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单片机
第一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单片机入门知识概述1.1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单片机的应用在后PC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对处理器的综合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综观单片机的发展,以应用需求为目标,市场越来越细化,充分突出以“单片”解决问题,而不像多年前以MCS51/96等处理器为中心,外扩各种接口构成各种应用系统。
单片机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嵌入式高端应用主要由DSP、ARM、MIPS等高性能处理器构成),在这些应用中,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电池供电的应用越来越多,而且由于产品体积的限制,很多是用钮扣电池供电,要求系统功耗尽可能低,如手持式仪表、水表、玩具等。
(2)随着应用的复杂,对处理器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
既要外设丰富、功能灵活,又要有一定的运算能力,能做一些实时算法,而不仅仅做一些简单的控制。
(3)产品更新速度快,开发时间短,希望开发工具简单、廉价、功能完善。
特别是仿真工具要有延续性,能适应多种MCU,以免重复投资,增加开发费用。
(4)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既能加密保护,又能方便升级。
1.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特点自单片机出现至今,单片机技术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
纵观20年来单片机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较微处理器更具个性的发展趋势。
(1)单片机寿命长这里所说的长寿命,一方面指用单片机开发的产品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十年、二十年,另一方面是指与微处理器相比的长寿命。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MPU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以386、486、586为代表的MPU,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淘汰出局,而传统的单片机如68HC05、8051等年龄已有20岁以上,产量仍是上升的。
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对相应应用领域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以该类CPU为核心,集成以更多I/O功能模块的新单片机系列层出不穷。
单片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码的大小、执行效率,部分型号FLASH非常大,特别适用于使
用高级语言进行开发;
·作输出时与PIC的HI/LOW相同,可输出40mA(单一输
出),作输入时可设置为三态高阻抗输入或带上拉电阻输入,具
备10mA-20mA灌电流的能力;
·片内集成多种频率的RC振荡器、上电自动复位、看门狗、
启动延时等功能,外围电路更加简单,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整理课件
属于RISC结构的有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 Atmel的AT90S系列、 Zilog的Z86系列、韩国三星 公司的KS57C系列4位单片机、台湾义隆的EM-78系 列等。
一般来说,控制关系较简单的小家电,可以采用 RISC型单片机;控制关系较复杂的场合,如通讯产品、 工业控制系统应采用CISC单片机。
整理课件
三、 单片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1. 单片机的特点
(1)性价比高 (2)控制功能强 (3)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体积小 (4)低电压、低功耗
2. 单片机的分类
(1)按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分类 片内无ROM型 片内带掩膜ROM(QTP)型、片内EPROM型、
片内一次可编写型(OTP型)和片内带Flash型等。 整理课件
(4)按单片机字长分类 4位、8位、16位、32位整理、课件和64位机
3. 单片机均可用单片机实现
四、MCS-51和8051、8031、89C51等的关系
MCS-51是指INTEL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
此系列包括好多品种,如8031,8051,8751, 8032,8052,8752等等。
系统。
单片机片内的各功能部件 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
集成在单片机内的这 些部件如何连接和进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第一章单片机概述1.1微机的产生与发展1.1.1 微机的发展微型计算机自出现以来,便以其集成度高、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廉、灵活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海洋、地质、气候、教育、经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自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CS-4诞生后,一直到现在,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非常迅速,对于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一般以字长和典型的微处理器芯片作为划分标志,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1年~1973年)主要是字长为4位的微型机和字长为8位的低档微型机。
这一阶段的典型微处理器有: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4004,以及随后的改进版4040,它们都是字长为4 位的。
在随后的第二年,Intel又研制出了字长为8位的处理器芯片8008,集成度和性能都有所提高。
第一代微型机就采用了PMOS工艺,基本指令时间约为10~20μS,字长为4位或8位,指令系统比较简单,运算功能较差,速度较慢,系统结构仍然停留在台式计算机的水平上,软件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或简单的汇编语言,其价格低廉。
第二个阶段(1974年~1978年)主要是字长为8位的中、高档微型机。
这一阶段典型的微处理器芯片有:Intel公司的I8080、I8085,Motorola公司的M6800等。
第二代微型机的特点是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提高1~4倍,运算速度提高10~15倍,基本指令执行时间约为1~2μS,指令系统比较完善,已经具有典型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以及中断DMA等控制功能,寻址能力也有所增强,软件除采用汇编语言外,还配有BASIC、FORTRAN、PL/M等高级语言及其相应的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并在后期开始配上操作系统。
第三个阶段(1979年~1985年)主要是字长为16位的微型机。
这一阶段典型的微处理器芯片有:Intel公司的8086/8088/80286,Motorola公司的M68000等。
第三代微型机的特点是采用HMOS工艺,基本指令时间约为0.05μS,从各个性能指标评价,都比第二代微型机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中、低档小型机的水平。
第1章单片机概述

第1章 单片机概述1.1 单片机的概念1.1.1 单片机的定义单片机的全称是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SCM),也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它是将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据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读写存储器)、程序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接口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其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单片机可用下面的“表达式”来表示:单片机 = MPU+ROM+RAM+I/O+功能部件图1.1 单片机的组成框图1.1.2 单片机的诞生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单片机系列的第一款产品:8048。
这款单片机在一个芯片内集成了超过17000个晶体管,包含一个CPU,1KB的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64字节的RAM,27个I/O端口和一个8位的定时器。
8048很快就成为了控制领域的工业标准,它们起初被广泛用来替代诸如洗衣机或交通灯等产品中的控制部分。
1980年,Intel公司在MCS-48的基础上推出了MCS-51系列的第一款单片机8051,这款单片机的功耗、大小和复杂程度都比8048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8051集成了超过60000个晶体管,拥有4KB的ROM,128B的RAM,32个I/O端口,一个串行通信接口和两个16位的定时器。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MCS-51系列单片机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功能齐全、资源丰富的产品群。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2·1.1.3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单片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家用电器中的微波炉、洗衣机、电饭煲、豆浆机、电子秤;住宅小区的监控系统、电梯智能化控制系统;汽车电子设备中的ABS、GPS、ESP、TPMS;医用设备中的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病床呼叫系统;公交汽车、地铁站的IC卡读卡机、滚动显示车次和时间的LED点阵显示屏;电脑的外设,如键盘、鼠标、光驱、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调制解调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设备;智能化仪表中的万用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工厂流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成套设备中关键工作点的分布式监控系统;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的各种仪表等。
第1章单片机简介

玻璃壳
簧片
簧片
触点
N S
惰性气体
N S
ON
OFF
OFF
ON
5.2 干簧管测试原理
N S
N S
匀速旋转
干簧管测试仪单片机系统的面板
单片机
+5V
5.3 干簧管测试仪电路原理图与印制板图
电路原理图(PROTEL绘制)
2.1 单片机的应用特点
● 单片机主要为工业测控而设计,又称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特点。 ● 主要应用于工业检测与控制、计算机外设、智能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 特别适合于嵌入式微型机应用系统。
2.3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原因?
① 指令和数据分开存放,分开调取,不会相互混淆; ②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使用不同工艺。程序存储器烧录后,运行时内容不改变,要求掉电保持,一般用ROM实现,集成度高,造价低;数据存储器运行时才赋值,一般用RAM实现,造价相对较高; ③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宽度可以不一致,在CPU字长较短时,可实现单字节指令,提高单片机的可靠性; ④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可使用不同的总线,实现真正的流水作业; ⑤ 单片机面向测控领域,通常情况下,需要较大容量的程序存储器和较少的数据存储器,提高性价比。
印制板图(PROTEL软件绘制)
5.4 编写单片机软件并调试
常用51单片机开发工具软件 Keil uVision
印制板图1 (采用PROTEL软件绘制)
印制板图2 (采用PROTEL软件绘制)
编写单片机软件并调试
常用51单片机开发工具软件 Keil uVision
第1章 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第1章 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
在学习和使用51单片机之前,了解其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章将介绍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包括硬件结构、寄存器、指令集和编程语言。
1.1 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是指其内部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连接。
51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口等功能模块。
这些功能模块共同协作,完成各种任务。
1.1.1 中央处理器(CPU)51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是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控制程序运行和处理数据。
51单片机采用哈佛结构,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
它包含一个8位的累加器(A)和一个指令寄存器(IR),用于指令的执行。
1.1.2 存储器51单片机的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可以是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包括RAM和ROM。
1.1.3 输入/输出(I/O)口51单片机具有一定数量的I/O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输入口用于接收外部信号,输出口用于发送数据或控制外部设备。
它们可以是并行口或串行口,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1.1.4 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器/计数器是51单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产生定时延迟和计数脉冲。
定时器可以设置为定时模式或计数模式,定时器中断可用于实现时间控制和精确计时。
1.1.5 串行通信口串行通信口是51单片机与外部设备进行串行通信的接口,常用的有UART和SPI。
它们通过串行传输数据,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1.2 51单片机的寄存器51单片机具有一组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配置和控制其各项功能。
这些寄存器负责存储和传输数据,执行各种功能操作。
常见的寄存器包括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特殊功能寄存器等。
1.2.1 通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是用于存储临时数据的寄存器,包括8个存储器编号,分别为R0 - R7。
单片机及控制-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关于逻辑高低电平: 1) 5V CMOS 、 HC 、 AHC 、 AC 中 , 输 入 大 于 3. 5V 算 高 电 平 , 输 入 小 于 1.5 V 算 低 电 平 ; 2) 5 V TTL 、 AB T 、 AHCT 、 HC T 、 ACT 中 , 输 入 大 于 2 V 算 高 电 平 , 输 入 小 于 0. 8V 算 低 电 平 ; 3) 3. 3V LV TTL 、 LV T 、 L VC 、 AL VC 、 LV 、 AL V T 中 ,输 入 大 于 2V 算高电平 | | 输 入 小 于 0. 8V 算 低 电 平 ;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 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 IC 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像 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器械了。因此,单片机的学习、开发与应 用将造就一批计算机应用与智能化控制的科学家、工程师。
AT89S52 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 字节 Flash,256 字节 RAM,32 位 I/O 口线,看门狗定 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 6 向量 2 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 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 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 2 种软件可选 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 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 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 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 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MCS-51系列以及80C51系列单片机有多种类型, MCS-51系列以及80C51系列单片机有多种类型, 但 系列以及80C51系列单片机有多种类型 掌握好MCS-51的基本型(8031、8051、8751或80C31、 掌握好MCS-51的基本型(8031、8051、8751或80C31、 MCS 的基本型 80C51、87C51)是十分重要的。 80C51、87C51)是十分重要的。 它们是具有MCS-51内核的各种型号单片机的基础, 它们是具有MCS-51内核的各种型号单片机的基础, MCS 内核的各种型号单片机的基础 也是各种增强型 扩展型等衍生品种的核心。 各种增强型、 也是各种增强型、扩展型等衍生品种的核心。
在下述的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 在下述的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 1. 工业自动化 2. 智能仪器仪表 3.消费类电子产品 4. 通讯 5.武器装备 6.终端及外部设备控制 7.多机分布式系统 MCS-51系列单片机 1.6 MCS-51系列单片机 20世纪80年代后期:Intel公司以专利的形式把 20世纪80年代后期:Intel公司以专利的形式把 世纪80年代后期 8051内核技术转让给厂家 内核技术转让给厂家。 8051内核技术转让给厂家。
70年代问世。 世纪70年代问世 已广泛应用在: 已广泛应用在: 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器仪表、家用 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器仪表、 电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等方面。 电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等方面。 1.1 什么是单片机 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 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 (CPU) (RAM、ROM、EPROM)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 (RAM、ROM、EPROM)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 和各种输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单片机综述
参考资料: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基于
AVR PROTEUS仿真
主编:彭伟
基于AVR的Biblioteka 片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践应用主编:马潮
任课教师:徐纲
学时:48(理论32+实验16)
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 10% 实验成绩 30% 卷面成绩 60%
(题库出题)
第1章 单片机综述
(3)CPU,存储器,I/O 口通过AB,DB,CB三总线 交换信息 (4)外设通过I/O口芯片与机器内各部件交换信息。
3.单片机是集成了组成微机的CPU、存储器、I/O口 以及其它辅助电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单片机的特点:
1)小巧灵活、成本低、易于产品化。能组装成各 种智能式测控设备及智能仪器仪表。
2)可靠性好,应用范围广。由于单片机的各种功 能部件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特别是存储器也集 成在芯片内部;布线短,数据大都在芯片内部传 送,不易受到外部的干扰,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使系统运行更可靠。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这 是其他机种无法比拟的。
3)速度快 单片机由于主要用于工业控制方面, 一般都需要较大的程序存储器,用以固化已调好 的控制程序;而数据存储器的容量相对较小,主 要用来存放少量的随机数据。小容量随机存储器 直接装在单片机内部,可使数据传送速度加快。
4)易扩展,很容易构成各种规模的应用系统,控 制功能强 单片机的逻辑控制功能很强,指令系 统有各种控制功能指令,可以对逻辑功能比较复 杂的系统进行控制。
5)具有通讯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多机和分布 式控制,形成控制网络和远程控制。
1.3 嵌入式系统
1.3.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1.4 AVR单片机简介
ATMEL公司为美国的爱特梅尔公司,是全球著名 的半导体公司之一,以生产高性能、低功耗、非易 失性存储器和数字集成电路而著称。
20世纪90年代初,ATMEL公司率先把MCS-51内核 与其擅长的Flash(闪存)技术相结合,推出了轰动 业界的AT89系列单片机。1997年,推出了全新配置 的精简指令集系列单片机,简称AVR。
3、嵌入式系统的种类与发展
嵌入式系统按形态可分为设备级(工控机)、板级 (单板、模块)和芯片级(MCU、SoC)。 嵌入式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1)可靠性高: 防止控制失误(2)物理空间有限:要嵌入到对方 体系中;(3)强大的I/O管理、驱动能力:(4) 要和外围电路、功能单元打交道;(5)足够的应 用软件:符合对象管理、控制要求的应用软件。
内容提要
使用C语言开发嵌入式系统,是今后单片机发展的 主要方向。本章对嵌入式系统从定义、特点、分类 及其与单片机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介绍 了AVR单片机的特点、系列产品和应用特点。
1.1 微机发展史简介
微 机 系 统 的 核 心 部 件 为 CPU , 从 CPU 的 发 展 、 演变过程可显现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历 程主要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 代、第五代、第六代。
嵌入式系统应定义为“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 计算机系统”。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是 嵌入式系统的3个基本要素。对象系统则是指嵌入 式系统所嵌入的宿主系统。
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与嵌入性相关的特点:由于是嵌入到对 象系统中,必须满足对象系统的环境要求,如 物理环境、电气环境、成本等要求。 (2)与专用性相关的特点: 软、硬件的裁剪 性。满足对象要求的最小软、硬件配置等。 (3)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 必须是能满足对象系统控制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与前面两个特点相呼应,这样的计算机必须配 置与对象相应的接口电路。
ISP:In system Program 在线编程 JTAG:在线测试接口 UART:通用异步收发报机 SPI:同步串行接口 WDT:Watch Dog看门狗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 脉宽调制 SOC: System on Chip 片上系统 OSC:Oscillate 振荡器
几年来,AVR单片机已形成系列产品,其中 Attiny,AT90及Atmega分别对应低、中、高档产品。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现已推出了30多种型号,引 脚为8~64脚,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人民币,内部配 置也大不相同,但其基本结构和编程方法是一样的。
精简指令集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我 国 于 1974 年 开 始 研 制 微 处 理 器 。 1977 年 研制出DSJ-050(INTEL8080)随后我国微机的 研制和发展加快。1位、4位、16、32位相继涌现, 目前已经有各种型号产品。
1.2 单片机与微机
1.计算机硬件由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 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微机的特点: (1)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称之为CPU 芯片 (2)存储器由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组成。
1.4.1 AVR单片机的主要特点
AVR单片机吸取了PIC及 8051单片机的优点,同时还 做了一些重大改进,其主要的优点如下: 1、片内集成可擦写10000次以上的Flash程序存储器
FLASH memory : 闪 存 。 它 也 是 一 种 非 易 失 性 的 内 存 , 属 于 EEPROM的改进产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必须按块(Block)擦除(每 个区块的大小不定,不同厂家的产品有不同的规格),而 EEPROM则可以一次只擦除一个字节(Byte)。目前“闪存”被广 泛用在PC机的主板上,用来保存BIOS程序,便于进行程序的升 级。其另外一大应用领域是用来作为硬盘的替代品,具有抗震、 速度快、无噪声、耗电低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