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今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婚姻纠纷如何应对农村夫妻关系中的问题

农村婚姻纠纷如何应对农村夫妻关系中的问题

农村婚姻纠纷如何应对农村夫妻关系中的问题近年来,农村婚姻纠纷逐渐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传统观念和经济压力,在婚姻生活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理解和应对农村夫妻关系中的问题,对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农村婚姻纠纷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首先,农村的经济压力是导致婚姻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农村地区,农民主要依靠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来维持生计。

然而,由于气候因素和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农业收入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夫妻之间因为经济问题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提供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在非农领域找到稳定的工作。

其次,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育和文化差异,这也是导致婚姻纠纷的一个因素。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人仍然认为男性应该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支持者的角色,而女性应该在家务中投入更多的时间。

当夫妻之间在家庭责任和事业发展方面存在差异时,这容易导致冲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宣传工作,向人们传达男女平等的观念,并推动男性在家庭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此外,农村地区缺乏对婚姻和家庭问题的专业指导也是一个问题。

在城市地区,人们可以寻求婚姻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来解决夫妻关系中的问题。

然而,在农村地区,这样的专业支持很少。

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协助农村夫妻应对婚姻纠纷。

此外,促进农村夫妻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也是解决婚姻纠纷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坦诚沟通,包容理解来增进彼此的感情。

此外,制定家庭规则和责任分工也很重要,这样可以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另外,夫妻双方也可以参加一些婚姻培训和研讨会,学习如何处理各种婚姻问题。

综上所述,农村婚姻纠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要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教育、文化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论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

论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

论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摘要】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着许多事实婚姻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安定。

农村事实婚姻的定义及特点是指未经正式登记的同居关系,普遍存在于农村地区。

导致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原因包括传统观念、经济压力和教育水平等因素。

这些问题给农村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家庭纠纷、子女抚养权纠纷等。

为缓解这一问题,可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措施。

未来农村事实婚姻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

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严峻,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建议加强法律监管和教育引导,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定义、特点、原因、影响、措施、发展趋势、评价、建议1. 引言1.1 概述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当前,我国农村事实婚姻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事实婚姻是指一种没有正式结婚证书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以夫妻身份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在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事实婚姻现象较为普遍。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反映了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也暴露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风险。

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增加,原本固定的社会关系开始变得模糊和不稳定。

农村事实婚姻还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在一些地方,由于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正式结婚才能称之为合法夫妻,造成了事实婚姻现象的出现。

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事实婚姻的权益保障不足,一旦出现纠纷,法律无法提供有效保护。

事实婚姻的稳定性较低,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和破裂,对子女的成长教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事实婚姻还可能导致财产纠纷和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剧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解决农村事实婚姻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教育、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只有全面深入地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

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

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婚姻家庭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现代婚姻家庭问题也不断涌现和多样化。

本文将分析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分析婚姻家庭问题众多,涉及面广泛。

目前,以下几个问题呈现出明显的趋势:1.1 婚姻不稳定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导致了婚姻的不稳定。

许多夫妻面临着沟通不畅、矛盾冲突频繁等问题,导致了婚姻关系的破裂。

1.2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受害者包括妇女、儿童等脆弱群体。

虽然社会对家庭暴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仍有许多受害者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与救助。

1.3 经济压力家庭经济压力是婚姻家庭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的增加,许多家庭面临经济困境,夫妻间的矛盾也因此加剧。

1.4 子女教育问题现代社会,夫妻双方都投身于工作中,缺乏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和沟通,可能导致子女教育质量下降。

二、婚姻家庭问题的解决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2.1 加强婚姻教育加强婚姻教育对于改善婚姻稳定性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婚姻教育的宣传力度,提供夫妻沟通技巧、解决矛盾的方法和情感管理的培训。

2.2 完善法律保护和援助加大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援助机制,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同时增加对施暴者的心理疏导和改造。

2.3 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组织建立以婚姻辅导为核心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夫妻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解决婚姻中的问题和困扰。

2.4 发展家庭经济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培训机会等措施,帮助家庭摆脱经济困境,减轻经济压力,为夫妻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2.5 强化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夫妻双方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理解,鼓励夫妻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关注子女的成长和发展。

三、结语婚姻家庭问题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解决婚姻家庭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婚姻教育、完善法律保护和援助、建立社会支持体系、发展家庭经济和强化家庭教育等对策的落实,我们可以逐渐解决婚姻家庭问题,为每个家庭创造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而在这一进程中,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健康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现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婚姻家庭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现代化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渗透进农村社会,农民对于婚姻家庭的期望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其次,乡村资源配置不均衡,贫困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婚姻家庭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再次,农村流动人口增多,婚姻家庭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冲击。

二、加强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建设要推动农村婚姻家庭建设,首先要加强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建设。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法律的认知度和依法行为意识。

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婚姻家庭纠纷的调解力度,构建有效的诉讼和非诉讼解决机制,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公正的法律保护。

三、推广科学婚恋教育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需要积极推广科学婚恋教育。

通过学校、农村群众组织等途径,向农民普及婚姻家庭的科学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

同时,加强性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和避免性病的知识,预防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

四、提高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质量乡村振兴战略下,提高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投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婚恋服务。

鼓励农村婚姻家庭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如大力宣传婚姻家庭的正面典型,树立农村婚姻家庭的良好形象。

同时,倡导农民树立自立自强的婚姻家庭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婚姻家庭的稳定性。

五、加大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力度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大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力度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妇女在家庭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她们的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农村男女比例失衡、家庭经济状况、婚嫁习俗和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问题,不仅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也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造成一定困难,亟需关注、重视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受制约。

在农村社会,男性是家庭和村镇的主要劳动力,许多大龄单身男性受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勇气和主动融入社会的闯劲,加之自身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限制,对生活和未来缺乏信心和责任心,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消极生活态度。

这种思想行为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和经济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二是农村不稳定的隐患增多。

大龄单身男性群体在婚姻问题上受到意外的创伤和挫折,长此以往,心理压力加大,心态失衡,不思进取,游手好闲,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思想和行动的随意性极易引发打架斗殴、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制造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的治安秩序。

另外有一些大龄未婚男性由于长期心理和生理压抑,充当“第三者“,破坏别人的婚姻,制造家庭矛盾,甚至出现暴力恶性案件,严重败坏了农村的社会风气,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潜在隐患。

三是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影响。

近年来,农村结婚的彩礼持续飙升,许多农村家庭“因婚致贫返贫”,许多男性因付不起高额彩礼而长期单身。

单亲家庭呈现日益增多趋势,家庭观念淡薄,“尊老扶幼”传统道德理念滑坡,不少女方家长也趁机攀比索取更多彩礼,这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来说,根本无法承受。

另外,“婚骗”事件累见不鲜,这一系列问题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树立文明乡风乡俗。

四是社会保障压力逐步加大。

一方面,大龄单身男性群体中相当一部分将成为社会保障的救助对象,他们没有配偶和子嗣,给未来自身和父母养老带来问题;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不足的条件下,农村男性仍然是家庭养老的主要依靠者,这给社会保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1. 现状分析1.1 婚姻观念的变化在农村,曾经大家都觉得“二十出头,赶紧找对象,结婚生娃”,现在却不一样了。

你看看,许多年轻人到了三十岁,还在忙着事业,甚至有的宁愿单身,也不想将就。

说实话,这也怪不了他们,时代在变,观念也得跟上。

如今,谈恋爱、结婚似乎成了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情。

有些姑娘和小伙子,心里想着得找个合适的人,过得舒坦,再说婚姻的事儿。

1.2 社会压力与经济负担说到找对象,经济条件可是一个大坎。

现在的年轻人可不是随便就能结婚的,得有房有车,有的还想要父母的支持,哎,真是压力山大!特别是在农村,家里要是有个大龄青年,亲戚邻居可就开始热心肠地操心了,“你怎么还不结婚呀?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这个时候,心理负担就更重了。

心想,我可不是为了取悦谁而结婚,结婚得是为了自己开心啊!2. 存在的困难2.1 资源匮乏与交友圈子小说实话,农村大龄青年的交友圈子可小得像蚕豆,平时要不就是在地里干活,要不就是在家看电视,想找个合适的人真不是那么容易。

你说,城市里的年轻人可以上个相亲节目,或者在网上约个会,咱们农村的年轻人可没这个条件。

很多人根本没有接触到异性的机会,更别提谈恋爱了,咋办呢?2.2 家庭观念的束缚再说说家庭的压力,尤其是那些父母心急如焚的老一辈。

他们总是挂在嘴边的:“你看隔壁李大爷的儿子都结婚了,你也快点啊!”每当这时候,大龄青年们心里可不乐意了。

感觉就像被推上了婚姻的快车道,连个刹车的机会都没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家庭的观念常常让年轻人喘不过气来,宁愿选择单身,也不想将就。

3. 对策建议3.1 拓宽交友渠道那么,咋办呢?我们得想办法拓宽年轻人的交友渠道。

可以利用互联网,办一些农村青年联谊活动,搞点“农田相亲会”,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彼此。

再说了,农村也可以有“约会”,比如组织一些农活交流会,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聊天,增加互动,慢慢就能擦出火花。

浅议农村婚姻现状

浅议农村婚姻现状

浅议农村婚姻现状浅议农村婚姻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农村日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潮流下,农村的离婚率迅速上升,婚姻家庭状况百出。

一、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家庭暴力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导火索。

家庭暴力在农村家庭中的发生率远高于城市家庭,对于家庭暴力,大部分人持否定态度。

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尤其是妇女。

它不仅给妇女带来了极大的身心伤害,由此引发的婚姻家庭问题也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二)非法同居,婚外情上升,成为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

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西式婚恋性观念传入我国,并逐步从大中城市人群渗透到农村外流人员,农民工大军将这些观念带到农村,非婚同居、婚外情、试婚等在农村的土壤上生长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被逐渐接受。

(三)未婚先育问题。

如今,在部分农村地区未婚先育现象呈上升趋势,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年先生育再结婚,这不仅是对传统婚育制度的冲击,也是对现行婚姻生育政策的挑战。

未婚先育不仅仅是对我国婚姻生育政策的挑战,也是对我国户口登记政策的冲击,最直接带来的问题是非婚生子女的户口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非婚生子女的心理问题等。

(四)由于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婚姻失败。

在农村,大部分青年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

但许多家庭存在着代际关系错位的问题,尊老不足、爱子有余就是具体表现。

往往一家人在照顾小孩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过于关注小孩但不重视老人的需求,引发亲子之间的冲突。

二、农村婚姻家庭现状产生的原因(一)历史原因。

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尤其在农村,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等封建意识还有滋生的土壤,并且直接影响婚姻家庭。

由于农村的传统生活习惯,青年人结婚后基本都和公婆一起生活,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由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引发冲突。

(二)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从而造就了农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信息化网络化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微信、抖音等通讯工具和交友软件的便捷,村民传统思维随着改变,传统的婚姻观念也受到冲击,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增多,纠纷案件也逐渐增多。

我局民政婚姻登记处2020年7至2021年7月,已办理结婚登记3305对,离婚登记612对,补发结婚证105对。

全年来电咨询政策达到1200多人次,群众来信12封,及时给予了答复。

从一年来的结婚、离婚和咨询政策数据来看,闪婚闪离、C礼争议、家庭B力、婚外情、留守儿童等问题成为当前农村婚姻家庭。

一、闪婚闪离。

从掌握的数据分析,基本上是每20对新人结婚,就有1对离婚。

快速相恋、快速结婚、快速离婚。

整个婚恋过程完全是由感觉做主,喜欢就结婚,不喜欢就“拜拜”。

甚至还来不及了解对方就已经各走各路,家庭非常不稳D,而受伤害的是老人和孩子。

二、婚外情。

婚外情、同居等成为破坏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

男女任何一方一旦在婚姻家庭中出现这些行为,婚姻生活就不再平静,家庭维持就有危机。

婚外情是个很严重的婚姻问题,因此男女双方需要相互关爱,通情达理,不要让另一半有出轨的念头。

三、家庭B力。

家庭B力仍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直接导火线。

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的封建残余还有滋生的土壤,因此妇女仍是家庭B力的传统受害者,有些年轻夫妇不善处理家庭中与父母、亲友的关系,产生矛盾后,夫妻又互相指责,从而引火上身,引发夫妻矛盾。

夫妻矛盾产生后,双方父母亲友往往不能理智劝解,反而会火上加油,最终导致劳燕双飞。

面对家庭冷B力该怎么对待才好呢?不要急于埋怨伴侣不负责任,首先需要保持头脑的冷静。

对方出现了冷B力的情况,先不要急着对他大吼大嚷,这会适得其反,保持冷静,给自己足够的智慧去分析事情的缘由。

四、财礼争议。

如果有一方特别重视Q财的话,造成离婚的机率也随之增加。

如果以钱财来衡量婚姻,那就更如空中楼阁,一点都不稳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当今农村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民乐县人民法院李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这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亿万人民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这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因为社会是否和谐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家庭来维持和决定的。

现今全国上下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我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广大的农村。

那么农村家庭中的婚姻家庭的和谐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的大局。

据我院和相关部门2010年1----12月份来收到的有关婚姻家庭的纠纷情况如下:我县法院今年1—11月共受理民事案件件,其中离婚纠纷案件件,抚养纠纷案件件,遗产继承纠纷案件件,因非婚同居而引发的纠纷件,除了件为城镇居民外,农村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占总受案数的 %,比去年同期增加 %。

比较近3年我县法院的受案情况,农村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比例均偏高,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从司法、公安、妇联了解的情况来看,全县共接待来访的婚姻家庭问题的案件近余件,占总来访的案件的20%,内容多为家庭暴力、离婚居高不下、老人和小孩的抚养等。

从民政部门了解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每20对新人结婚,就有1对离婚。

近年来,因为婚姻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农村,因各方原因,所受教育和经济的限制,走上犯罪道路的比较多。

这样不但影响了家庭和谐,而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纵上情况归纳为:当今农村婚姻家庭的首要问题是婚姻;其次是老人赡养;再次是离异小孩与女孩的抚养;最后是同袍兄弟的亲情问题。

一、夫妻离异增多。

主要有以下几种婚姻离婚率最高。

1、婚恋快来快去。

此类婚姻的特点是快速,快速相恋、快速结婚、快速离婚。

整个婚恋过程完全是由感觉做主,喜欢就结婚,不喜欢就“拜拜”。

甚至还来不及了解对方就已经各走各路。

这类婚姻的主角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后出生的潇洒男女。

他们的感觉是没有悲伤,但是双方的父母亲友大多会因此成为陌路人,双方的家庭也会因此背负较重经济负担。

如我县南古镇的肖女与王男,俩人在广东打工,春节回家时在车站相识,一路结伴,到家时已是相见恨晚。

考虑到请假不易,两人便决定在休假期间把婚结了。

双方父母花费了六万余元,喜气洋洋筹办了婚礼。

但喜气未过,一对新人就因春节给亲友拜年而闹起了别扭,吵吵闹闹过了春节,双方均感觉很累,便在去广东打工之前到法院办理了离婚手续。

俩人了了,但双方父母却相互指责、埋怨个不休。

2、无所谓型婚姻可合可离。

此类婚姻对象对与谁结婚抱无所谓态度,反正合则和,不合则离。

因此在选择婚姻对象时,不主动,一味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县法院受理的殷某离婚一案,赵某常年在外打工,父母在家为她物色了对象,匆匆见面之后,便任由父母安排婚事。

婚后一月多,夫妻双双各自在外打工。

3年后,殷某向本院请求离婚时,才道出双方缺乏了解,婚后没有夫妻感情的事实。

3、打工族婚姻无保障。

由于我县地处西北,农村经济相对沿海城市落后,农村家庭在外务工者居多,因客观环境限制,夫妻未能经常共同生活,聚少离多的夫妻生活和外界的诱惑,使打工族的婚姻家庭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而这种婚姻家庭一旦出现问题,由于缺乏恢复夫妻关系的外部有利条件,夫妻无和好的客观环境,一般难以和好。

因为这种原因而导致家庭破裂的离婚纠纷案件的有五成以上。

4、组合家庭极不稳定。

有一对男女各自离异后组建家庭十多年,女在男方家落户,与男方一起抚养男方小孩,可谓含辛茹苦。

但当孩子结婚成家后,发生了婆媳矛盾,孩子也嫌弃继母,男方考虑靠子养老,也站在了小夫妻一边。

迫使女方不能在家立足,不得已提出离婚。

离婚的表现形式有吵闹不休型与冷漠分居型、好离好散型并存。

分析离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婚外情成为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

这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及婚姻道德观念不正常化而产生的结果,由于我县经济及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活呈现出多样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一些不良的婚姻道德观和家庭伦理道德观侵入到人们的生活,如:性自由、性解放、包二奶、养小蜜、交情人、一夜情等等。

男女任何一方一旦在婚姻家庭中出现这些行为,婚姻生活就不再平静,家庭维持就有危机。

家庭暴力仍是导致婚姻家庭破裂的直接导火线。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的封建残余还有滋生的土壤,因此妇女仍是家庭暴力的传统受害者。

——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婚姻失败。

家庭关系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夫妻感情已屡见不鲜,有些年轻夫妇不善处理家庭中与父母、亲友的关系,产生矛盾后,夫妻又互相指责,从而引火上身,引发夫妻矛盾。

夫妻矛盾产生后,双方父母亲友往往不能理智劝解,反而会火上加油,最终导致劳燕双飞。

这种情况在我县农村比较多见,多常发生在结婚时间较短的家庭。

生活困难、经济紧张是婚姻家庭出现问题的又一诱因。

古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家庭生活困难使得不少夫妻“穷相打,饿相骂”,长期的吵闹使得夫妻感情一落千丈,从而出现婚姻危机。

个性不合是婚姻出现问题的内在原因。

男女结合必然存在性格摩擦,长期不能协调便心生积怨。

其实,大部分夫妻矛盾、婚姻家庭问题。

都可以归结到“个性不和”这四个字上面来。

二、不赡养父母现象存在。

这在农村表现尤为突出。

不少年轻夫妻由于家庭经济、与父母关系协调、与兄弟妯娌关系等问题,而迁怒于父母,以此为借口拒不承担赡养义务,造成父母老无所养,晚境凄凉的局面。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长子不赡养,有的长子因年长为大家庭做出了一定贡献,当弟妹们长大后,或年老或经济收入不及弟妹,故在赡养父母时不有愿意再承担责任;2、儿子们对赡养父母互相推桑,儿子多了,并不代表多福。

如六坝镇一对80高龄的夫妇,有五个子女,因家庭矛盾,几个子女互相排比,均不同意抚养。

3、女儿不赡养,有些人生的都是女儿,但在农村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自古以来按习俗不赡养父母;或者有儿有女,儿子收入不高,女儿也没按法律义务履行赡养义务;4、对老人分开养,有多个子女的一人养一个,不利于老人身心健康、安度晚年;5、养子女不赡养养父母,养子女长大成年后,养父母生活条件不如生父母,一般都离开养父母,不赡养养父母;还有一些子女对父母施暴、遗弃,使老人苦不堪言。

三、离异家庭的子女和女孩的抚养没有着落。

不少离异家庭尤其是农村的离婚女子,一方离婚后或远嫁他乡,或在外地打工,子女抚养早抛在脑后,另一方带养小孩,生活困难,由于对方身在何处,无从知晓,无法追要抚养费,因而苦不堪言。

表现为:1、故意不履行抚养义务,如果生的是男孩随男方生活,女的改嫁,又可以生育。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就断绝了和前夫的一切来往,变得老死不相往来,此种情况夫妻离异后80%左右,如刘某夫妇离婚时,女方以其共同财产应占份额折抵了小孩抚养费,小孩现就读高中,男方无力供养,想向女方追索抚养费,但由于女方常年在外务工,居无定所,难以如愿。

2、无力抚养。

男女离异再婚后,重建家庭生儿育女,经济压力、生活负担加重,能顾全现有的家庭就不错了;3、男女离异后,如果小孩随男方生活,就中国农村的传统观念而言,说什么小孩是男方的血脉,男方死要面子,即使自己穷困僚倒,也不愿向女方追索小孩抚养费,致使小孩不能正常上学、生活。

4、缺乏对女孩的关爱,由于历史以来形成的男女不平等,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在农村里表现得特别突出。

因此农村里遗弃、虐待女孩、剥夺女孩读书学习的现象特多,对女孩的健康成长缺乏必要的保障。

如我院近年受理的奸淫幼女案件逐年增多,且多是被迫报案的,还有私了的没有暴露出来,从这可以折射出农村女孩生存与健康成长的重视。

四、同胞兄弟的亲情受到撞击,有的大打出手,影响了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农村的计划生育一般较轻,加之农村崇尚多子多福,因此一般家庭有两个小孩以上。

孩子成年后,因赡养父母、分割父母财产、妯娌口角或妒忌等多种原因,兄弟反目成仇,这样的案件我院每年至少有10件以上,还有在司法所、公安调解的案件不等,从另方面损害了父母、兄弟感情,影响大家庭和睦相处,于是在农村兄弟亲密友爱、互相帮助的越来越少少,虽为同胞生、但为陌路人的多。

综上、婚姻家庭问题的产生,不仅有家庭内部的原因,还有着社会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原因。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封建残余是家庭暴力、婆媳关系紧张、包二奶等等婚姻家庭矛盾滋生的土壤。

2、社会原因。

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开始寻求一些刺激、新鲜的东西,正如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于是不少人沉迷于“吃、喝、嫖、赌”,大搞婚外情,追求个人享受。

家庭矛盾不可避免的激化,导致家庭极不稳定。

3、经济原因。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不少家庭生活还不是很富裕,不少人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或者为了追求更加富足的生活,选择了到外地去发展,打工或经商。

夫妻不得不两地分居。

即使夫妻不能在一起共同生活,久而久之,夫妻感情渐渐淡漠,在加之一些外界诱惑,夫妻关系极易解体。

4、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迅猛发展,但在婚姻家庭及两性领域相对还不完善。

尤其在当前影响家庭稳定的“包二奶”、婚外情以及家庭暴力问题方面,法律的约束就很有局限性,特别是新婚姻登记条例的修改,对事实婚姻的不承认后,法律更难约束变相重婚。

有的同居明显,但如果不生小孩,或者生了小孩。

,你没有其他依据,就很难追究其犯罪。

五、解决的对策:家和万事兴,家定国安宁。

毕竟婚姻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和最普遍的社会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与整个社会肌体息脉相连,每个细胞和谐了,也就为整个肌体的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而就家庭风气而言,家庭成员是否进取向上,家庭习惯是否健康文明,家庭氛围是否温馨和睦,不仅关系个人小家的幸福与否,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

就家庭的主要功能而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就家庭现状而言,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家庭暴力加重等等,处理不好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

因此整个社会都要关注和谐家庭的建设,为稳定家庭、建立和谐家庭倾心、倾情、倾力。

就现有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而言,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良好道德,努力实现社会风气良性循环。

这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杂志、各种社会团体活动的作用,加大力度宣传家庭美德、社会美德,使人们以拥有美德为荣观念,激活亲情、爱情的原始动力,让拥有的婚姻更加美好,家庭更为团结、和睦、协调。

2、充分发挥法院、公安、司法对危害婚姻家庭案件的打击力度,坚持以打击保稳定,以打击治邪恶,以打击保平安,以打击促发展,特别对触犯婚姻家庭的刑事犯罪案件,应“宽严相济”,既要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又要充分保障人权;而针对婚姻家庭的民商事案件,可以依法维权、注重调解、维护稳定,着重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其次发挥法院、公安、司法、行政各部门的“三调联动”的调解力度,全面营造和谐社会的调解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