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心得

合集下载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心得体会篇一:学习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那一段血泪的历史那一段峥嵘的岁月——学习中国近代史有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

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

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继续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入侵,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

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和研究近代史,每个中国人将会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凝聚力在此激发。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中国人民是最伟大的人民!中华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斗争,以数千万先烈的牺牲为代价建立起来的。

中国人民一直在勇往直前地进行探索,不屈不挠地抗争,不断进取,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的东方大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但历史经验又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中国必须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真正地实现振兴。

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

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

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近代史学习心得体会篇1鸦片战争后的__并不是不是安定和平的。

19____年9月18日,日本与__之间爆发了军事战争和政治冲突,并随后日本关东军将__东北三省占领了,实行了____年之久的殖民统治。

对此,野心勃勃日本并不满足,欲征服世界的日本再次将矛头首先指向当时国内政局动乱的__。

19____年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对__展开了全面的侵华,先后占领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大批城市。

与西方列强相比较,日本的侵华战争烦的罪行更加严重,对我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更大。

19____年12月,日均侵占南京后,展开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以射杀、火焚、活埋等方式残害我国30多万的同胞。

日本侵略者在__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自古以来,邪不能胜正,尽管日本人野心勃勃想要消灭__,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19____年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__边开展的长达八年的艰苦卓越、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

刚经历鸦片战争、驱除鞑虏不久的__元气大伤,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几近崩溃边缘。

然而,__人民坚强勇敢、无惧无畏。

战争期间,国共合作,全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力争民族独立与解放。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反侵略的胜利,抗战胜利意味着__人民在近百年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第一次去的完全性的胜利,扭转了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

抗战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众志成城、浴血奋战得到的结果,胜利大大增强了__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唤起了民族团结凝聚力。

抗日战争给我们后背的启示就是要弘扬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

否则,落后就要挨打!1945年的抗日战争胜利并不是意味着__从根本上改变旧__半殖民地的性质,只是使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再次向前迈进一大步。

直至1949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标志__结束了近百年动荡战争局势。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篇1中国近代史,就其主流本质来说,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吧一个极度贫困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上的历史。

重视历史和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邓小平也十分注意用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他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历史。

“要懂得些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

为了胜利的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所以说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

中国近代史主要是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懂得了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了解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国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的主卖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了旧民族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族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读关于近代史的书心得

读关于近代史的书心得

读关于近代史的书心得读关于近代史的书心得1一直以来我都对历史很感兴趣,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感兴趣。

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还有争论,但一般来说,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建立结束。

这样算来,前前后后共有一百多年时间。

说起来时间并不长,但是却是很重要的一段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阶段。

李鸿章评价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这段历史留下了许多疑问,其中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个是比较大的方面的,即在这一百年间,都有哪些关键性的大事件,决定或改变了国家的走向命运。

另一个问题是因果方面的,中国为什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即中国被列强欺负的深层原因。

在这两个问题基础上,大胆延伸,个体可以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最近读了中国近代史的几本书,仿佛解答了这个问题,又好像没有。

让我试着回答下吧。

首先看的是蒋廷黻写的《中国近代史》,这是一本很有名的书,篇幅不长,其实说是一本小册子也不为过。

浓缩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历史。

其中的四个部分大概可以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对中国的要求与清政府的应对。

朝中分为剿夷与抚夷两派。

当中的政策有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曾国藩的崛起。

洋务运动以及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到北伐运动。

在这四个部分里面,蕴含着三不同阶级的人对于应对列强侵略的三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是官僚资产阶级的洋务运动,目的在于学习西方,以制衡西方。

农民的义和团运动,目的在于直接与洋人武力对抗,以及士人读书人,希望建立君主立宪制,目的在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强大国家。

这三个运动都失败了。

到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政府,又陷入了抗日战争以及对新路的探寻之中。

历史读到这里,可以从这些主要是失败,但是有特定成功的地方的改革,应对措施中发现:前人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离把中国推向近代化国家,还有一段距离。

这其中不得不强调的是人才的差距。

真正懂得西方科技,工业,思想现状以及内在逻辑,特点的很少或者说没有。

又可以这么说,向西方学习,只学到了皮毛。

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四篇

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四篇

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四篇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1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

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近代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

蒋廷黻不可能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

他说: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这个话颇有分量。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鸦片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抑或革命之路呢?本书以恭亲王奕欣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终都挫败了。

于是本书提出自我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理解西洋文化不可。

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

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

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代替。

这本书不仅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并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

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

他不仅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

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在我国史学界争论颇多。

在你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分享呢?以下店铺为你带来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篇1中国近代史,就其主流本质来说,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吧一个极度贫困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上的历史。

重视历史和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

毛泽东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邓小平也十分注意用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他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历史。

“要懂得些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

为了胜利的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所以说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

中国近代史主要是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懂得了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024年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

2024年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

2024年近代史纲要学习心得总结近代史纲要是每个历史学习者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以近代世界历史为主线,系统阐述了近代社会的变革、国际政治的变迁以及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近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2024年近代史纲要学习的心得总结:首先,通过学习近代史纲要,我了解到了近代社会的变革背景。

在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封建社会逐渐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产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经济结构,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变革不仅影响了欧洲国家,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这些变革的背景,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的发展态势以及各种事件背后的原因。

其次,近代史纲要的学习让我对国际政治的演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同时也面临着东亚的崛起和美洲的独立运动。

这些政治演变不仅仅是领土的扩张和争斗,更是各国之间经济利益、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情绪的斗争。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以及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再次,近代史纲要的学习拓宽了我的眼界,让我明白了科技和文化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从工业革命到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机器取代了人力劳动,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拉近了人们在空间上的距离,科学和艺术的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这些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学习这些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历程,我对现代社会的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通过学习近代史纲要,我对历史学术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

近代史纲要通过讲解历史史实和学术论文的引用,给我提供了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

我了解到历史并不只是简单地记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内在联系,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总结出规律和经验,为人们认识和解决当下的问题提供参考。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范文4篇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范文4篇

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范文4篇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范文4篇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心得【篇1】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

历史不会改变,作为后人我们不仅要了解历史,还要知古鉴今,革新自我、和谐社会,复兴中华、大同世界,我们的今天也终会成为历史,只是我们再不会让屈辱重现。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自古以来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

但时光流转,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翻滚,当西方诸列强已经迈入近代化资本主义的时代,古老的中国仍旧是一个以天朝自居的封建帝国,愚昧腐朽正吞噬着当时的中国。

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用尖船利炮撞开了国门,近代中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屈辱史,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谋求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实现国家的富强,是历史赋予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顽强的中国人民注定不会被历史的浪潮所淘汰,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中华儿女在黑暗中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力图振兴。

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然而由于内部腐败严重以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

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朝统治集团中的先进分子看到中国之所以挨打是因为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的落后,妄图在不触动中国封建统治基础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中国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独立自主地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开明派掀起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土的继续沦丧,标志着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心得
上完第一节课后,估计大部分同学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我上过的最有意思的大学必修理论课了。

老师妙趣的讲解、好玩的人物轶事、不时的一段视频教学让每次的80分钟的近代史课很快过去。

但在“有意思”这个用来形容近代史课的词语背后包含的不是对历史玩笑般的心态而是更严肃更端正的态度。

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这个伟大的东方大国不论是在科技水平还是精神文明思想上的发展一直是先进的是享受的是它国的景仰与崇拜的。

可到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封建大门,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清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开始了她的一段灾难深重的屈辱历史。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列强们对中国所做的事罄竹难书。

而在千般劫难中物劫大劫难“火烧圆明园”、人劫大劫难“南京大屠杀”当属最震撼人心,永载史册的奇耻大辱。

雨果: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个奇迹:这个世界奇迹叫圆明园。

这个奇迹现在消失了。

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掠夺,一个纵火。

似乎获得胜利就可以当强盗了;两个胜利者把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所得对半分赃。

在历史面前,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强盗叫英国。

南京大屠杀,我国有三十多万人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下,他们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屠杀的对象有垂垂老人更有刚出生的婴儿,令人发指!当看到关于这两件侵略事件的纪录片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只一遍一遍的问我自己他们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中国必须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真正地实现振兴。

清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助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已不能通过资产阶级领导完成,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取新的出路。

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提出了人的个性解放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同,历史知识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实践之中。

但是,历史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历史知识本身,而在于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培养人们判断是非、分辨善恶的能力。

而当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时,他的行为方式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