 2005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20项;授权发明专利18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85篇、EI 收录论文910余篇。在电工学科领域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共3次,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材料学院录取名单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材料学院录取名单 235002材料学院安怡 236002材料学院蔡亚辉 237002材料学院曹慧颖 238002材料学院陈冰 239002材料学院陈金梅 240002材料学院陈睿 241002材料学院陈彤 242002材料学院陈逸飞 243002材料学院陈雨晗 244002材料学院程露 245002材料学院丁梦杨 246002材料学院郭志雄 247002材料学院韩嘉琪 248002材料学院郝润姿 249002材料学院何利强 250002材料学院何玉婷 251002材料学院洪政凯 252002材料学院侯岳显 253002材料学院黄润秋 254002材料学院纪利杰 255002材料学院井伟涛 256002材料学院寇聪聪 257002材料学院雷文雅 258002材料学院李佳佳 259002材料学院李晶 260002材料学院李培 261002材料学院李天宇 262002材料学院李响 263002材料学院李艳杰 264002材料学院李颖 265002材料学院李育仁 266002材料学院李紫璇 267002材料学院林保均 268002材料学院林昊文 269002材料学院刘南君

270002材料学院刘桥271002材料学院刘清272002材料学院刘睿璇273002材料学院刘思雨274002材料学院刘伊275002材料学院罗俊强276002材料学院骆宇飞277002材料学院马帅278002材料学院戚俊甫279002材料学院史坤坤280002材料学院孙银秋281002材料学院谭陵282002材料学院唐春华283002材料学院万明佳284002材料学院王俊伟285002材料学院王佩286002材料学院王鑫垚287002材料学院王裕华288002材料学院王远航289002材料学院王芝萍290002材料学院王子圳291002材料学院谢文琦292002材料学院徐亮293002材料学院许雅文294002材料学院杨博295002材料学院杨浩296002材料学院杨媛超297002材料学院于志明298002材料学院张伯岩299002材料学院张佳慧300002材料学院张建飞301002材料学院张健302002材料学院张莉303002材料学院赵小龙304002材料学院赵艺薇305002材料学院赵樱306002材料学院郑若瑶307002材料学院周鼎

西安交大《高电压绝缘技术》课后题答案

高电压绝缘技术 课后答案 第一章 1.计算同轴圆柱电极的不均匀系数f ,其中导体外直径为100 mm ,外壳的直径为320 mm 。 解: d R r =- , av U E d = , max ln U E R r r = , max ln av d E r f r d E r == + 其中 R=160mm ,r=50mm 。代入上式可得f=1.89<2,所以此时电场是稍不均匀的。 2. 离地高度10m 处悬挂单根直径3cm 导线,导线上施加有效值6 3.5kV 工频交流电压,请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若将该导线更换为水平布置的双分裂导线,两导线总截面积保持与单根导线一致,线间距离30cm ,请重新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 解:1):等效成圆柱—板电极:由课本P9页可查的公式为 max 0.9 ln U E r d r r =+, 其中U=63.5kV ,d=10m ,r=1.5cm 。代入上式可得:max 5.858/E kV cm =。 2)由题意可知:2 21 2r r ππ=, 可得:1 1.060.0106r cm m = ==,两导线相邻S=30cm=0.3m, 10.01060.03530.3 r S == 对于二分裂导线,由课本P9页可查得公式。 所以 21 12max 2 11(12 2)(2)ln r r U S S E H r r S +-= ,其中H=10m, max 5.450/E kV cm = 3.总结常用调整电场强度的措施。 解: 1)、改变电极形状 ①增大电极曲率半径;②改善电极边缘;③使电极具有最佳外形; 2)、改善电极间电容分布 ①加屏蔽环;②增设中间电极; 3)、利用其他措施调整电场 ①采用不同的电介质;②利用电阻压降;③利用外施电压强制电压分布; 第二章 1、解:由题意: 21 2 e e i m v eV ≥, 因此:62.7510/e v m s ≥ ==? ,,57.6nm i c hv eV v λλ ≥= ≤所以。水蒸气的电离电位为12.7eV 。97.712.7 hc nm λ≤ = 可见光的波长围在400-750nm ,不在可见光的围。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 8.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 (1)NaF (2)CaO (3)ZnS 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 根据鲍林公式可得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21 (0.93 3.98)4 [1]100%90.2%e ---?= 共价键比例为:1-90.2%=9.8% 2、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21 (1.00 3.44)4 [1]100%77.4%e ---?= 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 3、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2 1/4(2.581.65)[1]100%19.44%ZnS e --=-?=中离子键含量 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 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稳态结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长期存在。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 1.回答下列问题: (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001)与[210],(111)与[112],(110)与 [111],(132)与[123],(322)与[236] (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 (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 2.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6个、2个和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3.立方晶系的 {111}, 1110}, {123)晶面族各包括多少晶面?写出它们的密勒指数。 4.写出六方晶系的{1012}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密勒指数,在六方晶胞中画出[1120]、[1101]晶向和(1012)晶面,并 确定(1012)晶面与六方晶胞交线的晶向指数。 5.根据刚性球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以点阵常数为单位,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的原子半径及四面体和八面体的间隙半径。 (2)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致密度和配位数。 6.用密勒指数表示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中的原子密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并分别计算这些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密度。 解:1、体心立方 密排面:{110}21 14 1.414a -+? = 密排方向:<111> 11.15a -= 2、面心立方

2019年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 复试资料及经验 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 院系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8年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的电机专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二级学科设置最为齐全。百年沧桑,春华秋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成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复试时间 考试时间:3月16日晚上7:00 考试地点: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复试内容(科目)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9 电子技术基础(含模拟和数字) 080800电气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4 材料科学基础或810 电路 0808J1脉冲功率与放电等离子体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0 电路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10 电路 085207电气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907 工程电路基础 复试分数线 学术型硕士: 单科:≥45分(满分100分),≥75分(满分150分); 总分:≥330分 专业学位硕士: 单科:≥45分(满分100分),≥75分(满分150分); 总分:≥330分 复试流程

西安交大材料工程复试问答题

一失效分析 1 断裂可分为几类?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如何 区分? 答:1)根据材料断裂前所产生的宏观变形量 大小,将断裂分为韧性断裂和脆断裂。 2)韧性断裂是断裂前发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而脆性断裂是断裂前不发生塑性变形,断 裂后其断口齐平,由无数发亮的小平面组成。 2 断裂过程分为几个阶段?韧性断裂和脆性断 裂的断裂过程的区别在哪里? 答:1)无论是韧性断裂还是脆性断裂,其断 裂过程均包含裂纹形成和扩展两个阶段。 裂纹自形成到扩展至临界长度的过程称为裂纹 亚稳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裂纹扩展阻力大, 扩展速度较慢;而把裂纹达到临界长度后的扩 展阶段称为失稳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裂纹扩 展阻力小,扩展速度很快。 2)对于韧性断裂,裂纹形成后经历很长的 裂纹亚稳扩展阶段,裂纹扩展与塑性变形同时 进行,直至达到临界裂纹长度,最后经历失稳 扩展阶段而瞬时断裂,因此韧性断裂前有明显 的塑性变形。 对于脆性断裂,裂纹形成后很快达到临界长度,几乎不经历裂纹亚稳扩展阶段就进入裂纹失稳 扩展阶段,裂纹扩展速度极快,故脆性断裂前 无明显塑性变形。 3 什么是材料的韧性?评价材料韧性的力学性 能指标有哪些? 答:1)韧性是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 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 综合表现。材料韧性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倾 向小。 2)评价材料韧性的力学性能是冲击韧性和 断裂韧性。 冲击韧性是材料在冲击载荷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常用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 功A k表示。 断裂韧度K IC是评定材料抵抗脆性断裂的力 学性能指标,指的是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 能力。 4 材料韧性指标的含义及应用? 答:1)冲击吸收功A k是衡量材料冲击韧性的力学性能指标,冲击吸收功由冲击试验测得, 它是将带有U形或V形缺口的标准试样放在冲击试验机上,用摆锤将试样冲断。冲断试样所 消耗的功即为冲击吸收功A k,其单位为J。A k 越高和韧脆转变温度T K越低,则材料的冲击韧性越好。 2)断裂韧度K IC是评定材料抵抗脆性断裂 的力学性能指标,指的是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 展的能力,其单位为MPa·m1/2或MN·m-3/2。 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因子K I、零件裂纹半 长度a和零件工作应力σ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K I= Yσa1/2式中,Y=1~2,为零件中裂纹的几 何形状因子。当K I≥K IC时,零件发生低应力脆 性断裂;当K I<K IC时,零件安全可靠。因此,K I = K IC是零件发生低应力脆断的临界条件,即K I= Yσa1/2= K IC由此式可知,为了使零件不发 生脆断,可以控制三个参数,即K IC、σ和a。 5 什么是疲劳断裂? 答:疲劳断裂是指零件在交变载荷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而发生断裂的现象。所谓交变载荷,是指载荷的大小、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 的载荷。 6 疲劳断口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典型的疲劳断口形貌由疲劳源区、疲劳裂纹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三部分组成。 7 什么是腐蚀?可分为几类? 答:1)腐蚀是材料表面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 反应或者电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表面损伤现象。 2)分类: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8 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是什么? 答:不同金属间或同一金属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电极电位差,而且它们是相互接 触并处于相互连通的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微电池。 9 改善零件腐蚀抗力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对于化学腐蚀:选择抗氧化材料如耐热钢、高温合金、陶瓷材料等, 零件表面涂层。 对于电化学腐蚀:选择耐腐蚀材料;表面涂层;电化学保护;加缓蚀剂。 对于应力腐蚀:减小拉应力;去应力退火;选择KIscc高的材料;改善介质。 10 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有哪些特点?答:1)材料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高温下材料的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

一、本学科基本概况 1)学科历史延革及学术队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创建于1908年,是我国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电工学科原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无论博士点或硕士点数量,在全国电气工程学科学位授予单位中是最多、覆盖面也是最宽的,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按一级学科培养和授予博士学位,并建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112人,其中教授37名(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新世纪人才8名、博士生导师31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9名,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71名,占专职教师68.93%,有5位院士被聘为兼职教授。我学科知名教授中有中国电源学会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力教育大学院(校)长联席会主席、全国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 2)主要研究方向、科研及成果情况 电气工程学科现有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其中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三个为第二批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近三年来,学科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承担国家级项目48项,其中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5项。此外,还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国家南方电网公司有关特高压输电项目15项。 通过上述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电力设备设计关键基础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750kV系统用主设备技术规范Q/GDW103-2003至Q/GDW108-2003等6项标准,为世界第一套高海拔750输变电主设备技术规范;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1000kV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试验规范,为国际首创。 三年来,科研总经费6983万元,人均科研经费72.74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为2075.5万元,境外合作科研项目经费321万元。 三年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13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84篇,人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1篇;SCI收录论文114篇,其中IEEE和IEE期刊论文75篇,人均SCI收录论文1.2篇。EI收录论文425篇,人均EI收录论文4.4篇。出版专著17部,主办及筹办国际会议各1次。 3)研究生培养情况 现有研究生指导教师7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1名。目前在读本科生1602名、各类研究生1511名。三年来,共授予工学博士学位74名,工学硕士学位414名,工程硕士学位369名。已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2003年张冠军和2005年郝艳捧)。2004年建立了教育部批准立项的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电气技术创新实验室,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连续三年组织了由教育部立项支持的研究生精品课程大讲堂项目,邀请国际、国内著名学者授课,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二、三百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前来听课。近3年来,已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4门,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名师2人。 4)本学科的优势及特色 ①电气工程学科二级学科齐全

西安交大网络教育《发电厂电气部分》在线作业答案

西交《发电厂电气部分》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采用双母线同时运行的双母线接线,具有单母线分段接线的特点,()。 A. 因此双母线接线与单母线分段接线是等效的 B. 但单母线分段接线具有更大的运行灵活性 C. 并且两者的设备数量一样 D. 但双母线接线具有更大的运行灵活性 满分:2 分 2.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为3~35kV 时,一次绕组需经()接入被测电路。 A. 隔离开关和接触器 B. 隔离开关和高压熔断器 C. 断路器和高压熔断器 D. 断路器和限流电抗器 满分:2 分 3. 信号装置按用途来分,不包括() A. 事故信号 B. 预告信号 C. 位置信号 D. 闪烁信号 满分:2 分 4. 220kv及以上变电所所用变压器接线组别宜采用() A. ygn12 B. Dd12 C. Dyn11 D. Yd11 满分:2 分 5.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一般采用() A. 欠补偿 B. 全补偿 C. 过补偿 D. 不补偿 满分:2 分 6. 发电机进相运行会导致() A. 静态稳定性降低 B. 静态稳定性提高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满分:2 分 7. 以下不属于配电装置设备的是() A. 开关电器 B. 保护和测量电器 C. 发电机 D. 母线 满分:2 分

8. 为保证电器的动稳定,在选择电器时应满足()条件。 A. 动稳定电流小于通过电器的最大两相冲击短路电流 B. 动稳定电流大于通过电器的最大两相冲击短路电流 C. 动稳定电流大于通过电器的最大三相冲击短路电流 D. 动稳定电流小于通过电器的最大三相冲击短路电流 满分:2 分 9. 减小矩形母线应力的最有效方法是( ) A. 改变母线的布置 B. 增大母线截面 C. 减少同一相中两个相邻绝缘子间的距离 D. 增加母线相间距离 满分:2 分 10. 少油断路器中的绝缘油()。 A. 灭弧介质和冷却介质 B. 灭弧介质及触头间隙绝缘介质 C. 灭弧介质以及触头间隙、带电部分与地之间的绝缘介质 D. 以上都不对 满分:2 分 11. 验算裸导体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采用() A. 主保护动作时间 B. 主保护动作时间加断路器全分闸时间 C. 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断路器全分闸时间 D. 后备保护动作时间 满分:2 分 12. 三相电动力计算公式中的形状系数Kf决定于() A. 导体的机械强度 B. 导体的形状 C. 导体的布置位置 D. 导体的形状及相对位置 满分:2 分 13. 电力系统中,并联电抗器主要用来() A. 限制故障时的短路电流 B. 吸收电网中的容性无功 C. 给系统提供容性无功 满分:2 分 14. 以下高压设备,一般只在屋外使用的是() A. 高压断路器 B. 高压负荷开关 C. 高压隔离开关 D. 跌落式高压熔断器 满分:2 分 15. 断路器的开断时间是指从接受分闸命令瞬间起到() A. 所有电弧触头均分离的瞬间为止 B. 各极触头间电弧最终熄灭为止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考研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介绍工程材料的基础理论为目的,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生产实际有紧密的联系。其任务是: 1 研究材料的成份、组织结构、性能及三者间的关系。 2 掌握有关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训练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3 初步掌握材料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有关的实验技术;掌握定量、半定量地解决工程材料问题的方 法。 二教学安排 1 材料科学基础》为15学分,计96学时,其中讲课84学时,实验、讨论等12学时。 2 3 实验: 实验共六次,计12学时,每次实验二学时。 内容为: (1)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2) 常见金属晶体结构和原子堆垛模型分析; (3) 二元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4) 二元合金不平衡组织分析; (5)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与性能分析;

(6)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一章工程材料中的原子排列 目的: 1.原子之间的键合 2.介绍晶体学的基本概念及晶格类型 3.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及其表示方法 4.金属的晶体结构特点 5.陶瓷的晶体结构 6.晶体缺陷的类型及特征 要求: 1.掌握晶面、晶向的表示方法 2.熟悉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 3.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基本特征、基本性质 4.位错的应力场和应变能;位错的运动与交互作用 第二章固体中的相结构 目的: 1.介绍金属固溶体的分类、结构特点及溶解度 2.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分类、特点及性能 3.陶瓷晶体相的结构及特点 4.玻璃相及其形成 5.分子相的结构特点 要求: 1.熟悉合金相的主要类型,形成条件和性能特点 2.理解Hume—Rothery规则; 3.玻璃相的形成条件 4.了解分子相的结构特点及分子晶体 第三章凝固与结晶 目的: 1.介绍结晶的基本规律 2.结晶的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