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关联词)辨析ppt

合集下载

语文语法2——虚词课件(21张ppt)

语文语法2——虚词课件(21张ppt)

(5)介原因,
如:由、由于、因
(6)介对象,
如:把、对、对于、关于、至于、除了
(7)介比较,
如:比、跟、同
(8)介行为发出者, 如:被
请划出下面这段话中的介词:
按你的说法,从今往后,我们不必再见面了。 把两样完全不同的东西放在一处比较,实在是毫无道理。 我快被你吓死了! 他在公司一直工作到深夜。 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关于西藏的建设,国务院十分重视。 雄鹰飞翔在蓝天。 为了建好自家的房子,他请了很多工人。但是,由于天 气的原因,一切进行的并不顺利。
请划出下面这段话中的叹词:
啊!花好红!天好蓝!
啊!晶莹的露珠顺着花瓣上丝绒的纹路滑落,滴入草地,隐没不见 了。真美啊!
哇!这地方真大!
哇!一进去,便能看到三根五米高的柱子立在房间正中。四周有三 三两两穿着礼服的男女随意走动,放眼望去,大概有三四十人。巨 大的LED屏上,滚动播放着几则消息。这地方又大又华丽。
1.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表程度、时间、范 围等。
(6)表否定的,
如:不、别、未、莫、无、勿、没有
(7)表示情态、方式的,如:正好、忽然、亲自、仿佛、连忙
(8)表重复的,
如:又、再、还、尤
(9)表处所的,
如: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请划出下面这段话中的副词:
赵珈的声音很好听。 那个人非常喜欢猫。 刘乾辉经常被老师夸奖。 人间处处有真情。 她总是走到图书馆的最后一排,找一本特别有趣的书。 在母亲的心里,自己的儿女永远是需要人照出下列句子中的名词。
你今天早上来得真早啊! 你来得真晚,老师都快讲完课了。 你最喜欢的那本书被我买下了。
6、画出下列句子中的动词。
还原那个魔方,你可以吗? 我很尊敬我的老师。 她使大家都开心了起来。

关联词语的用法和辨析PPT课件

关联词语的用法和辨析PPT课件

4、转折关系 :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 的转折。
虽然…但是……… 可是…… 尽管…还是…
1,虽然你是好意,但是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
2,尽管很多人不理解,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信 念。
转折关系 :
1,这孩子( )年纪不大,( )懂得的东西 却不少。
2,( )天气很冷,爷爷( )坚持 早锻炼。
3,( )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 ( )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2,他不仅自己完成了作业,还积极帮助其他 同学。
递进关系 :
1, 他干活( )速度快,( )质量好。 2,他( )聪明,( )很勤奋。 3,( )孩子不明白,( )妈妈也不明白。
几种容易混淆的关联词:
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是……还是……
1,艺术节上,我参加的项目(

)跳棋。
2,艺术节上,你参加的项目(
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 使句子更简洁:
1,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 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 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4, 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能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不一定能来,我们( )要通知
3,之所以没人违抗哈尔威船长的意志,是因为 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因果关系 :
1,( )下雨,( )足球赛取消了。 2,( )车票难买,( )坐飞机去吧。 3,小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 (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3、条件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 句表示结果。
关联词语的用法和辨析
比较辨析
1、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老师们非常 忙碌劳累,为了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很高 兴。同学们展示了才艺,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 神。家长们都说“让孩子们埋头苦读,现在这样 轻松学习。”

虚词(关联词)辨析.ppt

虚词(关联词)辨析.ppt

补充“副词”语法知识
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 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种类
(1)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 几乎、尤其
(2)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就 (3)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刚、才、正、在、立 刻、马上、终于 (4)表示语气: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只好 (5)表示肯定、否定:没、不、没有、莫、不用 3、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 简单表示位置:副词 + 动词/形容词 (作状语) 例:马上出发 非常漂亮
A.减轻学生负担,不.只.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 人人都要关心。
B.该院经过多年的摸索,终于找到了这种病的病因,进.而. 为彻底战胜这种疾病提供了前提条件。
C.只.有.经过深思熟虑,你就.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D.不.仅.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的民族,更.是.一个充满 智慧的民族。
【剖析】B句中“进而”表示递进关系,这里“找到病因”是“战 胜疾病”的前提,所以,应改为表因果关系的“从而”。C句中与“只 有”搭配的副词应是“才”,应当改“就”为“才”。D句中“不仅” 与“更”搭配,表意思进一层,搭配没有问题,但“不仅”的位置不恰 当,应当放在两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中华民族”之后。
【答案】①尽管 ②既然 ③因而
考点透析 近几年高考虚词考查内容有三类:(1)辨析虚词使用正确与
否;(2)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3)辨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 关联词语。虚词考查的重点对象是副词、介词和关联词语等, 主要命题形式有选择与填空两种。
1.副词的使用 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可 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不能 作定语。

古代汉语课件虚词连词.ppt

古代汉语课件虚词连词.ppt
记·仲尼弟子列传)
•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司
马相如列传)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
心上)
•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韩非子·五蠹)
②逆接:相对或相反(转折)
•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论语·学而) •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史
•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并列 • 生庄公及公叔段。——并列 •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递进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转折 •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让步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设 •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条件 •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Fra bibliotek果连词
• 连词是用来联结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 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 连词与介词的区别 • 结构:介+宾~▲+连+▲ • 功能:
–介:引介,将宾语引介给谓语核心,介宾结构 与谓语核心构成修饰或补充成分。
–连:连接,连接前后成分,平列或修饰与被修 饰关系。
—古代汉语主要连词:与、及、以、并、且、而、 则、况、故、之……
—先秦古籍中的连词一般单音节,“然则”、“虽 然”、“然而”等是两个单音节词连用,后逐渐 形成凝固结构,汉魏以后才逐渐演变成复音词。
—“之”,一般语法书,如吕叔湘《文言虚字》、 中学语文教材、许嘉璐《古代汉语》都将在定中 关系和主谓关系中的“之”视为结构助词,郭锡 良等将“之”的两种用法归入连词。

词类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副词代词实词2(ppt整理)

词类虚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副词代词实词2(ppt整理)
?辞海?:“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的 语法结构密切相关。如介词、连词、助词等。〞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不能单独充当句 子成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这种词叫虚词。虚词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 语气词等四类。叹词是特殊的实词。〞 吕叔湘?文言虚词?那么将代词、副词归为虚词。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郭锡良?古代汉语?那么将 代词、副词归为半实半虚的词。
于、於 、乎
• “于〞、“於〞上古不同音。?说文?: “亏,於也,象气之舒亏……羽俱切,今 变隶作于。〞“於,象古文乌省,哀都切。 〞
• 段注:“于、於为古今字,凡经多用于, 凡传多用於。〞
• 王力?古代汉语?:“?尚书?、?诗经?一般 用‘于’,?论语?除引用?尚书?外,通例 不用‘于’,?孟子?多用‘於’。〞
〔2〕引介谓语动词的关涉对象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 郑伯克段于鄢〕
利泽施乎万物。〔庄子/大宗伯〕 ——向、给、对〔对于〕 ——〔现代汉语〕投身于革命事业
〔3〕引介比较的对象〔一般用“於〞“乎〞 ,罕用“于〞〕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 水。〔荀子/劝学〕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 古代汉语的连词: • 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 •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并列 • 生庄公及公叔段。——并列。 •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递进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转折 • 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 •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让步 • 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设 • 养备而动时,那么天不能病。——条件 •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因果

(完整版)实词、虚词课件PPT资料

(完整版)实词、虚词课件PPT资料
“制定”。 “祛除”常与“疾病、疑惧”等词搭配; “驱除”常与“敌人、势力”等词搭配, 故句②选“祛除”

3.筛选排除法
运用筛选的方法去解答词语辨析题。 选择句一般是三个,只要确定两个选择句的词语,
第三个选择句的选择项便可以进一步论证答案的正误。 因此做题不一定按照句序的前后答题,而应该首
先选出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子,从而排除两个选择项。
[典例]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主要是区别“护”“解”“白”“证”这四个语素,采用相异语素组词 法。 “语素分析法”是指对另外两个或几个相异语素进行辨析,区分出 二者的不同点。
()
①我们需要储备________的粮食,以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岁“,一所 旦以”①,用大于我家未都然们叫,他表需“示海“要哥要”是储。有一备天”_;_______的粮食,以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1.语素分析法
1.1什么是语素分析法? “语素分析法”是指对另外两个或几个 相异语素进行辨析,区分出 二者的不同 点。
1.2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相异语素进行组 词的方法。
1、我只不过是替他_____了几句,说明了事实 的真相。( C) A.辩护 B.辩解 C.辩白 D.辩证
《解析》 辩护 辩解 辩白 辩证
[典例]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句子和词语,语意
衔接最恰当的_回报给版权方。
②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在生活上“怀里抱着走”,在课 业上“鞭子赶着走”,那么将_______ 无穷,很难培 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
【解析】采用相异语素组词法。
选项三个词语的相同语素是“履”,相 异语素是“新”、“历”、“职”。
“新”,新任,故“履新”侧重新任就 职;
“历”,经历,故“履历”意为个人经 历的说明;

高考复习虚词的使用PPT1 (共29张PPT)

高考复习虚词的使用PPT1 (共29张PPT)

这时,就必须从一段话的中心意思去考 虑上下句的关系,然后才能确定选用哪 个虚词。把握语句的整体意义,从全局 出发,审视相邻句间关系,比较相近意 义虚词的相同、相异点,才能准确选择 恰当的虚词。
(三)解题要领 (1)综观全局,理清整个语段所表达 的中心内容及分句间的关系。
(2)根据表达中心和有关句间关系, 参照语言表达习惯,选择突破口。选 择突破口的方法有二:一是通过确定 一个正确的词语,从而排除其他有关 的选项;二是通过否定一个词,从而 排除有关选项。 (3)注意关联语常成对成套使用的特 点,看搭配是否合理、恰当,如果文 句中有关联词语出现,可以借助此确 定与之搭配的词语。 (4)将备选目标代入题干核对,从而确 定答案。
该句改法有二:一是把“多么”改为 “这么”;二是把“尽管”改为“不 管”,删去“但”,“却”改为“都”。
(2)漏用 根据表达的内容本来该用关联词语而没 有用,或该成对使用却只用了一个,造 成分句间的关系不清楚,意思也不明确。 例如: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 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 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2 从搭配角度辨析 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的,也 有成对配合使用的。它们的搭配有的形 成固定格式。这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 践中形成的,不能随意改变。 例如:表并列关系的 “也……也……” “又……又……” “既……又……” “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表递进关系的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但不……反而……”等。 表选择关系的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等。
他们试制了十九个心脏瓣,从而填补了 我国在生物瓣替换领域的空白。 句中“在”多余,应删去。

《正确使用虚词》课件

《正确使用虚词》课件
《正确使用虚词》ppt课件
目 录
• 什么是虚词? • 常见虚词用法解析 • 虚词使用注意事项 • 虚词使用错误案例分析 • 如何提高虚词使用能力? • 总结与展望
01
什么是虚词?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虚词是没有实际意义,但有语法 功能的词。
分类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等。
虚词的作用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 短语以及句子与句子 ,表示各种逻辑关系 。

用作代词,表示“你”、“你 们”;用作连词,表示“如果
”、“才如此”等含义。
盖、夫、且
01
02
03

用作副词,表示“大概” 、“或许”等含义;用作 连词,表示“因为”、“ 所以”等含义。

用作代词,表示“这”、 “那”等含义;用作助词 ,表示语气停顿。

用作副词,表示“将”、 “将要”等含义;用作连 词,表示“并且”、“而 且”等含义。
03
虚词使用注意事项
避免冗余
总结词
避免使用重复或不必要的虚词。
详细描述
在句子中,虚词的使用应当精炼,避免出现重复或不必要的虚词,以使句子更 加简洁明了。例如,“由于由于”应简化为“因为”。
注意语境
总结词
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虚词。
详细描述
虚词的使用应当根据语境来选择,以确保句子在整体上表达准确。例如,在表示 转折关系时,应当选择“但是”而不是“和”。
虚词对语义表达的影响
虚词的使用不仅有助于语法结构的完整,还能增强语言的逻辑性和 严密性,使语义表达更加准确、完整。
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
在不同的语境中,虚词的使用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使语 言更加丰富、多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居然 更加 毕竟 D.居然 越发 毕竟
-
5
【剖析】“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含有“没有料到真 会是这样”的意思;“竟然”,也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多用在不 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因此①句应选“居然”。更 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用 于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越发”,多用于同一对象之间 的比较。因此②句应选“更加”。“究竟”一般用于追问,常用 于问句中,“毕竟”有“终归、到底”之意,表示轻微的转折。
承接 复句
递进 复句
连续动作或 先后发生的 事,分句次 序一般不能 随意改动。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从大家的信
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
7
C.对.于.这个问题,早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D.久负盛名的麦吉尔大学吸引了来.自.于.100 多个国家的留 学生。 【剖析】A 句中“应邀”是接受邀请,“被”多余。B 句汉 语里表示事物来源或由来,往往用“从……中”的格式。C 句滥 用介词“对于”,掩盖了主语。D 句“于”与“自”重复,应去 掉“于”。
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 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不只是”与“而是”不搭配,应将“不只是”改为“不 是”。
-
12
关联词关系搭配一览表
关系类型 分句关系
关联词
并列 复句
不分主次 彼此平行
又…,又…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
10
【示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减轻学生负担,不.只.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 人人都要关心。
B.该院经过多年的摸索,终于找到了这种病的病因,进.而. 为彻底战胜这种疾病提供了前提条件。
C.只.有.经过深思熟虑,你就.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D.不.仅.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的民族,更.是.一个充满 智慧的民族。
【答案】A
-
11
解题指津 虚词的使用正确与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虚词搭配要正确 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也有配套使用的,尤其要注意关
联词语的搭配,如:不但——而且,尽管——还是,尽管—— 却,除非——才,既然——就,无论——还,不管——都,即 使——还,宁可——也,纵然——也,与其——不如,尚且—— 何况等,出题人往往在关联词语使用是否配套上做文章。如:
以借十本线装书。
②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
平________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③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
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___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 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A.竟然 越发 究竟 C.竟然 更加 究竟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简单表示位置:
(介词+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动词/形容词(作状语)
动词/形容词 + (介词+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作补语)
例:在阳光下成长(介词短语作状语)
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介词短语作补语)
-
9
3.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 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 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需要根 据语境仔细推断。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滥用、错用、搭配不 当和位置不当等毛病。
【答案】B
-
6
2.介词的使用 介词的主要作用是与后面的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等构成介
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但要注意有时多用了介词会导致缺少主
语,少用误用则会导致语意不清。
【示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 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4)表示语气: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只好
(5)表示肯定、否定:没、不、没有、莫、不用
3、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
简单表示位置:副词 + 动词/形容词 (作状语)
例:马上出发 非常漂亮
-
4
【示例】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学生的借书证,________可
虚 词 (关联词)辨 析
2011年广东省考题
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3个,分 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① 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 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 ② 是现实主义 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 ③ 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 观现实.
-
3
补充“副词”语法知识
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
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种类
(1)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
几乎、尤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就
(3)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刚、才、正、在、立
刻、马上、终于
【答案】①尽管 ②既然 ③因而
-
2
考点透析 近几年高考虚词考查内容有三类:(1)辨析虚词使用正确与
否;(2)修改使用不当的虚词;(3)辨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 关联词语。虚词考查的重点对象是副词、介词和关联词语等, 主要命题形式有选择与填空两种。
1.副词的使用
副词的作用是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可 作状语,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不能 作定语。
【剖析】B句中“进而”表示递进关系,这里“找到病因”是“战胜 疾病”的前提,所以,应改为表因果关系的“从而”。C句中与“只有” 搭配的副词应是“才”,应当改“就”为“才”。D句中“不仅”与 “更”搭配,表意思进一层,搭配没有问题,但“不仅”的位置不恰当, 应当放在两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中华民族”之后。
【答案】B
-
8
补充“介词”语法知识
1、含义:常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
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
2、常用介词及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