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气相色谱实践》第十章-气路系统的压力控制和气流调节
气相色谱柱载气压力-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气相色谱柱载气压力-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气相色谱柱的选择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而气相色谱柱的载气压力是影响其分离性能和分析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气相色谱实验时,正确地设置和控制气相色谱柱的载气压力能够提高分析效果,保证得到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气相色谱柱的载气压力指的是流经柱床的气体的压力。
一般来说,载气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柱温、载气流速以及分析物在柱中的保留时间等因素。
合理地选择和控制载气压力可以使分析物得到充分的分离,并且有助于提高峰形和分辨率。
在设置载气压力时,需要考虑到柱温、固定相特性和样品性质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柱温越高,对应的载气压力也应相应增大,以保证样品在柱中充分分离的同时,不引起柱塞现象。
固定相的选择和柱长对载气压力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实验条件进行调整。
另外,不同的样品性质也需要考虑到其在柱中的保留时间,进而调整载气压力,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柱的载气压力是调节分析结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合理地设置和控制载气压力可以提高柱的分离性能,得到更好的分析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认真考虑柱温、固定相特性和样品性质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载气压力,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引言、正文和结论。
通过这个结构,我们将全面探讨气相色谱柱的载气压力以及其在气相色谱中的重要性。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对气相色谱柱的基本原理进行概述,以便读者能够了解该技术的基本背景和原理。
然后,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包括每个部分的主题和目标。
这将有助于读者理解全文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气相色谱柱载气压力的重要性。
我们将介绍气相色谱柱载气压力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的作用,并解释其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
我们还将讨论调节气相色谱柱载气压力的方法,以确保在色谱分析过程中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现代气相色谱实践》第九章-气相色谱法的载气和辅助气 (1)

一 载气和辅助气的性质
⒈ 氢气(H2) ⒉ 氦气(He) ⒊ 氮气(N2) ⒋ 氩气(Ar) ⒌ 空气
二 载气和辅助气的纯度
⒈ 载气中的水汽对色谱工作的影响 ⒉ 载气中的油蒸气对色谱工作的影响 ⒊ 载气中杂质无机气体对色谱工作的影响
三 载气和辅助气的净化
⒈ 活性炭 ⒉ 硅胶 ⒊ 分子筛 ⒋ 载气或空气中含大量油蒸气时的处理办法 ⒌ 超纯载气中痕量氧和硫的脱除
第九章 气相色谱法的载安全。 在使用工业钢瓶盛装的氢气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钢瓶应被涂成深绿色,并用大红色油漆注明“氢气”和"H2"字样。 ● 在作钢瓶与管道连接或拆卸工作中,绝不可使用任何沾有油脂或溶剂的金属工具,否则极 容易引起危及生命的强烈爆炸。 ● 与氢气钢瓶连接的管道最好是金属管,例如不锈钢管或紫铜管。尽量避免使用塑料管;绝 不要使用橡胶管,因为:
一 载气和辅助气的性质
在气相色谱法的早期工作中曾使用过一种累积式积分型检测器:碱液吸收量气管检测器。在 这种检测器上必须使用二氧化碳气作载气,当这种载气携带着样品组分从色谱柱中流出并进入量 气管检测器时,二氧化碳气被量气管中的碱液吸收,存留的气体当然就是被分析样品中组分的气 体。这种检测器在当时很适用于石油气、煤气等样品的分析;然而,这种气体的酸性会破坏碱性 的样品组分或固定相。于是人们就很自然地想到一种相反的办法,即在这种检测器中用硫酸来代 替碱液,并用碱性的氨气充当载气。二氧化碳和氨气都很容易提纯,价格相当低廉,且可贮存在 加压的钢瓶中,当它们一旦流出色谱柱后就会被量气管检测器中的吸收液吸收贻尽;它们的缺点 是只能分析气体样品,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当 1956 年出现热导检测器等灵敏的示差式微分型 检测器后,所有的累积式积分型检测器就立即被淘汰。
气相色谱实训指导书

《气相色谱》实训指导书制定人:职业学院实训一气相色谱的基本操作及进样练习一、实训目的与要求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主要结构组成和应用。
2.掌握仪器基本操作和调试程序,熟悉气路运行过程。
3. 明确热导池检测器的操作注意事项。
4.掌握气相色谱进样操作要领,练习微量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训内容通过实验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与原理。
气相色谱仪是实现气相色谱过程的仪器,按其使用目的可分为分析型、制备型和工艺过程控制型。
但无论气相色谱仪的类型如何变化,构成色谱仪的5个基本组成部分皆是相同的,它们是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
载气系统:载气是构成气相色谱过程中的重要一相——流动相,一般由高压钢瓶供气。
进样系统:汽化室是进样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把液体样品瞬间加热变成蒸汽,然后由载气带人色谱柱。
分离系统:色谱柱比作气相色谱仪的“心脏”,样品就是在此根据其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的。
检测系统: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
它的作用是将经色谱柱分离后顺序流出的化学组分的信息转变为便于记录的电信号,然后对被分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行鉴定和测量。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目前多采用微机型色谱数据处理机和配备操作软件包的工作站,既可对色谱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又可对色谱系统的参数进行自动控制。
三、实训场地、仪器、设备1.实训场地气相色谱实训室2.药品及试剂环己烷(AR);载气(氮气或氢气,含量99.99%以上)。
3.仪器及设备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热导池TCD)、色谱柱(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微量进样器(1 μL)。
四、实训步骤1.开机操作步骤(1) 通气:首先连接好色谱柱,在检查气路密封良好的情况下,先逆时针旋转钢瓶总阀,调整减压阀输出压力0.4-0.5 Mpa,调节气相色谱仪上的载气稳压阀(总压),使其输出压力为0.3Mpa,调节柱前压1和2的稳流阀2-3圈,载气流量氮气约为30mL·min-1,氢气约为40 mL·min-1。
《现代气相色谱实践》第十一章-气相色谱法的温度和平均载气线速度的控制

第十一章气相色谱法的温度和平均载气线速度的控制一气相色谱法的温度控制⒈柱温的控制⒉进样器气化温度的控制⒊检测器温度的控制二气相色谱法中平均载气线速度的控制⒈怎样获得范·第姆特曲线⒉确定实用最佳平均载气线速度第十一章气相色谱法的温度和平均载气线速度的控制11-1第十一章气相色谱法的温度和平均载气线速度的控制在“第三章溶剂效率和塔板理论”中我们曾讨论过有关固定相的溶剂效率。
在那一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气固色谱法中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依赖于各组分在固体固定相上吸附系数的差异,以及在气液色谱法中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依赖于各组分在液体固定相上分配系数的差异,并且这些组分的吸附系数或者分配系数都是温度的函数。
由于这一原因,对一个我们要用来进行分离分析样品的气相色谱法而言,色谱柱中的固定相既然是决定样品中各组分是否能分离的关键,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控制柱温的高低对于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是显得如此地重要了。
当然,在一个特定的气相色谱法中,除柱温对样品的分离极为重要外,进样器和检测器的温度控制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在气相色谱法中,样品必须先成为气体状态才能被系统中的载气携带着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
如果样品本来就是气态的,当然可以不成问题地引入载气的气氛中;但如果样品是液态或固态的,它们就必须被加热到成为气态才能进入载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进样器不单纯地是一个样品引入系统,而且还要能起到一个可加热到高温的样品气化器的作用,这样就产生了样品需要被加热到多高的温度才能气化,是否会在过高的温度下发生分解、分子重排、热聚合和焦化等问题,总之,我们应该对进样器中样品的气化温度进行控制;此外,由于分解和分子重排有时与金属的催化作用有关,而通常进样器总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因此,如何在进样器中避免样品蒸气与金属材料接触也是进样工作中的一个课题。
我们还通过“柱的理论和制备技术”和“气相色谱检测器”这两章了解到仅管在不引入样品的情况下,柱中所含的固定相的表面实际上也会有相当的固定液的蒸气压,这些固定液的蒸气将随载气一起进入检测器中,它们不单会在火焰电离检测器中那样形成基始电流而使基线抬高,并且在检测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还有被冷凝在检测器中的可能,从而造成检测器内部被严重污染。
气相色谱载气压力

气相色谱载气的压力是一个关键参数,因为它会影响到色谱柱的分离效果和检测器的灵敏度。
常规情况下,气相色谱仪中载气的压力范围应该在0.1-0.5 MPa之间。
如果压力低于这个范围,可能会导致分离不完全,影响分析结果;而如果压力高于这个范围,则可能会加速色谱柱的老化和损坏,甚至可能损坏检测器。
另外,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和使用的气体类型,气相色谱仪中的载气压力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当使用氢气或氦气作为载气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压力。
同时,为了保证气相色谱仪的正常运行和保持分析精度,还需要对载气压力进行控制和调节。
综上所述,气相色谱载气的压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参考仪器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最佳操作条件并严格遵守。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或与厂商联系。
气体压力和流量的控制

⽓体压⼒和流量的控制⽓体压⼒和流量的控制⼀、概述在⽓相⾊谱仪中,载⽓起着推动试样在⾊谱柱中运动和为试样在⾊谱相中提供流动相的作⽤,因此⽓路系统在⾊谱仪中是⼀个供载⽓连续运动系统,系统的密封性、阻⼒变化、载⽓的流速、压⼒波动等都将对仪器稳定性、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产⽣很⼤影响。
另外辅助⽓路流量的稳定性也会对检测器灵敏度和基线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实验表明载⽓流速每波动1%,组分的保留时间变化通常要⼤于1秒,因此,在⽓相⾊谱仪中,载⽓和辅助⽓必须精密控制与调节,为此现代⽓相⾊谱仪的载⽓⽓路和辅助⽓路在设计应满⾜以下⼏条:0.⽓路安排应即实⽤⼜简单,以减少漏⽓的⼏率;0.有良好长久的密封性能;0.⽤于⽓路中的器材、部件⼲净程度必须满⾜⾊谱分析要求。
为提⾼不同类⽓体的纯净度,在⽓路系统中应具备有多种⽤途的过滤器;0.为提⾼定性精度,减少环境温度波动对⽓流的影响,⽓路控制部分最好能在恒温条件下⼯作;0.压⼒表的精度(特别是在⽑细管分析系统)应⾜够⾼;0.流速的调节要细微、精确、重复性好。
对TCD、 FID、 ECD、 FPD等常⽤检测器,应能⽅便准确地测量流速;0.为实现反吹,多柱切换及检测器的串并联等多维⾊谱操作,⽓路中应考虑安排有,各种使⽤温度范围的切换阀,如:四、六、⼋、⼗、⼗⼆通阀等;1.为适应在低于环境温度以下⼯作,仪器应备有制冷剂(液氮和CO2等)的控制系统;0.为适应多功能多检测器的需要,⽓路中多种⽓路压⼒流量控制部件应具备有开关阀、稳压阀、稳流阀、针型阀、分流阀、单向阀、电磁阀及背压阀等。
且通过简单的组合、排列就能适应不同柱或检测器的需要;0.为了不断提⾼仪器⾃动化和数字化以及实现微计算机控制,以实现压⼒、流量、线速度编成等在有条件时⽓路中应安装EPC控制系统;虽然以上各点对于⼀台多功能和⾼指标的⽓相⾊谱仪是⾮常重要的,但并不要求每⼀台⾊谱仪不论性能⾼低和应⽤场合都应具备,对于不同⽤途的仪器,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气相色谱的氢气和空气压力

气相色谱的氢气和空气压力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的氢气和空气的压力通常是以标准大气压(1 atm)作为参考。
在气相色谱仪中,氢气通常是作为载气使用,而空气则是环境中的气体成分之一。
在气相色谱中,载气(如氢气)的压力通常由调节器控制,以确保稳定的气流速率和分析条件。
载气压力的选择取决于样品的性质、分析的目的以及色谱柱的要求。
总结而言,气相色谱中的氢气和空气的压力通常参考标准大气压(1 atm),而具体的载气压力会根据实验条件和需求进行调节。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维护及注意事项

填充柱的直径一般在1/8-1/4英寸,柱长在1-6米,柱 子的特异性强,很多干扰物质不出峰或峰型差,柱容 量较大,分析时间短,可用于特定化合物的分离。
(4) 检测系统
通常由检测元件、放大器、显示记录三部分组成; 被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按其浓度或质 量随时间的变化,转化成相应电信号,经放大后记录和显示 ,给出色谱图。 检测器:广普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
• 定量分析方法:归一化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
入法。
温室气体进样仪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是利用温室气体进样仪取代普通色谱的进样系 统,通过微机程序发出指令控制电磁阀开关,改变管线 中压缩空气的方向,用以驱动汽缸转动进样阀,达到气 相色谱仪分析气路系统自动进样、分析和清洗,从而在 短时间内完成三种温室气体的同时分析。
Hy2
HP 化学工作站
放空
ECD
CO2 (缓 冲 气)
1
23
4
1
2
阀时间设置
时间(min) 电磁阀
气驱动二位阀
准备状态 0~1.8 1.8~2.5 2.5~4.5 4.5~5.0
S1 OFF S2 OFF S1 ON S2 OFF S1 OFF S2 OFF S1 OFF S2 ON S1 OFF S2 OFF
特点: 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灵敏 度适宜,对大多数物质都有 响应,尤其适应常规分析。
其他检测器
火焰光度检测器(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FPD)
化合物中硫、磷在富氢火焰中被还原,激发后,辐射出400 nm和550 nm 左右的光谱,可被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气路系统的压力控制和气流调节一气体调节器二气体稳压阀三针阀四电子压力控制器(EPC)五气阻⒈毛细管气阻⒉管节毛细管气阻⒊麻花型气阻六稳流阀七气体压力表八转子流量计九电子气体流速传感器(EFS)⒈零校正值的确定⒉流速增量校正值的确定十皂膜流量计⒈填充柱气相色谱法中载气流速的测定和校正⒉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中载气流速和分流和不分流毛细管柱进样器分流气流速的测定和换算⒊其它辅助气(补偿气、燃烧气、助燃气和进样器封垫吹洗气)的流速值的测定和校正十一气路系统的检漏、清洗和正确连接⒈气路系统的检漏⒉气路系统的清洗和正确连接第十章气路系统的压力控制和气流调节10-1第十章气路系统的压力控制和气流调节在气相色谱法中,无论是作为流动相的载气,还是作为用于检测器的辅助气,它们的压力必须被稳定地控制,它们的流速应该可以任意调节到需要的数值。
当色谱柱被处于某一温度时,只有严格地使载气的压力和流速得到控制和调节,才能使样品中的每种组分在确定的保留时间下流出其对应的色谱峰,这种保留时间是鉴定一个特定组分性质的依据。
检测器的辅助气的压力和流速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要起到保证组分色带的宽度和检测器工作特性的作用,只有在辅助气的压力和流速既稳定又合适的情况下,色谱图中的组分峰才能反映出在柱内的分离情况和它的真实响应值,才能确保准确可靠的定量。
在气相色谱法中,无论是通过色谱柱的载气,还是通过检测器的辅助气,我们想控制的实际上都是气体的流速。
对于色谱柱,我们控制载气流速的目的是为了在设置的柱温下流过柱的是最佳载气平均线速度u opt,使样品组分可以确保在最合适的情况下进行气液相质量传递和最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分离分析;对于检测器,我们控制辅助气的目的是确保能合理地配合载气的流速,以便使从柱尾端流出的载气中的所有样品组分能给出最好的线性检测响应;而所有为这些气体设置的流速都只有在控制一定的压力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恒定。
在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系统中所包含的各种部件就是为了对载气和各种辅助气进行压力控制和气流调节而设的。
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部件逐一进行描述。
一气体调节器图10-1气体调节器的外形及其阀的结构示意图气体调节器也称减压阀,如图10-1所示。
气体调节器被安装在钢瓶的出口,它的主要用途是把钢瓶输出的高压气体调节到仪器所能承受的规定低压;同时它还对低压出口气体有一定的稳压作用。
这种调节器的进口为一高压室,高压室连通着一块高压表,以指示钢瓶内的气体压力;它的出口为低压室,连通的是一块低压表,以指示气体调节器出口气流下游的气体压力。
高压表的指示范围通常为0~250Kg/cm2(或0~25MPa),某些高压表在其分度的150Kg/cm210-2现代气相色谱实践(或15.0MPa)处画有一红色标记,以表明钢瓶的容许最高气体压力极限。
低压表的指示范围一般有三种:0~4Kg/cm2(0~0.4MPa)0~15Kg/cm2(0~1.5MPa)0~25Kg/cm2(0~2.5MPa)对于气相色谱法来说,通常使用带有0~15Kg/cm2(0~1.5MPa)指示范围低压表的气体调节器是最合适的。
在高压室与低压室之间有一个活门,藉闭锁弹簧压紧在活门座上。
低压室内有一传动杆,它的一端支在活门上,另一端支在隔膜的中心,隔膜下边装有加压主弹簧,它通过钢球与手柄的传动杆接触。
按顺时针方向旋紧手柄,通过主弹簧、隔膜、传动杆迫使活门稍稍打开,则出口便有气体流出,并随着手柄的旋紧提高出口气体压力;反时针方向放松手柄,则气路关闭。
开关气体调节器旋转手柄的方向恰好与开关自来水龙头相反,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初学者在尚未习惯这样做以前,往往容易因为颠倒开关的方向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这种气体调节器容易发生“气喘病”的故障,在这种情况下气体出口给出的是一股一股的脉冲气流,其原因是隔膜变形、传动杆弯曲或活门不平整。
当闭锁弹簧过紧或主弹簧疲劳时,出口压力便不易调节;反之,如果闭锁弹簧松驰而主弹簧相对地显得强劲时,则会出现关闭状态下出口漏气。
在发现这些情况时,气体调节器便会无法使用,应及时修理。
如果钢瓶放置的场所常有腐蚀性气体,则高压表和低压表中的铜质零件就很容易受到腐蚀而损坏或导致漏气,因此遇到表针转动不灵、转动呆滞、转动不均匀或因高压表指示下降得过快致钢瓶漏气,则有可能是表已损坏,应及时更换气体调节器。
通常从市场上买到的气体调节器都带有一正旋螺纹螺帽,以便与钢瓶出口阀连接,这对于氦气、氮气、氩气钢瓶都是合适的;但如果要用于氢气钢瓶时,由于氢气钢瓶的出口阀螺纹为反旋螺纹,因此必须自制一个反旋螺纹螺帽去代替原来的正旋螺纹螺帽;或者去买专用于氢气钢瓶的氢气调节器。
二气体稳压阀气体稳压阀是用来稳定它的下游气体压力的,它的稳压效果比气体调节器好得多,通常应该能把出口气体压力稳定在±0.1Kg/cm2(10KPa)之内。
稳压阀的结构示意可见图10-2。
气体稳压阀通常被安装成它的进口与仪器的气体进口相连接。
换句话说,由气体净化系统来的气体经过仪器的气体进口后首先要通过稳压阀稳定压力。
气体稳压阀通常为波纹管腔式结构,腔A在波纹管内,在波纹管顶部内侧有一连动杆,它通过腔A和腔B间的连通管与腔B中的阀针垫相连,而阀针垫下的阀针尖正对着稳压阀气体进口的活门,腔B的出口即为阀的气体出口,波纹管顶端有一弹簧,此弹簧通过钢球与手柄接触。
设仪器气体进口压力为P i,稳压阀下游的气体压力为P o。
当顺时针旋紧手柄时,波纹管被压第十章气路系统的压力控制和气流调节10-3缩,阀针稍稍被打开,气体即进入腔B,同时也进入腔A,此时腔A具有下游气体压力P o并与弹簧的压力取得平衡,使阀针保持一个确定的位置。
当气体进口压力P i变小或者下游气体压力P o 变小时,腔A和腔B的压力也会变小,弹簧将伸展并压缩波纹管使阀针远离活门,于是就会进入较多气体,使下游气体压力增大,直到波纹管与弹簧重新平衡,这样就维持了下游气体压力P o 不变;反之,当P o增大时波纹管将膨胀使阀针接近活门,于是就会减少进入腔B的气体,使下游气体压力下降,其结果仍是维持P o的压力不变。
图10-2气体稳压阀结构示意图为了保证稳压阀中的波纹管的正常工作和减少它的疲劳,在旋转手柄时应缓慢均匀,仪器停用时应放松手柄。
通常稳压阀对下游气体压力P o有一定要求,它至少不应低于0.5Kg/cm2(50KPa),否则不会有好的稳压效果;同时它对气体进口压力也有一个限度,一般不能超过6Kg/cm2(0.6MPa),否则会使波纹管破裂。
在安装稳压阀时应注意其阀的进口必须与仪器的气体进口相连接,如一旦装反,则不会有气体从出口流出。
长期使用后的稳压阀可能会出现稳压效果越来越差的现象,这通常是由于稳压阀的波纹管经长期使用后出现疲劳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更换稳压阀。
根据作者所见,稳压阀疲劳现象多半是使用者在长期停用仪器期间没有放松稳压阀手柄,或者在旋入手柄时用力太猛造成的。
如果一个稳压阀的稳压效果突然明显变差,则多半是由于波纹管与阀体间的焊缝脱焊或波纹管变形。
造成波纹管变形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其顶端的弹簧不正或与弹簧接触的钢球受潮锈蚀所致。
如果发现稳压阀出口的气体压力经常发生突变,有可能是因为稳压阀中顶住阀针的弹簧已经疲劳。
不管怎样,如果是因为波纹管变形、钢球锈蚀或阀针弹簧疲劳,您只能把稳压阀送往生产仪器的厂商处更换零件或修理。
10-4现代气相色谱实践三针阀针阀可用来调节气路系统各种气体流速的大小,其输出气体流速的大小取决于阀的进、出口压差。
这种阀被安装在稳压阀后到使用气体的部件(如进样器或检测器)之间。
针阀的结构示意如图10-3所示。
针阀的气体进口在阀针的底部,从那里进入阀室处为一高精度的锥形活门,正对活门的阀针与手柄连接。
手柄旋入阀体的深度是由手柄的位置确定的,当手柄旋入时,阀针随之进入锥形活门,阀即被关闭;当手柄反时针方向旋出时,阀针便离开锥形活门,气体就从活门进入阀室并从气体出口流出。
气体的流速随阀针距离活门(或者说随手柄旋出的程度)而增大。
在阀针与阀体间有三个耐油橡胶密封环,并涂有高真空润滑脂作为气体密封。
为保护针阀的阀针有良好的锥度,旋转手柄时要轻而缓慢,且不宜把阀针拧到底使活门完全关闭。
不应该把针阀当作气体开关阀,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使阀针尖端变形,导致针阀流出的气体流速容易波动。
图10-3针阀的结构示意图新式的针阀是把针阀制作得很小,它的阀体外壳在外层阀体中,中间也用高真空润滑硅脂作为气体密封,当通过旋转外层手柄使针阀阀体的气体小孔与外层阀体气体进口小孔对上时,气体便可进入,否则就被关闭。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一种气体需要在仪器内分流时(例如氢气作为载气又作为补偿气,或者为了把载气送往不同的进样器。
),可以省掉气体开关阀以及安装它们的位置,还可以使几个分流气路合用一个稳压阀,这样便降低了仪器的制造成本。
一个好的针阀在稳压阀的配合下其输出流速的变化应在±0.1ml/min以内。
通常用于载气流路的针阀只适用于专用于等温气相色谱法的气相色谱仪中。
此外,在进样器的吹洗气出口和分流毛细管柱进样器的分流气出口都要用到针阀,以控制这些气体的流速。
四电子压力控制器(EPC)电子压力控制器是80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气相色谱仪部件,它可以让您从气相色谱仪的控制电脑键盘上去设定气体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对柱前压力编程作程序控压气相色谱法;此外,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中还可以用它来节省载气和分流气。
电子压力控制器由三个部分组成:压力传感器、电子压力控制器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压力控制第十章气路系统的压力控制和气流调节10-5阀。
当然,电子压力控制阀是个最主要和最精密的部件。
在气相色谱仪中有两个位置可安装电子压力控制器:●安装在进样器的质量流速控制器(即稳流阀)前作载气的控制,它被称作“主气路电子压力控制器”(主气路EPC);●安装在各辅助气进口前(它包括补偿气、分流气、燃烧气氢气、助燃气空气、冷阱、吹洗气、顶空气相色谱法的顶空系统以及自动气体进样阀的气动控制阀)作辅助气的控制,它被称作“辅助电子压力控制器”(辅助EPC)。
在气相色谱仪中应用电子压力控制器有诸多好处,一个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作程序控压气相色谱法,它可对封垫吹洗填充柱进样器、分流和不分流毛细管柱进样器和可程序冷柱上进样器作以下控制:①恒压下的一般气相色谱法;②程序控压气相色谱法;③恒流气相色谱法;④质量流速气相色谱法;⑤程序控流气相色谱法;⑥平均线速度方式。
您可以在应用中设置一个阶段、两个阶段,甚至三个阶段的压力程序。
有关主气路电子压力控制器和辅助电子压力控制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应该去仔细阅读有关仪器的操作手册中关于电子压力控制器的章节,因为这些具体操作与生产厂商所设计的控制电脑中的编程有关。